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1100000014

第14章 上篇:阅世随笔 (14)

前奏定各学堂奖励章程流弊甚大,亟应改正。近见江苏附生徐嘉湘等留学速成师范毕业回国,叩请批示一禀,列名者凡七十人,禀中词意无非欲得举人进士出身,心地卑污,实为学界之玷。因拟定待遇各学堂卒业学生章程,正在缮写,备呈钧阅。适奉颁示林君灏深所拟变通学生奖励折稿,展阅之下,深佩其立论至当。探本穷源,洵足施行无弊,惟觉于办事权限稍有混淆。而于本部自有之权转恐有所损,缺捐纳保举。事关全局,本部如有所见自应专折具陈,不宜应变通奖励学生章程,连类而及变通奖励。为事甚微,且系本部应办之件,然既与停捐核保及考试学生诸端相提并论。即不能不请交政务处及各省督抚会议,则必并变通奖励一层而亦将加可否矣。他人条陈学务之事,本部取而可否之宜也,奈何以本部专办之事而令他人可否之乎。会议之事其不能办到而又不便遽加驳斥者,议复之时必系模糊影响之语,面目犹是,精神全非。万一将变通奖励并为一谈,必致尽失本部原奏本意。是非徒无益而又有损矣。鄙意事虽相因,然大小难易截然不同。仍请分作两折为便,伏祈詧核。

上光绪奏折

(1898年7月20日)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刑部主事臣张元济跪奏:

为时局艰难,变法自强,亟宜痛除本病,统筹全局,以救危亡而成盛业,恭折仰祈圣鉴事!

窃臣于本年四月二十八日蒙恩召见,仰见皇上忧国伤时,达于辞色。近又叠颁明诏,除旧更新。不惑于浮言,不挠于旧党。窃以为圣明在上,提纲挈领,必能振已废之人心,扶将衰之国运矣。乃数月以来,中外因循,一仍旧习,欺罔蒙蔽,毫无朝气。刘坤一、谭钟麟之复奏迟延,怀塔布等之阻塞言路,其最著者也。

臣尝读五月二十八日上谕,至“每待臣下以诚,而竟不以诚相应”二语,未尝不痛哭流涕。以为有君如此,臣虽粉身碎骨,亦何足以为报?诸臣乃置若罔闻,其心抑何忍耶?臣尝悉心体察,知其中有受病最深之处,非洞见症结,抉发扫除。虽日言变法,终涉皮毛而不能得其实际也。凡行事有一定之次序,非预为布置,握要以图。虽日诏诸臣力改积习,终有所扦格而不能行也。此其故廷臣岂不知之?而不肯为我皇上言之者,其实则有漠视朝廷之心,以为旧法终不能废,新政终不能行。任我皇上一人忧劳于上,久将必倦,倦则旧法复,新政废。而彼乃快偿其愿也。彼亦岂不知外患内忧相逼而至?而年已老耄,转瞬凋零。但求敷衍数年,生不复见。即不幸犹存,而若辈赧颜,何所不可?惟我皇上春秋正富,来日方长,设有意外,何堪设想?微臣日夕忧惧,罔知所措。谨就管见所及,冒死上陈。敬备圣明采择,以为救亡拯急之助。

再。近来臣工条奏,凡有交议,廷臣多不能仰体圣意,切实议行。或诡称已办,或极称不便,无非欲暗行驳斥。即有一二议准,亦复支吾影射,貌合神离,迥失原奏本意。盖诸臣贤愚不一,新旧殊途,各怀一两不相下之心,而又不能独行其是。故成此不痛不痒之公事,此近来变法之实在情形也。

臣所条奏,系为变法正本清源起见。如蒙皇上采纳,可否仰求宸衷独断,勿交廷臣核议,以免阻格之处。出自圣裁,除将微臣管见逐款开呈外,谨缮折密陈,伏乞皇上圣鉴训示!谨奏。

