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78900000012

第12章 同样的蜗居与奋斗,不同的现状与结果(1)

2009年11月5日,广州恒大地产公司的股票在香港首次挂牌交易,公司董事局主席许家印以422亿元人民币的身家成为中国内地新 首富。许家印也曾有过让人唏嘘不已的蜗居和奋斗经历。而他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勤奋、能力和人格魅力,还在于他坚忍顽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强者心态。正如许家印所说,“人与人的差距往往是心态的差距”。从他和陈龙的比较之中,我们或许能得到更多的启发。

● 许家印:中国内地新首富传奇的蜗居和奋斗经历

1958年,许家印出生于河南太康。当年,这是一个全国有名的贫困之地,10年中有9年涝,当地人常常以外出讨饭为生。许家印 的母亲早逝,家境贫困,父亲节衣缩食才使得他不至于辍学。

许家印曾回忆说:“我的小学在没有窗的茅草房中读完,6年里,我都是蹲在一个泥台子上听课并完成作业。高中住校时睡的是 大通铺,每人墙上挂个竹筐,里面一年四季的窝头是我全部的粮食。冬天可以吃一周,夏天只够吃三天,就这样还是要长毛的。没关系,洗洗就可以吃了。”

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许家印养成了一种坚忍顽强的性格。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年,许家印考取了武汉钢铁学院(现武汉科技大学 )冶金系,毕业后分配至河南舞阳钢铁公司。在这里,许家印一干就是10年,没有请过一天假,从一名技术员成长为车间主任。

但许家印当了7年的车间主任,却一直没有再被提拔。个性要强的许家印感到不满足。1992年年初,许家印破例休假了,他南下 深圳找工作去了。这一年,他34岁,他选择了从头再来,到陌生的地方重新闯出一片天地。

在人生地不熟的深圳,为了能迅速找到工作,许家印做了20余份简历,每份简历竟然多达30多页,他东奔西跑3个月,简历投出 去后却石沉大海。于是,许家印吸取教训,重新做了10余份只有两页的简历,这一招果然奏效,很快就有好几家公司的老总约他面试。

接下来,许家印和深圳中达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许家印蜗居在公司的一间小厨房里,那间厨房刚好摆得下一张单人床 ,因为空间小,自从摆放了床之后,厨房的门春夏秋冬都只能开着。谁又能想到,今日中国内地新首富的奋斗生涯就是从这间小厨房里开始的。

就这样,曾做过车间主任、管理过300多号人的许家印开始一切重新来过,从一家商店的业务员做起。那时,许家印就连见到公 司里20来岁的小女生,都会喊“师傅”。3个月后,许家印拿下了第一张单子,为公司带来10万元的业务额,这让老板对他另眼相看。

他也从此不用再东奔西跑,当上了办公室的负责人。

1993年,中达集团注册了一个贸易公司,要和河南舞阳钢铁公司合作,许家印很自然地兼任了这个新公司的老总。不过这个老总 只是个虚职,公司注册完以后老板再没投进去一分钱。无奈之下,许家印只能东挪西凑借了10万元,开始了他的第一次白手起家的创业。不过折腾1年后,公司业务毫无起色。

1994年,中达集团组建广州鹏达实业有限公司,许家印出任法人代表。当年国庆,许家印带着1名司机、1名出纳、1名业务员和1 个搞卫生的,从深圳来到广州,开始了一次新的征程。而这一次,迎接他的是更严峻的挑战。为了节省开支,他们就在广州市城中村租了一间民房办公。这间见不到阳光的房子,白天是办公室,晚上就是5个人的住处。这可以说是许家印的第二次蜗居经历。

人生地不熟,再加上办公环境实在难登大雅之堂,这家位于城中村的微型小公司,生意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公司没有资金、项目 ,他们就四处贴广告,找客户,拉贷款。经过不到3个月的努力,许家印终于通过银行贷到了2000万元的启动资金。同时,许家印还通过相关渠道收购了一家公司,拿到了一个名为珠岛花园的地产项目。

