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79100000022

第22章 卢嘉锡 中国最为杰出的科学狂人

——只有勇于面对挑战,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卢嘉锡的科学研究,主要涉及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等多种科学领域。尤其在结构化学研究工作中,贡献尤为杰出。曾提出固氮酶活性中心的结构模型,进行结构与性能之间的研究,促进了中国原子簇化学的发展,同时,对新技术晶体材料的研究也有卓越的成果。卢嘉锡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是中国近、现代杰出的科学家。

出身贫寒

卢嘉锡祖籍在中国宝岛台湾,在他出生之前的二十年,清朝政府同日本发生了甲午战争,清政府在国力、海军军力都全面优于日本的前提下,结果竟然以一败涂地告终。北洋水师在海战中未能击沉一艘敌舰。清政府为了自保,只得将卢嘉锡的老家中国的宝岛台湾,割让给了日本政府。后来,大将刘永福等人进行了保台抗日战争,但仍然没能挽救台湾被瓜分的命运。

卢嘉锡的祖父卢立轩对清政府割让台湾、苟且求和之事甚感愤慨,为了不在侵略者的铁蹄下苟且偷生,于是便举家迁往内地,到了福建的厦门重新安家。由于家境贫寒,为了养活一家老小,卢嘉锡父亲卢东启在村子中设立私塾,教书育人。

卢嘉锡于在1915年10月26日出生。虽然卢家家境贫寒,却是台湾的书香世家,可谓是家学渊源。卢嘉锡受到家族影响,自幼随父亲读书,在读书上,卢嘉锡体现出学习的天赋。年纪虽小,但所做的诗词颇有可观之处,尤其是擅长写对联、做对子。这一切让父亲大为欣喜,对儿子寄予厚望,希望他将来读书能有成就,能够改变家庭贫困面貌,进一步挽救民族危亡。

少年时代的卢嘉锡见证了旧中国的积弱成贫的状况,在列强入侵的时代,政府的软弱让年少的卢嘉锡过早地体会到弱国弱民的心酸。看到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土地上横行霸道,看到外国侵略者在中国的国土上拥有这样那样的特权,卢嘉锡便立下了救国的壮志,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年轻的卢嘉锡表现出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

1926年,卢嘉锡在公立小学上过一年学后,在1927年,先后去了厦门育才中学、大同中学读书,1928年,年仅十三岁的卢嘉锡考入厦门大学预科班。两年后,15岁的卢嘉锡进入厦门大学化学系学习,四年后毕业。在大学四年期间,卢嘉锡曾经先后担任学校文化学会的会长和数学学会的副会长,毕业后,因为在校期间表现优异,卢嘉锡被留在学校任助教。

1937年,抗战爆发前夕,卢嘉锡考取了中英庚款公费留学,进入伦敦大学学院学习,师从于著名科学家S.萨格登,在他指导下,卢嘉锡开始从事人工放射性研究,两年后获得伦敦大学物理、化学、哲学专业的博士学位。1939年,卢嘉锡从英国转道到了美国的加州理工学院,同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L.鲍林从事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次年夏,卢嘉锡本想回中国,为抗战中的中国提供科学帮助,但在鲍林教授的热情挽留下,卢嘉锡又在美国多停留了五年。在这五年之中,卢嘉锡发表了一系列的学术论文,其中有不少论文成为结构化学方面经典的著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被点燃,战争波及大半个世界,美国也被卷入战火之中。为了尽早地打败法西斯,结束这场世界性的大战,美国将所有的工业潜力都爆发了出来,整个国家都纳入了战时轨道,同时大力发展军工科技。卢嘉锡在此时受到美国邀请,参加军事科技研究。在此期间,卢嘉锡在燃烧与爆炸的研究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和出色的成绩。为此,卢嘉锡获得1945年美国科学研究与发展局颁发的“科学研究与发展成就奖。”

扬名世界

1945年冬,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卢嘉锡意识到,列强休养生息后可能会再次卷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于是带着“科学救国”的热忱,迫不及待地回到了中国,准备用自己掌握的科学技术为抗战后浴火重生的中国发展建设,提供自己的力量。但让他失望的是,抗战后的中国很快又陷入内战之中。意识到国民党政权的专制与腐败后,卢嘉锡对国民党政权彻底失望。

回中国前夕,卢嘉锡最初想在中国国内研究结构化学,希望开辟出结构化学新纪元。可惜,当时的中国内战战火纷飞,加上中国科研技术水平和学术落后,这一想法很难落实。于是卢嘉锡放弃了自己的计划,将所有的希望寄托于教育事业中,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以改变中国当时科学教育水平落后的现状。

