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03600000011

第11章 宋:铁矛挂起的龙袍(2)

林林总总的安排使得稍有政治头脑的人们都清楚:一场政治变局即将开始了。

既有篡位的决心,又有篡位的实力,赵匡胤为什么不行动呢?

赵匡胤也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在权力冲刺时刻犹豫不决。是谨慎得瞻前顾后,还是兴奋得难以自明,或者是还有什么自己没有考虑到的地方?

东方露出鱼肚白的时候,赵匡胤终于醒了,披衣走出大帐。官兵们列队于四周,齐声高喊:“诸将无主,愿策点检为天子!”不等赵匡胤开口,将领和亲兵们就簇拥他到厅堂。这时,一件早已预备好的黄袍罩在了赵匡胤的身上。众人随即口呼“万岁”,拜跪于地上。

赵匡胤最初的表现与武昌起义时的黎元洪非常相似,不仅推辞,还说:“你们这不是害我吗?”赵普上前说道:“万岁您素来爱兵如子,此次拥立如不应允,这些将校兵士将会落个大逆不道的罪名,死无葬身之地。大帅您还是应允了吧!”

“我们衷心策立点检为天子!”四周的将领官兵闻言也都齐声呼喊。

事已至此,赵匡胤无可奈何,“只好”为部下的利益考虑,“替”大家去争取荣华富贵了。赵匡胤毕竟不是一般的政治家,他利用兵变已经发动、将士必须仰仗自己的良机,适时地提出要求:“你们想立我为天子,就必须听我的命令。否则我绝对不应允!”将士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愿意听皇上的!”赵匡胤说:“有两条规矩,全军上下必须遵守。第一是返回京城后不得抢掠,不得骚扰百姓;第二,少帝和太后都是我曾经侍奉的主子,公卿大臣们都是我的同僚故友,全军上下不得伤害他们。之前的改朝换代,都免不了血光之灾。但是我们不能涂炭生灵,如有违反者,格杀勿论!”赵匡胤点出的这两点要求恰恰是五代十国时改朝换代的弊病,扰民滥杀和牵涉过广给军民和新的朝代都带来消极的影响。赵匡胤提出的这两点要求,既是为了保证了政变的成功,也是他对乱世思考的结果。

在全军同意这两条纪律后,赵匡胤率北征的大军折回开封。

镇守开封的是留守的禁军石守信和王审琦的部队。兵变之初,赵匡胤就派亲信郭廷斌秘密返回京城,约他们作为内应。石守信、王审琦等人一见大军返京,主动打开城门,对着赵匡胤三拜九叩起来。赵匡胤大军列队平静地开进了开封。

禁军从四面八方开进城里的时候,开封城内的大小官员正齐集皇宫崇元殿前,与符太后和幼帝奏事早朝。把守午门的军官将赵匡胤发起兵变的消息传入朝堂的时候,大小百官手足无措,有的甚至面如土色以至语无伦次。早朝秩序大乱。年轻的符太后被吓得几乎瘫痪在地,方寸已乱,只是说:“全靠卿家去处理了。”说完,她抬手抱起小皇帝,哭着回后宫去了。

百官见状,四散而去。宰相范质匆匆走出午门,遇到一伙没来得及走的官员,其中就有王溥。范质一把抓住王溥手腕,哭着说:“这次仓促派兵北征,酿成大乱。罪责在你我,怎么办,怎么办?”范质双手抓得太紧,指甲切入王溥的手腕肌肉。王溥痛得大叫起来,继而苦笑。范质见此,怕家眷危急,扔下王溥,跑回家照看家眷,自谋出路去了。

范质和王溥二人是主持朝政的宰相,也是周世宗柴荣的顾命辅政大臣,现在遇到危机表现得如此糟糕,真是让人摇头叹息。其实也不能苛求他们。军队是乱世政治的最大砝码,而范王二人都是科举出身的老文官、老宰相,不能适应用拳头说话的乱世。范质是后唐的进士,王溥 是后汉的状元,都是埋头在文山牍海之中靠资历被提拔上来的文官。周世宗柴荣病危时,以范质为首组成顾命大臣班子辅佐柴宗训即位,可谓是失策。

