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11600000003

第3章 原始佛教分派的必然性(2)

佛陀对个性、习惯、好乐等的不同,不但不以为意,而且很喜欢听其自然地发展。佛住世时如此,佛灭后,佛陀弟子间的关系,当然也是这样。然而,这一现象经过师徒之间的传承和长期的发展,慢慢地形成集团,产生了不同的派别。因为“同气相感,此合彼离”,这是常事,并不稀奇。学派思想的分化,虽说原因很多,学者的习性悬殊,亦为重要的原因之一。佛陀上座弟子们的志趣不同,于是各自独立,将其身边的徒众发展成为独特风格的学派,各为佛法弘扬而努力。

二节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思想表达,或者彼此的思想交流,都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因此可以说:思想是没有说出来的语言,语言是已经吐露出来的思想,亦可以说:思想是没有写出来的文字,文字是已经写出来的思想。古人所谓“言以传道”、“文以载道”,亦显示语言文字的伟大功用。可惜的是,佛陀的言教,没有用文字记录下来,而是靠弟子们口头传诵,得以弘化各方。

但是,语言有其区域性,在每一区域活动的人们,都各有其自己的语言。特别是印度,由于一般人们都严格遵守阶级制度,因为种族的繁多,语言文字的种类也就很多,据说古代印度社会的方言,有一百种以上。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应用何种语言说法弘化呢?有很多的学者认为,佛陀生在当时印度的北部边陲地区,在现在的尼泊尔境内。但是他一生游行弘化却多半是在当时的摩揭陀国。因而他使用的语言,很可能就是摩揭陀国语,并认定摩揭陀语就是巴利语。亦有学者认为巴利语不是摩揭陀国语,而是印度西部的方言。不过,佛陀说法不是单纯的用一种语言,而是用各种不同的方言,以适应各个不同区域之民族性。虽然佛陀说法是用雅语的时候多,但从不强迫弟子们用同一语言。即使是雅利安族的比丘,请佛倡议在僧团中全用雅语,佛陀仍是“听随国俗言音学习佛说”。我们可以从下列律典里,了解佛陀对语言问题的态度。

《毗尼母经》卷四:

有二婆罗门比丘,一字乌嗟呵,二字散摩陀,往到佛所,白世尊言:“佛弟子中,有种种姓,种种国土人,种种郡县人,言音不同,语既不正,皆坏佛正义。唯愿世尊听我等依阐陀至(指梵文)持论,撰集佛经,次比文句,使言音辩了,义亦得显。”

佛告比丘:“吾佛法中,不以美言为是。但使义不失,是吾意也。随诸众生,应与何音而得受悟,应为说之。”是故名为随国应作。

《四分律》卷五十二:

时有比丘字勇猛,婆罗门出家,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白世尊言:“大德,此诸比丘众姓出家,名字亦异,破佛经义。愿世尊听我等以世间好言论(梵文)修理佛经。”

佛言:“汝等痴人,此乃是毁损,以外道言论而欲杂糅佛经。”

佛言:“听随国俗言音所解,诵习佛经。”

《五分律》卷六:

时诸比丘种种国出家,诵读经偈,音句不正。诸居士便讥呵言:“言何比丘昼夜亲承,而不知男女黄门二根人语及多少语法?”

诸比丘闻,各各羞耻,以是白佛。佛以是事集比丘僧,问诸比丘:“汝等实尔不?”

答言:“实尔,世尊!”

佛即遥责诸居士:“汝愚痴人,如何讥呵异国诵经,音句不正。”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六:

时尊者舍利子与二婆罗门子而为出家,一名牛授,二号牛生。二人悉教读诵经教。后时此二人共游人间,至一聚落,多获利养,便往此村。时被二人先学婆罗门歌咏声法。由串习故,今时诵读作本音辞。时被一人遇病,忽然身死。其现存者既溺忧心,经多废志。即便述诣室罗伐城,入逝多林。既停息已,便诣尊者陈如所。礼敬事毕,白言:“尊者,可供温经。”

答言:“善哉!我为汝诵。”

既诵多少,报言:“尊者所诵经典,文皆谬误,音韵不长,致有所阙。”

答言:“子我从先来如是习诵。”

即便辞礼,更别往诣马胜(阿说示)、跋陀罗(十六罗汉之第六位)、大名(摩诃男)、婆涩波(即波涩波)、名称、晡律挐、毗摩罗、善臂、罗怙罗(罗睺罗)。既至彼已,白言:“尊者,共我温经。”

答曰:“善哉!我为汝诵。”

既诵多少,广说如前,乃至辞礼,遂之尊者舍利弗所。既敬礼己,白言:“邬波驮耶,可共温经。”

答曰:“善哉,我为汝诵。”

