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30200000003

第3章 气血养生——气血充盈防未病

§1.气血冲和,万病不生

“未病”是指尚未形成或刚刚萌发的疾病,“治未病”实际上是中国自古以来一直坚持的以预防为主的养生原则。防病胜于治病,而“气血”是维持生命的源泉,气足则血行畅顺,血足则气行健旺,气血充盈,则百病不生。

中医认为,“气”和“血”对人体的意义至关重要。朱丹溪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就是说,如果人身上的气血达到一种平衡、协调、通畅、有序的冲和平衡状态,就能保持精力充沛,身心舒畅,体魄强健,益寿延年。

我们先来看下“气”。

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营养物质来维持,人体必须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包括肺从自然界吸入的清气和由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之气,以此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人体的气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气、食物经消化后生成的水谷精微之气和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

气是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能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能推动血液的生成、运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气能维持体温、温暖内脏、提高内脏机能。如果人体内“气”不足,则会导致畏寒肢冷、血运迟缓等。气还能护卫肌肤,抗御邪气。中医用“正气”代表人体的抗病能力,用“邪气”表示一切致病因素,因此,如果正气不能抵御邪气,人就会生病。

气可以调节汗水与经血的分量,调整体内物质的排泄。主要是对血、津液、精液等液态物质的稳固、统摄,以防止无故流失的功能。如果气的这种功能不足,人便会出现血汗、盗汗、遗尿、遗精等症状。

气可为机体脏腑功能活动提供营养物质。通过气的运动,人体内部可产生各种变化,比如将血转化成精,或者将津液转化成汗,使气、血、津液和精相互循环变换。如果气的这一功能失常,会影响到气、血、津液的新陈代谢,影响到食物的消化吸收,影响到汗液、尿液和粪便等的排泄。

上述气的几种功能,密切配合,互相为用,以此保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血”的重要性。

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主要指血液。血是运行于脉中,环流周身,具有营养作用的红色液体。脉是血液运行的管道,又称“血府”。脉具有运行血液的作用,血液在脉中循环于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肢节,为生命活动提供营养物质,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血液不能在脉内循行而溢出脉外时,称为出血,即“离经之血”。

血有营养和滋润的作用,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血主要来源于脾脏将食物消化所得的水谷精华,可能是由水谷的精华直接制成,或从水谷中抽出的营气与津液合成。所生成的血液会通过心脏持续送往全身各处。被送往全身的血液,就是支撑身体活动的营养源。血能否在全身顺畅运行,关系到肌肉和筋骨是否壮实、皮肤和毛发是否有光泽等。

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血气的充盛、血脉的和谐运行可以让人精神充沛、神志清晰、感觉灵敏、活动自如。只有血液供应充足,人的神志活动才能正常进行。

综上所述,可见“气”和“血”在人体内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好好养护我们的气血。

§2.顺应自然,天人合一

自然界有四时交替,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我们常说,养生要合乎四时,因此要想身体健康,少生病,就要顺应自然的规律。

自然界的树在春天的时候开始长叶子,夏天时枝繁叶茂,秋天时树叶开始凋落,冬天的时候只剩下了光秃秃的树干。人的气血也是一样,在春天的时候,气血从里往外走;夏天的时候气血全在外面,就像树的叶子;俗话说“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到秋天,气血就开始从外面向里走了;到了冬天,气血都到了里面,外面就相对不足。

在夏天,树上所有的营养都在枝叶上,根上几乎没有什么营养。而冬天要给树灌溉,是为了在春天让它更好地生发。

老百姓有句话叫“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迟早作病”。这句话的意思是,夏天时,气血都到外面去了,它能够通过汗液把体内多余的东西排出去。如果不热,那么人体就很可能成了堆放废物的垃圾场。而冬天的时候讲究进补,最好吃些有营养的东西,因为这个时候气血都在里面,吃了好东西能充分运化,为明年的春发做好准备。如果冬天不进补,那么第二年春天就没有气血供生发。这和树的冬灌是一个道理。

在冬天储存营养的同时,也会产生多余的产物,到了夏天发汗的时候,正好把这些多余的产物排出体外。

纵观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夏天唯恐空调不冷,冬天唯恐暖气不热。如果把自然界的树“请”到屋子里面来生存,它也会吃不消的。这样违背四时的生活方式,会造成人体内气血运行混乱,人就会因此而生病。

所以,我们要像自然界的树那样,顺应四时的规律,才能身体健康。

§3.提升血气,彻底根治慢性病

生活在农村的人几乎都有这样的体验:平时下下地,干干活,忙忙碌碌的但却很少生病,而停下来休息几天,各种病痛就会找上门来。再忙碌起来以后,病痛就又消失了,所以有人就感慨自己是做牛做马的命。其实,在中医看来,这只是气血水平升降的结果。

人体的血气能量依高低水平分为以下五个等级:

(1)健康水平

处在这个血气水平的人多是身材匀称、脸色红润、脾气温和、作息规律之人。由于人体有很强的防御力量,各种外来的疾病不容易侵入。但是,此类人在生活中很少见,几乎没有。

(2)阳虚水平

这个血气水平低于健康水平。睡眠太晚、饮食不节、长期营养吸收不良等都是造成血气水平下降的原因。人体处在阳虚水平时,仍有能力抵抗,但是不像健康水平的人那样能快速击退疾病,而是会在人体的各个器官发生激烈的战事,因此会出现各式各样的症状。有些人由于身体经常有这种战事的现象,传统上会认为他体弱多病。经常感冒发烧的人,或者有过敏性体质的人,都是处在这个等级里的血气水平。

