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89600000006

第6章 运动员(6)

在铁娘子的角色背后,周继红还是妻子和一个14岁孩子的母亲。她的爱人是中国羽毛球队的副总教练田秉义,曾经培养出了葛菲、顾俊、高崚等著名运动员。这一对金牌教练的结合还是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牵的线。两个人都是湖北人,田秉义憨厚沉默,周继红风风火火,这是一对性格反差很大的夫妻,但他们都同样忙于自己所带的队伍。

退役后,周继红曾在家做了5年家庭主妇。现在回忆起那段生活,她觉得虽然很清闲,但是有些难熬。她也曾想尝试别的工作,但都觉得失去了自我。重返国家队后,她再也没有离开过跳水,不过,家庭生活时间也必然被抢占了很多。

儿子田宇是周继红觉得最对不起的人。儿子从3岁起就被交给了阿姨带,一直都在上寄宿学校,周末才回家。而周继红和田秉义像空中飞人,今天这个出去比赛,明天那个又要出差,有时一家三口一个月里只能在机场匆匆见上一面。儿子总结说,同时见到爸爸妈妈比见到乔丹还难。

在做家庭主妇的那几年,周继红还是做过饭的,但是自从回了跳水队,除了给儿子泡方便面,一次饭也没做过,平常在家都是小保姆做饭。身为羽毛球队教练的田秉义也忙于带队训练,从没给儿子做过饭,也很少有时间照顾孩子。田宇的大多数时间都是自娱自乐。

但是尽管这样,儿子仍然给妈妈打满分,因为他知道,妈妈很忙很累。“虽然以前凶一点,但妈妈现在非常温柔。”原来周继红每次回家都会特别温柔地摸儿子的头,因此儿子说:“虽然工作很忙,但是对我还是很好的。”田宇的愿望很简单,就是等妈妈拿了奥运冠军回来,不忙也不累的时候,跟她聊聊天,跟妈妈在一块儿睡觉,就很满足了。

周继红的第三跳:……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之后,中国跳水队遭遇了空前的人员危机,此时周继红临危受命,开始了人生的另一段旅程,经过艰苦的努力,如今中国跳水队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冠军体系和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悉尼和雅典两届奥运会的成功是对周继红以及她领导的这支“梦之队”最好的褒奖。

在取得巨大荣誉的同时,关于周继红专权、排除异己的传言也越来越多。雅典奥运会之后田亮被开除出国家队,此后尽管获得了十运会的冠军,但是这位跳台王子始终没能打动周继红,无奈之下选择了退役。2008年周继红与于芬这两位曾为中国跳水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功勋教头之间的“故事”,一波三折,让人感叹。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跳水“梦之队”,取得了令人夺目的成绩。

周继红是一个个性鲜明的女子,当年为了支持爱人田秉毅的工作欣然接受相夫教子的生活,而且一干就是五年。重新出山后又在逆境中带领中国跳水重回巅峰,在她的眼里奥运冠军也好、普通运动员也罢都是她的兵,跳台上没有绝对的明星,运动员的责任就是为国家争夺荣誉。

不管怎么样,周继红的第三跳还在进行中,正如球王贝利所言:我最好的进球,永远是下一个进球。(作者:马良言)

△伏明霞——跳水女皇

2002年世界杯,武汉有一位记者到日本采访,一位日本人问他来自中国的何方。他说:“武汉。”日本人不知;他又说:“中国中部的重镇。”日本人还是摇头。他想了一会说:“知道伏明霞吧。跳水的世界女皇。”日本人点头。他说:“伏明霞就是武汉人。”这一次日本人连连点头。

在世界上,或许有很多人不知道武汉,但是很多人知道伏明霞。武汉这座城市应该为伏明霞骄傲。

最年轻冠军

跳水是一项古老的运动,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存有一个公元前500年的陶质花瓶,上面有一个男子头朝下的跳水姿式,这是今天所能够看到最早的表现跳水的运动图案,表明在很早以前就有跳水运动。

在奥运会上,同样如此,最早表现跳水的是瑞典人,在1900年第二届奥运会上,瑞典人的跳水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为跳水运动进入奥运会大家庭创造了条件。4年以后,第三届奥运会,跳水成为正式比赛项目,跳水历经三个时代,即瑞典、德国时代,美国时代,现在的中国时代。

