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65000000018

第18章 崖山之后,再无中国(1)

蒙古的崛起

蒙古的崛起始于铁木真,当铁木真的部落还是一个很弱小的部落时,长期过着游牧生活,受中原王朝唐以及北方强盛的辽金政权管辖。到13世纪初期,蒙古民族共同体形成,已处于国家产生的前夜。蒙古部孛儿只斤家族的铁木真用了10余年的时间,先后征服了蔑儿乞、鞑靼、克烈、乃蛮等部,统一了整个漠北地区。

可以说,铁木真是个很有忍耐力的人,他在实力薄弱的时候,委屈地依附着当时强大的克烈部。克烈部的汗王罕知道铁木真是个人才,所以对他十分器重。而铁木真的部落在克烈部的庇荫下,逐渐壮大起来。他广纳人才,渐渐在身边汇集了“四猛”、“四狗”等一大帮的文武之才。

随后,铁木真和克烈部王罕及札答剌部札木合结成同盟,四处征战,为达成蒙古一统而战。铁木真善用人才,对于用人,他没有民族、门户之见,无论是敌人还是外族,只要是有用的人才,只要肯为他效力,他都招揽在麾下。铁木真的军事才能更加卓越,他运用联远攻近的战略,避免了树敌过多,而且用兵注重谋探敌情,分割包围,远程奔袭,采用运动战中歼敌的策略,在大大小小的战事中运兵如神,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终于,铁木真一一消灭了乃蛮、泰亦赤兀等强大部落后,便向克烈部、札答剌部这两个同盟发起了最后的挑战。这时的铁木真已经异常强大,克烈部、札答剌部都不是他的对手,最后也被铁木真所消灭。札答剌部的首领札木合本是铁木真的结拜兄弟,但是因为不愿意向铁木真俯首称臣,结果被处死。

铁木真一统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称“成吉思汗”。由于蒙古的强大,使北方霸主金国感到巨大的压力,于是派人来册封蒙古。成吉思汗暂时领受,到他完全安定内政之后,便开始攻打金、夏等北方大国。

蒙古的骑兵迅速且战斗力高强,但作战过于野蛮残酷,每攻破一处,都大规模地进行屠杀,破坏性很大。所以蒙古后来虽然开拓疆土到亚欧,深入西方,但是不得人心,也无能管治。不过蒙古人的征伐打通了东西方的大通道,推动了东西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成吉思汗很快就把金国打得只剩下半壁江山,苟延残喘,西夏更被他们所灭。这时,成吉思汗把战线从金国转移向西,挥兵西征,一路攻灭花剌子模、西辽等国;其余几路大军直出西亚,攻入小亚细亚地区,再一路打到了东欧,几乎打下了半个欧洲,蒙古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可惜成吉思汗在西征的途中得病辞世,他的宏大理想还没有实现,就与世长辞。

然而,成吉思汗的子孙则将这个历史的车轮继续向前推进,这就有了蒙金之战。蒙金之战是13世纪我国北方金国女真族与蒙古贵族之间进行的一场战争,从1211年成吉思汗侵金开始,到1234年窝阔台灭金结束,前后用了23年时间。蒙金战争可以分为3个阶段,12111217年为成吉思汗侵金阶段,12171223年为木华黎侵金阶段,12291234年为窝阔台侵金阶段,以金国灭亡而告结束。

这场战事同样将远在南方的宋朝牵扯进来,而牵扯进来的方式竟然就像是一段历史的重演……

联蒙伐金

有时候历史也可以看做是一种轮回,在100多年前,宋朝、辽国和金国三国鼎立,宋朝选择了站在强大的金国这一方,攻打辽国,可是最终,宋朝却瓦解于金国之手。“靖康之耻”的耻辱还没有得到昭雪的时候,又出现了同样的一种状况,那就是蒙古的强大和金国的衰弱。

当南宋的皇帝换成了宋理宗之后,天下的局势又回到了最初的状况——蒙古、金国和宋朝三足鼎立。不同的是,金国成为辽国的替身,而蒙古则化身为更为强大的角色。

蒙金战争期间,宋朝不再给金岁币。嘉定十年,金为扩大疆域,弥补对蒙古战争的损失,以宋岁币不至,派军渡淮南侵。金军的野蛮侵略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宋朝的抵抗,双方陆续打了数年。据《金史·完颜合达传》记载:

