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21600000020

第20章 生态经济发展研究(1)

在秦汉以前,黄土高原地区物产丰饶,人称“陆海”。“关中自湃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自虞夏之贡,以为上田。”

正因为如此,在比较长的时间里,这里一直为京都提供比较充裕的物质保障,但在秦统一六国前后,粮食供给问题就已日趋严重,秦汉时期的国都咸阳和长安,在战国末年粮食供给就被迫仰仗巴、蜀地区,这固然与关中地区人口剧增导致粮食需求增大有关,但生态环境的衰变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

“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再给他。”这种马太效应在生态贫困地区有着更充分的体现。哲学思想提醒人们,解决问题的根本就是要找到产生问题的根源。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P.托达罗曾提出“地域”差异理论,以此来解释贫穷国家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当一个贫困地区的生态系统状况虽然不良、生态问题较为突出,但在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可以进行适度的经济开发,或适当的经济开发活动本身可以成为生态环境建设的方式时,可以在保护和建设生态系统的前提下,通过生态经济的形式,发展贫困地区的经济,保护生态与环境。“由于穷人比富人更加依赖于自然资源,如果他们没有可能得到其他资源的话,他们或许会更快地消耗自然资源。”贫困农民如果不能通过其他更有效的渠道获得补偿,他们可能会加剧“过度开采、资源滥用以及资本高估”的行为。

考察黄土高原生态持续恶化的历史原因,回顾60年大规模生态建设低效率的里程,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深层原因是不断增长的人类需求与日益稀缺的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因此,保护和建设生态的根本就是要彻底摆脱经济贫困的羁绊。或者说,加快发展经济是最终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切入点。因此,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这一观点也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关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目前理论界存在两个基本对立的观点,对这两个观点的检验构成了环境经济学实证研究的大部分内容。观点之一为具有新马尔萨斯特征的人口压力假说。

该假说认为,人口的增长增加了对于农田的需要,由此引起的毁林造田将引起森林面积减少;人口的增长还加重了环境吸收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压力,从而会加重环境污染。对人口压力假说的支持者来说,人口的增加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森林面积减少和环境污染加剧,因此控制人口数量是改善环境质量的必由之路。人口压力假说的反对者则认为,虽然单纯的人口增长确实会引起环境退化,但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最终能够抵消甚至超越人口增长对于环境的负面影响。

该观点的支持者认为,随着耕地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就会出现Haya-mi和鲁坦所描述的诱致性技术变迁,农业技术进步能够抵消因人口增长所引起的毁林造田等环境破坏的压力,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和污水处理等都会相应改善,环境状况最终将会好转。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描述的是用某些指标来衡量的环境污染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倒U形关系,这种倒U形关系由格罗斯曼和克鲁格首先发现,因其与描述收入分配不均等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的库兹涅茨曲线相似而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现有的研究文献表明,随着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空气中的SO2、CO2、NOx、烟尘及悬浮颗粒,河水中的一些污染指标,以及负的卫生指标等,均呈现一种先恶化、后改善的统计规律,赛尔登以及斯托齐从理论上论证了EKC存在的可能性。EKC所描述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倒U形关系常被用作论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依据。

因此,以牺牲生态效益换取经济效益固然不对,但只顾生态效益而忽视经济效益也不可取,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1宏观经济方面

1.1黄土高原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现状

除了少数地方,黄土高原绝大多数地区都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一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一方面又面临着空前严峻的资源短缺甚至枯竭、人口超载严重、发展任务繁重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1.1.1农业自然资源“瓶颈”制约愈趋严重农业自然资源短缺是占黄土高原区域面积绝大多数的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而且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而愈趋突出,特别是农业自然资源贫乏的红灯早已亮出,农业发展难以为继。(1)水资源濒临枯竭。西北黄土高原(包括河套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6.9%,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2.2%,而水量仅占全国的1.8%。干旱和地表水的短缺加剧了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如陕西关中地区地下水超采面积达2590km2甘肃民勤盆地地下水位由20世纪50年代的1m~3m下降到现在的13m以下。地下水位下降导致了地表植被衰亡。据1991年统计,20世纪70年代营造的1.73万hm2沙枣林,已有0.65万hm2成片死亡,0.58万hm2衰败;天然灌木林由7.24万hm2减少到2.37万hm2;人造灌木林中有1/3死亡。再如甘肃省中部定西市安定区,水资源濒临枯竭。现在人均水资源仅为300m3,可利用淡水资源人均不足200m3,耕地面积中的灌溉面积仅占7.8%。全区唯一的长约50km、平均宽约3km~4km的农田灌溉带,在过去几十年间一直是全区唯一旱涝保收的米粮仓,而今因水源逐渐枯竭,农田灌溉面积被迫逐渐减少,灌溉质量不断下降。据定西市水土保持工作总站监测数据,安定区降水量在上世纪1950至1980年的30年间,平均值为425mm,1980至1999的20年间平均值为385mm,而近10多年的平均值为350mm。特别是最近连续四年的特大旱灾都是历史上罕见的,2007年的旱灾是1929年以来从未有过的。(2)耕地资源锐减。如定西市安定区从1949年到2006年的57年间,人均耕地面积从0.53hm2减少到0.229hm2,减少了56.8%。若照此速度再减下去,75年后将无地可耕!

