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42100000077

第77章 我心中的那座大山(2)

吃完饭后,常吉庆主任点着了一根烟对我说:“小段,我给你讲一件30年前发生的事情。我为什么要把你从一建公司调到建委来,这中间除了你的工作能力外,其中还有一种报恩的思想。”我听了感到莫名其妙,追问常吉庆主任是怎么回事。他沉思了一会儿,叙述了30年前发生的一件事。原来在解放后,我父亲在磁窑堡任六区区委书记时,一次县长丁子齐下基层检查工作。那时没有车辆,路也不好走,他骑着一匹黑马,两名政府干事都背着包跟着,从灵武城出发,一直向磁窑堡地区走去,其中一个干事就是常吉庆。常吉庆那时才16岁,是从伪政府接管过来的小科员。他年龄小,但很聪明、精干。他跟着丁子齐县长出发后,一路上也许太寂寞了,加上年纪小,对什么都感到好奇,就边走边将身上背的小马枪捣鼓起来,谁知不知怎么搞的,子弹上了膛,砰的一枪,将丁子齐县长头上戴的毡帽打了下来。当时的情况非常危险,如果枪口再低一寸,就要了丁县长的命。丁县长大怒,跳下马来,命令另一位干事用马缰绳将常吉庆绑了起来。他们继续向前走,一直走到天擦黑才到了六区。丁县长很疲劳,躺在炕上,让区上干部赶紧做点饭吃。我父亲看到他们来时还捆着一个小孩,问怎么回事。丁县长说:“小狗贼,一枪差点把老子打死,帽子都给我打了个窟窿。你审问清楚,他是不是坏人,要是坏人,毙了算了。”父亲听后,将常吉庆带到另一个房间,让区上的干部给常吉庆松了绑,并亲自问了详细情况。常吉庆这时吓得不知所措,语无伦次,不知说什么好。经过仔细询问,父亲了解到这件事是常吉庆贪玩好奇所致,他并不是有什么背景的坏人,更不是故意的。父亲给丁县长讲清了缘由,又让常吉庆到丁县长跟前说明了情况。这两位老区干部商量了一下,以宽宏大量的方式解决了这件事。当时宁夏刚解放,形势很复杂,如果是粗枝大叶处理问题,常吉庆的后果就非常严重了。这件事给常吉庆留下的印象极深,虽过去多少年了,但他仍记得非常清楚。几十年过去了,他还念叨着这件事。我记得从吴忠开会回来后,讲给父亲听,父亲淡淡地一笑:“办啥事,都得细心一点。他当时是个小娃娃,谅他也不是刺杀老区干部的坏人。一条人命呢,不细心哪能行。”从父亲的脸上,我读到的是严肃和慈祥。

1950年土改后,新建立的人民政府鼓励农民搞生产,发展经济。到了5月份,麦子特别需要水,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民的地却淌不上水,为此人心惶惶。为了迅速解决此事,安定人心,县上将我父亲抽调到农场渠工地上负责修渠。父亲以一个普通干部的身份出现在工地,他和农民一道抢时间、抓质量,工作起来没日没夜,终于在很短的时间内修好了渠,让农民的庄稼地按时淌上了水。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惊动了县委和二区区委。6月5日,二区干事张忠贤在一面墙上发现了“彻底执行反革命条例”的标语,他立刻将此事报告给我父亲。当时灵武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刚开始,这一条内容非常反动的标语的出现,使这个地区罩上了一层浓重的阴影。父亲赶到现场后沉思了一会儿,立即揭下了标语。经反复调查,父亲搞清了事情的缘由。标语是初小教师马宪写的。区干事张玉铜到县委办事,回来时将县委宣传部发的镇反标语用复写纸誊写,由于他一时粗心,书写时不小心在“执行”后面漏掉了“惩治”这两个字。马宪照着写的时候也未细看,就将这幅错标语写好贴到了墙上。了解情况后,父亲向县上领导如实地汇报,他又和何其廉、李占彪两同志商量,给县委详细地写了事情的经过,没有轻率地按反革命事件去处理当事人。县委也同意了这种意见,仅对当事人进行了通报批评,并让他们作了检讨。在刚解放的灵武,在当时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中,这件事情影响很大,群众议论也多,但父亲处理时认真缜密,实事求是,得到了二区干部的一致好评。

