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32400000022

第22章 名流逸事有新说——名人之谜(4)

刘克庄则说是陆游青少年时,“二亲督教甚严”,“恐其惰于学也”,怕陆游沉溺于儿女情中,荒废学业,于是逼着儿子离婚(《后村诗话》)。现在有人进一步提出,陆游青年时代科场不利,自然要引起父母的担忧与焦虑。加之陆游婚后,夫妻相爱甚深,难免于学业有所荒废。特别是陆游的父母对儿子期望甚大,故下决心宁愿牺牲儿子在婚姻上的幸福,也要求儿子在为国为家的事业上能有所作为。陆母不是不喜欢唐婉,而是“出于对儿子的期待,不允许他在功业未就之际,便沉溺于温馨的爱情眷恋之中,这一动机交织着为家国着想,又有为陆游仕途筹划的思想因素在内”。而且,陆游在对爱情与事业的抉择不能两全的情况下,也会毫不豫地去选择事业。爱情的不幸终属个人之事,而为家国复仇却是全民族的事业。

这种说法,有人提出疑问:陆游追求爱国事业,并不一定会因眷恋爱情而荒废学业,唐婉又没有拉扯他的后腿,他何至于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事业,而抛弃一往情深的娇妻?陆母要真有那么崇高的精神境界,又何必要让儿子年纪轻轻,又刚落第时就急急忙忙地娶媳妇?此其一。其次,陆游科场不利,与唐婉的婚姻并无关系。陆游第一次应考失败,时年18岁,尚未与唐婉结婚。第二次考试本是名列第一,只因触怒权贵秦桧而被贬黜落榜。这年陆游29岁,唐婉早被离弃,他与续娶王氏所生之长子也已有5岁。陆游的科场失败,与唐婉毫不相干。因此,说陆游的父母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为了陆游的前途和事业而逼子离婚,有些牵强难以服人。

陆游曾写有《夏夜舟中闻水鸟声甚哀,若曰“姑恶”,感而作诗》,诗中说道:

所冀妾生男,庶几姑弄孙。此意竟蹉跎,薄命来谗言。

“姑”,古代指婆母。“姑恶”意指婆婆蛮不讲理。不少人依据此诗推测,说是唐婉婚后不育,老夫人“弄孙”心切,又听信了坏人的谗言,于是逼迫儿媳离婚。《钗头凤》中的“东风恶”,或者就是暗喻“姑恶”。但只是推测,而无事实根据。

有人则认为陆唐婚姻悲剧,从根本上说,是受制于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和伦理观念。由于他们相爱甚深,违反了封建社会夫妻之间“重敬不重爱”的伦理观念,才引起了陆母对唐婉的不满。陆唐悲剧,虽然是封建礼教、封建宗法家长制的罪恶所致,但直接造成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尚无定论。

诗书画印,浑然一体

元朝画坛“四家”为谁

元人画对明清时代及后来中国画有深远的影响,不乏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但对于元朝画坛“四家”中的倪瓒和赵孟【fǔ】,却各有好恶,争论不休。

在我国绘画史上,元人山水画大多拘泥于形似,因此,作品的思想深度远不如唐宋。但在艺术技巧方面,元人画又有胜过唐宋的地方。如诗书画印的全面结合,浑然一体,就是一大特色。这对明清时代和后来的中国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是“元四家”。

最先提出“元四家”这个称谓的是《艺苑卮言》的作者王世贞。王世贞(1526—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yǎn】州山人,太仓(今属江苏)人。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与李攀龙同为“后七子”首领,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他对戏曲也有研究,在《艺苑卮言》中,有南北曲颇多论述,是明代有影响的文学家之一。王在此书里提到赵孟、吴镇、黄公望、王蒙为“元四家”。

而以倡导“南宗”而闻名的明末董其昌,在其所撰《画旨》一书里,提出的“元四家”则是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4人。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书法初学颜真卿,后学虞世南,又感到唐书不如魏晋,转学锺、王。擅画山水,渊源董源、巨然,尤以黄公望、倪瓒为宗,讲求笔致墨韵,风格清润。著述除《画旨》外,还有《容台集》、《容台别集》、《画禅室随笔》、《画眼》等。董的画论对晚明以后的画坛影响极其深远。

