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91100000019

第19章 商品的逻辑(7)

小链接1:

一个企业家说,他的公司在北京亚运村,企业是国内这个领域数一数二的,工作环境非常不错,待遇也不错。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应聘上岗,通过了面试,最后企业决定要她,说她各方面都符合要求。第二天等她上班的时候,她没来,还打来一个电话:“老板,你这儿的工作合适,工资也不低,就是上班的路有点远,一天在路上耽误时间太久了,所以我决定不干了。”老板听了觉得不可思议,不禁感慨:“现在新毕业的大学生真不能招,有一点儿困难,他们就立刻不干,所以我们只能找那些经过市场摔打磨炼过的人。”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找不到报酬符合自我预期的工作,而干低工资的工作又不甘心,一直在“上下求索”而不可得。这里面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自己要求的报酬实在太高,明显不合理,这样的人都是属于那种过于自信的,经过市场给它们“泼凉水”还有希望把他们的预期给纠正过来。

另一种看起来就比较惨、比较辛酸,而事实上目前相当一部分人属于这类人。他们要求的工资并不很高,看起来也相当合理,但是他们能获得的工作只是“白菜价”、“农民工价”。你可能要批驳了:他们凭什么一定要价比农民工高?这样说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他们付出的成本要远远高于农民工,大家知道目前中国家庭供养一个大学生是多么的不容易,国家的这种“甩包袱”的行径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很多大学生不得不要求更高的回报,不然根本收不回自己在大学教育阶段投入的时间、金钱的成本。这就不完全是大学生的责任了,政府肯定逃不了干系。

企业往往对此也感到很无辜很无奈。这里面其实隐含着经济学上经常提到的一个现象:逆向选择。因为企业在招人的时候其实很难知道对方到底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人,到底有没有能力,它只是看到求职者唾沫横飞地在忽悠。况且现在市场上“水货”大学生又这么多,所以考虑到风险,它只能把求职者看成是整个市场上的平均水平,并参考这个水平确定工资;但是这样的工资往往无法吸引那些真正具备企业所要求能力的大学生的青睐,所以在应聘者中“水货”会越来越多;同时企业会根据这个新情况再次调低对大学生的评价,调低工资。这个正反馈过程会一直进行下去,这就是所谓的逆向选择。

再一个原因就是目前大学生的工作能力不行,不符合企业的要求。这你可能会感觉惊讶:连大学生都不行,那还有什么人能满足企业的要求?我的回答是:可能确实没有人满足要求。听起来耸人听闻,然而有时候事实的确如此。因为我国目前的大学教育和后续的职业往往是脱节的,而且我国还极度欠缺职业技能教育,本身就是不合格教育的产物,你说能咋办?

此外,就又是和我们目前的地域差距有关了。读完本书,你会发现,我国经济很多麻烦事其实都是相互联系着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失业问题又是如此。由于我国地域差距巨大,很多大学生毕业了都往发达地区挤,都不愿意去中西部发展,所以在很多地方大学生过剩的同时,又有很多地方急需大学生却没人去。这个也不能全怪我们的大学生思想觉悟不高:你有觉悟,你怎么不去落后地区?你政府既然有觉悟,干吗同样的中国还搞得发展这么不平衡?

其实,这里面最重要的因素还是我国产业结构的落后,粗笨化的经济增长方式还占很大的比重。这种增长方式不仅难以持续,而且无助于就业水平的提高。经济学上有以下这样的理论:如果一个国家生产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比如那些低技术含量的日用品、小家电之类,那么这个国家对那种低端的劳动力需求就会上升,此种劳动力的报酬就会提高;相反如果一个国家生产大量的技术密集型产品,比如那些新型的电子产品等,那么这个国家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就会上升,相应地,他们的报酬也会提高。

而目前我国制造的主要还是那些低端的工业产品,需要的只是大量的农民工,而不是那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而且,我国的第三产业也相对落后,服务业发展缓慢,这一块本来可以吸收大量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的领域,规模也就很小了,远远赶不上大学生规模的扩大速度。这样,大学生和农民工就只能趋向于一个价了,甚至出现所谓的“脑体倒挂”现象。

上面说完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那么除了大学生,还有一个群体我们非常关注,这就是农民工。所谓农民工就是进城市务工的农民,是我国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这批劳动力的数量大约有1亿多,在几年前这些农民工还被认为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劳动力源泉,我们的企业家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所以一开始把农民工的工资压得非常低,现在很多地方却出现了“民工荒”,特别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