当时城中的将领只有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韩通在仓卒间想率兵抵抗。但韩通还没有召集军队,就被巡城的赵匡胤亲信王彦升的部队所包围。韩通大骂:“你们这群人贪图富贵,有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我韩通绝不像你们一样廉寡鲜耻。”一经交战,韩通就被王彦升杀死。他成为了这次兵变中唯一殉难的周朝大臣。

陈桥兵变的将士兵不血刃就控制了后周的都城开封。

正史认为陈桥兵变是没有预谋的突发事件,赵匡胤天命所归,才被拥戴为皇帝。

从表面看,兵变完全是官兵们的自发行动。对于这一晚在陈桥驿发生的情况,相关史书的记载都是几句话带过。《旧五代史》说:“是夕宿于陈桥驿。未曙,军变,将士大噪呼万岁,擐甲将刃,推戴今上升大位,扶策升马,拥迫南行。”《宋史?本纪第一》说:“夜五鼓,军士集驿门,宣言策点检为天子,或止之,众不听。迟明,逼寝所,太宗入白,太祖起。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即掖太祖乘马。”但结合赵匡胤即位后北宋再无出征,契丹侵略军却自行撤退;当年的《辽史》没有南侵的记录;再加上军中预备的黄袍、军中草拟的禅位诏书、赵匡胤母亲杜老夫人听到病变消息后说:“吾儿素有大志,今果然”等史实来分析,陈桥兵变应该是一起经过精心预谋的军事政变。

虽然逃脱不了阴谋诡计的大范畴,但陈桥兵变是五代时期最“文明”最成功的一场兵变,客观上是值得赞扬的。它基本上是一次和平兵变,既没有纵兵大掠,也没有喋血宫门,更没有烽烟四起,兵连祸结,可谓是“兵不血刃,市不易肆”。除了赵匡胤等人精心筹划、政治技巧出众等因素外,赵匡胤掌握占绝对优势的实力是最现实、最主要的原因。正是因为超乎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将领支持,使得赵匡胤给了后周朝廷一个措手不及,朝廷大臣和京城百姓们也没有受到太多惊扰和伤害。这又反对来使赵匡胤的登基显得名正言顺,众望所归。总之,赵匡胤主导的兵变以最小的代价取得了最大的成功。

陈桥兵变是成功了,但赵匡胤离皇位还有最后的距离。为此,赵匡胤度过了相当繁忙的一天。

大军控制开封后,赵匡胤除安排少数军队巡逻全城外,分令将士回营,自己回到家里。不一会儿,将士们就押着宰相范质、王溥等人赶来参见赵匡胤了。赵匡胤满脸悲伤地告诉他们,自己迫不得已披上了黄袍,违背了天地意愿,才到了现在的地步。书呆子范质等人见赵匡胤以商量的语气询问,判断兵变并不是赵匡胤的意思,还想着斡旋一下,说动将领们放弃兵变,于是起身要说话。赵匡胤手下的将领早已经手按重剑,环列这些文官四周。还没等范质等人回话,殿前司散指挥都虞候罗彦瓌就厉声大喝:“我们这些人没有君主,今天必须推出新的天子来!”赵匡胤生气地喝斥他们:“你们不得对宰相无礼!”那边,以罗彦瓌为首的军官们非但不退后道歉,还纷纷拔剑出鞘,对着文官们高声叫嚣起来。场面开始混乱起来。

秀才遇见了兵,范质等人见这种阵势知道事情已经无法挽回,相视无言。

最后,宰相王溥第一个退下厅堂,站在堂外的台阶下对着赵匡胤行起君臣大礼,跪地磕拜起来。(有研究者认为王溥其实是赵匡胤安插在文官中的一个“托”。王溥很早就暗中投靠了赵匡胤,还曾经送宅院给赵匡胤。)范质也只好退到阶下,向赵匡胤行起君臣大礼来。其他众官也纷纷行起礼来。事已至此,赵匡胤大位已定。

赵匡胤很客气地请各位官僚入座。范质斗胆问道:“皇上新即位为天子,不知道对幼帝如何处理。”赵匡胤还没开口,一旁的赵普就厉声说:“自然应当效法尧舜,举行禅让大典。舍此还能有他途吗?”一群文官又是低头无语。文官们这才知道所有的一切其实早就安排好了,自己只需要配合就可以了,不需要发表任何意见。

