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46600000025

第25章 知音何在(3)

只是有一点埋在内心而无法行之于文的、也是东山君的风景画所无法表露、但却深深藏在内部的东西,这就是东山君那种超自然的经受过内心和精神的苦恼和动摇后所表现的静寂、安谧和虔敬。

这是先生向《日本美术志》(1971年11月发行)投寄的文稿中的文字,也是先生最后一次谈论我的话。

我每拜见先生,他总是不时凝视着我,倏忽掠过一丝严峻的暗影。不过,大部分场合是用亲切的态度对待我。

最后一面是去年岁末我去访问他的时候。他对我说:"明年我要到外国走一趟,吁请外国的日本研究家都来参加会议。"令人遗憾的是,今年年初,我在关西举办了个人画展,此后又到各地巡展,一直没有机会再去看望先生。

聆听先生最后的声音是在二月半光景,我和他通了一次电话,本来我托先生在我为《古都》装帧的扉页木版画上印上先生的题字。先生寄未了。

《古都》的题字有十几种,我一张张翻看着,每张都富有变化,情趣各一。我很惊奇,想从中选出一张来,但又颇费思索,于是便打电话给先生。

"怎么也写不好啊,"他说,"是吗?还有可以用的吗?"听筒里响起了先生爽朗的声音。

今天,在这世界上再也见不到他了,脑子里反而浮现出新鲜的记忆。1954年,我为《新潮》画封面画时,不知为着什么,新潮社的菅原君领我到川端先生和小林秀雄先生家去了一趟。那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先生。

我拜见了玉堂的《冻云筛雪》,大雅和芜村的《十便十宜帖》等众多的名品。罗两峰《野火》中野兔冲出燃烧的草丛的姿态令我难忘。有人评判先生是可怕的人,但我丝毫不感到他有什么可怕。不过在他面前,我完全变得拘谨了。

先生来看过素描画展,在举办以东京为主题的组画展览时,他为画集写了序文。在为东宫御所制作壁画时,先生来过我的画室。举办北欧风景画展时,他又为石版画装帧的《古镇》画集书写了题为《美丽的地图》的序文。我在为新宫殿制作壁画时,先生来了,接着和我一起去看新宫殿收藏的壁画。举办京洛四季画展时,和先生获取诺贝尔奖几乎在同一时期,他到展览会来了好几次,并为画集《京洛四季》写了题为《都市的姿影》的长篇序文。此后,为版画集《京洛小景》题字;一起参加光悦会茶会;到京都、奈良、大津去观赏秋景;和井上靖君皮邀到新绿的信浓去旅行,满腔热情地为集英社出版的我的画集写了长篇序文。举行以描绘德国、奥地利的古都和窗户为内容的个人画展时,我屡次拜请先生为之作序。我一方面生怕为先生带来麻烦;一方面又安享着先生的盛情和厚意。

我请先生为画集《京洛四季》撰写序文的时候,适值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我想,也许是不大可能了。公布获奖那天,我半夜里跑去祝贺,看见先生坐在内厅里,一个人孤寂地抽着烟。我道过贺,表示想收回托他作序的请求,他马上说:"我写,我到京都去写。""您太忙了"""我有些难为情。"一点也不忙,别的一概被我回绝了。"接着又闲聊了一会儿绘画,就告辞了。我收到了他从京都饭店寄来的长信,告诉我序文完成了。

