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86600000008

第8章 在预言中惊奇演变的古代历史(3)

朱温迫不及待地要废唐称帝,便命唐宰相柳璨、枢密使蒋玄晖等加紧筹划。可是蒋玄晖认为此事不宜进行过速,"魏晋以来,皆先封大国,加九锡殊礼,然后受禅,当次第行之",因而建议朱温按部就班依例而行。朱温认为是他是有意拖延时日以待变,心中极不高兴。

此时,宣徽副使王殷因嫉妒蒋玄晖,就在朱温面前讲蒋玄晖的坏话,朱温越发认为蒋玄晖有问题。住在积善堂何太后知道朱温要逼她儿子让位,整天以泪洗面,怕自己母子生命不保,于是暗派宫人出去找蒋玄晖,求他在昭宣帝禅位以后保全她母子的性命。这件事被王殷知道了,王殷就诬告蒋玄晖、柳璨、张廷范在积善堂夜宴,和太后焚香为誓,兴复唐祚。朱温也不问真假,就令王殷杀掉蒋玄晖,然后进积善堂去杀何太后。"一后二主"中的一后升天了。

天佑二年十一月,昭宣帝任命朱温为相国,总百揆,并进封魏王,以宣武等21道为魏国,兼备九锡之命。天佑四年(907)四月,朱温在表面上由唐宰相张文蔚率百官劝进之后,正式称帝,更名为朱晃,庙号太祖。改元开平,国号大梁,史称后梁。升汴州为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建为东都,而以唐东都洛阳为西都。废17岁的昭宣帝为济阴王,迁往曹州济阴囚禁。次年二月,将其杀害。

至此,"一后二主尽升遐"了,"四海茫茫总一家",整个大唐王朝葬送给朱温一家,可是朱温并没有来得及一统天下便死了。

颂词第三句"不但我生还杀我",意思是说"不但是我生了你,你反而还杀了我",而朱温最后被其子友珪暗杀,下场悲惨,正应了此言。

朱温荒淫无比,行同禽兽,当他为黄巢同州刺史时,娶砀山富室女张氏为妻。张氏"贤明有礼",朱温"深加礼异","每军谋国计,必先延访。或已出师,中途有所不可,张氏一介请旋,如期而至,其信重如此"。天佑元年张氏病死后,朱温开始"纵意声色,诸子虽在外,常征其妇入侍,帝往往乱之。"

而更让人不堪入目的是,朱温的儿子们对朱温的乱伦,不仅毫无羞耻感,竟然借机利用自己妻子去争宠,博取朱温的欢心,争夺储位,真可谓是旷古丑闻。

朱温的养子朱友文"妇王氏色美,帝(朱温)尤宠之,虽未以友文为太子,帝意常属之"。朱温病重时,打算把朱友文从东都召来洛阳付以后事。其亲子朱友珪"妇亦朝夕侍帝侧,知之,密告友珪曰:"大家(指朱温)以传国宝付王氏怀往东都,吾属死无日矣!""朱友珪随即利用他掌握的宫廷宿卫侍从及其亲信牙兵发动宫廷政变,"中夜斩关入","友珪仆夫冯廷谔刺帝腹,刃出于背。友珪自以败毡裹之,瘗于寝殿"。这样,朱温于乾化二年(912)六月被亲儿子所害,终年61岁。

而颂词第四句的"回头还有李儿花",说的是杀了父亲朱温的友珪,即位不到一年就在朝廷政变中被暗杀,其次即帝位的均王(末帝)又被与朱温素有冤仇的李存勖所杀。

李存勖(885-926年),应州人,李克用长子,自幼喜欢骑马射箭,胆力过人,为李克用所宠爱。少年时随父作战,11岁就与父亲到长安向唐廷报功,得到了唐昭宗的赏赐和夸奖。当时,军阀混战、占据河东的李克用常被控制河南的朱温牵制围困,兵力不足,地盘狭小,心绪非常悲观。李存勖劝说其父:"朱全忠恃其武力,吞灭四邻,想篡夺帝位,这是自取灭亡。我们千万不可灰心丧气,要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李克用听后大为高兴,重新振作起来,与朱全忠对抗。

