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99100000023

第23章 内科(20)

许公岩:治湿证,恒用麻黄、苍术

湿证的治法,许氏主张应以“治病求本”、“审问论治”为原则。其因虽有内外之别,外因仅属变化的条件,内因则是变化之根据。内湿之成,虽与脾、肺、肾三脏有关,但多以脾为重点。如果观察是寒湿伤脾,必须详细做好问珍。重点了解其生活素嗜,或喜辛辣茶酒,或饮食生冷,饥甚暴食而损伤脾胃等等,然后结合脉证加以综合分析。根据理法再予立方遣药。如属湿阻中阳,气机不畅,法宜宣化湿浊,通利气机;属寒湿困脾,法宜温脾化湿;若属水湿上凌,宜肃肺强心,温化湿饮;肾寒水泛,三焦气化失常,宜温肾散寒,宣化通利。视其兼证,随证施治。在治疗过程中,体会较深的是:过去治疗湿证时虽用驱湿、化湿、散湿、燥湿、渗湿、利湿等诸法,诊法用药治之,仍有不少病例有湿邪复聚,久治不愈,疗效每不满意。后来通过临床反复实践,分析其原因所在,进一步认识到湿邪为病,脾的上归与肺的下输功能,必因湿邪久困,遏阻气机而减弱。如果处方用药着重以加强升脾宣肺的气化功能为主,就有可能达到治疗的目的。从这点认识出发,进行选药观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选药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苍术、麻黄效果最为理想。因苍术辛苦温为燥湿健脾之要药,能以其辛温之气味升散温化水湿,使脾气继续上归于肺,脾健则湿化。因此,治疗湿证常以苍术复脾之升作为方药的主体,通过燥湿达到祛邪扶正,然在脾虚湿积时肺亦不能独健,必失其下输之功能,通调受阻则湿必停蓄,又将辛温能发汗利尿之麻黄作配以助肺宣达,促其迅速复其通调,两药协同具有升脾宣肺而化湿之功。多年来许氏对积湿为病恒以苍术、麻黄两药为主,再根据具体变异增加对证药物。运用已久,习而成规,有其证必用其药,得心应手,疗效显著。许氏通过临床长期观察与运用,发现两药用量配伍不同而其作用有异,如两药等量使用,临床常见能发大汗;苍术倍于麻黄则发小汗;苍术三倍于麻黄常见尿量增多,有利尿之作用;苍术四倍于麻黄,虽无明显之汗利,而湿邪则能自化,故多年来恒以两药之汗、利、化作用,广泛用于因湿邪引起的临床湿证。如湿邪偏重在表、在头部,多配以白芷;兼风则加入防风;兼寒加桂枝、干姜;兼热选加蒲公英、大黄之属;湿入筋骨多配以木瓜、通草;湿邪内蕴在肺多配以干姜、甘草;湿邪中阻多配以莱菔子、生姜;在脾多配以吴茱萸、干姜:在肾多配以附子、干姜;在膀胱则加木通;湿在周身多配以白芥子;兼里热则配以生大黄;肝热则加菊花、芦荟等,根据四诊辨证,随证运用。

时逸人:治热病发疹

急性热病合并斑疮者,辨证时要看出疹顺序、疹之颜色,并结合脉象、舌苔来辨别其顺逆。如急性热病初起恶寒后,即但热不寒,皮肤肌肉有紧迫之感,是因邪热壅滞于皮下及血络之中,必须发疹。三五日后,胸腹背部有圆形之赤色小点隐于皮下,即是出疹之据。以胸闷解、手足心见疹,为已经透达之铁证。至于疹色,古人以红为顺,紫为险,黑为逆。其红色而活,荣而润,或淡而润,皆疹色之佳象;若淡而不荣,或娇而艳,或干而滞,其血最热;若色深红,较淡红稍重;色紫艳,较深红更恶;色紫赤,较艳红者毒火更甚;色青紫如浮萍之背,多见于胸背。乃内热极重之候。在疹未出之前,脉多沉数而躁,或沉而滞涩,此气血郁遏,未能透达之象;疹即出现,脉多洪数;疹透达后,脉即和平。疹在将出之际,多有神昏、谵妄等现象;疹出透后,则神志转清;如果疹透而神志仍未清爽者,则为逆候。

