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03600000015

第15章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禁烟运动(清道光)(2)

三、禁烟运动的思想准备——清廷对烟政的大讨论

禁烟愈严,烟毒却愈烈,这似乎成了清廷难以摆脱的怪圈。然而面临的问题还必须正视,必须予以解决。关键是该怎样解决呢?是继续加大禁烟力度,健全与完善禁烟措施和办法?还是另辟他途,放弃禁烟政策呢?在鸦片战争前,清廷上下有各种议论,提出了各种主张。当时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量为变通”的主张,即弛禁论,其主要代表是许乃济、邓廷桢、祁□、文祥、吴兰修、何太青等。第二种观点是“仍严例禁”的主张,即例禁论,因为他们主张仍按旧例查禁鸦片,只是不同意弛禁鸦片,所以,还称不上严禁论。例禁论的主要代表是内阁学士朱嶟、给事中许球、江南道监察御史袁玉麟等。第三种观点是严禁论,即主张对贩运、吸食鸦片者加重罪名,严厉惩处,其主要代表有陶士霖、黄爵滋、申启贤、经额布、贺长龄、林则徐、梁章钜、苏廷玉等。综合以上“三论”的观点,在解决鸦片问题上,他们提出三种办法:一为杜塞“漏卮”论;二是封关“绝市”议;三曰弛种土烟说。

(一)有关禁烟的三种观点

最先提出弛禁观点的是广州顺德乡绅何太青和嘉应名士吴兰修。何太青提出应当取消禁烟令,听任民间自种罂粟。他认为内地盛产鸦片,价格低廉,外国的鸦片输入无所得利,“招亦不来”,来则加重征税,不准以银两购买。不出20年,就能禁止外国鸦片。吴兰修进一步发挥了何太青的观点,承认鸦片于人“利一而百害;其于国也,无纤末之利,有莫大之害”。但认为弭此大害靠“闭关绝市”和“严法例禁”都解决不了问题。他的弛禁方案是“内地种者勿论”,“外夷照旧抽税,交付洋行,兑换茶叶”。中外贸易,只准出口带外国银元,不准携带内地纹银。吴、何的着眼点是解决国家的财政危机,禁止白银外流,而不顾国内万众生灵遭受的毒害。对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是消极退让,而不是积极的抗争。这种观点不仅在当时有很大影响,而且对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官员的鸦片政策亦有很大影响。弛禁论的代表性言论是太常寺少卿许乃济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四月上的《鸦片例禁愈严流弊愈大亟请变通办理折》,主张对烟禁“变通办理”。许乃济提出如下主张:(1)对外贸易上,“仍用旧例,准令夷商将鸦片照药材纳税,人关交行后,只准以货易货,不得用银购买”。“洋银应照纹银一体禁其出洋。”这样便能防止白银外流。(2)在吸食上,他认为食鸦片者“率皆游惰无志,不足轻重之辈”,故主张“民间贩卖吸食者,一概勿论”。纵然食鸦片会促人短命,但“海内生齿日众,断无减耗户口之虞”。至于“文武员弁、士子、兵丁等,或效职从公,或储材备用,不得任令沾染恶习”。如有吸食者,“应请立予斥革”,但处罚不易过严,斥革之后则“免其罪名”。(3)在栽种上,许乃济认为应放宽民众栽种罂粟之禁,听民之便。理由是种烟与种水稻两不相妨,且“大有益于农夫”。他坚持认为,“内地之种日多,夷人之利日减,迨之无利可牟,外洋之来者自不禁而绝。”许乃济认为,鸦片纳税进口,就“足以杜漏卮而裕国计”。“杜漏卮而裕国计”是弛禁论在经济上的重要考虑。许乃济的奏折成为编人道光朝《筹办夷务始末》的第一篇奏折。公然奏请弛禁鸦片,许乃济是第一人。这种主张在当时得到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巡抚祁埙、粤海关监督文祥的赞同,他们还拟了弛禁鸦片的“章程”上奏皇帝。

当时例禁论反对弛禁,主张仍严例禁,认为议开鸦片例禁有碍国计民生。袁玉麟在奏折中指出:“弛禁之议,戾于是非者有三,暗于厉害者有六。”针对弛禁鸦片可以“杜漏卮而裕国计”的论调,袁玉麟驳斥说:“若必借鸦片抽税,是见小利而伤大体也。”他认为,银之出洋,“禁鸦片亦出,不禁鸦片亦出”,关键看查禁鸦片“认真与不认真”,“不认真则鸦片之禁弛,纹银出洋之禁亦自弛”。况且,鸦片弛禁后,每年进口鸦片价值将有银二千万两左右。本来内地输出之茶叶、大黄等货,与洋人输入的呢羽钟表等货,“仅足相抵”,现在增添二千万两银,内地哪有价值二千万两银的货物出口与之相抵?“货不足抵,必益以银,是仍开门揖盗矣!”不可能达到“杜漏银”的目的。