谨将微臣管见总纲五条、细目四十条,逐款开列,恭呈御览。

一曰设议政局以总变法之事。泰西各国行政与议政判为两事,意至良,法至美也。中国则不然,以行政之人操议政之权。今日我议之,明日即我行之,岂能不预留地步,以为自便之计?故政为彼之所惯行者,必不废,废则无以抑新进之辈矣;政为彼之所未行者,必不兴,兴则显形其前事之非矣。我皇上欲去一旧法,则多方阻挠;欲举一新政,则故意延宕。未始不由于此。且变法之事亦非可易为也,必将彻究其终始,融贯其往来,斟酌其后先,权衡其缓急,而后能施之无弊,行之有功。不见夫良医之治疾,大匠之筑室乎,审脉察情而后定药焉,绘图布算而后施工焉,故病无不治而室无不成。

今我皇上日日变法,而相与审脉察情者谁乎?绘图布算者谁乎?夫一事之行,其起点甚微。及其究竟交相引摄者,正不知几千万绪。稍一不慎,败覆随之矣。我皇上自四月二十三日明定国是以来,百废具举。事固无不当行者,而行之有效与否,亦恐未必确有把握。然则如之何而后可,曰必于事之未来预为之计算,必于所行之事统筹其全局。然欲以此责之枢部诸臣,而诸臣年跻耄耋,精力衰颓,且各有官守,兼差无算,往来奔走,簿书劳形,岂复能耽精研思、从容讨论?且其中多有不愿奉行之人,面从心违,于事何济?我皇上真欲变法,不先没一议政局,以握其纲领不可也。请言设局之事:

1、此局宜仿懋勤殿南书房之例,设内廷。

2、以年富力强、通达事务、奋发有为者充局员,统请特旨简派。

3、局事至繁,约以二十人为额,如不足请旨添派。

4、在局诸员每日轮流,以数人一班,随军机大臣之后,听候召见。

5、请皇上于万机之暇,随时临幸局中,考核各员所办之事。

6、遇有要事,谕知在局各员全数齐集。届日请皇上驾幸局中,听诸臣详细核议。

7、臣工条陈时事及各衙门请旨之件,概行交局核议,准驳各随所见,议上请旨施行。至士民条陈,以后必多,亦可先交该局阅看。

8、凡今日所应改应增之事,责令各员先期拟定办法及详细章程,随时进呈御览,恭候钦定。

9、现在已行新政,如学堂、报馆、轮船、铁路、邮政、电报、矿务、工厂、银行、商会,均不过大略章程,并未垂为国宪。故办法多不划一,宜令在局各员详考西国制度,参酌现在情形,拟具则例。呈请钦定颁行。

二曰融满汉之见。国初定制,满汉殊途。设官分职,有专用旗员者,有旗汉勿论者,有旗汉并列者。当日因时制宜,意至深远;沿至今日,流弊转盛。事关旗制,汉则曰不便措词;事届汉务,旗则曰可勿过问。此今日之常谈也,亦有貌为和衷者,实则依回迁就,敷衍了事。而形格势禁,终有此疆彼界之嫌。此弊之见于上者也。其见于下者。驻防省分,旗汉互争,该管官各有袒护。于是积不相能,乖气致戾,夫非闾阎之隐患乎?不独此也,害更有独中于满人者。满人入仕较汉为早,且有未及岁已充官兵者。故就学期短,而文学之事遂逊于汉人,一也。塞外苦寒荒瘠之区,官司守戍,多满人任之,而汉人不与,二也。满人擅自离旗有禁,外出经商又有禁,故生计较汉人为绌,三也。此其故,实由于满汉之分,夫万物之公理。可分者未必不可合。

何以知满汉之可合也?咸同之际,粤捻各匪蹂躏海内。其时我皇太后垂帘听政,知人善任,削平大难,蔚成中兴之治。当时论功行赏,实惟汉人为多。圣人在上,天下一家。中国一人,固无有满汉之见矣。则皇上于此,禀承慈训,合满汉而一之,抑又何难?方今海外各国,莫不联群合盟以攻我。而我于满汉之间转不能融洽一气,化尽町畦,抑何不善自为谋也?我朝定鼎二百余年矣,祖宗德泽,沦浃海宇。皇上忧国勤民,天下共见。凡内地各省,食毛践土之辈,感戴皇仁之不暇,岂忍自外生成?即旗民杂居内地,亦久与汉人情形相习。果一旦特颁明诏,合而同之,当必能仰体圣怀,胥忘形迹。然使仅发一诏旨,切责满汉诸臣不宜各分畛域,而不变通成法,以实力行之,则此弊终不能除。臣知此为我国家受病最深之处,而又痛在廷诸臣只知忌讳,罔顾大局,莫肯一言。痛愤既久,不能复隐,谨昧死直陈,并拟定办法如左,伏候宸断。

