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8500000029

第29章 重建形而上学——《新理学》和《论道》的比较研究(1)

在20世纪重建中国哲学的热潮中,冯友兰和金岳霖是成就比较突出的两位,他们分别在《新理学》和《论道》中建构了一独特的形而上学体系。但是,由于两人共同的思想背景(均接受了20世纪初流行于英美的新实在论),以及大致相同的思维路向(均服膺逻辑分析法,并用它来重新解释、组织和发挥中国传统哲学的概念和范畴),这两个系统通常被看作是十分近似甚至相同的。例如,贺麟在四十年代就认为:“冯友兰先生的《新理学》与金先生的《论道》,在基本概念上是相同的。冯先生所谓理,相当于金先生所谓式,冯先生所谓气,相当于金先生所谓能。由无极之气到太极之理,所谓‘无极而太极’的过程,形成‘流行’的实际事物的世界,两人的说法也是相同的。”再加上写作过程中冯、金二人过从甚密,相互影响,这种说法更显得确凿无疑。如果事实真是如此,那么冯、金二人各自系统的独立性将大为减弱,这关系到他们哲学地位的评价问题。为了澄清事实,本文希望能够从内容本身出发,对这两个系统进行粗浅的比较。下面将首先分析一下《新理学》的形上系统及其内在难题,然后把它和《论道》进行比较,希望借此能够证明:第一,这种近似或相同只是十分表面的现象,由于所赋予的意义不同,这两个系统从概念的选择到体系的建构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第二,《论道》对问题的解决远较《新理学》深刻,其影响较小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晦涩和艰深。

一、《新理学》的形上系统及其难题

《新理学》是冯友兰“贞元六书”中最初的一本。作为整个系统的纲要,这本书涉及心性、道德、历史、学问、艺术和修养等许多方面的问题。但最重要的是在自然观方面,它集中地讨论了存在的终极本原问题,并提供了一个系统的宇宙发生模式,其中对共殊关系的处理决定着新理学系统的逻辑发展。

就自然观而言,《新理学》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首先通过理智的分析,把事物追溯到它最简单的构成成分,即所依照者理和所依据者气;然后又通过理智的总括,得到两个总体观念,即总一切流行的道体和总一切有的大全。理、气、道体和大全是新理学的四个最基本的观念,冯友兰认为:“真正的形上学的任务就在于提出这几个观念,并说明这几个观念。”

在冯友兰看来,形而上学和其他知识一样,也从感觉经验出发:“哲学始于分析、解释经验,换言之,即分析解释经验中之实际底事物。”但哲学的分析解释却与普通科学有本质的差别,科学的分析是实质的、有内容的,它提供关于事物的实际知识,而哲学的分析则是形式的、逻辑的,它提供的只是事物形式方面的知识,这种知识对于实际无所肯定或很少肯定,但它对一切事实又无不适用。正因为形而上学有这种特点,所以它和经验之间就只有单向的关联,我们获得形而上学知识要靠经验,从经验出发,但这种知识一旦获得,它就再也无关乎经验了,实际上,经验对于形而上学来说只起一种阶梯作用,一旦越过,阶梯就失去了效用。因此,冯友兰认为,形而上学的功用,本不在于增加人们对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它的命题和观念也就仅在于形式和逻辑方面,其方法仅限于理智的分析和总结,因此它的结论就不受现代科学的发展给形而上学招致的许多批评的影响,而成为一种真正的形而上学。

冯友兰认为,通过这种形式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任何一件实际的事物都由两方面要素构成:所照者理和所依据者气。所谓理,是指一事物之所以为事物者,如方之所以方,圆之所以圆,理是具体的个别事物所依照的标准和原型,有似于柏拉图的“理念”。所谓气,是指构成事物的终极材料,是任一事物成其为事物的依据。气没有任何性质,不可言说,不可名状,因而不同于原子、电子等实际物,只是一可能的存在,一逻辑的观念。有理,有气,我们通过“形式的总括”,就可以得到形上学的另外两个主要观念:道体和大全。总所有的理,构成理世界,也叫太极;而真元之气因为无名无性,故为无极。由无极而太极的过程,就是我们实际的世界。因为任何一件实际的事物都是其气实现某理的过程,所以实际的存在就是从无极到太极的流行。总一切的流行就叫道体:“道体就是无极而太极的程序。”无极、太极、无极而太极,总括起来,统而言之,就叫大全,也叫宇宙:“大全就是一切的有”。冯友兰认为,像道体和大全这样用“凡”或“一切”表示的词,才真正是哲学的概念,因为它表明这种普遍性的知识是超越经验的。道体和大全都是不可思议、不可言说的,对于它们,我们只能够用负的方法给以表显,但这种表显毕竟也是讲形而上学的一种方法。这样,冯友兰从经验讲起,通过形式的分析和总括,得到了理、气、道体和大全四个超越的观念。由于其中三个所拟代表的,都是不可思议、不可言说,形而上学被推到了它的逻辑终点,即在最终结果上,形而上学是不能讲的,于是冯友兰总结道:“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沉默。”

