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720600000060

第60章 石头宗的灵源皎洁说(3)

希迁以后,石头宗人也纷纷宣扬无心合道的思想,如德山宣鉴说:“于己无事则勿妄求,妄求而得亦非得也。汝但无事于心,无心于事,则虚而灵空而妙。”[注释:《朗州德山宣鉴禅师》,《景德传灯录》卷15,《大正藏》第51卷,317页下。]妄求是有心,无心是勿妄求,也就是要做到心上无事,事上无心,这样也就达到虚空灵妙的境界。石头宗人中最积极宣扬无心合道思想的是洞山良价,他有一首著名的《无心合道颂》,文云:“道无心合人,人无心合道。欲识个中意,一老一不老。”[注释:《景德传灯录》卷29,《大正藏》第51卷,452页下。]“道”,此指宇宙万物的体性。这是以道和人相对,讲合道和合人的不同特点。“道无心合人”是说,道体以其无所不在的特性(全体性、整体性)而自然地合人。即遍于人的身心。“人无心合道”的无心,是针对人有心(分别心)而特意强调修持要求。良价说过这样的话:“直须心心不触物,步步无处所。”[注释:《筠州洞山良价禅师》,《景德传灯录》卷15,《大正藏》第51卷,322页上。]“夫出家之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注释:同上书,323页中。]众生不觉悟,心心触物,附物,真正的修行就是要不触物、不附物,这就是无心。也就是说,无心是无心于物,不追求物,不执著物。人只有无心于物才能契合道,即只有超脱物的束缚才能体认道体。人体认道,人与道契合,也就是人合道。道合人。不等于人合道。这里的原因是人老道不老。老是指的人身相续变异,而道则是不老,是无变异的,永恒的。生命短押暂的人,契合永恒的道,人归属于道;永恒的道遍于短暂的人之中,但永恒不同于短暂,道不同于人。

良价的“道无心合人,人无心合道”的颂句,在禅林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的弟子龙牙遁禅师作颂十八首,阐发了无心合道的思想。先引三道颂文如下:

寻牛须访迹,学道访无心。迹在牛还在,无心道易寻。[注释:《景德传灯录》卷29,《大正藏》第51卷,453页中。]

夫人学道莫贪求,万事无心道合头。无心始体无心道,体得无心道亦休。[注释:同上书,453页上。]

心空不及道空安,道与心空状一般。参玄不是道空士,一乍相逢不易看。[注释:同上书,453页上。]

这三首颂文的思想要点有三个:其一,无心是学道的根本途径;其二,无心也就是心空,其内涵是不贪求,对万事万物都不贪求;其三,心空与道空状同一般,但参玄者应当由无心而合道,达到道空即“道亦休”的境界。居遁禅师还发展良价的思想,进一步打通人心与道的思想界限,认为人心与道是无异的,史载:

问:“如何是道?”师(居遁)曰:“无异人心是。”又曰:“若人体得道无异人心,始是道人。若是言说,则勿交涉。道者,汝知打底道人否?十二时中,除却著衣吃饭,无丝发异于人心,无诳人心,此个始是道人。若道我得我会,则勿交涉,大不容易。”[注释:《湖南龙牙山居遁禅师》,《景德传灯录》卷17,《大正藏》第51卷,337页下。]

这里讲的“道无异人心”的人心是指人的本心,真心,也就是无心。[注释:居遁有颂云:“唯念门前树,能容鸟泊飞。来者无心唤,腾身不慕归。若人心似树,与道不相违。”见《景德传灯录》卷29,《大正藏》第51卷,452页下。]人的真心、无心就是道,能体悟到道与人心的一致,就是禅修成功的道人。要达到这种境界,需要在日常行事中随时注意保护真心,不损害真心,否则是难以得道的。

无心合道与即事见理是一致的,两者是石头宗人禅修的途径和所达到境界的不同表述。居遁十八首颂中还有一首颂云:

