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895600000032

第32章 传子构想的夭折(1)

中国是一个有几千年皇权统治的国家,虽然封建王朝早巳被推翻,但皇权主义观念仍在中国有相当的市场。蒋介石与蒋经国父子俩都是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培养出来的,尽管蒋经国比其父开明一些,但在他的思想深处,也同其父一样,仍未摆脱皇权主义观念的束缚。昔日有蒋介石传位于子,今日蒋经国在接班人问题上也企图效仿乃父传位于子的做法,特别是在进入80年代之后,蒋经国身体恰似动荡的台湾政局一样,力渐不支,1982年2月以来,台湾各界一直关注蒋经国的后事问题,蒋经国也预感自己身体状况日趋衰弱,开始把接班问题作为首要问题来考虑。

香港一家杂志曾刊文称:

“蒋经国传子,是既定方针。”

台湾当局及御用文人对此说一直持否认态度,认为蒋经国晚年在接班人问题上的构想是集体接班。笔者不敢苟同台湾当局的说法,因为这一说法混淆了蒋经国本意与最终结果间的关系。就蒋经国的最初构想看,他在接掌国民党中央主席与“总统”之后,其既定方针就是传位于子。为使这一既定方针得以达成,蒋经国采取了一系列步骤。

传子构想

就蒋氏家族而言,蒋介石可谓是第一代。第二代指蒋经国、蒋纬国兄弟俩。第三代系指蒋氏兄弟子女辈。

蒋经国与蒋方良夫妇膝下共有三子一女。即长子蒋孝文、长女蒋孝章、次子蒋孝武、三子蒋孝勇。三男一女的文、章、武、勇均为蒋介石所赐。此外还有蒋经国与红颜知己生下的一对孪生兄弟章孝严、章孝慈,因姓了章,难以列入蒋氏家族之后。不过在蒋经国病逝之后,兄弟二人已自将身份公开。

长子蒋孝文生于1935年12月4日。在蒋氏三兄弟中,蒋孝文本是最吸引人的一位。他长得英俊洒脱,极获宋美龄喜爱。由于他生长在“天下第一家”,自幼受到太多人的逢迎、恭维、纵容以至拍马奉承,加上一些清客、副官、侍卫等的引诱包围,致使他未能像正常人一样生长。由于他又是蒋家长子,蒋家对他的期望太高。蒋氏父子退守台湾后,遂送他到陆军军官学校训练,想把他培养成一名军事强人。但蒋孝文却非常不喜欢这种严格的军事教育,所以接受训练不久,即赴美留学,在旧金山攻读管理方面课程。在美学习期间,蒋孝文学业不精,却对阿爷阿爸的婚外恋颇有研究,故在美开始追求徐乃锦。关于蒋孝文与徐乃锦后来的结合,还有一段小小的插曲。

徐乃锦是民主革命先烈徐锡麟的孙女,与蒋孝文一起长大,但小时性向并不合,只不过是普通朋友而已,蒋孝文在美留学时巧遇在美读书的徐乃锦,故发生恋情。消息传回岛内,蒋经国欣喜不已,但徐家却反对这门亲事,害怕日后蒋孝文闹婚变。在此情形下,蒋经国使一绝招。他亲自提一篮水果去徐家求亲,致使徐家不好再反对。据台刊载,蒋经国之所以为长子婚事不惜屈尊,主要是蒋经国看到其长子玩心太重,像一匹脱缰野马,而徐乃锦则是一位坚强、勇敢的女性,蒋认为她将来必能协助蒋孝文创大业。从这个意义上讲,蒋、徐的结合有点像当年阿爷与阿奶的结合。