这篇序长达三十页,通过京都这个地方,阐述了他对日本的美的怀想,优美的文章里穿插着短歌和俳句。

晚秋青莲院,绿叶罩大地,巨樟嫩叶鲜。日光三两点。

不会作歌的我,不知道"在晚秋"好还是"晚秋的"好。还有"绿叶扩展,阳光照耀"和"巨树叶广,阳光普照"这两句哪一句更好些。再有"绿叶浓荫日光漏"是否显得拗口还是更富有意趣,我也弄不懂。总之,这一天的印象就是:站在青莲院门前的樟树下,信步徘徊,仰视着这棵大树。虽是"晚秋",然"嫩叶之色"青青,布满低垂的枝条。细嫩的浓荫,映照着初冬白昼的太阳,阳光从绿叶缝里漏泄下来。这首短歌描写了古老大树充满青春的活力。苍老的树干,庄严的枝条.纵横交错、匍匐于地面的强劲的形象,决不是我这个不会作歌的人的一首短歌所能表现出来的。这季节虽是"晚秋",更想把它当"初冬"。京城红叶之烂漫,实在因为有了常绿的映照,所以说成是"在晚秋"。这只是说明,今天的我,站在这棵熟悉的大樟树下,发现莹润的叶色而受到了感动。(《古都姿影》的开头)我在几年前,曾反复叮嘱东山君,眼下再不抓紧画下来,京都就要消失了。我的这个愿望对东山君完成《京洛四季》这套优秀的组画起到了促进作用,使我感到有说不尽的幸福和喜悦。在我初次向东山君提出的时候,我走在京都的大街上,嘴里不住嘀咕:"看不到山,看不到山",心中甚是难过。一幢幢丑陋的西式楼房盖起来了,从街道上望不见山峦了。我叹息着,抬头不见山的城市不成其为京都。可现在,对这种望不见山的京都的姿影保留下来。东山君的《京洛四季》的每一幅画,都是这古都的留影。这组《京洛四季》的诞生,包孕着我的夙愿。出于平日的厚谊,我为东山君写了这篇信笔倾吐的文章。(《古都姿影》)正如文中所述,这套京都的组画,也博得了先生的称赞。所幸,先生赠我许多精美的书籍,寄过四十余封情意恳挚勺信函。这代表着先生全家和我们全家(实际只有我和妻子)你来我往的深厚交谊。关于这些事,要详细道来简直就说不完。十数年的交往,七生对找的一片深情,使我找不出一句适当的感谢的话语。从四十岁末到五十岁初,先生失去了众多亲友。"在我所失去的朋友中,横光君的死是我一生中最沉痛的事。"他写道,"论起余生,朋友先死于自己,这也许就意味着余生口巴。

"我平日里的自我惆怅,只不过是悲悼日本人。由于战争的失败,这惆怅变得彻骨浃髓了。这样一来,灵魂反而获得了自由和安住。

"我把自己战后的生命当做余生,这余生并非属于自己,而是日本传统之美的表现,因此我并不感到有什么不自然。"正因为先生有着这样的心境,所以对我这个迈着艰难步履、执著地探求日本的美的人,也以爱美之心竭诚相待,不断深化着对我的温厚的友情。

"我和东山君相识,正如这本画集中的《一条道路》一文所描写的那样,是在1956年到1959年前后,东山君举办首届写生系列展或"东京展"的时候。当时我已年近花甲,这一年我又新结识了这位知己,堪称人生一大幸运。"看到先生这段文字,我又惊奇,又感念不已。

""去秋参加光悦会回来途中的旅行实在快乐。要是再能结伴巡游,该有多么荣幸。其后再度光临之际,我正值胃病发作,长期悒郁不振,自打你来之日,渐觉良好,想是心情欢欣所致,望能常常见面,借以愉悦身心。(1970年1月20日书翰)我曾接到过这样的信函。我之所以抄录先生的这番话来,并非为了表述先生对我本人恩深似海的情谊,而是为了如实传达川端康成先生那神严峻的性格中所包蕴的极富人情味的一面。战败之后,先生在悼念亡友横光利一的文章《继承日本美的传统》里,表达了自己的决心和愿望。他毅然地写道:"我要以日本的山河为灵魂,在你死后继续活下去。"先生就是不折不扣怀着这样的决心和愿望走过来的。他的伟大的实践,在日本战后混乱的局势中有力地支撑着日本文化的精髓,使其在世界上灿然生辉。这是何等充实的生活啊!

人们都在议论和思索先生的死,但我却回味着先生伟大的生。在我看来,先生的死是一种安然的休息。

先生常说他自己怠惰,事实恰恰相反。他做出的成就远远超过一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他全力以赴地工作着,如今,终于进入休息的状态了。应该知道,怠惰的是我们。经过一番痛苦,我感到自己的身心紧张了起来。我不想填补先生去世后心灵的空虚,然而,今后我必须努力走着我自己行将日暮的人生的旅途。我在天草给先生写信的时刻,看到那颗星,也正是先生死的时刻,这是偶然的,但这样的事在我却有过两次。一次是终战后不久,弟弟死于富山医院的时候。他是我惟一的亲人。弟弟因患结核病长期疗养。接到他病情恶化的消息前一周我去探望过,看他有些康复,我就打算暂回市川处理一些要紧事马上再到富士山去,我写了张明信片,告诉他一旦办完事马上就动身。这时,哏前蓦然浮现出弟弟病房的情景,我仿佛看到明丽的阳光射进那间病房,空无一人。弟弟正是那时候死去的。

我一生都不会忘记天草滩傍晚的天空、海色和辉耀于西方的星光。随着时间的过去,我越发强烈感觉到,那不正是先生的英魂迸发出的光芒吗?