同诵之时,长引声韵。其舍利子声更倍长。白言:“大师,自余尊老,诵习皆谬。唯独亲教,音句无差。”

报言:“汝愚痴人,自为谬误,谤余智者,不善诵经。彼诸大德,咸非谬误。”

既被挫折,默尔无言。时诸比丘以言白佛。佛作是念:“比丘诵经,长奉音韵,作歌咏声。有如是过。由是比丘不应歌咏引声而诵经法。若比丘作阐陀(梵文)声诵经典者,得越法罪。若方国言音,须引声者,作时无犯。”

从这些记载里,不难看出,原始佛教僧团诵读经法使用多种不同的语言,最早转法轮的五比丘陈如、阿说示、摩诃男、波涩波,以及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儿子罗睺罗所诵经法的语音,亦不尽相同。佛教是反婆罗门的沙门团体,是新兴的宗教,因此在被压迫的人民大众中有不少的信徒。这些众多的徒众,来自不同的地区,如果只用梵语或者摩揭陀语来弘化,恐怕弊多利少。所以,佛陀准许用不同的语言来传教。

不同的种族,不同的阶级,不同的区域,其运用的语言一定不同。佛陀的僧团,弟子们来自不同的地方,而阶级种族亦异,在日常生活中,各自的语言自然不同。到佛陀入灭后,因阿育王信仰佛教,佛弟子仍弘化四方,如南北印度的语言,就相差得很远,但为适应化区环境,自然运用本区方言。然而用方言说法,而使佛法变质,亦是难免的事,于是各种不同的学派,就在语言文字不同的运用下而分裂。印顺大师说:“阿育王时代,华氏城因僧众的来自各地,语言隔碍,所以分用不同的语言诵戒,佛法即分为多部。在不同的环境中,佛教适应不同文化,采用当地语文,确为佛法分部的重大原因。”

从部派分裂的历史去分析,据真谛译的《部执异论》说,阿输迦王(阿育王)的时代,佛教正式分为四派,所谓“大众破散,凡有四种”。然由什么原因而裂的呢?依藏传佛教调伏天及莲花戒的看法,说佛灭百十六年,佛弟子以四种语言诵戒,乃分为四派。一切有部以雅语诵戒,是罗睺罗的学说;大众部以俗语诵戒,系大迦叶的学统;正量部(犊子部系的盛行者)以杂语诵戒,系承优波离的学统;上座部以一种名叫鬼语的中印度方言诵戒,系承大迦旃延的学派。此四大派所用的语言不同,可以推想到其形成部派的分裂,是非常明显的事实。总之,由于印度语言的复杂性,为使佛法传布到各方,运用各个地方不同的语言,致使佛法因语言文字的不同而有诸派的分裂,可说是极其自然的事。

三节佛陀的预言及分裂之价值

佛教分派不但为必然性,亦为佛教发展应有之过程。佛教流传至今有二千五百余年,成为世界之三大宗教之一,乃是佛教分派,并向外弘化发展的结果。

佛教分派,释迦牟尼曾为预言,如《文殊师利问经》中所说:“我未来弟子,有二十部,能令诸法住。二十部者,并得四果,三藏平等,无下、中、上;譬如海水无有异味,如人有二十子,真实如来所说。”佛陀譬喻佛教分派如儿子分家,故《异部宗轮论·序》云:“奇哉大众!乃能于坚壁清野之学林,实树敌帜,而使悠悠之梦不沉,化城于焉动摇;是故以株守言:诚破裂之罪,无间之尤;若以胜进言,非夫产生部执之母,而发大乘之父欤?”佛教分派之价值,于此可略见之。但是佛陀预记部执分裂,综合而有三说,互为有异,故北传佛教,论中为二十部,南传佛教为十八部。

《文殊师利问经》第十五品为《分别部品》,如经所说:

文殊利白佛言:“世尊!云何名部?”

佛告文殊师利:“初二部者,一摩诃僧祇(即大众),二体毗履(即老宿)。我入涅槃后一百年,此二部当起。从摩诃僧祇出七部,于此百岁内出一部,各执一语言;于百岁内,从执一语言部,复出一部,名出世间语言;于百岁内,从出世间语言,出一部,名高拘黎柯;于百岁内,从高拘黎柯,出一部,名多闻;于百岁内,从多闻出一部,名只底舸;于百岁内,从只底舸出一部,名东山;于百岁内,从东山出一部,名北山。此谓从摩诃僧祇出于七部,及本僧祇,是为八部。

于百岁内,从体毗履部出十一部:于百岁内,出一部,名一切语言;于百岁内,从一切语言出一部,名雪山;于百岁内,从雪山出一部,名犊子;于百岁内,从犊子出一部,名法胜;于百岁内,从法胜出一部,名贤;于百岁内,从贤部出一部,名一切所贵;于百岁内,从一切所贵部出一部,名芿山;于百岁内,从芿山出一部,名大不可弃。于百岁内,从大不可弃出一部,名法护;于百岁内,从法护出一部,名迦叶比;于百岁内,从迦叶比出一部,名修姤路句。此谓体毗履部出十一部,及体毗履成十二部。

