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68600000034

第34章 司马光 诚实正直,勤政尚俭

说到司马光,很多人都知道三件事:一个是他儿童时破缸救人的故事,一个是他编纂历史巨著《资治通鉴》,再一个就是他是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反对者。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史学家、政治家,后人多研究其史学贡献与政治思想,实际上,司马光还拥有诚实正直、廉洁自守、勤政尚俭的美德,被后人树为道德典范。苏轼对司马光的品行有非常高的评价:“论公之德,至于感人心,动天地,巍巍如此。”

司马光家世代书香贵胄,远祖可上溯至西晋皇族平安献王司马孚,后来家势逐渐衰落,到了祖父司马炫时,才在北宋初年中了进士,重新当了官。司马炫虽然只做过县官,却没隔多久,就使“境内大治”,“以气节著乡里”,是一位很有名气的人。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官居四品,位至天章阁待制,“以清直仁厚闻于天下,号称一时名臣”。司马池家教甚严。三个儿子中,司马光最小,但他对司马光并不溺爱,从小严加管教。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之下,司马光从小就品行端方,诚实好学。

“诚”是司马光终生追求的信条,是为人处事的准则。这个“诚”指的是为人诚实忠厚、讲究信誉,做事堂堂正正、光明磊落。

以“诚”铭字。司马光字君实,他用“君实”为字还有一个故事。幼年的司马光是一个顽皮淘气的孩子,在他五六岁时,别人给了他几个青核桃,他求姐姐将外皮剥掉,姐姐摆弄了好一阵,却怎么也剥不开。姐姐走后,一个年长有经验的女仆把青核桃用开水一烫,那层青皮便脱落了。姐姐回来时见核桃皮已脱,就问是谁剥掉的,司马光逞能地说是自己。这件事正巧被父亲碰见了,他训斥司马光道:“小小年纪就撒谎骗人,怎么得了!”父亲的严厉批评给司马光幼小的心灵打上了极深的烙印。司马光下决心从此再也不说假话,并用“君实”作为自己的字,提醒自己时时要“实”,处处要“实”,为人要诚实,做事要实在。他的一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以“诚”育人。司马光不仅要求自己“诚”,而且用“诚”来教育学生。他晚年居洛阳,有个新科进士刘安世不就任朝廷授给的官职,专门赶往洛阳拜司马光为师从学。他向司马光请教做人最要紧的是什么?司马光只回答了一个“诚”字。刘安世思考了3天。仍然不得要领,便再次向老师请教:“前日蒙先生指教以‘诚’,然而从何门而入呢?”司马光回答:“从不说假话入门。”后来,司马光做宰相,来和他拉关系的亲朋故旧很多,而这位刘安世却一无所求,司马光反而推荐他充馆阁学士。

以“诚”待人。司马光一生为人诚恳,在交友过程中更是充分表现出这一品格。司马光在政治上属守旧派,顽固反对王安石的变法。二人本来都是竭诚为国之人,只因政见不同,这才在政治上成了“冰火不可同炉”的对头,常在朝堂之上针锋相对。但二人都光明磊落,私下里相互敬重,相处友善,从不在私下用见不得人的阴招。王安石开始变法时,司马光给他写了一封3000多字的长信,言辞恳切,希望王安石能悟而改之。王安石言简意赅地写了封回信,就是文学史上颇有影响的《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变法失败罢相之后,依然称道司马光是真君子。司马光也称“介甫(王安石的字)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自谦才能不及王安石一二。后来王安石病故,噩耗传来,重病中的司马光不禁为之感伤,特致信朝廷,建议对其“优加厚礼”。历来为人仰慕的所谓君子间的磊落之交、道义之交,大概就是这样的吧。

以“诚”入仕。司马光在近五十年的官场生涯中,历仕四朝,做过地方行政长官,州、府幕僚,学官,言官,侍从官,直到位居一人之下、百官之上的首辅宰相。他对国家、对人民始终是竭尽忠诚,恪尽职守。凡是他以为害民、病民不当为之事,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宠臣近侍,乃至皇帝本人,他都能直言不讳地提出来。他注重实际,不图虚荣,提出“人主量才,然后授官,人臣审能,然后受事”。对于朝廷授予的职务,只要适合他的专长,能够发挥他的作用,就欣然受命。反之,无论官爵多高,位置多显,都力辞不受,因而在大臣中享有“不逐名利”的盛誉。