蒋孝文由美返台后,曾担任过桃园县党部主委、台电台北两区营业处主任等职。在台电任职期间,蒋孝文深得台电总经理孙运璇的多方照顾(孙后来深得蒋经国信任和提拔,与对蒋孝文的照顾有关)。正当蒋孝文在蒋经国刻意栽培下准备大展宏图之际,却不料患了一场大病,此病情一直处于保密状态。据见过生病后的蒋孝文的人称:从外表看起来,他与常人无异,只是谈起话来,经常无法连贯,无法长时间集中精神,时常反复问同样的问题。蒋孝文突然大病后,忙坏了蒋氏家族,当然受打击最重的还是徐乃锦,她为了陪伴蒋孝文,辞去工作,整日侍候于病房,真可谓是中国传统型的贤妻良母。蒋孝文失势后,徐乃锦并未失去长嫂如母的地位。两个小叔子和小姑都敬她三分。徐氏后来在台湾女青年会供职,据台湾报刊称,她是一位充满活力与自信的职业女性,而且在工作中很少提及她的家庭,脱离她的家庭角色,跟你面对如同常人一样。徐乃锦还特别喜欢艺术,工作之余最喜弹钢琴。她在“中视”国际事务室担任5年执行秘书,曾为“中视”制作“民谣世界”、“音乐123”两个音乐节目。她和蒋孝文的独生女蒋友梅,继承了她的音乐天性,也从事艺术学习。

有人说:如果蒋孝文身体不出意外,以他50多岁的年龄和蒋家的刻意栽培,很可能在政治舞台上超过蒋孝武,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瘫痪的身体使他远离权力中心。1989年,在他父亲去世的第二年,他也撒手西归,走完了他的生命里程。

蒋经国的女公子蒋孝章生于1938年,比孝文小3岁。由于蒋家“国”字辈无姐妹,“孝”字辈又仅有她一个女孩,深得祖父母和父母的宠爱。小时候蒋孝文比较顽皮,常惹父母生气,蒋经国一生气就将蒋孝文绑起来打。挨打时他常喊“孝章妹救命”,因他知道父亲最喜欢妹妹,她又会向父亲撒娇。长大后,蒋孝章被送到美国求学,这一举动显示出阿奶的影响力。在美求学期间,她与官场资历辉煌的俞大维之子俞扬和邂逅,两人一见钟情,1960年便举行了婚礼。

在蒋家第三代中,惟一不抓权的就是蒋孝章。她与俞扬和结婚后,长期居于海外,每年回台省亲之际,总是悄悄地来,悄悄地走,不张扬,不惊动亲友,甚至连蒋家的亲戚也不知晓。蒋孝章这种作风在蒋家第三代中颇为少有。

在蒋家第三代中,当时以蒋孝武最有政治行情。蒋孝武1945年4月生于奉化老家。蒋介石也想孝武学武,但他像哥哥一样,对严格的军事训练不感兴趣,选学了政治学。他毕业于前西德慕尼黑政治学院。读书期间,也效仿其兄,谈起了恋爱。他的第一个妻子汪长诗是瑞士籍,毕业后即到美国结婚。当蒋孝武准备结婚时,蒋介石于1969年12月9日曾致函蒋孝武说:

“武孙,你来信与长诗英文皆已收到,甚为欣喜,祖母病后,右手尚不能握笔写信,故不能作复。但近来日有进展,勿念。你们在外国结婚,未能亲临主持为念,惟望你们能早日成婚,‘回国’相见为盼。特趁你母亲来美主持婚礼,故顺带此一函作贺。甚盼一切欣乐为祝。祖父母示。”

蒋孝武婚后由美返台。从25岁起,蒋孝武就在蒋家亲近者赵聚钰(湖南军阀赵恒惕之子)和严孝章(严复之子)两位叔叔身边做人做事。在蒋孝武26岁那年,蒋经国就让他担任“官兵退除役辅导委员会”的顾问一职。除此职务外,还让他熟悉党务,不久他当上了中央政策会委员和组织工作会委员、国民党中央部秘书处秘书。与此同时,蒋孝武还担任“中央广播电台主任”、华欣文化出版中心主任、广播事业协会理事长及报业协会理事等职。从1976年起,蒋孝武逐步涉足情报工作,心战、情治会报、“反统战”等部门他均参加。以上各种职位及职务均属握有实权的工作,虽与台湾的文官制度无涉,但却涵盖党务、军特、文宣等重要控制系统。