佛说此祇夜:

摩诃僧祇部,分别出有七;

体毗履十一,是谓二十部。

十八及本二,悉从大乘出,

无是亦无非,我说未来起。

《舍利弗问经》亦云:

时有长老比丘,好于名闻,极立争论,抄治我律,开张增广迦叶所结,名曰《大众律》。外采综所遗,诳诸始学,别为群党,互言是非。时有比丘,求王判决,王集二部,行黑白筹,宣令众曰:“若乐旧律,可取黑筹;若乐新律,可取白筹。”时取黑者,乃有万数;时取白者,正有百数。王以皆多佛说,好乐不同,不得共处。学旧者多,从以为名,摩诃僧祇也。学新者少,而是上座,名他俾罗也。他俾罗部,我去世时,三百年中,因于争故,起萨婆多部及犊子部;于犊子部,复生昙摩慰多别迦部、跋陀罗邪尼部、沙摩帝部、沙那利迦部。其萨婆多部,复生弥沙塞部、目睫罗优提舍(此是部主之异名,非部派名)、起昙无屈多迦部、苏婆利师部。他俾罗部,复生迦叶维部、修多兰婆提那部。四百年中,更生僧伽兰提迦部。

如是上座五五分裂,或六分裂,本末及相摄,总成十一部。又说:

摩诃僧祇部,我灭后二百年中,因于异论,生起鞞婆诃罗部、卢迦慰多罗部、拘拘罗部、婆收娄多柯部、钵蜡若帝婆耶那部。三百年中,因诸异学,于此五部,复生摩诃提婆部、质多部、末多利部。

如是摩诃僧祇部,二分裂或三分裂,本末成为九部。合前上座部十一部,共为二十部。

《大集经》中异于上述二经之说,只明分为五部,其余均未详。如云:

佛言:陈如!我涅槃后,我诸弟子颠倒解义,颠倒说法,名昙摩毱多,法名四分。受后三世,及以内外,凡所问难,悉能答对,是故名为萨婆帝婆,此名三世有,法名《十诵》。说无有我,及以受者,转诸烦恼,犹如死尸,是故名为迦叶遗部,此名解众生解脱。但有戒本,不作地相,水、火、风相,虚空识相,是故名塞沙塞部,此名广解义,法名《五分》。广博遍览五部经书,是故名婆苏富罗,此名众首,法是《摩诃僧祇》,此名大所持。善男子!如是五部,虽名有异,而皆不妨诸佛法界及大涅槃。

佛教之分派,或多为二十部、五百部;少之为五部、十二部、十八部。皆就其观法不同,或时间差异,或名称而有所不同,皆在释迦牟尼的预料之中。

同类推荐
  • 小乘佛教

    小乘佛教

    小乘,梵语hina—ydna。亦称声闻乘。二乘之一。乃大乘、菩萨乘之对称。意译为狭小之车乘,指运载狭劣之根机以达小果之教法;即所修之教理行果,与能修之根机均为小劣之法门。小乘之名,原系大乘佛教徒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之贬称,其后学术界沿用之,并无褒贬之意。小乘佛教之教义,主要以自求解脱为目标,故为自调自度(即灭除烦恼,证果开悟)之声闻、缘觉之道,而异于大乘佛教自利利他二者兼顾之菩萨道。
  • 佛教

    佛教

    佛教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传入我国。
  • 宽心:星云大师的人生幸福课

    宽心:星云大师的人生幸福课

    本书为星云大师对世俗社会的人和事的普遍观感和心理指导,综合了星云大师过往著作及言谈的许多智慧精华。本书以佛教精义为根底,力主一个“和”字,针对人生观、财富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多方面进行阐释,开拓心灵,启发智慧,于大众为人处世的实际层面能获得良知益教贡献颇多。
  • 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

    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

    为什么很多人不快乐不幸福?为什么很多人活得很累?为什么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失败?……原因在于缺乏智慧。佛说,有大智慧者,方能得大圆满。佛学博大精深,蕴涵着人生的大智慧。佛学中所讲的智慧,除了指聪明、明事理之外,主要是指灭除人生的烦恼和欲望,通过修行而达到人生的解脱与圆满的方式方法。《佛心禅语(受用一生的佛禅哲理与智慧)》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和工作,以佛禅哲理故事的形式,从快乐、平常心、放下、慈悲、无欲、包容、智慧、成功、得道、随缘等十个方面入手,对佛家智慧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常读这些佛禅故事,不但能对佛学有所了解,更能增长智慧——大智慧。
  • 道教自然观研究

