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978600000036

第36章 中国电视剧三题:市场化·审美化·影像化——访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王伟国教授(3)

影像化:从叙事手段到美学风格

杨: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他揭示了美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艺术表达元素的具体存在和实现,没有使美得以显现的具体手段和材料,美无以为托。我所理解的“思想的审美化”应该也是这样的。

王:这个问题是与刚才的论述是有关系的。电视剧艺术和其他艺术门类的叙事有所区别,舞台艺术主要通过演员进行叙事,通过演员的对白,演员和演员之间的关系来叙事。影视艺术除了这种叙事以外,还有摄影机作为主导的叙事,就是影像叙事。如果缺少了摄影机的存在,影视艺术也就失去了立身之本。实际上,影视艺术中存在两种叙事,既有演员的叙事,同时也有强烈的摄影机叙事,而且演员的叙事是作为叙事元素之一纳入到摄影机叙事范畴里面的。既然是以摄影机叙事作为中心,摄影机拍下来到的东西必须是一种影像构成,因为是影像的构成,就必然要调动具体的叙事手段:造型的、场面调度的手段,蒙太奇的手段来叙事,讲故事,这就是影像化的叙事。它的方式、视角、过程使故事的讲述获得极大的空间和丰富性,这不是舞台线性叙事所能比拟的。我们的电视剧就要充分地调动影像叙事所有的手段来讲述故事,我提出影像化就是这个含义。

杨:这个“影像化”不能简单等同于情节编制、悬念营造,在叙事层面,它既是内容,也是形式;既是过程,也是结果;既是功能,也是手段。这种理解的多样性和应用的多元化也就看出艺术水准的高下了。

王:我们的很多电视剧不会、不善于,或者说还不习惯这样讲故事,故事讲得不生动,单调、乏味,非影像化,满足于舞台上的线性叙事,或者满足于人物对话的一种叙事,这是比较简单的。现在中国,我想大概有两种电视剧,一种以演员对话的方式来叙事的,摄影机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只是影像记录。还有一种是摄影机叙事,演员纳入到摄影机叙事当中来,这是整体叙事。

这两种电视剧对比,第一,影像质量完全不一样。第二,影像叙事单一和多样性完全不同。同样的故事,观众当然愿意看有悬念的,悬念制造巧妙,故事讲述方式多样,善于营造气氛,画面精美的作品,如:《大宋提刑官》、《乔家大院》、《记忆的证明》、《亮剑》,以及过去的《长征》、《大雪无痕》、《开国领袖******》、《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电视剧。对话方式的呢,写得精彩的很少,往往对话很白,缺乏感染力,有的作品中演员表演虚假,舞台化的表演痕迹很严重,那就只有一个字假。一边是真,一边是假,那么观众究竟喜欢看哪个?当然是真的!所以我们应该追求能够更广泛地激发起观众审美情感的影像化叙事。

杨:现在从叙事学的视角研究镜像修辞成了一个理论热点,不过很多研究者都在热衷于从叙事学的视角阐发电视剧叙事的理论意义,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直接把语言学、符号学的叙事理论直接套用和硬性嫁接,甚至是毫无对应关系的堆砌。这样做,既是对叙事理论的生吞活剥,也是把电视影像叙事误解为了一种操作性语汇手段。

王:影像化的叙事就是通过摄影机所产生的特有艺术语言形态来叙事和表达情感,它构成了多视角、多重叙事场面空间,多重构图形态的变化,产生了自由灵活的叙事空间;以及电视剧独特的视听语言形成强烈的视觉影像的冲击力和观众的参与感。比如说李少红的《橘子红了》,它整体上是非常精美的,但又没有完全停留在精美上,它渗透了一种更深层的审美情感在里面,或者说是一种人的文化心理。我记得有一场戏是秀禾出嫁前放风筝,想要给在上天之灵的母亲说一下,我已经按照你的意见做了。剧本里放风筝时在橘园里面放的。后来导演把他改成在旷野里面放,为什么这么改动?我觉得,橘园里面是特别局限的,是写实的,纵横的橘树、枝叶的颜色,都是实的。而旷野有一种非常质朴的象征、隐喻的意义在里面。在旷野里,大地和天空融合在一起,实际上是四个形态,人、风筝、天、地。在这种氛围里的对话,意境完全不一样了。天空很高,大地非常辽阔,都构成了一种象征。观众看了,更能想到天地人,更能感受到秀禾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故事讲完之后,可以给你另外一种审美思考。

杨:这种影像化叙事,可以说是对电视剧艺术文本更直接的解读。多年来我们从文学、戏剧、社会、文化、传播多元视角轮番地考察着电视剧的文本,却很少去关注电视剧的影像本体,忽略了影像化叙事对于电视剧艺术本体语言的构建。

