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03600000010

第10章 宋:铁矛挂起的龙袍(1)

中国历代王朝中建立最快、最富有戏剧性的可能要算宋朝。禁军将领赵匡胤在一夜之间被部下簇拥,披上龙袍,完成了角色转换。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建立过程最平稳、最没有血腥味的王朝。龙袍早就在那里等着赵匡胤了。赵匡胤披与不披,什么时候披都是他自己的事情,没有人有能力反对。因为赵匡胤的龙袍周围有一圈铁矛护卫着。

乱世的诱惑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尚未走出冬日严寒的后周都城开封。

当天,北方边关的镇州和定州传来紧急军情:契丹人大举入侵河北地区!后周的夙敌、并州的北汉势力也出兵与契丹人组成联军,大举进攻。镇定两州因此向朝廷告急。

接到报告的是7岁的皇帝柴宗训,一个刚刚登基的孩子。掌握朝廷实权的人是年轻的符太后,而宰相范质和王溥以辅政大臣的身份辅政。一对孤儿寡母和两个坐而论道的老大臣,还没体会到政治斗争的残酷,就被推倒了战争的边缘。这真是为难他们了。

然而,天大的难题也难不倒他们。因为他们手中有一张王牌:名将赵匡胤。

从接到军情报告的那一刻开始,朝野上下就认定赵匡胤是解决这个难题的唯一人选。赵匡胤从后周王朝还没建立的时候开始效忠于柴家,几乎一刀一枪地参与了与后周有关的大小战斗。他不仅是常胜将军,而且统帅着后周最精锐的禁军。军中有一种传说,再艰难的情况下只要有赵匡胤出场,后周都能反败为胜。

而且北汉大军勾结契丹侵略中原已经不是第一回了。刚刚逝世的先皇周世宗柴荣即位之初,开封也遇到过类似的岌岌可危的困境。周世宗御驾亲征、迎战强敌。周汉两军在高平展开主力决战。一开始,后周军队呈现败势,指挥官樊爱能等人抢先逃跑,形势危急。赵匡胤在关键时刻率领骑兵迎头堵上,拼死抵住了后汉军队的兵锋,接着扭转战局击溃敌军。鏖战中,赵匡胤左臂中了流矢。周世宗怜惜他才鸣金收兵,并提升赵匡胤为殿前都虞候,领严州刺史,成为后周禁军的高级将领。之后,赵匡胤参与后周讨伐后蜀和南唐的战争,凭借耀眼的军功一步步成为了名将和朝廷大军的实权人物。在周世宗发起的淮南战役中,南唐组成号称十五万的大军气势汹汹前来迎战,结果被赵匡胤等人击败。赵匡胤率军追击。南唐节度使皇甫晖被追急了,说:“人各为其主,希望能够排成队列一决胜负。”赵匡胤潇洒地同意给敌人整军再战的时间。皇甫晖整军列阵而出;赵匡胤排马挥刀直入敌阵,在万军之中手刃皇甫晖,并擒拿了另一个节度使姚凤。这些辉煌事迹塑造了赵匡胤帅气、光辉的英雄形象。

赵匡胤不仅善于作战,是难得的将才,还是善于军事调度筹划的帅才。柴荣发动的历次战争,赵匡胤都参与了军是谋划。还是在淮南战役中,后周大将韩令坤平定扬州后,南唐大军大规模反攻。韩令坤抵挡不过,决定撤退。周世宗命赵匡胤率两千士兵赶去六合参战。赵匡胤下令道:“扬州守兵有敢过六合的,断其足!”韩令坤不得不固守扬州。赵匡胤很快从乱军中判断出敌我的优劣,在六合东部以两千人战胜南唐大军两万人。南唐畏惧赵匡胤的威名,向周世宗施用离间计。具体作法是派人给赵匡胤书信,并且馈赠了白金3000两。但是赵匡胤悉数上交内府。南唐的离间计失败了。

现在朝廷面临危机,智勇双全、威名鼎盛的赵匡胤怎能被弃置不用呢?符太后和两位大臣读完边关的告急警报,毫不犹豫地下令赵匡胤率禁军主力前往迎战。赵匡胤随即调集军队,向北出发。一切都似乎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

