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613500000010

第10章 人的劣根——落井下石(2)

也就是说,刘文静必须要死。这就是裴寂,刘文静的忠贞有目共睹,但他却枉自猜测刘文静如果不死,必会效忠他人。这就是诬陷。而其诬陷中“落井下石”最狠毒的一句话就是:“今天下未定,留着他必是祸患”。

当时的形势是,李渊建立的唐朝只有半壁江山,还有民变首领王世充、窦建德等人在与唐朝叫板。李渊自然深知这样的形势,所以当裴寂把那句落井下石的话一说出来,他立即同意将刘文静处死。

武德二年九月初六,刘文静被处死,家产全部没收入官。据说,刘文静在刑场上冷笑数声,然后说:“狡兔死,走狗烹;高鸟逝,良弓藏。果真如此!”

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刘文静安静一点,对裴寂的愤怒之情隐藏起一半,那么,他的下场不可能是这样的。他虽然直接死于裴寂的落井下石,但真正害死他的是他的情绪,他不能很好地平衡自己的心态,更不能学裴寂那样一击必中,而总是在那里大叫大嚷着不公正,这无疑就是在向皇帝李渊问罪。所以被人诬陷而立即被皇帝接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3、王忠嗣之死

王忠嗣是唐朝中期人,在大唐帝国的军事史上绝对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他是玄宗时期最出色的军事家之一。历史评价他用兵如神,智勇兼备,尤为难得的是,他品质高尚,无论是在朝廷还是军队中都有极高的威望和地位。在他九岁那年,父亲以帝国军官的身份战死沙场,玄宗皇帝在慰问王家人时看到了王忠嗣,就说道:“你是大将之后,将来长大成人定是良将。”玄宗皇帝用他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践了这句话,王忠嗣不惑之年时就已经成为帝国的边疆元帅,任四镇节度使,统领帝国劲兵二十多万。在西北与吐蕃的入侵战争中,王忠嗣屡立战功,并且为帝国培养了一批诸如哥舒翰、李光弼这样的军事人才。但王忠嗣的军事思想却趋向于保守,他认为对吐蕃的战争虽然持续地胜利,却不能主动进攻,而是采取防守安边的策略。他常对自己的部下说,当太平时期的元帅,只要爱护士卒,勤加训练即可,不要耗费国家的力量去求自己的功名。

王将军所以能得帝国上下的尊敬,其在军事的这种思想可能是一个原因。如他所言,太平时期不要折腾,倘若对手不是太得寸进尺,应该为自己和对手留一点余地。但他的这种思想却与皇帝玄宗的思想大相径庭。玄宗在执政后期,已经陷入一个妄自尊大,不可一世的天朝上国的怪圈。对周边少数民族动用武力,乃至于极限,是他的一贯思想。玄宗时代,与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大都由唐帝国主动挑起。这当然是历史规则,谁强最折腾。而王将军的思想显然是不被玄宗皇帝所喜欢的,几年后,玄宗皇帝认为王忠嗣手握重兵却不能建立大功业,渐渐地对他产生了不满。

就在不被皇帝信任的时候,王忠嗣又为自己雪上加霜。他给玄宗皇帝的一份奏章中提到一个关于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的问题,王忠嗣认为,安禄山必反。安禄山必反这一预言恐怕只有玄宗不相信。前任宰相张九龄就预言过,甚至连不懂帝国格局的诗人李白都发出过提醒。但玄宗就是不信。王忠嗣的提出使得玄宗略加重视,这是因为王忠嗣手握重兵,其所提出这一预言的依据也是认为安禄山手握重兵,并从安禄山的为人处世上下定论,此人非奸即恶。玄宗皇帝还没有做好准备该如何应对王忠嗣的预言,宰相李林甫及时站了出来。李林甫与安禄山的关系很好,二人臭味相投,并且互有所求。他立即上言,认为王忠嗣是四镇节度使,想要造反,要比安禄山的成功性大。这诋毁是相当恶毒的。李林甫如此诋毁王忠嗣,还有一个原因。唐制,地方节度使如果功勋卓著,并是知识分子,就有机会进入朝中为宰相。李林甫不想让王忠嗣进入长安为宰相,所以尽量诋毁他,并且建议玄宗皇帝用文化水平较低的少数民族担任节度使。玄宗同意了他的意见。