发斑则属热毒入血,热迫血溢肌肤所致。凡胸腹、四肢斑疹续发于时令病诸温证之经过中,多因热毒不解之故,当汗不汗,则邪热壅滞于皮下,宜透斑解毒汤;当下不下,则里滞停积,宜加减双解散;如温疫侵袭,毒凝气滞,发为内斑,宜解毒化斑汤。

病例:杨某,男性,39岁,身热有汗不退,胸部隐隐有斑疹未透,口干不思食,舌赤苔黄厚,脉数无力。温邪内蕴有外出之机,正气无鼓动之力。拟透斑解毒汤加减:金银花、黄芩、桑叶、大青叶、牛蒡子、僵蚕、西河柳、牡丹皮、连翘、辽沙参、建曲、陈皮。二诊:仍发热口干,斑疹未透,心烦脉数,大便两日不解。原方加入神犀丹。三诊:斑疹已透,但仍身热烦躁,大便秘结。改用河间双解散加减:金银花、连翘、黄芩、竹叶、山栀、牡丹皮、花粉、酒大黄、芒硝、茅芦根,另服神犀丹。药后得大便,体温下降,斑疹已回,仍口干。改用养阴生津和胃之剂,用生地黄、辽沙参、花粉、麦冬、陈皮、建曲、茯苓等以善其后。

透斑解毒汤系《通俗伤寒论》方。原为连翘、薄荷、牛蒡子、蝉蜕、淡豆豉、葱白、大青叶、桑叶(以野菇根、鲜西河柳煎汤代水煎药),有辛凉清热、解毒透斑之效。本例身热舌赤,故加入金银花、黄芩、僵蚕、牡丹皮以凉血清解;因有汗,故减去葱白、豆豉、薄荷、蝉蜕等辛散之品,加辽沙参、建曲、陈皮以扶正和胃。仍为辛凉清热、解毒透斑之剂。药后斑疹尚未透达,可见解毒较甚,故加入神犀丹以清热解毒,则斑疹见透。三诊时斑疹虽透,但热未减,大便秘结,仍有里滞停积,故改用河间双解散加减。因斑疹已透,故原方去荆芥、蝉蜕、牛蒡、薄荷等辛散之品,因无胸闷,故去枳壳、桔梗一升一降,因仍有身热烦躁,故加黄芩、山栀、牡丹皮、茅芦根、金银花以清热凉血;因无人中黄故去之。仍为清热通里之剂,不失原来双解散方意,用后得以双解而热退。又,西河柳对于透发斑疹有良效,配入清凉药中尤有循经速达透发之功,《温病条辨》谓其性大辛大温,温热病发疹者忌用,非也。

路志正:内湿辨证治多寐

根据临床观察,多寐多数系内湿致病。究其故,与患者素有茶癖或暴饮无度致水湿停滞,脾阳受损,不无关系。盖茶既有养神消食泻热之功,又有寒胃助湿生痰之弊。故李时珍曾有“茶苦而寒。阴中之阴……若虚寒乃血气弱之人,饮之既久,则脾胃恶寒,元气暗耗,土不制水成痰饮……此茶之害也”之论。因此。对脾虚湿盛,忌浓茶,俾无碍于脾胃吸收、转输之机,从生活习惯上予以配合,始能提高疗效。