《新理学》的形上系统大致如此。它借助于形式化方法,从经验中的一点向两极纵深处扩展,一方面分析剥落,追溯事物构成的终极要求,一方面归类概括,获得关于宇宙大全的整体观念,而许多细节方面的推演均被安排在这双向的程序中,由此描绘出一幅宇宙构成图景。在这幅由概念交织成的画面中,传统哲学中的许多重要范畴如理、气、无极、太极、道体等都被赋予严格的涵义和精确的定位,许多长期争执不休的问题或者得到了重新的解释,如“理一分”、“无极而太极”等,或者被作为无意义的问题而取消,如“理气先后”等,这显示出逻辑分析的巨大威胁,使新理学在形式方面远远优于包括程朱理学在内的所有中国传统哲学。

但是,形而上学问题决不像新理学所认为的那样简单,几个超越的观念不可能把长期争执的问题一下子解决,相反,我们看到,新理学正面临着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如果说气作为构成质料和事物的关系还可以理解,那么事物所依照的理和事物的关系该如何处理呢?既然理气等概念都是静态分析的结果,那么又该如何解释人们如此熟悉的变化呢?特别是,如果形而上学最终结果竟是“必须静默”,那么人们如此津津乐道的形而上学,与人类理智所进行的无聊把戏,又有什么区别呢?

关于理事关系问题,冯友兰用共殊关系来解答。冯友兰认为,理就是共相,事就是殊相,理事关系实际上就是共殊问题,一般和个别关系问题。冯友兰接受了英美新实在论的观点,坚持一种彻底的客观论:“我们的纯客观论则主张不独一件一件底实际事物是客观的,即言语中的普遍名词或形容词所代表者,亦是客观底,可离一件一件的实际事物而独有。”言语中的普遍名词或形容词所代表者,即理或共相,这些理或共相是个别事物所必须依照的,但它们之有并不需要个别事物的存在作保证,因而可以离开个别事物而独有:“所有底理,如其有之,俱是本来即有,而且本来是如此底,实际中有依照某理之事物之存在否,对于某理之有,并无关系。”因此冯友兰反对就存在意义上说“理在事中”或“理在事上”,永恒的理本身根本无所谓存在不存在问题。

冯友兰由于取消了理的存在问题,在先后问题上,他也就排除了理事在时间上谁先谁后的考虑,因为理是超时空的,“它之有是不能用关于时间之观念说底”。但他认为,理事先后还是可以说的,也就是说,它是一种逻辑先后关系。所谓逻辑先后,是指一个命题和它的必要条件之间的关系,它通常用逻辑上蕴涵关系来表达。按照冯友兰的看法,从有事物可以推得有某理,但有某理并不需要个别事物的存在作保证,因此有理就一定在逻辑上先于有事物,推而广之,“理世界在逻辑上先于实际底世界”。这样,冯友兰借助于形式化方法,把理终于提升到具体事物之上,把理世界和现象界彻底分离开来,从而获得了一个冲漠无朕、万象森然的洁净空阔的共相世界。

同类推荐
  • 人文常识悦读

    人文常识悦读

    人文,是人类创造的精华,是人类智慧发展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结果。人文的范围很广泛,它包括人创造的一切东西,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除了自然之外的一切都是人文,人文关系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学生正在增长知识,正是积累知识的绝佳时期,本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只有拥有的知识越扎实,赢的实力才会越大。
  • 庄子的智慧

    庄子的智慧

    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与老子合称老庄。谈起道家,最难懂的当然是这个道字。道并不是我可以客观加以界定的对象,而是包含一切客观与主观之物的整体。整体是唯一的,我们身在其中,又怎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我们看待任何事物,只要走出自我中心的狭隘范围,那么随着观点的提升与扩大,眼界与心胸也将不同凡响。如果抵达道的境界,亦即可以从道的角度来观察万物,则将觉悟一切都很好。
  • 《精神现象学》义解(共2册)

    《精神现象学》义解(共2册)

    本书是一部逐段考释《精神现象学》的评注性著作,是作者多年潜心研究黑格尔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吸收国内外学者《精神现象学》研究的前沿成果,并经过多轮课堂教学、同行讨论的锤炼后写作而成的。本书不满足于对国内外某家某派观点的单纯介绍,而是基于自身的判断,对这些观点有取有舍,并重新界定辩证法、规律、理性、精神等关键概念,对黑格尔与现代性的关系、德国古典哲学的特质与思想史地位等问题提出作者独立的见解,堪与西方学者进行对话。因此,本书对于推进我国黑格尔研究和德国古典哲学研究大有裨益。
  • 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宽广的心量除了跟与生俱来的气质有关系外,还需要靠后天的觉悟和修行来逐步拓宽。星云大师在本书中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题与人生的哲理,从生活、工作、艺术等各个层面,分享了修身养性方面的智慧。以宽己之心容人,心量越大,福报越大。我们的心量有多大,就能够完成多大的事业;如果我们能够包容一家,就能够做一家之主;能够包容一市,就可以做一市之长;能够包容一国,就可以做一国之君;能泯除一切对待,包容整个法界,就可以随缘应现,逍遥自在,成为法界之王。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老子)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老子)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热门推荐
  • 从火影无敌

