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22300000055

第55章 人事

一、机构

1949年9月16日武威解放,18日成立武威县人民政府,民政人事工作由一科负责管理。1950年3月5日撤销一科,成立民政科。其工作性质未变。1951年4月分别设立人事科、民政科。1952年11月撤销人事科,人事业务归民政科办理。1963年7月8日民政科改名为民政局。1974年2月县委设立组织部,人事业务由组织部办理。1979年10月18日成立县民政人事局。1984年5月25日撤销县民政人事局,分别设立县人事局、民政局。1985年6月19日县人事局改名为市人事局。2001年武威市人事局改名为凉州区人事局。2002年成立凉州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与编委办合署办公。2003年成立凉州区人事争议仲裁办公室,隶属区人事局管理。

二、编制

1、机构编制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凉州区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机构设置进行过多次调整和变更。

1949年9月16日武威解放,撤销了伪保甲机构,9月18日建立了政权机构****武威县委、武威县人民政府,主要职能工作部门和其它单位也相继成立。1950年全县共设机构和单位37个,其中政群机关24个,事业单位7个,企业单位6个。

1985年6月,经******批准,撤县建市,机构和单位不断扩大,到年底共设机构和单位251个,其中党政群工作部门61个,事业单位83个,企业单位94个。

2001年底全区共设机构和单位1544个。其中党政群工作部门68个,公、检、法、司4个,乡镇47个,开发指挥部2个,城区街道办事处5个,事业单位1428个。到2006年底,随着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全区共设机构和单位1517个,其中党政群工作部门6个,公、检、法、司4个,乡镇37个,开发指挥部2个,城区街道办事处6个,事业单位1408个。

2、人事编制1949年9月16日武威解放到1950年,武威县先后建立了区、县、街道基层政权,全县共有行政编制363名,其中:党群系统40名,政府系统93名,区、县230名。

1956年,撤区并乡后,全县编制扩大到5457名。其中:党政群系统1313名,企事业单位4144名。1962年,在实行精兵简政的基础上,国家机关、党派、人民团体本着加强农业战线,机构人员力求精干,克服人多政繁的现象,精减后的编制人数为4736名,其中:行政机关877名,企事业单位3859名。1985年撤县建市后,重新核定了全市行政机关、部分事业单位的编制人数。核定总编制人数为2374名,行政机关1772名。其中:党委129名,国家机关559名,人大常委会28名,政协、民主党派26名,群众团体35名,区、镇、乡969名,行政机关26名,事业单位602名。2001年,撤市建区后,共有行政编制2332名,事业编制16721名。2006年,共有行政编制1972名,事业编制17631名。

三、工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武威县国家工作人员生活待遇分为供给制和薪金制两种。

1952年,将供给制改为供给包干制,按月根据当地物价指数以工资分值折合货币发给个人。

1954年10月起,由供给包干制逐步改为工资制。1956年对全县干部的工资进行了一次全面改革,实行区、乡干部工资制。1979年底,给全县4414名职工提升了工资。1985年6月,对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进行了改革,将原职务等级工资制改为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结构工资制以基础工资、职务工资、工龄津贴、奖励工资4个部分组成。平均每个职工月工资增加了23.18元。从1993年工资制度改革以来,除国家规定的每两年一次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及离退休人员正常晋升职务(岗位津贴)工资和每五年一次的正常晋升级别工资。从2001年1月1日起机关、事业单位和离退休人员享受艰边津贴。其中:地厅级(正高)160元,县处级(副高)120元,科级(中职)95元,科办员(助教以下)80元。2001年10月1日起调整了工资标准,机关、事业单位和离退休人员的工资普遍提高。其中:行政机关每人平均增加140元;事业单位每人平均增加110元;离退休人员平均增加102元。2003年统一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及离退休人员进行了调整工资标准。其中:行政机关每人平均增加51元;事业单位每人平均增加57元;离退休人员平均增加47元。

2004年7月1日和2005年10月1日起分别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离退休人员享受了岗位津贴。其中:地厅级(正高)160元,县处级(副高)120元,科级(中职)以下80元。

四、人才管理为加强党政人才队伍的规范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管理及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自2001年开始,全区加大公开选拔领导干部的力度,在选拔任用工作中,坚持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任人唯贤,用人不拘一格。结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和企业改制,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实行竞争上岗和选拔任用的方式,把真正有才能、干实事的人才选拔到管理岗位上发挥作用。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各有关单位不断加强了对继续教育培训的指导与管理,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一律推行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同时建立了集机械、电子、会计、医疗、畜牧、农产品加工等专业全面的人才库,人才中心目前储备大中专毕业生达4000多人,能为各用工单位提供高素质的应用人才,全区人才管理工作迈上了规范化渠道。到2006年,全区管理党政人才2087人,企事业单位管理人才21692人,专业技术人才11959人,高级技能人才4078人,引进人才100人。

