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5400000027

第27章 辩名析理而返于冥极——魏晋玄理(2)

王弼又用“一”和“多”来说明“无”和“有”的关系。《周易略例》曾述:“夫众不能治众,治众者至寡者也;夫动不能制动,制天下之动者,贞夫一者也。故众之所以得咸存者,主必致一也;动之所以得咸运者,原必无二也。物无妄然,必由其理。统之有宗,会之有元,故繁而不乱,众而不惑。”这段文字的玄理,是从系辞传“天下之动,贞(定)夫一者也”的命题发挥出来的。“治众者至寡者也”,“众”即“多”,“至寡”即“一”,这个“一”,也就是使纷纭万物统一、会聚起来的“宗”与“元”,亦即作为万物本体、本根的“无”。它本身是一个静体,却能制天下之动;本身是一个虚体,却含藏了天下实物。懂得这个“一”,就能以不变应万变,“执一”而“御”(控制)天下众物。王弼由“一”推演到政治上的“宗主”观念,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周易系辞》记载:“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王弼解释说道:“演天地之数,所赖者五十也。其用四十有九,则其一不用也。不用而用以之通,非数而数以之成,斯易之太极也。四十有九,数之极也。夫无不可以无明,必因于有,故常于有物之极,而必明其所由之宗也。”王弼把“衍”释为“演”,“大衍”即天地之演变、演化。这里的“数”,不是我们所了解的普通的数字,而是毕达哥拉斯所谓“万物即数”之“数”,这种神秘的“数”不仅仅是同事物相对应的,它就是事物本身。如果我们知道毕达哥拉斯把数看成有形体的,恐怕就不会那么奇怪了。比如“4”就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8”就是棱长为2的立方体,诸如此类,总有办法将一个整数化为某种形状。中国的这类“数”学,其源头就在周易里边。

王弼把“50”作为所有的数(即物)的代表,其中有一个数“不用”,“不用而用以之通,非数而数以之成,斯易之太极也”。这个“一”“非数”,与其余49个具体的数不是并列而为同类的,但“数”却须依凭“非数”而成;这个“一”“不用”,其余49个数的功用运化却赖之以通,可见这“不用之一”即为“体”,即是“太极”,是作为天地万物的本体的“无”。根据这个“一”,就可以穷尽天下之数了;于无限之有之上,就可以明了“无”是“有”“所由之宗”。韦政通先生归纳说:“就易经说,这形上的道体是‘一’,天下之动和万物之化是‘多’。就老子说,形上道体是‘无’,万物万形是‘有’。若以‘一’为静,则静能制动;若以‘一’为本,则本能核末;若以‘一’为无,则无能生有。这是王弼玄学所依据的基本的思考公式。”(《中国思想史》)韦先生以为王弼纯然是游戏概念,但若单就哲学思想而论,撇开“知行合一”的“身心性命之学”不谈,王弼“体用如一”、“本末不二”的概念游戏是颇为高明的。

王弼的《周易略例·明象》就名言(“言”)和意义(“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得象忘言,得意忘象”的著名主张。“象”是一种形象,是某种意义的一个图画式的象征,也是对表意语言的一个补充。比如周易的乾卦,它的主要意思是说:“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名言表示就是一个“健”字,以形象表示可以是“天”,也可以是“马”,如果你高兴,也可以是一个健美的运动员。王弼说:“是故存言者,非得象者也。存象者,非得意者也。象生于意,而存象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象也。言生于象,而存言焉,则所存者乃非其言也。然则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如果死咬住一个“健”字,或者死抱住“天”或“马”的意象,这是拘执不通,冥顽不灵,必然未得乾卦的真意。真得其意,就能触类旁通,在宇宙生机和大化流行中,处处可明乾之象、健之意,此时对于这种意象,已有混沌的直觉,天、马、健诸物事,自不须存于胸中,念念不忘了。这样积学日久,我们就可对整个世界,形成一种明澈然而混沌的直观,那是一片“无名之域”,名言分别(物我分别自不用说)在其中没有地位,无数意象全然融为一体了。

冯友兰说:“王弼主张‘得意忘言’,还是在于保存‘无名之域’,也就是‘混沌’。但是他认为要想知道混沌,必须经过名言,通过‘辩名析理’,因为他所要的混沌不是原始的混沌,而是后得的混沌。”汤用彤、汤一介、韦政通诸先生都认为“得意忘言”乃是玄学的方法,假如把玄学当成精神修炼的工夫,未必不能这么说,但是倘若视玄学为理论化的哲学,似乎“辩名析理”更像是它采用的方法。