病例:胡某。男。47岁。1987年7月29日初诊。患者头晕头痛已4年,经常嗜睡,少顷即醒,未予注意。1982年2月操作车床工作时,因一时入睡,致右手无名指第一节被轧断,而引起重视。曾到某医院诊治,未能确诊,而来门诊。患者现胸脘憋闷,咽中有物如梗状,自觉有痰难出,纳谷呆滞,食后即沉困欲睡,两胁胀痛,性情急躁,两目干涩,视物模糊,便干溲黄,大便不爽。并夹有白色黏液,夜寐梦多,日间神倦思困,舌质红,苔厚腻微黄,脉来弦滑。素喜浓茶、烟、酒及甜食。盖茶能助湿,甘能满中,日久脾虚湿聚生痰,郁而化热,湿热蕴于肝胆,痰热阻塞气机,郁遏清阳所致。治宜疏泻肝胆,清热化湿祛痰。处方:北柴胡6克,白芍9克,川芎6克,黄芩9克,连翘9克,炒枳壳9克,槟榔片6克,瓜蒌12克,大豆卷12克,草蔻仁(后下)10克,生薏苡仁18克,清半夏9克,水煎服,5剂。药后胃纳渐增,饮食有味,大便得畅,惟头痛时作。夜寐不安,尿少而黄,舌质红,苔仍厚腻。脾运有来复之机,而肝胆湿热有壅盛之势。治宜清泻肝胆,渗湿清热,仿龙胆泻肝汤意。处方:龙胆草9克,柴胡9克,黄芩9克,栀子6克,生地黄9克,薏苡仁18克,泽泻9克,车前子(包)12克,水煎服5剂。三诊时头痛瘥,眠酣,溲清,苔腻见退。但眩晕时作,舌质仍红,脉沉弦小数。湿热见化,宜防苦寒化燥伤阴,拟养血柔肝理脾渗湿法。方用四物汤加桑叶、钩藤(后)、蝉蜕、玄参、怀山药、生薏苡仁、炒枳壳、茵陈,并以荷叶60克,分3次以开水冲泡代茶饮,以升清降浊。四诊时。嗜睡仅发作一次,但为时甚暂,咽中仍痰黏难出,遂以肃肺化痰、清胆泄热法治之。至8月25日共八诊,嗜睡一直未作,于同年9月上班工作,经随访3年未复发。

张梦侬:先汤后膏治愈肺结核

张氏制一汤方,治肺痨病之标,养阴清热,润燥化痰,止血镇咳;又制一膏方,培元固本,补土生金,肺肾双补,使土旺金生水足,土旺脾不受制,金生肺不受刑,肺结核自然可愈。方剂组成(汤方):冬桑叶、天冬、紫菀、款冬花、百部根、甘草、枇杷叶、甜杏仁、桔梗、前胡各10克,白茅根30克,川贝母6克。加水浓煎,分3次温服,可连服10数剂,亦可间日服。(膏剂):太子参、北沙参、明玉竹、怀山药、白茯苓、天冬、甜杏仁、生地黄、熟地黄各120克,生甘草、紫菀、百合各60克,五味子、川贝母各30克,白茅根240克。制法:上药多加水浓煎两次,滤去渣。另用冰糖1500克,先烊化熬至滴水成珠,后加入药汁收成膏,瓷瓶贮,埋入土中7日后取出。服法:每次服一大匙,滚水化开,日服3次。

病例:曾某,男,28岁。1953年春就诊,素有劳伤。日久不愈,渐至形成上述征象,先后用上两方治疗获愈。

章次公:治大叶性肺炎,用生石膏另吞

伊男,平卧则喘,痰有铁锈色,左肋痛,此三者皆肺炎之特有证候。初起曾有战栗,壮热而神昏者,属大叶性肺炎。生石膏12克(研末另吞),生麻黄4.5克,桔梗6克,黄芩6克,葶苈子6克,杏仁泥12克,杭白芍9克,桑皮9克,紫菀9克,粉甘草4.5克。

大叶性肺炎,辨证多属痰热壅肺,方用麻杏石甘汤加味,一则用其宣肺达邪,二则以其清热化痰。方中生石膏研末吞服,清热之功效较煎服为优。近世张锡纯先生常用此法,以治温热病壮热之症,诚有其验,然药量及细碎程度,均宜格外谨慎之。

张子琳:理中二陈汤治肺痿

组成:党参、白术、茯苓、半夏、橘红、炙甘草、干姜、细辛、五味子。

肺痿、肺痈同属肺脏疾病,多因肺中郁热所致。肺痿属虚,多继发于它病,因病久耗伤津液,肺受熏灼所致。但亦有因肺中虚冷,气不化津,肺叶枯痿而引起,其有虚热及虚寒之分。前者以寒热、自汗、口干、唇燥、咳唾浊沫或咳嗽血丝,脉虚数等为主,治宜生津养阴兼清热润燥;后者以吐白涎沫,量多清稀,不咳无渴,脉象虚弱为主,治宜温肺益气,以摄涎液。肺痿为慢性内伤,治不可急图。

言庚孚:咳血治则五要

言氏通过对前人丰富论述的总结,加上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五宜五不宜”,归纳为“治则五要”。

