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62600000024

第24章 平易近人教授学生

1925年,齐白石的第三个儿子良琨在南纸铺里也挂上了笔单卖画,他的画得到了父亲的亲传,卖画的收入足可自立谋生。

由于齐白石的画越卖越好,湖南的同乡凡是到北京的,都要到齐白石的家中拜访,其中有位同乡对齐白石说:“你的画名,已是传遍国外,日本是你发祥之地,离我们中国又近,你何不去游历一趟,顺便卖画刻印,保管名利双收,饱载而归!”

齐白石回答:“我定居北京,快过九个年头啦!近年在国内卖画所得,足够我过活,不比初到京时的门可罗雀了。我现在饿了,有米可吃,冷了,有煤可烧,人生贵知足,糊上嘴,就得了,何必要那么多钱,反而自受其累呢!”

同乡听了,笑着对他说:“濒生这几句话,大可以学佛了!”于是他又向齐白石谈了许多禅理。

齐白石十分乐意听禅理,并从中感悟出了许多做人的真谛来。

1926年,62岁的齐白石失去了含辛茹苦的双亲,由于战事,齐白石回家乡为双亲送终尽孝的心愿没有实现,为此,他非常伤感。多年来,自己飘泊在外,对父亲既不能侍奉又不能迎养到京,齐白石内心极度懊悔,想乌鸦长成犹能反哺母亲,而自己身为人子,却未能孝养父母,竟然是人不如鸟。

这年冬天,齐白石在西城区跨车胡同15号院买了一所房子,后来这所房子就成了齐白石生活和工作的中心。

19世纪20年代,是中国新美术运动发展的活跃时期,各地纷纷建立美术学校。北京成立了国立艺术专门学校。1927年的一天,杰出的画家、教育家,北京国立艺术专门学校的校长林凤眠来到齐白石家,邀请齐白石出任该校的教师。

林风眠诚恳地对齐白石说:“齐先生,我们想聘请您担任学校的教授,讲授中国画这一课。希望您支持我们一下。”

齐白石一听,忙摇手说:“林校长,我从小是苦人家的一个砍柴放牛的娃子、作田的农民、雕花的木匠,只读了一些《四言杂字》《千家诗》《唐诗三百首》一类的书,让我到大学去教中国画,我是不敢答应的。”

林风眠劝说道:“先生谦虚了,虽然我们是第一次见面,但先生的大作,我是亲眼见过,并十分钦佩的。所以这次,我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这课只有先生才能担当。”

齐白石诚恳地谢绝:“先生说哪里的话,我画的东西不算什么,只是兴致来了,画几幅而已,糊个口罢了。至于教书,我可是从来都不会的,我实在是怕误人子弟呀!”

林风眠说:“哪里,哪里,齐先生您太谦虚了!”

齐白石又一次使劲地摇摇头,给林风眠建议地说:“其实,在这北京城里,名气大的人有很多,先生何必一定要请我呢?”

林风眠回答:“先生当然说得中肯,这北京城有名的人是不少,但像先生这么继承国画精髓,并大大开拓、创作的人,却是很少见的。”

林风眠句句话都说得有理,但齐白石还是谦逊地谢绝说:“对不起先生你了,这件事,我实在难以从命,请先生理解。”

林风眠见齐白石态度坚决,只好遗憾地走了。

过了几天,林风眠再一次来请,并说了许多称赞齐白石的诗和画地话。

此时,在齐白石家还有他的其他朋友,友人们听了,都纷纷帮着林风眠劝说,齐白石不好再次推辞了,也就答应了林风眠的请求。

艺术学校离齐家不远,只有一公里,是一所玻璃顶的房子。在齐白石家门的胡同口,每天都总有三四辆洋车并排停在那里招揽生意。齐白石每次到学校去上课,都是由胡宝珠搀扶着上车下车,一刻钟便到学校了。