初,宋人于国朝君之、伯之、叔之,纳岁币将百年。南渡以后,宋以我为不足虑,绝不往来。故宣宗南伐,士马折耗十不一存。

金军在南侵中损失惨重、损兵折将,不得不停止了攻势。

在这样的局势之中,南宋的朝廷之内同样出现了两个派别——“联蒙抗金”和“援助金国”。

“联蒙抗金”这一派的观点主要是因为太过记恨“靖康之耻”,金国给宋徽宗和宋钦宗的侮辱,让南宋无法放弃仇恨;而“援助金国”的一派相对理智些,他们虽然也记恨金国当年的所作所为,可是他们更加记得当年“海上之盟”之后的道理。在地理位置上,援助金国对于南宋来说只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金国就像是汉堡中的夹心一样,不仅能够抵挡住蒙古的来犯,一旦蒙古大军南下,金国也能够作为一个屏障抵挡一阵。

听到大臣们的议论,宋理宗并没有真正拿定主意,直到1232年,也就是绍定五年,蒙古再一次攻击金国,他们这一次派出使节来联络南宋。他们的主要目的非常明显,就是说服宋理宗和他们一起攻打金国。

在朝廷之上,蒙古使节就跟说书似的讲述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在金国受到的侮辱,甚至扬言说,金国从来没有把宋朝放在眼里,即便是现如今,金国也仍然认为你们不如他们。看到南宋官员同仇敌忾的样子,就连宋理宗都满脸愤恨,蒙古使节就知道,这场说服告一段落。话题一转,他又说道,如果南宋能够同意和蒙古合作,我们大汗就将河南那块地还给你们。

宋理宗一听,立刻就觉得蒙古可比当年的金国大方多了。想当年为了要回“燕云十六州”,北宋使臣没少和他们费工夫,可是现如今我们都还没张口呢,蒙古就如此大方地将河南还给我,可见南宋还是有些地位的。

这人啊,一旦飘飘然了,就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了。皇帝同样也有犯晕的时候,一旦皇帝晕了,大臣们也晕了。听完蒙古使臣的话之后,大部分的南宋大臣们竟然也都同意和蒙古联合起来。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之后,蒙古使臣就离开了。注意,蒙古和南宋之间的结合,并没有留下任何书面协定,说白了,这还不如当初的“海上之盟”呢!

没过多久,金国也派使臣来到了南宋。当然,一向自傲的金国并没有向南宋道歉,也没有对宋徽宗和宋钦宗的种种作出交代,这也是他们外交上的一个重大失策。

据说当金国使臣进入朝廷之上,宋理宗的眼神中第一次流露出不屑,那种神情就好似当初金国看待北宋时期的君臣一样。

“没想到,现在这种局势之中,金国竟然还能够派出使节来到我南宋,你的胆量值得朕钦佩。”坐在金銮殿上的宋理宗压根就不带正眼瞧金国使节,就用那种懒洋洋的口吻说道。

“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我们还是来说说眼下吧。”金国的使节毕竟不是南宋的臣子,他无须对宋理宗毕恭毕敬,所以态度上自然要硬一些,也就是这一点让宋理宗非常不能接受。

“过去如何?眼下如何?”

“眼下,蒙古和我国开战,想必陛下早就知道了。”

“不错!”

“可是陛下,您有没有想过,蒙古就是当初的我们,而我们是当初的辽国,而南宋,即将成为当初的北宋。”

“朕知道,所以你们要亡国了。”

“口舌之争不能解决我们两国的难处,陛下以为呢?”

“朕来纠正你一点,你们是当初的辽国,要亡国了,可是南宋却未必是当初的北宋。”

“陛下,那蒙古大军究竟有多强,金国肯定比南宋要清楚得多。那忽必烈绝非是能够和您平分天下之人,一旦除去了金国这个敌人,接下来就一定会来对付南宋,到那时……”

“不必多说了——”宋理宗打断了金国使节的话,“你也无须多话,明确地告诉你,南宋是不可能和金国联合的。就冲着‘靖康之耻’,南宋也不可能和你们联合在一起,更不可能为了保护你们而去惹蒙古。”

就这样,宋理宗下定了决心,要联合蒙古灭金国。在封建社会,蒙古骑兵可以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在短短的两年时间之内,金国就被蒙古灭亡了,宋朝将领孟珙将金哀宗遗骨带回临安。理宗将金哀宗遗骨供奉于太庙,以告慰徽、钦二宗在天之灵。

