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83500000085

第85章 佛教的历史演变与文化内涵(2)

佛教的外在信仰有三个方面,第一是罗汉、菩萨和佛,庙里主要塑这三类像。罗汉是追求个人解脱的,是自觉,就是自己觉悟;菩萨不光是自觉,而且还要觉他,帮助他人觉悟;佛不光自觉、觉他,而且要觉行,非常圆满。这些信仰在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一切宗教到不同地域都会发生变化,中国人最崇敬的是菩萨。中国佛教信仰发生变化,后来慢慢形成了四大名山、四大佛山。五台山在四大名山中是第一位的,是智慧的文殊菩萨的道场。而山西地区应当说是很有智慧的,包括晋商以及现在文化的繁荣,这种现象与佛教文化的某种联系,值得我们思考。普陀山观世音菩萨代表慈悲(爱心),九华山地藏王菩萨代表大愿(孝道),五台山文殊菩萨代表大智(理性),峨眉山普贤菩萨代表大行(落实),这四位菩萨在中国佛教界的地位非常高。即使不是在这四大名山,一般比较大的道场也都会供奉这四大菩萨。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不单是佛教徒,就连一般人也都知道,在一般民间信仰中也是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最受欢迎的一位菩萨。地藏王菩萨曾发宏大誓愿,所谓"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第二个方面就是佛指骨、佛舍利、舍利塔等等,这些对佛教徒来说代表了圣物,同时又是崇拜对象。第三是祖庭,就是祖师待过的地方。很多佛教徒一生当中要很多次去朝拜祖庭,所以祖庭也成为佛教外在信仰的一个方面。

关于佛教的哲学思想

佛教和别的宗教不太一样,佛教是哲学内涵最丰富的一个宗教。犹太教和基督教、******教的典籍是很少的。佛教经过了印度和中国这两个国家的很多精英人物的翻译传播,佛教的书籍是很多很多的,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所有的宗教、学派当中著作量最大的,这里面融入了中国人和印度人的智慧,包含了丰富的哲学内涵。

第一个概念是缘起论。佛教哲学的核心是缘起论,这构成了其信仰的基础。缘起论就是佛教的世界观、宇宙观,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主要原因、次要原因互相结合、相因相对而形成的。不要以为佛教讲的四大皆空、一切皆空是没有的意思,佛教不是这样看的,不是没有,不是不存在,不是无,是存在的,是有的空。一切现象都是有的,但是现象本身是空的,这是大乘佛教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佛教认为,事物现象有、本质空。佛教所讲色不离空,空不离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解释这个道理。色,就是物质,古代叫气,中国人讲阴阳二气,物质离不开空气,空气离不开物质。"即"不是等于的意思,而是相即的意思,色和空是相即不离的,看到有的同时又看到空,两方面看待事物。

第二个概念是因果关系,"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世间的事物都不是凭空而有的,也不能单独存在,必须在各种因缘条件结合之下,才能存在。一旦因缘散失,事物本身也就不复存在了,这就是佛教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缘起道理。它是佛教的根本教理,也是佛教不同于其他宗教、哲学、思想的最大特性。佛教谈因果,也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的。

第三个概念是平等。因果是平等的,善的因得到善的果,反之亦然。每个人做了好事,都会有好报的,人和佛是平等的。这个很不简单,其他宗教教主和一般的信徒不是这样的。佛教认为人人可以成佛,关键看你是不是去努力。人与人之间都是平等的,人与动物也是平等的。与山河大地、花草树木也是平等的,没有权力去乱砍滥伐,人和自然也是平等的。

第四个概念是慈悲。慈悲,按照佛教通常的解说,慈是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悲是悲悯众生并拔除其痛苦。慈悲就是与乐拔苦。慈悲实际上就是怜悯、同情,就是爱。佛教认为慈悲由自爱出发最后归结为纯粹的爱。佛教的慈悲原则是建立在缘起说和无我说的思想基础上的。缘起说认为,没有任何事物可以离开因缘而独立存在,因而,每个人都与众生息息相关,这种密切的相关性构成了慈悲的出发点。因此,在佛教中有一种内在的平等机制支持着慈悲学说,而慈悲又能给平等以心灵上的保证。

第五个概念是中道。不仅修行要合于中道,做任何事情,过与不及都不好。譬如日常生活中,有人过于追逐物欲,有人过分刻苦自励;有人对金钱的使用浪费无度,有人则一毛不拔,这都不是正常的生活之道。就像一只手,始终紧握拳头是畸形,只张不合也是畸形,一定要拳掌舒卷自如,这才正常。所以凡事要适可而止,要不偏不倚,这就是中道。