刚到学校时,齐白石心中总觉得有些别扭,但令他想不到的是,学校上至校长,下至同事,都十分尊重他。

上课时,林风眠看齐白石年纪大了,还专门为他预备一把藤椅,下课以后,林风眠又亲自送齐白石到校门口。

齐白石非常感谢林风眠对他的信任,特意画了张画送给他,还请林风眠在自己家吃便饭。

学生们也很佩服齐白石,每到他上课时,都是很专心地听他讲,看他画,当齐白石走进教室时,学生们便立即停止嬉闹,规规矩矩坐好,待齐先生进来一齐起立行90度鞠躬礼。

齐白石摘下帽子和围巾,稍坐片刻,有时喝上几口桌上工友泡好的茶,即把他的作品挂起供学生们临摹。

课中,齐白石不断地在学生中来回巡视,对习作加以指点,或在学生的画上亲笔示范。

这个时候,教室中往往十分安静,尽管齐白石低语辅导,全班同学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有一天,在课堂上,齐白石还为学生们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画牛的名画家,画了一幅《斗牛图》。画的是牛角相触,尾巴高举,怒态十足的样子。画家自以为此画是自己的得意之笔,十分“牛气”。但有一个农民见了此画后却笑着说:“这也算好画?你去看看斗牛的时候,尾巴是夹在屁股中间的,就算是几个强壮的人,拉它都拉不出来,而你的画却把牛尾巴画得翘得那么高,这还算什么好画呢?”

这位名画家手听了农民的话,非常羞惭。从此,他再也不敢画牛了,也再不敢那么“牛气”了。

齐白石的故事说得学生们都笑了。他讲这个故事,就是教育学生对所画的东西,要经过自己亲眼所见,留意观察,不然,是要闹出笑话来的。

临近下课时,同学们将自己的名字写一纸条放在桌上,请先生在为自己习作上亲笔示范的地方书名题款留作赠品,齐白石总是仔细耐心地为他们签名。

有时,齐白石赠送学生的作品也在上课时带来,照名字题款。款多题以“某某弟属”或者“女弟”等字样。

一次,齐白石班上的一位叫杨邵程的山东籍同学,请齐教授以“黑砖”为名为他题款。

这名同学生性活泼,爱说笑玩闹,但齐白石仍十分认真地题上“黑砖弟属,白石”的字样。

在学校任教期间,齐白石还交了一个教学生画西洋画的法国籍的教师,名叫克利多,他经常和齐白石一起讨论中国画,他对齐白石说:“自从我到了东方以后,接触过的画家,不计其数,无论中国、日本、印度、南洋,能画得使我满意的,你齐先生是第一个。”

齐白石说:“我哪里有你说的那样好,你这样恭维我,我真是受宠若惊了。”

克利多当即说:“我不会恭维,我讲地都是实话。”

听了他的话,齐白石很兴奋,倒不是因为克利多说了恭维他的话,而是一位外国人能这样理解他和理解中国的艺术使他感动。他所取得的荣誉不但是他个人的,也是属于养育他的祖国的。

这时的北京政府腐败、黑暗,官僚们整天吃喝玩乐,根本不顾百姓疾苦,比起前清的官僚,他们的所作所为可以说是有过而无不及。齐白石对此异常气愤,他对自己的朋友说:“一个国家有这样的腐败习气,岂能有持久不败的道理?”

此后,他还专门画了两幅鸡,针对北京官僚们的腐败习气题诗道:

天下鸡声君听否?长鸣过午快黄昏。

佳禽最好三缄口,啼醒诸君日又西。

果然不久,北伐军大获全胜,北洋军阀整个垮台,那些懒虫似的旧官僚,也就跟着树倒猴孙散了。

国民革命军统一中国后,进驻北京,由于国都定在南京,便把北京改称为北平。齐白石任教的艺术专门学校改称为北平艺术学院,齐白石也改称为教授。

这年9月初1日,胡宝珠生了个女孩,取名良欢,乳名小乖。

转眼到了1930年,齐白石度过了67岁生日。他迁居北京已经十来年了。这十年是他茹苦含辛和艰难奋进,进行“衰年变法”的十年,也是他绘画艺术大放异彩的十年。

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他备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东京画展的成功,使他声名大噪,许多人对他的态度骤然间由冷落变成热情异常。对于这些,他的脑子是清醒的。