1.1.2市场风险增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决定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的主导因素是市场需求,而不是生产和供给。欠发达地区广大农民的经营能力和市场谈判能力普遍较弱,加之市场交易的体系和规则还不够健全和规范,使得农民在搜集、辨析和处理有关市场信息并做出决策时,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只能被动地承受各种风险,无奈的“试错”经营决策和弱势市场谈判地位常常导致农民在实现“惊险的一跃”时被跌得头破血流。比如内官营镇(定西市安定区主要蔬菜生产基地)的菜农们,因为2005年甘蓝(一种小白菜)市场价格比较高,2006年菜农们大量种植甘蓝菜,但因市场行情骤变,甘蓝价格狂跌,2005年0.6元/kg以上的批发价,2006年只能卖到1kg几分钱。这样的市场风险对于一年一个生产周期的农民来说是无法承受的。

1.1.3农民素质相对低下,农村出现了凋敝化趋势在生产力诸要素中,人是最根本的要素。就整体而言,欠发达地区农民至今还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根本不能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据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总队对全省15个县60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6年全省农村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23.42%,小学文化程度占38.80%,分别比全国平均数高出16.42、7.8个百分点;高中以上占8.3%,比全国低3.7个百分点。甘肃省2003年农村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5.2年,比全国平均值少1.1年,15岁及以上人口文盲、半文盲率为20.33%,比全国高出9.38个百分点。这种劳动力素质状况在技术水平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只能靠增加劳动强度和外延型扩大再生产来实现。另外,随着大量农村有文化青年劳动力的非农化、城镇化转移,农村务农劳动力呈现出“高龄化”、“低素质化”趋向,导致农村出现逐渐凋敝的趋势。甘肃省2003年农村流动劳动力平均年龄为28岁,其中,男性29.2岁,占流动劳动力总数的70.5%,女性22.7岁,占流动劳动力总数的29.5%。流动劳动力文化程度与农村劳动力平均文化程度相比:大专以上是3.5倍,中专3.7倍,高中1.5倍,初中1.3倍,小学0.7倍,文盲、半文盲0.3倍。

1.1.4相对贫困化趋势明显,城乡差距大据中国科学院地理所、扶贫办公室资料,全国23%的贫困县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其中最贫困的县该比例高达25%,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均收入在200元以下的人口达600多万。黄土高原人口占全国的7.6%左右,而工农产值占6.3%,人均粮食占全国平均数的78%。在农村改革以来的近三十年间,若纵向观察,农民基本摆脱了绝对贫困的困扰。比如甘肃省绝对贫困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74.8%下降到2005年的7.2%。但是,若横向对比,相对贫困化趋势十分明显。比如,甘肃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978年为101元,占全国当年平均水平134元的75.4%,2005年为1980元,占全国当年平均水平3255元的60.8%,下降了14.6个百分点。

位于甘肃中部的定西市,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762元,占全国当年平均水平3587元的49.1%,比2000的56.2%年下降7.1个百分点,下降速度之快令人担忧。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92元,占全国当年平均水平11759元的62%。同时,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之比为4.14∶1,高于全国3.23∶1的平均水平。

1.2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分析

1.2.1生态退化与经济贫困恶性循环建国以后,长期推行“以粮为纲”、“以钢为纲”的农、工发展战略。在农村一味的强调多生产粮食,因而“开荒种地”、“填湖造田”成了各地通行的法则,造成生态植被退化,农耕面积比重过大,土地垦殖率不断走高。正是因为人口增长和畸形经济发展的合力最终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经济系统结构特点可总结为“四多四少”:即人口多——耕地多——地面水分蒸发多——自然灾害多;天然降水少——植被少——工业产值少——农民收入少。自然再生产、经济再生产状况堪忧,生态经济系统处于恶性循环状态: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力较低——农业水平低而不稳——社会经济贫困——人的观念滞后——人口众多——加大对土地的开发强度——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失衡。生态经济学认为,生态经济再生产是由经济再生产、人口再生产和生态环境再生产的统一。只有三种再生产相适应才能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黄土高原经济欠发达地区所面临的经济与环境“生态脆弱——经济贫困——生态更加脆弱”的恶性循环,其根源在于三种生产关系的失调。即人口再生产数量超过了经济再生产和生态环境再生产速度,导致该地区人口超载;同时人口再生产质量滞后,造成人力资源素质和结构水平低,以破毁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谋生则成为必然。

