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95200000014

第14章 (2)

当我们能清楚察觉种种觉受时,就得以亲见体验的流动性,而这就是其中最深邃、最确切的体悟了。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体验根本没有坚实的存在,也不是静止不变的,觉受之境是不停变换的——感受浮现又消逝,其强度、质地和所在部位一直在转变。随着仔细观照自己的生理体验,我们发现这些体验没有任何片刻是静止不动的。一开始,这可能令人非常难受,甚至惊恐万分。

随着一次次放下自己的情节妄想,我们终于明白了,根本没有基础、没有指引的方向,且再也无法隐藏或逃避生起的一切感觉。有次禅修闭关时,一个学生告诉我:“我刚开始正念觉察各种感受几秒钟,马上就觉得焦躁不安,总觉得自己忘了什么重要的事,应该再仔细思索一下。”我们的确很容易杞人忧天,总觉得不保持思考、批判和计划的警觉习性,就有什么坏事要发生了似的;然而,就是这样的习性,让我们不断且无谓地抗拒生命。只有当了悟我们根本无法抓住任何事物时,我们才能够放松自己,不再奋力操控自身的经验。

觉受不断地在变换,假使我们依着习性,抗拒它们或企图紧抓不放,紧缩身体以束缚它们,或絮絮叨叨地编织情节妄想,企图中断或压制它们开展与转变的自然过程,那么,这就像是拦阻河道或使之改道一样。当我们感觉很愉悦的时候,允许河流自然流动是极为轻而易举的;反之,处于身心痛苦之中时,我们就会紧绷,抽身而退。要看清楚这样的状态,并学习以彻底接纳的心态来面对痛苦,即是最具挑战性、最能令人解脱自在的修持。

不以恐惧回应痛苦

怀第一胎时,我和先生都一致决定要在家里生产,不打任何药物,由助产士来接生。我们认为,分娩是个自然过程,既然不是高危产妇,我就想在温馨又熟悉的家中生孩子。我希望能在分娩的过程中尽量保持觉醒,活在当下;尽管我也知道会剧痛难耐,但是我相信禅修和瑜伽的练习可以帮助我“随遇而安”。

阵痛开始时,我已经休息足够,也准备好了。我知道抗拒阵痛只会更糟,因此便轻松以待,呼吸、自然地叫出声音,不去抑制它,完全放下,让身体的智慧接管一切。就像任何动物一样,我完全不去思考,全然浸淫其中,本能地回应我的身体感受,承受自然发生的痛苦。

突然间,转变发生了,当我儿子的头进入产道时,痛楚瞬间加剧,这疼痛远远超越我能以自然呼吸来承受,或任由疼痛通过我身体的程度,我心想,这么痛一定表示哪里出差错了,我全身紧绷,原本深长的呼吸因为惊慌而变得浅快,所有的信心消失殆尽,而原本想要在阵痛中放松的决心也一并抛诸脑后。

就像生物进化设计的其他层面一样,我们称为疼痛的不愉快感,其实是相当聪明的求生功能设计:疼痛表示我们的身体在请求关注,要我们照顾自己。强卡巴辛博士在马萨诸塞州大学主持的减压诊所举世闻名,他将正念觉察的技巧传授给那些慢性及剧烈疼痛患者,他写道:

疾病或悲痛的症状,还有自己对这些症侯的感觉,都可以视之为信差,它们的任务是来告知你有关身心的重大信息。古时候,如果国王不喜欢派来的信差,通常会把信差处死;这就好比只是因为不喜欢,就硬是压抑自己的症状或感觉一样。把信差杀死、否认传递给你的信息、或者因之怒火攻心,都不是走向疗愈的明智之举。我们不应该忽略或破坏这个能完成重大生物信息反馈、有助于自我调整与自我均衡的重要联系。这些症状出现的时候,真正的挑战就是,我们是否能倾听它们发出的信息,并放在心上,也就是说,跟它们完全地联结上。