赵匡胤最后总结道:“符太后和幼主都曾经是天下之主,你们各位都曾经是他们的臣下。我们大家不能亏待他们。我早已经在军中严令,优待柴氏家族不变,不得骚扰轻慢诸君。范公,就麻烦你召集百官,即日举行禅让大典了。”

范质、王溥等人慌忙行礼告别,去执行新皇帝交代的第一个任务去了。

当天,范质、王溥等人就安排好一切。他们奏请符太后和幼主回避别殿,让出宫殿迎接新天子;同时召集文武大臣,参加禅让大礼。赵匡胤随即带着赵普、潘美等亲信,在亲兵的簇拥下,进入宫中。宫殿中早已经是百官云集,文臣以范质为首,武将以郑恩为首,分列东西黑压压地环列殿前。一见赵匡胤到来,范质一挥手,宫中乐曲骤起。范质、王溥亲自扶赵匡胤到殿前站定。

乐声停止,兵部侍郎窦仪走到赵匡胤面前,宣读周幼帝禅位诏书:“天生蒸民,树之司牧,二帝推公而禅位,三王乘时以革命,其极一也。予末小子,遭家不造,人心已去,国命有归。咨尔归德军节度使、殿前都点检赵……禀上圣之姿,有神武之略,佐我高祖,格于皇天,逮事世宗,功存纳麓,东征西怨,厥绩懋焉。天地鬼神享于有德,讴谣狱讼附于至仁,应天顺民,法尧禅舜,如释重负,予其作宾,呜呼钦哉!祗畏天命。”在诏书中,后周承认自己已经失去了天下人心;赵匡胤神武盖世,功勋卓著;后周自愿将天下禅位于赵匡胤。

窦仪宣读完,赵匡胤依例拜受诏书。随后,太监捧出黄袍侍候新天子更换,范质、王溥引导赵匡胤进入崇元殿登上御座,即皇帝位。赵普将在陈桥驿就已拟定的诏书取出当众宣读。因为赵匡胤此前担任宋州节度使,新朝定国号为宋;改年号为建隆,大赦天下,死罪以下罪减一等。诏书重申新朝优待周室,符太后改称周太后,一切待遇不变,移居西宫;幼帝柴宗训去除帝号,改封为郑王,入西宫随周太后居住。后周所有旧臣都依旧供职,当天在广德殿大宴百官。

同类推荐
  • 三国之我带了个百度

    三国之我带了个百度

    本书历史人物大体参照演义,慢热型……曹操明知必死为何会去刺杀董卓?周瑜为何英年早逝?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这乱世里每个人都只是为了活命罢了………………且看张羽带着一个不算金手指的百度兄,究竟能走到什么地步?
  • 风雅宋

    风雅宋

    【友情提示:这是一个权谋倾向的故事,有些斗争是短线,有些却是长线,需要书友的耐心,拜谢了。】中国文化造极于赵宋,然则崖山之后无华夏。成也风雅,败也风雅。风雅之下,背叛的阴影,遏武的苗头,权力的欲望,造就了明推暗就的不敞亮、重文抑武的不自信、争权夺利的不自强。这种风雅太脆弱,扛不住任何外界的敲打,无论西夏辽国,还是金国蒙古,都是华夏梦靥。赵匡胤作为周世宗的心腹与托孤之人,背叛柴氏成为他一生中迈不过去的坎。后周恭帝柴宗训二十岁暴毙于房州,其幼弟或号称被收养,或称收养后早夭,或不知所踪,无一善终。周世宗五子、柴宗训之弟,曹王柴熙让,流落于秦淮河畔,隐姓埋名,不经意间卷入暗流汹涌,无意中得知自己的身份……他该何去何从,他将如何面对冉冉升起的宋朝,他将如何应对风雅弊病?
  • 我的大脚夫人

