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16900000028

第28章 分封诸侯

汉朝的政治制度基本上是秦朝的延续,中央是三公九卿,地方是郡县制。不过,汉朝除了郡县制外,还实行了封国制,即分封诸侯王到地方建立诸侯国和王国。最初,分封的是异姓王,如韩信等人,主要是为了团结众将取得战争的胜利,到后来,只剩下了长沙王吴芮,其他的王基本上都被杀。消灭了异姓王,刘邦又封了9个同姓王,都是刘邦的儿子、侄子和兄弟。他觉得他们会巩固自己的刘姓政权,但后来的事实证明他们也没有起到好的作用,也发生过叛乱。

分封同姓王的同时,刘邦还立下了规矩来约束他们:诸侯王国的政治地位和郡相同,辅佐诸侯王的相国和太傅都要由中央政府来任命,是中央的官吏,不准依附诸侯王对抗中央,否则就要以“阿党附益”(就是诸侯有罪时不举报,反而依附诸侯结成死党)的罪名处罚。此外,有的诸侯国地位和县相同,主要是封给建国功臣们的。诸侯国和郡县并立,后来导致了地方政治和法制的混乱,因为王国和侯国有自己独立的司法审判权。

在法律方面的继承,主要是维护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方面的内容,其他针对百姓日常生活的酷法基本上废除了。汉朝的法律主要是《九章律》,这是在战国时期李悝所制订的《法经》六篇(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具法)基础上补充了户律(户口管理、婚姻制度和赋税征收)、兴律(主要规定征发徭役、城防守备)和厩律(主要规定牛马畜牧和驿传方面),一般所说的汉律就是指《九章律》。

刘邦的这种国家体制,有传统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

陈胜不立诸侯之后,又自称陈王,被人们认为是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项梁、项羽也不得不拥立楚怀王。刘邦封张敖、吴芮、无诸等为王,基本上是承袭旧制。

刘邦为了打败项羽,不得不封韩信、彭越为王。刘邦本身并不自愿,而是现实所迫。封英布为王,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英布是项羽所封的九江王,也是刘邦得力干将之一。

这种体制,在汉初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秦末汉初,连年战争,激烈程度超过春秋战国,人们常说楚汉相争大战七十余次,小战四十次。春秋、战国平均每年一两次战争,而秦末汉初,每年十多次战争。为了医治战争的创伤,这种体制无疑有一定作用。但是随着国家的进一步安定,生产的进一步恢复,这些诸侯王可能人人都想当皇帝,所以他们必然是动乱的根源。

在刘邦活着的时候,除了三位边疆大王无诸、吴芮、赵佗之外,全部被扫除干净。

刘邦分封部将为王,本来是在楚汉战争中激励士气的手段。当时彭城大败后,诸侯尽皆背汉附楚。刘邦无可奈何!忙召群臣计议。群臣大将素知项羽骁勇,彭城一战更是领教了项羽的利害,大家都面面相觑,不发一言。

刘邦决定悬重赏求计,说:“我准备拿出关东之地作为奖赏,谁愿去建此破楚大功?”

张良说:“当今天下,能够驰骋疆场,与项王为敌,助大王破楚的人,只有三人,他们是九江王英布,昌邑人彭越,原大将韩信。英布向来与项王不和,可以利而诱之,威而胁之。彭越助齐反楚,与大王有交往,可以以心结之。汉王大将,只有韩信是真正帅才,可以独当一面,为大王建功立业。大王用关东之地封三人,何愁大功不成。”

韩信、英布、彭越,经张良推荐,成为了刘邦的三大将。

刘邦听了张良之计,急寻人去游说英布。随何表示愿去。随何用三寸不烂之舌,策反了英布。

刘邦又遣使去请彭越,彭越也表示愿意效力。

刘邦回到成皋养病,传来了韩信攻下齐国,大败楚将龙且的好消息。刘邦忙遣使祝贺,便约韩信率兵会师灭楚。韩信挟功请赏“假齐王”,刘邦感到很气愤,但是由张良、陈平建议,趁机立韩信为齐王,叫他带兵速来灭楚。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月,刘邦派特使令韩信、彭越速带兵前来共攻项羽,亲自率兵东进,到达固陵(今河南太康县西),专等韩信、彭越带兵来会。可是两人杳无音信。

项羽听说刘邦毁约进兵,怒不可遏,带兵直扑刘邦大阵,刘邦抵敌不住,后退几十里,损兵折将,心中恼怒不已。

刘邦独坐帐中,与张良、陈平商议:“韩信、彭越为何还不领兵到来,令我又遭此惨败?”

张良说:“我想二人一定是因为大王尚未加封,所以持观望态度。”

刘邦不解地说:“我已封韩信为齐王,彭越为魏相国,怎么说没有加封?”