有时,我们接收的信息是为了实时反应,比方说:灼热的高温——赶紧把手从火焰中抽离;感到虚弱和头痛——去吃点东西;剧烈胸痛与呼吸困难——赶紧打120叫救护车。还有其他时候,疼痛会要我们休息,停止一切活动,以保护自己免于受到更多的伤害。生孩子的时候,疼痛让我们保持高度专注,本能地全心投入分娩的艰巨过程。经历死亡的时候,就像动物般寻求僻静处等待死亡。疼痛也可以引导我们找到内在祥和寂静的圣殿;如果我们能够无惧地接纳痛苦,毫不迷惑,那么,我们就得以明白疼痛所要传达的信息,并以清明的心给予回应。

然而,我在分娩时所经历的强烈痛楚,即使是分娩过程中很自然的一部分,但还是让人大吃一惊。我刚开始是以恐惧回应的,“一定是哪里出了差错”的感觉和意念又生起;练习彻底接纳,我的身心反倒开始抗拒、排斥痛苦。

尽管害怕痛苦是人类的本能反应,不过西方文化更是将痛苦视为不好的、错误的感受。由于不信任自己的身体,因此我们企图控制这个身体,就好像企图控制自然界一样。我们服用止痛药,以为只要消除痛苦就对了;这其中包括了所有的痛苦——生产痛、经痛、感冒和疾病、老化与死亡。西方社会的文化迷思之一就是,不把痛苦视为自然的现象,反而视之为敌人。痛苦成了我们亟欲处死的信差,而不是受我们容许与接纳的人。

生产的痛楚最剧烈之际,我完全处于作战状态,全力对抗着痛苦。我的助产士早已习惯看到产妇因痛苦而感到恐惧、排斥,她立即安慰我说:“亲爱的,没什么不对劲,一切都很自然,只是会很痛而已。”她一连说了好几次,我才有办法听得进去,才得以在这强烈的痛苦、爆炸似的压力、撕裂感与精疲力竭之中,再度忆起要深呼吸并放松自己。只是会很痛而已,不是哪里出了问题,然后我又能敞开自己并接纳一切。

活在世上也要经历痛苦,有时是极为剧烈的痛苦。我们都知道,痛苦的最后一幕并不一定是迎接新生宝宝的喜悦,有时,痛苦甚至根本就了无终期。若这痛苦是受伤的征兆,那么,这可能意味着我们会失去自由活动身体的能力,也可能意味着死亡,由于痛苦和损失之间的关联如此真实,因此我们总是在痛苦之余再加上一个信念:“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难怪我们总是以恐惧来反应,不由自主地想要操控或消除我们的痛苦。

然而,我从生产的经验学到,痛苦的结局并不一定是受苦。佛陀教导我们,我们之所以受苦,是因为执著或抗拒经历,因为我们想要当下的生命有所不同。俗话说:“痛苦无可避免,受苦可不一定。”当痛苦的感受生起时,假使以清明之心、活在当下的态度来面对,我们就可以看清楚,痛苦也只是痛苦罢了。当我们以正念觉察痛苦,而不是盲目地反应,我们就不会把自己窄化为一个受害且受苦的自我。倘若我们心怀恐惧来回应种种感受,就会因此而引发迷惘。就像佛陀所教导的,当我们攀执或抗拒自身经历时,就会启动强大的情绪“瀑布”,恐惧,亦是由种种苦受所组成,只会让痛苦加剧罢了——结果我们现在不止想要逃离原来的痛苦,还想逃离因痛苦而生的恐惧。事实上,痛苦所引发的恐惧往往是痛苦经历中最难受的一部分。正如强卡巴辛博士所说的:“当你见到并感觉到,当下的觉受也只是觉受而已,如此地清净单纯,那么,你逐渐就会知道,加诸感受之上的念头,在当下对你其实毫无用处,只会让情况更糟而已。”倘若将生理痛楚视为一件恐怖的事,那么,痛苦就不再只是痛苦,而是错误的、不好的、必须拼命逃避的一件事。

我们的恐惧通常会不断增加,变成错综复杂的妄想情节。我有四年的时间深受慢性疾病所苦,其中令我最难受的就是,生病的事实等于是在批评我没有能力“好好照顾”自己。每次只要我感到疲惫或消化不良,种种妄想情节和解释就会排山倒海而来:“一定是哪里出问题了!也许我的病情很严重。”然后反复思索着自己可能是始作俑者,“我的免疫系统出了问题,我太逞强了,导致睡眠不足可能是我喝了太多红茶,酸性一定影响到我的胃了。”突如其来的疲累和胃痛,会让我觉得自己很没用、很羞耻。痛苦必定意味着我有某种瑕疵。