第六个概念是圆融,就是要圆满融通。几个方面的要素都要贯通,圆融是中国化佛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圆融精神已成为中国佛教的一大优良传统,深深影响着古今的中国佛教。其深刻的意蕴和独具的价值,对当今世界和全人类而言,都具有现实意义,它是处理问题的一个很高的智慧。这是佛教的哲学,可以用来解决人类自身的三大矛盾。这三大矛盾是: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资产阶级提出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佛教的哲学是不是可以作为这种思想的补充进一步奉献给全人类?我认为是可以的,这样做,只会使世界更加和谐。

关于佛教的伦理道德与文学艺术

一切宗教都是重视伦理道德的,佛教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伦理准则有三条:一要平等慈悲;二要去恶从善,所有坏的事情不论大小,都不能去做,所有善事都要去做;三要自度度他,自己解脱,也要帮助别人解脱,自己提升也要帮助别人提升,对自己有利也要对别人有利。它的道德规范,也就是戒律非常多。佛教信徒当中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是:1.不杀生,尊重一切有生命的东西;2.不偷盗,不公开或隐蔽地擅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3.不邪淫,尊重异性,不好色思淫,不发生不正当男女关系;4.不妄语,不说假话、大话、虚话,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不随便乱说,要句句实言,以诚待人;5.不饮酒,不喝容易刺激和麻痹神经、扰乱心性的饮料,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宁静的心境。这五条整体上有利于社会成员道德素质的普遍提高,有利于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有利于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规范。佛教很早从宗教的角度提出人类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值得我们参考。

佛教的文学艺术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也是多方面的。

我们现在的很多语言都是从佛教那里借用来的,我们经常说的课程、功课、世界、相对、绝对、烦恼、实际等等,都是佛教的语言,现在我们中国成语的百分之十都是佛教的内容,所以赵朴初生前讲过这样的话,如果没有佛教,中国人可能连讲话都讲不完整。佛教对文学的影响更是多方面的,自东晋佛经在中国翻译流传后,中国文学的内容形式和思想理念受到了深远的影响。佛经中丰富的譬喻故事令中国文士大开眼界,而主要是佛教思想特别是唐代以后兴起的禅宗思想开拓了文学家们的视野和思想境界。禅宗的语录(宋代程朱语录之模范)及宋代兴盛的以说唱、诗歌合体的佛经变文(唱导)实为明清白话小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中国的俗文学,一个重要起因就是佛教的经典。唐代的法师经常进行俗讲,就是通俗的演讲,把佛教里面很多经典内容故事化,并吸收中国的传统历史故事进行讲解,对中国的俗文学影响很深。中国小说的体例实际上是学习了佛教的典籍,好多小说的题材是和佛教思想分不开的。《西游记》不用说了,大家都很清楚。《红楼梦》中贾宝玉出家,实际上整个讲的就是关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三国演义》开场白,是"是非成败转头空"。佛教无论是在题材还是思想内容方面,对中国文学的影响都很深刻。关于艺术方面,没有佛教的艺术,中国的艺术从魏晋南北朝以来可能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中国古代的建筑现在保存下来的,与佛教有关的很可能是数量最多的。儒家是学术性的,主要是孔庙。孔府不能多盖啊,孔府无非是山东曲阜有,浙江衢州有,别的地方不能随便造,所以建筑数量很有限。寺庙属于宗教,是群众性的,他们有那种愿望,在各地建立寺庙,所以留下来的建筑非常多。这方面山西拥有很大的优势,可以说,山西就是一个佛教历史博物馆、宗教艺术博物馆,很值得我们珍视,这与历史传统和地理条件都有关系。山西佛教的建筑雕塑是中国人的骄傲和光荣,很多国家没有,有的国家的历史也就是两三百年而已。

据我了解,现在全国的旅游点,三分之一是关于佛教寺庙方面的。洪洞县的一个塔,就是一个旅游点,它养活了几十个职工,所以,佛教景点也给我们经济上带来了很大的收益。在艺术方面的熏陶作用也是很大的。前几天,在五台山演出的《神州和乐》,我去听了,水平很高,是很宝贵的东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文化给我们提供了给养。所以佛教的文学艺术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民的文化生活。