他先是受聘于厦门大学,任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后来又两度受到浙江大学竺可桢校长、理学院胡刚复院长的聘请,到两所学校讲授化学、物理的课程。卢嘉锡本就是一位才华横溢、工作勤奋而教学又严谨的人,他上课从不死板,将课上得生动有趣,他对化学见解独到,在黑板上板书时,粉笔字写得格外工整清晰,受到学生们的一致好评,成为当时厦门大学最受学生们欢迎的教授之一。他讲的课或者开设的讲坛,每每都是座无虚席。

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0年之后,卢嘉锡先后历任厦门大学学院院长、副教务长、研究部副部长。在卢嘉锡的努力推动下,因为化学教学成绩突出,使得厦门大学跻身中国重点大学的行列。1955年,卢嘉锡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部长,同年,被高等教育部聘为教授。建国初年,中国缺乏高端人才,卢嘉锡是当时全中国最年轻的学部委员和一级教授之一。1956年,卢嘉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两年后,根据党组织的决定,到福建筹建福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福建分院,并在后来担任该校校长。

创办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的同时,卢嘉锡还组织和领导了关于金属络合物和一些簇合物、硫氮系原子簇化合物等方面的研究,并且取得了傲人的成功,令世界瞩目。七十年代之后,卢嘉锡组织和领导了我国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研究,同样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并以这些成就为契机,进一步发展了我国原子簇化学。

1972年,卢嘉锡着手进行恢复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的科研队伍和科研设备,亲自指导这个研究所的有关结构化学、晶体材料、催化金属腐蚀和防护等科学领域的研究工作,使该研究所在短时间内成为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所,并在原子簇化学和新技术晶体材料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978年,卢嘉锡基于自己对国际化学前沿领域向前发展上的敏锐洞察力,和自己在从事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过程中取得的研究经验,再综合了自己早期在硫氮原子簇化合物方面实践经验,卢嘉锡开始极力地倡导过渡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研究,并在这一个研究方向上展开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最终,卢嘉锡的科研小组,在合成了象征两百多种新型醋合物的基础上,发现了原子簇化学的两个重要规律,也就是所谓的“活性元件组装”、“类芳香性”,这个发现在国际原子簇化学上引起了重大轰动,对国际原子簇化学的发展进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981年5月,卢嘉锡出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在任职的近六年里,他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科学技术工作的指导方针,领导中国科学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诸如建立科研课题的同行评议制度;实行择优支持的经费管理办法;创建开放研究所和开放研究室;率先在中国科学院设立青年科学基金;加强与院外的横向联系、组织全国性联合攻关项目;稳定我国基础研究工作等等。他还为加强中外科技界的友好交往与合作做了大量工作,为提高我国科技界在国际科技界的地位做出了贡献,卢嘉锡也在这当中成为享誉世界的著名科学家。

感恩戴德

1956年,卢嘉锡到北京参加制定中国科学的发展规划。在北京饭店乘坐电梯时,意外地同周恩来总理相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日理万机的周恩来总理竟然认识自己,而且亲切地叫出了自己的名字,并亲切地同自己进行交谈。第一次的偶遇,让卢嘉锡对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温和、儒雅可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对周总理这样一位伟人,卢嘉锡由衷地崇敬。

在“文革”中,卢嘉锡被迫停下了手中所有的工作,但不论遇到怎样的困境,他依然坚持自己实事求是、正直严谨的态度。1969年,让卢嘉锡没有想到的是,文革委员会忽然宣布允许卢嘉锡“下厂锻炼劳作”、“搞科学研究”的决定,这让卢嘉锡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周恩来总理的关怀才让自己躲过了“文革”。

周总理的关怀让卢嘉锡十分感动,他对周总理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情操更加地敬佩。因此,当传来周总理逝世的消息后,卢嘉锡十分地悲痛,并改用李白《赠汪伦》中的名句来怀念周总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周公对我情!”

亲人眼中的卢嘉锡

在亲人眼中,特别是自己的子女,他们对这位父亲评价不一。

卢嘉锡的长子卢嵩岳说:“在学习上,父亲是一个勤奋的教书匠,常教育自己孩子学无止境,多读、多写、多学、多练,这样才能在学习上有所成就。”提到父亲的教学,卢嵩岳称父亲讲课十分地生动。他说“父亲在课前从不做教案,课堂上大多是临场发挥,但再枯燥的课程,在父亲口中,就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听他的课从来没有人打瞌睡,每次父亲演讲或者开讲座时,学校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足够的课堂,以至于每一次听讲的人都排到教室外面。”

他的次子卢咸池则称:“家中的父亲既是严厉又是慈祥的,对任何事情从来都是用说服教育的方式,发扬民主家风。”他表示,卢嘉锡在儿女们的升学志愿上,表现得十分开明,从来不强迫自己的子女,最多也就是指导一下自己的儿女们。