开平二年(908年)正月,李克用病死,李存勖于同月袭晋王位。李克用临死时,交给李存勖三支箭,嘱咐他要完成三件大事:一是讨伐刘仁恭,攻克幽州;二是征讨契丹,解除北方边境的威胁;第三件大事就是要消灭世敌朱温。

李存勖将三支箭供奉在家庙里,每临出征就派人取来,放在精制的丝套里,带着上阵,打了胜仗,又送回家庙。公元911年,李存勖在高邑(河北高邑县)打败了朱温亲自统帅的50万大军。接着,攻破燕地,将刘仁恭活捉回太原。九年后,他又大破契丹兵,将耶律阿保机赶回北方。

经过十多年的交战,李存励基本上完成了父亲遗命,于公元923年攻灭后梁,统一北方,四月,在魏州(河北大名县西)称帝,国号为唐,是为唐庄宗,不久迁都洛阳,年号"同光",史称后唐。

因为庄宗姓李,国号又是"唐",所以叫做"回头还有李儿花"。而李存勖其实并不是唐的宗室,而是沙陀人,但是"李儿花"却正确预言了将由姓李的人取代后梁朱氏。

6、对"多口"之人石敬塘割让幽云十六州的预言

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人都知道,鸦片战争之后,懦弱的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也将大片的领土割让给别国,给中华民族的历史蒙上了耻辱。但是早在五代十国时期,就有一个叫石敬瑭的皇帝曾将中国北方的土地割让给契丹族。

尽管从现代来看,契丹族也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部分,但是在以汉民族为正统核心的封建社会,像这样的事件无疑是一种莫大的耻辱。另外,清朝末年的情况是受到外来强国的侵略,割地行为是被迫的,而石敬瑭却是为了自己做皇帝,主动将土地拱手送人。《推背图》的第十二象早已对此做了预言。

第十二象乙亥坎上震下屯

谶曰:块然一石。谓他人父。统二八州。已非唐土。

颂曰:反兆先多口。出入皆无主。系铃自解铃。父亡子亦死。

金圣叹:"此象主石敬塘求救于契丹。唐主遣张敬达讨石敬塘,敬塘不得已,求救于契丹,事之以父礼,贿以幽蓟十六州。晋帝之立国契丹功也,然卒以契丹亡,故有系铃解铃之兆。"

首先从此象的图画上来看,画得是一个人和一块石头,这块石头的形状像几座山峰簇拥在一起,暗示的是一整块的土地。而旁边的人即石敬瑭,他为了消灭后唐,向契丹称臣,将幽云十六州送给契丹。

此象的"屯"卦为周易六十四卦的第三卦,《易经》曰:"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屯卦的卦象是震(雷)下坎(水)上,水在雷上表示雨尚未落,故为云,云雷大作,是即将下雨的征兆,象征初生。这里表示天地初创,国家始建,而石敬瑭也正是为了做皇帝,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才向契丹乞求称臣的。

谶词"块然一石"的"石"字即指石敬瑭,"谓他人父"指石敬瑭为了得到中原,消灭后唐,向契丹求援,请求以对父亲的礼节侍奉契丹。

石敬瑭(892年-942年),又名石绍雍,太原沙陀族人。石敬瑭年轻时朴实稳重,寡言笑,喜读兵书,隶属李克用义子李嗣源帐下。当时正值后梁朱温与李克用、李存勖父子争雄,石敬瑭冲锋陷阵,战功卓着。在战乱中,他数次解救李嗣源于危急之中,从而得到器重,逐渐成为李嗣源之心腹。李嗣源也把女儿永宁公主嫁给他,并让他统率"左射军"的亲兵。

后唐同光四年(公元926年),效节指挥使赵在礼于魏州叛乱,李存勖命李嗣源率军平叛,石敬瑭也一同出征。在魏州城下,李嗣源的部队突然发生兵变,与魏州的叛军合兵一处,拥李嗣源为主。李嗣源本想回朝请罪,石敬瑭则劝他夺取开封,以成就大事。李嗣源无奈,只得接受了这个意见。于是,石敬瑭便自告奋勇,亲统骁骑300为前锋,抢占开封,又回兵渡汜水,直取洛阳。