1.2.2物质能量投入不足农业生产是物质和能量循环转化的过程,是一个生态与经济复合而成的复杂系统,作为生态系统,其内部各种物质和能量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结构进行循环和转化,才能保持稳定;作为经济系统,必须以一定量的合理投入换取最大经济产量,以保证系统的长久高效性。投入的不足,限制了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制约了农业基本条件的改善、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新型产业的开发。区内农民的经济基础较差,投入不足,技术落后,能量循环和物质转化效率低,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比如在已实施的生态建设、水土保持治理中,尽管有国家拨付经费的支持,但就多数工程而言,质量还是不高,效益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中央拨付的资金数额不足,而地方配套投入又不到位。特别是造林种草,管理抚育没有赶上,成活率和保存率普遍偏低,经济效益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开展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积极性。

1.2.3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协调丹尼尔认为,产业层次越高,其对环境的破坏作用就越小。因为,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知识在产业中的含量会越来越高,对有形资产的依赖会越来越小,对资源利用的强度会越来越大,所以它对大幅度提高生产率和经济集约化程度,以及对投资规模、经济增长方式的改进都将产生积极而重大的影响。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可以合理地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促进生产稳定持续增长,发挥地区优势和结构的总体功能效应。黄土高原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仍以定西市为例:先从产业结构看,二、三产业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2006年第一产业产值占社会生产总值40.06%,基本上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高达69.0%,林、牧、其他所占的比重分别为0.8%、27.1%、3.2%,基本是以种植业为主体的单一农业结构,作为影响生态与环境的主导产业的林业在整个农业生产中占比很低,牧业主要是以耕畜饲养为主,未形成商品优势,耕畜在大部分时间里闲置,浪费了资源。这与半干旱黄土高原区多宜林地、牧荒地的资源条件极不相适宜,距离优化结构相差甚远。

1.2.4农产品的初级形态未得到明显改变改革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农业的市场化程度快速提高,但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

投向市场的农副产品大都以原始状态为主,这既降低了产品的价值,影响了农业收入和积累,又形成农副产品收购旺季产品过于集中,淡季过于萧条,市场供应出现畸峰畸谷,买难卖难并存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降低了农民收入。

同类推荐
  • 沧海长歌:有趣的海洋生态与文明

    沧海长歌:有趣的海洋生态与文明

    如果说大河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源头,那么海洋文明则是大河文明顺流而下开拓出的更宽广和更先进的文明形态。海洋,伴随着人类生生不息的成长。而海洋意识与海洋发展战略,对每一个国家来说,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 探究式科普丛书-洼地的水域:湖泊

    探究式科普丛书-洼地的水域:湖泊

    本书介绍了湖泊的成因、分布、分类以及特性等知识,让读者从中了解到湖泊的相关知识,并且对合理利用湖泊、爱护湖泊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 精彩绚丽的宇宙时空

    精彩绚丽的宇宙时空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技的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由于现代科学的分工越来越细,众多的学科令人目不暇接。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广大青少年而言,难免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困扰。有鉴于此,我们组织了数十名在高等院校、教育科研机构的工作、有着丰富的青少年教育的专家学者,编选了这套《新编科技大博览》。
  • 环球水怪之谜

    环球水怪之谜

    本书详细记录了英国的尼斯湖水怪、美国的尚普兰湖水怪及中国的文部湖水怪、哈纳斯湖水怪、青海湖水怪、长白山天池水怪等。从全球的种传说及调查结果来阐述对水怪的理解。书中语言简练、通俗易懂,使青少年朋友看起来更加形象生动,足使搜奇探秘者和水...
  • 发现之旅:太空百态

    发现之旅:太空百态

    本书记录太空中千奇百怪的自然现象,并详细介绍各大行星的故事。提出相关的问题并予以解决,列出依然存在的问题,引起人们探索的兴趣。
热门推荐
  • 无限黑光病毒

    无限黑光病毒

    吴铭在某一天被JO护车突然去世,死后获得系统穿越到各个动漫、电影,小说执行任务。拥有黑光之血的他,变强是迟早的事情,难就难在会不会被各种记忆吞噬自我,变成不是自己的自己。“与天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作为一个‘诚实’的人,我说的都是真话,所以说,你是信我……还是不信我呢?”“我可不是超级兵,只懂得莽,什么都不想的A上去,这可不是我的作风。”“我必须要面向未来,不断前进,不择手段的前进!”冰冷的声音从面罩里面传出,让人无法判断出言语的真伪。已进行的世界:甲铁城,王冠。未来穿梭世界:进击、斩妹、东种、从零。(新人写作,望各位大大海涵,QAQ)
  • 养老护理预防摔伤技巧