五、军转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党和国家对安置军队转业干部有过许多规定,总的精神是统筹安排,合理使用,人尽其才,各得其所。

1949年至1966年,军转干部大部分安排了与原级别相对应的职务,分配到县直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后,军队缩编减员,每年接受军转干部较多,主要充实加强到政法、税务、工商等部门工作。为了适应新情况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军队转业干部的安置实行计划分配与推荐选用相结合的办法,尽量发挥每个人的一技之长。同时,还组织转业干部进行上岗前的业务知识培训,使之尽快适应地方工作的需要。基本上做到了部队、接收单位、军转干部本人“三满意”。1951年到2000年共安置军转干部684人。2001年以来共分配到凉州区要求安置的军转干部22名,均安置到了司法等行政单位工作,其中:2002年安置3名,2003年安置3名,2004年安置2名,2005年安置6名,2006年安置8名。

六、公务员管理自1997年11月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以来,凉州区积极稳妥地全面实施。首先,确定在全区各级国家行政机关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其次,在行使国家行政职能,从事行政管理活动,使用事业编制的单位中(除工勤人员以外)推行公务员制度,在推行过程中各乡镇、各部门根据各自的实际,实施国家公务员录用、职务升降、培训、奖励、交流、辞职、辞退、回避、退休等制度,向国家公务员过渡,人员过渡是在核定的限额内,在严格考核的基础上,根据各职位和任职条件,选择配备人员。到1998年5月,全区有符合条件的国家工作人员1448人,确定了“准予过渡”的448人。2006年区委、区政府根据市上的工作方案和具体要求,及时制定下发了《凉州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实施方案》。在全区开展了公务员登记工作。于2006年11月13日从七大机关和乡镇身份明确、具有行政编制的人员开始登记。

按照严密组织,精心实施,规范操作,积极稳妥的原则完成了公务员登记工作。全区党政群机关符合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共83个,核定行政编制1972名,事业编制518名;实有2183人,其中干部1952名(含37名不予登记人员),工人231名。经初步审核,符合登记条件已登记的单位83个,1894人,其中:政府行政部门(单位)30个,868人;区委、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工商联、民主党派等机关14个,388人;乡镇39个(包括两个指挥部),638人。暂缓登记21人。

经2007年2月13日区实施公务员法领导小组会议研究决定,准予1894名公务员进行登记,报市实施公务员法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

七、职称评定1980年开始,对工业、农业、建筑、会计、卫生等技术干部评定技术职称,先后两次为1235名自然科学技术干部评定了职称。到1989年底,在教育、卫生、工程、农业技术、经济、统计、会计、档案、新闻、出版、播音、图书、工艺美术、律师、公证等23个系系中评定职称,有6240人取得了任职资格。至此,专业技术职务管理纳入了正常的人事管理工作轨道。从2000年到2006年,共有334人取得了高级专业技术资格,2330人取得了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为3899人确认初评了初级职称,共办理专业技术资格证书4996本。

八、干部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武威县干部主要靠上级委派和部队转业人员。随后通过各系统推荐,经人事部门考察后录用。

1954年,采取就地取材、就地培训的办法,从农村、城市店员、失学青年中录用干部158人,1971年到1978年,从复员退伍军人、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工人、农民中选拔干部557人。1980年到1983年,共录用干部945人,1984年到1986年,招聘各类合同制干部700名,充实到乡镇服务体系。1986年从高考落榜的考生中选送200人到西北师大等学院培训,毕业后吸收为农村中学教师。1988年至1989年,录用干部314名,加强了基层企事业单位力量。2001年开始,具有国家承认大中专毕业学历的非在职“五大”及自学考试等毕业生可以申请办理录(聘)用手续。到2006年,共录(聘)用“五大生”310人。

九、大中专学生分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大中专毕业生人数不多,采用“集中使用,重点分配”的原则。

1959~1964年,大中专毕业生数量少、专业少,多分配到教育系统及县级党政机关,其中理、工、农等专业的,多数分配到县综合部门工作。1965年,根据“妥善安置,锻炼提高”的方针,大部分毕业生分配到基层工作。1966年“**********”开始后,招生制度受到破坏,毕业生分配工作基本处于停顿状态。1977年,大中专招生恢复考试制度。1979年,大中专毕业生分配趋于正常。其分配工作,一直坚持“保证重点,保证急需,专业对口,学用对路”

的原则,根据基层单位所需专业及人数,制定需求计划,由用人单位根据需要,对口选择,供需见面,进行分配。1980年到1989年,共分配大中专毕业生1760名。

从2001年开始,按照“市场导向、政府调查、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方向,通过公开招考、择优聘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创新用人了机制,缓解了毕业生就业压力,优化了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了事业单位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到2006年,共有1738名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到教育、乡镇、卫生、公安、法院、水利、重点企业等单位参加工作。