伏明霞是这些跳水运动员中的佼佼者,在伏明霞之前,只有在第17届奥运会上,德国运动员克雷默尔获得跳板和跳台的双料冠军,36年过去了,1996年,在第26届奥运会上,伏明霞成为女子跳水台板双料冠军,在第25届奥运会上,伏明霞还获得女子十米台的冠军,而克雷默尔在第10届奥运会前后,并没有获得任何成绩。从这个意义上,伏明霞已经超过了克雷默尔。时间又过了4年,伏明霞再次获得女子三米板的冠军。3届奥运会,4块金牌。

伏明霞创造了许多跳水的纪录,1990年5月,在美国佛罗里达举行的国际跳水公开赛上,伏明霞获得女子十米台跳水冠军,那个时候,她才11岁,她是世界上跳水最年轻的冠军。

不过,下面这些也是纪录,伏明霞获得3届奥运会的4块金牌,但是她没有夺得过全运会的冠军,也没有获得亚运会的冠军,她两次被评为世界最佳运动员,但是她一次都没有被评为全国十佳运动员……

不管怎么说,伏明霞为她本人,为她的国家,为她的家乡,更进一步说,为她的家庭争了光,跳水也改变了她的人生。让我们透过这些光环,来看看她如何攀上远山的那些路径吧。

争坐自行车的前梁

那是上个世纪70年代末的一个早上,临近春节,学校的孩子们要放假了,一对很朴素的夫妻走在武汉市最有名的江汉路上,他们在逛街,忽然他们的目光被一则招生启事吸引住了,那是武汉市业余体校体操班的招生启事。

这对夫妻中的先生对体育很有兴趣,和妻子商量后,他把7岁半的大女儿和5岁的小女儿送到了这个体操班。前面说过,恰值临近春节,正值冬天,这两个女孩子到了体操班,还没有享受到体育的辉煌之前,先要品尝体育的残酷,因为训练体操是没有穿棉衣训练的,不到一个星期,这两个孩子都感冒了。

这一年的春节,这对夫妻什么事都没有做,光是把两个孩子送到儿童医院打针就够他们忙碌的。这家的老人更是不干了,说:“训练体育,一练就练病了。”这两个女孩子再也没有去这个体操班。

那个时候,中国基层的教练是极有责任心的,如果他们认为发现了一个好苗子,会不计报酬、千方百计地找到这棵好苗子,并使好苗子成为参天大树。这个体操班的教练叫谢忠贤,他觉得这两个女孩子中有好苗子。于是开始寻找,自然,他找到这两个女孩子父母的单位,说服其父母。这两个女孩子又开始她们的体育生涯了。

每天下午三时,放了学,这两个女孩子都要到体操班训练。她们的父亲先用自行车把她们载到公交车站,再乘公交车到体育馆。到了今天,女孩子的父亲快乐无比地说:“那个时候,她们还为坐自行车的前梁而争呢。”

父亲教女儿游泳

过了几年,这两个女孩子中的姐姐成才了,她进了湖北省体操集训队,那一天下着雪,这家人把姐姐的行李送到省体操集训队的所在地——武汉体育馆。姐姐的梦想看来开始接近现实,而妹妹的体育生涯随时面临断档的危险,一个女体操教练想组织一支队,这个队中有妹妹,但是这个队上面还没有批。训练了几年,现在没有队接纳她,还留在这里干什么呢?有好心人对姐姐说:“你妹妹不能离开武汉体育馆,出了体育馆就可惜了。”武汉体育馆是冠军的摇篮,出了冠军的摇篮,想成为冠军,恐怕是相当难的事。但现在问题不是冠军的事,而是没有一个队接纳妹妹。

机会终于来了,一个跳水教练愿意带一带妹妹,但是她比较忙,得带好几个队员,她没有时间教这个小女孩子游泳。这个将来要成为世界冠军的小女孩不会游泳,而教练没有时间教。世界上父母的使命永远是为了儿女的,小女孩的父亲带小女孩来到游泳池,他用了最原始的方法,把小女孩子扔进水里,用一根绳子拴在小女孩的腰上。

