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90900000014

第14章 论‘鹅湖之会’中陆九渊认知的九卦之序(1)

黄璇

北宋时期由儒学内部兴起的义理之学即道学,到了南宋时候越发壮大。宗师辈人物乘时迭出,他们纷纷著书讲学,传承圣贤思想。而活跃在这样一个学术背景下,在日后对中国哲学思想影响尤为深远的“心学”,便借此契机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从而拉开了商榷辩论的序幕。

这里的“心学”便是江西“三陆”中陆九渊自创的一个学派,它的立学宗旨独辟蹊径,不落伊洛之学(理学)的窠臼,在那时这是一个令人惊疑骇怪的新颖学说。对此肇兴的学说,朱熹在给其友人写的书信中就多次表达了种种忧虑。在此可以举两封书信为证。如在《答吕子约》中说:“近闻陆子静(九渊)言论风旨之一二,全是禅学,但变其名号耳。竞相祖习,恐误后生,恨不识之,不得深扣其说,因献所疑也。”朱熹:《答吕子约》(第十六封),见《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七,《四部丛刊》本。又在《答张敬夫(十二月)》中又说:“子寿(陆九龄)兄弟气象甚好,其病却是尽废讲学,而专务践覆,却于践履之中,要人提撕省察,悟得本心,此为病之大者。要其操持谨质,表里不二,实有以过人者。惜乎其自信太过,规模窄狭,不复取人之善,将流于异学而不自知耳。”朱熹:《答张敬夫?十二月》,见《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一,《四部丛刊》本。他感慨道:“然想其说方行,亦未必肯听此老生常谈,徒窃忧叹而已。”朱熹:《答吕子约》(第十六封)。这里清楚地表明了朱陆二家学说从一开始就存在较大分歧。

这时,吕祖谦站了出来,当仁不让地承担起调停二家学术的使命。他跟朱熹的交情不必说了,朱熹与他是至交;其次,吕祖谦对陆九渊有知遇之恩。在干道八年(1172)的礼部会试时,吕祖谦便因象山所撰的试卷结识了他,后陆九渊也在淳熙元年(1174),“五月二十六日,访吕伯恭于衢”《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490。相聚五六日,言谈甚欢。吕祖谦在写给汪应辰的书信中赞他:“淳笃敬直,流辈中少见其比。”《陆九渊集》,第490页。在给陈亮的信中也有近似的话。《陆九渊集》,第490页。复次,吕祖谦与陆九渊的兄长陆九龄也早已相识,“(干道九年)八月,刘子澄及陆子寿来。十月,陆子寿复来”《东莱集?附录》卷一《年谱》,《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陆九龄能在短短两个月之内拜访吕祖谦两次,可见二人交往非浅。这样,朱熹、陆九渊、陆九龄,都通过吕祖谦而联系起来了。

论“鹅湖之会”中陆九渊认知的九卦之序

淳熙二年乙未(1175),朱熹时为四十六岁,陆九渊为三十七岁。 “四月二十一日,(吕祖谦)如武夷,访朱编修元晦,潘叔昌从。留月余,同观关洛书,辑《近思录》。朱编修送公于信州鹅湖。陆子寿、子静、刘子澄及江浙诸友皆会,留止旬日归。”《东莱集?附录》卷一《年谱》。又,“吕伯恭约先生(象山)与季兄复斋,会朱元晦诸公于信之鹅湖寺。” 《陆九渊集》,第490页。据此,当是吕祖谦先往武夷拜访朱子,二人合力编成《近思录》后,然后由吕祖谦出面邀请陆氏兄弟前往信州鹅湖寺集会。具体时间大概在五月底至六月初,持续十多天。在这段时间内,与会的除朱子、东莱、象山、复斋外,还有一些热衷儒学的人(如赵景明、赵景昭、刘子澄等)。朱亨道称之为:“鹅湖讲道切诚,当今盛事。”《陆九渊集》,第491页。

在陆氏兄弟到鹅湖之前,二人有过一番谈话,事在应会的前夕。陆九龄对其弟陆九渊说:“伯恭约元晦为此集,正为学术异同,某兄弟先自大不同,何以望鹅湖之同。”《陆九渊集》,第427页。这点出了此次集会的目的,是为辩析学术之异同。于是兄弟二人反复切磋辩论,最终陆九龄接受了弟弟的观点,说:“夜来思之,子静之说极是。”《陆九渊集》,第427页。并作了一首诗表达自己的观点,但陆九渊却立即指出其兄第二句诗有不稳处,此即表示陆氏兄弟本就有个“大同小异”的成说。而据此成说,兄弟二人最后统一了思想口径,准备在鹅湖之会上一致以此种说法向朱熹展开辩论。