习惯性地沉溺在自己因痛苦而编造的情节妄想中,我们便无法如实地体验,痛苦其实只是感受的变换之流。出现这些感受的部位的肌肉紧绷时,我们的脑海就开始编造种种想法,视之为敌人,痛苦于是固化为一种自我造作、固定不动的感觉。

我们的抗拒的确会引发新的症状与受苦的状态;或许是对痛苦的批判和忧虑让我们肌肉紧绷,使我们更加疲累。当我们离弃自己的身体,因内心的恐惧、痛苦而不断编造妄想情节时,就会把痛苦禁锢在身体中。

在剧烈痛楚的当下,我们的恐惧感迅速增强,然后,“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的感觉就会急迫地对痛苦宣战。我的一个朋友椎间盘突出,压迫到脊椎时,他痛苦万分:“就像是有人把汽油倒在我左脚上,然后放火点燃一样。”这痛楚从不停歇,而且十分强烈,他想尽办法逃避这剧烈的痛苦,有段时间,他必须服用麻醉剂、类固醇、消炎药和具镇定效果的肌肉松弛剂。这些药剂会让他昏沉一段时间,但是等他醒来,剧痛又会来袭,直到下次服药为止。“痛苦有种独特的性质,”他写信给我时如此说道,“痛苦愈剧烈,你对周围世界的觉察就愈少,如果这痛苦够强烈,到最后,就只剩下你和痛苦陷入一场微妙的决斗。”

面临生理的痛楚时,若我们的第一反应不是彻底接纳,而是恐惧和抗拒,那么,接踵而来的连锁反应可能会令我们耗尽心力;一旦我们相信哪里出了差错,我们的世界马上随之缩小,我们就会在对抗痛苦的挣扎中迷失自我。相同的过程也发生在面对心理痛苦时;我们总是抗拒寂寞、悲伤和愤怒等等不愉快的感受。无论是生理或心理,假使以恐惧来回应痛苦,我们就会把自己从当下拉开,陷入迷惘的痛苦之中。

若痛苦过于剧烈,迷惘可能会变得非常严重且持久。受害者因极度恐惧而抽离生理的痛苦,导致身心之间的意识联结被硬生生地截断,这就是所谓的“分裂”。所有的人多多少少都有这种现象,但是,假使我们活在一种持续感觉自己身陷险境的恐惧中,要找到回头路可能会比较困难。

身心分裂的创伤性恐惧

罗莎莉小时候曾遭到父亲严重侵害。父亲喝醉酒的时候,会把手伸进她的内裤上下其手,并在夜晚爬上她的床,用身体磨蹭她,直到自己高潮为止。假使她试图抗拒,他就会殴打她,并出言威胁;如果她试图逃跑或躲起来,他就会大发雷霆,追着她跑,并冷酷地殴打她。在父母亲离婚前那年,罗莎莉的父亲曾两度强迫与她性交。这类严重创伤会造成身体与心理上的双重冲击,并且可能会持续一辈子。罗莎莉来找我的时候已经35岁了,仍然单身,而且患有轻度厌食症。她已经接受过好几种心理治疗,但还是不时想要节食,而且焦虑症经常发作。她身体消瘦、僵硬且紧绷,不信任所有认识的人。

罗莎莉觉得那些表面上似乎很喜欢她的人,骨子里都只是想占她便宜而已。她告诉我,她认为有个朋友之所以常跟她在一起,只不过是因为那女孩不想单独去参加派对;而另一个迷人又受欢迎的女性朋友,喜欢跟她在一起的原因一定是因为这能“提高她的自信”,尽管罗莎莉不难找到约会对象,但是她与约会对象的亲密关系总是无法长久,由于不想面对被抛弃的耻辱,她通常会在看到两人关系走下坡的蛛丝马迹时,就提出分手;即使是对认识很久的老朋友,罗莎莉也会尽量保持一定距离。而每当焦虑症发作时,她不是表现得“一切都很好”,就是消失一阵子。