以前农民工刚进城的时候,工资极低,他们只要给点钱就卖力地干活,实在是便宜又好用,所以很多企业就一直用,到最后似乎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农民工就应该拿最低的工资、干最累最脏的活。但是现在的世道似乎变了,高失业确实存在,但是某些农民工的高工资也确实存在,搞得很多大学生都很艳羡。其实他们完全用不着羡慕,用不着心里不平衡,很多农民工的工作强度远远不是大学生所能承受的。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

大家知道,由于我国经济结构比较落后,在沿海地区的工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所以只要中国经济不减速,特别是出口不发生大的变故,对农民工的需求是很高的,也比较固定,换句话说就是缺乏弹性,这是由于很多工厂都是订单生产,拿了订单就必须完成生产任务,而企业本身又缺少替代劳动力进行生产的技术升级。但是现在农民工从城里回到家乡的县城,并在那里找到了就业甚至创业的机会,如果不给他涨工资,在沿海发达地区打工对其就缺乏吸引力。因为随着我国物价的普遍增长,房租、物价都在涨,在城里生活太困难了。而他们回家种地,一年只需忙几个月,其他时间都闲着,可以就近打工。

2008年春节过后,原来返城的民工大潮没有出现,他们一部分留在了农村,一部分则去了家乡附近的城镇,那里工资也差不多,交通没那么贵,住宿又便宜,离家又近,可以照看家里也更安全。这么一算计,他们就发现,出去打工也不那么划算了。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说明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的起步,这些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明显上升了,所以劳动力可以得到的报酬也上升了,产生了跟沿海地区“争抢”劳动力的局面;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经济大发展将很快延伸到二三线城市及小城镇去,沿海地区要继续领跑,要能获得必需的劳动力资源就要提高劳动者报酬,这种成本的上升也迫使企业进行技术升级、产品创新。

这里再给大家谈一个经济学上的规律:提高劳动力报酬的最终出路就是提高劳动的边际产出,这一章最前面我们也提到了劳动力的工资应该等于劳动力的边际产出。那么东部发达地区要继续吸引劳动力,要提高劳动力的报酬就是要从这方面入手,只有这样对于企业才是合理的,这种报酬的提高才是可持续的。这就意味着要加大对企业的资本投入力度,加大技术改造、设备和产品更新换代力度,因为单位劳动力所拥有的资本数量越大,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也就越大,也就能得到更高的报酬。这个说起来似乎很玄乎,其实是非常简单的道理,比如,当企业把普通机床换成了数控机床的时候,一个劳动力的产出水平显然就会提高,他的工资自然就能增加。当然,这在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劳动者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技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这样看来,出现“民工荒”倒不完全是坏事。

可能有人会说农民工工资上升,商品成本上升,价格上升,会导致出口竞争力降低,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但是,我们不能以停滞的眼光看问题,出口固然重要,但是我们不能为出口而忽略自己国民的福利;而且真正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商品从来就不是靠价格,而是靠质量、创新和科技。我们企业应该利用好这次变革来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层次,这种外界的“压迫”往往就会产生前进的动力,正像在改革开放前一批生活不下去的农民被迫背井离乡讨生活,最终很多人都成就了一番事业,我国的经济目前就是需要再来一次创业的压力和冲动。

从另一个角度看,长期依赖廉价商品的出口拉动经济有非常严重的弊端。一是我国经济受国际的压力和牵制越来越大,近来频频出现的贸易战就很能说明问题;其次不利于缩小贫富差距,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且也不利于提高劳动者收入水平,扩大内需——内需不振一直是中国经济的隐忧,它迫使我们过于依赖出口,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其实农民在忍受了低工资的盘剥后,除了满足自身生产的需要外,也等于变相当了“学徒”,实现了初步的就业培训。农民过去文化水平不高,工作能力有限,现在到城里的大工厂干活,虽然艰苦,但学到很多劳动技能,甚至是管理经验。这使他们的眼界开阔了,胆子也大了。

甚至可以说,我们的农民工兄弟正在经历一场悄无声息的教育革命。我国国情特殊,人口众多,要靠政府来对广大农民进行职业培训是不太现实的。但是近十几年的农民工大潮不知不觉地完成了这场伟大的启蒙运动,至少是初步的。农民工通过外出打工,他们的经济意识和民主意识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成了具有一定素质和技能的劳动力,这是我国的一笔巨大的财富。现在他们选择新的机会,甚至做自己的“老板”,而不再盲目地涌向大城市,其实意味着中国经济新一轮的爆发和资源的重组已经具备了初步基础。

