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89600000018

第18章 运动员(18)

佐证李永波的话,还有这样一件事,笔者在悉尼奥运会采访湖北省体育局的局长肖爱山时,他也说过:“高凌去奥运会,我们做了充分的工作。”这句话的潜台词,笔者想任何人都看得懂吧。

笑中的苦

悉尼奥运会激战之时,万里之外的武汉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家媒体发表了这样一篇文章,题目是《奥运为我岳父注入活力》,作者在文章中说,他的岳父得了癌症住在医院里,为了看那场决赛,央求医生准他回家去看。高凌的父亲高峰一个电话打到悉尼,让高凌感动万分,她对李教练讲了这事,李永波也被感动了,即刻就在高凌的运动服上签了自己的名字,答谢这位关心体育的老人,高凌回到北京的第一件事,就是请父亲务必找到这位病人,转达她对老人家的感谢。

高凌从悉尼回国,霍英东请客,每块奖牌一张请柬,高凌得的是混双金牌和女双铜牌,就有两张请柬,那时高峰已经到了北京迎接女儿,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人家只认请柬不认人,你那张铜牌请柬不会坐在前排,已经是在20排以后了,谁认得了谁?让我去参加吧,高凌向来尊重爸爸,这时却毅然拒绝:那怎么行!连想都没想。

高凌的笑很美,很动人,但是谁又知道笑中也有苦,甚至是极大的痛苦。

1997年年底,高凌的右脚踝关节连续几次一上量训练就崴脚,查了以后证实是踝关节韧带断裂,这是她很小的时候就落下的毛病。医生提出来开刀或保守治疗,保守治疗需要非常艰苦的康复训练来配合。教练员找高凌谈,说不开刀你以后的额外训练会很艰苦,你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高凌态度坚决地说:“那就不开刀,没关系。”接下来的康复训练很艰苦,针对踝关节的训练,高凌每天都需要增加大量的专项步法和跑楼梯等训练,训练时还要加上沙袋、沙衣,一件不够,有时还需要两件。

时光匆匆而过,从小将到老将也就三四年时间,高凌和张军要参加雅典奥运会了,在奥运会之前,笔者到了湖南益阳,采访过田秉毅和高凌,田秉毅分析高凌和张军卫冕之路最大的对手时说:“韩国的金东文和罗景民。”

和田秉毅持一样观点的还有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主任刘凤岩,2004年7月份,他在北京指出这样的事实:在和世界混双头号组合金东文和罗景民的11次交手中,军凌组合只赢过一次。谁能指望这样的人夺冠?!

没有人相信高凌和张军能够再次站上最高领奖台,但是他们相信,张军跟朋友直言,一定能够再次证明自己。高凌更是相信这一点。

人的因素解决了,剩下的就是天的因素,在雅典奥运会上,头号夺冠热门韩国选手金东文和罗景民意外淘汰出局后,作为2号种子的张军和高凌卫冕希望大增。决赛时,他们对阵的是英国的罗布森/埃姆斯,是4号种子,双方此前3次交手,张军和高凌以2胜1负领先。

首局开始,张军/高凌在气势上即压倒了对手,高凌前场封网迅速,张军则发挥了后场进攻能力强的特点,这个时候,人们已经知道了高凌的是世界女子第一网前高手,在四年之前,他们在决赛时,第一局,9分钟,以1∶15负于特里库斯和许一敏,四年之后,他们在决赛第一局,以15∶1胜。

如果这不是天意,可能没有什么是天意了,最强劲的对手意外输球,四年前第一局的比分倒过来了。但是,这也不是天意,因为任何一对选手,都是苦练出来的,英国选手不仅扳回一局,且在决胜局里,曾经一度11∶8领先,在万里之外的高家,高凌的父亲高峰不停地喊“不要慌,先咬住”。当看到自己女儿将比分反超时,高峰不禁大声叫好:搞得好哎,伙计!对方就要崩溃了!高凌艰难拿下最后一分时,高家屋内顿时一片欢腾,高凌的父母更是高兴地跳了起来,相互击掌庆贺。高峰神秘地说要让大家看个宝贝,拿出来的竟是高凌在悉尼奥运会夺得混双金牌时绕场一周挥动的五星红旗,上面清楚地写着2000年9月21日。高峰说:“我一直坚信,这面红旗能够在今夜再次飘扬!”

