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83500000084

第84章 佛教的历史演变与文化内涵(1)

佛教的创立和发展

公元前,在世界一些地区出现了人类文化的高潮,在地中海伊拉克一带,形成了犹太教和古希腊罗马哲学这些文化潮流;南亚地区,印度婆罗门教和佛教形成;在东亚地区,道家、儒家学说形成,这在文化界称为"文化的轴心时期"。这几个系统的文化,对于后来文化的发展具有很大意义,它们分别形成在两河流域、恒河与印度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佛教是一位叫释迦牟尼的人创立的,这是一位历史人物,他当时是尼泊尔一带一个国家的王子,已经结婚生子,但是很可能对政治不感兴趣,他喜欢探究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关系方面的问题,所以出家修行。后来他的学说被很多人接受,而且创立了一种宗教,就是佛教。

佛是什么意思呢?佛就是觉悟的意思,我们要有共产主义的觉悟,佛教它也讲自己的觉悟,并且要帮助他人觉悟。觉悟什么呢?就是人生、世界、宇宙以及人生在世有什么价值,人生的理想、本质和实现理想的道路方法是什么,探讨的是这些问题。总体来说,着重是解脱人生的痛苦。人生来是痛苦的,生老病死就是痛苦,人生都有理想有追求,但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不是你所希望的都能实现,而且人会死亡,这是客观必然。释迦牟尼认为人都有痛苦,如何解脱痛苦,佛教有解脱主义传统,它和儒家不一样。儒家认为人生是快乐的,是以人本主义为传统的,以人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来考虑一切问题,探讨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是自然主义传统,道家的自然不是指自然界,而是自然而然的意思,一切客观事物的本性都是自然的,尊重一切事物的自然、自由和它自身的本性。佛教解脱主义传统补充了中国儒家人本主义传统和道家自然主义传统,所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有三个传统。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之后,就不断地传播开来,大约过了一百年,佛教内部发生了分化。我们可以看到,在人类历史上,任何宗派、宗教、学派、流派,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必然要走向分化,这是一个普遍规律。印度佛教逐步分成了20个派别,历史上把这一段时期叫做部派佛教。大概过了几百年以后,又形成了一个新的派别,叫做大乘佛教,以前的佛教称为小乘佛教。

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有什么区别呢?大乘佛教主张个人解脱不能离开群众性的解脱,只有大家普遍解脱了以后,个人才能求得解脱;小乘佛教追求的是个人的解脱。我们看到庙里的罗汉,就是追求个人解脱。大乘佛教主张群众性解脱,这就叫做菩萨。菩萨是什么意思?就是自己解脱也要帮助别人解脱,要普度众生,这是它们之间的重要区别。小乘佛教认为佛只有一个,佛不是神,更不是创造世界的主宰,佛是一个历史人物,是个思想导师,是指引人们求得解脱的一个导师。在宇宙人生的看法上也不一样,小乘佛教认为,事物是真实存在的,它的本质不是空的。大乘佛教认为,无论是人类和客观事物,现象是有的,但其本性都是空的。大乘佛教的发展经过了五百年左右,佛教开始密教化。密教就是认为其修行是秘密的,比如说念咒、心里钻研佛以及一些手势等等,就是秘密的。有了密教以后,就把以往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称为显教。显教是要讲出道理,显示出来,把人生宇宙的本质是什么、人生为什么痛苦、如何解脱等这些道理讲出来。现在西藏地区就是以密教为主的。

大约从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由于******教的侵入,佛教在印度被消灭了。消灭不是消亡,消灭和消亡不是一个概念,所以印度没有佛教了。因为******教反对偶像崇拜,所有的寺庙都被摧毁了。佛教奉行和平主义,他们是不抵抗的,很多和尚纷纷跑掉了,去往尼泊尔、中国西藏等地区,不走的话,就可能被杀掉。在19世纪,又由斯里兰卡一个居士把佛教传回了印度。因为当时印度主要是印度教,所以就在贱民(印度的一种等级划分)当中发展佛教,但是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作用都很微小。这是佛教在印度的创立和演变的大概情况。

佛教的对外传播

印度的佛教还没有被消灭之前,就开始向外传播了,传播的路线大体上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向北,一个是向南。向北又分三条路线,从巴基斯坦、阿富汗、中国新疆,一直传到中国甘肃、陕西、河南洛阳这一带,到了中国内地。这条路线传来的佛教,后来都用汉语翻译出了经典,这支叫做汉传佛教,也叫做汉语系佛教。这个系统的佛教后来又由中国向外传播,传到了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这三个地方,其中受影响最深的是日本,因此,和日本的文化关系是最为密切的。北传的第二个系统是往北进入中国西藏地区,和西藏当地原来的宗教结合成了藏传佛教,经典是用藏文翻译的,我们一般称藏传佛教为喇嘛教。藏传佛教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后来传到了四川、甘肃、青海以及蒙古、西伯利亚一带,20世纪以来,又传到了欧美。北传的第三个系统,从缅甸往北传到云南地区,特别是傣族地区,那里是用巴利文翻译经典,叫巴利语系佛教。在中国,既有汉语系佛教,又有藏传佛教,还有巴利语系佛教。印度佛教被消灭以后,其主要的内容都保存在中国,所以世界的佛教徒一般称中国为佛教的第二故乡。后来印度佛教是通过中国传到世界各地的,这是一条北传的大路线。

