登陆注册
14997900000057

第57章 孔子拜老子老子拜晏子(6)

晏子说:“这也太过份了,我将替你向君主去说。”说完派人把她送了回去。

李耳听完这位女子的话,对她肃然起敬,觉得这位女子的话很有见地。她不只是为她父亲开脱罪行,而是从整个国家的利益来考虑,不愧为有着文化教养的齐国人。

第二天早朝,晏子带着李耳一同去拜见齐景公,这是礼节性的拜访。

刚拜访完毕,晏子就向齐景公禀告道:“我听说,耗尽人民的财力来满足自己的嗜好私欲,这就叫暴虐。崇好自己喜爱的玩物,让它们的威严和君主相似,这叫做乖戾。处罚杀死没有罪的人,这叫做残忍。这三种行为,是统治国家的大祸害。现在您耗尽人民的财力,把饮食用具办得很丰盛,把宫廷修建得很漂亮,这是最大的暴虐。崇尚自己喜好的玩物,对所喜爱的槐树悬挂上命令,驾车经过的要快赶,步行经过的要快走,它的威严和君主相似,这是明显的乖戾行为。碰到槐树的要受刑,伤害槐树的要处死,处罚不该处罚的人,杀死不该杀死的人,这是最残忍的残害百姓的行为。您享有国家,好的德行没有在人民面前显示出来,而三种邪僻的行为在国内却很显著,我担心这样是不可以治理国家、爱民如子的。”

齐景公是个知错就改的人,马上说道:“假如没有国相您教诲我,我几乎要犯了大错,从而连累到国家。现在您能教诲我,这是国家的福气,我已知错,马上就改!”

于是齐景公下令停止看守槐树的差役,拔掉木桩,扔掉牌子,废除伤害槐树治罪的命令,释放因碰到槐树而被拘捕的囚犯。

这件事情刚处理完,又见一个侍卫慌慌张张跑来向齐景公报告,齐景公最爱的那匹马被养死了。

齐景公一听大怒,立即命令把养马人抓来,要当场肢解他。

养马人被押了上来,吓得浑身发抖地跪在那里。

齐景公的侍卫拿着一把明晃晃的刀,朝养马人走去,要肢解他。

晏子上前挡住拿刀的侍卫,把刀接了过来,然后挽起袖子,朝齐景公问道:“主公,古时候尧、舜肢解人,先从身体的哪一部分开始?”

齐景公猛然醒悟到尧、舜从不肢解人,吃惊道:“肢解人是从我开始,那我是不敢开这个先例的。”

于是就不再肢解了,齐景公便说:“把他交给狱吏治罪。”

晏子道:“这样吧,他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被处死的。我替您诉说他的罪状,让他知道自己的罪过,然后再把他交给狱吏治罪。”

齐景公道:“可以。”

晏子对养马人道:“你的罪状有三条:君主让你养马,你却把马养死了,这是第一条应该处死你的罪状;你养的马又是君主最喜爱的马,这是第二条应该处死你的罪状;让君主因为一匹马的缘故而杀人,百姓听说了,一定会怨恨我们的君主;诸侯们听说了,一定会轻视我们的国家。你养死了君主的马,却让君主在百姓那里积下怨恨,让军队比邻国更软弱,这是第三条应该处死你的罪状。现在把你交给狱吏处置。”

齐景公叹息道:“相国您放了他,放了他,不要因此伤害了我的仁慈。”

若不是亲眼所见,对以前的晏子善谏如流的故事还以为是别人杜撰的,而这次李耳则是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他从内心佩服晏子为国为民的良好素质和善谏善辩的才能。在以后跟随的日子里,自然又见到许多,也学到了许多。

晏子也把李耳当作知已,愿意与他谈论自己经历过的许多事,长交相知嘛!

