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5400000011

第11章 善恶之端——孟子荀子人性之辩(1)

在先秦,人摆脱了古代迷信和神话的全面控制,获得了很大的精神自由,但也提出了新的问题:确定人在宇宙中的位置,把人伦关系的准则建立在稳固的本体论基础之上。人是什么?人性是善还是恶?人怎样才能趋向于善,孟子和荀子各自发展出“性善论”和“性恶论”来回答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孟子视天为道德之天,人禀承了天的义理,生而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他将人下比于禽兽,认为必须超过禽兽之处,方可谓之人“性”。由此,善的性质就蕴涵于人性之中,善是对人性的规定。荀子则认为天不过就是风云寒暑的变化,人不过就是七情六欲的变幻;情欲是邪恶的,或至少是导致邪恶的力量,因而人性是恶的。幸亏人还有心智,能够权衡利弊,所以接受了圣人制定的礼义法度,约束、抑制情欲的冲动。

天与性

孟子之天主要指义理之天,而荀子之天则是自然之天。对天的不同理解直接导致性善论与性恶论的分歧。

“天”和“性”是中国哲学中争论不休的两大论题。这里我们先得关闭常识的思路,看见“天”字,别想到白云飘飘;看见“性”字,别误作男欢女爱。这是两个简单而陌生的汉字,需要我们从头学习。冯友兰把中国哲学中“天”字的含义归纳为五种。一是“物质之天”,这是我们熟悉的概念,就是“天有不测风云”的“天空”。二是“主宰之天”,有人格、有意志,略似于上帝或天帝。《窦娥冤》中所说的“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作天”,正是这个“天”。三是“运命(即命运)之天”,冥冥中有一种不可捉摸、超乎控制的力量,比如成语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说。四是“自然之天”,指自然的运行,《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五是“义理之天”,宇宙的一种神秘的终极原理,人们赌咒发誓会说“天理良心”,可见得天并不比人更加无情无义。

有人禁不住摇头了:一个简简单单的“天”字,怎么做出了这么一篇拉拉杂杂的文章?这就是哲学的本事了,不做细致的概念分析,哲学就拿不出比常识高明的见解来。罗素在《数学原理》中,光定义数字“1”就写了一千多字,相形之下,这是小巫见大巫了。“天”的五种含义,像五个孪生兄弟,看上去一样面目,其实各有一副肚肠。我们可以粗略地将它重新标签为:天空、天帝、天命、天然和天理。孟子所谓“天”,有时指“主宰之天”,比如谈到尧舜禅让,说“尧荐舜于天”。有时又指“命运之天”。他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人人都应当遵仁义之道而行,尽力完善自己的人格,至于人生的成败利钝,宠辱荣枯,既然非人力所能控制,就不必计较了:“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孟子·梁惠王》)

跟孟子的人性论相关的是“义理之天”。孟子说:“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孟子·告子》)人的耳目诸器官,只能感觉外物而不能思考外物,常常被现象所蒙蔽;人心拥有理性的能力,是“天”独独赋予人心的,因而是人与禽兽相区别的地方。这个“天”必然与理性相类,是“义理之天”,不是“自然之天”。天理在宇宙间流行,在人身上即体现为“思”(理性能力),体现为仁义礼智“四端”(即“仁义礼智”四种德行的萌芽)。

孟子又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尽心》)人如果全力培养自身的善心善根,就可以认识自己的本性,从而认识宇宙运行的根本法则。这样我们就可以依顺天则而生活,不违天命,即所谓“事天”。义理之天的存在,初看起来令人费解,往后读下去,就明白这是“性善论”必不可少的形而上学假设(或根据),否则善性就有点来历不明了。

荀子所说的“天”,较为一贯的是自然之天,冯友兰认为这是受了道家老子、庄子的影响,如庄子说天地日月“其运转而不能自止”。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列星随旋,日月递嬗,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荀子·天论》)天就是日月星辰的旋转,风雨寒暑的变化,天道和谐就生育和培养了世间各种事物,这一切是在自然、无形中完成的,谁也不知道其中奥妙(“唯圣人为不求知天”),但必然地与人间的吉凶治乱无关。我们似乎可以说,荀子的自然主义宇宙观,也是对阴阳家的有意反动,后者将自然事件同人事祸福联系在了一起。