这年夏季的一天,艳阳高照,天气炎热,人们挥汗如雨。齐白石来到照相馆,不顾盛夏酷暑,翻穿皮马褂,手里拿着白折扇,照了一张相。他在白折扇上题词曰:

挥扇可以消暑,着裘可以御寒;

二者均须日日防,任世人笑我癫狂。

这张照片陈列于海王村照相馆,人们看见后,都议论纷纷,说:“哪有既穿皮袄,又摇折扇的道理呢?”

这消息很快传遍了北京城,许多有识之士,从齐白石的“癫狂”里,看到了他对当时社会世态炎凉的讥讽与抨击,也看到了他知人与自知的大智慧:“热”时,要防人趋炎附势;“凉”时,要防人落井下石。他把亲身经历和体验的酸、辣、苦、涩,绝妙地凝聚在这一帧穿着皮袄摇着折扇的小照上。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帝师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帝师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帝师”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留侯世家》:“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很明确,“帝师”是指皇帝的老师。本书从记叙帝师生平事迹入手,再现了帝王之师对历代帝王的教育、指导和辅佐,同时揭示了帝师以其亦师亦臣的特殊身份,对帝王决策的各种正面、负面影响之谜。展现给读者一幅亦真亦幻的历史画卷,道出一些亘古不变的历史发展规律。
  • 梅花香自苦寒来——陈俊愉传

    梅花香自苦寒来——陈俊愉传

    《陈俊愉传(梅花香自苦寒来)》讲述了:陈俊愉祖籍安徽,出身于官宦人家,生在天津,长在南京,从小喜爱花卉。读大学选的是园艺系,已是副教授的他出国留学丹麦哥本哈根选的还是园艺系。1950年硕士毕业,他谢绝了国外几家单位的高薪聘请,坚信祖国才是自己施展才华的大舞台。论文答辩结束后一周,未参加毕业典礼,就带着妻子和年幼的女儿,绕道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回国后,他如鱼得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辈子致力于园林教育和园林事业,成为中国观赏园艺学界泰斗,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中国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学科的开创者和带头人。
  • 中国十大皇帝

    中国十大皇帝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十大名帝的故事,包括秦始皇、刘邦、唐太宗、武则天、赵匡胤、朱元璋、康熙、乾隆等。
  • 凯瑟琳·格雷厄姆

    凯瑟琳·格雷厄姆

    本书介绍了美国传媒界的头面人物凯瑟琳·格雷厄姆的故事。内容包括:童年生活、求学生涯、初涉新闻、婚姻大事、总裁之位、妇女解放、劳工问题、罢工事件、老年生涯等十五章。
  • 理学双凤·程颢程颐

    理学双凤·程颢程颐

    千百年来,“二程第一故里”黄陂藏在深闺人未识,这部历史小说首次撩开了神秘的面纱。它从地域文化的视角,以演义的手法,对二程从“双凤投怀”、幼年启蒙、习文练武,到从政、执教、治学、传道等方面进行形象性的艺术概括,再现了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还绘声绘色地描述了他们卷入惊心动魄政治漩涡的前前后后。尤其是那脍炙人口的“鲁台望道”、“孔颜乐处”、“如坐春风”、“程门立雪”等千古佳话的生动铺成,更是韵味无穷。
热门推荐
  • 你守护世界我保护你

    你守护世界我保护你

    “陆睒,你滚出来!”林影仿佛从哪个粪坑的爬出来一样。“影姐,老大说他不在。”林影:“啊啊啊啊啊!陆剡我特么真是是欠你的,以后不要想让我去给你接单了!”————“影姐,还接单吗,老大说你要的枪改装好了。”林影看见自己的小宝贝就在面前咬牙切齿微笑道:“接,我接。”
  • 重生之山有扶苏