1、内地之满蒙各旗,统宜偏入民籍,归地方官管辖。惟宗室为天潢贵胄,不宜与凡民并列。请悉仍旧制。

2、上节云云一时如不能办到,则莫若令旗汉互通婚姻,并弛出外商贾之禁,任旗民自谋衣食。有愿留居他处者,准呈明所在地方宫编入民籍。

3、各衙门堂官有满汉并列者,统宜裁减,只留一人。满而贤能,去汉留满;汉而贤能,去满留汉。

4、旗民生计艰难,就令编入民籍。现在所有钱粮,亦宜悉乃其旧,勿稍裁减,惟缺出不补。

5、京师及驻防省分,宜速设劝工学堂,专教旗民之失业者。

6、内外蒙古及青海新疆等处,一切制度现时均勿更动。俟内地办育端绪,再议举行。

三曰通上下之情。请言一身肢体运动,全恃血脉之流通贯注,一有窒滞,未有不病者也。再言一家主人,足不出户,仅责僮仆理治外事,未有不因缘为奸者也。国何独不然?泰西各国君,常巡行于外,得以周知各事,故臣不敢欺其君。又常与民相见,故民亲其上。今我独反其道而行之。皇上励精图治,力行新法。其日日相与讨论者,不过三五老臣而已,至于小臣不能常常见也。除在京各衙门司员外,外官及士民言事,仍须由本管督抚、都察院代奏。其有不奏,皇上乌从而知之也。乘舆无事不出,出则除道警跸,驱逐行人,不使下民得瞻云日,且亦不许自陈其疾苦也。

旧制之荡然无存者多矣,而诸臣于此独竞竞奉行而不少失者,岂真有尊崇帝制之心哉?不过欲束缚我皇上之手足,蔽塞我皇上之聪明,以自便其罔上营私之计耳。今岁广东大疫,死者十万人。东南各省,每石米几值银十元。此亦可为谓非常之变矣!皇上其知之乎?臣窃料各省督抚未必为我皇上告也。臣诚痛我皇上之束缚蔽塞,而不能骤脱此牢笼。然以我皇上之英武,又何难尽破此锢习?伏读本月十四日上谕,内外诸臣不准借口体制攸关,多方阻格,此诚变法扼要之论。十六日又谕各衙门堂官,凡司员条陈事件,原封呈进,毋庸拆看。此亦近来变法最为有力之处。皇上果能推广此意,以求上下之情,臣可决于一年之内,全国之事,朝廷了如指掌矣!谨举其办法如左:

1、京师各衙门暨新设之各学堂、办理新政各局所,请皇上随时临幸,亲加考察。将来风气大开,规模毕备,并请巡幸各省,游历外洋。

2、改早朝为午朝。今诸大臣秉烛入值,仓皇视事,神气不清,岂能振作?且起居失宜,亦非保护圣明之道。说者曰:夜半视朝家法,用意至善,岂可轻改?不知法久则敝生。现在皇上每日召见大臣,皆系办昨日之事,而非办本日之事。是欲速而反迟,欲勤而反怠也。则何如改为午朝,犹可办本日午前之事乎?