    道教自然观研究

    中国道教研究在百年的历程中,走过的并不是一条平坦的路。整个20世纪,经历了中西多元文化的激烈冲撞、一元文化的范式转化、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再一次激荡角逐,中国的道教研究在多次的浮沉和变通中,经历了排外、接受、容纳、调适的发展过程,获得了新的价值和生命力。本书考察了20世纪道教学术研究的总体概况,并以四位典型学者陈撄宁、萧天石、国符、王明为例,分析了20世纪道教研究的几个向度,概括了20世纪中国道教学术的若干新特点以及道教研究的定位问题。
热门推荐
  • 龙凤皇帝

    龙凤皇帝

    一个孤儿,被一代超级强者收养并收为徒弟,从小跟随这个超级强者修炼。而当他十八岁时,超级强者让孤儿保护自己唯一的女儿顺利地上完大学。在这期间,这个孤儿居然发现了自己身世的秘密,也成为了一个超级强者!这个孤儿知道这一切后会何去何从呢?QQ群号:130348704,欢迎加群!
  • 天歌颂

    天歌颂

    大梦万古,万世加身,我还是我,俯瞰时空长河,脚踩大道。不那不是我想要的,诸天灭神,崩灭一切,仙又如何,帝又如何,我不要,回首凡尘只为追回你的身影。
  • 言少你的搓衣板忘跪了

    言少你的搓衣板忘跪了

    世界上所有人都知道,曲依牧不仅是曲家和言家的宝贝小公主,也是华国人人认知的公主,就连外国也没人敢惹着她。在所有人眼中,她的确是古灵精怪,调皮捣蛋,但也人人得知,她虽调皮捣蛋,但依旧也是个国民小公主。他是外界口中小小年纪却冷酷残暴,没有感情的怪物,也是亿万人心中仰慕的男人。年纪轻轻便继承了家业,是个人人惧怕的恶魔,却不知他把所有的温柔都给了那一个人——曲依牧。分开了四年,他变得更可怕了。再次见到曲依牧的时候,她却变了一副样子。不过他不会再让曲依牧再离开他了,曲依牧可是他的命啊。没有人知道他到底有多在乎,多爱曲依牧…最后,那个外界口中,没有一丝感情的怪物,亿万人心中的男人,把华国的小公主宠上了天;那个调皮捣蛋却傲娇的小公主对外界口中残暴冷血的怪物动了心。
  • 等你十六年

    等你十六年

    一年年春花秋叶一种种邂逅别离我始终孤身一人不知何时是尽头这无尽惆怅等待只为了你安妮我从初见便认定你是我永生的守候无论时光如何折叠我总要等你来等你来结束我空虚的爱情一首首伤心情歌一夜夜仔细倾听我始终无法理解那其中婉转音符十六年唏嘘轻叹才明白这伤感一切都来源于你带给我迷惘的安妮你存在我每夜的梦我总盼你到来等你来安抚我痛彻的心灵哦安妮从我六岁的记忆陪我十六年的流浪哦安妮已十六年的彷徨你如今却是在何方哦安妮可否听到我歌唱我已等的满心凄凉请来看我一眼这是我等待十六年最后的心愿-----温公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回眸永恒

    回眸永恒

    人的认知是有限的,而未知是无限的。不信鬼神的21世纪少年,死后来到地狱,怼古人,收新人,带偏众鬼修仙路!阎王带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位面之子光武帝,青莲剑歌李太白……将他逐出地狱,并且带着希望来到了修仙世界。
  • 送刘禹锡侍御出刺连

    送刘禹锡侍御出刺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妃又炸毛了

    王妃又炸毛了

    她是现世曾见过光明的心理学专家,对生命无望的她误打误撞的到了架空王朝。人人喊打的废物小姐突然变成了洞察人心的精明“老板娘”。下人说:“王王王王爷,王妃又又又又生气了”
  • 重生九玄之大闹万界

    重生九玄之大闹万界

    重生为龙的他,一脸懵逼的看着漫威世界的大森林,但他丝毫不慌。被系统绑定的他右手一挥。顿时出现一堆来自王者荣耀里的人物。“嗯,听说西游世界里的家伙们很狂啊!”五圣兽,铠,一刀教他们做人!五岳,典韦,让他们好好的感受一下恐惧!(本书集重生、穿越、系统、进化、热血、搞笑,半无敌流为一体,喜欢的读者可以来看看)
  • 腹黑宠王妃

    腹黑宠王妃

    单纯美丽的慕诺七,爱上了冷漠的君儒凡,却不想君时离每一次都护着慕诺七,但慕诺七被亲姐妹算计,君儒凡此赐死了她,一觉醒来,竟然重生,慕诺七发誓,要让他们血债血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