(3)阴虚水平

这个血气水平要低于阳虚水平,这时的血气只够维持日常工作或活动的需要。一般的疾病侵入时,人体并不抵抗,疾病长驱直入。由于没有抵抗的战事,因此也没有任何不舒服的疾病症状,但是会在人体的肤色、体形及五官上留下痕迹,有经验的医生能够识别出来。

如今,很多人都属于这种血气水平。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年轻很健康,每天熬夜、胡吃海喝,尽情地透支体力也不会生病,这就是典型阴虚水平血气能力的症状。可以说,这类人并不是没有病,而是没有能力生病。

人在这个血气水平维持多长时间要因人而异,体质好的人久一点,差的就很快降到下一个气血水平了。

(4)阴阳两虚水平

阴虚水平接着下降,等到储存的能量即将用尽的时候,就到了“阴阳两虚”的水平,这时人会出现乏力、疲倦等状态,且持续性强。这个时候人体为了取得必要的能量,会到肌肉里或其他部位汲取能量。这时的“能量用尽”,指的是在安全库存的范围内的低水平,不是真的完全用尽。人体的能量透支到了这个水平,会暂时停止能量的透支,使身体出现很容易疲倦的状态,强迫人体增加休息,这是一种人体的自我保护功能。

(5)血气枯竭水平

血气水平再继续下降,一直降低到中医所说的“阴阳大虚”的水平,也就是血气枯竭。这时人体血气虚亏导致肝火旺,夜间难以入睡。这个阶段的肝火旺,所透支的能量超过了人体安全库存下限的透支,身体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阶段,才会不得不透支各种可能转化的能量。这时越不睡觉,人越虚,肝火越旺,形成恶性循环。

处于此水平的人,由于连控制五脏六腑的能力都丧失了,所以一旦生病,都是非常严重的疾病,例如各种癌症、肾衰竭、中风等。由于血气枯竭,同时对五脏六腑都到了失控的地步,因此很容易演变成各个脏器在很短的期间里陆续发病的现象,其实并不是第一个发病的器官拖累了其他的器官,而是各个器官同时都达到了发病的临界状态,一发不可收拾。

人的气血水平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我们的健康状况上升或者下降,在血气上升和下降时都会出现生病的症状,即使是相同的症状,在上升和下降趋势中,也可能是由完全不同的原因造成的,这时就必须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人体血气下降的速度很慢,数以十年计,但是上升却很快,数以月计。在血气上升至阳虚之前,如果能每天早睡早起,加上勤敲胆经,血气就会很快上升,通常经过一个月的调养,自身就会有体力和精神明显改善的感觉,四五个月就有很好的效果,旁人从气色就能看出明显的差异。多数内脏的疾病也就是慢性病,就有了康复的机会。

§4.气血畅通可防老抗衰、预防疾病

《黄帝内经·素问》中说:“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意思是说,对疾病的治疗,应注重于疏通脏腑气血,使无壅滞之弊,则人体可恢复平和与健康。正如清代姚止庵在《素问经注节解》中所释:“疏其壅塞,令上下无碍,血气通调,则寒热自和,阴阳调达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因为人体气机失去正常的运动状态,即气机出入阻隔,升降失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中医对病因、病机的基本观点。朱震亨就曾说过:“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矣。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从而强调了气血淤滞在发病学上的重要地位。他倡导气、血、湿、热、痰、食“六郁”之说,认为此六者既可单独致病,亦可合而为害,但其关键在于气郁。因此他治疗淤证,首重调理气机。

实际上,气血畅通的理论不仅在疾病的治疗上有重要指导作用,对于养生保健方面,特别是对疾病的预防和抗老防衰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进一步提出:“若五脏元贞通畅,人即安和。”所谓元贞者,即五脏真元之气,也就是朱震亨《格致余论》所说的“人之所借以为生者,血与气也”。

中医气血养生保健的方法十分丰富,其中如体育锻炼中的五禽戏、八段锦,以及吐纳导引、针灸按摩、药浴足浴等诸多方法,究其主要作用原理,无非是疏通脏腑经络气血,以保持机体旺盛的生命力,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目的。

气血淤滞是导致人体衰老的主要原因,这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目前社会上有不少人对补品的作用产生误解,片面迷信补品能强身健体,常年服用坚持不懈。诚然,对于体质虚弱者来说,因人而异地服些补品确有一定益处,这无可厚非,但需慎防滋而呆胃,补而壅塞,导致人体气血阻滞,产生很多不良反应。

对此,清代医家王孟英早就提出告诫,他针对当时“不知疗病,但欲补虚,举国若狂”的局面,大声疾呼“一味蛮补,愈阂气机,重者即危,轻者成锢”,极力反对滥用补剂。时至今日,这种情况仍然应当引起人们足够的警惕。

§5.十招自测气血水平

气血水平所处状态,关系到人体的健康状况,所以我们要了解自己的气血水平,及时调整,以保证身体健康。那么我们如何才能知道自己血气水平的高低呢?