张良解释说:“韩信虽然被封为齐王,但是并非大王本意。魏王豹已死,彭越也望封王。如果把睢阳以北之地直至谷城封给彭越,将陈以东直到海边之地,封给韩信,两人一定火速领兵而至。”

刘邦于是采纳张良建议,专派张良去调两路大军,最后在垓下消灭了项羽。

刘邦灭了项羽以后,认为天下已定,功臣未封,诸将相互争功,时间长了,恐怕酿成新的内乱。刘邦将楚地分为两块,淮东称为荆,封堂兄刘贾为荆王;淮西仍称楚,封少弟刘交为楚王。代地自陈余被杀,久未封王,刘邦封其兄刘仲为代王。齐地有70余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封未起义之前与外妇所生之子刘肥为齐王。这是最初分封的4个同姓王。

刘邦封萧何为酂侯,所食城邑最多。

很多功臣说:“我们冲锋陷阵,浴血奋战,有的多达一百多战,少的也有好几十战。而萧何未曾有汗马功劳,只是搞搞后方的工作,发表点议论,反而封赏在我们之上,这是为什么呢?”

刘邦说:“各位将军知道打猎吗?打猎,追杀狡兔的是猎狗,而发号施令的却是人。如今各位将军的功劳,所得到的飞禽走兽,是猎狗之功;至于萧何,作用在于发号施令,是有功之人。”

刘邦叫张良自己选择天下三万户城邑为自己食邑,但张良只愿意得到陈留,刘邦只好封张良为留侯。

刘邦封陈平为户牖侯。

陈平又推辞说:“臣没有功劳,不敢受封!”

刘邦说:“我用先生之谋,克敌制胜,不是功劳又是什么呢?”

陈平说:“如果不是魏无知,我哪里能有功劳?”

刘邦说:“如果不是先生提到,我差点儿忘了他。”于是重赏魏无知,因为陈平是由于魏无知的推荐才受刘邦重用的。

刘邦还封周勃、曹参、樊哙、郦商、夏侯婴、王陵等人。

封赏功臣完毕,刘邦下诏议定功劳最大的18人。

很多人都说:“平阳侯曹参,身受七十余伤,攻城略地,功劳最大,应该排名第一。”

而关内侯鄂千秋反驳说:“这种说法不对,曹参之功,不过一时之功而已。皇上与楚军相争长达五年之久,失军亡众,只身逃遁多次。但是萧何治理关中,补充军需,输送兵力,供给不乏。皇上多次丢失山东,而萧何保全关中,这些都是万世之功。如果没有曹参,大汉的损失不大,而没有萧何就没有大汉的根基。怎么说一时之功而比万世之劳大呢?萧何应该名列第一,曹参第二。”

这番话正合刘邦的心意,于是他赐萧何带剑上殿、入朝不趋的特权。秦法规定:群臣上殿,不得带尺寸之兵器。臣下进殿,要碎步如趋,表示对君王的尊重。所以刘邦特许萧何这些特权,表示萧何功高劳苦。

为表彰萧何功劳第一,刘邦还下令加封萧何父子兄弟十余人,皆有食邑,并追加萧何食邑2000户,和曹参、张良并列为万户侯。由于萧何一直未参与前线战事,他对战局的影响力是透过刘邦发挥出来的,参与作战的官兵很难感觉到他的重要性,他的功劳的确只有刘邦和幕僚人员清楚。因此,刘邦如果过分强调萧何的功劳,必遭到这些前线将领们的反对。

刘邦是个聪明人,身旁更有张良、陈平这两大超级天才为之谋划,所以他采用了这种逐步让人接受的方法,以凸显并确认萧何的重要性。

先是功人和功狗的辩论,设定萧何在功劳评鉴上的位置,再拿他和武将中的魁首曹参相比,并透过鄂千秋的说明,由刘邦肯定经营后方、稳固国力才是万世之功。

刘邦还宣布:“我听说‘推荐贤臣的人更值得受上赏’,萧何虽有大功,但如果没有鄂君的推荐,功劳也无法如此彰明了。”

于是再追加鄂千秋的食邑,并封为安平侯。

刘邦分封诸侯,是历史原因形成的。有的出于安抚,比如韩王信;有的是属于拉拢,比如楚王韩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有的属于旧制,比如赵王张耳;有的是属于关系,比如燕王卢绾。刘邦汉初分封这些异姓王,主要是历史的原因。

韩信为刘邦评定三秦,攻魏,占代,取赵,平燕,下齐,整个江山大部分是韩信打下来的。韩信在刘邦兵败的时候不发救兵,挟封齐王,刘邦不得已加封。英布、彭越的情况类似。如果刘邦不封他们为王,他们就不会出兵灭楚,楚汉之争不会结束,并且还可能独立或者助楚攻汉。另一方面,汉初的这些异姓诸侯王,对于稳定边疆,安定地方,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同类推荐
  • 唐太宗传