向南传到东南亚地区,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和柬埔寨,向这些国家传播的内容,和我们云南傣族地区的是一样的,都是上座部佛教,就是主张只有一个佛,而且认为佛是导师,不是神。

现在佛教传到欧美,甚至是世界五大洲,这个贡献最大的是中国台湾的星云大师,他在五大洲都有寺庙。另一位,我个人看来是河南少林寺的释永信法师,他把汉传佛教推向了世界,这是向外传播的情况。

中国佛教大概在1世纪左右通过西域传到了中国的洛阳,当时有没有传到太原一带,这我不太清楚。起初中国人怎么看佛教的?那时认为它是道术,佛神通广大,有很多神异的功能。有时也把它理解为中国的孔子、周公,不了解佛教所讲的佛是觉悟的意思,是对宇宙人生本质的觉悟,后来慢慢知道佛教原来是这样的。经过不断发展,佛教在中国形成了很多学派,到了隋唐时期,形成了很多宗派,有律宗、三论宗、净土宗、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和密宗等,其中净土宗的创立和山西关系很密切。华严宗主张现象和本质都是圆融的,是相互贯通的。这些宗派的形成,是当时佛教发展的顶峰,中国当时的思想家、哲学家都集中在佛教、佛门里面。大家都知道玄奘,他当时在印度被认为是佛教界水平最高的一位,给中国人争得了荣誉。佛教在隋唐发展到顶峰,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的,从顶峰慢慢会走向下坡,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宋朝以后,佛教就逐渐走向衰退。到了明清时期,佛教实际上是很不景气的。进入近代后,中国佛教也不景气。后来就有人提出要改革汉传佛教,提出建立人间佛教,佛教不在别的地方,就在人间。为什么要提出人间佛教的理念呢?佛教是以人为中心来思考问题的,不能关在深山庙门里面脱离了群众,脱离了实际,脱离了现实。人间佛教是当前汉传佛教的主流。这是中国佛教的一方面情况。第二个方面,大概7世纪的时候,佛教传到了西藏,就是藏传佛教,它成了藏族全民族性的宗教,和汉族地区不一样,因为汉族地区有儒学、道教。傣族地区佛教传入的时间大致也是7世纪左右,主要是在云南地区。这是中国佛教演变的基本情况。通过上述三个方面,使大家对佛教的历史面貌有一个大概了解。

关于佛教信仰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信仰是其核心性的文化内涵。信仰分为两个方面,内在信仰和外在信仰。

内在的就是思想性的,佛教内在信仰最核心的是四个字"因果报应"。所谓因果报应就是说你做的因,就有相应的结果,善因就得到善果,恶因就得到恶果。佛教认为人的活动分为三个方面,就是"身、口、意"。身就是行为、行动,口就是言论,意就是思想,有的时候不一定表现出行动,有的时候表现出行动,这都是由意识支配的。每个人的活动离不开这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有三种性质,包括善的、恶的、中性的。中性就是无所谓善恶的,比方说,山西人喜欢吃酸的,浙江人喜欢吃甜的,四川、湖南人喜欢吃辣的,这都是中性的,不涉及善恶。

另外,佛教认为人有三世,过去、现在和未来。这改变了中国人的人生观,人不仅是现世的,还要追求未来。比方说现世不太好,很痛苦,那还有来世。所以有些信佛教的人,他是不怕死的,认为可以更早地轮回,未来比现世更好。当然,这就涉及灵魂的问题了。报应有三种,一种是现在的报应,叫做现报,你可能前生做了善的、恶的事情,形成了现在的状况,这就是现报。另一种生报,是指生命存在的这个阶段,当下就有报应。比方说,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别人有困难他经常帮助别人的人,当他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可能别人也乐于回报给他;如果一个人是孤家寡人,那可能他遇到困难的时候,别人对他也比较冷漠,这就是生报。还有后报,社会上有人对佛教的报应理论存在怀疑,为什么许多时候好人境况却不好,坏人生活得却很好?佛教认为,这是还没有得到报应的,还有后报呢。

因果报应思想一般被认为是迷信,但我认为佛教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种理论的取向,还是有参考意义的,值得我们参照。一个国家、民族,其国民有因果报应理念好还是没有好?有因果报应理念就知道他做的事情下一步的结果,不是一切都无所畏惧的。有的事情是需要畏惧的,不能去冒犯的。我记得日本有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获奖后,致答谢词时说,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是人类最美好的思想。他这句话值得我们思考。