上帝之鞭,折断在华夏大地

但是,历史就是这样巧合,蒙古在灭掉了金国之后,没过多久就决定进攻南宋。他们开始在四川、湖南、安徽等地都做了试探性的进攻。此时虽然蒙古军事力量已经强大到世界之最,但是他们遇到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对手——南宋。

在余玠等人的积极部署之下,蒙古并没有在这里占什么便宜,他的后继者王坚、张珏继续修筑着山城,总数达80余处。这些建在四川主要水系上的山城,完整地构建起坚固的山城防御体系,在其后抗蒙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据说,余玠还总结了一套抗蒙斗争的经验:“一曰以逸待劳,不可轻战;二曰聚保山险,不居平地;三曰多用夜劫,不可昼战;四曰收聚粮食,毋以资敌。”

根据史书记载,余玠治蜀多年,“军得守而战,民得业而耕”,抗蒙形势出现前所未有的转机。他便主动出击,恢复失地。

然而,宋理宗同样犯了错误,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心生猜疑,就如同当初宋高宗对待岳飞一样。或许这也是宋朝皇帝的一个通病,总是担心武将们一旦手握兵权,就会将自己赶下皇位。在1253年,也就是宝祐元年,宋理宗下令,决定让一直驻守在前线的余玠班师回朝。

一心为国为民的余玠又怎么能够接受朝廷的诬陷呢?据说他在接诏以后,就立刻服毒自杀。史书上说:“余玠治蜀,厥功甚伟,赍志而殁,壮士扼腕。”当川蜀地区的百姓听说这个消息之后,“莫不悲慕如失父母”。好不容易有一个人才,朝廷却轻信谗言,连一个余玠都用不得。

在蒙、宋对峙的阶段,蒙古有一个很重要的领导人,就是蒙哥。他即位之后,并没有选择直接攻打南宋,而是选择了迂回战术,他先后灭掉了大理国、安南和云南,最终形成了对南宋的三面包抄。

可以说,蒙哥的心思一直都非常明显,那就是将南宋逼到无可救援的地步,让南宋自动归于蒙古的管辖。从宝祐五年开始,他就一直做这种梦,直到他死去,这个梦也没有能够实现。

宝祐六年,蒙哥改变了自己的战略,他决定三路攻宋:自己亲率主力4万攻打四川,然后出峡东下;塔察儿领兵南下,进攻荆襄;兀良合台从安南出兵,经广西北上;三路大军会师鄂州,再合力东攻临安。

蒙哥的主力进入了大散关,由利州直取剑门,经过近一年的艰苦攻战,岁末打到钓鱼城下。这时四川已大部沦陷,王坚以兴元都统制兼知合州。他到任后就发动军民重新修缮钓鱼城。

钓鱼城周长10余里,山顶地势平旷开阔,上有充足的水源与足够的良田,军民耕战结合而无后顾之忧。钓鱼山高近400米,嘉陵江与渠江环绕其南、北、西三面,山腰据险筑起两道两三丈高的城墙,又筑“一字城”直达嘉陵江岸,可安然保持与外界的联系。当时,迁入钓鱼城内避乱的民众多达10余万。

蒙哥派降将晋国宝前来劝降,被王坚在钓鱼山阅兵场当众处死。开庆元年(1259年)二月,蒙古大军渡过渠江,蒙哥亲自督战攻城,双方攻守战打得十分激烈,但蒙军始终无法得手。四月,蒙军一度袭破一字城外城,但很快就被宋军击退。

蒙军旷日持久,师劳兵乏,时值盛暑水土不服,疫疾蔓延。宋军以逸待劳,不时夜袭敌营。南宋政府听说蒙军入川,即派吕文德出任四川制置副使兼知重庆府,负责川蜀抗蒙大局。五月,吕文德率战船千艘驰援合州,遭到蒙将史天泽的邀击,只得返回重庆。

六月,蒙将汪德臣单骑到钓鱼城下招降,城上发飞石将其击死,蒙军士气越发低落。相反,王坚则命守城宋军向城下蒙军投掷鲜鱼面饼,并致书说:“你们北兵可烹鱼食饼,再攻十年,城亦不可得!”