(1)看指甲上的半月形

正常情况下,半月形应该是除了小指都有的。大拇指上的半月形应占指甲面积的1/4~1/5,食指、中指、无名指的应不超过1/5。如果手指上没有半月形或只有大拇指上有半月形说明人体内寒气重,循环功能差,气血不足,以致血液到不了手指的末梢;如果半月形过多、过大,则易患甲亢、高血压等病。

(2)看皮肤

皮肤白里透红,有光泽、弹性、无皱纹、无斑代表气血充足。反之,皮肤粗糙、没光泽、暗淡、发白、发青、发红、长斑都代表身体状况不佳,气血不足。

(3)看唇色

双唇泛白,属气血亏损,或阳虚寒盛、贫血、脾胃虚弱。唇色深红,并非气血佳而是有热在身,属热证。阴虚火旺者,唇红鲜艳如火。唇色深红兼干焦,则内有实热。唇色青紫,多属气滞血淤,血液不流畅,易罹患急性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如唇边发黑,但内唇淡白,显示人既有实热,亦气血亏结。

(4)看牙龈

这一点小孩子不明显,主要是成人。牙龈萎缩代表气血不足,只要发现牙齿的缝隙变大了,食物越来越容易塞在牙缝里,就要注意了,说明你的身体已经在走下坡路,衰老正在加快。

(5)看眼睛

看眼睛实际上是看眼白的颜色,俗话说的“人老珠黄”,其实指的就是眼白的颜色变得浑浊、发黄、有血丝,这就表明你气血不足了。眼睛随时都睁得大大的,说明气血充足;反之,眼袋很大、眼睛干涩、眼皮沉重,都代表气血不足。

(6)看耳朵

小孩子主要看耳朵形态,大人除了要看形态,还要看色泽如何、有无斑点、有无疼痛。如果呈淡淡的粉红色、有光泽、无斑点、无皱纹、饱满代表气血充足;而暗淡、无光泽代表气血已经下降;如果耳朵萎缩、枯燥、有斑点、皱纹多,代表人的肾脏功能开始衰竭,要引起足够的注意。

(7)摸手温

如果手一年四季都是温暖的,代表人气血充足;如果手心偏热或者出汗或者手冰冷,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8)看手指的指腹

无论孩子还是成人,如果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细细的,都代表气血不足;而手指指腹饱满,肉多有弹性,则说明气血充足。

(9)看头发

头发乌黑、浓密、柔顺代表气血充足;头发干枯、脱发、发黄、发白、开叉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10)看睡眠

成人如果像孩子一样入睡快、睡眠沉,呼吸均匀,一觉睡到自然醒,表示气血很足;而入睡困难,易惊易醒,夜尿多,呼吸沉重或打呼噜,则表示血亏。

§6.导引术:让气血畅行无阻

“导引”是一项以肢体运动为主、配合呼吸吐纳的养生方式,源于上古的舞蹈动作。

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熊经”“鸟伸”等。如《庄子·刻意篇》里记载:“吹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导引图》的40多种姿势,便是先秦导引术的总结。

早期的导引实际上包括了气功和按摩,隋唐以后,气功、按摩逐渐从导引中分离出来。

导引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养生方法,历代皆有发展,代表流派有周代王子乔始创的赤松子导引法、唐代高僧鉴真所创的鉴真吐纳术、宋代高僧广渡始创的广渡导引术和清代曹廷栋创设的老人导引法等。

我国古代中医学家一般认为导引是一种肢体、筋骨、关节的活动,能够引导体内气机趋向平和,活动肢体使其柔软,最终使人“骨正筋柔,气血以流”。

导引属于中国传统的养生运动,它不同于现在的某些以展示人体极限能力为目的的竞技体育项目。竞技必须竭尽全力,因而在运动中难免会受到损伤。因此,竞技体育与养生锻炼并不相同。中国传统的养生原则,讲究“闲心”(精神要悠闲)、“劳形”(形体要运动)。

导引正是为“闲心”“劳形”而设。就“劳形”而言,又必须“常欲小劳,但莫大疲”,也就是说要轻微运动,不要精疲力竭。

在这一点上,导引锻炼与印度瑜伽等锻炼方法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两者都是通过缓慢平静的动作,使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关节得到充分锻炼。

高明的瑜伽师,其肢体柔软如婴儿,这完全符合中国古代老子的养生思想,“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可见,柔软意味着生命力旺盛,僵硬意味着机体趋向老化。

人体衰老的先兆之一就是关节僵直、活动欠佳,甚至步履蹒跚、老态龙钟。因此,中国的导引、印度的瑜伽,都是为柔筋软体而设,并不追求肌肉发达,力量强大。

至于“骨正”,是为了纠正人们日常生活中形成的躯体“不正”现象。人体就好比一栋房屋,骨骼就是这栋房屋的梁柱,而脊柱就相当于房屋的大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因各自的生活习惯,或外力的因素而产生一些特殊动作。

久而久之,人体骨骼就会出现歪斜而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导引则是最好的矫正骨骼的运动方法。

导引的正骨作用,是通过自我舒缓的动作实现的,不需要强大外力的参与。许多民间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如八段锦、易筋经等,都属于导引的范畴。

这些锻炼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动作和缓自如,可以最大限度地活动筋骨、肌肉、关节而不易造成损伤;可以促使血液循环平稳和缓(而非处于兴奋状态)、组织器官大量吸收氧气,却不会使心脏跳动剧烈,血压突然升高,新陈代谢突然加快。

