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5300000002

第2章 收藏故事(1)

出师不利

梅 辰 您的收藏经历好像开始得特别早?

马未都 对。上世纪80年代我在中国青年出版社《青年文学》编辑部工作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那时我对文物的理解时有时无,因为文学的事情特别多,特别重。我那时候出差的机会特别多,约稿什么的,走到哪儿看见有什么好的东西就买。那时候我就已经开始收藏了,只是外人不知道。

梅 辰 您当时怎么就有了买文物这样的意识呢?

马未都 因为我这个人每看到一样东西我就要想“为什么是这样?”比如我问你(拿起桌子上的杯子)这杯子是什么时候开始有把儿的?

梅 辰 @∫@?

马未都 你从来都不想这类问题,但这类问题我全想。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杯子有两种,一种带把儿,一种不带把儿,那么我就会想“人类是什么时候开始有意识给杯子安个把儿的?”类似这样的问题我都会想,而这样的问题只有文物可以给你解释,并且文物可以真实地再现历史。

迄今为止我觉得我们的史观是有问题的,我们仍然是一个文献史观,但我讲究的却是证据史观,我要用证据说话。我觉得文献有百分之二十的真实度就不错了,咱还别说《史记》两千年前记的事儿根本就记不清楚,咱就说今天的事儿,“文革”的事儿你写出来的都是真实的吗?你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儿、这么近的事儿你写出来都不全是真实的,你怎么可以说文献上记的都是真实的呢?所以别说什么《史记》不《史记》的。

我小时候对书有极深的感情,认为书里的事儿都是真的,后来当我发现书里有很多假话的时候,就特别地深恶痛绝。就好像你跟一个女的结了婚,后来发现她背叛你,你就觉得特可气。

我不认为文献上的资料有多重要!我们经常看到报纸上说某某两个人离婚了,结果两人各执一词,谁跟谁说的都不一样,你听听这个说的也像真的,听听那个也像真的,你相信谁的?自己亲历的事儿还说不清楚呢,你怎么能相信文字记录的是真实的呢!因此我不认为文献有多么真实。

梅 辰 史学家认同您的这些观点吗?

马未都 我没跟任何人交过锋。我经常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叛逆的想法,正是这些想法推动了我想用证据说话。通过文物使我对某些事情有了自己的认识,于是就逐渐喜欢上了文物收藏。

梅 辰 您那时玩收藏不需要太多的钱吧?

马未都 我这人一不嗜烟酒,二也没什么恶习,三当时本人又有稿费,这是一笔工资外的额外收入,多牛啊!因为当时人们的收入都是固定的,同类同等的人钱都差不多,比如你是工人、解放军、教师,那你挣的钱就都是有数的,大伙都一样,没有太大的差别。可咱有稿费,咱这不就有钱了嘛!就可以买古董了嘛,而且那时古董也非常便宜。

梅 辰 那时候没有假货吧?

马未都 真的都卖不出去呢!造假也是有成本的,可真货却都是白来的。

梅 辰 把家里的老东西拿出来换点钱?

马未都 一般都是由贩子从下面两三块钱收上来,然后再加点钱五六块钱卖出去,很便宜的。你知道商业对社会经济的推动作用是非常大的。

我记得当时出版社是8点上班,我早晨6点半出门,但每周有两次6点就出门了,一出门骑着车先奔玉渊潭公园东门,东门门口就有卖古董的早市。

我记得特别清楚,那年我了的一件东西才十五块钱。

梅 辰

的什么?那个年代十五块钱也不少了。

马未都

了个帽筒。帽筒是清中叶以后放帽子用的一种瓷器。在清早期,乾隆以前是没有帽筒的,都是用帽架,一般就是一个支架,帽子摘下来后就搁在上面。因为清代满族人的帽子是非常讲究的,他的官职是靠顶戴花翎去昭示的,如果说摘去顶戴花翎那就意味着丢了官职,因此回家后帽子都是供着的,人们对帽子是怀有一种很尊敬的态度的。到了清中叶后出现了帽筒,它是一个直上直下的瓷筒。帽筒在家里也算是一个重要的陈设,因为人们对帽子很尊重,自然对帽筒也会很讲究。帽筒到了清晚期非常流行,它的主要材质是瓷,但也有其他材质的。