在妻子的眼中,丈夫是一个不会做家务、却很疼惜妻子的好丈夫。

此外,卢嘉锡是一个十分简朴的老人。2001年6月4日,卢嘉锡走到了自己生命的尽头,弥留之际还不忘嘱咐自己的儿女,将自己一生所得的科学奖金全部捐献给科研机构,以鼓励、发展中国的科学人才。

为了纪念卢嘉锡,他的子女们2006年8月于农工民主党中央、中科院、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共同创建了“卢嘉锡科学教育基金会”,下设“卢嘉锡化学奖”、“卢嘉锡优秀导师奖”和“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厦门市还另外设立了“卢嘉锡青少年创新奖”,以鼓励科学的创新进步,和对科学研究人才的培养与支持。

同类推荐
  • 做个好员工的艺术

    做个好员工的艺术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分别站在老板和员工的角度,从分析优秀员工具备的关键素质入手,深入阐述了老板心目中的好员工是什么样的员工、员工眼中的好员工又是什么样的员工,以及在现代职场中,一个员工如何去做一个好员工。
  • 学会宽容、懂得珍惜(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学会宽容、懂得珍惜(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被执念遮住眼的人,生命的路会越走越阴霾。正如卡耐基所说:对于聪明的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一次新的生命开始。因为,聪明的人,懂得宽容。宽容,为你打开爱的大门,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法宝,是快乐和健康的源泉之一。一边漫步人生之旅,一边在漫步的过程中体会生活,捕捉感动你也感动他人的一点一滴,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 人气:讨人喜欢的85个心理诀窍

    人气:讨人喜欢的85个心理诀窍

    本书阐述了在社交中讨人喜欢的心理策略、技巧、攻心术等,教给读者怎样在社交中讨人喜欢,从而增加人缘、提升人气,阐述如何利用策略性、技巧性、操作性比较强的心理战术、心理操纵类的工具,既可以使自己获得更加愉快的社交生活,也可以为自己的成功打下坚实的人脉基础。
  • 精商运筹商海36计

    精商运筹商海36计

    合纵连横即内结外联。从“内”讲,积聚全部优势,攻其薄弱环节,从“外”讲,广结同道联盟,取其整体突破。这是战略决策之大手笔,也是商战经营之大谋划。
  • 20几岁的人生必修课——女人篇

    20几岁的人生必修课——女人篇

    《20几岁的人生必修课(女人篇)》由文清著,主要内容:20几岁女性正是处在自我成长的一个茫然期,社会期待、自我期待让年轻女性的压力剧增,她们迫切需要有识之士为她们在人生、职场、感情、自我塑造等方面给予指导。《20几岁的人生必修课(女人篇)》由文清著,从现代社会的特点出发,针对20几岁女人的心理特点,给渴望幸福人生的年轻女性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建议,指导她们如何选择前进的路,打造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热门推荐
  • 战国宇智波在线吃瓜

    战国宇智波在线吃瓜

    无大纲,不靠谱对很多东西的想法中二小孩,迷茫中初次尝试,文笔在练能看到这里,真的非常感谢。—真正—简介—越望,男生,如果没穿越,只是个平平无奇的——十二岁准初中生。实在要说,他还是个只有好基友的幸福入门阿宅(火影是最爱)。但是,这朵祖国小花花穿越到了高危的火影世界(还特喵是战国),在去学校报道的路上。哦。到战国了。啊。好麻(可)烦(怕)。要再经历一个十二年。还是当修罗和他弟问顶路上的小石子吧~~!什么?我也是他弟?!……我做好觉悟了,要做最闪亮(被丢过对岸的)超级优秀石头!!(主角在火影战国吃瓜的故事,没有雄图大志也没有改变原著的意愿哦,慎入)
  • 拾卿归一之尘世今朝

    拾卿归一之尘世今朝

    相思却难相见相见却已相忘拾卿归一之尘世今朝
  • 我的失败恋情

    我的失败恋情

    这篇小说是作者的亲身恋爱经历,希望你们能从中获取经验。
  • 那些无关风花雪月的小事

    那些无关风花雪月的小事

    男主略逗比,生性活泼女主,轻微社交恐惧症,智商高,话少;男主表面逗比,实则内心细腻,男主对女主一见钟情。追妻之路遥遥无期之乔圆的花样表白100式。清水
  • 你的麻雀飞走了

    你的麻雀飞走了

    小怜是我一生所爱,我能爱她一生吗?我从小就被认为自闭症,是个病人,小时候遇到一些特殊刺激就会浑身抽搐。看过很多大夫也没能得出个啥结论。长大后一些症状慢慢消失了。当我偶然中想从烟盒里抽出烟时,右食指不停的抽搐起来,那时我才知道,我的病没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苦渡红尘

    苦渡红尘

    沾染尘世烟火,但,我却不想入世,这便是染尘~
  • 少年派之大学旅程

    少年派之大学旅程

    本人写的文章不怎么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