严禁论是在许乃济奏请“变通办理”两年后提出的。道光十八年(1838年)四月,吏科给事中陶士霖奏请查禁鸦片,必须“议以重刑”,“将囤贩吸食鸦片各条例,从重议加罪名”。他认为,非如此,不能挽“积重之习”。这是严禁论的首发者。同年闰四月,黄爵滋上了《请严塞漏卮以培国本折》,这份奏折首先分析了烟毒泛滥的严重情况,以及造成白银外流,财政崩溃的重大恶果。接着,又论证了当时流行的严查海关、禁止通商、查拿商贩、严治烟馆、开种罂粟之禁等办法都解决不了这个病国害民的严重问题的理由,提出了必须“重治吸食”的主张。他建议由皇帝严降谕旨,通告全国,在一年内戒绝鸦片吸食。如果一年后仍然吸食,则是“不奉法之乱民”,“罪以死论”。虽然在此之前也有一些人提出对私食鸦片用以重典,加重吸食者罪名的主张,但是很显然,明确提出对吸食鸦片逾期不戒绝者处以极刑的,黄爵滋无疑是第一人。因而这一新的主张引起了道光帝的深切关注,在接阅黄爵滋奏折的当天,道光帝即谕旨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及全国各省督抚对黄爵滋所奏,“各抒己见,妥议章程,迅速具奏”。于是,一场全国性的关于如何才能有效禁烟的大讨论迅即展开。五月至九月,奏复“塞漏培本”的奏折约30件,全国共有29位巡抚、将军、总督就黄爵滋的奏折上书道光皇帝,发表各自意见。从奏章内容上看,上奏者都表示要严禁鸦片,没有人再主张弛禁。但绝大多数奏折对黄爵滋提出“重治吸食”的严禁主张表示异议,他们认为“重治吸食”是“舍本而图末”、重“流”而轻“源”,主张要严惩贩烟开馆人犯、兴贩鸦片的奸商和夹带鸦片来华的夷商。从“塞漏培本”议奏中可见,当时已不存在弛禁与严禁的分歧,包括以往被史学界认为是“弛禁派”的琦善、伊里布、穆彰阿等人的奏折中都找不到有弛禁的言论。当时官员们的分歧是“重治吸食”与“严惩兴贩”,而“塞漏培本”的目的则是一致的。特别要指出的是一直被史学家称为所谓“弛禁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大学士兼署直隶总督——琦善,在其上奏的《塞漏培本应循流溯源严惩囤贩鸦片人犯》折中,提出了许多合理的主张。他在奏折中认为“重治吸食”之法“计虑未尝不密”,但是“第立法贵乎平情,而惩恶在于诛首,天下未有不正其本,而能治其末者。凡命案,先造谋主使,而加功取势者次之。盗贼先窝主分赃,而寄赃买物者次之。私盐先枭贩窝顿场灶私售,而民间买食者次之。赌博先制造赌具开场引,而在场同赌者次之。各律皆然,若不贩自外洋,各省何从吸食?”故禁毒“扼要之策,似当严拿囤贩,重治惩办,以绝根株”。琦善还认为,除重惩贩烟者以外,还必须对民众进行宣传教育,因为“吸食之贻害、愚民未必深知”,不然一般民众“一经举首,即致大劈,以常情论之,当无不心存侧隐。法愈重则掩饰愈工,而发觉愈难,是必然之势也”。故只有对民众进行认真说服教育,使广大民众知道烟毒对自身及整个民族的危害,提高他们的认识,启发他们禁毒的自觉性,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才能“拔本塞源,……内地无贩卖之人,而吸食之风自止”。琦善的这些观点与当今世界各国禁毒通则不是完全一样吗?