总体来说,贵无论的“无”,既有万物本根的意思,又有混沌的精神境界这层含义。崇有论否定了这个“无”,也就否定了那个超然冥远的“无名之域”。

裴頠的崇有论

对于“有”有用的,终究还是“有”。对“有”,“无”是完全没有用的。他批判贵无论仅只用一些漂亮的辞句,来讨大家的喜欢,讲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叫大家迷惑。

裴頠是晋惠帝元康年间的名士,也是当时政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惠帝是武帝司马炎之子,为人愚痴,闹过不少笑话。有一次在华林园听见蛤蟆叫,他问左右说:“这叫的东西,是为官家叫呢,还是为私人叫?”左右回答道:“在官家的地盘上就是为官家,在私人的地盘上就是为私家。”惠帝想了想,说道:“如果是为官家,可以发给它俸禄。”而惠帝皇后贾氏,淫乱宫廷,弄权朝政,奸险狠毒,与太医令等有染。她还用竹箱藏匿少年,“走私”到宫中,事后又恐少年走漏风声,往往杀人灭迹。这样的朝廷,居然能维持几年太平日子,实在是张华、裴頠等机要大臣鼎力撑持的功劳。

裴頠是贾后的亲属,见贾后淫虐,国乱将至,与张华商议废后。张华以为皇帝孱弱,朝廷朋党之争本已激烈,废立皇后只会加速败乱。于是裴頠就通过他的姑母(即贾后之母)劝说贾后,让她好自为之,亲厚太子(太子非贾后所生)。这个太子年少时倒还好学上进,长大后反而终日嬉游,还在宫中设立市场,亲自掌秤卖猪肉,手一掂量,就知道斤两,分毫不差。贾后总认为他是异己,派手下找个机会将他灌醉,使他按别人的口授写了反书,然后要治他死罪。张华力谏皇帝慎重,免致丧乱;裴頠认为应该先审问传书的人,还应该对照太子的手书笔迹,以防诈妄。贾后见张华、裴頠等态度坚决,只好将太子免死,废为庶人。次年,贾后还是派人杀了太子。这一来引起群情激愤,赵王司马伦趁机而起,废了贾后。张华、裴頠素与赵王有怨,又是朝廷重臣,于是便双双遇害。

裴頠声望隆盛,四海之内,惟恐他不居权位。他本人曾上表推辞一项荣宠的任命,没有获准。有人对裴頠说:“您若可以进言,就应当对中宫言无不尽;中宫若不从谏纳言,您就应当辞官隐遁。不这样做,您上表再多,也是枉然。”裴頠闻言感慨良久,但没有听从。大概当时有不少名士都觉得裴頠应该全身而退,况且在声名狼藉的贾后手下当差,也很不光彩。裴頠向张华举荐韦忠,韦忠称病推辞,别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韦忠说:“张华华而不实,裴頠贪欲无厌。不顾礼义,依附贼后,这岂是大丈夫的作为?裴頠每每有心抬举我,我还担心他自己掉进深渊,水波溅到我身上,又哪里会自甘下水呢?”

裴頠这样激流勇进,不避乱世,力撑危局,虽然见功并不很大,实干精神还是难能可贵的,尤其是在当时的社会风气下。何晏、王弼等人发端的正始玄谈之风,经竹林七贤的发扬光大,到元康时期更形炽烈。与裴頠同时的尚书令王衍(永嘉年间官至太尉),口谈浮虚,名重当世,朝野之人争相慕效。他卖弄风流,故作旷达,做官不问政事,反笑勤政之人为俗。以裴頠的务实精神,他对世俗崇尚虚无之理肯定十分痛恨,所以他撰写《崇有论》,意欲“矫虚无之弊”。然而社会是很会作弄人的,裴頠的崇有论,无非为名士们增加一个辩题而已,他本人为此与王衍、乐广等人的辩论,也只是重显清谈之妙,为形存神灭的清谈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裴頠的投枪,变成了名士们的玩具。裴頠《崇有论》分析了贵无论的社会根源。人生在世,当然要保全身心性命,这就不能不随顺情欲之所求(“随感”)。但“随感”的分寸不好把握,很容易滑向放纵情欲和贪名图利,使个人和社会都受到损害。人们看到情欲泛滥“偏质有弊”,情欲简损净化风俗,就提倡“贵无”、“贱有”的论调,殊不知这又滑向了另一个错误的极端:“盈欲可损而未可绝有也,过用可节而未可谓无贵也”。可节欲不可无欲,可节用不可无用;情欲和用度,能够像老子说的那样“损之又损”,但无论如何又不能减损至无。无欲倒也罢了,它又进而要把社会性的礼义法制统统虚无化,把人的有心的作为统统扫除掉,于是由主张“无为”发展成反对“有为”,从崇尚“自然”发展成反对“名教”,这就谬以千里了。