因此,导引是老幼皆宜的运动良方,只要按一定的方法和缓地运动肢体关节,使全身气血流畅,就能够达到导引的效果。

§7.杜绝透支,常保一份血气给自己

中医用血气来说明人体的能量,血气包含人体的许多物质,其中血液是人体能量最重要的代表。一般情况下,血液总量和人体的血气能量成正比。

如果人体每天造血的数量大于血液的消耗,那么血液总量就会愈来愈多,多余的血液就会进入人体的各个脏器。如果人体长期处于血液总量不断上升的状态,那么各个脏器中都充满了血液,骨头中充满了骨髓,人就处于血气能量储备充足的状态。

反之,如果每天血液的消耗大于造血量,时间长了,各个脏器中储存的血液就会愈来愈少。如果脾脏的藏血减少,人体的免疫能力就会下降。

如果肝脏的藏血减少,血液在肝脏中清洗的次数就会减少,血液就会愈来愈脏。当肝脏中的血液减少到很低时,就会逐渐出现肝脏萎缩或者肝硬化的现象。

如果肾脏的藏血减少,血液中的垃圾就无法透过肾脏排出去,当肾脏完全不发挥作用时,就会演变为尿毒症。

长期处于透支状态的人,其幼年时所储存的血气能量,可以支持其数十年的消耗。血气能量有点类似于充电电池,储存几个月的血气能量,就可供几年的消耗。有些人长期不正常地生活,每天只睡很短的时间,却没有出现疾病症状,这是因为他年轻时储存了较多的能量。但如果长期下去,难免生大病。

因为人体储存的血气能量是有限的,所以在使用储备能源系统时,通常只供应最重要的部分,这就像能使大楼中的照明系统和消防系统正常使用,但耗电量大的空调系统则停止运行。

同样,当人体的血气不够,开始起用备用能源系统时,也仅供应必要的人体功能,消耗能量大的人体诊断维修系统就会暂时停止能源的供应,当然也就停止运行了。

中医将正常的能量称之为“血气”,备用能源称之为“火”。使用备用能源时,身体的主要现象是熬夜越晚,精神越好,就是中医常说的“心火盛”或“肝火旺”。

在使用备用能源时,诊断维修系统几乎停止运行,因此人体没有不舒服的疾病症状。因此许多人就误认为自己身体很好,从来不生病,可以任意透支体力。也有些人,平常忙起来不生病,一旦停下来休息,立刻浑身不舒服。这就是因为平常使用备用能源,一休息,血气能量就增多,诊断维修系统开始运行,人体就会有不舒服的疾病症状。

所以,养生之道的根本,就在于常留一份血气能量给自己。

§8.养好脾胃,为气血开路

想要改善体质,首先要把脾胃调养好。中医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果脾胃不好,吃下东西就不能很好地吸收,或腹泻,或便秘,或不生精微而生痰涎,或不长气血而长赘肉,所谓虚不受补,根本无法改善体质,只能是增加脾胃的负担,更不用说补气血了。所以说,每个人都要掌握一些补血良方。

补血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应该结合自己的喜好、身体的特点,选择其中一两种,长期坚持下去,这样才能确保血气充足,身体健康。

(1)食疗法补血

补血理气的首选之食就是阿胶,因为阿胶能从根本上解决气血不足的问题,同时改善血红细胞的新陈代谢,加强真皮细胞的保水功能,对容易贫血的女性来说是最好不过的滋补食物。我们可以将阿胶捣碎,然后和糯米一起熬成粥,晨起或晚睡前食用。也可以将阿胶同鸡蛋一起煮成蛋花汤服用。

生姜红糖水也是补气血的不错选择,《本草衍义补遗》中有:“干姜,入肺中利肺气,入肾中燥下湿,入肝经引血药生血,同补阴药亦能引血药入气分生血,故血虚发热、产后大热者,用之。止唾血、痢血,须炒黑用之。有血脱色白而夭不泽,脉濡者,此大寒也,宜干姜之辛温以益血,大热以温经。”

生姜不仅能补气血,还能治痛经,食用时把姜削成薄片,放在杯子里,加上几勺红糖,然后加开水冲泡后,放在微波炉里加热后再喝最有效。需要注意的是,喝生姜红糖水最好不要选择晚上,民间有“晚上吃姜赛砒霜”的说法,生姜能调动人体内的阳气,让人处于亢奋状态以致影响睡眠,危害健康。

(2)穴位补血法

补气血也可以用穴位按摩法,最重要的补血穴位是血海和三阴交两穴。

血海穴属足太阴脾经,屈膝时位于大腿内侧,用掌心盖住自己的膝盖骨(右掌按左膝,左掌按右膝),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张开,大拇指下面便是此穴。血海穴为治疗血症的要穴,具有活血化淤、补血养血、引血归经之功。

每天上午9~11点刺激血海穴最好,因为这段时间是脾经经气的旺时,人体阳气处于上升趋势,所以直接按揉就可以了,每侧3分钟,力量不要太大,能感到穴位处有酸胀感即可,要以“轻柔”为原则。

三阴交穴的功能是:健脾补血、舒肝补肾。三阴交位于内踝尖直上3寸(约一手掌宽或10厘米左右),胫骨后缘。左右脚各一穴,属太阴脾经,与厥阴肝经、少阴肾经交会,故名三阴交。每天睡觉前坚持按揉三阴交5~10分钟,以皮肤潮红为度。

