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6600000048

第48章 覆 鹿 亡 羊 (2)

说忍,来由主要不是好逸恶劳,而是因为,我一直认为,这种课堂式的学文的方法必是劳而少功。可是一个人的私见又能怎样呢?也就只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糟糕的是,我有时又不安于人云亦云。这是说,多年来的一贯胡思乱想加常常嘴不严的习惯未能警惕而革除之,有时上课堂,由课文连类而及,就未免说一些不合规范的话。不合规范,如果是文学史和文学批评范围内的,关系不大,如果阑入时事范围,显然,问题就会化为严重。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其时也是处处安插寻访并定时汇报异端情况的正统人物,于是经过传递,在校当局的眼里,我就成为,至少是非言听计从的人物。何以知之?是承什么人委婉地告知:“有的学生反映,虽然讲得不坏,有时喜欢说闲话。”闲,言内意是所讲非讲课文所必需,这里显然有言外意,怕越描越黑,只好以相视而笑,心照不宣了之。

了之之后呢?短期内也许知所警惕吗?后来想,还是借了同出身于红楼,又为南星所推荐的光,1946年上半度过,依例,暑假期间可以变动人事,可是学校还是表示继续聘用。暑后开学,仍是每一周十几课时,每两周一百几十篇作文,可不在话下。有变化的是大环境,内战的局势紧了,物价上涨的速度快了,连带的胜利从而万象更新的美梦断了,冤有头,债有主,除少数正统人物以外,心里当然都有些、甚至很多不满。物不得其平则鸣,我不免也就面对学生说些愤激的话。其后当然是汇报,因为异端的味道更加浓厚,得到的回报不再是委婉的劝告,而是“不要在课堂上谈国事”。稍通世故的人就会知道,我的对应之道最好是主动离开,以免校当局不好办(辞退,碍于情面;不辞退,难于交差),或自己丢脸。学期结束,又凑巧,文学院的同事也多有交往的田君仲严(名聪)来,说贝满女中有初中修身课,问去不去教。饥者易为食,又因为修身可以不改文,轻松,就欣然答应。有了新校可栖,立刻就表示不再往四中任课。学校顺水推舟,表示同意,面子上维持个好合好散,我业依旧,只是换了个地方。

贝满女中是教会学校,分初中、高中两部,都在灯市口路北,初中在西口内教堂旁,高中在东口内佟府(清初大臣佟国维的府)夹道。与西什库后库相比,距离我住的后海北岸,灯市口要远一倍左右。这是就路程说,我不得不舍乔木而取幽谷。其实呢,除路程稍远以外,其他方面,我觉得都是由幽谷而迁于乔木。这里就说说其他方面。我视为最重大的是有所想,到课堂上说几句,万一与校当局的想法不尽同,能不能获得容忍的待遇。这在上面已经说过,四中是由(国民)党统治,不能容忍。贝满呢,由教会统治,能容忍。我这样说,像是公然与近代史上诸多反帝国主义侵略的说法唱反调,有媚外之嫌。那就缩小范围,或换个角度,说,来自新旧约的教条,总是不像来自党义的教条那样厉害,那样可怕。

原因很简单,是党义的背后必有政治力量,也就必有武力;教义的背后则未必。再缩小,小到贝满女中的课堂,像是没有安插定期汇报的人物,证据是,在教会有力量管理的时期,我没有听到委婉的劝告或警告。在这种我视为重大的之下,还有值得欢迎的。一种是,学生由男变为女,空气就由粗率变为细致,生硬变为柔和。细致和柔和何以就高过粗率和生硬?答曰,这是由感觉来,至于理,我也说不清楚。另一种,也许因为呆得时间长,前后四年,交了不少知心的朋友,至今还念念不忘的(留待另一篇详说)。还可以加说一种,与生活有更密切关系的,是对抗物价飞涨,学校有妙法,是开学时收学费,都折合为面粉,每月领工薪,就不会因通货膨胀而吃亏。且说1947年初我离开四中往贝满女中,本来只有初中的修身钟点,可是到校之后,因为高中国文课还缺人,就又分了一班国文钟点。以后是高中课逐渐增加,就只教国文不教修身了。