眉间毫无焰光身,事见争(怎)如理见亲。事有只因于理有,理权方便化天人。一朝大悟俱消却,方得名为无事人,[注释:《景德传灯录》卷29,《大正藏》第51卷,453页上。]

这是说理比事更根本,理见比事见更重要。见理是修持的根本,一旦体悟事理圆融,就是获得解脱的“无事人”。匡逸禅师也说:“不见先德云:‘人无心合道,道无心合人。’人道既合是名无事人。”[注释:《金陵报恩匡逸禅师》,《景德传灯录》卷25,《大正藏》第51卷,411页中。]即事见理和无心合道都同为“无事人”。理和道是相通的,见理和合道是一回事。在禅修实践上无心与见事是统一的。这就是无心于事,万事无心,如此才能见理合道。

如前所述,牛头山法融禅师反对道信、弘忍的东山法门“安心方便”说,提倡“无心合道”说。法融所讲的“无心”是指心性本空,“道”是指具有虚性、无分别性、无限性和无所不在性特征的宇宙本质。“无心合道”就是主体无心而悟达宇宙万物的虚空、本无。法融讲的道,也称为理,“无心合道”也可以说是“冥心入理”。牛头禅的无心合道思想对石头宗人的影响颇大,以致成为石头宗区别于洪州宗和荷泽宗禅法的重要特征。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之2就将石头、牛头并举,共列为“泯绝无寄宗”,文说:

泯绝无寄宗者,说凡圣等法,皆如梦幻,都无所有。本来空寂,非今始无。即此达无之智亦不可得。******界,无佛无众生,法界亦是假名。心既不有,谁言法界?无修不修,无佛不佛。设有一法胜过涅盘,我说亦如梦幻。无法可拘,无佛可作。凡有所作,皆是迷妄。如此了达本来无事,心无所寄,方免颠倒,始名解脱。石头、牛头下至径山,皆示此理。[注释:《大正藏》第48卷,402页下。]

在此,宗密揭示了石头和牛头两宗“无心合道”思想的空寂性质,应当说,这是符合史实的。但是宗密作为华严禅的倡导者,没有指出华严宗理事圆融思想对宗人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石头宗与牛头宗的思想差异,这又是令人费解的。

无情说法

神宗里最早讲山河大地、花草树木等无情之物也有佛性,无情也可成佛的,是牛头宗法融。后来慧能弟子南阳慧忠国师更进一步认为:不仅无情有性,而且无情也在说法。无情说法只有无情才能听得到,人是无法听到的。石头宗人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也同唱无情有性和无情说法的论说。

石头希迁在回答门徒的问题时,有这样的话:

问:“如何是禅?”师曰:“碌砖。”又问“如何是道?”师曰:“木头。”[注释:《南岳石头希迁禅师》,《景德传灯录》卷14,《大正藏》第51卷,309页下。]

这是为了截断提问者向外追求所作的回答,这种回答明确地表示了希迁将道与禅视为一事,也就是以道论禅。而且他认为道与禅遍于一切、无所不在。连无情之物的碌砖、木头也是禅,也是道。实质上这是无情有性说的一种变相。

洞山良价因对慧忠国师的无情说法未究其竟,曾向洪州宗人沩山灵祐请问,灵祐又介绍他到云岩昙晟那里去讨教:

既到,云岩问:“无情说法,什么人得闻?”云岩曰:“无情说法,无情得闻。”师曰:“和尚闻否?”云岩曰:“我若闻,汝即不得闻吾说法也。”曰“若凭么即良价不闻和尚说法也?”云岩曰:“我说法汝尚不闻,何况无情说法也。”师乃述偈呈云岩曰:“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若将耳听声不现,眼处闻声方可知。”[注释:《筠州洞山良价禅师》,《景德传灯录》卷15,《大正藏》第51卷,321页下。]

云岩和慧忠的观点一样,也认为无情说法只有无情得闻。良价通过参究,领悟到无情说法是不可思议的,是人们感官难以直接感知的,也是难以用语言文字表述的。人们通常是耳听声,眼观色,而对于无情说法则是“眼处闻声方可知”,言外之意是只有自心才能直接体悟到。我们也许可以这样讲,良价因涉水睹影而悟云岩“即遮个是”的意旨是得闻无情说法的结果吧!