不过虽然上面讲了那么多,我国劳动力市场目前的困境也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就应该有必要对此开一副药方。说到开药方,我还是非常推崇我们祖先发明的中医的,因为中医的药方上始终会写着:珍珠若干、苦参若干、当归适量、薄荷少许之类的“废话”。至于说什么叫“若干”、“适量”、“少许”,那就只有天知地知老中医知了。所以中医总是让很多老外比较抓狂,尤其是像德国人那种特别认真的老外,打死他也不知道这个“适量”到底是三两还是五钱,搞得人家很郁闷。其实,很多东西确实是难以量化表达的,特别是在经济学这门学科中,除了某些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应该没有人敢说可以用精确的数学描述所有的经济现象。想到这儿,我对我们的老祖宗的敬仰之情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那么,我在这儿提出的“药方”显然也都是定性的,所以请大家在读的时候自动加上“适量”、“若干”等“万用”定语。

首先我想我们应该顺应潮流,进一步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和技能,使他们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对于自主创业的人应该加大扶持力度;千方百计关心农民工,除了要在经济上帮助,比如免除学杂费、保证工资追讨等,还需要在精神层面上关怀和尊重,因为人具有社会性,还要有精神生活。

其次要大幅度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现在很多面临失业威胁不得不接受低工资的大学生甚至农民工都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这就更加大了他们的生活压力,使问题更加严峻,而调高所得税起征点可以缓解某些矛盾。

我们还要继续提高劳动力素质,包括文化素质、专业技能。你可能会问了:现在这么多大学生都失业,“读书无用论”又甚嚣尘上的时候怎么还提这个?我想,一方面是因为某些大学生的工作能力不符合企业的实际要求需要继续提高,这是一个事实;另一方面,劳动力素质包括很多内容,比如吃苦耐劳精神、脚踏实地从小做起的精神、创新能力等,正是在这些方面大学生还很欠缺。

其次,国家还应该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使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降低,不至于给家庭造成很大经济压力,这样可以让大学生毕业时经济上能得到一定的缓冲,才能重新吸引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实际上,我国的总体教育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是非常落后的,大学生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最后我们应该努力减小地域差距,城乡差距,扩大大学生的就业选择范围;同时还应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的产品层次,发展第三产业,创造更多需要大学生的工作岗位。当然,这些是长期、釜底抽薪的措施,在短期内,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到西部艰苦的地方去未尝不是一个缓解问题的手段。但是根本性的问题不解决,地区差距依然巨大的话,到西部去的人才也待不住,毕竟喊口号、作精神上的鼓励相对于实实在在的利益是苍白的。

我们可以靠市场解决粮食问题吗?

这一章,我们来聊聊粮食的问题。虽然我们平常几乎很少关注它,但是粮食这种商品应该说对于人类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得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一个人只有吃饱了饭,能生存下去,才能谈其他追求。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灭亡,虽说有许许多多原因,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很多人吃不饱饭了,生存不下去了,才有动力、有胆量揭竿而起。

有关粮食问题的讨论,我想比较著名也比较引发争议的是茅于轼对18亿亩耕地红线的质疑,他认为中国的粮食问题应该交由市场解决。对这个论断,支持者有之,但更多的人则从各种角度提出了反对意见,有些情绪比较激动的“愤青”、“愤老”们甚至对茅老进行了人身攻击,虽说没有到问候祖宗的程度,但是有些人骂人不带脏字的功夫实在是狠辣,不禁让我感叹有文化的流氓的可怕。这也让我树立了一个伟大的理想——终身学习,不然哪天自己被骂得狗血淋头都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以为人家夸自己呢,这岂不亏死?

在这里,我想我们不进行人身攻击,只以平和的方式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还是比较有意义的,虽然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是争论也不应该是斗殴打架啊,大家都还是文明点好。

同样按我们一贯的方式,我们先来看现象,这主要是国际上的粮食市场的风云变幻,大家对此可能不是很了解。我想,只有了解了这些事情,我们才能对这个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

同类推荐
  • 粉丝经济学

    粉丝经济学

    不仅仅是娱乐行业得粉丝者得天下,商业领域也充斥了粉丝经济的魔影。小米、黄太吉、江小白等都是粉丝经济的成功案例代表,未来产品要说自己是品牌,就必须要一批忠实的粉丝,这样才能谈得上是真正的品牌,才能做到一个长久丶有价值的品牌。经济学最大的魅力之一,在于其经世济用,对于现实经济有着强烈的参与感。《粉丝经济学》采撷了业界精英最新的思想与观点,辅之以鲜活的案例,将读者引领到粉丝经济学的殿堂。
  • 大话鲁商