(3)药物补血法

常用的补血方剂有四物汤、当归补血汤、十全大补汤等。常用的补血中成药有当归补血膏、桑葚蜜膏、延年益寿精、养血生发胶囊、归芍地黄丸等。

当归补血膏具有养血益气、活血调经的功能,主治血虚血亏及由血淤气虚导致的面色萎黄、眩晕乏力、头昏头痛、心悸神疲、肌肉消瘦、月经不调等症状。每次15克,每日两次,用温开水冲服。

桑葚蜜膏具有养血润燥、滋补肝肾之功效,主要治疗肝血亏虚、肾阴不足导致的失眠健忘、头晕目眩、精神疲惫、须发早白及年老血虚、肠燥便秘等症。

延年益寿精具有补益精血、养肝滋肾之功,主治肝肾精血亏虚所引起的头晕目花、耳鸣耳聋、肢体麻木、腰酸腿软、须发早白等症。补血中成药以消除或改善血虚症状为主要功效。由于血虚与气虚、血虚与阴虚常常相互并见,所以运用补血中成药时,要以血虚症为主要表现。

最后,给大家推荐一款山药薏米芡实粥。不管是衰弱高龄的老人、先天不足的幼儿,还是身染重病的患者,山药薏米芡实粥都会给你最大、最贴心的帮助。因为,山药、薏米、芡实是不需要支出额外的气血就能直接提供给我们气血的良药美食。

当然,也有一些人不适宜食用山药薏米芡实粥,如体内浊气太多的人,喝完此粥必饱胀难消;肝火太旺的人,必胸闷不适;淤血阻滞的人,必疼痛加剧。另外,津枯血燥、风寒实喘、小便短赤、热结便秘者也不宜食用。

§9.补气养血的十全大补汤

十全大补汤向来是中医里补气养血之要方,具有气血双补的作用,适用于血气俱虚或久病体虚、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腰膝乏力的人。一般情况下,服用一剂即可见效。

十全大补汤的原料:党参、炙黄芪、炒白术、酒白芍、茯苓各10克,肉桂3克,熟地、当归各15克,炒川芎、炙甘草各6克,墨鱼、猪肚各50克,猪肉500克,生姜30克,猪杂骨、葱、料酒、花椒、食盐、味精各适量。十全大补汤的做法:

(1)将以上中药装入洁净纱布袋内,扎口备用。

(2)将猪肉、墨鱼、猪肚洗净;猪杂骨洗净,捶破;生姜拍破备用。

(3)将猪肉、墨鱼、猪肚、猪杂骨、药袋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放入葱、生姜、花椒、料酒、食盐,置武火上烧沸;后用文火煨炖,待猪肉、猪肚熟烂时,捞起切条,再放入汤中。捞出药袋不用。

十全大补汤的食用:

服用时将汤和肉装入碗内后,加少许味精,食肉喝汤,早晚各吃1碗,每天2次,全部服完后,隔5天再服。十全大补汤虽好,但风寒感冒者不宜食用。

§10.气虚体质者宜重“五养”

传统医学认为“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人体的“正气”有促进生长发育、保卫身体及抵御疾病侵袭的生理功能。

气虚体质的人容易感冒,也比较容易生病。体形消瘦或偏胖,身体容易疲倦,全身乏力。另外,还伴有面色苍白,说话声音低微,稍微活动则出汗,心悸,舌淡苔白,脉虚弱等身体特征。

《杂病源流犀烛》中有:“气虚者,脾肺二经虚也。或饮食,或劳倦,气衰火旺,四肢困热,无气以动,懒于言语,动作喘乏,自汗心烦,心渴补中气。”

气虚者的养生关键在于补气。中医认为,肾为气之根,脾为气之源,故补气重在补脾益肾。如果气虚,我们可以按下面几种方法治愈。

◎饮食调养

气虚者宜补气健脾。常用的药物及食物包括人参、山药、莲子、大枣、黄豆、薏仁、胡萝卜、香菇、鸡肉、牛肉等。

◎精神调养

气虚者精神情绪常处于低落状态。精神调养即要让精神振奋起来,变得乐观、豁达、愉快。

◎运动健身

气虚者不宜进行大运动量的体育锻炼,可多做内养功、强壮功。

(1)摩腰:将腰带松开后端,双手相搓,以略觉发热为度。将双手置于腰间,上下搓摩腰部,直至感觉发热为止。

(2)“吹”字功:直立,双脚并拢,两手交叉上举过头,然后弯腰,双手触地,继而下蹲,双手抱膝,心中默念“吹”字,连续做10余次。

(3)荡腿端坐,两脚自然下垂。先慢慢左右转动身体3次,然后两脚悬空,前后摆动10余次。

◎环境调养

气虚者适应寒暑变化的能力较差,寒冷季节常感手脚不温,易感冒。因此,冬季要避寒就温。有人指出,若在秋季每日进行1次冷水浴,每次15~20分钟,则可大大提高适应冬季严寒气候的能力。

◎药物补养

偏脾气虚者宜选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偏肾气虚者可服用肾气丸;属肺气虚者,可常服补肺散。

§11.血虚调养“五部曲”

健康且富有青春活力,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但现实生活中往往因某种原因,导致很多人无法实现这个目标,其中最大的敌人之一便是血虚。