这种自然之天,不蕴含道德的原理,与孟子的义理之天不同,因为荀子主张“性恶”,“善良的天”孕育出“恶毒的人”,就说不通了。但“无善无恶的天”又如何生成“性恶”的人呢?荀子未予解释。因此他的自然观与性恶论之间,似不如孟子的天理观与性善论那么融洽一致。

上边我们已运用过“性”的概念了,但究竟“性”为何物?在这里荀子和孟子实在缺乏共同语言,荀子操着赵国方言把说邹国话的孟子数落了一顿,也不怕冒犯儒家“尊老”的礼义。与孟子同时代的告子认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像饮食、男女这类不待学习、生而具有的,才是性,它本身无所谓善恶,如同英国哲学家洛克所说的是“一块白板”。孟子质问说:“生之谓性也,……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孟子·告子》)狗性、牛性等同于人性,在孟子看来这不仅荒唐,而且是对人的大不敬。他一心一意要树立人在宇宙间的独特尊严,所以注意和禽兽划清界线:“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人可以区别于禽兽的家当本就不多,只有有德君子才保存下来了,圣人尤其能将之发扬光大,表现了人性的光辉。所以,“人性”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规定性,不是生而完具的本能。孟子说:“天下之言性也,则故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孟子·离娄》)故是已经成型的形态。论性的人多以生来就成型的形态为性,那自然会把利视为人性的根本了。

孟子所反对的恰是荀子所赞同的。荀子再三为“性”字立界说,他说:“凡性者,天之就也。”(《荀子·性恶》)“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正名》)可见荀子所谓性,正与告子相同,指生而完成的性质或行为。既然礼义是圣人所立,常人需要先学习然后能知能行,即使它在人心中已有萌芽,也不算人性。假如荀子了解达尔文学说,他一定会即刻认同人和猴子的亲戚关系;曾经与猴子为伍并不可耻,可耻的是不思进化,永远与猴子为伍。在荀子看来,人的后天成就依然足以使他与天、地并列:“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人在社会(“群”)中完善了自身。

如冯友兰所说,孟子的理想主义和荀子的现实主义在确定“性”的内涵上即凸显出来。有了这样歧异的出发点,他们各自得出“性善”与“性恶”的结论就不奇怪了,而出发点的歧异反而减弱了结论的歧异性。

四端与性善

孟子说人性善,他的意思并不是说,每个人生下来就是孔子,就是圣人。而是说,人性内有种种善的成分。这善的成分就是四端,人性善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

先秦学说蜂出并作,各执一端,相互辩争,以致势如水火,但各派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旨在提出一种救治时弊、拨乱世而反之正的主张,政治意图鲜明,单纯的知识兴趣寡浅。孟子的性善说就不是专为理解人性而立论,它是孟子“天人相通”的极高境界和“仁政”的政治理想两大主题的基础。

仁政为什么能施行呢?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公孙丑》)“不忍人之政”即仁政,“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即是说人性皆善。为政治理论寻找人性的基础而不是神性的基础,这的确表明了人的发现和理智的觉醒。

然而何以见得“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呢?孟子说,如果有人看见小孩掉入井里了,不论是谁,都会惊呼骇叫,生起恻隐之心。这不是想和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也不是想在乡邻间博得见义勇为的虚名,更不是因为讨厌孩子的哭喊声。那么到底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人人都有恻隐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孙丑》)

仁、义、礼、智四种“常德”,在性中已具其端,是性之所固有的,并非经由外力灌输,无中生有勉强习得的。就像人有四肢,成年人的四肢固然发达,也是由于他本来就生有四肢,起初或许嫩弱,只要渐渐“扩而充之”,就可以长得强健有力了。

据冯友兰的意思(见《中国哲学简史》),孟子所谓人性善,与“性可善可恶说”有相似之处,认为人性内有种种善的成分;他也的确承认,也还有其他成分,本身无所谓善恶,若不适当控制,就会通向恶。但这些成分被孟子贬到人的“动物性”的冷宫去了,无缘进入“人”性的殿堂。孟子会赞成这一句话:人未必纯善,是可善可恶的;然而人性必然纯善。