苏东坡诗有句云:“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在四中混了一年,接触的人不少,且不说怀念,有没有值得说说的?可惜我记忆力很坏,单说同事,除有大名的教数学的马先生(文元)和教化学的刘先生(景昆?)以外,几乎连印象也没有了。但系人于事,也可以选拔两位,代表生活之道(也许不宜于高称为“道”)的两个尖端,略为点染。一位是王桂,字月舫,教历史的。何以对于这位就网开一面,记得一清二楚?以时间先后为纲,原因可以凑两种。一种,他是1930年北京大学史学系的毕业生(还有个印象,是他毕业以后舍不得离开红楼,曾根据学校毕业生可以不经过考试再念同院另一系的规定,继续上学),因而就有同学之谊。另一种,是我在四中,以及离开四中之后,同他都有些来往。有来往就有可能多有了解,而说起他,了解就不只是可能,而且很多。这也有原因,是他的为人,诚朴而柔弱,关于柔弱的一面,纵使习俗认为不宜于外扬的,他也直言不讳。这里只说一次的直言不讳,是在四中的教员休息室里,两课时之间,我发现他下课后和上课前都往厕所里跑,就问他为什么。

他说他一直怕学生上课时候闹,更怕因闹而失业,所以课前课后就想到这些,而每一想到就小便失禁,只好多上厕所。他的话不禁使我想到旧话的“行自念也”,也就更加感到人生旅程的不易。王桂同学的心理状态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另一位就不然,而是及时行乐,有今天不管明天。这是一位教体育的,恕我忘记他的大名,已经三十出头,还没有如意佳人,也许不曾想过什么如意佳人。他也有所好,是到西单商场,用工薪换自己喜欢吃喜欢喝喜欢玩的。所以他的行踪也形成规律,如他自己所宣扬:“发薪之后头十天,想找我,到西单商场,后二十天,到学校,因为钱袋空了,就决不出门。”这位的生活态度也使我有所感,不再是慨叹,而是惭愧,因为我领得工薪,如果也走入西单商场,至多只是买两本旧书而已。现在,由离开四中之时算起,已经近半个世纪,月肪兄如果不早作古,这样多怕,红卫恐怖的大革命十年,大概只能昼夜不离厕所吧?至于那位旷达先生,无家一身轻的生活,究竟能够延续多长时候呢?语云,不要为古人担忧。其实,为今人担忧也大可不必,那就不再想这些,任其如云烟消散吧。

《世间解》

几年前我写过一篇《机遇》(收入《负暄续话》),说它可怕,因为已然者不可改,未然者不可知,却又一时一刻离不开它。自然,它也会使人走入一种可望而难即的诗境,但惟其这更是不可必的,至少是有遐想的时候想到,就仍会觉得可怕。不过怕也罢,不怕也罢,正如一首寻猫的诗所说,是“有时还自来”。何以会又想到这些?是写旧事,追寻40年代后期生活之影,就想到上课堂面对学生、入家门面对稿纸之外,还编过一种名为《世间解》的月刊,费力不小,也就留下一些值得说说的痕迹,而编这样一种期刊,就更像是完全由于机遇。以下就由机遇说起。

因果锁链无尽,只好由目力所能及的地方说起。那是七七事变之后,我困在北京,失业,在北海金鳌玉?桥头巧遇通县师范同学大唐(名家桢,字伯枚),不久之后他升官,任民众教育馆馆长,我得以滥竽,到馆里充数,每月领几十元钱。其后,为了省时间和鞋底,在鼓楼附近找房,又凭机遇,在后海北岸租到一处,其东邻是和尚修行之处,广化寺。寺是十方性质的大寺,房子多,出家人多。因为有许多院落,就于比丘、沙弥之外,兼住一些与寺中显要人物有关系的在家人以及一些归西而尚未入土的。且说这在家人之中,有赵君介眉,也属于中学教师阶层,大概经过韩君玉西介绍吧,不久我们就熟了,我常到他住的东院南房去闲谈。任人皆知,友谊也如感冒病毒,易于传染,于是渐渐,我同一些出家人也认识了。为首的是住持玉山和尚,河南人,其时约莫年逾不惑,人朴厚,笃于信,自律甚严。