在父亲当区长时还发生过这么一件事。那时是供给制,区上的干部穿的衣服都非常破烂,特别是冬天,一些干部穿着破旧的单袜子,有的人鞋烂得都穿不住了。许多同志的脚冻得红肿,走路一瘸一拐。有一天晚上,一位区干事在炕洞边烤着山芋,用熟山芋抹在脚后跟的冻伤上,以减轻疼痛。父亲看到后心情极为沉重。第二天,父亲和区上几个干部商量了一下,决定用区上收缴地主的几十块银元给区干事每人买一双棉鞋。办了这件事后,同志们都非常感激。谁知个别别有用心的人知道这件事后,认为这是一种贪污行为,就将父亲上告到县上。后来,县上经过认真调查,认为给同志们买棉鞋是事实,但这是集体决定的,父亲并没有将公款挪为己用,这件事才算了结。虽然父亲受了几个月委屈,但他认为只要给大家办了事,受一点委屈也算不了什么。

当时的六区辖地覆盖面很大,干部们下基层工作时没有交通工具,要走很多路,爬很多山,非常艰苦。父亲夜以继日地工作,饥一顿饱一顿,身体状况非常差,他的胃病就是那时落下的。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组织上决定将我母亲接来照料父亲。区政府派干事肖金贵赶上牲口去陕西定边高天梁将我母亲接来。母亲到灵武后,父亲的生活有了规律,他以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给父亲当过通讯员的马寿、张忠宇、张富都讲过父亲当年的情况。他时常穿一身灰军装,出门打着裹腿,腰间佩带着一枝手枪,既威风又干练。他工作雷厉风行,走到哪里办完事,让通讯员马一拉就走。他处理一些问题敏捷快速,毫不拖泥带水,他对区政府的同志们既关心也严厉。他的工作作风和为人处事,给下属和群众留下的影响非常深。父亲对家属要求很严,告诉家人生活要朴素、勤俭,平时不得到处乱走,不该说的话不要乱说,不能到区上干部灶上就餐,搞特殊化。他说到做到,给六区干部作出了表率。

20世纪50年代,灵武成立供销合作社,办起了铁业、修理、木器等集体企业。为了加强税务方面的工作,县上任命父亲为县税务局局长,从此一副新的工作担子又压在了父亲的肩上。税务局那时设在现在的东大街,是一个四合院,父亲和母亲住在后院的两间小房内。为了工作方便,组织上给父亲配了一辆破旧的自行车。父亲学会骑自行车后,每天和同事们下乡征税,路走得更远了,新华桥、梧桐树、石沟驿,很多公社他经常下去,有时一星期也回不了家。由于自行车上没有包链,裤角容易被自行车链子搅住,每次下乡时父亲总把右腿的裤子塞在袜筒里。这种情景在我们的脑海中留下很深的印象,以致我们懂事后,还学着父亲的样子,骑自行车时将裤角绑住,口里说着:“走公社。”

50年代末,全国形势都已稳定,县上决定将干部佩备的枪支全部收回。那天,县上来了两人到税务局我父亲的办公室,将县委的决定给我父亲念了一遍。父亲听了一声不吭,过了很久,让那两位同志先走了。听我母亲讲,父亲晚上找了一块油布,用布子将那支他使用了多年的手枪擦了一遍又一遍,枪在油灯下闪着幽幽的蓝光。父亲将枪放在枕头下,一夜没睡着。

第二天下午,那两位干部又来到税务局,父亲当着那两位干部的面,细心地将枪又擦了一遍,然后叮咛了一句:“经常擦一擦,别生了锈。”说完,父亲放下枪拔腿而出。那一天下午父亲没吃饭,晚间辗转反侧,难以成眠。那支跟随了父亲十几年,历经了血雨腥风的战斗,中共定边县委书记郝玉山亲自奖给父亲的枪就这样离开了父亲。

枪被收走了,父亲很快调整了情绪,还是那么一股干劲,废寝忘食地投入到工作中。有时为了征收一笔税,他亲自深入到每个公社,苦口婆心地做工作,一遍做不通就两三遍地做,直到完成任务。税务局办公室主任朱璠在世的时候,对父亲的工作作风很敬佩,他说:“不愧是陕北三边过来的干部,干起工作来一丝不苟,从不知疲倦。”这是他发自内心深处的话。