能跟他人较自在相处的时光,往往是她吸食毒品之后,大麻让相处的当下暂时变得很美好。不过她也说,她现在每晚上床前都非得吸毒才能一觉睡到天亮,如果没抽根大麻或服用安眠药,就会在半夜惊醒,梦境千篇一律——她躲在一个黑暗的小角落,有个野蛮可恶的人就快找到她了。

根据神经心理学的说法,创伤性伤害会影响我们的生理机能、神经系统和脑中的化学物,因而导致永久性的变化。在记忆成形的正常过程中,我们通常会依据自己过去形成的某种世界观,去评估每一个新的情境,但是在受到创伤时,这样的认知过程就会因剧烈痛苦的刺激而短路。未经消化且深锁在体内的创伤有时会不请自来,出现在我们的意识中,甚至在危险事件发生过许多年之后,受害者心里还是会重新经历那些痛苦,就好像这些痛苦历年来都持续存在一样。

未经处理的痛苦,会让我们的自卫系统处于随时警戒的状态,除了突如其来的记忆之外,各式各样的情境,即便是毫无威胁性,都可能会启动储存在身体内极高度的痛苦和恐惧;我们的伴侣可能只是因为心烦才提高嗓门而已,但是我们过去的伤痛——住在我们体内所有的惊恐、盛怒或伤痛——可能会在一瞬间如脱缰野马般奔腾而出;无论当时是否危险在即,我们都感觉仿佛处于绝对的险境,非得想办法逃离这痛苦不可。

为了熬过这些剧烈的痛苦,受创伤者刻意麻木自己的生理感受;有些人会感觉“很不真实”,仿佛抽离了身体,从远距离经历自己的生命一样,他们尽其所能避免去感觉体内恐惧与痛苦的原始感受;他们可能会大肆侵犯他人,或在沮丧与困惑之中钻牛角尖;他们可能也会有自杀的念头,或用酒精麻醉自己;有些人会暴饮暴食、滥用药物,或迷失在种种执著的意念中,然而,痛苦并未因此消失,而是蛰伏在暗处,随时会出现,控制人的身心。

“分裂”的现象虽然有某种保护作用,但是也导致受苦,当背离自己的身体,我们就背离了真正的“家”。由于排斥痛苦,将之从自己的生命中抽离,我们必然要因此经受寂寞、焦虑和羞愧等不安的情绪。瑞士心理学家艾莉丝米勒告诉我们,身体内发生的一切是根本无法回避的,我们应该付出关注,否则就会自食恶果:

我们童年的真相全都储存在身体里,虽然我们可以压抑它,却不可能改变它。我们的聪明才智总会被欺瞒,感觉可以被操控,概念可以被迷惑,身体也会为药物所哄骗戏弄;但是,总有一天,我们的身体会要我们付出代价。因为,我们的身体就像个心灵健全的孩子,无法收买,不会妥协或接受任何借口,它会不断地折磨我们,直到我们停止逃避事实为止。

当罗莎莉开始跟我共同面对一切时,这个重大时刻显然已经到来——她的身体开始要她付出代价了。头几次协谈时她就全盘托出自己一生的经历,她非常聪明,能清楚表达自己的问题所在以及问题成因,但她的态度却像是在谈论别人的生命一样。她也让我知道,在协谈时,她无法察觉自己身体的感受,但是治疗结束之后,有时她会马上陷入恐慌或无名怒火之中,这种情形发生时,体内的感觉是如此强烈,她只想一死了之。

同类推荐
  • 中国伊斯兰教苏非学派史论之二:库布忍耶

    中国伊斯兰教苏非学派史论之二:库布忍耶

    本书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宗教观的基础上,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采取专题研究的形式,对中国伊斯兰教四大苏非学派之库布忍耶的历史进行回顾,在此基础上展开尽量客观公正的评述。
  • 三一教研究

    三一教研究

    本书是“浙大人文青年学者文丛”之一,全书分为林兆恩与三一教的创立;三一教的分化和嬗变;莆田地区三一教的现状;三一教的信仰;三一教的制度;林兆恩思想与三教;林兆恩及其思想的性质定位及评价等数章内容。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杜光庭思想与唐宋道教的转型