有一天,晏子把自己亲手写的《晏子春秋》抱了出来,交给李耳道:“这是我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整理出来的一部书简,没有给任何人看过,今天是第一个让您看,请您看后多提些修改意见,以便留给后世。”说罢,他到朝中办事去了。

李耳在屋里抱着《晏子春秋》,整整研读了几天几夜,深深为晏子的才学所感动。《晏子春秋》是很长的,它分内篇谏上第一、内篇谏下第二、内篇问上第三、内篇问下第四、内篇杂上第五、内篇杂下第六、外篇第七、外篇第八。

《晏子春秋》很有见地。在自然观上,要顺从自然。如对盛衰生死,晏子认为:“夫盛之有衰,生之有死,天之分也;物有必至,事有常然,古之道也。“就是说,有盛有衰,有生有死,是自然界的规律;世间一切事物也都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在君臣关系上,晏子提到“和”与“同”的问题。他把不问是非,一味顺从君主称为“同,而“和”则是“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能够看到问题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和相辅相反的关系,从而处理好彼此的关系。李耳看到这里,觉得晏子论述君臣的关系是非常恰当的,于是便打消了原来他要写《臣辅君之道》的打算。

晏子在此书中,多次提到民,并深刻认识到:“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意莫下于刻民,行莫贱于害身。”他对齐景公“与民为仇”,“不顾民而忘国”的行为多次提出批评,并警告说:“今君不革,将危社稷”,并尖锐指出:“君得罪于民,谁将治之?敢问:桀、纣,君诛乎,民诛乎?”正是从维护国家的长治,人民的久安出发。书中大量的篇幅提到君与民的关系,“谋度于义者必得,事因于民者必成……义,谋之法也;民,事之本也。”可以说,重视人民的作用,制订法令以民为本,是此书的一大特色。

以“重民”“民本”思想为核心,晏子又提出了一系列主张:主张薄赋敛,罢徭役;主张减轻刑罚,反对杀戮无辜;主张举贤任能,反对信用谗佞;主张廉洁节俭,并身体力行;主张以礼治国,以礼治民,如此等等。

无疑这本书,对李耳后来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起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李耳在齐国住了一段时间后,确实从晏子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天气渐渐的冷了,他也需要回到苦县曲仁里与家人团聚,就向晏子告辞回家。

晏子为他饯行,并亲自下厨房为他做莱,李耳只好替他做帮手。

李耳看着晏子熟练地调和着各种菜,不免想起晏子所说的“调和”作用,就问他调和好各种菜有什么绝招吗?

晏子说话由于习惯成自然,总是和政务联在一起,便说:“绝招就是要掌握好适度,用水火醋酱盐油来烹调鱼和肉,用柴火烧煮。厨工加以调和,使味道适中。味道不够就增加调料,味道太过就减少调料。君子食用羹汤,内心平静。国君和臣下之问也是这样。国君所认为可以的而其中有不可以的,臣下指出其中不可以的而使可以的更加完备。国君所认为不可以的而其中有可以的,臣下指出其中可以的而去掉不可以的。因此政事平和而不违背礼仪,民众没有争夺之心。所以《诗经》上说:‘有着美味调和的羹汤,五味具备浓度适中。神灵来享无所指责,上下不争心气平和。’先王调匀五味,谐和五声,是用来平静他的心,完成政事的。声音也像味道一样,是由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互相组成的。是由清浊、大小、短长、缓急、哀乐、软硬、快慢、高低、出入、疏密,互相调节的。君子听后,内心平静。内心平静德行就调和。所以《诗经》上说:‘德音没有瑕疵。’你以为如何,是不是这样?”