3、朝时既改,并请准递重要事件,随时请旨进见。

4、臣工入觐,莫不有拜跪之文。少壮者犹可,耆年高秩,屈膝数时,岂复能从容论道?裨益圣听,且臣子忠爱之忱,断不在此区区末节。除大典礼外,寻常觐见,应请立而不跪。亲重老臣,则赐之坐位,以示优礼。

5、请许士民言事,均得径达御前。

6、各省州县官,每年每省酌调若干人,来京召见。既可察其才能,亦借以知民间疾苦。

7、请饬下总理衙门,将中国所有新报各备一分,统以原本,逐日进呈御览。不准择要选录,以杜壅蔽之渐。

四曰定用人之格。今之策时事者,动曰人才缺乏。臣则以为人才自在,不善用之。故有才如无才耳。今之官吏,上焉者不过循分供职,余皆殃民蠹国之徒耳。我皇上痛加裁撤,诚大快事。然新政待人而理。既裁之后,尤当筹善用之法,谨拟定办法如左:

1、现在宜多裁旧衙门,增设新政衙门。有军机处何必有内阁?有大学堂何必有国子监?皆重沓无谓。翰林院人员最众,所办事件与国计民生毫无关系。太帝寺专司祀典,亦可并入礼部。或恐此项人员废弃可惜,则拔其才可用者,入新政衙门当差。

2、旧存暨新设各衙门所有官制,应请饬下议政局,重加厘定。请旨施行。

3、以数人共一事,意见不同,必至无一人办事而后止。故各衙门只设堂官一人,为之副者一人,受堂官节制,属员亦均由堂官辟荐,请旨擢用。或谓如此必揽权舞弊,不知任用与察觉权皆在我皇上,且有百官以为皇上之耳目,又孰能揽权舞弊哉?各省督抚皆以一人办全省之事,何不疑之,而犹疑于为堂官者乎?

4、以一人兼数事,精力有限,必至无一事能办而后止。故人必专司一事,不得兼他项差使。

5、命官之始,量材授职。既习其事,即宜与此事相终始。可以递升,不得迁调。今日兵刑,明日钱谷,于事固无裨也。

6、官方之坏,大都由于赏多罚少。现既裁官,所有前者保奖章程统宜停止,另行核定。各官之不能奉行新政,妄肆阻挠者,尤应治以违旨之罪。

7、增禄俸。量其职之大小,事之繁简,分别酌定。务必逾其所需之数。

(八)停捐纳。捐纳之弊,不待烦言。今果大加整顿,清厘出入款目,何在不可得此二百万金?且既经裁官裁差,捐数亦必大绌。西人多诮中国鬻官卖爵,皇上欲图自强,必不使外人轻侮而后可。则特颁明诏,永远停捐,最为要著矣。

(九)废科举。今之裁官为人冗糜帑也。若科举不停,三年之后,。文武又增数百人矣。何必多此一番裁撤哉?或谓科举废,则贤才无由表现。不知已奉旨设立学堂,明明有进身之路。此本叠牀架屋之事也。故裁冗员,不能不废常科。

(十)京外大小各官,均令陈明愿行新政与否,不必曲从。其不愿者以原品致仕,三品以上荫一子入大学堂肄业。

同类推荐
  • 赚明

    赚明

    建文四年六月初八,燕王朱棣进驻龙潭,京师大震人心惶惶,朱明正统岌岌可危。然而,朱云文来了,他于万分惊惧之中,心想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老子上辈子只是一个普通打工族,今朝穿越好歹是皇帝,能做一天就赚一天!就这样一天天的赚着赚着……朱云文蓦然回首,却发现,自己已经赢了天下!
  • 大明圣徒1645

    大明圣徒1645

    1645,这是一个沉沦的时代,这个如同银河灿烂繁星一般古老而又辉煌的伟大国度与民族缓缓沉入了不见光明的深渊。1645,这是一个悲哀的时代,无数的炎黄贵胄,华夏正朔为黑暗践踏蹂躏,亿万生灵永远的带着满腔的悲哀与哀号陷入了沉湎。1645,这是一个叹息的时代。文明的转折、民权论的盛行、资本主义的萌芽、市民文明的兴起都渐渐归入了虚无,从此开始了长达四百年的血腥荆棘之路。
  • 荧惑守心