许家印很快就展现出惊人的房地产运作、开发和管理能力。他主持的珠岛花园项目,当年就盖完了多达108枚的公章,办齐了所 有的报建手续。凭借珠岛花园“当年开工,当年销售,当年销完”的业绩,许家印一战成名。

1997年年初,许家印注册成立了广州恒大地产公司,开始自己创业。当时,公司可谓一穷二白,只有一台车、捉襟见肘的资金和 七八个人,真正的白手起家,赤手空拳打天下。

为了找到合适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许家印几乎踏遍了广州的每一寸土地。经过反复考察、调研和论证,恒大地产决定买下原广州 农药厂的土地使用权,开发金碧花园项目。

为了加快开发速度,争取资金的快速回笼流转,在许家印的带领下,大家都成了工作狂,经常是早上6点下班,9点又接着上班。 金碧花园很快销售一空,回款近亿元,许家印淘到了“第一桶金”。

1999年,恒大集团位居广州房地产企业综合实力30强第7名,许家印只用了1年半的时间,就在强手如林的广州房地产市场站稳了 脚跟。

2004年,许家印开始酝酿向全国扩张并在海外上市融资。经过精心的筹备,自2006年开始,恒大地产在全国范围内大手笔扩张, 跑马圈地,土地储备激增数倍,成为中国最大的“地主”。与此同时,许家印从国际资本市场筹集巨资,以满足公司快速扩张的资金需求。

2009年11月,恒大地产在香港成功上市,并直追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带头大哥万科。可以说,许家印的蜗居和奋斗经历有了一个阶 段性的完满结果,前景一片光明。

● 人与人的差距往往是心态的差距

同样有过蜗居和奋斗的经历,陈龙和许家印如今的处境有天壤之别。许家印已经晋身中国内地新首富,而陈龙还在蜗居中继续打 拼。为什么他们会有如此大的差异?我们以为,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从许家印的经历来看,不论是从国有企业的中层管理岗位上辞职,南下深圳从头再来,还是到广州为老板开疆拓土,再到后来自己白手起家开始创业,他的每一步都是自己主动做出的选择。由此可以看出,许家印自信,有主见,敢于冒险,勇于接战和超越自我。他以超前的长远眼光规划好了自己的每一步,把命运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

反观陈龙,毕业时由于一念之差进了一家连工资都发不出来的建筑公司,然后被迫到北京搞直销,接着上当受骗去了大西南,一 会儿搞酒店管理,一会儿又当老师,等到工作中遇到了挫折,他又被迫考研,在读研期间又遭遇了一段没有结果的感情,搞得自己身心俱疲,狼狈不堪。一路走来,陈龙的经历中随波逐流的成分多,主动选择的成分少,往往是被各种偶然因素推向下一步。他不仅缺乏许家印那样的自信,没有主动地规划自己的人生,而且没有许家印接战和超越自我的勇气和魄力。正因为如此,他不能像许家印那样主宰自己的命运,一步步地往上走,从而陷入了今天的困境。

幸运的是,陈龙近两年的经历说明他正在自觉地规划自己的未来,掌握自己的命运。不论是当自由撰稿人,还是后来进入出版社 ,都是他自主的选择。对于陈龙来说,这应该是积极的一步。如果他沿着这个方向勇敢地走下去,相信他也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其二,在许家印的个性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他自信沉稳的心态和坚忍顽强的意志。许家印曾言:“人与人的差距往 往是心态的差距。一个人不如人,往往是心理不如人,信心不如人,目标不如人。”这应该是他的切身体会和肺腑之言。

2008年,恒大地产第一次赴港上市,恰好遭遇金融危机,融资受挫。一时间,恒大地产出现了巨大的资金缺口,甚至面临资金链 断裂的危机。舆论哗然,谣言四起,当时就有媒体严厉批评许家印,说他野心膨胀,疯狂圈地,与国际投行豪赌上市,最终“从云端跌落谷底”,并指责其在拿地过程中钻了法律和政策的空子。还有传言说“恒大完了”“许家印已经‘走佬’(广东话,逃跑的意思)“等。