李耳尝着晏子做的饭菜,味道确实不错,嘴里吃着菜,含混不清地说:“是这样的,关键是要掌握适度。”

“应该说清楚些,”晏子强调着说,“比如用清水调剂清水,那有什么味道?谁能食用它?或者用琴瑟老弹一个调子,谁能够听它?相同不可以的道理也是这样。”

李耳脑子里一边听着晏子的话,一边却顺着这话展开逆向思维。晏子不是说对事物要强调“调和”吗?而李耳想到的却是既然要“调和”,那就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对立事物,没有对立事物就谈不到“调和”。“调和”只是起一个“中介”作用,而更重要的是对立事物的本身。“有无相生,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二章)

不知怎的,李耳的思路又跳跃到《晏子春秋》上。这部书看后很值得他借鉴,但他此时却想到,如果齐景公采取“处无为之事,行不教之言。”那就不会引发那些众多的出格行为和君臣争议,甚至他觉得《晏子春秋》中有些是故弄玄虚,哗众取宠……

思路是不能再往下逆向了,李耳赶快把逆向思维收了回来。他本来要把这种想法说出来,但看到晏子的侍从进来有事,就把话收住了。

李耳离开齐国回到家中,与老母、妻儿团聚了。一方面他从事家务劳动,但更多的时间则是收弟子,进行讲学。

同类推荐
  • 柏拉图传统的证言

    柏拉图传统的证言

    《柏拉图传统的证言》论述了希腊柏拉图学园的发展历史,学园的历任园长(包括亚里士多德、安德罗尼科等)的历史贡献和成就。同时,论述了环地中海地区的希腊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和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历史等。本书一方面历时性地阐明了柏拉图《对话录》和《法律篇》中模糊不清的方面(既包括原始手稿,也包括直至16世纪末期的拉丁文和阿拉伯文译文),另一方面,有助于人们对一些关于解读柏拉图《对话录》思想理论和知名评注引起关注。本书的翻译填补了希腊柏拉图学园在国内的空场,对于希腊哲学专业和热爱希腊文化的爱好者,了解柏拉图学园的历史和希腊文化在环地中海的影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古以色列道德律:十诫解读

    古以色列道德律:十诫解读

    大约3500年前,摩西给以色列人颁布了十条诫命作为道德准则;后来,这十条诫命成为了西方的社会道德基础。然而,这十条诫命从内容上看,都是针对大奸大恶之事,似乎与常人无关。那么如今应该怎样看待这些道德准则呢?本书对这些道德律进行了探究,为读者展现了古人的准则背后的精神风貌和价值立场,并由此与当今的生活相结合,为现代人提供了大有裨益的参考。
  • 马斯洛的人本哲学

    马斯洛的人本哲学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介绍了马斯洛的理论精华,书中解答了我们关于人生的一系列问题:什么是人生的意义?人性的本质为何?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和安宁?我们怎样才能健全自我的人格?我们怎样才能挖掘自我的潜能?我们怎样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我们如何才能达到力所能及的目标?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优秀的人?本书引导我们了解马斯洛,了解自己的人生,帮助我们调动自身一切积极的因素以实现最完美的自我,创造最美好的人生境界。
  • 大学的精神尺度

    大学的精神尺度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对于大学精神、大学理念等问题进行思考的结集,作者首先对大学应该具有的精神和理念进行论述,重点探讨了教授治校、思想自由、学术独立、大学的社会责任等基本问题,并介绍了现代大学起源——德国大学的精神和理念,最后对中国大学的传统、精神、制度等进行了分析与阐释。本书学术性、人文性较强,语言流畅,观点鲜明,可读性强,对于当下颇受人们关注的大学问题的思考和研究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 萨特哲思录

    萨特哲思录

    本书内容主要分为存在与虚无、哲学的谈话、文学与艺术、文学与写作以及萨特年谱等五部分内容。
热门推荐
  • 神州图志

    神州图志

    在寿不过百年的凡人武者间,依旧流传着一个遥远的传说!——传说,人是可以修行得道,羽化成仙的。时光飞逝,几多春秋。上古不再,中古已往。尘世黯黯,日月苍苍。八河渐枯,现世已荒。修真不出,再无风光。行兮大道,修兮苦怆!打开修真的大门,寻找仙的足迹!我们的故事就从这样一个世界开始……
  • 百分之五十五黑巧