关于佛教的风俗习惯

可以说佛教的很多风俗习惯已经和中国人的生活融为一体了,不可分离,中国人的很多生活方式都受佛教习俗的影响。比方说过腊八节,喝腊八粥,元宵节要掌灯笼,这是和佛教有关系的。西藏、云南傣族地区更是这样,他们的节日与佛教的节日已经融为一体了。佛教提倡火葬,这和新中国提倡火葬是完全一致的。因为中国人太多,都土葬的话,很多土地会被占用。饮茶方面,更是影响深刻。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由于教义与僧侣活动的需要,茶很快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佛教的重要活动是僧人坐禅修行,讲究过午不食,不可饮酒,戒荤吃素,以求解脱。坐禅时要求做到:"跏趺而坐,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因而,需要有一种既符合佛教规诫,又能消除坐禅带来的疲劳和补充过午不食的营养。茶叶中各种丰富的营养成分,提神生津的药理功能,自然使其成了僧侣们最理想的平和饮料。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指出,茶味至寒,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古人认为,茶能清心、陶情、去杂、生精。具有"三德":一是坐禅通夜不眠;二是满腹时能帮助消化,轻神气;三是不发,即能抑制****。而中国禅宗的坐禅,很注重"五调",即调食、调睡眠、调身、调息、调心。所以,饮茶是最符合佛教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的。久而久之,茶叶便成了佛教的"神物"。在古代,也只有寺庙最有条件研究茶叶、提高品质。因为,首先寺庙都有一定的田产,并且和尚不参加农田劳动,他们有时间、有文化来讲究茶的采制、品饮艺术和写书作诗来宣传茶文化。其次,寺院多在群山环抱的幽谷深处,那里生态条件优越,十分适宜茶树生长,加上僧侣们精心培育、采制,茶叶品质尤佳,因而历史上许多名茶往往最初都出自禅林寺院。也难怪我国有"自古名寺出名茶"之说。根据史料记载及民间传说,我国古今众多的名茶中,有不少最初是由寺院种植、炒制的。佛教寺院不仅对茶叶的栽培、焙制有独特贡献,而且十分讲究饮茶之道。饮茶显然对人民的身心健康是有积极意义的,所以这方面佛教有着重要的贡献,对中国的茶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再说佛教对汉族素食的贡献。素食在中国源远流长,古人在祭祀活动中往往食素斋戒。《礼记·坊记》有"七日戒,三日斋"的说法。但要说成体系、树风格的素食谱,则是佛教的产物。佛教徒称葱蒜等有特殊气味的菜为"荤",有几种说法,大致指葱、蒜、韭、薤、芫荽等,亦称"五辛"。

当时不吃荤是不吃这些东西,早期的印度佛教教徒由施主供食,给什么吃什么,并不专吃素食。佛教传入中国后,梁武帝时规定教徒均得吃素,武帝本人曾三入寺院,召集僧众辩论肉食之罪过,并敕令禁荤。这样,汉族僧尼在守戒的前提下,发挥才智,创造出各种风格独特的菜谱、菜系来,在中国饮食文化中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佛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的一切优秀的部分都值得我们汲取。当然,也不是说佛教全身都是宝,佛教也有它自身的局限性,否则它就没必要改革了,不要前进了。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用客观的、理性的眼光去认识佛教,我想这对大家都是有参考价值的。

同类推荐
  • 爱是勇者的游戏

    爱是勇者的游戏

    在这本书中,年轻的仁波切首先展示了自己对众生的爱和探索真理的勇气。他用朴素的语言,谈论真相、美、信念、痛苦、祈祷、当下等终极问题。这些讲述坦率、幽默、智慧。作为与众不同的生命引领者,他说“宗教的目的从来不是跟从宗教本身,而是透过教法去改变自己”。他祈愿所有的读者,“读到这本书后,不是增添了某种知识,而是成为一个放松、自在、清净的人,成为智慧的勇士。生活不再是一个障碍,而成为一个欢乐的游戏”。
  •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用佛的境界道的胸怀点释人生

    从淡泊、立身、烦恼、随缘、平常、包容、谦逊、信念、精进、学问、交友、生活等方面,以清新的语言和生动的故事,多角度、多层次地阐述了佛家和道家博大精深的思想,揭示生活妙理,点破世俗迷障,以睿智的机锋给世人以深刻的启示,为世人指明人生的方向,是滋润心田的一泓清泉,是治疗苦病的一剂良方。
  • 步步莲花

    步步莲花

    本书讲述了赵朴初先生的一生。赵朴初先生是中国当代的佛教领袖、著名的书法家、诗词曲大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但他非常谦虚,自称一生只有三事值得挂齿,即送难民参加新四军、在印度纪念泰戈尔百年诞辰会议上和印度文化部长唇枪舌战、与日本佛教界发起了纪念鉴真的活动。
  •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佛门100种消除烦恼的方法