总之,严格的家风加上自身的秉性,司马光尽其一生,正直磊落,处事以“诚”。南宋大儒朱熹赞他“诚心自然,天下信之”。司马光晚年也自称:“我无过人之处,但平生所为,未曾有不可对人讲的事。”

宋仁宗宝元元年(公元1038年),刚满二十岁的司马光一举高中进士甲科,功名早成。但他并不因此自满自傲,而是留下了这样一番话:“贤者居世,会当履义蹈仁,以德自显,区区外名何足传邪!”反映出他不求虚名,但求以仁德建功立业的胸怀与器识。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司马光在韦城为政仅一年多,就展现了勤政爱民、善治繁剧的政治才干,得到了“政声赫然,民称之”的赞誉。不久,司马光被调往京城,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经宰相庞籍推荐,任馆阁校勘,同知太常寺礼院。司马光时时以民生为忧,以国事为重。当时,北宋建国已近百年,已出现种种危机,他秉性刚直,连连向宋仁宗上疏,陈述自己兴国安邦的一整套治国主张,并且多次斥佞举贤,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与皇帝面折廷争,不畏拂逆君主之意。宋仁宗无后,在他得病之时,皇位继承人还没确定下来。因为怕触及宋仁宗的忌讳,群臣虽然都忧心忡忡,深恐将来发生皇位之争,但又都对此事缄口不言。司马光生性耿直,此前在并州任通判时就三次上奏章提及立储之事。这时,虽知“臣言此,自谓必死”,但还是再次冒死请求宋仁宗“果断力行”,早日立储。宋仁宗感念司马光忠君为国的一番苦心,不予怪罪,没多久就立了赵曙为太子,即为后来的宋英宗。

后来,司马光任谏官时,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忠心耿耿、针砭时弊,终以一个忠君、忧国和直言敢谏的贤臣形象显扬于当世。刚到谏官任上,司马光就提出为官为政五规:“保业、惜时、远谋、谨微、务实。”并以此为规范,认真履行言官职责。五年之中,司马光前后共上奏章一百七十余篇,其中对一些大事一奏再奏,不辞辛劳。

司马光认为,“利百姓”才能“安国家”,因此一向重视民众的力量,同情百姓的疾苦。北宋时期,徭役繁重,百姓叫苦连天。为此司马光食不下咽,深为忧虑。一次,居然当着皇帝的面拍案而起,要求皇帝即刻采取“养民”措施,救民于水火。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陕西、河东一带旱灾严重,民不聊生,朝廷却无动于衷,依旧大肆搜刮百姓,挥霍无度。司马光对此极为愤怒,连上奏章要求朝廷开源节流,惩治贪官污吏,而他自己则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将各种恩赐节省出来用于公务开支。