父亲这样评价女儿:高凌悉尼奥运会夺金算是一匹黑马,而在雅典赛场蝉联冠军则靠的是脚踏实地,就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相信她能扛过来。湖北籍羽坛名将韩爱萍也表示,比起四年前,高凌更加成熟了,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巨大的压力,具备了良好的心理素质,真是为她高兴。

和四年前不一样,李永波这次说话有点语无伦次:“必须感谢军凌组合,他们再次登顶成全了很多人,至少保住了男队的一丝颜面。”

笑别羽坛

21岁初次参加奥运会,获得混双金牌,这是中国羽毛球队的第一块奥运会混双金牌,四年之后,卫冕。高凌达到了她的巅峰,中国古诗里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高凌还想更上一层楼,还想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争取混双的三连冠。为此,她在努力。

2007年,对于高凌来说是难忘的,不仅因为她拿到了很多的冠军,更因为她渴望已久的爱情之花盛开了。高凌是这样说的:“2007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我的男朋友,他对我挺好的。在去年香港公开赛时他向我求婚了。那天,他给我写了一篇很长很长的文章,还把它弄得像呈送给皇上的奏折,我没有想到他会写这么长,看了之后很感动,当时就答应了他的求婚。至于结婚,只能等2008年奥运会之后了,现在我没有时间。”

高凌的时间给了羽毛球,她还可以拼一把,但是搭档张军年纪大了,国家队给高凌换了新搭档——郑波。

北京奥运会,高凌和郑波在混双首轮出局,三连冠梦断。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高凌回到了湖北队,她是十届全运会的女双冠军,第11届全运会,她还要为湖北做努力,冠军可能拿不到了,但是她要努力。魏轶力也从国家队退役,高凌和她组成女双。

高凌在这个期间和男朋友吴圣成婚,婚礼从简。2009年5月2日在北京举行婚礼的前一天,高凌还参加了训练。虽然婚礼从简,但是高凌终身大事的“技术含量”很高。毕竟吴圣从事的是明星包装,在婚礼上播放的艺术片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5月18日在武汉马可勃罗酒店的婚礼答谢宴后,高凌便直飞青岛备战全运会。

在率领湖北队击败卫冕冠军湖南夺得女团铜牌后,从李永波手中接过铜牌的高凌在领奖台上笑得比冠军还开心。

在女子双打比赛中,高凌、魏轶力负于奥运冠军辽宁选手杜婧、于洋,随着羽毛球飞出的漂亮的弧线,她们也完成了羽毛球美丽的生涯,高凌,今后的羽毛球场上将少了这一抹灿烂地笑。

2011年苏迪曼杯在青岛开打,高凌作为中央电视台的解说顾问参加,“高家五人团”——父母,高凌和先生,以及小宝宝,忙碌在赛场上,笑别了羽坛么,或许是,或许,不是。(作者:余国华)

△不是世界冠军的世界冠军陈玉娘——归国华侨的明星之路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羽坛升起一颗熣灿的明星,她叫陈玉娘。有着17年的羽毛球国手经历、17年的羽毛球国家队教练经历,昔日的“中国第一代羽毛球小花旦”陈玉娘,已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野。可就是这个瘦弱的印尼华侨女孩带领中国羽球从艰难起步到达世界巅峰。她是叱咤羽坛的女皇。而最让人敬佩的是,她还培养出一批羽坛新女皇。

回国报效

羽球是印尼的国球,中爪哇梭罗市的球队被公认为水平最高,动作最漂亮,因此,被称为“羽毛球之城”。祖籍福建福清的陈玉娘正出生于梭罗市。她是家里的老八,下面还有3个弟妹。虽然兄弟姐妹多,但是由于从小身体瘦弱,陈玉娘被父母兄长视为掌上明珠。就连陈玉娘自己也没想到,不到10岁时,在学校第一次接触那只白色的小球,竟然就成为自己一辈子的梦。

梭罗市打球的基本都是华人,大都来自福建和广东,即使会讲中文,也是各地的方言,相互之间仍然听不懂,所以华人之间也说印尼话。从童年起,陈玉娘就喜爱羽毛球运动,不到10岁就参加了梭罗市的两个羽毛球俱乐部。俱乐部成员都比她大,很关照她。“我打球认真,不管那个球多远,我也拼命去接,所以人家就喜欢带我打,也愿意指导我。而两个俱乐部活动的时间恰好是错开的,这样我每周能打5次球,运动量很大,可以请教的人也多。”

谈到喜欢打羽毛球的初衷,陈玉娘坦陈,“是因为打了球以后,我的身体变得很强壮,再也不生病了。”

很快,陈玉娘就展现了她极强的羽毛球运动天赋。继获得梭罗市少年组冠军之后,1960年,她又打败数名印尼国手,获得中爪哇女单冠军,从而轰动了印尼羽坛,印尼羽总当即看中了这个瘦小的女孩。

当年7月,陈玉娘便得到通知到雅加达集训,参加印尼国家青年队。但是,她没有去,8月底就与哥哥陈盛兴一起回国了。

“我哥哥那时打乒乓球已经得了印尼的全国冠军,他平时喜欢看中国出版的画报,有一期的内容是介绍国内怎么扶持体育运动,他看了很兴奋,就决定回国。”陈玉娘一听说回国可以每天打球,就和哥哥说:“好啊,我要跟你一起!”