小女孩很快学会了游泳,或许她的出生就是为了跳水,她曾经在体操房的弹簧床上乱弹一气,体会在空中飞舞的感觉,有一回她没有落到海绵垫上,而落到一边。现在,她可以落到水里了,水会接纳她。

小女孩最后进了跳水队,带她的教练叫胡德美,这个教练带了5个和小女孩子一样大小箩卜头。那个时候,队里没有足够的房子分给这5个小孩子住,胡德美拿出自己家里的一间房,把五个小孩子塞在里面。5个小孩子剪一样的包菜头,远远看去,男女不分。训练的时间长了,小女孩子也忘记了性别,有一天,一个人问小女孩,你是男孩还是女孩。小女孩回答说:“我是男孩。”刚说完,觉得不对劲,说:“不对,不对,我是女孩。”

遇事不慌的基因

很多年后,中国北方一个很了不起的带女子中长跑的教练,也是把他队员头发剪成清一色的短发,唉,这样的故事,在中国运动员中,实在太多了。

回过头,说这个小女孩子,她参加了在湖北英山举行的全国少年跳水锦标赛,她回来时,她的教练对她的父母说:“你们的女儿跳了一个第一,她一点也不慌,站在跳台上,像一个老运动员一样。”小女孩子的父母很高兴。最后教练员对小女孩子的父母说:“是倒数第一名。”闻听此言,小女孩的父母不见得不高兴。“一点也不慌,站在跳台上,像一个老运动员一样。”这是很高的评价,小女孩子的父亲也是遇事不慌,他是老三届,上世纪70年代进工厂做工人,先做的锻工。那个年代,做锻工也要考核,有一次领导来进行考核,如果考不好,可以把招进工厂的工人退回去。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那天的考题是打一个六方体,把一个毛坯打成六方体。有些锻工浑身发抖,连汽锤都踩不下去。轮到小女孩子的父亲上场,他不慌不忙地打出一个六方体,保住了工人的职业。或许是一种基因吧,这个小女孩子继承了她父亲的衣钵,这样一份素质,成为这个小女孩征战体育的利器。

教练员手中不能只有一个宝贝

素有“千湖之省”之称的湖北是一个跳水的强省,在1984年奥运会上,湖北姑娘周继红就为中国,也是为湖北夺得一块十米跳台的金牌;其教练肖爱山,以后是湖北省体委主任。既然是跳水强省,好教练肯定不止一人,到了1987年,国家跳水队把这个省一个叫于芬的教练借调到国家队。

于芬,1974年全国女子跳水跳台亚军,因眼伤不得不退役,于芬在退役之时,做了两手准备,一个是读大学,一个是做教练,最后她选择了做教练。于芬做教练后,带了第一批队员,其中就有全国冠军,当然,也有不成功的。

这个时候,一个优秀的队员从国家队退了回来,这个队员是李青,于芬带起了李青,李青成绩回升。1987年,于芬被借调到国家队,她的视野一下开阔了,特别是看到世界冠军高敏的训练,于芬感觉到差距,她说:“我发现了一个新天地。”

1988年汉城奥运会前,在一次热身赛上,李青战胜了高敏,高敏拒绝领奖。汉城奥运会上,高敏和李青做为中国女子跳水的双保险,为中国队获得一金一银,成功地守住了阵地。奥运会后,李青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再跳,自然而然地逼着于芬产生了这样的念头,教练员手中不能只有一个宝贝,这样会娇了运动员,也累了教练。

于芬回到湖北省,挑了我们前面说的小女孩,轮到这个小女孩子时,于芬已经带了三批队员,第一批中,产生了全国冠军;第二批中,有了李青这样的奥运会亚军;第三批会产生什么样的队员,不得而知。但是,至少这个功效是达到了,要用小女孩,促一促李青这个奥运会亚军。