1.祛邪宜肃降,不宜宣散咳血常由外邪引动宿疾,风寒化热或燥热伤络,此为肺失肃降,邪不去则血不宁,切不可见六淫犯肺,便主宣散,宣散者为动,肃降者为静。

2.止血宜清凉,不宜温燥咳而出血,总不离热,阳络伤则血外溢,实证多而气虚者少。清凉即指清热、凉血,使热去而血宁,但大苦大寒之品,只可酌选,如胃火重者用石膏,肝火重者用龙胆草,肺火重者用黄芩炭,心火重者用黄连,肾火重者用知柏,切莫堆砌,以防寒甚则凝。经曰:血者,喜润而恶寒,寒则涩而不流。瘀血内阻,病不易彻,如水遇寒则为冰。甘温药(指补气,温阳药)助气火,有火上添油之虑。咯血咳血用独参汤何以解?此为气脱之治,当见头面大汗,气息微弱,脉沉,或微细欲脱,不可混淆。

3.治痰宜化痰,不宜敛痰咳血、嗽血、咯血,难免随痰而出。痰与热交互,病势鸱张,除痰止咳,即治血之法,化痰者以贝母、竹沥、浮海石、天竺黄、枇杷叶等,使稠痰变稀而易于咳出,化痰者顺病势而为,切忌以罂粟壳、冬花、百部、马兜铃等镇咳敛肺,敛痰则湿痰胶固不去,痰热更不易去,敛痰成逆,反易成拙。

4.消瘀宜和营,不宜攻伐血刚止后,其经脉中已动之血,有所复还,此时则应消瘀。旧血不去,新血不生,凡有所瘀,必壅塞气道,阻滞生机,久则变为骨蒸干血。血瘀何以引发出血?经隧之中既有瘀血居住,新血不能安行无恙,终必妄走而再出,消瘀之药宜选和营止血,养血止血。正如唐容川所述:“不补血而去瘀,瘀又安能尽去哉”。和营止血,养血止血,可使瘀既去而正不伤。赤芍、牡丹皮、当归、乳香、没药、三七之类均可选用,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攻伐太过,耗气动血太甚,切切慎之。若问《金匮要略》虚劳立大黄虫丸何解?此瘀留日久,肌肤甲错,已成干血痨瘵,大剂祛瘀反有养血补阴之功,与咳血者和营不可混淆。

5.固本宜兼顾,不宜独取固本即补虚,病邪去,出血止。瘀血消,血已宁,当补虚。若见阴血已去,气郁血去,补虚便投补气养血,或谓阴血同源,补虚便投养阴,独取一点,总嫌不全,补虚之法,当宗《理虚元鉴》之训,应重肺、脾、肾三脏,补肝肾,填肾精,补脾胃,健中州,补肺气,润肺金,辨证立法,不可偏废。唐容川说:“补脾者十之三四,补肾者十之五六,补阳者十之二三,补阴者十之八九”,确属经验之谈。咳血、咯血本为肺络所伤,补肺之法,也应强调,不可忽视。“五宜五不宜”为咳血治疗之常法,临床辨证,变化无穷,不可拘泥。

同类推荐
  • 临症中药类萃

    临症中药类萃

    中药学是中华民族医药史上珍贵的结晶,更是我国古代优良文明遗产的主要组成局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聚了丰厚的临床用药经历。
  • 风湿病中医诊治手册

    风湿病中医诊治手册

    本书重点阐述了26种风湿病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辨证论治、中成药治疗、食疗、针灸治疗、康复、中西医综合治疗经验及体会,预防、护理、预后及现代临床研究等。
  • 传染病护理

    传染病护理

    《传染病护理(供护理、助产专业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不仅增加了一系列传染病法律法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自然灾害时传染病防治、职业防护、医院感染等其他教材涉及不多的内容,还将近年我国新出现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iN,流感等传染病护理知识充实进来,使教材内容充实、可操作性强、贴近临床、紧跟传染病疫情变化。
  • 糖尿病调养宜忌

    糖尿病调养宜忌

    本书对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营养、起居、运动、娱乐、自疗、就医等各个方面的宜忌以及康复宜忌等都做以细致的介绍。
  • 名家教你读医案(第2辑)