对照王、董两家所言,所不同的就是赵孟换了倪瓒。倪瓒(1301—1374年),字元镇,号云林,别号很多。他出生在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市)富豪之家,“资雄乡里”。父早丧,弟兄三人,同父异母长兄倪昭奎,字文光,是元代道教的上层人物,在元代,道教的上层人物地位很高,有种种特权。倪瓒在这样的家庭里生活,清闲自在,无忧无虑,养成了他不同寻常的处世态度,清高孤傲,洁身自好,不问政治,缺乏儒家那种积极钻营追求功名的进取精神。后来倪昭奎病故后,倪瓒失去了一切,家境很快败落了。从他的《述怀》诗中有“……遗业忍郎弃,吞声还力耕。非为蝼蚁计,兴已浮沧溟”(见《清翤【bì】阁集》卷一)。他一下子变成了漂泊不定、浪迹江湖的流浪汉了,他厌恶现实又找不到出路,只好隐遁山林,无所事事,吟诗作画,“聊以自娱”。

故而倪瓒笔下的画面荒疏冷漠,绝少人间烟火气。面貌单纯,笔墨秀峭简拔。尤为可贵的是其构图式样虽平淡,但意境幽淡天真。善于用淡笔皴擦技巧,惜墨如金,高度简练。虽说他是学董、巨,而后兼师李、成、荆、关诸家,由于有个人的独特风格而自成一家,是一位于平淡中见本领的大画家。有人将其画作比之为陶渊明的诗,褚遂良的字。“洗空凡格、独运天倪,不假造作而成者。”“读老迂诗画,令人无处著笔墨,觉矜才使气一辈,未免有惭德。”(见方薰《山静居画论》)这里点出了后世很多画家追逐模拟倪瓒的画而不可得,实则是其格调太难学。恽南田也说:“迂老幽淡之笔,余研思久之,而犹未得也。”“云林画天真简淡,一木一石,皆有千岩万壑之趣,今人遂一水一石求云林,几失云林矣。”(见《南田画跋》)倪瓒在世时,他的画并不出名。入明以后,才逐渐引起画坛注目。到了明末,更是身价百倍。董其昌说:“元之能者虽多,然禀承宋法,稍加萧散耳。虽仲圭大有神气,黄子久特妙风格,王叔明奄有前规,而三家皆有纵横习气,独云林古淡天真,米颠后一人而已。”(见《画旨》)可谓是推崇备至。王原祁也极口称赞:“……云林纤尘不染,平易中有矜贵,简略中有精彩,又在章法笔法之外,为四家第一逸品(见《雨窗漫笔》)。这两家对倪的评价,就连黄公望也莫及了。

诚然,古今中外,一位艺术大师死后才为人们高度评价也是多见的。不过,也有人提出质疑。如今人李福顺在其《倪瓒述评》一文中写道“倪瓒,论全才他比不上赵孟,论工力他超不过王冕,论人品他又在龚开、郑思肖、钱选之下,惟独他的艺术为后人所普遍推崇,这是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见《美术史论》1983年第1期,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李文虽没有怀疑倪瓒是否为“元四家”之一,但以其全才与赵孟相比,是令人深思的。

赵孟(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鸥波道人,乃宋氏宗室,入元后,元世祖忽必烈曾搜访“遗逸”,经人荐举,官刑部主事,后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工书法,尤精正、行书和小楷,学李邕而以二王为宗,所写碑版甚多,圆转遒丽,人称“赵体”,在我国书法史上是与宋代的苏黄米蔡齐名的大书法家。至于篆刻,是“圆朱文”之鼻祖,后世金石家凡学“圆朱文”皆以赵为正宗。其诗文风格和婉,有《松雪斋集》传世。赵的山水画师法董、巨;人物、鞍马学李公麟,上追唐人;并善用书法技巧写古木山石,自称“石如飞白木如籀”。元人的山水画之所以发挥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诗书画印的全面结合是一大特色。而赵孟的全才是任何元代画家所不能相比的。就艺术造诣而言,后人对赵的评价早有定论,不必赘述。而在画风上,将赵、倪二人加以对比的,不妨引证伍蠡甫先生的话“我们对倪瓒之‘简’讲了不少,但首先提倡这种风格的,却不是倪瓒,而是元代画坛领袖赵孟,只不过他的作品更多地表现为秀润之中而能密、厚、深、远。”(见《中国画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7月版)。