    重生之山有扶苏

    史书中只有两个苍白的字眼囊括了一生,谁曾记她也有过娇俏明媚的岁月,咸阳宫中曼吟郑风,相许相随,亡故之后执念不灭,魂魄长徊!——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声声郑风言犹在耳,夫去子亡痛何如哉?当郑姬的残魂追随着公子扶苏伏剑溃散,突如其来的重生会带给大秦怎样的变化?
  • 大明朱文正

    大明朱文正

    朱文正,朱元璋之侄,为人狂放不羁,却又胸怀大略。洪都保卫一战,使其名扬天下,被誉为明朝第五大将。然而却在战后被告谋反,被朱元璋关进囚室,幸得马皇后求情,才保住性命,终其一生再也未能出战。其子最后却能获封藩王,令人诧异,其中到底有哪些内情,不禁让人浮想联翩。且后人多对朱文正洪都一战大加赞扬,却对朱文正的人品多加贬抑。试想,一位用兵的绝世奇才岂不会洞察天下大势,而昏庸的去背叛自己掌握大权的亲叔父?其中必有很多曲折与内情,或者说是误解,那么,我的这篇小说就以朱文正为中心,讲述一个属于朱文正、属于大明的故事。
  • 被雷劈后我穿越了

    被雷劈后我穿越了

    听闻逆鳞山巅有一个渡劫期强者正在面临天雷之劫,渡劫成功则羽化成仙,渡劫失败则灰飞烟灭。李乘风听到这个消息,连夜跑来凑热闹,顺便看看能不能捞上点这个强者散落的法宝。但是令李乘风没想到的是,他被老天爷接二连三的针对了。醒来后,他发现自己穿越了。
  • 厚爱蛮妻

    厚爱蛮妻

    当年,是她瞎了眼!满心付出,婉转承欢,却换来他轻蔑的一句:“你的孩子与我何干”,转身与小三浓情蜜意。孩子夭折,父母双亡。三年病魔纠缠,三年浴火重生,她的爱,燃烧殆尽。待她淡定归来,娇柔依旧,不想与他有一丝一毫的纠缠。他却说:“女人,我要你回来。”呵——回来就回来!不过……你真的以为,追回我,就那么简单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铁魂KOM

    铁魂KOM

    勇者独行,逆战灭世狂魔!意志如钢,锻造撼天神话!
  • 我以后不会再喜欢你了

    我以后不会再喜欢你了

    七年,从小学追到高中;从十岁到十七岁;从小小一只到亭亭玉立。而他却不知道路歆喜欢齐光啊。暗恋一个不喜欢自己的人,真的很卑微。但这是一个人的甘之如饴,是一个人的独自欢喜。满腔喜欢也是会一点点被磨平的,也许是时间,也许环境;也许是成长;也许.........第八年,路歆认真地对杨烯说:“我以后都不会喜欢你了。世界这么大,总有一个人,会爱你的所有。喜欢是会被时间消磨没有的,但爱不会。爱是永恒的。新人报道,甜文,男主骚断腿食用指南:作者自知文笔不好,时间上可能会有bug(。’▽’。)
  • 魔女归来成女神

    魔女归来成女神

    前世时她无恶不作,残暴助纣为虐,为了那个人她彻彻底底做了恶魔,报应来得也是响当当的快,她为恶魔成魔,恶魔却利用她洗白白。女主那个悔那个恨是百十万字都写不完的。好在老天爷的眼睛是雪亮雪亮的。重生后的女主立誓,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然后一代魔女开始了逆袭成女神的道路……
  • 凤铭九天

    凤铭九天

    一个大陆第一凤铭家族诞生了一变异小孩。因此诞生了家族纠纷,叛党涌现,杀光四起,小孩被父母舍生救下漂流在最低层的世界中,从此与父母留下的物件一起踏上拯救父母与家族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