(陈德文译)

从未相逢的知音

佩特

歌德的艺术评论的片断里,有一部分很奇怪地在揣摩温克尔曼的性格。他讲到这位使他事业成功却从未谋面的老师,就像在讲一种抽象的文化类型,其完满、平静,早已进入观念的领域,当然其由充满激情的知性生活中的偶然事件而来的色彩也保留了下来。他将温克尔曼与一些艺术品归为一类,它拥有永不枯竭的联想的才能,艺术批评总可以一遍遍地对其进行观照,并总有新的发现。黑格尔在他的《美学》的演讲中评价了他的前辈的工作,他也给了温克尔曼的著作以很高的评价:"温克尔曼从观察古代艺术理想得到启发,因而替艺术欣赏养成了一种新的敏感,通过它,他打开了艺术研究的新篇章。我们应该说,温克尔曼在艺术领域里替心灵发现了一种新的机能。"打开新篇章、发现新机能,这可以看做是对所有批评家的工作的最高评价。这样,追问一下这位发现新机能的人是怎样一种人,就是一件有趣的事了。他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取得那样的成就的呢?

约翰·约阿希姆·温克尔曼1717年生于勃兰登堡的斯腾达尔。这个穷商人的孩子很小时就历经磨难,这些磨难成了他的阵发性的沮丧的诱因01763年,他精神完全放松地观赏了罗马的优美景致,他写道:"一个人在一处受到伤害,上帝会在另一处补偿他,我年轻时受的苦太多了。"他命中注定要成为希腊精神的赞美者和解释者,所以在18世纪上半叶的枯燥乏味的德国知识界,他首先扮演了一个煞费苦心的学徒的角色。由这种状态而至沐浴于古代遗产的阳光之中,他几乎连肉体都体会到了激动与兴奋。我们发现,他像一个孩子一样,在一所死气沉沉的德国学校里,如饥似渴地看一些无趣的书。学校的校长失明了,温克尔曼成了他的助手。这位老人让他学习神学,温克尔曼可以自由出入校长的图书馆,他所选择的是更多地熟悉一些希腊经典。希罗多德和荷马以他们的"满是元音"的希腊语激起了他的极大热情,他狂热地一夜夜浸淫于此,做起了他自己的奥德赛梦。"他感觉他自身不可抑止地被南方吸引着。"德·斯达尔夫人说,"在德国人的想像中,迄今为止还可以发现一些热爱阳光的痕迹,对北方的厌倦使北方人背井离乡去了南方的国家。晴朗的天空催生出的情感与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完全不同。"对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在做完这一切之后,尽管古代世界有着鲜明酌轮廓、完美的自我表现形式,但它仍然是模糊不清并有待深入了解的。对他来说,要突破他的贫穷——"一座不假人工而成的建筑"的严格限制走进理想,这一点在初始之时比在当时更加真切。异国之旅的奇妙计划在他的心中不断出现,比如去埃及、法国,他似乎总有一种重新得到某种失落的事物的强烈愿望,这种愿望超乎发现新事物的愿望之上。歌德曾告诉我们他是如何怀着想实地掌握古代艺术品的渴望,醉心于斯特拉斯堡附近的毫无价值的古代遗迹的。同样我们也听说了温克尔曼在丑陋的勃兰登堡的沙冈间做孩子气的考古漫游,歌德对于他与温克尔曼的一致是很乐意提及的。