众所周知,台湾握有实权的机构,不是国民党中常会,不是“行政院”,而是国民党情治系统。蒋介石政权在大陆时期历来是依靠军队和特务系统维持其统治,到台湾后由于实行军事长官三年轮换制,军队完全受制于情治系统的政工部门,情治系统遂成为维持蒋家统治的支柱。过去蒋介石传子,曾让蒋经国主管“总统府”资料组,蒋经国让蒋孝武担任“国家安全会议”执行秘书,异曲同工。无论是资料组,还是执行秘书,这个位置实际上是整个统治机构的中枢。对蒋经国煞费苦心的安排,蒋孝武心领神会。对此,洪大路在《美丽岛》杂志第215期上发表《国民党第三代接班群的形成》一文中评论道:“蒋孝武特别卖力与深入台湾社会各阶层的调查局挂钩,凡调查局同仁的婚丧喜庆事,皆由他出面主持,借机拉关系套交情,情治系统完全在蒋孝武的主控之下,江南命案的发生证明这一说法是有根据的。”

蒋孝武不仅官运亨通,且情场十分得意。他与瑞士籍夫人离婚后不久,便开始追逐出身洋化家庭、年轻貌美的蔡惠媚小姐。经过10年的恋爱之路,蒋孝武才如愿以偿,于1986年4月与蔡小姐完婚。那年蒋孝武已步入不惑之年,蔡惠媚尚未进入而立之年。

蒋经国的三公子蒋孝勇生于1948年10月27日。他在中学毕业后便进入陆军军官学校学习。这是蒋介石惟一的期盼,在第三代中终于有一个学军的。但非常不幸的是,蒋孝勇在校学习期间因不慎足踝受重伤,蒋介石得知后,于1969年2月24日写信给蒋孝勇说:“勇孙,昨天电话未尽所怀,如你足疾久不愈,恐难成为健全的军人,实为我半生以来最大之忧虑,乃非言语所可形容也。现在既然如此,只有一切听从医生之言,凡使你足疾能愈之办法,都得照办,再不可有勉强‘充好汉’之行动,手携拐架,无论上课或上餐厅,亦只有提用,勿以为羞是要。石膏如未得医生许可,亦不可拆除,虽不方便,亦只有忍之。苦非如此持久自制与强勉行之,则恐难望痊愈了。务希切实遵办,再不可自充好汉。切勿见忘。”

3月14日,蒋介石又致函蒋孝勇说:

“勇孙,你上次来信,我已接到了,祖母亦甚高兴。昨闻你已病入医院,不胜系念,今特写信交武孙带来慰问,如你下周仍未痊愈,我与祖母就要南来看你,想与你同住几日,在西子湾养病或比医院为佳易愈也。余不多言,望早痊愈。”

蒋介石两封来信,表明他特别期盼蒋孝勇能成为一个标准的军人,像他那样,再为蒋氏家族扬威。然而蒋的愿望又成为一场梦,蒋孝勇身体很难适应严格的军事训练,转学到台湾大学政治系就读。读书期间,同台湾公路局副局长的长女方智怡打得火热,1973年7月蒋、方结合。当时因蒋介石特别高兴,还将此消息发了新闻稿,并配了一张蒋介石与蒋孝勇、方智怡结婚的照片。这在蒋家第三代的婚礼中从未有过之事。

蒋孝勇大学毕业后,蒋经国首先让他熟悉党务机构业务,让他在“革命实践研究院”任职。尽管许多高级干部对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来掌管高级干部训练深表不满,但敢怒而不敢言。