王:所以从影像化的视角,来梳理中国电视剧史是一件很有理论价值的事情。我认为电视剧就是电视剧。提到中国电视剧的渊源,大家一定要提《一口菜饼子》,这是一部由舞台剧改编为电视剧的形态,它体现的是戏剧美学。就当时仅有的技术手段,虽然也经过分镜头处理,但是没有离开舞台化,它体现的是舞台艺术美学特征。所以说电视剧是从戏剧美学走出来的,20世纪50年代的一些电视剧都是从戏剧美学转过来的。

杨:在戏剧美学支配下的电视剧呈现出了浓厚的文学味、影戏味,电视化、情景化、场景化的特质还比较模糊。从电视剧的历史来看,还是实践的探索带来这个问题的理论突破。

王:这就是80年代以后在创作上出现的影像美学形态的电视剧,如《希波克拉底誓言》、《南行记》、《太阳从这里升起》、《黑槐树》、《新闻启示录》、《巴桑和他的弟妹们》等作品。可以说潘小杨、张绍林、陈胜利这三个导演在中国电视剧史上是建立功勋的,影像化运动中,这三个导演的成就是不能低估的。

90年代以后,一批电影导演加入到拍摄电视剧的行列中来,影像美学形态得到更大的展现,这里面有李少红、胡枚、何群、张金彪、王进、黄蜀芹、雷献禾等等,一大批优秀的电影导演参与到电视剧的制作中,他们的一些电影的观念、电影的语言,自觉不自觉地带入到电视剧创作中来,这使得中国电视剧多了一种声音,多了一种形态,多了一种风格,这或者可以叫做电影化的电视剧,电视剧的电影化。所谓电影化的电视剧,本质就是影像化的叙事,通过摄影机来叙事。当然影像美学提出来后,戏剧美学并未中断,仍然在延续,直到今天仍然有戏剧美学的观念在影响电视剧创作。所以我说,现在中国电视剧两种形态并存,以摄影机为中心的和以演员为中心的叙事都存在。我想,随着电视剧事业的发展,作为本体论的电视剧影像美学,或者影像叙事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创作者所接受。

杨:那摄影机和摄像机在影像叙事上存在差异吗?

王:没必要这么划分,我统称为摄影机,本质上都是通过光学镜头来记录影像。

结语

以中国电视艺术现实发展的实践为起点,寻求更具说服力和阐释力的电视艺术本体理论,这既是电视艺术理论本身追求自我圆满的内在需求,也是更为广阔的历史框架和现实语境作用于电视艺术的结果。数十年中国电视艺术的创作实绩和理论积累,已经为电视艺术本体理论的创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时机,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理论创新的新时期正在到来。

这一时期的理论创新显然更强调理论范式上的内在系统性,在王伟国先生的理论思考中,我们足以体察到这样的缜密和完整:市场化是中国电视剧生产的现实生存和未来之路,审美化是电视剧艺术对观众实施美育、怡情娱心的必然之境,影像化则在电视剧艺术丰富多样的外在形态中日臻完善的本体特征。它们构成了中国电视剧创作、生产及本体理论研究中纲举目张的三个重要理论支点,为电视艺术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创新提出了富有包孕性的理论设想和框架。

同类推荐
  • 大学是一种生活方式

    大学是一种生活方式

    本书切近当下的学术热点与人文话题,从大学的视角对诸多文化命题做了独到的思考,基本上发表在《南方周末》,广受文化界好评,作者从中西的历史经验出发,结合自身的教学与思考,文字发人深省,同时又很有意趣,是一本的文化读本。
  • 中国模式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中国模式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对于中国模式的研究采取简单的赞成、回避或者消极应对态度都是不可取的,其背后实际是根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分歧。本书围绕中国发展过程的三条线索——民族复兴、现代化、社会主义革命,结合理论与实际国情,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研究指南,以国内外学界与媒体最近十年来对中国模式的讨论为背景,对中国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 校长领导工作与组织制度的管理(下)