    名家教你读医案(第2辑)

    本书作者在认真阅读了近百位名老中医的医案类学术著作后,遴选出原著中最精华的医案进行了详细研读并予以画龙点睛的评述,使这些名老中医在医案中蕴涵的理法方药经验得以较好的传承和弘扬,对年轻一代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师及中药工作者均颇有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厄魇

    厄魇

    废材,天才,我到底是什么才?御姐,萝莉,我要的是什么菜?龙行天下,天诛地变,神功初成的我该如何抉择?当有一天,我得到了一个厄魇系统,上面的问题都成了问题。“什么,让我与森林女妖共度春宵?”“不是吧,让我去统领魔兽占山为王?”“真的假的,让我来做十大神兵的主人?”厄灵之魇,王霸之冕。九天风云,强者再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朋友们多多支持,精彩内容,每日持续更新中~
  • 枯骨化灵

    枯骨化灵

    由于各种巧合,赵骥集合了五行之力,也就是人性的相生相克,纵横在各种实力之间,通过自身努力一朝成名。生死存亡知命数,柳暗花明路百转。命里注定桃花结,幽谭深处洞庭开。欲踏金鲤跃龙门,一朝不甚惊风浪。磨皮挫骨蛟化龙,枯骨化灵万物生。
  • DIY:知道这些就够了

    DIY:知道这些就够了

    Do It Yourself,自己动手做,知道这些就够了。作者戴尔·沃勒在圣路易斯长大,现居匹兹堡。他曾在海军服役,目前是一名核能工程师,写作是他的兼职工作之一。他自2013年开始自出版创作,至今已有百本涉及人文社科领域各类话题的作品与读者见面。
  • 梦之队之散落的晶石碎片

    梦之队之散落的晶石碎片

    突然出现的转学生自称是晶石能力者,使高中生无颜困惑不解。当虹云说她能帮助他找回父母,无颜毅然加入了梦之队。梦之队队员集结完毕,出发去寻找散落在人界的晶石碎片的途中,发生一起起惊险的事件,他们能否解决?而在梦之队的生活中,无颜看到了自己的心意……
  • 转身,原来是你

    转身,原来是你

    爱情是什么味道的?甜的?酸的?苦的?这些说法都听不同的人说过,对爱情的憧憬,对自己厌食症的烦恼。直到,她,遇到了他,他仿佛是一道光,照亮自己的生命,原来,爱情,是多种滋味的,情愫在发酵,甜蜜在产生……他,原来是他……
  • 听闻爱情来

    听闻爱情来

    或许我们都曾披荆斩棘,用一腔热血去爱过曾经那个少年,其中滋味,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你可曾后悔?虐恋情深别后重逢他们还能找回最初的自己吗?陆星河:时繁,我愿意陪你,从校服到婚纱.莫时繁:心微动奈何情已远,物也非,事也非,往事不可追.俞意妍:我是喜欢你,可是我也不能不要脸啊.齐夜:你走吧,我放了你,也放了我自己.
  • 半步艺生

    半步艺生

    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一位在国家美术协会占有一席之地的国画大师,结婚不到十一年,他妻子离他而去,只留下一个女儿和他相依为命。而他身患重病,奄奄一息。将自己的女儿托付于自己的知己顽石(章保生),在临时他为自己举办了一场盛开别面的告别礼,好总结自己的一生。
  • 清风映雪

    清风映雪

    民国时期的江南某小县城,一个嫁入豪门做妾的女子半生的爱恨情仇。
  • 混沌修仙传

    混沌修仙传

    一个被家族当做炮灰的废材少年,在一次上山采药的途中,鬼使神差的闯入了一个上古修士洞府,意外获得了天地初开之时便已存在的混沌土壤,少年的人生因此改变......广袤无垠的荆州,神秘莫测的海外,终年飘雪的寒冰大陆,少年在这些地方又会遇见些何等离奇故事……新人新书,忘大家多多支持,本书书友群95033338,喜欢的道友可以加一下,期待与您的共同交流。
  • 撷月来

    撷月来

    命运从来交错,他像她的方楠,而她像他的解灵,从一开始,他们的看见的,都不是对方,而是自己心里的影子。不过,这倒也公平,以至于后来他们认真算起账来没有谁栽倒在这个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