蒙哥见钓鱼城固若金汤,久攻不下,只得撤军,命主力转攻重庆,自己则死在退兵途中的温汤峡。

关于蒙哥的死因,史学界有很多种说法。一说病死,所染即为痢疾;一说中飞石或飞矢而死;一说因炮风所震,得疾而死。一般认为,蒙哥临死遗言:“若克此城,当尽屠之。”为了发泄攻城失利的愤懑,蒙军在护丧所经途中,杀无辜平民2万余人。

蒙哥一死,各路蒙军先后北撤,南宋政权转危为安。其后10余年间,宋蒙战争未发生过重大战役,这是因为忽必烈继承汗位后,专注于解决内部纷争与推进封建化进程。封建化进程弱化了蒙军的原始野蛮性,也相应减轻了宋元替代过程中社会生产力的破坏程度。

襄阳城破

蒙哥抵达钓鱼城的那年秋天,得知南攻荆襄的塔察儿出师不利,就命忽必烈代领其军,渡江攻打鄂州。理宗急命贾似道从峡州驰援,并在军中拜他为右相兼枢密使,全权指挥四川、京湖、两淮前线的所有宋军。

贾似道就是著名的“蟋蟀宰相”,整天只知道贪图享乐,没有任何真才实学。这时候他赶到汉阳驻营,与鄂州守将张胜里外声援,后来又亲入鄂州督战。四川制置副使吕文德也从重庆来援,突破围城的蒙军,夜入鄂州,壮大了守城的力量。

尽管宋军的伤亡非常严重,但在兵力上仍然占据着上风,吕文德、高达等将领也沉着善战,这才使得蒙军在鄂州城下一再受挫。

不过武将们胸有成竹没有用,这个宰相贾似道却慌了手脚。为什么呢?一个文人,在战争中看到死伤无数,总会感到害怕,而这时候报上来的死伤人数竟然高达13万人,贾似道害怕了,于是就派遣密使宋京到忽必烈大营,以“称臣纳币”等条件私自与蒙军议和。忽必烈丝毫不把这些放在眼里,他看到的是统一的江山和大把的银子,谁还在乎那区区的“称臣纳币”呢?

转眼之间已经到了冬天,我们都知道南方的冬天虽然气温不算太低,但是湿度非常大,这让久居北方的蒙军感到不适应,很快,他们就染上了疾病。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长期在外征战的蒙军的粮草也逐渐呈匮乏之势。基于以上几点,蒙军骑兵的战斗力锐减,这对于南宋来说绝对是好事,对于忽必烈来说,却是大大的不妙啊。

不仅如此,在蒙古内部也传来了忽必烈的弟弟阿里不哥在后方窥视着皇位,伺机篡位。忽必烈一听这个消息,真的坐不住了。就连他身边的大臣郝经等都以为灭宋战争绝非短时间所能奏功,而汗位之争事关大局,刻不容缓,建议忽必烈断然班师,亟定大计。

忽必烈在临行之前,还不忘通知由大理入广西辗转打到潭州的兀良合台,解除潭州之围,渡江北撤。当兀良合台军从新生矶渡过长江浮桥的时,贾似道听从副将刘整的建议,命部将夏贵截断浮桥,俘杀了殿尾的百余名蒙军。然后,他向朝廷谎报说取得了鄂州大捷,却把私自求和隐瞒了起来。

宋理宗大喜过望,以为贾似道再生百姓、重造宋室,功勋不在赵普、文彦博之下,命他立即入京以右丞相主持朝政。唉,天真的皇帝,奸诈的宰相,这样的戏码在宋朝持续不断地上演,不知要祸害多少百姓啊。

同类推荐
  • 修补世界:犹太人创造力的奥妙(犹太智慧典藏书系 第二辑09)

    修补世界:犹太人创造力的奥妙(犹太智慧典藏书系 第二辑09)

    犹太人为什么聪明?为什么会出现诺贝尔奖中独特的“犹太现象”?犹太人创造力的奥秘究竟是什么?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关注和思考的大问题。把学习当成一种信仰,修复残缺而不完美的世界,赚了钱并不等于成功,拥有追求成功的动力,重视教育和创造力的培养,爱学习的国家进步快,爱学习的民族进步快。这不仅是犹太民族在历经磨难之后刻骨铭心的体悟,同时也是世界其他优秀民族的共同经验和智慧。本书通过对群星璀璨的犹太精英成功智慧的深刻剖析,揭示了犹太人独特的价值观和伟大理想,让人在先进的理念和最优的实践中感受到犹太精英成功的奥秘。
  • 秦国谋相

    秦国谋相

    北大历史系与政治系研究生上官寒竹因工作量过大猝死灵魂穿越于李斯身上,此时正值秦始皇初即王位,作为全新的李斯,他将如何改变秦国的走向......
  • 赤壁之崛起荆南