裴頠说,人要欲用合宜,全形保生,只有一个办法,“惟夫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躬其力任,劳而后飨”。利用天地的资源,遵守天地的法则,发挥自身的才力,辛劳之后必有收获。“居以仁顺,守以恭俭,率以忠信,行以敬让,志无盈求,事无过用”,仁顺、恭俭、忠信、敬让的礼教,在维护人际关系上还是少不得的,这些礼教的功能,恰在于教人节欲节用,使个人不致欲求太高,用度太过。

照裴頠说来,贵无论大行其道,还要归功于其论辩上的花招。“盖有讲言之具者,深(当为‘不’字)列有形之故,盛称空无之美。形器之故有征,空无之义难检。辩巧之文可悦,似象之言足惑。”那些能言善辩的人,抛开有形之物的原理不探讨,一意夸饰空无的美好,因为要讲实际事物的原理,须得列举实际的证据,而空无之义,原本虚无缥缈,无从检验,由他胡说。贵无论就是靠漂亮的言辞博人欢喜,靠似是而非的立论炫人耳目。裴頠的这一批评,其实没有击中贵无论的要害,他用科学的标准来要求哲学,也是“似象之言足惑”。哲学的真理,不能像科学的真理那样,一条一条地等待实验的判决,它更看重整个体系在逻辑上的融贯性。经验“事实”当然不能不管,然而“事实”本身并不是凝固不动的,它也有待于理论的解释,这种理论往往就是某个哲学系统。裴頠自以为他的崇有论证据确凿,因为实际事物“摆在那儿”,可见可闻可感。可是,感觉就那么可靠吗?现象就那么确定吗?

裴頠想建立一种“有”的哲学取代“无”的哲学,他做得比较“唯物主义”,尊重现象界,但没能形成一个深刻而又伟大的体系。《崇有论》开宗明义地说:“总混群本,宗极之道也”,总是总体,混是不同事物的杂然丛生,群本即万有。整个无分别的群有本身就是最根本的“道”(本体)。“夫至无者,无以能生,故始生者,自生也”,至无就是什么都没有,它拿什么创生万有?说它创生万有,就等于说万有都是自然生出来的。“自生而必体有,则有遗而生亏矣。生以有为己分,则虚无是有之所谓遗者也”。

万物既是自然生出,就以其自身的存在作为本体,存在的现象就是存在的本质,并没有一个“无”隐藏在“有”的背后。存在之物都是有的一部分,如果它获得的有有所遗缺,它的生存就会亏缺不全。无就是有消失的状态,是有的遗缺。因此无是一种缺陷,不足以成为尽善尽美的本体。

裴頠的所谓“有”,不仅指“物”(具体的存在物),而且指“事”(人们的活动)。既然“无”被他赶下了本体的宝座,那么由“无”之体派生而出的“无用”、“无为”和“无知”之用,也都无以立足了。裴頠把它们全部都扫地出门,他总结说,天下群生都是业已生成的“有”,要想利益群生,只能以有济有,“无”管什么用呢?

把贵无论和崇有论综合起来,那是郭象的任务。郭象的哲学被公认为魏晋玄学发展的高峰。

郭象的无无论

天地间的万物都是“自生”的,“自生”就是“独化”,“独化”就是“无无”。而独化论推广到人生境界上,就是要达到冥除差别的无言无域的混沌境界。

同类推荐
  • 大学论·意志升华论

    大学论·意志升华论

    当一个生命主体降生在大地上,不论是什么样的一个生命,他都有他的角色与任务,而这样的任务是在生命主体不断成长过程中形成并使其为之奋斗的,退一步说,生命本身的存在其实就是最根本的、最初级的价值目标。如果人一旦连这一价值目标也不去认可,那么这样的生命只能谓之为行尸走肉,也就不会再有更多的生命主体的需求与欲望以及价值实现与满足。意志就是脊梁完成这个任务和目标的根本。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二)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二)

    本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卷二主讲中古哲学。
  • 周易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周易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我们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在深入考得到有益的启发。了解诸子之学中的深切智慧,也可以增强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 画者东西影:八大山人艺术中的生存智慧