那年冬天,我去玉渊潭公园的早市,骑车一遛,一眼瞧见一个帽筒。我当时年轻,骑在大梁上也没下车,摘下手套,弯腰,伸手就去拿。当时正是冬天,天儿特冷,我戴着手套,它在地上放得冰凉,我手热,手上又有汗,一拿它手就出水了,待我拿到半空时就知道捏不住了,我赶紧往回放。那时也没规矩,按规矩必需拿瓶口儿,我也不懂直接就拿的瓶身,结果往回放的时候它顺着手指肚就滑下去了,眼瞅着要着地的时候就听“啪”的一声,裂了,我趁卖主儿还没反过神儿来赶紧问价,那人随口就说“十五”,我把钱往他手里一塞赶快走人了。

青花寿桃筒

民国

高28.8cm

观复博物馆提供

赔了十五块钱,闹得我一个礼拜心情都不愉快。现在想想十五块钱真是无所谓的。呵呵,那时的东西都非常非常便宜。

梅 辰 按规矩这样的东西应该怎样拿放?

马未都 那我首先得下车嘛,我不能骑在个大梁上,伸手够着去拿嘛,不下车是不行的。另外帽筒是圆的,拿的时候得抠着口沿儿拿,正规的好东西都应该放在桌子上看,而不是用手拿着看。那时候,第一是因为当时这些东西不值钱,它本身就撂在地上的;第二,也不知道厉害,说这东西还能□了。

梅 辰 据说那时候要是运气好还能碰上有的卖家看见买主喜欢,就说“您拿走”连钱都不要的事儿。您赶上过这好事吗?

马未都 多了去了。羡慕吧?

梅 辰

马未都 我那时认识的一些文化界的或者有身份的老者,他们家里都摆着好些古董。逢着人家买白菜啦、蜂窝煤什么的时候,我就一身大汗地帮着干活,每次忙完之后洗干净了手我就抱着这些古董坐在沙发上反复看。其实我就是奔这个去的。

老先生问我:“你喜欢它啊?你怎么会喜欢这些东西?”我说:“我喜欢,我天生就喜欢这些东西。”有的老先生就会说:“得了,你喜欢你就抱回家吧。”因为那个年代,这些人都是为物所累,“文革”时很多人都是因为家里有这些东西而被弄得家破人亡,而且当时这些东西也不值钱,所以就慷慨地送人了。然后我就特高兴地抱回家去挨个儿研究,琢磨它都是些什么东西。

第一件藏品

梅 辰 您买的第一件藏品是什么?

马未都 记不住了。我在我的书里说是一件钧瓷挂屏,那是瞎说的,因为它特别贵,所以印象特别深。其实在那之前我买过很多东西了,几块钱、十几块钱的小玩意儿买过很多。

钧瓷挂屏

宽39cm 高110cm

观复博物馆藏

链接

钧瓷:指宋钧窑所产瓷器。

钧窑:北宋及金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南禹县,古属钧州,因名。钧窑利用铁、铜呈色的不同特点,烧出蓝中带红、紫斑或纯天青、纯月白的多种釉色,但以蛋白石光泽的青色为基调,具有乳浊状不透明感觉。

钧瓷的一个特征是瓷器釉面常出现不规则流动状的细线,称“蚯蚓走泥纹”。后代仿制的钧瓷则往往无此特征。

北宋钧瓷的器形主要有花盆、盆托、洗、盘、炉、钵、碗、尊等。

梅 辰 您当时看中那件钧瓷挂屏什么了?

马未都 好看哪!

梅 辰 它镶在木框里也看不出有多好看啊?

马未都 我第一次看见它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哟,这什么玩意儿啊?怎么还挂在墙上?怎么是这样啊?”人家告诉我说“这是钧瓷”。我那时不知道什么是钧瓷,还以为是“军”瓷呢,后来一个老师傅告诉我说:“老话说‘家有万贯,不值钧瓷一片’。”我问他:“那现在怎么不值钱了?”他说:“现在谁要这东西啊。”

“家有万贯,不值钧瓷一片”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民国时期流传的话,那时有钧瓷的人都把它镶在裤腰带上,就跟现在有人把钻石、美玉镶在腰带上一样,是财富的象征,是一种炫耀,显得有钱!

梅 辰 您是冲这句话买的?