后唐庄宗李存勖被乱兵所杀,李嗣源入洛阳称帝,即后唐明宗。由于石敬瑭在这次军事政变中立功颇大,后唐明宗任他为保义军节度使,赐号"竭忠建策兴复功臣"兼六军诸卫副使。当时,许多官将都不奉公守法,而石敬瑭素以廉政闻名,颇受明宗李嗣源褒奖。从此以后,石敬瑭以驸马兼功臣,逐年升迁,而随着职务和势力的增长,石敬瑭开始拥兵自重,大有取后唐而自立之势。

后唐长兴四年(933年),明宗李嗣源死,李从厚继位,为后唐闵帝。当时凤翔节度使李从珂(李嗣源的养子)和河东节度使石敬瑭都雄踞藩镇,闵帝对他俩很不放心,为削弱他们的势力,遂下令二人对调。潞王李从珂不服,在凤翔起兵反叛。闵帝大败,仅率数骑出逃。

不久,李从珂杀后唐闵帝,改元清泰,自立为皇帝,即后唐末帝。后唐末帝对石敬瑭猜疑颇大,石敬瑭也对皇帝看不上眼,二人矛盾日益尖锐。石敬瑭认为"我不兴乱,朝廷发之,安能束手于道路?"遂决意谋反。其手下大将刘知远,掌书记桑维翰也有此意。于是,石敬瑭上表指责后唐末帝是明宗养子,不应承祀,要求让位于许王(明宗四子)。后唐末帝撕裂其表,削去石敬瑭的官爵,并以建雄节度使张敬达为太原四面招讨使,将兵三万筑长围以攻太原。

石敬瑭一面于朝廷内部从事策反活动,一面由掌书记桑维翰起草奏章,向契丹求援:"请称臣,以父事契丹,约事捷之后,割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诸州与契丹。"

谶词后两句"统二八州。已非唐土。""二八州"就是二乘八得十六,指幽云十六州。石敬瑭将十六州送给契丹后,就不再是后唐的土地了。

石敬瑭认贼作父、卖国求荣的行径,连其亲信都押牙刘知远也表示反对:"称臣可矣,以父事之太过,厚以金帛赂之,自足致兵,不必许其土田,恐异日大为中国之患,悔之无及。"但是石敬瑭不从,仍一意孤行。契丹主耶律德光得到石敬瑭的许诺后大喜,马上派兵增援,大败后唐张敬达。

接着,石敬瑭和契丹联军攻入洛阳,后唐亡。清泰三年(936年)十一月,契丹主册封石敬瑭为大晋皇帝,改元天福,国号晋,史称后晋。天福二年(937年),后晋迁都汴梁。

石敬瑭称帝后,很守"信用",割幽云十六州给契丹,还承诺每年给契丹布帛30万匹。幽云十六州乃北部天然屏障,至此中原完全暴露在契丹铁蹄之下。以后幽云十六州成为辽国南下掠夺中原的基地,使北方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贻害长达400年。

石敬瑭对于契丹百依百顺,非常谨慎,每次书信皆用表,以此表示君臣有别,称太宗为"父皇帝",自称"臣",为"儿皇帝"。每当契丹使臣至,便拜受诏敕,除了每年送给30万布帛外,每逢吉凶庆吊之事便不时赠送好奇之物,以至于装满珍好奇玩的车队相继以道。

颂词第一句"反兆先多口",暗示某人的名字,是说造反的兆头来自一个姓名中含有多个"口"的人,正好"石敬瑭"三个字中都包含有一个口,可见《推背图》真是神奇之极。

接下来的"出入皆无主",是指石敬塘奉契丹主为父,虽然他是后晋的皇帝,但只不过是儿皇帝罢了,并不是真正的主子。

颂词第三句"系铃自解铃"所暗示的事实比较明显。石敬塘的天下是契丹帮忙打出来的,可是到了后晋第二代皇帝之时,对契丹就不再称臣了。这时契丹已经改国号为辽,辽太宗早有南侵的打算,再加上后晋人心涣散,众将叛离,辽太宗率大军南下,直入汴梁,将后晋灭了。晋只换了两个皇帝,历时十二年。石敬塘的天下得自契丹,又被契丹所灭亡,正好应了"系铃自解铃"的预言。