面对舆论压力和资金困境,许家印表现出沉着冷静、临危不乱的大将风度。他一边着手调整工程进度,缓解资金链紧张局面,一 边安定军心,再三叮嘱员工要沉住气,不要理会外界的非议,而要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

之后,许家印赴港进行私募融资。事后,他曾回忆说:“(上市受挫)之后的3个月,我主要的精力都在香港,差不多可以说在 这里上班了,瘦了四五斤,但精神还不错。打拼地产界10余年,这3个月是我压力最大的一段时间。”

接下来,许家印顶着巨大的压力,凭借自己的斡旋能力和丰富的人脉关系,融来了5亿多美元的救命钱,让恒大地产度过了生死 劫。

而陈龙所缺乏的正是许家印这种自信沉稳的心态和坚忍顽强的意志。他对自己的认识是准确的,缺乏自制能力,容易冲动,情绪 不稳定,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这些都是他性格上的缺陷。基于这种清醒的自我认识,如果他能够强化自我调节能力,培养成熟的个性和稳健的心态,相信他今后的人生之路会越走越顺。

第四节 不妨学学邓智仁,屡败屡战又何妨很多人认为,一个人一旦过了30岁,就错过了开创自己事业的机会。这时候就应该安定下来,按照既定的轨道向前走。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人生任何时候都可以从头再来。就像许家印那样,过了30岁的人同样可以从零做起,开创自己的事业,实现心中的梦想。

即便是蜗居在出租屋里,一无所有,也不意味着未来毫无希望。只要全身心投入,以一种忘我的精神去奋斗,希望就不会离你而 去。

丘吉尔在他最著名的一次演讲中曾说:“我有3个成功秘诀:第一是百折不挠;第二是永不放弃;第三是百折不挠,永不放弃。 ”

在经历了多年的坎坷和磨难之后,资深“蚁族”更需要这种屡败屡战、永不放弃的精神。这种精神,我们可以从被誉为“中国房 地产营销之父”的邓智仁身上深刻地感受到。

邓智仁从青年时期辞去公职开始创业,经历了无数次挫折,但他一次次从头再来,屡败屡战,如今已年过6旬,仍然在商场上拼 搏、奋斗。他屡败屡战、永不放弃的精神的确让人感喟颇深。

● 离开警界之后,邓智仁10年一事无成

邓智仁出身于香港一个普通的公务员家庭。父亲是一个低级公务员,母亲没有什么文化。从小时候开始,家里就一直充斥着争吵 、酗酒、赌博、打骂。在这样的环境中,邓智仁早早地承担起了抚养、教育5个妹妹的责任。高中毕业后,他报考了警官学院,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进入了警界。从19岁至24岁的5年时间里,邓智仁从一名普通警员晋升至高级督察,可谓是少年得志,前途远大。香港1974年的廉政风暴让邓智仁看到了当时香港警界的黑暗,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自己钟爱的职业。

离开警界的邓智仁开始自己创业。从1975年到1984年的10年间,邓智仁从事过进出口、金融、服装、债务清欠与追讨等很多行业 ,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到1984年时,他已经负债累累,大账小账加在一起已经欠别人10多万元,那个时期他每一天几乎都是在躲债中度过的。

走投无路的邓智仁只好去求职。一次,他到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去面试,这是他第一次与地产代理行业接触。连他自己都不会想 到,今后他会在地产代理行业做得风生水起,并改写了这个行业的游戏规则。

这家中介公司的老板是一个老外,公司当时就已经声明职员没有工资,只有佣金。邓智仁问老板有没有广告支持,老板却说,好 的业务人员是不需要广告支持的。邓智仁当时就想:什么销售支持都没有,那还怎么做,如果在这种情况下都能做好的话,那我就不给你打工了,我就自己做老板了。最终,邓智仁不得不愤然离去。