马未都 不是。我当时就觉得它特好看。当时售货员告诉我它的售价是两千外汇,我连想都没想就走了,咱哪儿有外汇呀!它当时是只卖给外国人的。后来文物局又说这东西不让出境,只能卖给中国人,所以又可以用人民币买了。那时两千外汇等值于两千元人民币,外汇券上写着“本券与人民币等值”,人家又给我打了个八折,变成一千六百元人民币了。哎哟,我兴奋得都找不着北了。

梅 辰 嗬,还兴奋呢,多贵呀,好在您有外快!

马未都 我是把攒的买彩电的钱买了它,那时十八的彩电就这价。电视不就是看个热闹嘛。

梅 辰 您是乐意了,全家人都能乐意吗?

马未都 儿子那时还小,不管这事儿;老婆也不管;我觉得生活的追求不在这个。第一,那些东西永无止境;第二,那东西有啥意思?你知道我所喜欢的东西远比电视节目有意思,因此电视对我没什么吸引力。

梅 辰 您是因为酷爱收藏,但夫人凭什么就不看电视了啊?

马未都 那我老婆肯定得随我嘛。她不能老跟我打架呀,老打架那不得离婚了吗!

梅 辰 我记得您那时说家里睡得好好的床,突然就想把它放到博物馆去,然后就说要买个桌子睡觉。夫人就跟着您睡桌子?

马未都 呵呵,有一回我看见一个大桌子特别好,心想哪儿有这么大的桌子啊。那个桌子有咱们现在这个桌子的四个长,长约四米,然后我心想两个人睡觉可以一个睡那头儿,一个睡这头,脚对脚。因为它没有床那么宽嘛。

梅 辰 夫人也喜欢收藏?

马未都 现在爱好,原来并不喜欢。

梅 辰 这么多年都是默默地支持您?

马未都 她也不是支持我,她是不反对。不反对就行了,支持就坏了。我觉得不反对是最佳状态,支持是一个很坏的状态。因为一支持,她就会混在里面;一混在里面,两个人在很多事儿上就会有矛盾,比如说一件东西该买不该买?她就有判断了。她现在是没有判断力。

梅 辰 您真高,实在是高!

马未都 我觉得婚姻最基本的一条就是不能顺拐,两人是同行这婚姻一般都好不了,尤其是两个人的性格又比较接近的情况下更不能干同行,除非两个人干同一件事但性格互补,性格上抵消很多。一定得有差异。

打眼

梅 辰 俗话说没有真金白银的付出就不会长出好眼力。您收藏了几十年,是公认的收藏大家,您是否也有过打眼的经历?

马未都 打眼肯定有过,谁都有。我们早期的打眼主要都出在认知程度不足上,我们那时的打眼相对今天来说也就不叫打眼了。我那时候买错了也不过就是把乾隆的当雍正的买回来了,即使是买错了年代但也还是买的老的,今天来看也没什么问题,也没吃什么亏,还赚钱了。问题是今天的打眼是说买假了,是被人骗了一个彻底的倾家荡产。我们那个年代就没有假货。

梅 辰 您有没有特别难忘的撕心裂肺的打眼经历?

马未都 没什么特难忘的,全忘了。所谓的难受就是当时一会儿的事儿,我这人特能承受。

我记得有一年,人家给我介绍了一个天津的医生,说他家里有点儿东西,我就去了。一进屋,我用眼一扫就发现这家的东西不错,都是真的,但这些东西不是哪儿有点儿毛病,就是我不想要,总之是都不理想。我大概看了看,然后就问他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点儿的东西?这时候他就下意识地看了他老婆一眼,我就知道这事儿得他老婆说了算,我就赶紧跟他老婆说我大老远地来了,你能不能给我拿点儿好东西看看?只见夫妻俩目光一碰说:“要不就把那东西拿出来给他看看?”然后对我说:“你得等会儿,不太好拿。”那女的起身把壁柜的门打开,柜子里面堆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帽子、被子、衣服、鞋什么都有。你知道过去老房子的那种大壁柜,里面特别大,没有隔板就是一个直筒子。然后她就稀里哗啦地开始往外掏,一堆一堆地掏了大半间屋,堆得跟座小山儿似的,我就觉得心里压力特大,我怕万一她掏出来的东西我没看上就特尴尬。