王忠嗣得知这样的消息后,立即请求辞去二镇的节度使职位,以避功高震主之嫌,玄宗立即批准。不过,王忠嗣还是没有从这件事情上看到自己的危机。一个看不到自己危机,或者说死守自己主义的人必将会面临危机。

就在王忠嗣主动解下二镇节度使后不久,玄宗皇帝命令他攻击吐蕃的石堡城。石堡城并非是一座城,它以悬崖为城,有金汤之固,根本不怕敌人架云梯、打隧道,没有一般城池所具有的顾虑,大型攻城器械也因为道路的不便而失去作用。它居高临下,扼守着军事要道,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王忠嗣几乎没有任何考虑,就告诫朝廷说,石堡城形势险固,非死亡数万士卒不能拔取,不如等待有利时机,再行攻取。玄宗皇帝看到这样的言语后,当然是非常不满的。他撇开了王忠嗣,而是让王将军分兵数万给另一位将军董延光,让董将军去攻石堡城。

玄宗皇帝的决定无异等于给了王忠嗣一个最严厉的警告。王忠嗣手下的将领希望王忠嗣能对自己的主义有所变通,但王忠嗣却给出了这样的回答:“我之所以不用几万人的生命去换取一座石堡城,是因为取得了也不能控制对方,而在吐蕃手里对我们也不会产生什么威胁,所以我才不肯出兵。倘若皇帝真要问罪,最重的惩罚不过是贬我到南方去做个小官。我无论如何都说服不了自己用几万人的生命来保我的官位!”

站在人道主义立场,王忠嗣的话的确可圈可点。但他忘记了他的身份,身为军人该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董延光在进攻不久后,就遭遇大惨败。这位能力不足的将军立即把责任推到了王忠嗣身上,在给长安的报告中,他提到王忠嗣“阻挠”他的军事计划。玄宗皇帝不得不怒,王忠嗣也并没有为此事做任何的辩解。李林甫这个时候又突然跳了出来,他落井下石说王忠嗣要谋反。玄宗立即将王忠嗣革职,令人将其带回长安,然后命三司(刑部、御使台、大理寺)审问,审问的结果是,王忠嗣被判死刑。

王忠嗣被判死刑的消息传到他的部下,时继任垄右节度使的哥舒翰耳中后,这位将领立即入朝,誓死保王忠嗣不反。虽然李林甫这个时候仍旧对王忠嗣大肆诬陷,玄宗皇帝还是改了主意,将王忠嗣死罪免去,被贬为太守。两年后,王忠嗣在任上暴病而死。同年,歌舒翰领命攻打石堡城,在死掉数万人的代价下将此城攻克,进俘获吐蕃兵400人。王忠嗣并没有听到这样的消息,而他的死至今仍旧是个谜。

如果单从这个诬陷案的叙述来看,这个案子是一件很简单的落井下石案,李林甫是下石者,落在井里的则是王忠嗣。王忠嗣为什么会落到井里,是因为他在军事上的主张不能与玄宗皇帝合拍。而这件事情众所周知,否则,那个主动请缨的董将军就不会在战败后把所有责任一股脑地扣到了王忠嗣的头上。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王忠嗣和太子李亨是幼时的好友,在成为四镇节度使后,王忠嗣并没有如安禄山那样时刻向玄宗表忠心,相反,他把自己的位置放到了太子李亨这面。作为皇帝,特别是唐朝的皇帝,特别担心的就是太子势力过大而引起宫廷政变,唐朝历史上发生了多次宫廷政变,玄宗本人就是通过宫廷政变登极,他对东宫势力一直采取压制态度。所以,王忠嗣的主动与太子友好就犯了他的大忌讳。

而李林甫为什么能扔下一块石头就能命中王忠嗣呢,换作别一人可有这样的效果呢?李林甫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口蜜腹剑”的典型人物,但在玄宗皇帝眼中,这个人却是另外一副样子。玄宗皇帝认为,李林甫善解人意,懂事听话,从不跟他唱反调,满足了他的心理。有一件事可以证明,在开元二十四年(736年),玄宗皇帝在东都洛阳住的时间久了,就想回长安。当时的宰相裴耀卿向他进言说,当下正是农民收割季节,倘若回长安,劳师动众影响农事。玄宗皇帝虽然很想回,但也只好作罢。当大臣们都退出后,李林甫故意瘸着走路,渐渐地落在后面。玄宗就问他腿是怎么回事。他回答说:我不是有病,而是有事要与皇上说。玄宗问他有什么事。他就说:洛阳、长安本来是皇上东宫、西宫,皇上要去什么地方,何必要等待时机。如果说妨害农事,只要免除所经地方的租赋就可以了。