鹅湖之会向来被视为“朱陆异同之大关键”。但关于鹅湖之会讨论的具体内容,因为朱熹一直对此语焉莫详,所以他的著作中很少有相关信息。另,陆九龄的《复斋集》也早已不传于世,吕东莱的著作中相关记载也不多,只有《陆九渊集》中的《年谱》和《语录》中有一些比较详细的记载。《陆九渊语录》中提到:“二公(朱熹、吕祖谦)商量数十折议论来,(陆九渊)莫不悉破其说。”《陆九渊集》,第428页。可见朱、吕、陆三人的讨论范围是广泛的,只可惜这“数十折议论”不获见存,殊为可恨!但是从陆九渊的高弟邹斌(俊父)录得象山与朱、吕谈及《易传?系辞下》的“九卦之序”来看《陆九渊集》,第490~491页。此一段内容,可说字字金玉,从这便能相应的看到陆九渊当时是怎样的观点与心态。应该说陆九渊的思想也是与之有渊源的,它出于《易传?系辞下》第七章:

“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谦,德之柄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辩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十三经注疏》第1册,影印清嘉庆刊本,北京:中华书局,2009:186。

此章《系辞》均为古先儒者展开的义理诠注,而此种说明足以表明《易》九卦的排列次序,便是《易》“设卦观象”的意图,也是“象者,像也”的具体表达。在这些“象”的背后,便有着儒家极其重要的生命体悟。据此“象”言,和后世丹家传《易》的“烧炼”却并无交涉,因其并非如魏伯阳撰作《周易参同契》,讲铅汞之“象”,而是转以人生履践为象征标志,即以尽性知命为人生目的。关于此,北宋大儒张载的见解足以阐明前说,他说:“《系辞》独说九卦之德者,盖九卦为德,切于人事。”《张载集》,北京:中华书局,1978:227。其所谓的“切于人事”是什么意思?便是好好于人事(五伦)中敦伦尽份而已!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中,都以角色来展开活动,而社会不外乎人事,即以角色来论,各有各的局限性,但张载却以为,这种局限(困),是能让自己的德性伸展开来的,所以他注“困,德之修”一句时,不忘叮咛:“困而不知变,民斯为下矣;不待困而喻,贤者之常也。困之进人也,为德辨,为感速,孟子谓‘人有德慧术智恒存乎疢疾’以此。自古困于内无如舜,困于外无如孔子。以孔子之圣而下学于困,则其蒙难正志,圣德日跻,必有人所不必知而云独知者矣,故曰:‘莫我知也夫!’”《张载集》,第227页。在他陈述的观点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他举了两个伟人——舜与孔子,他们一个是圣王,一个是先师,但他们还是有局限(困),从此表明,我们凡人的处困更是不在话下,但从两个典型中,就可以揭示,我们也应该以大舜和孔子为“法式”,好好地扭转此一局面,不要为困所困,于是乎,这个 “象”的意味就出来了!

根据以上的内容,就能证实它确为儒家易道独得的地方,也是及今所能看到的谈及九卦之序,并加以系语的珍贵材料。如我们细心品味,则会感到,儒家的易道,倾向从人事程颢曾说:“‘正己而物正’,大人之事,学须如此。”又说:“天人无间断。”均见《二程集》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119。来指点迷津,此可谓霹雳手段,让人一下醒悟过来!因儒家“设象”的不同,早在三国时,如魏人荀粲即认儒经为糠秕,史曰:“粲诸兄并以儒术议论,而粲独好道。常以子贡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闻,然则六籍虽存,固圣人之糠秕。”《三国志》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319。如此,则儒理“设象”的争议已为不争的事实,而儒者对于这种激变自然有所反映,于是乎体味自身经典 “设象”的价值则无疑更加积极主动,此种觉醒,也慢慢在这些儒宗大匠的的心目中,有所审视。以程颢为例,则其学术天份极高,他很会审视经典,他尝说:“圣人用意深处,全在《系辞》,《诗》《书》乃格言。”《二程集》上册,第13页。这种儒理“判教”式的指点判断,乃是基于其本人所体味而言:“‘生生之谓易,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乾坤或几乎息矣。’易毕竟是甚?又指而言曰:‘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圣人示人之意至深且明矣,终无人理会。易也,此也,密也,是甚物?人至此深思,当自得之。”《二程集》上册,第136页。