终于在深“柜”尽处掏出了一个盒子,一个包装得很好的、很老旧的盒子。打开一看正是我最想要的东西。

当时他开价十六万,我觉得很便宜,因为当时那东西的市场价在国外差不多有一百六十万了,十倍吧。我凭直觉觉得那东西是真的,我就试着还了一个价钱:“八万行不行?”然后他立马就说:“你现在给我钱?”应该说这夫妻俩前面所有的戏演得都特别好,所有的铺垫也都没有漏洞,就到这句台词给演砸了。我跟户里人打过多少交道,户里人怎么可能让你砍下一半价钱呢!它又不是秀水街(北京著名商业街)!不可能的!户里的人要十六万,你最多砍到十五万那都能累死你!没有一个户里人卖东西你还完价他立马就卖的,他一定得跟你拉锯,跟你磨,他不可能让你砍到一半价钱的。“这人怎么那么容易啊?”我心里咯噔一下子,凭我多年的经验就觉得不对劲了,可能有诈。我推说今天没带钱,改天再来。因为我的经验是假如你当时没有钱,就算你跟他谈好价了也没用,等你拿了钱再回来的时候,往往那个已经说好了的价就不灵了。因为但凡你跟他说好的价都是你认为有得赚的,亏钱的事你肯定不干嘛,所以你只要是不当场给钱,你前脚一走,那户里人马上就开会研究、找人咨询,所有人都会告诉他“你卖亏了,那人你得多弄他……”都是这样,我经过的这样的事儿忒多了。有的时候你事先说好了的价,过后你带着钱去,那户里人当着你的面就动起刀来:“谁让你卖的?这个价你要敢卖,我就跟你拼了!”(梅:呵呵,演技派的)那你没辙,反正那个价你是买不着了。往往这种情况下你都是妥协——加钱。因此有了这些经验后我一般就是当场说完就给钱。

但我还是有点不死心,过了几天我就带着八万块钱又去了。到他家后我就把那东西拿到阳台上去看,特别仔细地看,我就发现那东西可能是仿的,不好……没买。这要是碰上个不知深浅的上来一刀砍下一半儿,还寻思着是捡着便宜了呢!哪儿那么多好事儿,就你本事大能砍下一半来?!

梅 辰 古玩行里的老话:搞收藏最忌讳的就是“看戏”、“听故事”。

马未都 年轻的时候听的故事多了,净听故事了。什么他们家祖上是宫里的太监啦、宫女啦、厨子啦,干什么的都有。有的是偷的,有的是赏赐的……所有的故事都是假的。

自始至终那就是他们编排好的一出戏嘛,不定在家排练过多少次了呢。包括场景、道具的布置以及前后台词的设计,先弄一堆半好不坏的东西给你看,然后就等着你问有没有更好的,接着那个男的再不失时机地看他老婆一眼,继而他老婆又嘟嘟囔囔、极不情愿地给你翻箱倒柜地倒腾……演得不错,差点儿把我折里头。

梅 辰 现在没人敢跟您演戏了。

马未都 现在他们做不了我的套儿!他们那些套儿我全知道。当年我初入古玩行的时候人还没这么坏,也没人做套儿,等他们这些年学坏了我也练出火眼金睛了,他们也玩不了我了。

我这人主要是不贪,因此没那么多“好事儿”找我。找我的事儿都是公平的事儿。

梅 辰 您的意思是说,做套儿也得看人,看着谁贪就给谁编个故事,演一出戏?

同类推荐
  • 朴槿惠的品格力量

    朴槿惠的品格力量

    本书讲述了韩国女总统朴槿惠的心路历程,揭示了她在绝望中创造希望的品格力量。全书共十章,内容包括:勤奋,从一无所有到无所不有;坚韧,在绝望中创造希望;气度,赢得人心的处世哲学;优雅,女人的必修课;心正,所有的人都会支持你等。
  • 告诉你一个拿破仑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拿破仑的故事

    精选了拿破仑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拿破仑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精选了马克思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马克思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蒋氏家族全传