这段话说得非常巧妙,先是把玄宗抬到了至尊无上的皇帝位上,皇帝没有令行禁止的规定。然后又替皇帝出主意,让他成为一个明君:只要免除所经地方的租赋就可以了。

玄宗当然大喜欢,立即下令驾车回长安。

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到,李林甫“工于心计,善于奉迎”的本事有多大了。《新唐书》说他“特以便佞,故得大任”。他还“深结宦官及妃嫔家,伺候上动静,无不知之,由是每奏对,称旨,上悦之”。这样的一个人无论如何都是会被任何皇帝喜欢的,这正是他为什么可以下石一击必中王忠嗣的原因。

《资治通鉴》有一段话可作为君臣二人的写照:“上晚年自恃承平,以为天下无复可忧,遂深居禁中,专以声色自娱,悉委政事于林甫。林甫媚事左右,迎合上意,以固其宠;杜绝言路,掩蔽聪 明,以成其奸;妒贤嫉能,排抑胜己,以保其位;屡起大狱,诛逐贵臣,以张其势。自皇太子以下,畏之侧足。凡在相位十九年,养成天下之乱,而上不之寤也。”玄宗皇帝到底对李林甫喜欢信任到了什么程度,他有一段对高力士的话可作参考:“朕不出长安近十年,天下无事,朕欲高居无为,悉以政事委林甫,何如?”高力士答道:“天下大柄,不可假人;彼威势既成,谁敢复议之者!”玄宗的反应如何,居然是“不悦”。

所以说,王忠嗣被李林甫落井下石是药可医的,因为操纵其荣辱死生的玄宗皇帝就是落井下石的保护神。

4、黄潜善的落井下石

宋朝历史上,有一位知识分子以布衣身份而名垂史册。这个人的名字叫陈东,镇江丹阳(今江苏丹阳县)人。这个人在朝廷眼中是个激进分子,靖康元年正月,金军围攻北宋都城汴京,一个月后,陈东率领大学诸生集在宫门外请愿,要求起用主战派人物李纲。这群在今天被称为大学生的知识分子的请愿最终被宋钦宗接受,李纲被起用,与金兵开展全线反攻。金人撤走后,宋钦宗又把李纲罢免。北宋灭亡后,赵构在建康建立南宋。李纲被任命宰相,但仅两个半月后,他的主战主张因不能被赵构所接受而再被罢免。陈东为此连上三书认为李纲不可罢。

在这份上书中,陈东认为,“使国家中兴的君主,一定有辅佐他成就中兴事业的大臣,就像龙在天上出现,必然有云去追随,虎在地上出动,必然有风去助威那样。这样,君主才能够扭转过去的混乱不利局面,筹划挽救国家危难的计策,重新恢复过去的一统江山,以此成就国家兴旺的大功业。”

那么,这个大臣应该具备这些素质:“不是退缩、谨慎怕事的人,一定是忠心恳恳、奉行正义、胸怀大志,刚强、明智、坚决、勇敢,足以承担国家大事,而全国人民也都愿意让他担任辅佐大臣的人,而李纲就是这样的人。”

陈东所言句句属实,李纲在与外族的关系上始终主张战争,而赵构与之前的宋钦宗却都是主和。李纲是个有教养有能力的传统知识分子,并且在军事上也颇有才能。然而这一切最优秀的素质都不能使他得到皇帝的认可,因为他的主张与皇帝们的主张是背道而驰的。李纲所以被赵构罢免,据陈东的说法是这样的:“只是因为推荐保举张所、傅亮前往河北主持部署边防事务。而张所、傅亮逗留不进兵,朝廷大臣中有人坚决请求陛下罢免这两个人,而李纲却极力争辩说这两个人不能罢免,让陛下很为恼怒,所以坚决请求辞职。”