    人生之所以滋生烦恼、苦痛,只因人之本心远去,心为俗世尘埃所染,身为名利之欲所苦,拿得起却放不下,让自己成为一只“负重的骆驼”,艰难前行,不知何时会被“最后一根稻草”压下。听从佛陀的劝诫,清扫心灵的尘埃,也就远离了烦恼苦痛的人生,修得了欢喜圆满的人生。
  • 隋唐三教哲学

    隋唐三教哲学

    《隋唐三教哲学》阐述隋唐时代的儒佛道三教哲学,运用过去较少涉及的儒教经注、佛教北宗材料,把老庄等作为唐代道教的主流。认为安史之乱是导致隋唐哲学发生根本转折的主要事件;转折使儒教哲学趋于建立自己的心性论,使佛教诸宗归禅,使道教丹术理论心性化。分析深入,且揭示三教哲学发展趋势。
热门推荐
  • 爱情不解之谜

    爱情不解之谜

    本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富二代隐姓埋名寻求平常人的生活,爱情婚姻,事业.而在这个现实社会中,让他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精彩生活,以及人生百态的社会和人性的善良与丑陋....
  • 如香似沐

    如香似沐

    相思苦,情难舍,恨易长,再回首,已是断人肠。一次天界庆典,引起一段百年前的神魔之恋。为拯救万物生灵,神界的晚香颜、人界的鱼小光、吴离兮与仙界的烟霞踏上了寻找十大神器之途。
  • 东北军

    东北军

    1940年冬,东北抗联司令杨靖宇带领六个士兵,在长白山中与两个日伪挺进队六百余人周旋,挺进队的首领程斌曾是杨靖宇的部下、兄弟,对杨靖宇的战略战术极为了解,仗着兵强马壮,弹药充足,数次将杨靖宇逼入绝境。而杨靖宇用其惊人的身手、计谋、毅力与忠勇,屡屡脱险与反击,成就了长白山上,最著名、最悲壮、最令人热血沸腾的英雄传奇。
  • 我整个青春的喜欢

    我整个青春的喜欢

    这个世界上没有谁离不开谁,青春过后留下的伤痛该怎么去化解,异地,远嫁真的是阻碍吗
  • 网游之重回二十年

    网游之重回二十年

    被人暗害的200级五阶剑帝重生回到20年前,地球大灾变发生的那天。带着无尽大陆20年的记忆,他又进入了无尽大陆。凭借记忆,他一步步的抓住先机,获取金币,获取装备,获取独一无二的强大道具。再次进入无尽大陆的他带领帮会参加各种大战,海岛争夺战,无尽大比武,百国大战,探索未知的无尽大陆,一步步踏入神位,剑指天下,然后打穿无尽大陆,带领全人类返回地球。Ps:如果喜欢,你可以点击收藏。交流群:232652889
  • 求索之星空问道

    求索之星空问道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是一个少年一步步修炼,最后踏上宇宙星空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提薪靠运动

    我提薪靠运动

    当你在困难的时候,是否希望散步都能有工资拿?『金钱详情:两分钟前,您开始散步,运动时长93秒,运动强度系数为0.1,则您获得收益9.3元』这是一个希望宿主能健康的系统。
  • 在混乱的时空中

    在混乱的时空中

    祝玖影最倒霉的就是遇上个扫把星师父,留下一大摊子因为误开昆仑镜产生的破事。秦始皇,唐高宗,汉哀帝,你妹啊,还有谁!不玩儿了,谁惹的事谁收拾,滚蛋吧,神经病们
  • 被霸总反虐之后我哭了

    被霸总反虐之后我哭了

    母亲被小三逼死,鸠占鹊巢,把幼小的她扔到农村自生自灭。十年后,家人把她从农村接回来,逼她嫁给一个侏儒残缺的可怕怪物,来获得利益。难道这些人真觉得她俞子凝会像母亲一样善良懦弱又愚蠢吗?呵呵!胆小拘束,无知愚蠢,这些典型的土包子形象都是她的保护色。暗地里虐后妈,打渣姐,惩罚负心爸,修理重男轻女的奶奶,还有那些渣男渣女和小三,都被整得惨绝人寰……她扮猪吃老虎游刃有余。还有那个残暴嗜血,侏儒残缺的未婚夫,等着接招吧……咦,她的未婚夫咋跟传说中的不太一样?……郝予说:“我老婆温柔可爱,善良大方,是难得一见的好女人。”那些被俞子凝残害过的人哭诉:“还要不要脸了?”郝予说:“我老婆知书达礼,待人处事友善热情。”那些被俞子凝黑过电脑的人哭诉:“真他么的热情过头了。”郝予说:“我老婆贤良淑德,以夫为天,什么事情都听我的。”众人嘲笑:“你膝盖下的榴莲壳够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