同类推荐
  • 庆余年之北齐皇帝

    庆余年之北齐皇帝

    小说主要写了一个少年帝王为了统一天下南北分裂的局面,从小认真学习为君之道,却不知不觉地喜欢上了一个开朗、飒爽的女孩,而为了大局,只能将这份爱藏在心底,他跟这个女孩经历了重重苦难才把这份情说了出来,可这份爱说得太晚了,他就这样永远失去了那个一直等他的女孩,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 挽唐志

    挽唐志

    大唐国祚三百载,安史之乱分盛衰。大中九年江山在,大厦将倾势难改。一朝天降异人来,能把天倾挽?晚唐路漫漫,挽唐路漫漫,向天再续五百年!安史乱始百年后,大唐855,开局送了俩道姑!
  • 三国群雌传

    三国群雌传

    小卜同学是某建筑工程学院的高材生,一次在安装避雷设备的时候莫名其妙地招来了旱天雷,惨遭五雷轰顶的小卜同学被劈回了三国时代,可令他郁闷的是,同样都是穿越,为啥他会穿到那人未开化、鸟蛋不生的交州呢?语言不通的小卜同学很不幸地被山林里的野人直接当成野猪之类的牲口抬回了部落!指点江山、问鼎三国?先别想了,还是想想眼前该怎么脱困自救吧!半年后……曰:主公,今有单福来投,想见你。答:单福?没听过,不见。曰:主公,今有典韦来投,想见你。答:典韦?嗯,将见面档期排到三日后吧。曰:主公,今有庞统来投,想见你。答:凤雏?给我好好招待,我明天会见。曰:主公,今有女将璎珞来投,想见你。问:相貌身材如何?复曰:相貌姣好,身材……起码36D。答:理应礼贤下士,怎可怠慢,速速带我去见她。
  • 无刀人

    无刀人

    年少轻狂需张扬,不做英雄慕美裳。一扇一枪安天下,青衣白马伴尔旁。
  • 最后的匈人

    最后的匈人

    五世纪,风云变幻的时代,蛮族崛起的时代。日渐式微的东西罗马,步步紧逼的蛮族。草原上的究极风暴,沙漠中的冷酷杀手。海上的嗜血猎手,平原上的密集方阵。以各自的姿态,活跃在这个时代。
热门推荐
  • 荣氏家族如何富过三代

    荣氏家族如何富过三代

    这是一本为你指点迷津的财富胜经。本书针对人们普遍关注的“创富难,守富更难”和“富不过三代”的社会现象,从创业和守业的各个角度进行透视,分析、全方位、深层次地揭示了打造可持续财富的战略、战术。
  • 无尽坟墓

    无尽坟墓

    将死之人意外来到一个陌生世界,这个名叫墨阳的小说作者,会遇到什么奇妙的事情呢......魔法,斗气,副本各类要素结合的中世纪西方世界,等你来一一探索
  • 答王郎中

    答王郎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与大侠共身体

    我与大侠共身体

    陈羽:“大侠,敌人凶猛,快来接管一下自己的身体。”南宫问天:“好的,这就来。”
  • 风雨苍龙宿

    风雨苍龙宿

    纷乱的江湖,一桩桩的阴谋,本是逍遥客,奈何红尘乱。
  • 现在挺好的

    现在挺好的

    现在挺好的,要过的都是自己想要过的,没什么不好的。分开总有分开的理由,分开时候未必是件坏事。
  • 驰骋苍穹

    驰骋苍穹

    男儿生于天地之间,当有顶天立地之气魄,天要压我,我誓破天,地要阻我,踏破九渊,驰骋苍穹,傲视九霄,浩瀚天空,神邸万千,一介凡人,宫九,不甘平凡,用他大无畏的意志,要与众神一较高低,人神之争,一触及发……
  • 深情难却

    深情难却

    一朝溺水,21世纪的女医生变成了12世纪靖王府小妾,体弱多病还被弃之荒园,好吧,既然命如草芥,那就自求多福。通过自己的努力,生活一点点改善,积攒了足够的资本,接下来,该是休了王爷,冲破樊篱去外面广阔的天空翱翔,岂料,自己早已是王爷眼中的猎物,外面已布下了天罗地网,挣扎、反抗、斗智斗勇,这条路好艰辛……
  • 毕业,再见

    毕业,再见

    “你们终于在一起了?我以为你们会一直这样呢”“啊,为什么这么说啊?”雪菲儿很奇怪,什么叫终于啊?“郑健喜欢你谁不知道啊,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啊”凝萱儿觉着雪菲儿太傻了,连这个也看不出来。“啊?我怎么不知道?”雪菲儿看着凝萱儿,也在想他说的话,难道真的那么明显?“傻瓜,你以为郑健对你那么好,每天和你聊天是因为什么啊?不就是因为喜欢你吗”凝萱儿解释。
  • 古谣谚

    古谣谚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