颂词第四句"父亡子亦死",是指父亲灭亡后儿子也会跟着死。石敬塘生有七子,两个早死,四个被杀,剩下一个最小的儿子重睿,在石敬塘病殁的时候,尚是孩童时期。于是石敬塘死后,没有由重睿继承,却由其兄的儿子重贵继立,当了不到两年的皇帝,就被辽国所灭。

后晋这个在屈辱中建立,又在屈辱中灭亡的国家,随着历史长河的滚滚东去而灰飞烟灭。《推背图》留给我们的是一个神奇的预言,也是一个极为残酷严肃的教训: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在别人的屋檐下生存,毕竟不是一件幸福的事。

7、用精确的数字预言了五代十国的气数

大唐帝国灭亡后的短短五十三年,在中原大地上陆续出现了五个短暂的王朝。这五个王朝迅速交替,兴衰存亡皆在瞬间变幻,其间成为皇帝者就达到了十三人,此外,在周边地区还有十个小国家的存在,所以历史上称为"五代十国"时代。

《推背图》的第十四象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概观的总结,预言了五代十国兴亡的命运气数。

第十四象丁丑兑上离下革

谶曰:李树得根芽,石榴漫放花。枯木逢春只一瞬,让他天下竟荣华。

颂曰:金木水火土已终。十三童子五王公。英明重见太平日。五十三参运不通。

金圣叹:"此象主周世宗承郭威受命为五代之终,世宗姓柴名荣,英明武断,勤于为治,惜功业未竟而殂。五代共五十叁年,凡八姓十叁主,颂意显然。"

这一象的图画是在一束干枯的木柴上又生发出一枝新绿的嫩叶,暗示周世宗柴荣将要继承大运,即"木柴恢复生机,得到荣光"之意。

谶词第一句"李树得根芽"是指平定黄巢之乱有功的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灭掉了朱全忠所建立的后梁而建立后唐(932年)的事情。大唐李氏王朝本来已经灭亡,但是在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李姓之人建立了唐,只是李存勖并不是李氏的嫡传子孙,而本是沙陀族人,所以称之为"得根芽"。

李存勖是天才军事战略家,他的父亲李克用参加平定黄巢起义,祖父李国昌曾平定庞勋之乱,代代都是效忠唐朝的将领。因感恩于唐朝的重用,李存勖将后梁所改变的政治体制又重新复活为唐朝时代的体制。

第二句"石榴漫放花"是指石敬塘建立的晋和刘知远建立的汉。"石"当然是指石敬塘,"榴"和"刘"的音同,指刘知远。

刘知远(895-948年),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南)人,沙陀族。刘知远起初与石敬瑭一起都是后唐明宗手下的将领,后帮助石敬瑭在契丹扶持下建立后晋,被任为河东节度使。

石敬瑭死后,其侄重贵继位,刘知远进封为北平王,拜中书令。因他的官位高,功劳大,势力强,为石重贵所猜忌。辽太宗因石重贵不再向自己称臣而大怒,率军南下,攻打后晋。辽晋交战,刘知远守境不出,并趁机招募军士,壮大力量。

辽军进入汴京时,刘知远派部下以祝贺胜利为名,去汴京察看形势,知道辽军很不得人心,便欲起兵讨之。不久,他打出复兴后晋、迎石重贵来晋阳的旗帜,受到将士的拥戴。公元九四七年二月,刘知远在晋阳称帝,改名为缟,建国号为"汉",第二年建年号为"乾枯",史称后汉。

谶词第三、四句"枯木逢春只一瞬。让他天下竟荣华。"正是指五代第一名君——后周世宗柴荣。"枯木"是柴,和第四句的"荣"字合起来恰好是"柴荣"。柴荣是封建皇帝中罕见的明君,但是在位只有五年六个月,年仅三十九岁就死去了,因此说"枯木逢春只一瞬"。

柴荣(921-959年),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人。柴家本是当地的富豪,后来家道中落,还是幼年的柴荣前去投奔嫁给郭威的姑妈,他生性谨厚,帮助郭威处理各种事务,深受郭威喜爱,便被收为养子,改名郭荣。当时郭威家境并不富裕,柴荣为资助家用,外出经商,做茶货生意,往返江陵等地。其间学习骑射,练就一身武艺,又读了大量史书和黄老着作。后来正逢天下大乱,柴荣弃商随郭威从戎。