● 一次偶然的邂逅,让邓智仁进入了地产代理业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地铁里,邓智仁遇到了一位朋友。朋友了解到他的情况后,请他到自己的地产代理公司去做事。让邓智仁没 有想到的是,朋友请他去自己公司的真正目的,是想让做过警察的邓智仁为自己当挡箭牌,去对付那些具有黑社会背景的高利贷债主。

知道了朋友的真实目的后,邓智仁很生气,痛骂了朋友一顿,但他还是利用自己做警察时对付黑社会的一些经验吓退了朋友的债 主。

看到朋友当时的窘迫处境——公司的电话都被停掉了,怎么可能给自己开工资呢?邓智仁便劝朋友赶紧把这个公司注销以躲债, 然后再重起炉灶。

朋友接受了邓智仁的建议,筹集了1.2万元的资金,准备注册新公司。邓智仁提出,自己要与他合开公司,并且要向他借6000元 ,新公司双方各占50%股份,等到公司赚钱之后,再把这6000元还给他。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朋友当时也很无助,他还要让邓智仁为自己遮风挡雨呢,所以便答应了邓智仁的要求。

1984年3月8日成立的这家公司便是利达行的前身。当时,他们重新租了一个办公室,租金每月2000多元,但房主要求除首月租金 外,还要再押3个月的租金,这样他们就花掉了8000多元。接下来,他们又以每月1400元的工资聘请了一个女职员,置办了一些办公家具,安装了新的电话,印制了一些宣传品。最后,等到公司开张时,他与朋友已经身无分文了。

公司开张后的头几个月,他们并没有赚到多少钱,第一个月只赚了不到5000元钱,给那位女职员发了1400元的工资,留下1000元 下月打广告,最后的2000多元,他与朋友各分了一半。

因为香港回归问题,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与邓小平谈判之后,在人民大会堂台阶上摔了一跤。这一跤让香港股指从1000多点跌到700多点。大众对于香港前途的恐慌,使得房地产行业步入了寒冬。很多有钱人、投资者都纷纷抛售物业移民国外,房地产价格一跌再跌。1984年的4月至6月,邓智仁公司的业绩也随着房地产行业步入了寒冬。到了6月份的时候,连那个女职员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

庆幸的是,6月份,一个想法与众不同的人看中了公司广告中的一套标价62万的房子。这个买房人觉得,人们纷纷抛售房子,此 时正是置业的最佳时机。当时他就向邓智仁承诺,如果能够把价格谈下来一些,就给邓智仁2%的佣金。当天,邓智仁就以60万元的价格很轻松地达成了交易。也正是那个购房者如约支付的2%的佣金,让邓智仁度过了公司最艰难的时期。

到了7月份,社会环境好转,公司又重新迎来房地产行业的利好时期。到年底时,公司账上已经有1万多元。就在这个时候,由于 经营上的分歧,邓智仁被迫与朋友分手。朋友拆股离开后,只剩下了一个空壳给邓智仁,但他也因此成为利达行名副其实的主人。

● 纵横香港与内地,邓智仁的事业曾一度辉煌

同类推荐
  • 口才训练与演讲艺术

    口才训练与演讲艺术

    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生活的内容增多了,节奏加快了,彼此间的交往日趋频繁了,并且越来越讲究交际的效率。因此,口才在交际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对口才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 跟工作和解

    跟工作和解

    《跟工作和解》为“青年心理佳作丛书”中的一本。全书主要向你阐述了有关求职:不像传说中的那么难;试用期:看准了你再签;升职加薪:我的职场我做主;跳槽:骑驴找马正风行;工作习惯:成败决定于细节;上司:不穿PRADA也是魔头;人际:缺什么不能缺人脉;减压:“心”环保横扫职场;女性:职场女王OR办公室公主等职场故事。
  • 为公司工作为自己打拼

    为公司工作为自己打拼

    有一本流行一时的书讲了一个道理:不功利的人往往会更为顺利地获利。原因很简单:功利的人常常在追逐功利的过程中丧失原有的目标。而不只盯着“利”字的人因为排除了功利的干扰,反而能做出更加正确的判断。尤其是,这种品格常常会化为脱俗的人格魅力,极容易令上司欣赏。
  • 做人要看《沉思录》处世要读《智慧书》