    画者东西影:八大山人艺术中的生存智慧

    清初八大山人是独创派艺术家,也是一位深邃的思者。作为一位僧人艺术家,他所服膺的禅宗曹洞宗思想旨趣在其一生艺术创造中烙下深深印迹。曹洞宗以“渠正是咱,咱非渠”学说为宗旨,其创始人洞山良价一日过河涉水,看到水中自己的影子,豁然开悟。作偈中有“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的话。影子(渠)由我(咱)照出,而我非影子。良价在返自观照中,发现了真性。八大山人“画者东西影”的艺术哲学,正是以生命真性为中心而展开的。
  • 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心量越大,好事越多

    宽广的心量除了跟与生俱来的气质有关系外,还需要靠后天的觉悟和修行来逐步拓宽。星云大师在本书中具体而微地刻划出人间万象与众生实相,深入浅出的探讨世间的问题与人生的哲理,从生活、工作、艺术等各个层面,分享了修身养性方面的智慧。以宽己之心容人,心量越大,福报越大。我们的心量有多大,就能够完成多大的事业;如果我们能够包容一家,就能够做一家之主;能够包容一市,就可以做一市之长;能够包容一国,就可以做一国之君;能泯除一切对待,包容整个法界,就可以随缘应现,逍遥自在,成为法界之王。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梦落繁华:缘来是你

    梦落繁华:缘来是你

    林果与唐韵原是青梅竹马,两人在9岁时就答应对方永远在一起。可惜,那只是童年罢了。在一个晴朗的夏天,林果跟随父母来到北京这个大城市生活,造化弄人,林果在一起车祸中失去了记忆!而唐韵打听到林果在北京就读,他毅然来到了北京……记忆的水晶已被打破,林果将如何拾起她的爱情?还是选择放手成全那个最好的他?
  • 宫少夫人超难追

    宫少夫人超难追

    女主楚熙原本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只因家里长期安排相亲,受不了出了国,才发现手机钱包被偷了,这下好了,再一个不认识的城市里,只能露宿街头了谁知第二天早上却在一个陌生的房子里醒了,前面还站在一个男人
  • 香色宝鉴

    香色宝鉴

    新书《恶魔娱乐编年史》开始发布,请新老书友收藏+推荐,爱你们!
  • 傲娇小逃妻:太子殿下,求放过

    傲娇小逃妻:太子殿下,求放过

    她是京都医院普通的外科医生,她也是行走在暗夜里的江湖郎中。他是帝国高高在上的王储,也是不可一世的国王陛下。一朝被设计,她误闯进了他的地盘。一夜纠缠,他却食髓知味绑了她当老婆。她精神恍惚,他说,“最近运动太少?今晚继续!”看见她和自家宠物狗玩的愉快,他说,“这几天我没满足你,还有时间逗狗?”她拿着黄瓜君做面膜,他说:“难道你觉得我还不如它好用?”一路斗智斗勇,她却败绩累累。忍无可忍,将某人踢出房门,某女愤怒地说:“苏澜清,你给我滚。”某人邪魅一笑:“滚去床上聊聊我们的下一代。”360度无死角花样折腾……
  • 傲娇小爷的小狼狗

    傲娇小爷的小狼狗

    佣兵之王却死于一场背叛后的意外,重生之后发现有一个小侍卫在旁也不错,原以是小可爱谁知道是小狼狗,扮弱吃强不错,救完之后想退货,秦霄贤说道:夕儿你不能有了新欢就不要旧爱,忘恩负义的负心汉。古夕儿一阵头疼……
  • 虚灵魔剑

    虚灵魔剑

    一个盗贼与精灵,兽人还偶遇矮人之间发生的故事
  • 十二画朝夕

    十二画朝夕

    宋画蓝×司泽简介持续无能,以后一定会补的hhh
  • 佛系女配的修仙日常

    佛系女配的修仙日常

    她顾婧熙,只不过是一个意外书穿的小女配,只希望能安稳度过余生。可不知怎么的?她身旁终会有一些不知天高地的家伙,来打搅她?那她只能关门,放反派。反派一号;“只要我一日还活着,你们就休想动她一根汗毛”反派二号;“小姐姐由我罩着,天下任她走”反派N号:“我家主人在此,谁敢放肆?”“…….”直之多年后…她才骤然发现,原来她自己….才是全剧中最大的反派?天啊?这怎么可能?她明明只是一个小女配而已!【书穿重生+男强女强+团宠1V1+前世今生】女主能怼就怼,绝不小白。
  • 桃运教师

    桃运教师

    一个混迹在校园的武医高手,一个班里都是女生的三八班级,一个不爱票子爱妹子的小处男,一个一门心思想当一名好教师的有志青年。这些全都聚焦到了刘忙身上,自此一名处男好教师的桃运生涯开始了,面对各种美女的诱惑,他会做何样的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