    荧惑守心

    一篇小说,凡人经历,故人情怀,皆是血泪,何人懂?高山流水天涯,知音两相觅,苦恨伯牙子期,魂兮归来,终!
  • 战国大事记

    战国大事记

    【人间五十,如梦似幻】突降日本战国这大浪潮中,心中的野望像燎原之火般一发不可收拾!看穿越之人颠覆这一乱世,这将是不一样的战国~
  • 三国之我是庞仁

    三国之我是庞仁

    一位东北最底层村小科任教师,穿越到三国成为大儒,集天下英豪而教之,皇子刘辩,美男周瑜,如妖诸葛,小司马懿等都成为他的学生。改变皇帝刘宏的性格,官至腰子太傅,夷州王。抗四川地震,制服黄河沿岸蝗灾。举办大汉运动会,去秘鲁采集土豆,地瓜,玉米种子……说服曹操、刘备、孙坚等对外开疆拓土,引领诸葛、李儒、郭嘉等对内大搞建设,待国泰民安,四方朝拜,终于安下心来开创一学院,开坛教学,著书立说,指引人民找到众妙之门密钥……
热门推荐
  • 提升工作职位有方法

    提升工作职位有方法

    本书共十章,分别从洞悉职场规则、与上司融洽相处、与同事和睦相处、管理好下属、做好本职工作等十个方面,讲解了“怎样才能提升工作职位”这一主题。
  • 进击吧!现实评判家

    进击吧!现实评判家

    我说了不管用,但是需要你去理解!当你点开的一瞬间,你会看到新世界!不同的角度去看不同的世界!想要讨论或者提出问题请加入QQ群:576637482
  • 异界神话之无上天庭

    异界神话之无上天庭

    一缕混沌本源光成就一位绝代天帝,一个神秘系统造就一个无上天庭。大圣金棍荡四方,真君神眸诛邪魔,战神干戈裂苍穹,风华绝代,不过红粉骷髅,绝世无双,只是过眼云烟,诸天世界,唯朕无双!
  • 把酒踏歌行

    把酒踏歌行

    世人所图,莫过于虚妄,浑浑噩噩而终日不可得!今,我李长风有一剑,腾四海,入九霄,斩枷锁,破虚妄,开一个朗朗乾坤,创一个承平盛世,使这天道不再遮人眼,使这妖邪不再惑人心,使这天下苍生无疾苦,使这世间万物笑开颜!
  • 农药知识(中)

    农药知识(中)

    《农药知识》系列丛书是作者在多年从事农药学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田间生产实践的经验编写而成的。书中内容详细介绍了农药的基本知识、常用农药品种的基本特性、防治对象、使用方法等。
  • 春宇

    春宇

    我看到过一句话,它说我们遇见的事都是因我们而生,我们遇见的人也都是为我们而来。。。。所以我觉得,我们的遇见和失去,都有遇见和失去的理由。
  • 寄怀与书

    寄怀与书

    突然间的某一天。突然的想法,犹如大雾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尽让我用一辈子的时间来照亮前行的黑暗,也许深渊中的你正在祈祷,也许你就是那道光。
  • 穿越笑傲江湖

    穿越笑傲江湖

    重回笑傲世界,带领华山重振雄风,不求天下第一,但求荡气回肠!新锐传说因他开启,嬉笑花丛,笑傲江湖!
  • 大明风云录之兵锋残剑

    大明风云录之兵锋残剑

    故事发生在元朝末年,那个动荡的年代。张大奎绰号傻蛋,本是朴实的农家孩子。因缘巧合下结识了一位英雄从而立志成为这样的英雄,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尝所愿。从此走进了烽烟弥漫的战场,卷进了江湖恩怨仇杀。是际遇?是孽缘?无尽的尔虞我诈,无穷的浴血拼杀。只因民族大义,只为百姓苍生!书不尽金戈铁马,道不完侠骨柔情。这里有真实的传统武术,令人捧腹的妙文笑料。
  • 红尘校园

    红尘校园

    他是风靡校园的“撒旦叫兽”她是超级恶质的天才小恶魔第一回合,路肩上过招,她先驰得点第二回合,战场搬到教室,他扳回一城接下来呢?接下来可鲜了!原来两人的心已偷偷向对方靠近……哎哟!愈来愈甜蜜了看来,他们是非要“讨厌”彼此一辈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