在清朝晚年,广化寺的大施主是恭王奕,所以直到民国二三十年,画家溥儒还常到寺里消夏。不知道是不是来于恭王府的施舍,在通县城和北京之间,广化寺还有田十顷。用俗人的标准衡量,寺是大地主,因而寺里的设置也就不寻常,比如食,厨房的厨师有个出身于御膳房的;行呢,自用车有旧新两辆,旧是骡拉的轿车,新是人拉的东洋车。可是玉山和尚不特殊化,晨昏随着僧众上殿诵经,一日三餐,随着僧众吃窝头,初一、十五改善,也只是吃面条而已。行则不管远近,还是恪守行脚的禅风,一步一步走。更值得称赞的是有开明的事业心。先是内,组织年轻僧众为学习班,学一般的文化。和尚吃十方,不便出钱请教师,于是通过赵君介眉,请我布施些入世知识。记得由1946年起,先后讲过逻辑、国文和英文。学习计划还由内扩大到外,是成立了小学,招收附近住户的子女来上学。小学有董事会,我也得一顶董事的帽子。总之,来往增多,关系变为密切,与寺内的出家人,尤其上层的,就都成为熟人。

同类推荐
  • 名人传记丛书——苏格拉底

    名人传记丛书——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思想家,被公认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为了拯救雅典城邦,他终身致力于美德、正义、真理、民主的批判和辩论,最终被雅典法庭处以死刑。他放弃了逃亡的机会,以死亡维护了雅典法律的权威。本书讲述了苏格拉底的一生,阅读该书可以加深读者对这位思想巨人的了解,并从中受益。
  • 阳明天下:王阳明传

    阳明天下:王阳明传

    他在祖母的天神之梦中“从天而降”。《论语》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让他从此得名王守仁。平顺的人生中,他掀开了不凡的命运。在他眼中,科举并非第一要紧事,天下最要紧之事是要做圣贤之人。他敢于触怒奸臣,被贬龙场,却悟出了全新的真谛。疾病半生,用出神的兵法,以文人之身,巡抚赣南,屡次平定边疆匪患。他一生倡导“知行合一”,将心学发扬到极致。各地学子涌入他的门下,又将万物与心的和谐带到了世界各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是他在世上留下的最后警句。从此圣贤的领域有了他的一席之地,他将短暂的人生活成了一场辉煌的传奇,永远绽放在大明朝的史册。
  • 伏尔泰传

    伏尔泰传

    一代思想家的个人小史,一个思想大变革时代的社会观察。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时代的代表人物,启蒙时代又被称为“伏尔泰时代”,后世作家如雨果、博尔赫斯都是他的忠实读者;伏尔泰一生著作颇丰,全集近百卷,哲理小说是其所有著作中最受读者欢迎的部分,是法国中学生必读书目;采用傅雷先生经典译文。《伏尔泰传》是法国著名传记作家、法兰西学院院士安德烈·莫洛亚的传记作品,从伏尔泰出生时的法国社会环境写起,直到伏尔泰在耄耋之年回到法国,受万众欢呼为止,对伏尔泰的思想、创作和生活做了详尽中肯的评述,是了解伏尔泰其人其文的重要参考。有人说,十七世纪是路易十四的世纪,十八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在莫洛亚的笔下,伏尔泰走下神坛,成为一个顽皮的孩童,一个反叛的少年,一个性情飞扬而不断受挫的青年。他在成功与磨难中认识了社会与人生,在流放与牢狱中愈发坚韧。《伏尔泰传》是一代思想家的个人小史,亦是一个思想大变革时代的社会观察。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下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始祖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发明始祖。缪尔·莫尔斯、威廉·汤姆孙、阿尔弗莱德·诺贝尔、威廉·亨利·柏琴、乔治·威斯汀豪斯、亚历山大·贝尔、托马斯·爱迪生、卡茂林·昂尼斯、鲁道夫·狄塞尔、亚·斯·波波夫等人物。
  • 博望侯张骞