21岁时,他像他的朋友们希望的那样,进哈雷大学学习神学,然而他却成了希罗多德的热心翻译者。在德国的学校和大学里,希腊语的研究条件降低了,在哈雷,没有一个教授能够满足他热切、理智的求知欲。他总是轻蔑地说起他的职业教育,宣称他自始至终充当着自己的老师。他的老师们没有发现,在他们手中,有一种新的文化源泉。不断漂泊的聪明人——他的一位老师这样学究气地讲到对这位未来的罗马旅行者的印象,不知道他的冷嘲热讽是怎样被激起的。如果一种职业教育除向他灌输了对席勒的恼怒之外没提供任何知识,没有人应该吃惊,因为席勒像他一样,是精神探险的先锋。但是,温克尔曼这位最严肃的理性传统的信仰者,从学问的职业守护者的压迫中获得的只是逃脱的企图,这点却很可能令我们大吃一惊。

1743年,他当上了泽尔豪增一所学校的校长,这是他一生中最无趣的一段时光。尽管他成功地控制了孩子们,这似乎证明了他天性中某些简单、根本的东西,但他发现教书这个工作令人沮丧。从事着这一工作,他写道"获得美的知识的强烈愿望"依然萦绕着他。为拥有更多的读书时间,仡不得不熬夜,每天只睡4个小时,在这儿,向文化研究领域迈进了一步。他以远离那些纤弱的趣味来增强自己的理性力量。他放弃了已做过大量阅读的数学和法律,阅读的全是文学和艺术书籍,他那种内在的热情阻碍了外物对他的生活的进入。此时,他正体味着伏尔泰的魅力,伏尔泰属于一种更纤弱、更人工化、古典化的传统,有朝一日,古代艺术品的清晰的外形、永恒的轮廓将使温克尔曼放弃对他的专注。但是,事实证明正是伏尔泰的作品的权威性,引起这种改变,并且甚至在这种改变中获得了胜利。伏尔泰在温克尔曼心目中的印迹从未完全消失过,这使得他给予了法国文学以相当的重视,这与他对德国文学的轻视形成对照。就像我们在歌德那儿看到的一样,德国文学部分地发生了变化,温克尔曼也与这种变化了的文学的初创者们有着共性。但此时的德国没有为他准备他期望从中发现伊芙琴尼亚①的东西,德国文学也没有提供有效的古典传统的资料。

同类推荐
  • 真语杂言

    真语杂言

    本书收录了《田园绿歌》、《难忘》、《说茶》、《母亲的皱纹》、《儿子脱奶》、《感悟石城》、《向往逝去的童话》、《“六一”以外的“儿童节”》等作品。
  • 西西伯利亚笔记

    西西伯利亚笔记

    纪实文学在过去二十年的发展状态,是任何文学校式的在任何年代的发展无法比拟的,这令人欣喜,也令人忧虑。欣喜的是纪实文学无、论在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形式的创新的变化、出版的速度和规模以及读者的接受和反应都已经在文学界和出版界一马当先。忧虑的是过快和过度的膨胀容易形成泡沫,而泡沫是不会结出果实,留下种子的。
  • 人畜之间

    人畜之间

    动物为了繁殖后代,只对同类有性要求。让它们对人类的“性趣”,是人类培养出来的。不知这是文明的进步,还是文明的倒退?许多人一一中国人外国人都有,总觉得人民币的坚挺“挺”得有点悬乎。议论最多的是中国产品的出口受到遏制,数额急剧减少。我亲眼见到的是,因为人民币的坚挺,把大量中国人“挺”出了国门,坚挺着下巴和肚子到东南亚去旅游。
  • 鹅毛信文库第一辑·大师是怎样写作的

    鹅毛信文库第一辑·大师是怎样写作的

    缩短中学生与文学大师之间的精神距离,让前者写作与后者创作牵手且共舞,这是《鹅毛信文库:大师是怎样写作的》的一个创意。此创意由“材”、“主题”、“构思”、“句式”、“隐喻”、“预言”、诸环节串成智慧链。
  • 经学与古代文论之建构

    经学与古代文论之建构

    本书是研究经学与中国古代文论之间的关系及渊源流变的专著。清代是文论的集大成时期,也是经学的复兴期。清代诗文小说戏曲各体文学理论都受经学影响。就古代文论体系之建构而言,古代文学本体论、创作论、作品论、功能价值论、通变论及文学批评论等受经学影响尤为显著。此外,经学对于古代文论范畴之运用、命题之提出及学术特征之形成等,都有深刻影响。经学对于古代文论的生成、发展具有举足轻重之作用,立足经学立场展开研究,才能深得古代文论之思想精髓。
热门推荐
  • 穿越成乞之莼枫忆寒