一旦血虚,随之而来的便是面容憔悴,苍白无力,头昏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脉细无力等等,而且还会让疾病乘虚而入,威胁身体健康。

◎引起血虚的原因

(1)失血过多。因外伤失血过多,月经过多,或其他慢性失血皆可造成血虚症。

(2)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饥饱不调,嗜食偏食,营养不良等原因,均可导致脾胃损伤,不能化生谷精微,气血来源不足,导致血虚。

(3)慢性消耗。劳作过度、大病、久病,消耗精气,或大汗、呕吐、下痢等耗伤阳气阴液,劳力过度易耗伤气血,久之则气虚血亏;劳心太过,易使阴血消耗、心血亏虚等,均可导致血虚。

◎血虚调养“五部曲”

中医认为,血虚体质的养生宗旨是补血养血、益气生血。具体方法是:

(1)不可劳心过度。人的血液循环同心有关,大脑的血液靠心脏源源不断地供给,若思虑过度,挖空心思,就会耗伤心血。所以血虚体质的人不可用脑过度。一旦感到大脑疲劳时,就要调节一下,或聆听鸟语,或观赏风景,使自己心情愉快,精神振奋,缓解疲劳。

(2)饮食调养。平时可常食桑葚、荔枝、松子、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猪肉、羊肉、牛肝、羊肝、甲鱼、海参等食物,因为这些食物都有补血养血的作用。

(3)加强精神修养。血虚的人时常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故应振奋精神。当烦闷不安、情绪不佳时,可以听听音乐,欣赏幽默剧,使精神振奋、排解忧愁。

(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人经常感到这痛那痒,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血不够用,故应时常参加体育锻炼,运动项目的选择以传统的健身运动为佳,如太极拳、八段锦、气功导引等,还可以进行郊游、踏青,既能呼吸新鲜空气,又能活动筋骨。

(5)药物治疗。可常服当归补血汤(当归、黄芪)、四物汤(当归、川芎、熟地、白芍)或归脾汤。若气血两虚,则须气血双补,选十全大补汤(十全大补丸)或人参养荣汤(人参养荣丸),和酒服用。

§12.气血养生的四个误区

对养生保健来说,补气血很重要,但由于人和人体质的不同,气血水平不同,补气血也不能整齐划一,这里我们就纠正四个常见的错误。

◎只有女人需要养气血

90%以上的人认为,补气血是女人的事,甚至更无知一点的说是产后妇女的事。虽然由于生理的原因,女人比男人更容易血虚,但并不能因此就说补气血是女人的专利。

其实,在临床上,男人得虚症的也不少。老年多虚症,久病多虚症,其他如先天不足、烦劳过度、饮食不节、饥饱不调等,皆能导致虚症。所以男人也要注意补气血,毕竟都是血肉之躯。

◎运动能增加气血能量

运动会打通经络,强化心脏功能,提高清除体内垃圾的能力,但是不会增加人体的气血能量。运动对健康的影响,主要是加快血液循环的速度,可以使一些闭塞的经络畅通,特别是对于心包经的打通有很好的效果。心包经的通畅,可以强化心脏的功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也会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废物的排出。

但如果只是单纯地运动,完全不改善生活习惯,增加或者调整睡眠的时间,则运动只是无谓地消耗血气能量而已。现在很多人喜欢夜生活,这对健康是十分不利的。本来人体经过了一整天的体力消耗,到了晚上能量已不足,此时再进行活动,只能是透支储存的肝火,相当于在透支生命。

◎寒凉的食物不能吃

并不是所有的寒凉食物进入肚子都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其实,只要与人的体质、吃的季节相适宜,能起到中和、平衡的作用,就可以吃。

比如夏天,人体大量出汗,应适量吃些大寒的西瓜,它能除燥热,又能补充人体内因出汗过多而丢失的水分、糖分,这时的西瓜对身体来讲就能起到协调、补血的作用,而天冷时吃西瓜就容易导致血亏。

另外,寒、热食物要搭配着吃,比如吃大寒的螃蟹时,一定要配上温热性质的生姜,用姜去中和蟹的寒凉,这样就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伤害,还有利于蟹肉的消化、吸收。

◎黑色食物一定能补血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宣传——黑色食物补肾、补血,如黑芝麻、黑豆、黑米、黑木耳、海带、紫菜、乌鸡骨等。

其实并不尽然,温热是补,寒凉是泻。黑米、乌鸡性温,补血、补肾效果明显;黑芝麻性平,补肾、补肝、润肠、养发;黑豆性平,补肾、活血、解毒;黑木耳性凉,海带、紫菜性寒,夏天可以经常吃,冬天尽量不要吃。

所以,任何食物补还是不补,一定要看这个食物的属性,而不要根据颜色盲目下定论。

日常养生小百科

中医认为,“气”和“血”对人体的意义至关重要。朱丹溪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就是说,如果人身上的气血达到一种平衡、协调、通畅、有序的冲和平衡状态,就能保持精力充沛,身心舒畅,体魄强健,益寿延年。

气血淤滞是导致人体衰老的主要原因,这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朱震亨就曾说过:“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矣。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从而强调了气血淤滞在发病学上的重要地位。