可这注定不是一次寻常的出征。

京城上下还在揣测赵匡胤是否带兵出征的时候,城里就有流言说:“出军之日,当立点检为天子。”点检指的是禁军的最高指挥官宫前都点检,现任点检正是赵匡胤。

乱世中,人的神经特别敏感。流言很容易让人们与十年前的情景联系起来。950年,也是河北前线报告说契丹入侵,当时后汉朝廷派枢密使郭威率大军北征。大军抵达澶州(河南濮阳)时,郭威就发动兵变,自立为帝,回开封建立了后周政权。10年后的今天,赵匡胤领兵北上,和当日的情景是如何相似。百姓们很容易觉得这是新兵变的前奏。大军刚出城门的时候,有个号称通晓天文的军校苗训大喊大叫,说自己看到了两个太阳在相互搏斗,并对赵匡胤的亲信楚昭辅说这是天命所归。这场蹊跷荒诞而又煞有其事的谈话迅速在军中传开。开封城人心浮动,大为恐慌。一些官民还做好了逃难的打算。

大军出征的第一天,夜宿黄河以南的陈桥驿 。

将士们抵达陈桥驿,苗训的预言传得越来越神了,弄得军心浮动。安营扎寨的时候,有群官兵在河边燃起篝火取暖。突然,旁边的梧桐树上飘下一片黄绢。大家取来一看,只见上面写道:“汉唐今何在?承者赵匡胤。小儿多误国,点检做天子。”原先的流言现在有了实物为证,军中更加群情沸腾。稳重者想早做准备,以备不测;轻狂者则想抓住机遇,建功立业。

被一个个预言所鼓动的官兵们整个晚上都议论纷纷。士兵既是国家的武力支柱,又是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常常充当高层争斗的炮灰。面对即将来临的变故,官兵们担心:“当今皇上年幼,不懂朝政。我们冒死为国家抵抗外敌,也没人知道我们的功劳。倒不如先立赵点检为天子,然后再北征。”最后,大家一致决定拥立熟悉的赵匡胤称帝来保障自己的利益。

军中的头面人物们不得不聚集起来,来到赵匡胤的弟弟赵匡义和谋主赵普的营帐中,商议对策。夜晚的营帐中,烛光摇曳,众人脸色凝重。赵普先从理论上总结了官兵们的情绪。他说:“兴王易姓,虽云天命,实系人心。”(改朝换代虽然是上天决定的事情,但实际上却是人心在起作用。)现在将士们要想长久地保有富贵,拥立点检赵匡胤为新皇帝是必然的选择。赵普从将领们“长保富贵”的共同利益出发,提出了“兴王易姓”的选择,一下子获得了所有将领的支持。赵匡义也点头表示赞同。将领和谋士们见此,下定了兵变和政变的决心。

散会后,消息飞快传播开来,北征大军中情绪沸腾。有人喊:“赵点检英武盖世,是天下栋梁。不如先策点检为天子,然后再北征!”“皇帝年幼无知,不像点检那样了解我们的辛苦与功劳。”“咱们一块找点检去!”最后,官兵们都全副武装,聚集在赵匡胤的大帐四周。

作为主角的赵匡胤当晚并没有露面,一直在大帐中休息。帐前的卫兵向越聚越多的官兵们解释说主帅赵点检喝醉了,正在卧床休息。

实际上,赵匡胤再木讷,醉酒再厉害也不可能对一系列的流言和外面的叫嚷喧嚣毫无感知。他军权在握、盛名显赫,又鼓动起了全军将士的支持,要想推翻开封城中后周孤儿寡母的统治自己登基做皇帝,不能说易如反掌,也是成功率很高的事情。但赵匡胤并没有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见。表面上,他以醉酒为名躲入了大帐;内心深处,他一点都不比帐外的将士们平静,正在经历一场权力、欲望与良心、理性的挣扎:

赵匡胤生在黑暗的五代十国,见惯了刀光剑影和王朝兴衰。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动荡的时期。威赫数百年的大唐帝国崩溃了,新的权威迟迟不能建立,接踵而来的只是长久不息的动乱。不到半个世纪时间里,中原地区经历了五朝八姓十三位皇帝的统治。在南方和山西,十个割据政权称霸一方。军阀势力膨胀、臣弑君君杀臣、上有暴君下有酷吏、敲骨吸髓的征赋、长安和洛阳的毁灭等等不正常的事情都发生在这一时期。中国历史上最残酷的刑罚“凌迟”(千刀万剐)也是五代乱世发明的。

赵匡胤于927年出生在洛阳的夹马营。赵匡胤的父亲,也就是宋朝建立后被追封为宣祖皇帝的赵弘殷是河北人,当时正在洛阳行军。赵匡胤是他和夫人杜氏的第二个儿子。赵匡胤出生后,很自然就被抛到乱世中经受命运的考验。赵匡胤长大后,身材高大,容貌出众。一次他要驯服一匹烈马,没有使用任何道具就跳上马去,那匹烈马跑上了城墙的斜道,导致赵匡胤额头撞上城门框,坠马落地。旁观的人们都以为这个小孩的脑袋肯定是被撞碎了。谁知道赵匡胤在地上又慢慢站起来,勇敢地跳上马背坚持驯服了它。结果是赵匡胤一无所伤地得了这匹宝马。这表明赵匡胤身体比较强壮,而且骑术也不错。在五代十国的乱世中,许多人家的子弟也都练习武艺作为防身或者寻找前途的工具,赵匡胤也是其中的一个。