    校长领导工作与组织制度的管理(下)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不定期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 成都市社会组织治理实证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成都市社会组织治理实证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以政府公共服务为政策背景,社会治理为理论视角,以成都市为个案,实证探讨成都市社会组织的治理问题。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绪论,讨论研究对象、界定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等;第二章至第六章,实证研究政府政策条件下的成都市社会组织治理问题,从改革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组织在与政府合作中形成合作依赖关系切,描述成都市社会组织治理总体现状,在此基础上聚焦探讨社会组织的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以及公共服务的政府方对社会组织治理的途径偏好;第七章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完善策略,从项目制管理、靶向评估、多元化竞争等方面来讨论如何完善社会组织治理。
  •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汉英对照)》内容简介:哈佛和耶鲁是莘莘学子心中神圣的殿堂,这不仅在于它们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更在于它们沉淀下来的那些引人深思的智慧。如今,就让我们走进这两卒思想的殿堂,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无论你是在校的莘莘学子,还是社会上的“打拼”一族,抑或是经历丰富的成功人士,阅读《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汉英对照)》,将会提升你的品位,启迪你的心智,陶冶你的性情。
热门推荐
  • 至深罪过

    至深罪过

    她生性凉薄,可她却将那凉薄掩饰的丝毫不露,是梦还是孽,她注定要孤独一生,还是等着老天眷顾,她活的身不由己,是生死的边缘,强势的不愿意服输,可是她终究不是神,她被男人围绕着,却不曾正眼看过谁。她的过去和曾经是谜,她不愿覆辙。她遇敌杀敌,遇鬼杀鬼,黑道的女王将一直都是神话!因为不甘,因为骗局,因为一次又一次的现实,她开始复仇,开始报复,却丧命于疯狂的漩涡之中。再一次重获新生,却又卷入仇恨。她死于仇,生于仇。她便是那漫漫黄泉路上的曼珠沙华,传说中的引魂之花,冥界唯一的花。触目惊心的赤红,如火、如血。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生生相错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当彼岸花都流泪时,悲伤定已泛滥成海
  • 眼过虚无

    眼过虚无

    虞美人·往事如烟伴一生证道修仙因一箭,岁月余欢少。北终巅成初瞭望,眺轮回海战历生死变。出域血战道终成,又遭双生劫。成仙成魔一念间,以身重塑天地为流年。
  • 妖圣乔芷

    妖圣乔芷

    传说中,妖界有个圣物“琉璃珠”。只要此物在手,翻江倒海,翻云覆雨,一统天下,皆不在话下。可惜此物从未现世,因此为寻得此物,使得原本车马喧嚣,和谐融洽的妖界,变得乌烟瘴气,霸道横行,失去了原有的平衡生活。为恢复和平的生活,领袖洛听枫不得不降临人间寻找圣物的下落,并且要将其毁掉。却万万没想到“琉璃珠”竟是一位普通的人类女子“乔芷”。
  • 今生就此别过

    今生就此别过

    十年之前,一句“护你周全”让她铭记于心,从未想过,因为这一句,她会搭上父母的性命,把自己的也弄的遍体鳞伤。爱上他,是她这一生注定逃不过的劫!
  • 武道和系统怎么混在了一起

    武道和系统怎么混在了一起

    萧川是回归的兵王,拥有了最强系统,成为了华夏历史上最强之人!
  • 幔为亭台

    幔为亭台

    世间万物,我皆无所求,你若化为一处亭台,我愿为你生而为幔,只为与你长久相伴。
  • 今天大佬的幸福满值了吗

    今天大佬的幸福满值了吗

    穿书沅兮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能够如此接近她的偶像。“上神,下凡了。”…一纸命书,让她下凡跟随。只不过这个上神怎么回事…沅兮看着面前的男人,眉墨而不染,唇红齿白。高挑的身姿,面容如鬼刀刻画后的完美,深邃的瞳孔,挺翘的睫毛,骨骼分明的白皙的手。沅兮有些愣了愣。青隽的男人笑了笑,“你是……”话还没说完,沅兮便夺声,一脸真挚,“我是来拯救你的。”“那怎么拯救我啊?”“让你幸福!”反派一把将她拉住,搂住她的肩膀,含着笑,慢慢的靠近她,最后停在她的耳边,轻轻的吐出一句,“是我让你幸福,但具体的我得慢慢实施……”沅兮一把将他推开,怎么回事,我是来拯救你的,怎么越来越偏了…求救,在线充值幸福,挺急的……
  • 你用余生铸成牢

    你用余生铸成牢

    【虐恋短篇】“初初,嫁给我吧。”男人宠溺的语气,让女孩心跳加速。可几年后,转眼…… 女孩勾魂一笑,轻轻抬手,直接将男人推入了无尽深渊。“陆淮之,爱这个字,不配从你口中说出来……” (虐文请谨慎入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总裁好火热

    总裁好火热

    她,明明是妹妹,却要装扮成哥哥。剪掉长发,换上西装,戴上眼镜,帅气出任总裁一职。他,有着狐狸一般的皮相,却绝对是一匹白眼狼。当他遇上女装男装的她,能hold住吗?当她遇上狡猾的他,能逃出狼爪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