小女孩子到了国家队,有一个记者拍下了这样一个极有意思的照片,是这个小女孩子在跳水池边,仰望在跳板上跳水皇后高敏的英姿。这个小女孩子脸上的表情是什么呢,是惊讶,还是羡慕,还是项羽看见秦始皇时生出的那种“彼可取而代之”的豪情,不得而知。但是可以知道的是,这个小女孩子进了一个圈子,从这个圈子可以向世界上任何一个顶尖的跳水高手进行冲击。

奥林匹克的高度

时间进入到90年代,1990年1月到4月,于芬完成了一个高难度跳水课题——短时间高速培养运动员。她在4个月的时间里,把小女孩从“台上一个动作不会”带到掌握高难度动作。小女孩也争气,基本功扎实,和教练配合得非常好,达到了教练要求。于是,于芬把这一段时间的训练,写成了一篇论文,题目是《短时间高速培养运动员的途径》。

中国很多的知识分子只写论文,但是教练员的论文,是必须和比赛结合起来的,比赛才是检验论文水平高低的舞台。1个月后,这个小女孩到美国佛罗里达参加国际跳水比赛,以436.98分的成绩获得十米跳台冠军。这一年,这个小女孩才11岁,成为国际跳水比赛中夺得金牌最小的女运动员,她的名字是伏明霞。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伏明霞让世界震惊,她获得十米跳台的冠军,全世界牢牢地记住了她的名字。连一向骄横的美国人,也向她低了头,世界三大新闻周刊之一——美国的《时代周刊》赫然出现的不是美国篮球的“梦之队”,而是中国的跳水冠军,上面写着《奥林匹克的高度——中国金牌获得者伏明霞》。

这一年的奥运会结束后,于芬对伏明霞说:“下届奥运会,你要拿跳台、跳板两块金牌。你要好好练,你要拿不了,我们这个组别的人也会拿。”

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更难

1994年广岛亚运会,伏明霞参加了,尽管是输在跳板上,但还是引发一场大地震,有一种观念认为她不应该兼项,认为跳台才是她的强项。很显然,这些人不清楚伏明霞是从跳水开始,就是跳板和跳台同时开始训练的,只是跳板需要一定的体重,所以她当时的侧重点是在跳台。现在体重够了,她自然可以两个项目齐头并进了。翻开跳水的成绩公告,1989年全国跳水冠军赛,女子乙组全能冠军,伏明霞,女子跳板,伏明霞,跳台,伏明霞。现在她已经长高长壮了,可以跳板和跳台同时进行了。

但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新闻媒体发布了这样一个新闻,国家跳水队主教练徐益明在广岛说:“我可以随时把伏明霞送回武汉。”也许伏明霞看到了这个新闻,或许她没有看到。但是这一点是肯定的,国家队的人才济济,伏明霞的跳水并不占有绝对的优势。

和伏明霞同一个组的运动员有郭晶晶、池彬,她们也是于芬的学生。她们比伏明霞更幸运,她们是先进的国家队,后进的省队。整个中国跳水形势一片大好,不仅仅是女子项目,在男子项目中,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跳水行话,即使是孙淑伟来,也不见得能够获得冠军。

同类推荐
  • 一统中原:赵普

    一统中原:赵普

    本书对赵普波澜壮阔的一生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历史背景,介绍了北宋初期的历史事件,使读者在品味赵普的经历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历史及当时的社会、人文、经济、军事等内容也有所了解。
  • 旷代逸才冯梦龙

    旷代逸才冯梦龙

    冯梦龙(1574-1646),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兄梦桂,善画。弟梦熊,太学生,曾从冯梦龙治《春秋》,有诗传世。他们兄弟三人并称“吴下三冯”。
  • 沈从文:湘西之蛊

    沈从文:湘西之蛊

    本书作者陶方宣追寻着沈从文的生命轨迹,以细腻浪漫的文笔描绘湘西的奇异风情:神秘的赶尸与罡仙、痴情的苗女与水手、多情的却又杀人如麻的土匪——奇情异事与妩媚山水交织在一起,勾勒出沈从文曲折而又动荡的一生。
  • 晚清有个曾国藩