    百分之五十五黑巧

    55%的黑色巧克力很甜,生活也是如此。记录和对象的点滴,愿时光不老,你我不散。
  • 鸾朝

    鸾朝

    胖!矮!丑!这些词语一次次扎在这个仅有14岁的、一个学习中上,可其他方面样样不如他人的女孩身上.是夜.这是一个怎么也醒不了的梦.像往常一样回到家里,她表现得一如既往,一样自卑,一样懂事地打扫房间.唯一不一样的是她没有写作业,而是穿上了一件汉服,编了个头发,并且化了个妆.她要离开这个世界了.“你好,我是这个时空的掌控者,在另一个世界,你会取代一个与你同名的姑娘,你将代替她活下去,活在另一个世界.”“呵,一个废材而已,雅妍姐,别管她了,我们走吧.”脑中不断有不属于自己的记忆涌来--她不是死了么?难道真的还有第二个世界!?呵,那就走着瞧吧.PS:知道为什么没写男女主名字嘛?因为我没想好,大家可以帮忙取一下(⊙o⊙)
  • 另类快穿之大佬求罩

    另类快穿之大佬求罩

    作为一只妖!白洛是在众位师父的精心教导下长大滴。演技、样貌、修为、脑子样样不差,死了?没关系,师父帮忙再活一次就好了。人生地不熟?没关系,演技派抱大腿绝对好抱。重活一世白洛本着死不了的概念各地搜罗美男,奈何自己抱着的这条大粗腿不乐意了。各种坏事各种坑他……“洛洛,我是爱你的……”“呵呵!”几个月后……“洛洛别胡闹~”“切~”几年后……“不老实的小东西,还敢偷香!”“我错了~”白洛还纳了闷了,这便宜“爹爹”看自己的眼神越来越不一般了……
  • 鬼马探妃:允奚传

    鬼马探妃:允奚传

    “本大小姐最擅长的就是舞刀弄枪,女扮男装,找找乐子,破个小案,人送外号‘洛阳第一神探’。”倒霉的是,唐大小姐和京城某王爷联了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能硬着头皮嫁过去。没想到某王爷也不稀罕娶,日常互怼少不了,还要看他和小妾你侬我侬,得得得,你度你的春宵,我破我的小案,咱俩互不相干!同一屋檐,朝夕相处,日久怎能不生情?可是小妾怎么办?没想到,某王爷说:我的心上人独唐允奚一人,天地可鉴!(PS:本人的《九渊异录》由于没有灵感所以暂停更新,大家不要踩坑噢⊙_⊙)
  • 流年不经楠花

    流年不经楠花

    他本该白衣飘飘温文尔雅,生于乱世,却染了风尘仆仆。她本是小家碧玉天真烂漫,商场斗争,终浊了清澈双眼。菁华已竭,相似浸骨,后来我再看见你,你风华依旧,笑的暧昧。“我要活下去,所以请你替我去死吧。”你一定不记得了,很多年以前你差点为了我死掉。你一定不知道的,很多年以后我竟然迷失在你的笑中。别对我那么好了,你终于不像以前一样对我好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查第格

    查第格

    《查第格》是伏尔泰早期哲理小说代表作,是服尔德写作哲理小说之初的著作,内容幽默风趣。《查第格》以古代的东方为背景,通过主人公查第格的人生经历,展现了一个充满哲理,但又虚实交融的世界,非常富有神话色彩和异国情调。书中内容由十几个看似独立,却又相互联系,由查第格的人生经历串联而成。傅雷先生的译文优美流畅,为本书增添了不少色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有客到:阴阳通婚书

    有客到:阴阳通婚书

    自幼在农村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后来回了城里读书,时隔多年再回农村,居然迷了路撞了鬼!小时候就听村里人说过冥婚的故事,没想到现在居然发生在自己的身上……我什么亏心事都没做过啊,老天为什么要这么对我!也不知是哪根筋不对,我对着那鬼就问道,“能离婚吗?”那鬼愣了愣,眼神里透出失望,半晌才摇摇头认真的答道,“通婚书已经烧到了阴司判官处,记录在案,离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