司马光为国分忧,为民请命,时人无不景仰,称他为“社稷之臣”。尤为引人注目并最能代表司马光深刻见地的,要数他论述君德的《三德》论和论述用人之道的《御臣》论了。《三德》论,讲的是人君之德。在司马光看来,但凡英明有为之君,都应当具备三方面的品德,这就是:仁、明、武。所谓“仁”不是生养抚育、迁就容忍的代名词,而是要“兴教化”“修政治”“养百姓”“利万物”,这才是“仁君之仁”。所谓“明”并不是繁杂苛细的观察,而是要“知道谊(即道义)”“识安危”“别贤愚”“辨是非”,这才是“人君之明”。而所讲的“武”绝不是强横残暴之义,而是只要道义所在,便可“断之不疑,奸不能惑,佞不能移”,这才是“人君之武”。人君具备“三德”,国家必然富强。缺一则衰弱,缺二则危险,三者无一就一定会灭亡。《御臣》论,讲的是朝廷用人之道。司马光认为,所谓“致治之道”没有其他内容,无非三条而已:一是任官;二是信赏;三是必罚。这三条的具体内容是,在用人方面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依材授任,量能授职。有功则晋级奖赏,不要迁徙其官;无功则降黜废弃,而另选贤能任之;有罪则施以“流窜刑诛,而勿加宽贷”。长此以往,则朝廷必尊,万事必治,百姓必安,四夷必服。因为《三德》论和《御臣》论属于治国要道,是司马光的重要政治主张,所以尽管这一理论最初是在宋仁宗时期提出来的,但后来他对英宗、神宗也多次论及。司马光甚至深有感触地对宋神宗说过:“臣获事三朝(指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皆以此六言(即论述君德的仁、明、武和论述用人之道的任官、信赏、必罚)献,平生力学所得,尽在是矣。”情深意切,尽职尽责,司马光对朝廷的一片赤诚,于此可窥一斑。宋神宗感慨其功,说:“如光者,常在左右,自可无过。”其意是说,如果有像司马光这样的人常在我的左右,我就可以不犯错误了。

司马光不论身居何职,从不曾忘却平生所怀“忠君、利国、养民”之志。他以治史为从政治国的方式,本着“叙国家之盛衰,系生民之休戚”、“穷探治乱之迹”的精神专心从事《资治通鉴》的编撰,前后共费时达十九年。这是我国历史上继《史记》之后的又一历史巨著。司马光虽身居洛阳,专心治史,不问朝政,但声望却在节节升高。苏东坡曾称赞这个时期的司马光:“先生独何事,四海望陶冶。儿童诵君实,走卒知司马。”

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宋哲宗即位,召司马光进京为相,主持朝政。此时已晚年的司马光,虽疾病缠身,但还是不分昼夜地辛勤操劳。家人朋友劝他以诸葛亮为戒,爱惜身体。他却道“死生由命”,操劳如故,一年之后溘然长逝!去世时,他的子孙按其生前嘱托,殓入早备好的薄棺,遗体以一块旧布覆盖,随葬的只有一篇专门颂扬节俭的文章《布衾铭》。前来吊唁的太皇太后、皇帝和大臣看到司马光家中除了满屋书籍外,家徒四壁,床上铺的只有一张旧竹席,慨叹不已。朝廷给予了司马光最高规格的评价,赠太师温国公,赐碑额“忠清粹德”,谥“文正”之号。司马光生前论谥号时说:“谥之美者,极于‘文正’。”他自己恰恰获得了这一最美的谥号,也无愧于这一最美的谥号。

司马光去世后,京城的百姓络绎不绝地前往吊唁。画工们也纷纷画其遗像面市,京师居民争相购买,将其遗像悬挂堂中,摆食祭献。送葬那天,四方来京者多达数万人,“哭公甚哀”,如送亲人。

君子泰而不骄,欲而不贪。司马光一生崇俭,清廉自守。史书记载,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就是一个清正爱民的好官,生活俭朴,一贯粗茶淡饭,不取奢华。在父亲的影响之下,司马光从小就不喜奢靡,无论玉食或锦衣,总不愿接受,以至考中进士去参加宴会时,别人都戴了花,他却推辞不戴。别人告诉他,这花是皇帝所赐,不可不戴,他这才勉强戴上。即便后来做了大官,司马光在生活上依然保持着俭朴作风,“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纯有帛”。司马光在洛阳有薄田三顷,夫人张氏病故,他卖田以葬,流下“典地葬妻”的故事。

司马光个人生活十分俭朴。年老体弱时,他的朋友刘贤良打算用五十万钱买一婢女供其使唤,司马光当即写信谢绝,说:“吾几十年来,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有纯帛,多穿麻葛粗布,何敢以五十万市一婢乎?”司马光在洛阳写《资治通鉴》时,身居陋巷一处仅能避风雨的茅檐草舍。一个大雪纷飞、北风呼啸的三九寒天,一位东京来客慕名前来拜见司马光,因室内没有炭火,客人冻得瑟瑟发抖,司马光感到很抱歉,只好熬碗姜汤给客人驱寒。