因此,将赵孟排除“元四家”之外,是很难使人信服的。若以人品而言,赵孟、倪瓒各有短处,也不必以此为标准。“元四家”究竟是哪四家,还应该争论,不能就此终案。

风流才子岂可自居

唐伯虎自称过“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吗

唐伯虎是明代著名画家和文学家,自幼聪明颖慧,才气横溢,诗书画三绝,在“明四家”中声名最大。他的人物画继承了唐宋传统细密精丽,他的写意花鸟,以水墨提炼形象,较沈周,花,鸟更为生动。他有没有自称过“江南第一风流才子”要看他的性格和生存状态了。

唐伯虎(1470—1523年),是我国明代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本名唐寅【yín】,字子畏,号六如居士。唐寅的诗文书画笔资雅秀,设色艳丽,风骨奇峭,活泼洒脱,给人以清新优美的印象,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唐伯虎与祝允明(枝山)、文征明、徐祯卿称为“吴中四才子”,又与沈周、文征明和仇英齐名,世称“明四家”。唐寅诗文敏快,尤擅绘画,在“明四家”中声名最大。他与丫环秋香“三笑姻缘”的风流韵事已经成了家喻户晓的故事笑料。围绕历史上的唐伯虎究竟有没有自称过“江南第一风流才子”,长期以来人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艺术大师潘天寿在《中国绘画史》一书中认为:唐寅“赋性疏朗,狂逸不羁,与同里狂生张灵,纵酒不事生业,尝镌其章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在我国古籍《明史》中也记载着如下史实:唐伯虎自幼生长在苏州一个商人的家庭,聪明颖慧,才气横溢。弘治十一年(1498年),在乡试中名列第一,到第二年赴京会试,因涉及科场舞弊案而被革黜。出狱之后,唐寅不再热衷功名利禄,有意在绘画方面施展才能。“遂远游祝融、匡庐、天台、武夷诸名山大川,并荡舟于洞庭、彭蠡【lí】之上”(见张光福《中国美术史》)。经过这场劫难,唐寅生活放浪,狂逸不羁,尔后心情忧郁地回到苏州故里,在桃花坞筑室“桃花庵”,从此幽居不出,经常与一些知心的诗朋画友饮酒谈诗,论书作画,怨愤难平。他致力绘事,卖画为生,“日与客醉饮其中,其学务穷研造化,奇趣时发,或寄于画,镌章自署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见《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国画家大辞典》)这一时期他在行为上更加放诞不羁,到了晚年愈加消沉,开始信奉佛事。他做了一首《桃花庵歌》:“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别人笑我成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他那怀才不遇、不趋权贵的心境和曲折坎坷放浪颓废的生活,溢于诗文之中。唐寅卒时54岁,著有《六如居士全集》。到现在为止,人们还盛传唐伯虎点秋香的风流艳史,“三笑姻缘”的故事还被搬上影视舞台,广为流传。

同类推荐
  • 伐清

    伐清

    意外重生到清末的他,附身到了太平军的一个小兵身上。虽说太平军没有什么前途,但咱也不能去当满清走狗不是。为了在这个乱世中生存下来,他不得不从一个小兵开始奋斗,做将军,当元帅,生命不止,奋斗不止。修铁路,造军舰,驱鞑虏,杀洋毛,扬我中华上国声威。《本书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明末畅想

    明末畅想

    明末清初,诸般角色粉墨登场,时代存在着许多可能性,如果按照历史,清朝上台,如果稍有差错,大顺上台,譬如张献忠等人,也可以触摸那花花江山、天子之位。当然,也可能是......
  • 穿越五代之天子运

    穿越五代之天子运

    一个平凡现代人的穿越。一幕幕古今智慧的对决。一场惊心动魄的争斗史。一本精彩的五代风云录。一部香艳的帝王奋斗史。本书为你讲述一个不一样的新五代。
  • 寄生凤雏

    寄生凤雏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一山不可容二虎,若刘备坐拥龙凤双杰,又将如何。主人公原本是一名从事多年军政机关工作的旅长,谁知在某次抗洪救灾途中被大风雨卷入长江之中;原本以为必死无疑的他,醒来时才发现自己成为了三国知名人物“凤雏”庞士元。穿越让他以不同的视角去审视这个纷争动乱而又不羁的年代,信念、利益、背叛、战争,始终伴随在他左右;可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得一可安天下的“凤雏”,而是一个寄生人,历史的轨道开始因为他的存在逐渐偏移。从这一刻起庞统不再是英年早逝的TOPNO。1,他将走上一条全新迂回曲折的三国之路。主角不11,不走寻常路,神州苍穹,唯我凤雏。要看《三国演义》别传的请勿入,十八岁以下慎入,本书极度YY。
  • 中国普米族