孟子又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尽心》)仁义是人的良知良能,不必学习思虑之后方才知晓,一切道德都出于人之性。这里孟子以孩童作证,可见性善之性,也是生而具有的,不过不甚完备,只是善的“种子”,尚未长成善的“大树”。孟子反对“生之谓性”,实则是反对将生而具有的全部性质(如食色等)尽数纳入人性之中,相反地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们知道,孟子所谓性,是特指人之为人、人异于禽兽的规定性。这种说法只是论说其大概意旨。若问:“人是什么?”我说:“人就是具备人性的动物。”“那么人‘性’是什么呢?”“人性就是使人成其为人的独特性质。”这不就落入循环定义的陷阱中去了吗?孟子没犯这个错误,他没有用“人”和“性”互相阐释。孟子想阐明的是人,是为人之道,人“性”仅仅是辅助工具。实际上,孟子从未正面指出过“性”是什么,而只是从反面指出“性”不是什么;除去不是人“性”的部分,剩下的就是人性了。人性这部分,它的独特之处、优越之处、高贵之处,就在于它是“善”的。孟子用仁义礼智来定义“善”,又用“善”来规定“性”,使得“性”和“善”成为同义反复,性即是善,善即是性。所以我们似乎可以断言,孟子的性善论其实是个定义问题,或者可以说,性善不是一个具体的经验问题,它是一个抽象的假设。这种假设,在孟子的哲学系统内,能够做到前后一致,不相矛盾;它作为一种人本主义的信仰,又确乎有其独到的价值。“性善”的含义,无非是说人皆有仁义礼智四端。能扩充强化这四端,就可以成为圣人;如果压制毁灭这四端,就会成为“非人”。所谓“非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公孙丑》)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向尧舜看齐,而不仿效桀纣呢?为什么应当扩充善端,而不听任食色诸本能“自然”发展、有欲必应呢?孟子又为“动物性”和“人性”的划分,找到了人体器官上的对应物:“小体”和“大体”。“大体”即是心,“心之官则思”,能思就说明有理性,理性之心是人所特有的,是义理之天的厚赐;耳目之官耽于感受,不具理性,不择精粗,与禽兽无异,所以为“小体”。孟子说:“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告子》)

同类推荐
  • 普鲁斯特的美学

    普鲁斯特的美学

    马塞尔·普鲁斯特是法国20世纪初的伟大作家,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主要作品《追忆似水年华》奠定了其文学大师的地位,写作风格和技巧突破传统小说,本书从其人格美学、风格美学、叙事美学、小说美学、戏剧美学、时间美学、空间美学等多个方面细致研究了其艺术美学,是一本普鲁斯特美学研究的较为系统全面的专著。
  • 形而上学之路——永不过时的康德与黑格尔

    形而上学之路——永不过时的康德与黑格尔

    你知道吗,你想过或者没想过的这些奇形怪状的问题,早在几千年前就被哲学家们一本正经地提出,挖空心思地找证据,面红耳赤地争论过了。在整个世界忙着探索、开垦、打仗、上天、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这帮哲学家们却神经质地死磕这个世界的真相和人生的意义,就好像一个网络游戏里的角色试图琢磨自己手里武器的代码是什么……
  • 易经一日一解

    易经一日一解

    六十四卦网罗天地万象,穷尽宇宙之变化,展示了人事的吉凶悔吝。《易经》用阴阳之道来解释天、地、人、万物的变化原理,其中彰显了天道行健、自强不息的人类精神,同时也点明了厚德载物、与时变通的生存谋略。借鉴古老的人生指南,开启真正的智慧,我们将用和谐的举措去趋吉避凶、如意纳福,去考量世界,体验人生。
  • 于丹《论语》感悟

    于丹《论语》感悟

    本书是《于丹〈论语〉心得》的续篇,从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仁爱之道等七个方面阐述了《论语》中所蕴藏的智慧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全书语言表述上具有哲理诗的特点,流畅亲切,感性自然,又多格言警句,深入透彻。本书以央视2008年“百家讲坛”同名讲座之完整录音稿为基础修订润色而成,比该讲座的电视播出版内容更全面、更丰富,文字量多出将近一倍。
热门推荐
  • 银河生存史