后汉建立后,郭威因功勋卓着授邺都留守、枢密使、天雄节度使,柴荣被任为天雄牙内指挥使、领贵州刺史、检校右仆射。后汉乾佑三年(950年),郭威和柴荣留居京都开封的亲属全被隐帝诛杀,郭威起兵,以清君侧为名杀向开封,柴荣受命留守邺都,主持邺都事务。

同类推荐
  • 圆融:星云大师的人生哲学课

    圆融:星云大师的人生哲学课

    开不完的会议,做不完的提案,填不完的报表,赶不完的进度,参加不完的各种聚会……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快……你会不会有一点担心:我会不会在无尽的忙碌中不小心弄丢了自己?
  • 庄子全书

    庄子全书

    本书除了介绍《庄子》原文中的一些经典寓言故事,还列举了古今中外很多富有借鉴意义的小故事或人生实例,几乎涵盖了职场、营销、教育、友情、爱情、婚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等方方面面,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让您在轻松中获得智慧,愉悦中体味哲理!
  • 鬼谷子纵横智慧

    鬼谷子纵横智慧

    鬼谷子,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仙道家、是纵横家的鼻祖,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透晓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是先秦最神秘的真实历史人物。历史上正是由于他的出现,才有了纵横家的深谋,兵家的锐利,法家的霸道,儒家的刚柔并济,道家的待机而动。是古今中外领导者、财富人物、外交家、谈判家、企业高管、营销专家的枕边书。习之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得时遇明主可兼济天下求富贵。不得时可逍遥一生。
  • 课外雅致生活-培养审美才能的途径

    课外雅致生活-培养审美才能的途径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云上的日子

    云上的日子

    本书分浮生、物语、风情、流光、玄谈五部分,阐述了禅宗智慧。禅在路上,有得而心安,活在当下,云上的日子。
热门推荐
  • 学校财务与财产的规范化管理

    学校财务与财产的规范化管理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传球大师

    传球大师

    行进间传球是他的信手拈来,背后传球是他的灵机一动,不看人传球是他的潇洒写意!他是球场跳跃的灵魂,他是掌控节奏的变奏器,他是神鬼莫测的魔术师!他就是世界篮坛公认的传球大师——景阳!当景阳从NCAA的一代天骄沦落为街头流浪者的时候,一个从海里飘过来的仙女让他重拾风采,霸绝篮坛!【新书上传,长期球收藏!球推荐!球点击!】
  • 我的桃子小姐

    我的桃子小姐

    我整天忙碌着过好眼巴前的生活,日子挨着日子,没完没了般。我以为这就是我所想要的生活,直到陈雅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切。邱遥说过,这是我命里的槛,逃不过。故事种种,我决定背负上这些过往,再次离开这座城市,然而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
  • 回首成川

    回首成川

    新晋孟婆上任,竟是如花似玉的小姑娘,为爱束缚,他们又将在这个现代世界里何去何从……
  • NO NAME

    NO NAM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忆梦追寻

    忆梦追寻

    平凡生活,奋斗!主要是描述日常生活中的追寻梦想的过程。
  • 七醉八舍

    七醉八舍

    短篇小文,不上瘾,却过瘾。故事不长,不浮夸。主打暖心,励志。不熬鸡汤,不打鸡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万兽帝国

    万兽帝国

    穿越了!看人家穿越后称王称霸,最低也是个王爷。就算是变成一个老虎,人家也是万妖之祖啊!而我呢?只是一只猴。孙悟空?认识认识,我们家最出名的就是他。在一个百兽称王,诸子封圣的时代,我能改变什么?我只是一只猴,而且是有毛的那种。但是我有一颗不屈的心。任你成王成圣,我独称帝,流芳百世!
  • 那些年的废话

    那些年的废话

    天人永相隔,追思不曾弃。校草配平凡女孩,惹人羡慕也惹人怜惜,在这个感情似乎不再那么重要的社会,一段纯情的恋爱还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