    唐太宗传

    本书用“以图读传”的形式为唐太宗作传,再现堪称帝王楷模的太宗丰富传奇的人生历程,开创盛唐气象的历史功绩等。
  • 达·芬奇

    达·芬奇

    著名学者培根说:“用伟大人物的事迹激励我们每个人,远胜于一切教育。”的确,崇拜伟人、模仿英雄是每个人的天性,人们天生就是伟人的追星族。我们每个人在追星的过程中,带着崇敬与激情沿着伟人的成长轨迹,陶冶心灵,胸中便会油然升腾起一股发自心底的潜力,一股奋起追求的冲动,去寻找人生的标杆。那种潜移默化的无形力量,会激励我们向往崇高的人生境界,获得人生的成功。
  • 王莽

    王莽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本书基于史料又不拘泥于史料,既引用历史文献,又运用文学手法,讲述了出生于显赫世家却又遭幼年丧父,笼罩在王氏阴影下的王莽如何从守拙、礼贤、奉公到上位、遭黜,进而蛰伏、隐居,克己、再上位,到又一轮勤俭、谨慎,大权在握,结交儒士,培植势力,自我膨胀,予取予夺,从“安汉公”到“摄皇帝”,篡位当真皇帝,改制天怨人怒,导致群雄并起,走向覆灭的全过程,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个真实的、具体的、历史的、有血有肉的多面王莽及其走向自我毁灭的人生。
  • 金岗山麓的追忆

    金岗山麓的追忆

    经过一年多的征稿、搜集、访谈和整理,将文化部丹江“五七”干校部分文化名人的访谈等汇编成册。
  • 汉武大帝刘彻(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汉武大帝刘彻(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是汉代最重要的皇帝之一,景帝刘启第三子,母王美人,4岁时被封为胶东王。因受景帝姐姐刘嫖的喜爱,7岁立为皇太子。汉景帝后三年(前141年),16岁的刘彻登上皇帝位。第二年,首创年号为“建元”。从此,我国历史开始用年号纪年。
热门推荐
  • 山前没相遇山后别相逢

    山前没相遇山后别相逢

    你我都是这条路上孤独的人,相遇时孽缘也是缘。天刀入君怀小伙伴齐聚一堂,南北金兰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凡玄

    凡玄

    太古年间,神魔大战,各界为战!群仙陨落,众神难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于天下苍生为蚁!唯有逆天而上,方能长生亦或不死。太古之后,就此开创了修真者的天下!
  • 流星的轨迹

    流星的轨迹

    翟晓枫和俞思语青梅竹马,后来俞思语全家搬至上海,两人约定了在同一所大学完成学业。毕业后晓枫去上海陪伴思语。在上海他认识了思语的朋友们,随即在她们身上发生了发生了异常的恋爱轨迹。
  • 逆天剑侍

    逆天剑侍

    《魔幻时代》开服的第一天,降生在新手村的我发现自己变成了一把剑……
  • 电话爱人

    电话爱人

    朱雅风与林贝儿是一对好同学好朋友,林贝儿爱上了帅气多金的钟屏天。朱雅风看到钟屏天欺负一个女孩子,便对他厌恶之极。在篮球场上,钟屏天的手下将林贝儿推倒,朱雅风指着钟屏天教训他。可是他却爱上了朱雅风。朱雅风对这种不知所谓的多金男非常反感,却偏巧爱上了钟屏天充当的‘电话爱人’,她自己却浑然不知。林贝儿一味一厢情愿地爱着钟屏天,而钟屏天只是利用她更进一步了解朱雅风。林贝儿得知钟屏天爱着朱雅风时,强烈地嫉妒使她诬蔑钟屏天对她不轨,使朱雅风更讨厌钟屏天。
  • 灵宠出没请注意

    灵宠出没请注意

    陆家少女和她的灵宠来到十八中,遇见了一些有意思的人。可是之后的生活就不平凡了,不断遇见奇怪的事情,又不断的被拖入这些事件。之后又会有什么事呢?请继续看下去……
  • 风尘绝恋:流星划过的痕迹

    风尘绝恋:流星划过的痕迹

    “风萧萧兮易水寒。”夜色中,一位少女正仰望着星空情不自禁的想起这句诗来。也许,她们的遇见只是一种巧合。她的存在,就是一个意外,而他,就是意外的遇见了这个意外。爷爷的死对她打击很大,得知真相的她又改何去何从?在这个新世纪,社会险恶,适者生存,她又如何在这里为自己撑起一片天?她又该不该接受他的心意?为了复仇,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的离她而去,她,又该如何?
  • 这个女主不太一样

    这个女主不太一样

    文案没有,简介也没有,书名也是随便起的,但是对写书的热情是真的,这本小说计划了很多年,在我右腿骨折时才正式开始写,简介以后应该会改吧,就是怎么开心怎么写,至于结局,听你们意见,至于我怎么写就不一定了吼,如果看的人多的话,就多写点,其实是不打算写很长很长的。
  •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肩负海极重任的高处不胜寒,在一次收取日月明珠时,发现日月明珠被人间的人收走了,于是跟着队伍来到人间的蓝玉城。在城中遇到了少年弄清影,两人并开始了一段旷世的兄弟情义,并一起拯救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