    杜光庭是唐代道教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宋元道教新发展的重要开拓者。本书第一次对唐末五代“道门领袖”杜光庭的思想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不仅探讨了他的宇宙论、本体论、重玄学、心性论、修道论等思想,而是还将其思想放到唐宋道教的转型中加以考察,认为杜光庭上承唐代道教思想的传统,下开宋代道教内丹心性学之先河,他的思想在唐宋道教理论转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书通过对杜光庭思想的研究来把握唐宋道教的转型,这对于把握整个中国道教思想的演变和发展,了解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与现实价值,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 智慧心:星云说喻

    智慧心:星云说喻

    本书是《苹果上的肖像》、《禅师的米粒》、《点亮心灯的善缘》三本书的合集。用丰富多彩的小故事细细讲述星云大师的入世哲学。娓娓道来星云大师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如何游刃有余地转化。既能使佛法在如今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里得到普及,又能使为庸常生活所挤压的人们得到一片静心的场所。语言朴实生动,真切感人,读来令人受益匪浅。
  • 圣经的故事

    圣经的故事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书,是人类的伟大遗产。而《圣经》原典的庄严肃穆常使人望而生畏。经由房龙通俗有趣的写作手法,将《圣经》转换为概略简要的《圣经的故事》,不仅保留了《圣经》在原典的精神,也使读者轻松进入《圣经》世界。房龙用朴素睿智、宽容的声音讲述古老故事的同时,也演绎出了《圣经》故事背后浩大漫长的人类历史进程。
热门推荐
  • 长者懊恼三处经

    长者懊恼三处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以平庸拥抱你

    以平庸拥抱你

    平凡的人生并不一定非要有不平凡的成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总裁的金魂女友

    总裁的金魂女友

    十年前,她因救他,获得一个进远华工作的机会。她被前男友弃,他正在此时爱上了她!他是全国有名的企业家,冷漠,腹黑,讲原则,唯独对她宠爱有加。她是抱错的孩子,养母早逝,后母苛刻,父亲瘫痪,大姐误会,二姐仇视,她却把家庭重大责任包揽下来。“我缺点一箩筐。”她说。“你蛮有自知之明的嘛。”他回。“那你还跟我交往?”“喜欢一个人,不是因为她的优点,而是看到了她的缺点还不介意。”眼看苦尽甘来,他却失忆了……过程虽艰辛,然,她最终却是解开了上一代人繁复的恩怨,找到了亲人,赢得了爱情,成为幸福女神!爱情,悬疑,亲情,伦理,总裁交织而行,希望你喜欢!
  • 凡心不改

    凡心不改

    十年之后,碧瑶醒来,却失去了关于张小凡的记忆。循着合欢铃中的魂魄,鬼厉一路追寻,冥冥之中有一根线再次将两人连接在一起。
  • 养个女鬼当老婆

    养个女鬼当老婆

    杨华在回家的路上捡了个漂亮女鬼,从此他的人生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出世做人入世做事

    出世做人入世做事

    本书从做人做事的角度,对个人在生活工作中的人生态度作了种种的分析。当前社会越来越繁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空间似乎正在限于越来越狭窄的境地,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做到出世的洒脱,去赢得做人的轻松;以入世的积极态度,如获取工作和生活的圆满,无疑对每个人都是非常值得追求的境界。
  • 王者霸道

    王者霸道

    并不是所有王者都可天成!璞玉需要雕琢,宝剑需要打磨!且看洛阳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个普通人成长为一名霸道王者!关公战马身上纹,阴阳火里取乾坤!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樱木的NBA巨星之路

    樱木的NBA巨星之路

    国际解说穿越到了樱木的身上,全国冠军、世界冠军我全都要!樱木斩获全美冠军后返回日本拍摄《这就是灌篮高手》篮球综艺节目,灌篮高手们捉对厮杀,选出最强十人挑战华夏天才!十四岁的大姚,十七岁的大致,十九岁的亚洲第一后卫老叔,十四岁的刘队,十七岁的楠教练,将在万众瞩目下迎战灌篮高手!一边是男友,一边是哥哥,晴子究竟会为哪边摇旗助威?两米一六的赤木刚宪能否借助乔治城大学挑战世界篮坛,一心追赶樱木的流川枫赴美前途未卜,凭借着一手钓鱼本事受到大佬青睐的仙道竟然立足美国......未来国际巨星樱木的出现,让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