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85200000007

第7章 大跟头

有一天,曾国藩正在衙门里办公,突然有人来报,说绿营兵聚众闹事,已经跟团练动上手了。

曾国藩不由得大为恼火,心中的怒火腾地就蹿了上来。他自出山以来,虽然没打过仗,但带着他的团练也镇压了不少当地的帮会,也杀过不少人,还声势浩大地搞了场整军改革,所以他很有成就感,平常也一副带兵大将的范儿,现在一听有绿营兵闹事儿,曾国藩“啪”的一拍桌案,气宇轩昂地来了个标准的拍案而起。可曾国藩刚刚拍案而起,话还没说出来呢,只听外面一阵大乱,然后“呯”的一声枪响,一发火铳的散弹正从他脑门上边飞过。曾国藩吓得一缩脖子,感觉脑门上一阵凉飕飕得直冒冷汗。

原来他还没来得及发脾气,一大帮闹事的绿营兵已经打到他的衙门里来了。门口的团练想也想不到,所以拦也拦不住,这些人一下就打进了衙门,已经有好些团练受了伤了。

曾国藩一看大事不妙,危急关头,求生的本能立刻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掉头就往后门跑。

跑出后门,跑到哪儿呢?曾国藩的团练衙门旁边就是巡抚衙门,当年张亮基为了表示对曾国藩的尊重,特意在巡抚衙门旁边为曾国藩设了办公地点,看来他还是很有远见的。曾国藩后门一出来,掉头就跑进了巡抚衙门。干什么呢?找人救命。

找谁救命呢?当然是找湖南巡抚,也就是当时的省长救命。

可问题是这时候的省长已经不是对曾国藩无条件支持的张亮基了。新省长骆秉章就在曾国藩的院子旁边,他要是帮着曾国藩,他早就出来制止兵乱了,他毕竟是一省之长,再加上跟绿营也没什么矛盾,所以他出来肯定管用。可问题是曾国藩那边闹翻了天,他这边根本就无动于衷,说明他根本就是看热闹的。

现在曾国藩像丧家犬一样逃到巡抚衙门里来了,骆秉章看看,也不好意思不出面了。问题是他的出面,却让曾国藩更加无地自容。

骆秉章带着衙门里的人出来后,面对这帮闹事的士兵,根本不追究这些家伙开枪伤人的责任,反而代曾国藩向大家道歉,说是某些领导不负责任,才导致大家生这么大的气!好言安抚了半天,才把大家劝回了营。而他转回头,面对失魂落魄的曾国藩,连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就掉头回自己的巡抚衙门了。那意思是我眼不见你心不烦,拜托你曾国藩以后自觉点,少惹这烂摊子的事儿!

这一下,满长沙上上下下的官吏,一日之间,把这事儿传得是沸沸扬扬,大家说曾国藩干涉绿营,纯属自取其辱,大家都把曾国藩当成了笑柄。曾国藩自己呢,也觉得窝囊透了,可没辙啊,骆省长不支持他,绿营又拿他不吃劲,于是他的地位和影响都一下子一落千丈。

令曾国藩苦闷的是,他办团练,整绿营,本来都是名正言顺的事,而他在其位谋其政,为什么偏偏会落得个如此下场呢?

这时候的曾国藩还没认识到自己的做事风格有问题。他在长沙栽了个大跟头,眼看着成为长沙官场的笑柄,这个省会长沙城看来是待不下去了。曾国藩强忍一口气,把他的团练队伍拉到了衡阳,在衡阳蹩足了一口气,招兵买马,苦练内功,终于把千把人的团练队伍练成了一万七千人的湘军,并以此登上晚清的政治舞台,使湘军成为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支地方武装。

但曾国藩退避衡阳,只是一种忍的功夫,他并没认识到自己在长沙到底错在哪里,他甚至在很长时间里都只是一味地埋怨长沙官场对他嫉贤妒能,直到五年后,当另一个大挫折、大跟头到来的时候,曾国藩才最终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出在了哪里。