综观其说,则其所谓的“易”乃渐渐倾向于道德履践的内容,此正为儒《易》不堕俗流的内容。此一面貌递至程颢已能表达得极为成熟,但以思想的传承而言,此种影响是否能提转陆九渊,令之也有这种新晰的感悟,因无具体史料,甚不易判断。及今可知者,只知道陆九渊对其同代人(朱熹、张栻)点评中曾把二程引出,以作评点,其言曰:“元晦似伊川,钦夫似明道。伊川蔽固深,明道却通疏。”《陆九渊集》上册,第413页。陆九渊思想确有其评议程颢所谓的“通疏”一面,他曾自说:“近有议吾者云:‘除了先立乎其大者一句,全无伎俩。’吾闻之曰:‘诚然。’”《陆九渊集》,第400页。此种态度在其徒毛刚伯的眼中便是:“先生之讲学也,先欲复本心以为主宰,既得其本心,从此涵养,使日充月明。读书考古,不过欲明此理,尽此心耳。其教人为学,端绪在此。”《陆九渊集》,第502页。那么读书却只是让“本心”能更显得敞亮一些,固不以此来论量得失,他说:“若某则不识一个字,亦须还堂堂地做个人。”《陆九渊集》,第447页。且他读书贵于审视,曾说:“读书不必穷索,平易读之,识其可识者,久将自明,毋耻不知。子亦见今之读书谈经者乎?历叙数十家之旨而以己见终之,开辟反复,自谓究竟精微,然试探其实,固未之得也,则何益哉?”《陆九渊集》,第471页。据此而论,陆九渊一向贵在自得体证,故其谈及《易》九卦之序时,他丝毫不拈陈说,而是出自心得体味,这或许就是因为这《易》九卦之序,跟他平时的认知是合拍的,所以他在发挥这层义理时才能得到朱、吕二公的叹服,而其所谈之九卦之序,亦为陆九渊一生所遵循的 “规矩”。

陆九渊的表达是这样的:

同类推荐
  • 苏轼诗词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苏轼诗词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 大美哈密

    大美哈密

    这本书收录了许多作家的优秀作品,不但有哈密本土作家的稿件,还有其他地方作家朋友的来稿,其中大部分作品写得相当出彩,就算面对相同的事物,因有了多个作家的多个不同视角,再加上入笔轻重的差异,所以决定了《大美哈密》中各篇文章的立意出新,确实值得一看,也值得细细品读。相信读者朋友们能从这本书中找到你们认为关于哈密这个地方与作者感受迥异的“大美”,也相信你们能从这本书中体味到卞之琳那首《断章》中的四句话、四个角度和四种意境!“你在天山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云端看你,松峰闯入了你的眼窝,你闯入了丝路的梦!”
  •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无话可说。就像是平时,见到陌生人,硬生生打完招呼就卡在那里,不会找话题不会聊天,甚至自己一个人开始发呆,不知道说什么。在那段时间里,我写不了一个字,连自己曾经的那点伤春悲秋都没有,连谈论自己的欲望都没有。那一段时间是我最难熬的。后来慢慢地我尝试写短句,每天记下流水账,写一点自己的心情。慢慢地我发现,不是我无法写作,而是时间改变了我。十年里,我们邂逅真实的自己,并不是久别重逢,而是故人归来。
  • 七城书

    七城书

    珠珠一岁多了,与我们在场主义几乎同岁。散文是从说话开始的,于是我想到成长中的珠珠;或者说,从珠珠逐渐清晰的话语,想到了在场主义。对智慧的人,一岁也许就是一个坎。过了一岁,不仅开始产生自己独立的话语,而且那话语逐渐清晰而明亮。我相信,从童真开始,逐渐走向清晰、丰富、成熟和睿智,是一种生命的规律。
  • 接纳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接纳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陈晓辉、一路开花主编的这本《接纳这个不完美的世界》精选了时代最为精华的篇章。用心去看,去领悟,或许有的故事会给你以智慧的启迪,有的会让你感动落泪,有的会带给你特别的感受,有的则会让你会心一笑……
热门推荐
  • 工程师修仙