但是,妈妈不同意,哭着问女儿:“为什么要回中国啊?家里有吃有住,还有佣人伺候,一个人回去不是吃苦吗?”

“可是当时学生回国很普遍,加上印尼已经开始排华了。”陈玉娘和哥哥从印尼乘船到香港,又从香港换轮船到广州,回到祖国。

到了广州,湖北、福建、广东体委已经知道了他们这一批回国华侨有几个人会打羽毛球,就派人来接洽。“我到现在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得到的消息。我虽然小,但在印尼也有点名气了,当时福建和湖北都派人找我,希望我参加他们省的球队。可我根本不知道湖北、福建在哪儿,因为是湖北队先找到我的,我就跟他们走了。而且,湖北派来和我们接洽的也是一位梭罗归侨,我们以前就认识,所以我和哥哥什么都没问就跟他去武汉了。”

当时,乒乓球有国家队。于是,哥哥很快进了北京,调到国家队去了,同庄则栋等都是同一批队员。陈玉娘则入选湖北省羽毛球队。

包括陈玉娘在内,陈福寿、王文教、侯加昌、汤仙虎等一批羽坛大腕都相继从印尼回来报效祖国。中国羽毛球从此进入了世界羽毛球运动史的巅峰期。当时,这些归国华侨心里真的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用实际行动报效祖国。

刻苦训练

回国时,陈玉娘的技术还不够成熟,尤其是出手较慢,每每在比赛中陷于被动。于是,陈玉娘拼命地练球,想家了、输球了、有心事了,所有的一切她都默默地和白色的羽毛球诉说,仿佛每根羽毛都承载着她的希望。

在湖北省羽毛球队,陈玉娘在名师陈福寿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顽强学习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掌握的技术比较细致全面,网前左右交叉轻放,左右长杀短劈以及战术的变化多端,经常给对方很大威胁。她的防守技术也比较强,且常常在防守的基础上伺机扣杀得分。她打球凭的是一股精神。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运动员,为什么能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中坚持下来?肯定回答是,爱和责任。

正是这种对祖国的爱和对祖国羽球事业发展的责任感,促动陈玉娘拿着每月8元钱的工资在球场上挥汗如雨。当时,湖北队只有一个女队员,8个男队员。一周一次队里内部比赛,陈玉娘总能排在前三名。张株盛陪她练球最多,几乎是随时。中午,陈玉娘不习惯睡觉,自己练球,张株盛就来陪练。陈玉娘很喜欢动脑筋,有比赛她就观察,侯家昌、汤仙虎他们的技巧哪些适合她,哪些不对劲,她就主动改进,球技就跟着有进步。

在湖北武汉近12年,陈玉娘哪里都没有去过,她只知道体育场在哪里,羽毛球场在哪里,还有饭堂在哪里。陈玉娘的努力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别人训练1个小时,她就要花3个小时的时间来超越。天道酬勤,基本功扎实才是获胜的关键。规定早上6时起床练球,她5时就已经在训练场上了。每天比别人多练一会儿球,日积月累就积累起一笔成功的资本。早晨别人还在睡觉,她已跑完圈了,训练时间总是比别人长、比别人自觉。但即使如此,固执的陈玉娘仍然要为自己加码训练。

“在队里,衣服裤子都要自己洗,知道我最厌恶洗什么吗?”陈玉娘说,“就是袜子!因为每天要练上十几个小时,闷在鞋里的袜子不知道要被汗水浸湿了多少次,换下来的时候真是臭气熏天。”

陈福寿教练曾经这样总结道,其他人是被教练逼着训练,对陈玉娘则要限制训练。即便如此,执著的陈玉娘仍然要为自己加码训练,开心了打球、不开心也打球,除了睡觉吃饭的时间,你能看到的只有拿着球拍跑来跑去的小玉娘。以至于练到最后,她的女性生理都出现了异常。