    从火影无敌

    猪脚叶枫穿越火影无敌了,然后穿越到各个世界。(火影不怎么看过)
  • 蓝玫情缘

    蓝玫情缘

    初恋的美好,友情的依恋,随着那日的变故全都成了泡影,友人天涯海角入门修道,自己体质废品不可修行,伴母亲远离他乡。一个因为一句承诺而随自己飘摇平凡之世,又奋不顾身跳下深渊誓死追随的女子,是否融化了他心中的那一丝冰冷,解开了他内心层层锁住的心结?四年后的遇到的昔颜,是初恋?还是纯属巧合?一段前世今生的夙愿,在匆匆岁月面前,是否经得起时光的流逝,人生的打磨。越成长越彷徨,到底是心中那无法忘却的初恋,还是身边一直恬淡温暖的陪伴,亦或是那青雨琴中柔柔不定的情缘,遇到过忠贞不渝的人鬼情缘,见识过此时不换的天涯相恋,还有那身边出现的人妖恋,到底什么才是自己该选择的?
  • 次元穿梭中

    次元穿梭中

    “为什么我如此牛逼”某位银发少年站在一片废墟上对着朝阳中二般感慨着。 “沐冉,事实与行为不符合哦,我会很麻烦的!”薇尔莉特身体笔直的站在旁边脸上浮现有一丝笑容又似没有笑容般看着沐冉。“是的呢,很麻烦的呢,但是有沐冉在就足够了!”蕾姆在不远处轻松跳到废墟上,脸上洋溢着笑容看了眼前面的俩人。 “我说啊,我不需要面子的吗?两位。”沐冉无奈的用手扶了扶额头,哭笑不得的着看着后面两位。 只是身后两位清澈动听的声音异口同声“你说呢?” (先是世界Charlotte夏洛特,紫罗兰永恒花园,狐妖小红娘之后大家评论区里告诉我啦,我会参考的,已有群,群号1131486675,次元穿梭中亲友群) (最后第一世界正在重写中,请各位读者不要着急啦)
  • 幽山海你是我的暮光

    幽山海你是我的暮光

    幽域域主神月九幽被吸到四朝大陆,肉身被毁,被迫钻进了洛九幽的身体里奇怪的是,人家利用了禁术将自己封存在了识海行吧,为了赔偿占她身体的事,还是帮她把事情解决算了就在这趟回报之旅上,她遇见了这个下界世界的强者,帝渊冥突然发现他有点可爱,可以很奶可以很凶,但实力好弱没关系啊,本尊帮他把修为提升,拐到幽域成亲去小剧场:1帝渊冥:幽幽……九幽:嗯帝渊冥:幽幽……九幽:嗯帝渊冥:小宝贝九幽:嗯帝渊冥:……九幽:……2九幽盯着他的嘴唇,想:刚刚有尝到甜味帝渊冥一惊,以为自己被罚,赶紧跪下九幽拉起他,凑上了嘴唇不甜啊?是不是要多试几次?连续几下后帝渊冥回过神,眨巴眨巴眼睛……
  • 东岳霸王

    东岳霸王

    不求生存,只求霸道,人的一生有很多往事,只有一个性格是大家所拥有的,那就是霸气。
  • 煜燿破天

    煜燿破天

    一个异界少年,从地球穿梭到了奇异的另一次元——龙神域。在这里,他的力量微弱飞蛾,而回到地球的方法却难如登天。他是否能在龙神域生存下来,且名震八方?这一切,都是未知数。一个热血的异界少年一个邋遢的古怪老头一壶酒,陪我闯天下一把剑,与我杀四方他们能写出怎样的奇迹?让我们拭目以待。
  • 逆法仙源

    逆法仙源

    阴阳四相孕万物,逆法古仙降红尘。追溯万年修真路,点点银芒动乾坤。一个不懂世事的青年人,被一场追杀,引来了无数奇遇。且看他如何站在修真的巅峰。
  • 戏与戏中人

    戏与戏中人

    人生如戏,有如日中天的时候也有低谷的时候。你且来看看,这戏中人是不是如你一般。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清朝那些事儿

    清朝那些事儿

    清朝统治了260年,这其间有入关时的血腥征讨,有刀光剑影的宫廷斗争,丑态毕露的贪官污吏,西方列强的侵略欺凌,维新改良的失败尝试……本书回顾了清朝二百多年间重要的事件和人物,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故事化方式加以讲述,让读者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增长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