赵弘殷常年征战在外,官职始终低迷,没有能力为赵匡胤安排锦绣前程。948年,21岁的赵匡胤不得不告别父母妻子,独立闯荡江湖。当时有个擅长相面算卦的老和尚对他说:“孩子,你向北走就一定会大福大贵的。”结果赵匡胤在华北、中原、西北等地漫游了两年多时间,饱尝乱世的凄凉和危险,却连富贵的影子都没看到。这两年,赵匡胤穷困潦倒,充分感受到了世态炎凉。他曾投奔父亲昔日的同僚王彦超,希望能谋个一官半职。拥有高官厚禄的王彦超看到赵匡胤落魄的样子,竟像打发乞丐一样,给了他几贯钱,把他赶走了。赵匡胤只好加入四处飘荡的流民的行列,漫无目标地寻找自己虚无缥渺的前途。

直到遇到了后周的建立者郭威,赵匡胤的命运才发生了转机。

一事无成的赵匡胤流浪到了河北邺都。后汉枢密使郭威正在此地招兵买马。赵匡胤便投入郭威的帐下,从一名最普通的士兵做起。950年,郭威趁后汉遭受契丹入侵,内外交困之际发动兵变,篡位建立了后周王朝。赵匡胤因战功卓著被提拔为禁军东西班行首,也就是负责宫廷禁卫的偏将。如果说郭威是赵匡胤的第一个伯乐,让他在乱世中立住了脚跟;那么后周的太子柴荣则是赵匡胤第二个伯乐,给他提供了飞黄腾达的阶梯。柴荣当时担任开封府尹,非常赏识赵匡胤,将赵匡胤转任开封府马直军使,成为自己的部属。郭威在位四年后病逝,柴荣即位称帝,史称周世宗。赵匡胤又重新担任禁军将领。

当时天下纷争,朝廷根本指挥不动地方将领的军队,还要提防着藩镇的军事企图,因此皇帝手中能够指挥的动的只有中央的禁军。禁军与王朝命运紧密相关,而担任禁军将领也就算是进入了权力场的核心。后周的禁军不仅是护卫宫廷的武装力量,更是由柴荣直接指挥,讨伐天下的主力部队。赵匡胤正是在柴荣的指挥下成长为一代名将,凝聚自己的势力直到足以取代后周自立的程度的。

想到这,赵匡胤还要感谢后周皇室。正是他们给了濒临绝境的赵匡胤希望,给了赵匡胤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对于个人来说,际遇和舞台是乱世中的最稀缺的资源。

营帐外群情鼎沸,局面有失控的危险。赵匡胤却依然在“熟睡”,没有被外面的喧嚣叫嚷所惊动。

黄袍加身

历史发展到这一刻,最关键的问题是赵匡胤有没有问鼎帝位的决心和勇气?

面对金灿灿的皇位的诱惑,任何人都会动心的。所有人的内心深处都有权力欲,都会被皇位所带来的尊贵、享受和力量所吸引。中国历史上就有无法计数的乱臣贼子和野心家。赵匡胤也不能免俗,也想当皇帝。随着在后周朝廷中地位的提升,赵匡胤就开始在军中发展自己的势力。

讽刺的是,赵匡胤扩张势力的机会始终是周世宗柴荣给与的。高平之战后,周世宗一心改革禁军暴露的弊端,对赵匡胤委以整顿禁军的重任。赵匡胤获得了独当一面的机会,紧紧抓住了这个难得的机遇。他完成了汰除老弱、调选精壮禁军和组建殿前司诸军的工作,也利用整顿将罗彦瓌、郭延斌、潘美、王彦升等部下、亲信安排在殿前司诸军任基层和中层职位,在禁军中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赵匡胤还主动交结中高级将领,与石守信、王审琦、韩重斌、李继勋、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王政忠、杨光义等九名高级将领结拜为“义社十兄弟”。后周形成了以赵匡胤为核心的将领派系。随着一次次的地位提升,赵匡胤将触角伸得更长了。他通过战功和与武将的密切关系巩固了在军中的地位,同时开始结交文人。赵普等人就是在这一时期成功进入赵匡胤的幕府的。为了弥补文化素养的不足,赵匡胤一改五代时期军阀的草莽作风,开始研读起经史子集来。伴随势力的扩张和威望的高涨,赵匡胤心中原先模糊的权力欲望越来越清晰了。他的所作所为已经开始超越了一位“人臣”应该遵守的界限。