50年代灵武举办物资交流大会,父亲任总指挥。这是灵武解放后第一个物资交流大会。为了开好这个会,安全、运输、场务、保卫、货物组织、营业网点,父亲都得统筹安排。有时为了一个细节,父亲连夜召集有关人员开会,进行研究。父亲经常实地查看,对于一些摊点的纠纷亲自过问,细心地做工作,化解矛盾。他深入细致地工作,精心组织,一丝不苟,使这次物资交流大会开得非常成功,得到了组织的好评和群众的肯定。交流会结束后,税务局的干部在一起聚餐,疲惫至极的父亲给大家敬完酒后,竟在会议室拐角的一张椅子上静悄悄地睡着了,他太劳累了。大家怕惊扰疲惫不堪的父亲,再没有大声喧哗,悄悄地给父亲盖上衣服离去了。父亲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令唐玉、朱贵这些跟随他多年的下属们极为佩服。直到几十年后的今天,唐玉、朱贵等老同志和我聊起来,对父亲仍赞不绝口。

风饕雪虐,难移对党的忠诚1957年,父亲在吴忠自治州学习,当时提倡大鸣大放,号召党员、干部给上级提意见,转变工作作风。经过一些领导的反复动员后,父亲针对当时灵武县委存在一些宗派主义倾向,给一些领导实事求是地提了两条意见。

一是县上要纠正存在的宗派主义现象;二是公安机关对在押犯人不得体罚,不能动用一些旧社会用过的刑具。按照现在的观点看,这是一种合理化的意见,但就是这两条意见,触动了那时一些当权者的神经,给父亲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由于县上有些领导泄私愤、图报复,很快使父亲和一些提意见的同志都陷入了黑沉沉的泥潭。父亲开始受到批判,没有了人身自由。父亲那些天的情绪极为低沉,他始终想不通,并联想到1942年延安时期的整风。那时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严格遵循“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所以党内民主气氛十分浓厚。

为什么才过了十几年这些道理和原则就成了空话,就被人践踏、曲解?为什么自己提上两条意见,就不得了了?这符合党的原则和作风吗?因此,别人越批判,父亲的抵触情绪越大,思想上越想不通。有一天,一位领导在会上又批评父亲,耿直的父亲实在气愤不过说:“我又不是文人,老子是从枪炮中走出来的,说话不会咬文嚼字,更不会舞文弄墨!”在别人的批评声中,父亲更火了,索性骂了起来:“你们想咋办就咋办,反正是老牛力尽刀尖死,保国忠良无下场,大不了回家放羊去!”看到父亲强硬的态度,个别领导人私下唆使一帮人变着法整父亲。一次次批斗,一次次逼压,很快父亲失去了职务,失去了党籍,成为了一般干部,背上了沉重的政治包袱。但是,父亲并没有倒下去,仍旧怀着对党的一颗忠心。他相信党,相信总会有一天冤案会昭雪的。他被指派到最艰苦、最难干的第一线去征税。父亲把痛苦、委屈埋在心底,仍勤勤恳恳地工作,而且想尽一切办法做好,他完成的税务征额数在全局最高。哪里工作艰苦,税难征,父亲就到哪里。父亲十分认真地工作,使局里很多干事仍旧对他非常尊重,在生活上也时常关心着他,使他感受到了同志之间的温暖。“文革”开始后,耿直的父亲由于不善于溜须拍马,不善于投机钻营,被下放在灵武北沙窝林场劳动。这是父亲一生中最凄凉悲惨的岁月,他先是清理厕所,后去喂猪,去林场最远的地方看林。他居住在透风、不挡寒的小泥屋里,每天行走几十里看林,常常一天吃不上饭,晚上还要挨批斗。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父亲还是坚信这种局面不会长久,他用了很长时间,写着一封封上诉书,寄向各级党组织,甚至寄给他在延安学习时的老首长,请求得到支持。谁知寄信的事被人知道,个别领导出于个人卑劣的动机,非让他交出底稿。但底稿早被不识字的母亲当废纸烧了,父亲怎么也找不到,干脆到干校找到负责人说底稿被烧了。父亲冷冰冰的态度,更加激怒了这位负责人。在他的指示下,一些人变本加厉地攻击父亲、批斗父亲。数九天,让他去西门的湖里割芦苇,去清理臭气熏天的公用厕所。那几日,父亲的脸上似乎又刻上了很多深深的皱纹。