(二)对三种观点的分析

从治源治流的轻重主次看,“严惩兴贩”是治源,“重治吸食”是治流。“严惩兴贩”的主张正抓到了问题的要领。从“培本”角度看,兴贩鸦片的奸商少于吸食鸦片的烟民,罪难罚众,治兴贩较易于治吸食。兴贩者容易在关口、路途查拿,吸食者则不易发觉。从罪恶轻重看,吸食者只自残其身,兴贩者则谋财害命,毒害他人,兴贩者的罪恶显然比吸食者重。从清政府的原定刑法条例看,兴贩鸦片烟,枷号一个月,发近边充军,为从杖一百,徒三年;买食鸦片者罪只枷杖。兴贩者定罪重,买食者定罪轻。因此,“严惩兴贩”主张更具合理性、可行性,“重治吸食”主张在源流、主次、厉害、难易、量刑上有失权衡,有欠妥当。当时,主张“严惩兴贩”的官员占多数,而赞同“重治吸食”的只有林则徐。林则徐实际上只能说是基本赞同“重治吸食”。因为他对黄爵滋“重治吸食”主张有所补充。补充之处就是主张对开馆兴贩以及制造烟具者的惩办罪名“均应一体加重”,“若逾限发觉,亦应论死”。实际上,林则徐把“重治吸食”与“严惩兴贩”同时强调。这种把“吸食”与“兴贩”鸦片罪同等量刑的意见也不是一种好办法。林则徐还拟定了“禁烟章程六条”,拿出了“重治吸食”的具体措施。

1838年,黄爵滋严禁主张的奏折被道光帝批转议奏,虽然大多数官员不赞同“重治吸食”,但严厉禁烟却是共同的认识。这一局面的出现是因为道光皇帝在禁烟问题上的认识,直到虎门销烟,始终没有动摇过。这一态度影响了官员们,使督抚、将军没人再提弛禁的意见。

黄爵滋提出的“重治吸食”主张,林则徐的“严禁鸦片章程”和众多官员们的“塞漏培本”议奏,都基本上被清廷采纳。道光十九年(1839年)五月初五,道光帝批准颁布了由军机大臣、大学士敬敏等会议草拟的《严禁鸦片章程》,命将“章程”纂入则例,“永远遵行”。同年五月十三日,军机大臣穆彰阿等奏复定拟洋人携带鸦片人口治罪专条。同日,获道光帝批准。专条规定:“夷人带有鸦片烟入口图卖者,为首照开设窑口例斩立决,为从同谋者绞立决。……起获烟土全行销毁。……所带货物概行人官。仍予一年六个月限期。如于限内自首,将烟土全行呈缴者,免其治罪。”严禁鸦片成为清政府的最高决策,并以法律形式规定下来。

“重治吸食”的严禁论着眼点在严塞“漏银”以培“国本”,严禁吸食,为“天下万世臣民计”。塞“漏银”培“国本”就是他们在经济上的考虑。他们认为,“国有未充,民生罕裕”,原因在于“漏银于外夷”。“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继续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严惩兴贩”的严禁论着眼点也在“塞漏培本”。他们认为只有查办漏烟漏银的“源”头,才能杜绝“流”,使鸦片烟不能进口.白银不能出口。可见,不论是弛禁主张还是重治吸食、严惩兴贩的严禁主张,杜塞“漏卮”、维护国家财政经济利益,是他们的共同考虑。鸦片使白银外流,国家银币枯竭,军饷匮乏,危及统治。所以要想杜塞“漏卮”,必须想办法解决鸦片问题,这是他们的共识。

在例禁论和严禁论者中,提出以封关“绝市”来达到禁止鸦片的目的。早在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包世臣在他的著作《庚辰杂著》中曾提出此建议。他写道:“鸦片之禁已严,而愈禁愈盛,以中其毒者则难以自止,而司禁之人无不早中其毒,又复得受肥规,却再加严法,终成具文。此物内地无种,……但绝夷舶,即自拔本塞源。一切洋货皆非内地所必须,不过裁撤各海关,少收税银二百余万两而已。”“绝夷舶”,就是断绝中外贸易,不让“夷舶”来华。这样,鸦片就断了来源。包世臣认为这是“拔本塞源”的办法。道光十一年(1831年),工科掌印给事中邵正笏上奏,认为“纹银偷漏于外洋,鸦片流毒于内地”,是因为“汉夷交易”贻害,所以,他提出“惟有闭关不纳,绝其贸迁,是为上策”。在1838年的“塞漏培本”议奏中,也有官员提及封关绝市。如琦善,他主张封关绝市,认为“不准通商,则鸦片无自而来”,从而达到禁烟目的。龚自珍在林则徐奉命赴广东查禁鸦片时,向林则徐建言献策,肯定禁鸦片塞漏银和“重治吸食”的决策,同时主张对鸦片“绝其源”。他认为,不仅要断绝鸦片来源,还要“并杜绝呢羽毛之至”,“又凡钟表、玻璃、燕窝之属,……皆至不急之物也,宜皆杜之”。龚自珍的“绝其源”、“宜皆杜之”的主张,实际上就是封关绝市。林则徐对此看法没有表示异议。