    银河生存史

    原美国政府,也是现在最大的军阀,通过他们的哈勃望远镜,看到在太阳系土星附近形成了一个稳定的虫洞。并从虫洞里传来了有序的带有文明气息的电波,虽然各国政府还没办法解密这电波所蕴含的信息,不知道哪里是天堂还是地狱,不过就算是地狱,也比留在地球上冻死的好。制造出运载大量人口飞船逃离地球,以现在人类的生产能力根本不可能。但是各个大军阀任然任性的将诺亚方舟计划启动。
  • 漫步人生路

    漫步人生路

    她,宋慈,纯纯八零后的俏人儿,却比单单不像本世纪的产物,思想老成的近乎那个古董级别的老婆婆,但是,哎哟!睡醒的时候又像未来走错了时空的家伙,哎呀!反正是,那个地球人群里少找的的物种。于是,这样的稀罕品种偏偏又遇见了另一位即将濒临绝种男人,在淘气月老的老眼昏花的牵线下,会碰撞出神马样浮云飘飘的生活小浪花啊!他,唐朝,剑眉慈目,身高马大,出得了厅堂,进得了厨房,拿得出去,带的进来的七尺大男人,因为一句戏言,把一辈子的幸福生活交给了一个绝对不靠谱的丫头片子,而且还没有还手的余地,一辈子就这么交代了,冤不冤啊!真是的。千年一遇的好事情就这样迎头盖脸的砸了过来,容不得品尝一下蜜月的味道,就中奖一样的坐上了升迁的火箭,扶摇直上九重天啊!看看,这是一个处处有奇迹的世界啊!生活的大幕就此拉开了!!!!!!漫步人生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都市之狐狸遇奇葩

    都市之狐狸遇奇葩

    男主二十二世纪的孤儿,一代股神。原本以为生活就这样平淡,没谈一场恋爱,连暗恋的人都没有,一次意外魂穿到二十一世纪的同名同姓人身上。原主是远近闻名的花心萝卜,在他穿过来的前几个钟摸了青梅的PP被奇葩爸召唤去喝茶藤条伺候。从此,卓然一走上一条不归路。场景一:南宫竹娇羞的问:“你哪里不喜欢我?我可以改”男主淡定回答:“我不喜欢你喜欢我,你改吧。”“好,那你喜欢我吧。”。场景二黑无常诉苦“少爷,高考改卷老师人品有问题。”“嗯,599.5,我看是你人品有待提升。”场景三宫思雅拦住男主说:“我们来场恋爱吧。”“我虽然注重内涵,但怕波涛汹涌。”从一个狐狸走向老司机道路一去不复返。
  • 诸神之逝

    诸神之逝

    宿命的交汇血与骨的碰撞神与魔的一念之间九天十地谁为君?上下四方吾为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亲吻银莲

    亲吻银莲

    剥茧抽丝,其实蠢笨也没什么不好。笨女孩一样会收获爱情。
  • 临界爵迹梦

    临界爵迹梦

    奥汀大陆——被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国家的:西方的水源亚斯蓝帝国,东方的火源弗里艾尔帝国,北方的风源因德帝国和南方面积最大也最神秘的地源埃尔斯帝国。每个国家的属性都不同,水、土、火、风循环相克。水克火、火克土、土克风、风克水
  • 明伦汇编交谊典同年部

    明伦汇编交谊典同年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玩够后我回去当阔太太

    玩够后我回去当阔太太

    【爽文+宠文,女主小戏精VS男主大纨绔】林空可谓演技出神入化,一秒脸红三秒落泪不在话下,自以为骗得过所有人。结果……“你,你好!”“哟,装的挺像的!”这熟悉的欠扁的声音,让林空猛的抬起头,看到那张嘚瑟的让人想揍的俊脸,还带着那邪魅的笑容……“怎么是你!”林空直接怒叫道。“嘘,小声点。”男人低着的声音带着魅惑,“我怎么了,帅气多金会撩人,风趣十足又不闷。怎样,考虑考虑金盆洗手当阔太太?”“呵呵,你是不闷,但你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