    做人要看《沉思录》处世要读《智慧书》

    沉思录》是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写给自己的书。由于作者的思维具有很强的跳跃性,并采用了大量转折性的语句,使初读此书的人很难适应,即使读上几遍,也不一定能够理解透彻。与《沉思录》相反的是,《智慧书》通俗易懂,读起来轻松隽永,意味深长。这本由西班牙神学家、作家格拉西安写就的智慧宝典,曾被著名哲学家尼采高度赞扬。他甚至认为在整个欧洲都没有一本书可以比《智慧书》更加精微、曲折多姿。在1873年的一则札记里,尼采写道:“《智慧书》中所昭示的人生经验,直至今日仍能显示出无人能及其项背的智慧与颖悟。”
  • 智慧升华梦想-中国梦青少年教育读本

    智慧升华梦想-中国梦青少年教育读本

    本书讲解了实现梦想需要具有的心态、品质和实际行动,并以一个个真切感人的生动故事进行阐述,具体包括《孙膑的故事》、《鲁班的智慧》、《阿基米德的智慧》等。
热门推荐
  • 明日夏凉

    明日夏凉

    我喜欢你单纯的喜欢与性别无关,我可以给你你想要的一切,包括离开你。我常想起,那些日子里的你,还是不是我曾经执着着要喜欢的你。
  • 星辉大帝

    星辉大帝

    当你正仰望无尽的宇宙星空时,在那无尽的亿万星辰之中,有宇宙中无数的智慧文明,正在竞相角逐宇宙星海,而黄星武始终怀着一颗对宇宙万物的“敬畏之心”,开始了一步步地与宇宙中的各个文明一起角逐在这片无尽广阔的星辰大海之上,并开启了“环宇宙航行”伟大征程,他正漫游在无尽的星辰大海之上!——“星辉大帝!”(星辉之耀群:60765837)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女孩的吻

    女孩的吻

    15家学校强行退学的我。被老妈逼着去贵族学校,第一天去学校就撞车,入学通知单被开车的帅哥给捡了,好不容易去了学校,偏偏要换校服,好吧,去厕所换校服!谁知道进了一个男厕。衣服换到一半校裙还掉了。正好被一个金发帅哥看到~~春光乍泄啦!!
  • 道过晚安后你还在吗

    道过晚安后你还在吗

    晚安有时真的只是一句形式,只是为了想对方表明,我在听你讲话。而有时当我们厌倦了,道了晚安,再醒来,世界是怎样的?也许真是物是人非。有些相遇注定不平凡
  • 活见鬼的爱人

    活见鬼的爱人

    女主懦弱善良,车祸醒来,对陌生男主一见钟情,事后发现男主是自己结婚两年的老公。女主正沉浸在美梦幻想中,深爱的渣男霸气回归,屌丝逆袭成亿万总裁腹黑无敌,不择手段欲挽回女主。在渣渣前男友的残害下,失忆后的女主竟能看到鬼魂,懦弱善良成了人鬼共欺的借口。就这样,女主成了完成鬼魂临终遗愿的差使,在人与鬼的斗争中女主一步步走向强大……
  • 欲寻长生道

    欲寻长生道

    我从凡间来,今朝入仙籍!欲寻长生道,仙缘亦难寻!Ps:新人作者,希望大家能够多多支持!
  • 如果时间轮回

    如果时间轮回

    “师父,你这算重生吗?”安夏桐双手托着下巴问道,只见尹修宸轻拍了她的后脑勺,宠溺一笑,“马克思主义学到哪儿去了,唯物一点。”他下巴轻抵着她毛茸茸的头,可能,时光就该是这样的。“这是一个悖论吗?”她抬起头看向他。“管它呢。”无论是不是悖论,我们终将相爱,时光会不会轮回我不清楚,我只知道,原来,爱的作用是相互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