    养老护理预防摔伤技巧

    本系列教材是上海和佑养老集团经过多年研究、实践与探索,参考并结合国际上先进的养老护理知识与项目管理理念,为提高养老行业从业者的知识及技术水平而编写的,另外该套教材也可用于养老护理员的教育和培训。
  • 低谷的人生

    低谷的人生

    跌宕的人生,起伏不定,初经事端,茫然无措!
  • 魔域恸歌

    魔域恸歌

    人与魔共舞;人性与科学的辉映。“灵魂交换”是否确有其事?魔族与人类究竟有何世仇?人联已如飘飘黄叶,又该如何在魔域之中生存?少杰为报父仇,舍弃了成为安逸贵族的机会,亲身奔赴星际战场的前线。几经波折,在拂去历史的尘埃之后,他蓦然发现,原来所谓的“捍卫领土”,只是人类自取灭亡的前奏……
  • 快穿之小白花的反派攻略

    快穿之小白花的反派攻略

    女主上个厕所踩到一块肥皂一命呜呼。后来绑上了系统,穿越各大世界做任务攒生命值。什么!我竟然是小白花女主!可是这要求踢掉男主,让反派爱上我又是个什么鬼!1v1总裁的小白花vs情敌的青梅竹马韩泽:“你知道你和星星有什么区别吗?星星在天上,你在我心里。”苏沐:“你眼瞎?乌云密布啊!”###名门淑女vs病娇小奶狗轩辕北辰:“阿姐,以天为席,以地为被,可好?”苏沐:“什……什么?”……(本文无固定cp,每一个故事都是独立的,话说反派有些不分男女哦~)
  • 郡主天下

    郡主天下

    一段宿命,一场姻缘。她本以为是上天垂怜,使她一朝穿越成了五岁被暗杀的懦弱郡主。七年古墓守皇陵令她化茧成蝶。两个灵魂,一副身体。她发誓要让害她的人血债血还。当传说中的懦弱郡主再次回京,她早已不是昔日模样。在京城与国家的旋涡,权力与谋划的巅峰中,她稳坐钓鱼台。当她的身世之谜揭开,一个懦弱郡主又会成就怎样的传奇佳话?!不知何时,她遇到了上天赐给她的姻缘。“女人,从我见到你第一眼开始,你就逃不掉了!”他张开丰厚的羽翼,向她伸出了手。他与她是乱世中的枭雄,凤星起,天女现,他与她始终在风雨中不离不弃,“一生一世一双人,携子之手与子偕老,我许你十里桃花锦绣繁华!”
  • 西游杂谈

    西游杂谈

    当西游变成修真,一个有趣的故事开始了···——————“来吧,如来!”孙悟空猛然跳起,挥棒向天!闪电飘过~~~~那个身影,永恒在传说之中!曾经的热血,锋芒依在!让我们再战全新的修真西游!我要血盟全新力作,砸票求包养啦~~~~~
  • 超级机器人大战

    超级机器人大战

    作者:新人更新:星期一到星期五闲暇时,周末,节假日(汗,总之不定时)TJ:万恶的TJ坚决坚决抵抗!作者:Angle起航!
  • 完美女生:霸道校草是我的

    完美女生:霸道校草是我的

    你有没有想过,亚洲黑社会龙头的女儿和欧洲黑社会龙头的儿子之间会发生什么?千年冰山寒雪烟遇上热情似火的冷千旭,邂逅温暖如春的欧阳逸尘,撞见俏皮可爱的冷千凌。刚开学就碰撞出蠢蠢欲动的火花,那个间接性夺她初吻的变态冷千旭,她怎么会爱上他?而不是暖男欧阳逸尘?爱一个人这么难,还有那么多情敌?没关系,我寒雪烟应付得来,因为我不想放弃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恋,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他,无法自拔......
  • 司空追月

    司空追月

    武道通神,仙道成仙,妖术诡异,巫古纵横!沧海之下,焱仑之巅,残月生,战鼓鸣,空追月!环宇内孤独漂流的大陆,没有方向,孤独前行,突然一日,一轮血色大月横空,蛰伏了三千年的青年应运出世,为了解开心中的羁绊和困惑,于茫茫寰宇内追击血色大月,一步步解开葬古神异,踏上极道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