    中国普米族

    这套《中华民族全书》主题鲜明,彰显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理念,执着追求:充分展示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全面探寻56个民族波澜起伏的历史轨迹;深刻解读56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真切反映56个民族生机勃勃的发展前景。
热门推荐
  • 霉妃瑟舞

    霉妃瑟舞

    她是商贾之女,克死三任相公,被人称作黑寡妇。他是先皇后嫡子,嫁给他的女子都离奇死亡,被人称作孤寡星下凡。然而两个人一天完成了求亲下聘娶嫁,成了一条绳上的蚂蚱……黑寡妇PK孤寡星,看谁先克死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黑暗暴君录

    黑暗暴君录

    流星雨出现的那天晚上,谁也没想到世界就这样开始了末日。从此以后世界不仅有各种变异丧尸,还有诡异的异种和强大的蛮荒系生物,这个世上从未见过的强大物种接连出现。为了活着他只能心狠手辣不顾一切的变强,一次次向死回生激战让他变得越来越强,并且发誓一定要冲出地球,去寻找异宇宙中的奥秘。
  • 她的傲娇铲屎官

    她的傲娇铲屎官

    【宠文1V1】郗年一直觉得苏公子像她的铲屎官,而她是他的猫。重生前,她是精英特工,为完成任务,在他身边扮演着‘猫主子’的角色。打架闹事,称霸四方。留一堆烂摊子给她的铲屎官收拾。然而,好景不长,她的铲屎官造反了。他弄死了她……不久后,她重生了,成了普通的大学生,正当她感叹上天的仁慈时,她的铲屎官找上了她……她又被迫成了他的猫主子,而他看她时总是一脸她偷了他至宝的苦大仇深……郗年:“苏公子,我偷你什么东西了?”苏公子:“你偷了我的心!”郗年:“……”铲屎官每天都想造反怎么办?在线等,急!
  • 二战史·铁胆勇士

    二战史·铁胆勇士

    1939年9月前,中国的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等世界反法西斯抵抗运动就拉开了序幕;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宣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式开始;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国投降,昭示世界反法西斯伟大战争取得全面胜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战歌崛起

    战歌崛起

    因为一场工作意外,年轻的李晓旭高位截瘫,因此被公司保送进入最新型游戏的第一批进入者,看李晓旭如何克服困难,逐渐崛起
  • 我不要当你的哥哥

    我不要当你的哥哥

    本书讲的是男主守护女主多年,奈何女主一直把他当哥哥对待,男主愤怒,抓狂,失去理智,与女主闹翻,最后女主反追男主的故事
  • 脱线王妃之王爷请接招

    脱线王妃之王爷请接招

    风花雪月,四位貌美如花的花季少女。一个由四个顶尖的杀手组成的。这只是个传言,并没有人看到过她们动手,因为见过她们动手的人都已经成了她们的“剑”下魂。肆虐的风,高傲的花,刺骨的雪,冷清的月。一朝背叛,她,早已不再是人人可欺的废柴。一双紫眸,紫色秀发,倾世容颜,一见倾心。
  • 少年你可曾说

    少年你可曾说

    在一片美丽的花还中,站着一位小女孩,遇到一位再哭的小男孩把他带回了家,帮他找到了父母,小男孩说六年后的今天来找她,以小女孩送的小香包为信物,小男孩送给小女孩的的项链为信物。六年后,他们在一次相遇经过重重误会男主再次离开三年过后。。。。少年,你可曾记得你三年前说过的话。
  • 爱情广告

    爱情广告

    并不想教大家如何去爱,只想表达出我们对爱的态度。我们为爱做了很多,也做了很多自认为是出于爱。在"爱"与"做"的无限空间中,难道只有表面的虚荣、身体的刺激、条件的满足。令我们感到安全,对我们意义重大吗?我们何不尝试回到原点,找回简单的自己,珍视真实的自己,为你爱的人做出小小的举动,让我们感受到那种久违的勇敢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