从佛教理论思维来看,有两条理路通向主张无情有性、无情说法:其一是吸取中国传统的道无所不在的理念,结合佛教的真如遍在的思想,强调道、真如遍于无情,由此无情也有佛性,也能成佛,甚至也在说法;另一条是按照佛教的万法由心造,即万物不离心而存在的理论,无情之物也是不离心,心物一体,而心是有知的,有佛性的,无情之物也由此而有知、有佛性。这是分别从宇宙本体和主体本体,即客观和主观两方面推论出无情有性和无情说法的命题。但这些命题并不是佛教各派都赞成的,在禅宗内部,荷泽宗就持相反的立场。

一心为宗

同类推荐
  • 赫尔墨斯的口误(增订)(曹卫东学术文集)

    赫尔墨斯的口误(增订)(曹卫东学术文集)

    中德思想文化彼此靠近的摆渡人曹卫东学术散文自选集。追溯法兰克福学派的沿革史,绘就德国现代社会批判理论的思维图景。《赫尔墨斯的口误(增订)》是作者的学术译文合集,涉及形而上学批判、话语政治、文艺理论等,收录了霍克海默、哈贝马斯、伽达默尔、克吕格、巴尔塔萨、罗曼·茵伽登、顾彬等著名学者的经典文章。译文难度较大,可见译者译笔矫健,这些文章也为学术界提供了颇具学术价值的成果。
  • 儒家智慧第一经·四书

    儒家智慧第一经·四书

    繁忙的工作、沉重的压力、奔波的旅程、浮躁的心绪……,您是否愿意享受片刻的宁静?《轻松阅读?人文手卷》,史海撷英,去粗取精,能让您在文化经典的海洋中享受心灵的清闲!四书又称“四子书”、“四子”,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四部儒家著作的总称。四书是中国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治国、修身、立德的根本依据。为了方便阅读,本书采用了“原文”和“译文”对照的形式,为您架起一座顺畅阅读的桥梁。
  • 一次完全读懂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一次完全读懂道德经的人生智慧

    本书是对老子《道德经》的解读与分析,并打破以往解读《道德经》的俗套,在原文、注释、译文的基础上,新增加了按理分析版块。分析是本书的精华之处,读者可以通过此版块第一时间了解到每一章的内容及思想,从而更深层次领悟老子思想的精髓所在。
  •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是亘古难题。乍一看本书的名称,专门研究人生哲学的人,可能会不屑一顾或嗤之以鼻,以为又遇上了一位现实版的唐·吉诃德;一般世人,则可能感觉到这一问题好像是不难回答的。
  • 心态即命运

    心态即命运

    本书是一本通过传统文化进行心理建设的图书。全书分成了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纠正心理失衡、克服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化解压力、实现幸福人生等几大主题,是作者多年演讲的精华结晶,非常适宜年轻人阅读。
热门推荐
  • 蒲柳人家(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指定阅读书系)

    蒲柳人家(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指定阅读书系)

    《蒲柳人家》为“荷花淀派”代表作家刘绍棠的作品选本,收入其中短篇小说代表作《蒲柳人家》《瓜棚柳巷》《蛾眉》等,以及十余篇散文代表作,如《榆钱饭》《插柳之恩怎能忘》等。他的作品富含浓郁的生活气息,语言精致而韵味十足,描绘了一幅幅淳朴而典雅的运河乡土风俗画,热情讴歌了人性的善良美好。
  • 萧瑟流光