李纲的被罢免原因并非是本书所讨论的内容,暂且将陈东的话当作是事实。陈东在说完这些话后,居然一转,说到了另外两人:“全国人都了解黄潜善、汪伯彦两个人,他们自己说在艰难时节曾经对陛下有恩,都把自己看成是宰相。很不喜欢陛下任用李纲为宰相。全国人民也都知道陛下在艰难困苦中得到了这两人的帮助,所以任用他们当宰相以报答他们的恩情。如果认为黄潜善、汪伯彦真的可以担当天下重任,陛下今天已经任用黄潜善为右相了,假如再任用汪伯彦为左相,都是可以让全国人民庆贺的事。陛下自己认为这两人与李纲相比,哪个更贤能呢?哪个更可以担负天下重任呢?而他们两人自己估计的结果又是怎样呢?陛下一定不愿意欺骗全国人民,而他们两人也不敢自己欺骗自己。……黄潜善、汪伯彦,陛下如果认为他们可以委以重任,那就立即重用他们成就国家中兴的大业;如果认为自己在艰难之中曾经得到他们的帮助,而他们两人只是对陛下个人有私恩罢了!我个人认为当时他们不过是劝陛下不要继续进兵,以此作为保证陛下人身安全的计策。这正是陛下的罪人,而不是对陛下有恩的人。即使说有恩,陛下也只应给予他们高爵厚禄,让他们过着安闲舒适的生活,完完全全地享受富贵就可以了。难道可以将宰相大臣的职位用来报答私人的恩情吗?全国的舆论,都说李纲的宰相之职一旦被罢免,陛下一定会让黄潜善当左相,让汪伯彦为右相,而这两个人,只不过是劝陛下迁都金陵偏安东南罢了,一定不会有什么长远大计的。”

陈东所提到的黄潜善祖籍邵武。聪敏好学,十八岁时成为进士,为左司郎。钦宗即位后将其升为门下中书侍郎,令他出任与金交界之河间府镇抚使,又兼高阳关路安抚使。可以说,黄潜善是个能力很强的官员,在赵构于建康称帝后,他始终忠心不二地支持赵构。陈东在上书中也没有把黄潜善视为大奸大恶之徒。但当黄潜善得知陈东有这样的一份上书后,心上就不是很舒服。陈东有言,黄潜擅自北宋欲亡将亡之时就始终站在赵构这一面,千里迢迢跟随赵构来到南方,他所期望的无非是宰相一职,李纲被辞退后,他升为宰相,在他看来是顺理成章之事,也是他几年来在赵构身前马后功劳的见证。可陈东却认为他没有这个能力做宰相,黄潜善的心思之愁苦可想而知。

但他却拿陈东没有办法,两宋时期,朝廷对知识分子的重视程度很高,太祖皇帝立下誓碑,不可杀上书人。黄潜善纵然大权在手,也不能把令来行。因为陈东的上书内容并没有抨击时政与皇帝,是相对温和的。那么,想要让陈东闭嘴,就必须找到陈东诽谤朝廷的罪名。

同类推荐
  • 校本教研实践模式研究

    校本教研实践模式研究

    从2003年参与教育部“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研究以来,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把校本教研制度建设作为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抓手,制定了“全面推进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设”的指导性意见,连续召开了三次全省校本教研工作研讨会,评选出274所“浙江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经过几年的努力,校本教研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得到了各地基层学校的积极响应,在创建“浙江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的活动中,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示范学校中除了一些历史名校,还有许多与课程改革同步发展的新兴学校。
  • 哈佛东方新秀

    哈佛东方新秀

    本书只是想以海雯步入哈佛的成长历程为线索,介绍培养海雯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介绍海雯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和人生设计,以点带面,抛砖引玉,并以我的所见所感为视野,介绍美国的家庭和中小学教育,以及美国的教育体系、教育政策,教学、考试、评估学生的方法和道理等。这些都集中体现了美国的文化意识。希望每位父母、学生和教育界人士在阅读本书后对中美文化、教育及思维上的差异有相对比较全面的认识,能开阔一些视野,从中受到启发,并结合中国教育、文化的实际情况,取长补短,把东西方文化结合起来,用于培养中国的孩子,培养更多更好的未来世界先进的高素质人才,使我们中华民族永远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 班主任工作指导手册

    班主任工作指导手册

    为了更好地为广大班主任服务,进一步发挥优秀班主任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和促进全国中小学班主任事业的发展,我们在总结、宣传新时期班主任杰出代表的先进经验、探索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规律的基础上编写了本书,把提高班主任自身素养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始终。同时,对班主任提高自身素质、提升专业素养作了比较详尽的阐述。
  •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传播