    我的大脚夫人

    付小天无意间穿越到了异界的汉国,开局就送了一位十分漂亮,武力值爆炸的大脚夫人。接着就是一路顺风顺水,不断的升官发财走上人生巅峰。但是后来他才发现,自己一直都是别人的一颗棋子,这其中,也隐藏了一个惊天大秘密。且看小郎君付小天如何一步一步的揭开自己的身世以及推翻一个早已破败不堪的王朝。(本书又名,我夫人很彪悍,小郎君升迁记,小郎君从军记,小郎君破案记,夫人救我以及不断挖坑的作者)
  • 淞沪抗战史料丛书续编:第二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淞沪抗战史料丛书续编:第二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淞沪抗战史料丛书续编·第二编充分利用国家图书馆馆藏资源,将已见或未见的关于淞沪抗战的史料以影印的形式出版,内容涵盖两次淞沪抗战,力求比较全面、翔实、生动地反映淞沪抗战的全貌,是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的一部分。
  • 嘻闹三国

    嘻闹三国

    嘻闹三国,给你不一样的三国体验。名将?我有上将潘凤。名仕?蒋干与我称兄道弟。虽然我们常打败仗,但我们跑的漂亮!
热门推荐
  • 三门破荒

    三门破荒

    在这个世界,每个人“灵台”里会天生无数扇门,但却这些扇门并非是敞开供人欣赏的;而是全部都严严实实的闭阖着,不透露一丝一毫的缝隙。没有人知晓、这数以万计扇门存在于人的灵台内有何意义,当然、不知道的人也仅仅只是不知道的人罢了。人毕竟是人!在这个世界,除开了人、还有修道者!这些修道者都有一个统一的称谓——天师!
  • 神级文豪

    神级文豪

    新历,这是一个缺失历史的后地球时代,在统治者有意的引导下,为了寻回传承的印记,人们狂热地崇拜着有能力还原历史真相的学者们,而这些学者有一个统一的身份——作家。“不做文抄公,一样当文豪!”——来自21世纪的杨林
  • 后寺鬼事

    后寺鬼事

    乱了,一切都乱了。死人,到处都是死人,不是一个个,而是一片片,死人如遭遇了风暴的麦田般,尸体堆积盈野。妖魔鬼怪,全都跳了出来。平日安静的农村化为了妖魔的集中营,妖现身人间,鬼杀人害命。谁能拯救天下,挽回这个小小村庄往日的宁静?看一个普通的学生如何带领一帮热血的青年,与强悍的鬼怪相抗衡,打破千年前留下的诅咒。看似普通的小小村庄,却隐藏着一个千年前绝世强者遗留下来的秘密,这个秘密成了无数妖魔争夺的焦点。一个片小小的激浪中的树叶,任风吹雨打,飘零难耐。
  •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 史上之系统

    史上之系统

    当你拥有无数金钱的时候你会如何来使用它呢?
  • 逐天之旅

    逐天之旅

    天降万苦于一人之身,可我不认天,从我走出家门那一步,就注定了我是谋天之人,若有一天归来,我定将这天逐出去!
  • 长世欢

    长世欢

    年少初遇尽付真心,你给我最郑重的承诺。多年后再见,你高高在上,身边风云万千,我在你左右厄运不断,待风云落定之后,是否还会有你最真挚的回眸?还是温柔的笑,同我说,护在我左右?曾以为,世间开得最茂盛的白束,它早就随着云浮宫的消失而幻灭,化为灰烬!后来才知道,最茂盛的白束,盛开在水月城,怒放在你窗下,风雨飘摇也好,物是人非也罢,都如同在那生命里的最后一天,尽情妖娆。(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我对你思星思辰

    我对你思星思辰

    向宸星我爱了你这么久,难道就换来了你的一句自作自受吗?你知不知道我还有很多的话和你说。梁欣冉我对你没感情,我爱的人永远都不会是你,所以你别再自欺欺人了。……少爷当年救你的人已经找到了,可惜她已经癌症晚期了。你一心想念的人一直都在您的身边,她就是梁欣冉。……愿此生你我再也不见。
  • 狼性总裁:前妻不二嫁

    狼性总裁:前妻不二嫁

    七年相知相伴终究抵不过一场阴谋,一纸婚书,一张契约,她被当做用来挽救家族利益的工具送给容琛,被迫嫁入豪门,日日夜夜忍受着羞辱和折磨,明明对她恨之入骨,却为何每次都在她最危险的时候出现。
  • 皇选甜妻

    皇选甜妻

    爱财如命的单万蘅为查家族灭门一事女扮男装潜入宰相府做厨子,不幸对冷面宰相李铖小鹿乱撞,开启了一场错位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