    萧瑟流光

    小说由女主角耕烟和男朋友陆茗骏山洞探险开始,因为触动了奇异的芙蓉石而被卷入不同的时空。耕烟一心找寻失散的恋人,结识了宽厚善良的少年白矜云,于是卷入了一场武林的腥风血雨。当终于重逢昔日的恋人,却发觉各自的心中已有所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山海众神异闻录

    山海众神异闻录

    修行不求长生,弯弓射尽天狼!恩怨纵能了,祸端終无解,抛去残身全大道,又如何?一场轮回一场梦,不如人生一场醉!
  • 秋千院落夜深深

    秋千院落夜深深

    “桃染…你可知我找了你三千年。”桃染闻言浑身一震,是……是溯源的声音。桃染忍住蚀骨的思念万般的情意并未回过头。“哦,但不知溯源太子为何要找我这般懒散仙子。”激动万分的溯源太子听到这轻描淡写的话语,一双眸子都落寞起来。良久,身后都没有传来声响。桃染只叹了口气,只道是溯源太子走了“走了罢,走了罢。”桃染抬起脚方要走时,身后一股强烈有力的拥抱一下把桃染圈入了自己的怀中。耳边磁性的声音缓缓的说道,仿佛忍耐了极大的伤感。“染儿,你可知,我找你找到多苦。“桃染,你年幼之时喜欢说想要嫁与我了,总是凑在我面前乖巧的叫我溯源哥哥……桃染!”溯源大声叫道。“嗯”桃染早已泪流满面。“桃染,你可知我这辈子除了你终身不娶。”“我……”我桃染曾为了这溯源上神入过魔道,堕过仙道。在人间轮回,体会过这人间冷漠自私,最酸的痛楚,仙界坐视不理,众亲皆离。跳入这诛仙台,体受过这十道天劫。最终抵不过你一句“非我不娶”
  • 贫僧如来外号扫地僧

    贫僧如来外号扫地僧

    “方丈,不好了,西域来了个喇嘛把十八铜人阵都给破了!”“快,快退守藏经阁,引那喇嘛进来!”“方丈,大事不妙,魔宗杀来了,十八罗汉都要顶不住了!”“快,退守藏经阁,引他们进来。”“方丈,不好了,小雷音寺的秃驴踢馆来了,太生猛了。”“快,快退守藏经阁!”“方丈,不好了,天快要塌下来了!”“快,快退守藏经阁!”
  • 战技之王

    战技之王

    许天看着这个技能无语的说道:“这他吗真考验技术啊?狂风绝息斩?要击飞才可以发动?”看着面前如同山岳般的怪物,许天吞了吞口水,看了看手中的剑不确定的说:“这……能击飞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龟仙老公么么哒

    龟仙老公么么哒

    只是突发善心买了一只龟而已,谁知这只龟却是吃她的食,喝她的水,穿她的衣,啃她的唇,还要睡她的人!他却说:“谁让你买了我的?我没钱还,只好以身肉偿了。”白莲花、圣母婊轮番辱骂,骂她不知廉耻,骂她水性杨花,说她此生只配跟畜生为伴。夜里,他带着她欣赏“人畜大战”。末了,在她准备逃跑的时候,他缩进她的胸口,凉凉的道:“难道你此生不想与我为伴?”
  • 咱们丧尸有力量

    咱们丧尸有力量

    在这个丧尸遍地的末世中,百战不死的传奇独狼求生者张琅因一次意外成为拥有智慧的丧尸......好吧,如果这个说法不够吸引你,那我们换一个硬核的说法:在丧尸末日中打开了丧尸版galgame+部落冲突玩法的我该如何生存下去?什么?想要攻略美少女丧尸?人类女英雄?三无合法萝莉?甚至想要搞一搞基?没问题,统统满足你!什么?西边的人类又造反了?全自动丧尸生物机械部队的三团长,你tnd意呆利炮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