    数字技术与新媒体传播

    当今时代,新媒体无处不在。新媒体不仅是传播手段或形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传播观念和产业形态的变革,并影响到内容生产、消费方式等各个环节。那么,新媒体包括哪些形念?与传统媒体相比又有哪些特性?对社会生活发生着怎样的影响?对传媒产业又带来了什么变化?如何与传统媒体嫁接融介?这一系列问题亟待研究和探讨。本书内容既包括数字技术和新媒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包括新媒体发展现状、最新研究成果等。重点对新媒体传播特性、新媒体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以及数字信息处理技术和常用设备操作等内容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同时,对传媒领域中的数字广播、数字电视、网络媒体等做了比较细致的比较和分析。
热门推荐
  • 神裔群侠传

    神裔群侠传

    看——不懂爱的小仙女如何周旋于各界大神之间?读——人魔大战的宏大场面,仙法神功,无与伦比……美丽的蝴蝶,亦能暗藏杀机……阅——真情并蒂的真理!天地爱神、帅气的白雕小生又将如何与你周旋?缘——只有佛才能真正渗透吗,非也……看过此书,便能明白其中真谛。推理成就科学,而科学=神话。那么,你完全有理由去相信发生在上一个文明时代的神仙传。神仙创造了我们,即=我们创造了机器人。那么后来,神却是为何而离我们远去?……天外奇境处,乃生存着一群千年不灭的仙蝶。谷中峰壁之上,嵌着一块琪彩光芒的玉蝴蝶。这些仙蝶为仙界美丽舞者的代表、象征……而此处即乃琪花瑶草之境也!
  • 柠檬绊夏

    柠檬绊夏

    她伸出手,去要他手中的冰可乐。结果,他挑挑剑眉眉说“:你家亲戚走了?!”大树下,只见一名清秀少女脸红不语,站在他旁边的帅气男生浅浅的笑了。
  • 篮坛史上最强

    篮坛史上最强

    一个普通的少年,一次意外的触电,获得了超级造神系统,开启了巨星崛起之路!易燃易爆,注定不会平凡!
  • 无限大陆之光明神帝

    无限大陆之光明神帝

    无限大陆充满了不可思议,源自光明与黑暗的祭祀能给人神奇的能力,他们的能力者一直进行着宿命的较量……来自神秘东方的单纯少年带着对光明的向往踏上了光明与黑暗的战场,进入了群雄割据的地带,他将在这里经历怎样的奇闻趣事,又将掀起怎样的风浪……
  • 从唱歌开始的文娱之路

    从唱歌开始的文娱之路

    脑海中有一个随时更新的作品库,这里有无数歌曲电视剧电影……唱了一首《说好不哭》,原本即将倒闭的咖啡厅生意爆火。唱了一首《但愿人长久》,被人称作音乐鬼才。拍了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大家称他为国漫之父。写了一部《鬼吹灯》,人们叫他网文之王。张元很谦虚,他只是想赚点钱过日子,他真没有装逼。粉丝群:865635633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4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4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唯一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
  • 短剑

    短剑

    剑开双刃身直头尖,横竖可伤人,击刺可透甲。凶险异常,生而为杀。——《武经》
  • 帝战九天

    帝战九天

    一个残破的烟灰缸,不但让他穿越异世,更能吸收天地灵气,助他提升等级,成为了他最大的杀手锏!跟他穷装耍横的人,拍死!跟他抢女人的小白脸,拍死!觊觎宝物之人接踵而来,他神挡拍神,佛挡拍佛,成为绝世杀神。待惊天辛秘被破解之时,却发现他的踏天之路才刚刚开始!
  • 绝世九皇子

    绝世九皇子

    凌天帝国九皇子,京城纨绔子弟之首,吃喝嫖赌,除了“嫖”字以外样样精通!不是她不想“嫖”,而是她那方面不行“嫖”不了!即便温香软玉在怀,却也勾不起她半点激情。于是有人送来男男女女,美人无数,美其名曰:望其振奋雄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绘世星缘梦

    绘世星缘梦

    幻想的收束,真理的展开。幸运EX的少年魂穿异世界,意外变成女孩,身披主宰意志的她将开启独属于她的奇妙冒险。“若是一切都早已被命运安排好,是奋起反抗,还是随波逐流?”身处谎言与欺骗的蛛网中心,孤独的少年暗自神伤。“你是王!天生的王!你本就是咆哮世间的怪物!”或许,是不知梦的缘故,流离之人追逐泡沫。欢迎来到,由魔术、科技、权能、加护、魔法交叉编织的全新星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