    赤壁之崛起荆南

    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在即,刘贤重生为零陵郡太守刘度的儿子,“萌将”刑道荣的少主。这一次,荆南军阀将以不一样的姿态,闯入曹孙刘三家争战的漩涡里……。
  • 红流纪事:打破包围圈反“围剿”斗争

    红流纪事:打破包围圈反“围剿”斗争

    丛书所选之“重大事件”,只选择了民主革命28年历史当中30件大事,力求通过这30件大事大体上涵盖中共党史基本问题的主要方面。这首先就遇到了选取哪些事件最为合适的问题。就我们的水平而言,很难说就一定能够选得那么准确、恰当。但总体设想是,应以讴歌中国共产党的丰功伟业为主,有的也可侧重总结某些历史经验或教训。
  • 完美疯子

    完美疯子

    小疯子无意间穿越到变态的春秋,重演了一个历史牛人的传奇人生。这个时期的天空,闪耀着无数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数千年中华文明的历程。老子,孔子,管仲,百里奚,孙武,伍子胥,齐桓公,越王勾践……,每一个名字都如雷贯耳,每一颗星辰都光华四射。他可能不是其中最要耀眼的一颗,却无疑是最完美的一颗。出身寒微却出将入相,国王要和他分治天下。肉身凡胎却被尊奉为神,世代受人顶礼膜拜。做最大的官,赚最多的钱,和最漂亮的女人来一场荡气回肠的爱情!没有比他更加完美的精彩人生,没有比这更加好看的牛人传奇!
热门推荐
  • 傲心月影:盗墓专家

    傲心月影:盗墓专家

    一次意外,让她成为古墓的主人。20年后,古墓意外放出了她。她自由了。她又走上原来的老路——盗墓。一次盗墓中,她受了伤,他救了她。他本以为她会心存感激,可他错了,她就是个冷血少女,差一点死在她手中。一次次盗墓,一张张古墓地图碎片,揭开了一座古墓不为人知的秘密……得知秘密后,她又去盗墓。他怕她受伤,一次次尾随她。在一次古墓爆炸中,他再次救了她,她爱上了他。可她是盗墓专家,拒绝了他的求婚。他一次次地求婚,她一次次地拒绝;他一次次地心灰,她一次次地落泪。终于,她答应了他。她决定放下盗墓,成为世界第一考古专家。
  • 轮回仙踪

    轮回仙踪

    重重巧合,原住民误入轮回世界;不知剧情,不明捷径,却拥有意外强大的仇敌;投身于血火之中,游走与生死之间,所为的,不过是回家……而已。
  • 黑色天尊

    黑色天尊

    天尊世界,强者如云。在这充满天地元气的世界里,等级分化尊严。在这里,拼的是装备与功法,拼的是血脉。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自身的实力,纵使你天赋异禀,若不勤加修炼,最多就是废物一个。然而能够在这里觉醒血脉的人,个个都是努力与拼杀,为的就是一个目的————成为天尊!天尊!修习者之梦,然而真正能成为现实的人却寥寥无几!年仅十五岁的露天,凭借一身热血丈气,意志坚定,永不妥协,誓言走上巅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升庵诗话

    升庵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剑修入道

    剑修入道

    天瀚大陆自上古时期,王朝更替,宗门屹立不倒,其中大能之士搬山填海,飞剑千里斩敌,寿元千百载,称为仙师。
  • 快穿之治愈之旅

    快穿之治愈之旅

    那个患有抑郁症的少女,在决定生命终止的那一刻,内心该是如何的绝望,可当她醒来……006号宿主,你愿意和我一起在时空之间旅行,治愈一切吗?我:我……愿意。少女开始了治愈之旅……
  • 霸道校草and他的拽丫头

    霸道校草and他的拽丫头

    刚从国外回来的沐雨辰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这么倒霉,刚转学到了圣迪亚,就被该校校草强吻了,这以后的日子,她可该怎么过呀,呜....
  • 倾世魔女:虚灵禁言录

    倾世魔女:虚灵禁言录

    21世纪的神偷,在一次任务中被一条项链给坑了,从此成了寄居在那条项链里的孤魂,穿越到一个魔幻的架空王朝,与那不受人待见的废物六王爷相识。助他凤凰涅槃,傲视苍生。却不想尘埃落定之时,她却被他永远困住了。(本书书群:236834709欢迎大家进群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