    工程师修仙

    我是一名机械工程师我好像穿越了 本来想搞搞工业革命 可是发现穿越到的是修仙界 修仙界能搞不? 应该能...能吧... 修仙界不是拳头说话么 瞎说,劳动人民的智慧最伟大 那挨揍怎么办? 没事,系统临死前教你抗揍 听说挨揍还涨实力呢 系统真的死了? 系统:我还有救,你勤修修,我还能活 所以,这才是选中我的原因? 是呀,秦(勤)修嘛 别在简介浪了,滚去修炼 修炼很累的啊 吃饭睡觉累不累? 不累 挨揍累不累? 挨揍? 去吧您呐,废话真多 等等,我还没穿衣服...
  • 盖世天尊

    盖世天尊

    原界,修士的世界,广袤无边,宗门林立,天才辈出,群雄并起,万族争霸....在这里,强者为尊,只要你够强,就能拥有一切,财富、地位、美女...来自地球的苦逼打工仔楚飞不小心掉进下水道,穿越至神秘的原界,身怀远古天尊传承,从大火中走出,如赤盖横空,横扫诸强!天尊者,统御万道,驾驭万仙,控生死,掌轮回,熔天道,诸天万界,唯我独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缘来只为你

    重生之缘来只为你

    他说“丫头,救人一命当以身相许,以后我就是你的人了”“你休想老牛吃嫩……”某人还没说完就已经被封口
  • 仙婿进阶攻略

    仙婿进阶攻略

    江千流正欲进一步体验一下新婚之夜的精髓所在。却出现了意外!娘子发出痛苦的呻吟声,双手从他后背放下,径直朝后倒去。她脑海里的那个魔鬼,又出现了!江千流吓坏了。伸出去安慰的手还没有触碰到娘子,身后却传来一声振聋发聩的呵斥。“蝼蚁,住手!”陌生人悬浮于半空之中,冷眼盯着江千流。此人气宇轩昂,仙风道骨,让人如沐春风,不过……冷酷的眼神里,横贯古今的杀气表露无疑。难道……仇家寻上门来了?——————且看仙根拥有者如何逃离仙气匮乏的天元大陆,飞升仙界,追回老婆,成为四大仙帝——万古先帝的女婿!!
  • 想要的她又暖又甜

    想要的她又暖又甜

    “这戏怎么演?”“我教你…”拍一场替身戏,沈未晞成了令人闻风丧胆的傅家掌权者→傅锦寒的女人。被最亲最信任的人背叛,她决定杜绝男人,绽放实力活出自我,一心追寻梦想。然而,傅锦寒强势闯入她的生活……从此,沈未晞酸酸甜甜谈恋爱,开开心心虐渣渣。某天,傅锦寒求婚,沈未晞笑得像个小妖精:“沈影后的聘礼很贵哟。”傅锦寒给她戴上独一无二的钻戒:“我就是聘礼!”沈未晞:“这辈子,你都不许后悔!”傅锦寒摁着她,霸道地说:“人、心、傅家、影视圈都是你的。天地可鉴,此生不悔。”【双C,1V1,HE,甜文】
  • 为爱种一片森林

    为爱种一片森林

    本书作者通过描写生活的方方面面,将人生的大道理深入浅出地告诉读者,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与那海洋般深邃的智慧来一场思想的交流,从而掌握人生的大智慧。相信,只要细细品读,它必能用智慧的光芒照亮你的人生之路。
  • 辞光入州

    辞光入州

    他在黑暗里待太久了,早已忘了活在世上的意义是什么了直到她出现她是他深夜里救赎他的唯一一束光“别走”他拉着她的手面容苍白的道女孩担忧又心急的看着他道“不走”男人的脸上突然笑了,便安心躺下了
  • 许长生

    许长生

    许长生走尽了人生的冤枉路,虽说在外人看来,他拥有几乎圆满的人生,显赫的家世,温柔的妻子以及崇高的事业。但一个人真正过的好不好,只有自己知道。重生到了大翰帝国,他获得了第二次机会,他要努力的在这一生,活出个人样子。
  • 大雄天下

    大雄天下

    或许,我不像他们说的一样是拯救世界的救世主,或许,我早就不在做着关于英雄的梦,但沧海桑田,黑暗来临,我还不至于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