    晚清有个曾国藩

    中兴勋臣,湖湘大儒,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这是完全的曾国藩吗?曾国藩这个乡下秀才一步步靠自我奋斗与忍辱负重走向权力的巅峰。这个被称为“晚清第一汉臣”的湖南人如何达到孟子所说的“内圣外王”境地?又如何成为中国文化最后一座矗立的庙堂的?本书结合丰富的史料,从曾国藩的编年史入手,以细腻凝重的文笔透射了曾国藩的内心世界,写他的志存高远,写他的治学精进,写他的困兽犹斗,写他的忍辱负重,写他的韬略智慧,写他的貌似虚伪,写他的无奈苍凉,写他的内心圆满。把那个时代一个中国文化积薪传火者的负隅顽抗和心路历程写得淋漓尽致。
  • 谁是互联网下一任帮主:亚马逊CEO贝索斯传

    谁是互联网下一任帮主:亚马逊CEO贝索斯传

    本书是亚马逊CEO贝索斯的一本传记。IT界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贝索斯就是这个奇迹,无论是英雄造时事,还是时事造英雄,贝索斯就是这个英雄,而如今这个IT时代便是时事。无论是比尔·盖茨、马克·扎尔伯格还是正如上面所提到的这位贝索斯,每位都英雄出少年,凭着一个想法、一个主意创造一个帝国。除去英雄和时事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两点,一是创造力,二是对技术的执着力。曾经有一个教授说过:在知识领域,最关键的是创新速率和探研深度。他们的成功就是这个道理。
热门推荐
  • 两代官

    两代官

    当官难道也有家族遗传?是天生就有领导气质,还是父辈老谋深算的指引以及社会关系的重重铺垫,因此父官子袭?本书相当独到地描写了两个出自官员家庭的青年日后绝然不同的生活轨迹,深度揭示了所谓“遗传”的真实含义。
  • 大明星传奇

    大明星传奇

    几十年后,几百年后,又或者更遥远的未来,人们是否还记得“唐仁”这个名字。答案是:记得!我们永远记得,并感谢上天让我们看到一个活的传奇。
  • 我不想做神医

    我不想做神医

    下山历练,一不小心救了集团董事长的千金。豪门千金大小姐死活要嫁给他。怎么办?
  • 皇后夕月

    皇后夕月

    朝廷动荡,危难时期,只见一个接着一个的后招,为自己的男人守护住他的江山;一个个忠心不二的部下,危机关头一一回到她的麾下,为她出生入死。稳住江山后,夕月嫁入皇宫为后,在后宫她遇到太后的刁难,和后妃们不服给她设立的一个接着一个的圈套。
  • 重生之红尘路

    重生之红尘路

    一个绝世高手在任务时与敌人同归于尽,却机缘巧合下得到宇宙本源的认可附体重生的生活。。。一样的重生,不一样的故事世人都说道难寻只因缺失自在心红尘之路三千丈助我道心逍遥行前面几章是为了铺垫,所以繁琐了点,后面很精彩本人是新手,但保证完本。。。不足之处望多多包涵
  • 光辉史诗传颂的英雄

    光辉史诗传颂的英雄

    迷茫的少年与智慧的女神相遇,找到成为英雄的目标,面对命运,他又该如何选择?新的史诗从此开始!
  • 星尘落鼎

    星尘落鼎

    天荒地老,狂风海啸。思念如牢,眼泪缠绕。要多重要,你才明了。此生若无你,就算天下归我,又有何用?携思念,抱着你,此生一起星尘落鼎!
  • 山茶公主与百合仙子的邂逅

    山茶公主与百合仙子的邂逅

    花仙子公主和人类世界平凡女子成为姐妹,花仙国面临距大危机,但国王不让公主离开城堡,公主想办法离开城堡后与女子的种种邂逅,女子帮助公主保护了她的国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故雪听风

    故雪听风

    沈南陵有一个非常不靠谱的师父。沈南陵有一个非常不靠谱的徒弟。沈南陵有一个非常不靠谱的朋友。总之沈南陵身边没有一个靠谱的人就对了。对此沈南陵冥思苦想了许久之后终于思考出了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当初师父跟清和神上欺负千月姬时自己没有拦住他的缘故。对,一定是这样,毕竟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不是?也罢,管你靠不靠谱,早日解决这些孽债回去才是正道对不对?哎。我见诸君不靠谱,当是自立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