在北沙窝林场,父亲经受的打击一个接一个。他白天挨斗,晚上回到树林边的房子里,还要看护树木。即便身处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父亲仍认真地工作着。他早上起来沿林子转个遍,生怕附近的农民砍树、割柳条,而且天天如此,没有一天脱过空。我放暑假时,曾去给父亲作伴,常见父亲抽着旱烟,静静地坐在树阴下沉思,不知是在思念着过去的战斗岁月,还是想着今日这种状况什么时候结束。有时父亲表情非常冷峻、严肃,很长时间不说一句话。直到父亲平反后,通过和父亲的一次谈话,我才明白父亲那时想的是什么。父亲说当时他曾经想一死了之,用结束生命和屈辱、不平抗争。父亲告诉我,一天晚上挨批斗后,他实在不愿意活下去了。静寂的夜晚,只有风吹着树枝发出“嗖嗖”的声音,他找了条绳子,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临死前又想回家看最后一眼。他步行了几里路,回到家已是深夜。他看到我和二哥已熟睡,他用手摸摸两个儿子毛茸茸的脑瓜,心顿时如刀割一般。他想,如果自己死了,两个儿子怎么办?谁养活他们?自己半辈子的戎马生涯,对党是忠诚的,为推翻旧社会是流过血、流过汗的,回想自己走过的路是清白的,为什么要死,死后别人会怎么评价?父亲又想了很多。他逐渐在痛苦中冷静下来,他决定活下去,坚定地走下去。他学着锥鞋、补鞋,利用空闲给我们织毛袜子、挖苦苦菜,用火盆的炭火给我们爆玉米花。他写信给老家的大伯,让想办法送点炒面、燕麦等食物。

同类推荐
  • 我是第一大权臣

    我是第一大权臣

    某神庙穿越者来到一个未知的世界,这里的人要不就是心机叵测,要么就是真气高手。初来乍到,慕流年只想好好说一句,能不能好好玩耍了。然而修炼无名秘籍,一路上披荆斩棘,在众人排除万难的扶持下,最终成为一代权臣。美女都是往身上靠,宗师都是迷弟,就问还有谁。能文能武,携带华夏记忆笑傲天下。
  • 帝国模拟人生

    帝国模拟人生

    模拟人生?开局连条狗都没有,那我做个废物总行了吧?
  • 鹰狐天下

    鹰狐天下

    这是一部虚构历史场景的小说。所以它与历史若即若离,关系暧昧。中国历史是个分分合合的怪圈,一个又一个朝代唱着换汤不换药的颂歌,民族的融合和个性的成长一遍遍的出现,又被一遍遍消磨。包括英雄。历史会赞美英雄,却从来不懂得善待苏东坡这样的英雄,到了最后,它青睐的只是刘邦、李世民等追逐权力者,甚至黄巢、张献忠这样的杀人魔王。是枭雄,是鹰与狐。是为《鹰狐天下》。好在小说这种体裁既提供了辽阔的想象空间,又无需为历史的出路提供答案,这真是写字者的幸福。
  • 炼明

    炼明

    如梦令炼明昨日末微独处,梦醉富家锦树。祖辈具英才,文武为国擎柱。纨绔?纨绔!就该炼明归途。官三代?富二代?都是,还是“穿三代”!且看现代小公务员如何将变了样的大明朝炼制成理想国!读者群以开通,有想法的朋友可以来看看群号:438445012
  • 巴国