除插手党务之外,蒋经国看到蒋孝勇对实业有兴趣,遂将他放手打进金融、工商界,经营党营与公营的生产事业。这若干年,蒋孝勇将主要精力掌管中兴电机与中央玻璃公司。他到“中兴”后,使原没有能力制造大型冷气机的公司,遽然摇身一变,变成了冷气机的生产大厂,凡是当局的重要建筑,有安装几千吨、上万吨冷气机设备招标时,“中兴”总是出来竟标。它可以用低于成本的低标先标下来,然后再以高于原价标转包给有能力制造合格产品的厂商,到时候,他们施展神通,请发包的当局单位追加预算,达到“中兴”有大利可图为止。蒋孝勇成为蒋氏家族中一位有相当实力的实业家,在国民党十二大上,他也被选为中央委员。

蒋经国不仅插手让蒋孝武、蒋孝勇抓权,而且还让其私生子章孝严抓权。章孝严与章孝慈兄弟是蒋经国与章亚若的私生子。关于蒋、章之间的关系,海外传闻甚多,社会上渐渐知道章氏兄弟与蒋经国有血统关系,而章孝严也公开承认他是蒋经国的私生子。章亚若生下二子之后暴毙于桂林医院。对于章亚若与蒋经国的恋情和章亚若暴死,两个当事者不说话,两个孤儿也不明底细,难免外间传闻甚多。蒋经国病逝后,在蒋经国正传中,惟有漆高儒在《蒋经国的一生》一书中作了披露。漆先生昔年是蒋经国的秘书,可谓是见证人,听听他是怎样分析这件事的。

“章亚若女士民国2年(1913年)生,江西南昌人氏,中学毕业,29年(1940年)到赣州,参加经国先生主持的青年团青干班,其时女生队队长为许素玉女士,许素玉说,青干班第一期开学两周后,章亚若才人班受训。章亚若受训结业后,曾担任蒋专员接见民众时的记录工作,周灵均、黄密二位先生,当年为专署科密高级人员,可以为证,并不是担任秘书。在专署下班后,有时为经国先生家中的保姆,照管其儿女(孝文、孝章)。据徐秉南说:蒋章有超师生之情,大概起自30年(1941年)蒋方良赴重庆拜访公婆蒋公夫妇,未携儿女同行,章亚若以保姆身份看家,蒋经国专员仍在专署办公,孤男寡女同居一室而获得亲密之机会。自此之后,章亚若在赣州市内租有一个独门独户的小屋,经国曾偕秘书漆高儒有一次往北小屋晚餐,男主角坐于章亚若之卧床休息,此一情况,已知非男长官女部属的正常现状,必有情爱关系存在。不久,经国先生将章亚若送往桂林,男主角佯称女主角是赴桂林嫁人结婚,但其时专员公署已传闻她是往桂林待产,知道的人有萧昌乐、刘晓风、王升、倪豪、王蕙莉等。”

对于蒋、章恋情,外界传闻与事实基本一致,不一致之处在于:有人说蒋、章是“师生畸恋,一时之兴”。与章亚若情同手足的青干班同学桂德昌(女)则认为蒋、章二人有很深的交情,绝对不是“萍水相逢”,也不是“一时之兴”,因章与蒋的关系在章、桂之间一向无秘密。

对于章亚若之死,外界传说颇多,有6种说法:

(1)蒋介石杀章亚若;

(2)宋美龄杀儿媳;

(3)蒋方良杀情敌;

(4)蒋经国杀情人;

(5)章亚若自杀;

(6)为特务所杀。

据桂德昌称,章亚若是被人谋害的,但肯定不是蒋介石。她说从老先生的一生风流艳史来看,子承父风,也算佳话。另从章亚若:暴毙后,在蒋氏族谱上,章氏兄弟已列其名,又是老先生赐“孝”字:辈,并嘱蒋经国务必办妥这件事。由此看蒋杀儿媳的根据是不足的。

至于宋美龄与蒋方良杀章亚若,更是无稽之谈。宋美龄与蒋经国虽有矛盾,但对蒋经国私生活却从不愿干涉。蒋方良为一深居简出的异国女子,很少涉足政务,加之她心地善良,根本不可能干出这种事。

至于说蒋经国杀章亚若,也不可能。据漆高儒记载:蒋经国对章亚若生产之事颇为关切。当章亚若在桂林生产时,蒋经国曾借机在桂林停留两三个月之久。蒋经国为什么对此事如此关心呢?漆高儒认为:

第一,章亚若系青干班的学生。章亚若与蒋经国的恋情,在青干班的同学中,可以说是公开的秘密。他把章亚若送得远远的去生产,第一次出远门,她的母亲当时还蒙在鼓里,已有若干歉意,万一生产发生意外,蒋何以对青干班学生作交待?何以领导青年?所以心须负责照顾。

第二,生双胞胎的机会并不多,此一喜讯竟然降临他头上,不免喜出望外,以蒋家的人丁单薄,快速地加添人口,自为快乐之事。

应当承认漆先生的分析较为人理,既然蒋经国如此关心章亚若,是根本不可能去杀她的。但也有人提出为什么让章亚若远离赣州去桂林生产呢?据陪章亚若赴桂林的桂德昌称:

(1)秀才出身的章亚若父亲及性情刚烈的母亲,反对女儿成为蒋经国的小妾,名不正,言不顺。现在章亚若竟然怀了蒋经国的骨肉,如何能让父母知道。

同类推荐
  • 千古圣人——孔子

    千古圣人——孔子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千古圣人孔子,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科尔

    科尔

    科尔,又译高尔(Cole,或Kohl、Kool),是一外国姓氏。通常在英语会串为"Cole",在德语的串法是"Kohl",在荷兰语的串法是"Kool",在美国的德国、荷兰移民后裔亦有使用"Kohl"和"Kool"。
  • 库图佐夫

    库图佐夫

    图佐夫(1745.9.16~1813.4.28),俄国元帅,著名将领,军事家。1759年炮兵工程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1761年晋准尉并任连长。次年参加远征波兰。1768~1774年和1787~1791年俄土战争期间,先后在鲁缅采夫和苏沃洛夫麾下任职,作战勇敢,指挥有方。1774年在战斗中负伤,失去右眼,得名“独眼将军”。出国治疗期间,考察普鲁士、英国、荷兰等国军事。1782年晋准将,1784年晋少将。1792年起先后任驻土耳其大使、陆军贵族武备学校校长、驻芬兰俄军司令、立陶宛督军和圣彼得堡督军。1805年俄、奥、英等国结成第三次反法联盟后,率俄军主力前往奥地利,迎击拿破仑一世统率的法军。
  • 银海扬帆:于洋传

    银海扬帆:于洋传

    本书是我国著名电影艺术家于洋的传记。于洋出身贫寒,少年时即因机缘巧合进入电影行业,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他进过敌人监狱,在枪林弹雨中进行过革命工作,并主演了多部影响深远的电影作品。
  • 像赫本一样优雅

    像赫本一样优雅

    上帝亲吻她的脸,赋予了她美丽与善良。她的优雅与端庄通过银幕,落入世人的眼,融化人们的心。她是奥黛丽?赫本。她用一生优雅的传奇,告诉世人,天使曾来过人间。她高贵典雅,清新脱俗,是淑女的典范。她以一部《罗马假日》将天使的魅力尽展。纵然生活、事业、爱情、亲情、友情里交织着诸多的幸运与苦难,她总是静默地咀嚼辛酸,珍惜幸福、绽放优雅。她总是带着亲切友善的语言,带着善于探寻别人优点的眼睛,带着一颗善良之心通往人们灵魂的窗口,播撒爱的甘泉。多年以后,天使终于回到了上帝身边。而银幕封印了她璀璨的年华,铸就了永不褪色的经典。
热门推荐
  • 妖界传奇孙悟空

    妖界传奇孙悟空

    俺老孙誓打破这天!劈开这地!为我们妖族讨回一个公道!
  • 燃尽华颜

    燃尽华颜

    她,前世是唐门门主,因被门内长老杀害。重生于玄云大陆,这一世她要活出自己的风采。可,真的能如她所愿吗?作为“暗”的小姐,她背负着数人的命运。面对这个世界的家人,朋友,她会毫不留情面吗?
  • 帝仙,你家主神又掉了