五年后,也就是咸丰八年,曾国藩面临着一个更大的困扰,这个困扰在他自己看来,比当初的长沙受辱退走衡阳更有过之而无不及。

前一年,也就是咸丰七年的时候,曾国藩正在江西跟太平军鏖战。这个“鏖”,本来是吵闹、激烈的意思,但有时可以通假为苦熬的“熬”。对于曾国藩来说,在江西的日子,用“熬战”来描述可能更适合些,因为他当时相当煎熬,不仅因为对手是太平军里最能打仗的石达开,而且他的湘军还面临着断饷、断炊、断后勤的危险。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这回事儿,后勤倒是第一位的。曾国藩后勤危机,倒不是因为石达开断了他的粮道,而是因为一句话,曾国藩被断了后勤。哪句话呢?就是他本来特别喜欢的那句“名不正,则言不顺”。

曾国藩作为湘军的统帅,这时候他的官职是以兵部右侍郎的名义署理湖南团练大臣,这个“湖南团练大臣”在湖南还马马虎虎,虽然别人也拿他不吃劲,但湖南当地官场多少还是给他面子的。现在他这个湖南团练大臣到了江西,别人就根本拿他不当回事儿。虽然他曾国藩的湘军才是跟太平军作战的主力,可江西当地官场只受他保护,却不肯提供军饷。湘军的军饷基本上还是靠湖南、湖北勉强维持。

曾国藩对此非常恼火,跟江西巡抚陈启迈斗了好几回,可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因为“名不正,言不顺”啊,你曾国藩再牛,你没有地方政府的行政权,你还是没辙儿。曾国藩虽然不停地向朝廷抱怨,可咸丰也不支持他,所以他在江西的日子简直就是煎熬。

这时候,刚好发生了一件大事,曾国藩他爹死了。曾国藩一看,正好抽身而退,以回家奔父丧为由,也不请示,也不打报告,擅自离岗,撂下江西的烂摊子,跑回湖南老家去了。

曾国藩一边往家跑,一边才跟皇帝打报告,说自己要回家奔丧。还没到家,咸丰的回复到了,说准你三个月的假,三个月后赶快回你的岗位去。曾国藩说三个月哪行?孝子守孝要三年。咸丰一看火了,下旨着令曾国藩立刻结束休假回江西前线。曾国藩等的就是咸丰的催促。咸丰一催促,他倒不急了,他慢条斯理地回复,诉说了江西战局的各种艰苦,也诉说了他曾国藩的各种为难,到最后,曾国藩给咸丰亮出了底牌——

把江西巡抚的位子给我,我就回去上班!

咸丰一看曾国藩胆敢伸手要权,鼻子都气歪了。正在无可奈何之际,局势突然急转直下。太平天国内部发生著名的天京内乱,韦昌辉杀了杨秀清,洪秀全急召石达开回天京平乱,石达开一走,江西战局一下压力骤减。咸丰一看,这下倒好,你曾国藩不是不愿回去嘛,我还不要你回去了。于是下一道圣旨,说你不是要休假吗?不是要整整休三年吗?行!你也别只休三年了,你就彻底在家休着吧!

曾国藩想借父丧跟咸丰伸手要实权,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咸丰要彻底“休”了他,这下曾国藩的日子可比在江西还要难过。为什么呢?因为他一手拉起来的队伍,一手组建的湘军,跟他没关系了,成了别人手上的财富了。再加上石达开一走,湘军连连获胜,每当胜利的战报传来,曾国藩就更加“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了。所以他窝在湖南老家的这一年,据他自己说,是出山以来,心情最差的一年。差到经常跟孩子、弟弟发脾气,他家训里讲的那些治家智慧、经验和方法,他险些都没法坚持下来。