也正是由于陈玉娘的勤学苦练,才练就了她快速灵活的步法、准确的击球落点、进攻威胁大、攻防兼备的打法。

赢得劲旅

在1961年的华东羽毛球邀请赛、1964年的全国六单位羽毛球锦标赛和1965年的第二届全运会上,陈玉娘过关斩将,发挥了她落点巧妙和变化多端的球路,连续夺得这3次比赛的女子单元打挂冠,而一举成名。在国际比赛中,她的单打、双打或混合双打都表现得很出色。1963年11月,刚刚在中国打了两年羽毛球的陈玉娘,以国家队主力队员的身份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击败了所有的印尼国手,引起了巨大轰动。这一下,当小玉娘回到爸妈身边时,爸爸妈妈高兴得不得了,因为女儿不但帮他们挣得了面子,更重要的是为国争了光。再也不提玉娘抛下爸妈回国的事了。

然而,当时由于政治原因,中国加入了由几个国家组成,但并不被国际羽联承认的世界羽联,所有正规的国际比赛,均不能参加。为了证明自己,提高队伍水平、与国际羽球界接轨,中国队采取访问比赛的形式来锻炼队伍。“哪个国家有世界冠军选手”,就去哪个国家进行访问比赛。那时只要有比赛,体委就从各地方队抽人,临时组一个队,到北京集训一两个月,就出国比赛。这即是贺龙元帅说的“招之即来,来之能战”。

1965年10月,中国羽毛球队应邀参加在丹麦举行的国际羽毛球邀请赛,接着在访问瑞典时,中国羽球队出战10场。34场比赛中,次次获胜,仗仗奏捷。女队员陈玉娘又狠又猛,创造出4局赢对手11∶0的记录。

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进行女子双打比赛时,陈玉娘、梁小牧的对手是全英羽毛球锦标赛的双打冠军斯特兰德、约根森姐妹。

陈玉娘和梁小牧一拍一拍,朝着约根森猛攻。此前几天,在哥哈根比赛时,约根森的技术发挥得不好,被攻得几乎无还手之力。可这天,这位前丹麦冠军打得出奇的漂亮,凭着17年打球的经验,把杀来的急球一个个都反攻回去。妹妹更是骁勇,猛攻猛打。丹麦姐妹先艰苦地胜了第一局。

同类推荐
  • 名利丹青:吴冠中说吴冠中

    名利丹青:吴冠中说吴冠中

    《名利丹青:吴冠中说吴冠中》内容包括:换个角度看大师、艺术家的成功与艺术的成功、好的艺术品才会流传吴冠中访谈录、吴冠中采访侧记、十个关键词盖棺论定吴冠中、《吴冠中画作诞生记》札记、吴冠中的成就得失与性格心理——七卷本《吴冠中文丛》阅读随感札记……
  • 一位知识分子的完美人生:陈从周研究

    一位知识分子的完美人生:陈从周研究

    陈从周先生是中国近代以来有一无二的园林艺术大师,他在20世纪学术思想的谱系中,以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艺术造诣,在鲜有人间津的学科领域独树一帜。作者以《说园》作为全书的论述中心,方法则是“以陈解陈”,即用陈从周自己的论述,来介绍和阐释陈从周的园林理念和园林思想。九、十两章关于造园美学的申论,是对陈氏园林艺术学的总而括之和提而炼之,并且补入了实践的内容,让我们看到了陈氏学说的实践精神和批判精神。课题作者通过十一至十七章的系列讨论,昭示出园林作为一门综合艺术,陈从周先生所以成为世无异词的世界级的园林艺术大师,其所必具的诸种理由和诸种条件,课题作者都一一作了回答。
  • 毛泽东瞩目的现代名流

    毛泽东瞩目的现代名流

    毛泽东是伟人,是政治家,也是读书人。作为伟人的毛泽东,他在书海中畅游,汲取前人的智慧,形成自己的识见和思想,凸现出人格力量和精神力量。作为政治家的毛泽东,他有繁忙的党务、政务,读书不可能没有选择,不可能没有倾向。作为读书人的毛泽东,他又确有读书人的本色和癖好,表现出与一般政治家的不同。
  • 舒伯特——古典主义音乐最后一巨匠

    舒伯特——古典主义音乐最后一巨匠

    《图说世界名人:舒伯特(古典主义音乐最后一巨匠)》介绍了,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出生于维也纳郊外的教师家庭。他自幼随父兄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少年时即显示出在音乐创作上的特殊才能。舒伯特的一生是在贫困中度过的,艰难的生活使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然而,舒伯特却为人类留下了大量的不朽名作。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
  • 死亡密码