    帝仙,你家主神又掉了

    听说某少年主神的神魂碎了,散落万千世界不知所踪。然后,不知是天意还是人为,小可怜姜檀被系统抓去当‘苦工’了。但系统不知道为什么,这画风竟然越变越诡异了!胆子没肥之前,为了回家为了活命,系统是她爸爸。但胆子肥了之后,姜檀简直作天作地要上天,系统成了孙子!“小美人,来,给爷笑一个。”调戏良家妇男日常。“谈恋爱?哪凉快哪呆着去!我怎么可能为了一颗歪脖子树而放弃整片森林!”花心日常。“瞎逼逼什么撸起袖子就是干!”挑事日常。“啊,你说什么?你喜欢我……不好意思风太大我没听清!”日常皮一把。系统:我给你把梯子,你上天去吧。【不签约,全书免费】
  • 杀戮乐土

    杀戮乐土

    周俊重生于乐土世界,开启一段与鬼神的杀戮征程,疯狂的恶灵,诡异的鬼神信徒,神秘的乐土缔造者......谁都无法阻止周俊回地球打工的梦想。
  • 最后的御鬼者

    最后的御鬼者

    人死后是什么样的世界?人活着又有怎样的人生?剪不断,理还乱。
  • 我活了一亿年

    我活了一亿年

    世界上最极致的痛苦是什么?“永生。”一场欺瞒了全人类的骗局被完美运转,唯一接触过真相的旧时代余党再次游上了岸。当新人类不再忍受压迫,当智能人对联邦产生质疑,当苦苦追求真相的可怜人不再逃避,永生的蛋糕又将重新洗牌。这不是一个正常的故事。(书友交流群:696046859)
  • 融合世纪

    融合世纪

    从远古的魔法帝国,见证科技的钢铁丛林。乘雄伟壮阔的无畏战舰,和巨龙在苍茫天穹下共舞。自仙灵的洞天福地归来,寻觅原力传承的真谛。携彼界融合的神秘力量,与清道夫在失落之域中搏杀。当唯心的魔法与唯物的科技碰撞,逆天而行的修真与顺运而出的异能交汇。会缔造出怎样的秩序,又将诞生出怎样的未来?花样繁多的战斗体系,截然不同的种族文明,相互交融的大千世界。一切尽在......画风不适者慎入。
  • 盗墓手札

    盗墓手札

    2013年,我意外破产,女友弃我而去,无奈之下,我走上了这条路,一个离奇诡异的世界,就这样展现在了我的眼前。神秘莫测的千年墓葬下,一半是盗墓人,一半是……
  • 重生之巨星娇妻:誓不复婚

    重生之巨星娇妻:誓不复婚

    一觉醒来,她从名媛千金继承人变成了已婚贵妇,接下来还得变成豪门弃妇。秋浅夏她丢失的三年竟然是被人占用了。穿越女用尽心机成为白富美,嫁给高富帅。却偏偏作的一手好死!混在娱乐圈里,臭名昭著!而且还将自己造死了!所以原主她回来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玄衣百戮

    玄衣百戮

    玄衣一出,天下百戮。程家安猝死,重生李寻欢幼弟。“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的家世不是盖的,一不小心,他就被惯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熊孩子。“你问李三郎?那就是个色中的恶魔,淫中的魁首。倒是有一副好本钱,姐儿们都欢喜呢。”某窑姐儿如是说。“对付李三郎这种朝廷鹰犬,还讲什么武林规矩,大家一起上!”某江湖大老这么说。“奸臣当道,祸国殃民,李三郎,国之大贼也!”某御史如此说。“欲灭其国,当先诛李三郎。”某敌国酋首这样讲。李乐头戴乌纱折上巾,身穿玄衣大蟒袍,手拿白纱巾,轻轻擦嘴,一副厂公作派:“我给你们讲啊,做人呢一定要开心的嘛,你们再这样可是会后悔的哟……”好吧,这就是个熊孩子扯翻整个世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