    穿越成乞之莼枫忆寒

    什么?!穿越?!啊,木关系,反正她无牵无挂。可是,犯二是种病!得治!很可惜,你中二已经深入骨髓,无药可救!前世的殇,今世的缘。前世的遗憾,今世又能否圆满?前世有着太多的无奈,那么,就在这一世——活得潇洒,活得肆意!
  • 君请与我共白首

    君请与我共白首

    什么!自己就这样被丞相大大给卖了?皇后?开玩笑,我像是喜欢当皇后的人吗!将军,你什么时候才会暴走把我带回家?
  • 繁华程锦

    繁华程锦

    温软软爱了十年的男人,结婚三年,最后却把她推入深渊,“沈临川我不爱你了再也不爱了”
  • 咏春侠侣梦

    咏春侠侣梦

    明宇森与原初雪借助现代咏春功夫苦练上乘武功,在现代都市中黑暗的环境与压迫下的斗争与生存……踏破相的限制,进入武学至高境界……
  • 龙语兽修

    龙语兽修

    每个男人都是一头野兽,兽欲潜藏在你的内心。不可否认征服与占有的快感。功成名就、妻妾成群,古往今来,或明或暗,都让你我心里想的痒痒。这个故事中的欲望,来源于周围的人,石三努力的思索,却不能完全表达出来。适度意淫,总之不会让大家看的憋屈就是了。故事概要:毕业三个月的内连续失业三次的汪大林捡到了一颗玻璃球,随即、巨型牛肉馅饼接连二三的砸到了他的头上。本以为这辈子注定是小人物的他,却拥有巨龙语言的天赋。一个普通的五雷咒,也能发挥出惊天动力的威力。魔机一般的金属巨兽,强化的恐怖魔兽,神界的黄金巨龙——让整个修真界都看到,渺小的兽修,也能拥有强大的力量!本书群号:石三书友会:29829723(已满)《龙语兽修》书友会:36553212(已满)《龙语兽修》:24086023(未满)龙语兽修书友群:38538190(未满)欢迎大家加入进来!
  • 天极剑主

    天极剑主

    妖兽,魔兽,各种奇异生物横行!斗气,魔法,各种修炼体系争锋!体质,血脉,各种顶尖天才傲世!初空大陆风起云涌,众仙临世,诸神降临,百族齐出!四千年至尊不显,谁才能成就无上巅峰?
  • 缓缓陌上桑

    缓缓陌上桑

    他跨越千山万水只为寻找她。在外人眼里,夜沦笙这个人从来都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他是夜氏集团的冷血总裁,说他冷血,只不过是没有走进他世界。她为了所谓的道义,进入夜家做了一名女仆,然后又因为道义去试图勾引夜家少爷,她原以为是她勾上了夜家少爷,没想到到最后是她跳进了夜沦笙给她挖的大坑。五年前,她以为她找寻到了真正的爱情。五年后,她终于明白爱是什么。【特此感谢论坛封面设计蔷薇苑店铺美工亦儿提供的封面~】
  • 当读者穿成反派

    当读者穿成反派

    当读者穿成玄幻小说大反派,此文反派BOSS性格看着温柔欢快但是是个没心没肺的主,特别喜欢演戏,装成各种,人去套感情。来自不吐槽会死星。另外我还给了她一个特别萌的设定,她是个全色盲,世界里只有黑白,这样剧情发展一定会萌出一脸血。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你好我的公主陛下

    你好我的公主陛下

    祁鸢,一个令仙界人都闻风丧胆的名字,和帝家一个姓,却不是帝家人,天界的大将军,法力至高无上。当初他也是个默默无闻被欺辱的小兵,直到遇见她―祁雨晨(戚雨辰)天界前公主。让他绝地反击,一年之内坐上了大将军的位置,连天帝都要敬三分。“既然她叫人暗算,到了凡间,那我便去守护她,替她扫除恶人……”“在天上,就算是废公主,我也让她活的比帝后还风光……”
  • 和编辑助理官宣了

    和编辑助理官宣了

    葡萄小可爱:大佬....大佬声音低沉:怎么了葡萄小可爱:可怜巴巴望着大佬那张俊脸“咱能交稿不啦”大佬低头看着小不点;你亲我一口交一章看你诚意葡萄小可爱望着大佬欲哭无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