959年,赵匡胤随周世宗讨伐契丹。周世宗的北伐非常成功,收复了许多被契丹人占领的汉家城池。但在关键时刻,年仅39岁的周世宗一病不起,显露出要“驾鹤西去”的架势来。周世宗死前,发生了一件不得不提的小事。病中的柴荣在翻看文件时,曾经莫名其妙地得到一个锦囊,里面装着块三尺来长的木条,上面写着“点检作天子”五个字。当时的点检是张永德(赵匡胤尽管屡立战功,掌握着禁军实权,但在资历和官职上还处于张永德之下)。得到木条的周世宗自然对张永德产生了怀疑。在五代十国,兵强马壮的将领欺压君主、篡夺政权的事情多了去了。周世宗的父亲郭威就是以节度使身份夺取政权的。木条的出现不可能不挑起柴荣敏感的疑心。随着病情加重,他决心防患于未然,提拔自认为年轻、可靠的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取代了张永德为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名正言顺地在周世宗身前掌握了所有禁军,成为了朝廷重臣。

“木条事件”最大的受益者是赵匡胤。那块木条不可能是张永德写的、放的,极有可能是长期跟随在周世宗左右的赵匡胤耍的阴谋,目的是为掌握禁军最高指挥权。赵匡胤既了解周世宗在病床上的心思,也有在周世宗物品中夹块木条的可能性。周世宗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临死前的人员安排不但没有为儿子消除隐患,反而正是突击提拔的这个“赵点检”日后威胁到了自家的天下,还真应验了“点检作天子”这五个字。

959年6月,周世宗柴荣去世,7岁的独生子柴宗训即位,史称后周恭帝。柴宗训年幼,符太后没有执政经验。朝廷军权掌握到了赵匡胤手中。新皇帝登基后,封他为宋州节度使、检校太尉、殿前都点检,进封开国侯。

赵匡胤利用登基之时的人事调整,将大批亲信安排在禁军系统中。在周世宗去世后的半年里,赵匡胤少年时代的好友慕容延钊出任一直空缺的殿前副都点检一职。赵匡胤闯荡江湖时期的好友王审琦出任殿前都虞侯一职;王审琦和担任殿前都指挥使的石守信都是赵匡胤交往圈子中的核心人物。整个禁军系统的所有中高级将领的职务几乎都由赵匡胤的好友与亲信垄断了。为了控制京城开封,赵匡胤将掌握开封兵权的李重进“提拔”为扬州节度使,单独控制了京城,也单独控制了朝廷。

同类推荐
  • 大唐农场无双

    大唐农场无双

    因为无聊,打算把大唐变成现代化,然后又因为无聊搞成了魔幻现代化,接着不想让历史重演,准备当咸鱼的他直接把世界修改了。让世界变大,不是喜欢争霸吗?去跟大自然争夺吧。结果搞着搞着就发现大唐还是大唐,大唐不仅仅是大唐了。那么问题来了,世界上的人都变成神或者继续做人,谁更适合以后的路?
  • 九鼎王朝

    九鼎王朝

    千古风烟起,血雨腥风曾几度?江山又易主,夕阳依旧在。道不尽恩怨,说不清情愁。繁华尽散千年后,只留一抹烟尘记心头!
  • 赤眉绿林起义

    赤眉绿林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发生的农民起义,后来与刘演刘秀起义军会合,成为光武中兴的源头。地皇二年(公元21年),新莽荆州牧发兵2万人进攻绿林军,绿林军击败莽军,部众增至数万人。次年,绿林山一带发生疫病,起义军分兵转移,一路由王常、成丹率领,西入南郡,称下江兵;一路由王匡、王凤、马武率领,北上南阳,称新市兵。
  • 血腥的盛唐大全集(珍藏版)(套装全7册)

    血腥的盛唐大全集(珍藏版)(套装全7册)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改变世界的100个条约(上)(破解人类文明之谜)

    改变世界的100个条约(上)(破解人类文明之谜)

    一场战争背后总会有着不同条约的出现,来为战争划上一个不算完美的句号。而在这众多战争里众多条约中又有哪些是影响世界,改变世界整个发展方向?《改变世界的100个条约》从众多条约里为我们找出对世界影响最深远的100个,让历史的精华再展眼前。
热门推荐
  • 叶罗丽精灵梦之迷团重重