    蒋氏家族全传

    蒋介石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一位毁誉兼有的人物。本书详细记述了蒋介石的生平、婚姻家庭和军政生涯,涉及身世秘密、辛亥革命、上海证券交易所工作、黄埔军校时期、北伐战争、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蒋宋联姻、统一中国、围剿红军、西安事变、抗日战争、国共决战、退守台湾、传位蒋经国等内容。本书客观地描述了蒋介石领导北伐统一中国以及领导抗战抵御外侮的历史功绩,同时指出,蒋介石的独裁统治、政府的腐化堕落、民心的丧失是其失去政权的重要原因。
  • 印刷工富兰克林

    印刷工富兰克林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名人。这样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有益于人格的健康发展。名人活在我们的心里,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伴随着我们的精神世界,遥远而又亲近。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1706年1月17日出生在美国波士顿。
热门推荐
  • 陆南寒对不起

    陆南寒对不起

    白洇染:“南寒哥哥,陆南寒……你等等我。”陆南寒:“……”陆南寒停下来看向身后那个一瘸一拐向自他走来的女孩。三年后。“染染,等等我好吗……”陆南寒哀伤的着白洇染“陆南寒,对不起,我不喜欢你了……”白洇染带着哭腔说。……陆南寒,对不起,忘了我吧……
  • 超神奇的记忆术

    超神奇的记忆术

    人人都能成为记忆大师,你只需要找到提高记忆力的方法,发挥你大脑的潜能,不断地去练习,再练习。
  • 殿下,他在星空之上

    殿下,他在星空之上

    “重生实体······莫晚宿主,欢迎来到九域系统。”一代军火商人莫晚在十分不知明的情况下重生,这让她各种吐槽无奈,可是更坑爹的,是这个九域系统。时空任务,城域护战,单项PK,还有种种大乱斗······原来一个系统创造的生活,也是这么多(水)姿(深)多(火)彩(热)。被誉为无用花瓶的军火殿下和寒冷似铁的苍穹之王,他们最终会通向哪一条奇葩之路?可是为什么,她通过层层时间流域,看到的,却是如此景象······
  • 别跑,小子

    别跑,小子

    也许人到了某个年纪,总会有些怀恋过去。树上的叶子落了还会长出来,青春却不会逆转。所以,留下些什么吧……
  • 都市护花游龙

    都市护花游龙

    无数的谜团,被逐渐揭开,生活的精彩,在跌宕起伏。白桐十四年后再回汉城,半路上遇见的漂亮小贼,即将继任总裁的美丽未婚妻,那个本已香消玉殒的初恋女孩,多年前叛逃宗门芳华绝代的小师叔,无数美女轮番闯入他的生活……人问,如此沾染桃花不怕遭劫?他答,给一把刀,再给一票女人,谁还在乎结果?“反正,这是我的旅途。”————————————————————逍遥尘间,识香而去,护花而来。
  • 拾几岁的年龄

    拾几岁的年龄

    至拾几岁的自己,在黎明前也要发光,更好的自己在等你。
  • 逆袭天尊:妖女成神记

    逆袭天尊:妖女成神记

    “天尊,我错了。”他手里缓缓地翻着书,半晌之后才回了她一句:“什么?”“那些都是谣言…”“哪些?”“就是…那些人说…”“你想和我师徒禁断的事情?”“虽然我们不是师徒,但即便是你有这个心,也应该好好修仙练道才是。”
  • 噬香来

    噬香来

    她以为她这辈子就这样了,坏到骨子里,让无数人为她惨死,可是心中的怨恨沾染了她,让她忘了人之初,性本善。是呀!最初的她不就是那样吗?天真无邪,到头来被自己最爱的人算计,利用,一步步逼上疯狂。直到后来,见着那些爱她的,恨她的,利用她的,伤她的,欺她的,还有那些无辜的人都死在她手中,她才幡然醒悟,原来她的手中沾染了那么多血。恨也罢,爱也罢,她再也不去计较,她想救一人活,却无望,寻遍世间,茫茫人海会再相遇吗?
  • 青年医生改编

    青年医生改编

    五个优秀的医生在急诊室,每天都很忙碌,急诊的故事每天都在继续,我们不知道今天会是谁,也不知道多少家庭为之破碎,我们只知道我们需要尽力去救治每一个病人。
  • 火影之战争

    火影之战争

    千年,那有几天,宁静的湖面,犹如我心。生死,没有轮回,我该给谁唱,众生不配。星辰,无数点点,找一颗指引,多么艰难。全新的冒险方式,华丽的忍术,打造奇幻的忍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