如果手指上没有半月形或只有大拇指上有半月形,则说明人体内寒气重,循环功能差,气血不足,以致血液到不了手指的末梢;如果半月形过多、过大,则易患甲亢、高血压等病。

牙龈萎缩代表气血不足,只要发现牙齿的缝隙变大了,食物越来越容易塞在牙缝里,就要注意了,说明你的身体已经在走下坡路,衰老正在加快。

如果手一年四季都是温暖的,代表人气血充足;如果手心偏热或者出汗或者手冰冷,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中国传统的养生原则,讲究“闲心”(精神要悠闲)、“劳形”(形体要运动)。就“劳形”而言,又必须“常欲小劳,但莫大疲”,也就是说,要轻微运动,不要精疲力竭,要通过缓慢平静的动作,使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关节得到充分锻炼。

想要改善体质,首先要把脾胃调养好。中医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果脾胃不好,吃下东西就不能很好地吸收,或腹泻,或便秘,只能是增加脾胃的负担,更不用说补气血了。所以说,每个人都要掌握一些补血良方,以确保身体健康。

喝生姜红糖水可治痛经,食用时把姜削成薄片,放在杯子里,加上几勺红糖,然后加开水冲泡后,放在微波炉里加热后再喝。需要注意的是,喝生姜红糖水最好不要选择晚上,以免影响睡眠,危害健康。

血虚体质的养生宗旨是补血养血、益气生血,具体方法是:不可劳心过度;平时可常食用补血养血的食物;加强精神修养;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等等。

同类推荐
  • 寿世恒言——21世纪全民健康自我管理读本

    寿世恒言——21世纪全民健康自我管理读本

    人们要想健康长寿,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健康意识,摈弃“生死由命,富贵在天”的宿命论,掌握自我保健知识,学会自我保健的技能。《寿世恒言》一书,正是为了“全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而撰写的好教材。
  • 性保健中药

    性保健中药

    本书为“性保健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四十四种有调节人的性兴奋水平和性保健作用中药的性味、归经、配伍、应用。内容丰富、健康实用。
  • 调气养血——女人养生一点通

    调气养血——女人养生一点通

    本书详细介绍了女人如何通过调气养血来养生。全书围绕“女子以血为本”“百病生于气”“女子以肝为先天”等中医理论展开论述,《调气养血——女人养生一点通》中所讲饮食秘方、穴位按摩保健、生活宜忌、情志调摄等内容贴近生活,易学易用,推荐给女性朋友的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的保健真法,适合所有女性阅读使用。
  • 脸要穷养,身要娇养

    脸要穷养,身要娇养

    作者从专业角度指出众多流传甚广的换肤、美白广告秘方的实质,辨别那些所谓新技术、新产品的圈套。全面系统呵护身心:从女性心理到各种女性常见病,从美白去皱到塑身减肥,全面系统呵护女性的身心美。
  • 冠心病食疗食谱

    冠心病食疗食谱

    本书包括冠心病食谱、冠心病心律失常食谱、慢性肺原性心脏病食谱、冠心病常用食谱等四部分内容。
热门推荐
  • 穿越医妃:王爷陛下乖乖来

    穿越医妃:王爷陛下乖乖来

    她是不受人注意的庶女,她从小便被欺凌,一日,当身体重生,灵魂改变,她脱下丑陋的面具,惊艳之容,举世震惊,她的命运不因别人而改变,只为活得更好!
  • 流水溢花亦芳菲

    流水溢花亦芳菲

    如果可能,我愿是一只蛾,一只可以在夜里飞起的蛾,我希望我能飞过炊烟袅袅的村庄田野,篝火燃起的草原大地,即便,那飞去的方向是死亡!如果可能,我愿是一只蛾,一只可以扑火的蛾,我希望当我的身体烧起来发出斑斓的火光的时候,我能够看见,因为那样我将不会再惧黑暗与寒冷!如果可能,我愿是一只蛾,一只小小的没有人可以看见的蛾,停到哪儿,哪儿便是我的归处,露水做棺,尘土做墓!如果可能,我愿!那年,我十五岁,不明白母亲写在那本书上的这番话,只是在她写完这些话而后又似疯了般的将那本书扔入滔滔的江水的时候,我似乎才在那个时刻隐约感觉到了一种无依无靠的凄凉!那一刻,母亲号啕大哭!而我只是依稀记得那本书叫,不死鸟!轮船,沿着长江一直往上走!母亲从不告诉我她和父亲离婚的原因,而在我看来她和父亲本就是同林的比翼,到了该散的时候便就是要散了的,虽然对于爱情与婚姻我从来都不能理解!母亲和父亲离婚的时候我八岁,那时母亲在市歌舞团,是个独舞演员,很少有回家的时候,父亲是一家机关单位的科级干部,每天早上夹着公文包骑着自行车载着我去上学。即便是这样,对于我的父亲,我也依旧很少有过感觉,我甚至都不敢确定我还能否记起他的样子,那个曾经在无数个夜晚里搂着我入睡的中年男人,那个曾经给过我我所要的一切的男人,在他恐吓我如果不留下母亲便不再要我之后,我的记忆里就已经没有他了!夜,是因为生命的沉寂而迷人!轮船在浑浊的江水中缓缓而行,从船底打出的白色的浪花在一阵喧闹之后又消失在无边的夜里!灵儿,你有一天也会要忘记我的生命么?母亲突然问。那时的我,真的是太天真了,天真的几乎都不知道人生是注定要分别的!我只是出神的看着她,看着她那一头的长发在灰暗的夜色中飘飘荡荡,然后从心底涌出一股莫名的恐惧,便动也不敢动。我不知道她为何会问我这样的一个问题,直到那许多年之后,当我再一次回想起那个情节的时候,我似乎才明白了母亲的内心的那种失落,惶恐和不安!灵儿,答应妈,不要忘记我,好吗?我真的爱你!母亲突然转过身,一把将我抱住!那一刻,我看到了她的眼泪,从她的脸颊落到我的脸颊,那一刻,我感觉到了她的颤抖,从她身体触及我的身体!风,来的好快,让我的眼睛猝不及防,我冲上去紧紧地抱住母亲,靠着她的肩,使劲儿地闻着她身上的香味儿,身边是滔滔的江水,我抬头看着满脸泪水的母亲,然后潸然泪下!甲板上的彩旗被风吹得发出嘶嘶的沙响,巨大的探照灯打在高翘的石壁上,如
  • 你是我要守护的晨曦