    叶罗丽精灵梦之迷团重重

    在仙境里,守仙阁是一个比灵犀阁更为神秘的所在。同时守仙阁中的守护仙子都拥有着强大的力量,自他们诞生之日就肩负着一份重要的使命一一那就是找到并守护他们命中的主人。然而,一场千年浩劫却悄然降临人类世界。人类世界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辛灵仙子告诉叶罗丽战士们:“只有守仙阁的守护仙子才有能力化解这场浩劫。”为了人类世界的安危,叶罗丽战士们毅然踏上了寻找守仙阁守护仙子的道路。叶罗丽战士们能否成功呢?
  • 灵珠传之双血灵子

    灵珠传之双血灵子

    远古时神兽白泽创造了这个世界,世上的生灵和平相处,但这一切却似乎因为人类而改变。一个神秘宗教的崛起,看似十分平常,却与这一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真相到底是什么?
  • 一抹红尘泪

    一抹红尘泪

    【两岸文学PK大赛】遥遥世界朴朴红尘世情感泪满天一抹红尘泪得望处穿秋水难言尽人生爱你永不变
  • 顾先生的情深似海

    顾先生的情深似海

    与顾先生的日常——原本正在写小说的乔沐晚,突然看向正在书桌前办公的顾雨阳,说道:“我突然想到一句话。”“什么话?”顾雨阳头也没抬的回了一句,然后继续敲打键盘。“我的青春都被你骗了,我什么都不要,只要你这骗子的余生。”顾雨阳听完后,他敲打键盘的手停顿了一下,回了一句,“你脑子又坏了。”“……”乔沐晚生气了,打算两个小时不理顾雨阳。顾雨阳抬起头看了一眼乔沐晚,乔沐晚的嘴快撅到天上去了。他轻笑了一声,故作思考了一下,然后走到乔沐晚面前深情的对她说:“我既然骗走了你的青春,那我就拿我的余生赔给你好了。”…有多么不可思议,有多么幸运,让我在大千世界里与你相遇。我有多么不容易,有多么幸运,让你恰好出现在了我的心里。本书又名《你是万顷星河上的白月光》
  • 都是套路:奥斯卡小金人是我的

    都是套路:奥斯卡小金人是我的

    作为一个专业狗仔,不,不,实习狗仔。筱茉还是灰常努力认真,外加辛劳的。可谁知道,谁知道,主编要她跟踪的是一个欠揍的杀千刀!什么天才导演!什么年轻气盛的年轻人!他就是一无赖!“你看,我之前很低调的,被你这么一闹,我不仅上了头条,还被女朋友给甩了。你说是不是给赔偿我些什么呢?”叶晗一手撑着墙壁,一手还按着自己的胸口,那一脸“无辜”的表情,还真有点欠抽。“补偿你大爷的,我只是个实习生,你能不能别纠缠我啊!”筱茉欲哭无泪。“好啊,就用一辈子来补偿我吧!”叶晗猛的凑上去,舔舔筱茉的贝齿:“总有一天,你会完全属于我。”
  •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2

    世界最具精悍性的微型小说2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等。
  • 神冕

    神冕

    修无上神冕,战万古枭雄,君临天下,笑傲苍穹!
  • 一梦沉痴

    一梦沉痴

    你可曾为自己的不足自卑?这世上有着这样一个地方,让人获得机会,弥补任何躯体上的不足,为此,我日夜不休地努力了十五年,终是站在了这里……不是每个人生来就光鲜亮丽,我们总要面对自己这样那样的缺陷,但这样的面对,勇气由谁来给?女主前期追寻天方夜谭,男主前期被迫歪瓜裂枣。这是一个三寸丁和丑八怪,徒弟?与师父的修仙故事。PS:全文大背景系作者杜撰,请勿较真;一周至少一更(随机更,多周末)
  • (家庭休闲)围棋入门与实战

    (家庭休闲)围棋入门与实战

    本书以介绍围棋基础知识为主要目的,立足入门,系统介绍了围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同时为不断提高学习者的水平,还对常见棋形的打入技巧以及实战布局中的战法、战术等都做了细致介绍。
  • 经典营销案例新编

    经典营销案例新编

    “世纪营销实战丛书”是一套从多视角来展示新世纪营销理论与实践的系列著作。它以创新的思维概括和总结近年来国内外企业在营销实战中的成败得失,并引入当代国际最新营销理论和管理方法,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具有实际操作性;既有企业、行业的前沿信息,又有规范性分析。它不是抽象的理论。也不是案例的罗列,而是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的交汇。它将对从事营销实践的企业家、经营者、营销人员及在校学生有所帮助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