“弛种土烟”说欲以土烟抵洋烟,以减少鸦片进口和白银外流。鸦片战争前,鉴于进口鸦片屡禁不止,白银外流,国内已有违禁私种罂粟制造鸦片现象出现等情况,弛禁论者提出弛种罂粟之禁,以减少鸦片进口和白银外流。如许乃济在他的“变通办理”奏折中,主张弛种罂粟之禁,以土烟敌洋烟。他认为,因内地禁种罂粟制造鸦片,所以“夷人益得居奇,而利薮全归外洋矣。……今若宽内地民人栽种罂粟之禁,则烟性平淡,既无大害,且内地之种日多,夷人之利日减,迨至无利可牟,外洋之来者自不禁而绝”。他还认为种罂粟不仅不会“夺南亩之地力,荒农夫之耕作”,还会“大有益于农夫”。如在广东,九月晚稻收割后始种罂粟,二三月便开花结实,收浆后土地乃可种早稻,不会影响水稻耕作,还可增加收入。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巡抚祁□、粤海关监督文祥等在议奏中赞同许乃济的看法,主张民间栽种罂粟,“可稍宽历禁”。为了不妨碍“农功”,他们建议,应出示晓谕,规定凡山头地角不成丘段所处,准其栽种,不得占种良田,致伤本计。

总之,鸦片战争前,有关鸦片问题已是朝廷内上上下下关心的重要问题,各种观点夹杂糅合、利弊同在。严禁论中存在着“重治吸食”和“严惩兴贩”的分歧;例禁论和严禁论者中,有人提出以封关绝市来达到禁烟目的;弛禁论中既有让鸦片纳税进口、以税银回收外流白银的观点,又有用弛种罂粟之禁,以减少鸦片进口和白银外流之说。从大量的材料来看,1838年因黄爵滋呈奏《请严塞漏卮以培国本折》,引发的一场全国性的关于如何才能有效禁烟的大讨论,使清朝统治集团对如何开展禁烟的认识,提高了一大步,全面禁烟的思想基本得到了确立。永载史册的第一次大规模禁烟运动

一、第一次禁烟运动的前奏

(一)邓廷桢1836年~1838年的广东禁烟

邓廷桢(1776—1846),江苏江宁(今南京)人,嘉庆进士,1835年任两广总督,是近代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爱国者。他领导的1836年~1838年的广东禁烟斗争,并不亚于同期林则徐在湖广地区禁烟的成绩,是自1729年雍正皇帝颁布第一个禁烟令后,清政府百年以来禁烟规模最大、成效最著的一次。其禁烟活动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同类推荐
  • 梦回三国之我是张角

    梦回三国之我是张角

    当三十六万黄巾军遍及天下之时,张角麾下的摸金校尉已经早于曹操盗走了江山坟墓,掘出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司马水镜道,此人其心必诛,其性必凶,杀之可惜,留之可恨,受用于天,不受于命,实乃大汉之灾啊!董卓董西侯,望着孤寂的后宫,却是扬剑怒骂,“如凌小儿,还我蝉儿!”墙头草张绣,小心翼翼的徘徊在各种大势力间,匆匆逃出袁绍的地盘,张绣蹬马甩袖,看着背后追兵,高声叹道,“吾不过一个守城的小将,何来难为之意!”只听到背后袁绍追兵怒喝而吼,“张绣君留步,交出贵下贤侄张角,此人拐走我家两位公子实属放肆,大人且莫要步步错落,贻误了我家主公的宽恕……”
  • 一眼看透古代官场

    一眼看透古代官场

    与其说官场如江湖一般深不见底,不如说官场如迷宫一般曲折弯绕。《一眼看透古代官场》就是一张地图,带你走进纷乱繁杂的古代官场,让你重新认识曾经统治了中国五千年之久的权力机构。
  • 奇葩皇子之一统江山

    奇葩皇子之一统江山

    超级天才居然来到古代!还是架空的!但是他的穿越到他身上居然是傻子皇子!我的天啊!
  • 秦王侯

    秦王侯

    乱世铁血,儿女柔情,天灾、人祸,国仇,家恨,为朋友,为红颜,异世少年不断前行的故事……
  • 汉朝有酒明朝醉

    汉朝有酒明朝醉

    泱泱华夏,纵横5000年。翻阅整本历史大书,龙腾虎跃,家国破碎,金戈铁马。 少棠重生,轻功无双。为了积攒国运,,获得长生。参与汉代伐匈,目睹马革裹尸。三分天下,匡扶汉室。大唐兴盛,西征欧洲,鉴真东渡,击败幕府。也曾一笑倾人国,一笑百花开,乱世之中,夺目璀璨。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烦忧明日说。算了,不想那么多了,我有故事,你有酒么?
热门推荐
  • 烈少你老婆是个狠角色