不过不幸中的万幸是,曾国藩带兵如带子、治军如治家的效果这时候体现了出来。曾国藩虽然擅自离岗,算是自动交出了湘军的领导权,但他已经是湘军这个团队的实际领导核心了,所以他虽然走了,但他的权威还在。除了他曾国藩,也没人能真的指挥动这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支地方武装。湘军的很多将领甚至不听朝廷的调遣,非要身在湖南的曾国藩发话,朝廷才调得动。所以我们讲曾国藩家训中识鉴人才、培养人才的功夫不可谓不深厚,这时候就见出曾国藩识人、用人的功力来了。

到了咸丰八年,石达开在天京内乱之后带了二十万大军负气出走,从江苏直奔江西而来,这一下江西的压力又陡然加重。时势比人强,咸丰一看大势不好,也不跟曾国藩斗气了,谕旨曾国藩出山,重新带湘军,与太平军作战。

很奇怪的是曾国藩这时的表现,和他以往的表现大相径庭。

咸丰只让他出山,前面休不休的话题只字不谈,更不要说江西巡抚的实权,也是只字未谈。而曾国藩本来跑回家就是要权的,现在咸丰让他出山,对于这个关键问题只字不提,按曾国藩以前的刚强习惯,咸丰不提,他是要提的。可很奇怪,曾国藩也跟咸丰一样,旧话只字不提,没有任何意见,接到圣旨,二话不说,立刻以崭新的面貌投入到了实际工作中。

同类推荐
  • 低调做人的哲学全集

    低调做人的哲学全集

    本书主要指导读者如何为人处世,荣辱不惊,以获取生活事业的成功。
  • 跟随南怀瑾品读百家诸子

    跟随南怀瑾品读百家诸子

    品读国学大师之言;解读古代圣人之道;领悟智慧人生真谛国学大师南怀瑾一生学问的精髓集合,让你在闲暇之际享受一份逍遥,在得意之时谦恭淡然,在失意之时镇定泰然。人生就好比是下棋,高手往往能看到十步、几十步,乃至更多,但普通人却只能看到两三步,有的甚至是走一步看一步。高手往往能够顾全大局、从全局中进行布阵、从细微处逐个击破。而普通人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寸土必争,最后辛苦半天却也是落得个惨败。那么,在人生这盘棋局中,如何能够步步为营、走向成功,这是很多人都在苦苦思索的问题。其实,这各种真理,中国古代圣人早已为我们找到了方法。
  • 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

    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

    本书是胡适谈人生的通俗读物。从人们最关切的人生意义问题入手,深入人生的具体问题,如做人、求学、婚嫁、生活方式、信仰等等,道理明了,文笔清新,语言通俗,事例生动。《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娓娓道来的不是关于人生问题的某种结论,重点揭示的是指导人生过程的科学方法。
  • 论语(中华国学经典)

    论语(中华国学经典)

    本书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这部书大约最后编定于战国初期。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论语》名称的来由,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这一说法,大体可信。原始记录杂出于众手,最后编定当在战国初期,以曾参门人为主。
  • 儒家信仰之道

    儒家信仰之道

    上古至西周时期是中华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社会的变迁及哲学思想的产生,为儒家及诸子百家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同时,也成为儒家和诸子百家思想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
热门推荐
  • 烟锁金陵:南明女首辅

    烟锁金陵:南明女首辅

    那年,自己被莫名其妙地穿越到明末清初的金陵,时逢明末战乱四起,内忧外患。来到这样一个即将倒台的王朝,柳含烟自然心不甘情不愿,好在她是一个现代女特工,成了南明废材皇帝朱由崇的第一女首辅后,她是随波逐流任由南明走向灭亡,还是玉手掌政,让历史逆转,调教风流皇帝,夺下大清江山?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与历史对号入座。
  • 萧然净客心

    萧然净客心

    这,是一篇宠文;这是一篇慢热的宠文;这是一篇润物细无声的宠文。她,苦心经营十数年只为仇恨画个句号;他,温柔织网爱为牢只为寂然囚颗孤心。任凭她明枪还是暗箭,他皆以一颗真心布防,缴械投降。他,天下江山王朝皇权为她弃之敝履;她,国仇家恨万丈红尘为他纵其成空。天数?命运?待一切解开,原是情定永生,一眼万年。他说:“若弃了这江山王朝,我便不算萧家的人罢。”她说:“既然不是萧家人,那便是我的人。”文文不小白,有一点慢热非干柴遇烈火型,全文保证无虐点。
  • 潜龙突击.脚本