司马光正直无私,两袖清风,除俸禄外,不谋取外财。还经常用俸禄周济他人。亦师亦友的庞籍死后,留下孤儿寡母,司马光将他们接到家中,像对待自己的母亲和兄弟一样奉养。

司马光于物无所求,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却是一个少有的爱书惜书之人。他曾训告儿子说:“商贾收藏的是金银货币,儒生只不过有些书籍而已。”不贪钱,不聚财,珍爱者,唯几篓古书而已。由是,南宋大儒朱熹对司马光极尽褒扬:“忠信孝友恭俭正直是司马光的天性,他的好学就像饥渴的人贪恋饮食,而他对钱财私利的厌恶却像对待恶臭一样。”

司马光一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为使勤俭家风世代相传,晚年他还给儿子司马康写下《训俭示康》一文,告诫儿孙力戒奢侈,谨身节用。《训俭示康》中“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有德之人皆由俭来,而奢侈乃邪恶中的大恶)”、“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从节俭变得奢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就很困难了)”、“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节俭可以成就美名,奢侈却能使名声败坏)”等很多治国持家之道,成为后世的名言警句。司马康果真得其父风范,终生清廉,《宋史》称他“为人廉洁,口不言财”。

逝者不可追,来者尤可教。司马光一生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动作有礼,在德行、政事、文史等方面都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而其为官以清、勤政尚俭的作风,更是如今为人为政者所要认真学习的。

同类推荐
  • 奋斗起点

    奋斗起点

    我们中小学生必须要加强阅读量,以便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以便广开视野和见识,促进身心素质不断地健康成长。但是,现在各种各样的读物卷帙浩繁,而广大中小学生时间又十分有限,因此,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才能够轻松快速地达到阅读的效果。
  • 忠诚责任感恩

    忠诚责任感恩

    大家都知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我们必须面对各种困难。自我的满足感,在不断的努力中获得。人生的真正报酬,取决于贡献的质与量。不论长期或短期,我们因自己所播的种子而得到收获,如同我们的职业,必须先付出劳动,才能谈论薪金和各种福利事项。忠诚无价,责任无敌,感恩无限,这些观念一旦树立,成为性格心理的组成部分,就具有稳定性,使人能自觉、主动、积极地尽职尽责。于是,当一个人完满地完成任务时,就会产生满意的、愉快的情感,如果没有,就会深感不安和内疚。可以说,忠诚、责任、感恩的员工通过工作内在的荣誉渠道直达人生神圣的殿堂,也是个人的价值能够得到充分、合理的体现的保障。
  • 尘世悟语:淡定与舍得的智慧

    尘世悟语:淡定与舍得的智慧

    如果你的心需要休养,那就不该错过《博雅莲花书坊·尘世悟语:淡定与舍得的智慧》,它是时代最受关注的养心小品,一部值得分享的心灵盛宴。《博雅莲花书坊·尘世悟语:淡定与舍得的智慧》直指都市人的内心世界,直面现实的社会问题,如烦恼、压力、困惑、纠结等,是探求获取心灵平静与快乐的钥匙。文中精辟的哲思、恬淡的悟语、轻松明快的文字、富含哲理的故事,开启了人生必备的智慧法门,使滚滚红尘中忙碌的人们在感悟中提升心灵修养、缓解生存压力、培养愉悦心态、享受智慧人生。
  • 谈判说服力

    谈判说服力

    这是一本告诉你最有效的谈判智慧与技巧的书。商务无处不谈判,谈判最终追求绝对说服。谈判需要强大的气场,更需要对人性的非凡领悟。谈判训练专家李力刚集数十年实战经验,从国学和人性层面妙语解读谈判智慧,并从势、道、法、术、器等角度深入阐述决定谈判气场的因素,在谈判者如何修身,谈判中如何开局、进攻、防守、回旋变通等诸多方面都提出了系统性的指导建议。全书旁征博引,却又通俗晓畅;幽默生动,而又一语中的,于轻松明快间指点迷津,可谓企业家个人和团队领悟谈判智慧、提升商务技能的不二教材!
  • 改变千万人命运的人性优点书