    大话鲁商

    本书分十章,内容包括:“齐鲁煮海通渔盐,鲁人善商天下传”、“运河载舟波连波,山东街市估客多”、“山东依海又临风,鲁商身手各不同”等。
  • 价值发展论

    价值发展论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命在于“发展”,本书面对当今社会生产力的日新月异,提出了价值发展论的基本构架与理论基础,这是因为现代社会中一个商品年初的价值量与年末的价值量已有了很大的差别,而在马克思那个时代这些差别是极小的。作为一本张扬作者研究观点的专著,作者在书中提出了生产力发展的速度使今天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学者必须重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动态变化。
  • 这年头一定要会点经济学

    这年头一定要会点经济学

    《这年头一定要会点经济学》一书,通过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案例阐述,从赚钱、存钱、算钱、花钱、省钱、投资等十个方面入手,让你成为理财的行家里手,让你的钱能生钱,财富快速积累;让你养成储蓄的习惯,理性进行消费;让你清楚自己的承受能力,准确把握商机,投资发展创业;让你学会与人合作。发挥整体优势;让你掌握收藏的诀窍,最大限度提升财富的升值空间……朋友们,为了不让我们的生活水准降低,不让现有的财富因通货膨胀而缩水,不让手头的资金继续闲置。
  • 共和国的村庄

    共和国的村庄

    本书用图文结合的形式,以具体的村落为切入点,反映新中国60年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记述了新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历史影响的五个村庄,间接反映了建国60年的历史风云。
热门推荐
  • 气焰嚣张:纨绔妖魔师

    气焰嚣张:纨绔妖魔师

    那一夜,妖魔鬼怪与妖魔师订下亘古契约,自此人鬼和平。那一夜,她被庶母陷害,因命格大凶,似为天煞孤星,被家人一把妖火蚀骨而死。怎奈她魂魄不灭,横穿时空。再次睁眼,竟时隔千年!大陆暴乱!苏栀,淮南侯七小姐,无貌无德,还无法修炼玄天力,但一朝换魂,却让她整个人彻底颠覆。炼灵丹,修灵力,动乾坤!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一世,她志要成为第一妖魔师!“女人,你逃不掉的!”她轻轻一笑,倾国倾城。“你来试试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迷途有你

    迷途有你

    独自一人在陌生之地醒来,她可以相信谁呢?
  • 黑石修心传

    黑石修心传

    一黑石所化的少年,流落世间,身具金刚不坏之体,举手毁天灭地之能。却被这人间的种种险恶所累,难明善恶,迷失自我。只有在不断的战斗和伤痛中,回归自我,追逐本心。
  • 帝少的致命软肋:独爱小萌妻

    帝少的致命软肋:独爱小萌妻

    她与众不同的异能,偏偏在他身上失效。相遇第一天,她追在他身后跑,嚷着要“摸”他。相遇第三天,她成功闯进他家里,蹭吃蹭睡。相遇第N天,换成他缠在她身边转悠。一不小心玩的太过火,发现自己根本甩不掉他!于是轮番上演了各种震惊世人的闹剧,但是这位豪门继承人,这么多闪光灯对着咱,你还好意思继续吻下去吗?
  • 幽幽桔梗蓝

    幽幽桔梗蓝

    本书讲述的是一位为爱背弃父母远走它乡的善良女孩,和一位商业巨贾阴谋者的坎坷爱情历程。请看他们在经历了人生的波涛汹涌和生死劫数后,是否能携手看这世间花开花谢,日升月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失逆

    失逆

    何为失?曾经拥有,现在没有,此为失!何为逆?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便是逆!结合起来就是把失去的,再次变回来。
  • 霸道爹地很缠人

    霸道爹地很缠人

    安静,过来!坐到爹地的腿上来!我不要嘛~~爹地是坏银(??????)??(吃豆腐很好玩!!)本文是一篇慢文,细水长流嘛!总得来说,就是一个二货“闺女”勾引自家爹地,成功上位为爹地夫人,最后……不想一直被吃,呃………也许更新速度也会很慢……
  • 打工小子修仙记

    打工小子修仙记

    一次意外,莫小川偶得鸿蒙遗宝,激活鸿蒙皇族血脉,修炼神诀,横行都市,开始演绎一段非凡的传奇人生。
  • 你的相貌与我有关

    你的相貌与我有关

    乔柳萱是一个活泼开朗善良的女孩,虽性格有些倔强,成绩一塌糊涂,但年仅17岁的她有着超强的商业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