    潜龙突击.脚本

    79年中越战争爆发,我军为了保护国家领土人民生命安全,分别出动了以杨得志、许世友指挥的两大兵团向越南实行自卫反击战争,主人公李肖龙与他的队友79年由各兵团中抽选的精英中的精英组成的侦察神秘部队,负责敌后破坏、消除据点、支援友军等不为人知的特殊任务,79年的战争结束了,中国胜利了。但是没过几年越南军队又占领了我国边界对我们骚扰,84年国家在一次召唤他们成立“潜龙特种部队”前往边界参加老山战役任务,启动名为“LJ-B”行动对敌人进行打击,收复失地直到战争结束为止……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挑一帘烟雨走世界

    挑一帘烟雨走世界

    这部诗集是商旅诗人汪贵沿先生背着诗意行走在天地之间,对历史与未来,人生与人性通过诗歌旅行去诠释。一路山水,一路风月,将江南的柔情,西部的粗狂,大山的悲壮,戈壁的苍凉在字里行间穿越始终,这是一次诗歌之旅,更是一部诗歌地图。通篇诗作呈现多元,体验独特,意像斑澜,视角新颖,值得一读。
  • 我的室友是爱豆

    我的室友是爱豆

    同一屋檐下,顾陌玖做梦也没想到,与她合住的室友竟是她的爱豆——墨北寒!曝#墨北寒与顾陌玖在街上接吻?!#曝#酒杯cp假戏真做?!#某一直播间“真的只是官方cp,不要误会”顾陌玖身穿浴衣“看,玖儿脖子上有红点”某些眼尖的网友顾陌玖尴尬的笑了笑,用手摁住了在她腿上的大手“没有,只是这个浴衣的线跑了出来”“哦,好吧!”cp粉只好应了下来“那,今天就到这里吧!”顾陌玖伸手关掉直播旁边的墨北寒迫不及待的冲了上去“老婆,我们什么时候公布”“再等等”(本文属甜文,有一点虐)
  • 火影之我是鸣人兄弟

    火影之我是鸣人兄弟

    鸣人:哥哥,我们的爸爸妈妈是谁啊?漩涡阳启:我愚蠢的哦痘痘有我这就复活爸妈!
  • 茉上采薇遇到豪老公

    茉上采薇遇到豪老公

    她的生命里没有别的男人了么?为什么两个同样的男人会同时出现在她生命里两次,两次!!连顺序都是一样的!三年前和三年后,历史重演,官二代的他和她,她和富二代的他,是悲剧?还是悲剧?NO!姐说过,浪子回头金不换!官二代说:“俺没说要用金子换你回头啊,俺只有武力,蛮力和暴力!哈哈!你这辈子都别想逃出俺的温柔乡!哇哈哈哈哈!!!”
  • 美人何其姝

    美人何其姝

    相传丞相府的表小姐体弱多病,被送到府外医治。相传安王府的世子爷命中犯煞,被送到道观修养。而且全京城的人都知道,这两位是有婚约的。殊不知,体弱多病是假,命中犯煞也是假。至于婚约?世子爷看了眼怀中的少女。点了点头。是真的。★[阅读指南]★1.男女主非穿越非重生,历史架空。2.1v1双洁双强,甜文无虐。3.第一次写文,小学生文笔。
  • 忘三生

    忘三生

    一座岛,半于阴,半于阳。有一关,名鬼门。连鬼城,接幽岛。有一路,名黄泉。有奈何,过忘川。望乡台,看三生。喝孟汤,忘今世。一个人,半身生,半身亡。负一职,隔阴阳。断鬼出,阻人闯。负一职,解因缘。携情仇,提忘灯。彼岸地,眠怨者。灭情焰,断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