    你是我要守护的晨曦

    她是九月佣兵团的团长景初,怎料一场爆炸让她意外重生到另一个网瘾少女的身上。从此,她不再需要承担那些上位者的责任,只做一个被家长宠溺的豪门大小姐。九月佣兵团第一人景初死后,佣兵团的九大核心人物也离奇的消失,国际中心群龙无首,各方势力为国际中心的管理权争的你死我活......一时间国际秩序乱作一团。然而,他们都未曾察觉,更大的危险正在慢慢靠近,一个天大的阴谋正笼罩在国际中心的上空。这是,景初才发现,在过去的一世里,她看似无比风光,也不过是那人棋盘上的一颗棋子罢了,所以她决定不再参与到国际中心的那堆烂摊子里去。直到有一天,隐世家族之首——唐少,唐于归出现在她的生日晚宴上,那”现时隐世,王不见王“的规律终于被打破。唐:”九,做我的女人,我可以保你景家繁荣昌盛。“景“唐少,天还没黑呢,不适合做梦。”唐:”我只是告诉你我的决定,你没有选择。“景:”那么多女人,为什么是我?“唐:“因为你欠我一个承诺,你要对我负责。”景:“唐少,我没见过你,没给过你什么许诺。你记错了”唐:”是吗?你忘了,我记得就可以了。“
  • 魂师

    魂师

    十年前,紫乔的师父,和陈小光的父亲都是当时顶尖的魂师,他们来到三石镇后却不知所踪。紫乔为寻找师父的下落,与陈小光、游侠方晨一起来到了三石镇。几个年轻人发现,他们要追查的事都与隐藏在三石镇的一个逆天长生阵有关……他们看不见的势力,为了各自利益都在蠢蠢欲动。
  • 王者大陆之章韦历险记

    王者大陆之章韦历险记

    两世为人的章韦,因其所住小区拆迁,意外的穿越到王者大陆上,却保留了前世的记忆,在王者大陆上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敬请期待!
  • 魔法真解

    魔法真解

    诸神黄昏,文明的消失。一个不是这个时代的神,穿越到他死后的世界,世界已经无神,他将踏入找到一切消失原因的漩涡之中。他是世界一切罪恶代名词,是一切恶、丑、厌、苦的根源。是邪恶黑暗的根源!恶魔?不不不,复活后的我只有一个目的——打脸!
  • 李代桃僵

    李代桃僵

    唐中期以后宦官势力崛起,操控皇帝废立,左右政局,以内诸司使架空前朝,掌控天下!李煦发现自己如果想做点事就离不开他们的合作,所以就跟他们合作了,合作很愉快,成就很伟大。《李代桃僵》说的就是这么一个没溜的故事。————————————
  • 回海

    回海

    红影被神秘组织从孤儿院带走,掩护同伴离开的他无奈留在了那里,十几年暗无天日的日子让他变得麻木,他甚至开始讨厌自己变奇怪的身体。终于有一天他逃了出来,即便知道出口是大海但他却没有丝毫犹豫,不知道在海上漂流了多久,其被救上了岸,回到正常的都市,面对陌生的一切他又开始害怕了。当年被自己救出的小伙伴们现在如何,组织还会不会再找自己,甚至红影觉得自己已经没有了方向,在其最迷茫的时候一个女孩子给到了他方向。
  • 凛霜之渊

    凛霜之渊

    离奇身世,一朝凤凰落凡尘;再次回归,岂知手中握乾坤。出生于药业世家,本应享受荣华富贵的她却被家人残忍遗弃;再次来到人生选择的这条路,是留下,还是放弃?是痛心疾首中的幡然醒悟,还是大彻大悟后的云淡风轻?一切都是命运的注定,且看她,金鳞如何戏人间。“别离”系列终章·第三部——《凛霜之渊》,承蒙厚爱,感谢支持。
  • 丑女不愁嫁:穿越之N嫁新娘

    丑女不愁嫁:穿越之N嫁新娘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一个自视过高的美女,害死了嫉妒她的女子。一命还两命的代价,是变成绝世丑女穿越到春秋战国。魔镜说,只有寻到心甘情愿与她生死相依之人,方能找到回家之路。多世穿越,与兄纠葛的诗经美女文姜、三为王后的妖艳夏姬。。。下一世,她会变成谁?她还能回到现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