    巴国

    金钱的边界是权力,权力的边界是信仰。大国争雄,百家争鸣,金戈铁马的大争之世,容不下缠绵悱恻,只有赢与输的命运搏击。本书以秦灭巴国为大背景,多论大道,略涉私情,以信仰与仁义、殉道与殉情、统一与割据、奴役与反抗、金钱与信仰、自由与平等、秩序与隐逸、文明与野蛮、生命与天道、沉沦与救赎等多种冲突,演绎出战国版的《权力的游戏》,内涵丰富,情节巧妙,结构紧凑。故事虽然纯属虚构,但也与真实历史呼应,从开篇的墨子止战,到巴曼子出使楚国,再到阎敖伐巴,张仪灭巴等,都被纳入本书之中,并且以一种新颖角度,勾勒民族精神,激活英雄形象,可谓不是说古,胜似说古,不论今,道贯古今。
热门推荐
  • 我在霓虹有个妹妹

    我在霓虹有个妹妹

    魔影意外重生到一个平行世界。 “我居然成了一个高中生,还是个人生赢家” “哥,还没好嘛,我饿了。” “天依,等等哈,哥在给你做。” “公主殿下,开饭咯。” “兄长大人,都说了不要给我取什么奇怪的外号啊” 本以为能平淡的过过日常,可是生活却不允许,尘封的五大家族的往事,凌家最后的拼死一搏以及我墨影到底是谁。(第一次写书,文笔不好,请多见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扁担

    扁担

    一群不同命运的大学生的平凡又不平凡的多彩校园生活,和充满戏剧性色彩的爱情故事,和在不同的社会角落打拼后的曲折历程(这有失败,还有成功后的荣耀)。请记住这不是在讲故事,因为故事里主人公们都在我们身边,生活里真真切切存在过,有初恋,有分手,还有你说不出的痛。只是也许你现在依然一贫如洗,给女朋友买不起一身名牌衣服,却得到了真爱,感觉无比的幸福。只是也许你现在已经腰缠万贯,给小三买的起别墅,却失去了真爱,感觉到了无比寂寞感。
  • 此女刁,斩之!

    此女刁,斩之!

    素闻萧瓒娇惯子嗣,如今一见,何止娇惯而已——谁家女儿可以肆意地抛头露面,以为着了一身男装便掩得住惊世的容颜?谁家女儿可以如此自视清高,任由千人万人踏破门槛求娶,挥一挥衣袖,只说她是萧云迟,要嫁便嫁于全天下最最尊贵的男子?最最重要的是——谁家女儿……可以打着神医的名号以女扮男,与当世用毒高手你唱我和,上演一幕幕你施毒来我救治骗取王公贵族千金万两的闹剧?!她要嫁给天下最尊贵的男子是不是?好,他就是那全天下,最最尊贵的男子。只是,在他下旨昭告天下要纳她为妃之前,安远侯府居然传出了女儿出阁的消息?谁、是谁如此大胆?——拖出去,斩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长生雁翎刀

    长生雁翎刀

    故事围绕一把江湖失传已久人人都想得到的雁翎刀展开,近日江湖流传它落在一个叫孙少诚的手里。而后孙少诚好友陆千离奇死亡,孙少诚在查找真凶的过程中,逐渐发现自己与雁翎刀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不得不卷入其中。而后更是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于是只好陷入斗争中。
  • 真武狂少

    真武狂少

    都市中的他,乃是中东最强的男人。他为最强,却沦落另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乃为真武大陆!他在这大陆,又会有什么奇遇?那个玉佩,又有何玄机?
  • 神格之天下大乱三百年

    神格之天下大乱三百年

    诸神陨落之时,世界只有金银双树,神族、龙族、人族、精灵以及兽族刚刚从崩裂的山海中重新爬起,各族却又开始了相互的吞并,在这个群雄并起的时代,一个从异空间落入这个地方自称“探险家”的白发失忆少女却是拐骗了一个无名小兵开始了奇特的冒险......
  • 有一种甜,叫做拥有EXO

    有一种甜,叫做拥有EXO

    三月的风轻轻吹过校园吹过我们第一次遇见的地方。回忆。你第一次傻傻的表白我们那些海枯石烂的誓言遇见你我不后悔爱上你我不后悔感谢上天让我遇见你EXO......
  • 甜甜的恋爱轮到我啦

    甜甜的恋爱轮到我啦

    女主男主刚刚步入高中,机缘巧合下成为同桌,男主人前高冷霸道,女主前小气爱吃醋甚至还有一丝丝可爱,经过三年甜甜的时光,却因为两张不同的录取通知书分开了,立下四年之约,再次相遇,更加注重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