    改变千万人命运的人性优点书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阿列克斯·卡瑞尔博士曾经说:“不知道如何消除忧虑的商人,他的寿命将不会长久。”这是一本通过认识自我、设计自我、调适自我、展示自我来战胜忧虑、激活潜能,从而开启新生的心灵教本。去善待自己,做到既成功又幸福。
热门推荐
  • 不语逐光(我是妖精我怕谁系列)

    不语逐光(我是妖精我怕谁系列)

    [花雨授权]突来的光芒牵引她来到他的身边。即使被那冷冽的光芒所吞噬,她也甘愿做他枕边的卧石。半神半魔是他一生里最大的折磨。为了摆脱难堪的身份,他修炼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年,却在最后一年看见小石精的笑脸。放弃还是执着?
  • 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

    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

    《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凝聚男女情爱离 别的悲喜剧)》为“青少年成长必读经典书系”之一 。《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凝聚男女情爱离别 的悲喜剧)》收录根据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罗密欧与 朱丽叶》、《威尼斯商人》改编缩写的两篇故事。
  • 不释

    不释

    王朝新立二世,却因一幅画卷风雨飘摇。乱党搅动,外敌侵袭,大势洪流席卷而来。一个仗剑天涯的少年身处其中,以一种诡秘的力量,去……
  • 诸天万界直播

    诸天万界直播

    洪荒修炼等级练气,筑基,结丹,元婴,化神,炼虚,分神、合体,大乘、散仙、天仙、真仙、玄仙(大帝)、金仙、大罗金仙、准圣、圣人遮天世界轮海、道宫、四极、化龙、半步大能、大能、王者、半圣、圣人、圣人王、大圣、准帝、大帝、红尘仙完美世界搬血,洞天,化灵,铭文,列阵,尊者,神火,真一,天神,虚道、斩我、遁一、至尊(大帝)、真仙、仙王、准仙帝、仙帝
  • 莫让华裳黯

    莫让华裳黯

    每一个中文系女孩,梦里都会有一个艺术系的王子。他优雅,白皙,明亮,像黑夜里的微光,让人望而止步,却又忍不住心头的悸动想要去靠近。他毒舌,却一句话直击你的内心。他很懒,却会为自己喜欢的事执着到底。他淡漠,一双眸子却深邃的让你知道,他早已看透世事。他还......慢着,这不是......华裳叹息。
  • 我有一个混沌领域

    我有一个混沌领域

    风尘穿越到第水蓝星,花了三年时间,终于激活了他的金手指……他摊牌了。遇到班主任张德帅。“张德帅,你有什么豪横的?瞅瞅你那五官,谁也不服谁,各长个的,我要是你我都不好意思出门。”遇到教导主任宇文树学。“语文数学,你不去当厨子实在太可惜了,甩锅甩的那么厉害。”……
  • NOTES FROM THE UNDERGROUND

    NOTES FROM THE UNDERGROU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晚醒已是暮春

    晚醒已是暮春

    许多人在我们生命中匆匆闪过,如何种种,种种如何,到最后才察觉:留下的总是无关痛痒,失去的总是念念不忘。你会遇到很多个像我一样的人,而我却只遇到过一个你。
  • 源师界

    源师界

    广袤的陆地,龙飞凤舞,古树参天,生灵无数。大陆一隅,宗派丛生,皇家势力影响甚微。普通宗派内一名少年叶星,从小便对修行充满向往,立志成为绝世强者,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 超品驱魔师

    超品驱魔师

    “驱魔师”不属于任何一个宗教,他们是神界孕育出来的杀手,也可以说是被神界遗弃的修真者,他们从来都是独来独往,在人界猎杀从魔界跑到人界的恶魔。在两千年前,魔界恶魔大举进攻人界,强大的驱魔师和魔界之主魔皇大战中产生空间裂缝,使得一位驱魔师流落到天荒大陆。然而在如今的社会驱魔师已经逐渐消失,岳晋一位来自天荒大陆的驱魔师,看他如何带着驱魔师重新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