    博望侯张骞

    《博望侯张骞》一书,用历史资料翔实、完整、全面地介绍了张骞开远夷、通绝域的事迹,非常感人,读来引人深思。能进一步使人们认识到张骞爱国、爱人民的赤子之心、赤子之情。使张骞的开拓精神、雄伟业绩得到弘扬。对宣传张骞、倡导开放精神、启迪人们坚持科学发展观、振兴中华有着深远的意义。
热门推荐
  • 帝妃往事

    帝妃往事

    深宫谍影,旧事遗梦。在尘世浮沉的皇家氏族,君心变化莫测,青梅竹马的放手,是小心蛰伏还是韬光养晦,这一世的沧海桑田,慕容鸢要承受几分的心如刀割?从太子妃到皇后,身为丞相之女,叛贼之妹,她在泪水中挣扎哭泣。宫墙之内,她可否托付真心?原来世间的一切一切,都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 穿越成原始部落雌兽人

    穿越成原始部落雌兽人

    陈初从小生活在福利院,长大后嫁给和自己一样在福利院长大自己心心念念的那人。本以为可以幸福了,可是~说好了丁克的,为了那人,害得自己永远没有当妈妈的资格。可是~厌弃自己厌弃这个世界,恨那人欺骗自己又抛弃自己,恨父母生而不养,恨自己这荒唐的人生。当水果刀刺进胸膛,陈初突然释然,终于可以结束了,终于可以解脱了。然而,老天像是补偿她一样,又给了她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 琳琅苍穹

    琳琅苍穹

    一笑风云变,一怒天下惊!夜墨,琳琅天第一传奇人物,因遭追杀跳进传说中的禁地——万仞绝壁!没想到却意外重生!且看重生后的夜墨如何翻云覆雨,舞风弄月,走上巅峰之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苏少的娇宠宝贝

    苏少的娇宠宝贝

    陆伊伊被闺蜜和男朋友陷害,好不容易逃出来后,却发现某男一直在后面对自己穷追不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那年盛夏刚刚好

    那年盛夏刚刚好

    一场车祸带走了她在世上最亲的两个人,一场交易抢走了原本属于她的出国名额,一次无意中偷听到的谈话。竟然隐含着自己的身世,洛依凭借优秀的成绩,被国外著名设计师收为徒,五年之后,强势归来,却遇见了少年的他。
  • 余生之梦,只需有你

    余生之梦,只需有你

    青春是一场无彩排的现场直播,没有谁对谁错,我们有过迷茫有过过错,或许回头之时有挫折有困难,但是若有缘必能在一起。对于余生:当初明明是你闯进来最后确是我舍不得你离开。对于莫之梦:我努力向你靠近你却极力将我推理。对于安谨:我宁愿放弃飞翔,只为做你唯一的依靠。对于程成:或许我们本不应该相遇,那样,我们至少不必哭泣。
  • 网游之大诸侯

    网游之大诸侯

    武将,以天下为己任;谁不渴望剑指天下,生灵俯首?术士,追求天道的终极;一法出,万魔尽皆授首!策士,羽扇纶巾逍遥烽烟;谈笑中,江山只在指掌间。不一样的网游小说,尽在大诸侯!
  • 始于爱忠于情

    始于爱忠于情

    极度爱女主却装作不爱的隐忍专情男主×非常爱男主却以为男主深爱女二的高贵冷艳女主帝都人人都说,陆太太盛蓁爱陆言深爱的身不由己,只有陆言深自己知道,盛蓁才是他一个人的鬼迷心窍。见到你的那一刻我心里有场海啸,可我静静站着,没有让任何人知道。——《陆先生的宠妻日记》简单来说这就是一个虐妻一时爽,追妻火葬场的披着复仇虐文的另类宠文。PS:男女SC,身心干净,男强女强,小虐只是为了怡情。
  • 潇潇白夜染墨云

    潇潇白夜染墨云

    霄白从来没想过自己能够活多久,他这一生过得荒唐而又乏味,莫名其妙的混了个魔尊,当他反应过来的时候一身带金色霞光的少年就出现在他面前,一剑就结果了他。重生之后,小孩仰望着一身正气的师傅,一个正道大宗师,收一了一个转世的魔尊为徒弟,一定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