    烈少你老婆是个狠角色

    第一次见面,她七岁,他九岁,格斗台上她KO了他;第二次见面,十六年后,他诱她入安保演习,她误以为他是绣花枕头,KO了他所有手下;第三次见面,她本着为闺密两肋插刀之孤勇惩治劈腿男,奈何进错房、揍错人,错揍的正是那只绣花枕头,这一次绣花枕头KO了她。他说:成天追着我打,你是有多喜欢我,行,我负责。SO:此文又名《我负责宠你到底》、《烈少宠妻实录》【剧情一】某记者问:烈少,据说当初是你骗了尊夫人签下契婚协议书?烈少:你没看我正在跪榴莲。【剧情二】某记者问:烈少,据说当初契婚协议书中有一条不得上床的硬性规定?烈少:老婆,来,把这安胎药喝了,我再去跪榴莲。【剧情三】某记者问:烈少,据说尊夫人是你三哥的最爱?是日,某记者牙卒……【剧情四】记者问蒙家萌宝:你爸爸和妈妈打架,你站哪一边?萌宝:我站旁边。【文案】多重身份的他+双重人格的她+契婚甜入骨关于女主双重人格:她七岁那年被雷劈过,自此天赋异禀,同时也留下一隐疾,但凡听到雷声就会控制不住自己做出一些非常暴力之事。SO:此文又可名《一个史上最不要脸的男人VS一个史上最暴力的女人之光辉战史》、《夫妻间降服与被降服的N种乐趣》★推荐我的现言完结文:天赐宝贝之偏偏喜欢你【一对一身心干净+养成+霸气总裁独宠霸气娇妻】
  • 十维app

    十维app

    一维是个点,二维是条线,三维成空间,四维组时间。当你能达到四维时空后的维度,你会怎么样?封神?不,这只是达到第六维度而已。夏天以最高维度引擎“十维”穿梭无限宇宙,经历无限位面。
  • 有种诗意叫生活

    有种诗意叫生活

    我把平时写的一些文章归在一起,算是生活随笔吧
  • 总裁有点甜请妻入翁

    总裁有点甜请妻入翁

    在家人面前她温婉又大方,在外人面前她可怜又卑微,在他面前……“亲耐的,键盘,榴莲,您随便选一个趴~”在家人他沉默寡言,在外人面前他高冷腹黑,在她面前……“亲爱的,我觉得我还可以挣扎一下,诶…诶…,别走啊,听我解释”
  • 闯仙武

    闯仙武

    本书已经太监,一年间接性更新,作者已死,有事烧纸……
  • 从前有个男生

    从前有个男生

    人生只有一次,无论什么时候,请勇敢一点,不要给人生留下遗憾。在这里且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
  • 沈大神:求放过

    沈大神:求放过

    她绝望不甘愤怒她不明白苍天为什么对她那么残忍。爸爸妈妈车祸死亡,她最爱的男人给她致命一击。她到底该怎么办?
  • 最强农家医女

    最强农家医女

    医学世家天才一朝成为山窝村的农家女。可怜父母具双亡。家徒四壁只剩下三堵土墙。两个妹妹严重营养不良,还有一个不知被卖往何方。爷奶重男轻女狠心吝啬。叔伯婶娘没一个心慈善良。堂兄姐妹全是中山狼。一穿越过来就遇到堂姐下药毁她名声抢未婚夫戏码。宁浅浅表示头疼无奈,“想要就说啊,这种渣男留着还碍眼呢!”妙医圣手得仁心,金银美男齐上门。看得亲戚嫉妒恨,阴谋诡计无休止。(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寰宇武圣

    寰宇武圣

    以武入道,武耀寰宇!谁言唯有仙道乃是通天大道!看刘毅披荆斩棘以武入道踏出通天圣途!
  • 末世最强种子

    末世最强种子

    末世说来就来!一个逃到地球的外星人,散播出一种致命病毒,控制地球生命,为其攫取地球的资源。主人公李枫,意外获得了一种种子。这种种子,可以使地球的植物产生变异,具有各种杀灭丧尸的手段。李枫引领着自己的植物大军,在末世里与几十亿丧尸作战。可是,面对末世的残酷,面对各种强大的丧尸,他能够最终取得胜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