    死亡密码

    他们是世界近现代政坛上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们特出的人生经历,使人们对其死亡的原因也更加关注。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档案栏目编著的死亡密码通过解密档案和对历史线索的再梳理,与亲历者和专家学者们一起探究他们的死亡真相。破译历史密码,还原历史真相。不论是革命领袖,抑或是大国政要,还是敌对阵营里的头面人物、政要、间谍,从他们的身上以及围绕着他们发生的一切,会让读者深刻体会到政治斗争的严酷,以及人生命运的多变。
热门推荐
  • 盛夏的倾心

    盛夏的倾心

    一个真实的传奇故事,在梦洁的身上会发生什么呢?是奇迹般的变化,还是不可思议的命运呢?
  • 名门闺娇

    名门闺娇

    叶蓁蓁的前世,是一个集愚蠢、嚣张、无知于一体,在作死的路上一去不回头,最终害了家人的恶人。她知道她错了,所以她愿意用她的死,换别人为她复仇。谁知她却重新回到了九岁那年。太可怕了!难道老天爷是让她再蠢一次吗?当然不,既然回来了,就要把上辈子欠的那些,统统还了。还债也好,守护也好,报仇也好,这次她自己来,不用别人了
  • 全职猎人——爱莉有个好爸爸

    全职猎人——爱莉有个好爸爸

    也许我爱他沉默时的冷酷,也许我爱他推理时的睿智,我也不清楚为什么会喜欢他。也许?这就是父女?
  • 精灵之绚丽魅影

    精灵之绚丽魅影

    我愿写下心中那份宝可梦情怀,写下我喜欢的精灵,写下我渴望的冒险。希望可以写下一个有血有肉的神奇宝贝世界。(书友群:1023892064)
  • 废柴逆袭:嫡女归来

    废柴逆袭:嫡女归来

    前世,她是相府嫡女,却被庶母陷害,沦为痴傻。即便如此,父亲还不忘废物利用,将她嫁给身份尴尬的前朝太子!原以为,不过是换个地方受罪,却不料那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逍遥王爷,竟是她痴傻十年唯一怜她护她之人。为了护他,她被庶姐毁容剪舌惨死。再次睁眸她重回八岁,看她如何在闺阁、江湖、朝堂,战场掀起腥风血雨,力挽狂澜。他,倾世风华,前世今生,判若两人,却始终逃不过一个情字。他,傲世无双,一袭布衣难掩至尊气魄,唯独对她百依百顺。他,天下第一琴师,蝴蝶面具遮就倾城之貌,事事以她为先。他,品行高洁,却甘愿陪她在黑暗的政治漩涡中泥足深陷。生于乱世,权谋天下,谁是真正能够护她一世周全之人?
  • 我有一本灵卡册

    我有一本灵卡册

    这是一个奇异的世界。它存在着一种神奇的东西——卡牌。小小的卡片中封印着各种奇思妙想。【粘油+火球=油炎弹】【地动岩+齿虎=爆牙地虎】【破败箭+白睛狼+...=破烟射天狼】...卡师们利用神奇的力量。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神奇的卡牌。法卡、械卡、兽卡...一切尽在无限可能中。但!素材配方很难得?合成全得碰运气?...听着众人因为合卡,而纷纷陷入抓狂的时候。一旁的银源,默默打开了自己的灵卡册。看着上面的各种配方,挑了挑眉,“要不,卖几个?”。(小小的备注:卡牌、宠兽、召唤...值得拥有!)
  • 万物神洲

    万物神洲

    万物神州,一个存在无数修炼者的世界。故事发生在三位命运相似的少年身上,竹阳,风弦,云墨。三个本命灵气被废的少年,在偶然中相遇。不愿接受被他人左右的命运的三人,在一同经历过了一番奇怪的事件后,他们得到了一种奇特的力量,之后为了帮助风弦复仇,三个少年重新踏上艰难的修炼之路......
  • 大爷终究是你大爷

    大爷终究是你大爷

    “你看看你这都是什么奖杯……广场舞大赛全国总冠军,世界围棋大赛冠军,你才19岁,怎么天天就和些老头老太太混在一起!”“我只是珍惜生活而且。”“小如离家出走了!”“你们怎么搞得,通知下去,各个领域的人全部出动,务必在五个小时内找到小如的具体行踪。”
  • 重生之天道逍遥

    重生之天道逍遥

    拥有周天空间,绝顶功法,看苏沐风如何从一个青少年,独自成长为一代大亨,影响数十亿的未成年人!!!
  • 离婚是一场修行

    离婚是一场修行

    一位普通的奔赴中年的80后女性真实的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