同类推荐
  • 顿悟开承地

    顿悟开承地

    本书是中国禅都文化丛书之一,讲述惠能不仅是佛教禅宗派的六祖,是佛教的一位大师和领袖,而且是中国禅学文化的创始人,是中国和世介思想史、哲学史上重要地方的思想家、哲学家。特别是,他创始的禅学文化,典型地体现了珠江文化的传统特质,尤其是在中古兴旺时期的思想文化意识,体现了珠江文化在古代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标志着珠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的明显区别,创造了与孔子的儒学、老子的道学并驾齐驱、广传天下的一套完整哲学——禅学。
  • 中国的佛教

    中国的佛教

    佛教创立者释迦牟尼姓乔答摩,名悉达多,大约诞生于公元前565年,逝世于公元前485年,活了80岁,与我国春秋时代的孔于是同时代人。在他“觉悟”之后,被尊称为佛陀,意为“觉悟者”。释迦牟尼也是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这是因为他出身于释迦族的缘故。
  •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释

    看得开,放得下,本焕长老最后的开释

    106岁高寿的本焕长老,在清明节前安详化归而去。总结他的一生,刺血写经、燃臂孝母;忘身求法、建寺安僧;弘法利生、行愿大千。世界浮躁,如何静定?生活的节奏那么快,烦恼那么多,如何解脱?对待名利财富,如何看淡、善用?对待生死,如何超脱?本焕长老给了一个答案:看得开,放得下。
  • 印度智慧(引进版)

    印度智慧(引进版)

    本书绝非是对某事的定论,它只是为那些开始向印度学习的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些可能的途径。因为本书旨在帮助读者开始一种对知识和灵性的探求,提供了一些特例,通过它们,读者可以看到某种新事物,然后反观自我——新的神性形象,然后再回到自己对神的理解。尽管有很多机会可以进行卓有成效的对比,但我只是偶尔地在实际中进行除印度教以外的宗教传统对比,而其中大部分我用的对比来自《圣经》。当然,因为我是罗马天主教徒,以那种背景执笔写作,我所讲的任何事情可能在本质上都非常具有基督教和天主教的味道,但是如果这一点能被认可并牢记在心,就不会有什么问题,毕竟我们总要有个起点。
  • 千手观音传奇

    千手观音传奇

    对于观世音菩萨,世人皆知其号,却鲜知其身世故事。相传在远古的东方,有一个喜怒无常、暴戾凶残的婆袈国妙庄王,他听信了城隍老爷之计,在御花园向天讨子,许下大愿。谁知,愿大生灾,竟惹出一段曲折离奇的故事来。为救人间生灵,慈航道人投胎下凡,成为妙庄王的三公主,取名“妙善”。三妙善自幼聪明俏丽,从小念经修行。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三妙善为国解难,智斗金仙国王子,妙庄王却淫威逼嫁。从此,三妙善人生道路崎岖坎坷,九死一生,受尽磨难。她一生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终成正果。三妙善是如何使盗贼改恶从善?如何使十月百花齐放?如何使炒熟的菜籽发芽?如何把热茶同时送到五百位尼姑手上?如何身上会长出千百只手?传奇故事引。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辉煌万道

    辉煌万道

    苍茫天地,唯我人族不朽!辉煌万道,只我天道独尊!
  • 魔王绝宠:至尊废材妃

    魔王绝宠:至尊废材妃

    魔王绝宠:逆天小狂妃慕家有傻女,胆小懦弱,任人欺凌,一朝重生,风云变色。打怪虐渣样样不落,收灵植灵兽不亦乐乎。当她遇到了他……他是帝国美貌无双的宸王殿下,残酷冷血,杀伐果决,唯独一眼认定了她。“站住,本王自我介绍一下。”“?”“性别:男,爱好:你!”这是一个她在外面翻天覆地,他在后面实力护妻的绝宠故事。
  • 无限星海

    无限星海

    一个生性淡薄、习惯安于现状的人,在命运的安排下被强征入伍,加入将星璀璨的联邦海军,他能做些什么呢?逆流而上?随遇而安?还是....暗潮涌动的无限星海之上,随着旧时代所造就的英雄们渐渐老去,退出历史舞台,一位位新时代的英雄摩拳擦掌、前赴后继,共同谱写出一首悲壮绮丽的战争史诗。PS:房贷和奶粉钱让人压力山大,不得已放弃自由的时光坐在这里勤恳码子,房贷20年,孩子没上幼儿园,所以,大家放心。
  • TFboys之爱你从未改变

    TFboys之爱你从未改变

    在这个樱花的季节,三个懵懂的少年和三个美貌的女孩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春去秋来,那个十年后。你还记得我吗?是谁说过要爱我一辈子?摩天轮的爱恋,迟到的表白。黑板上的128vey8u,傻傻的爱恋。大街上的亲吻,有些难以忘怀。在这里,浅夏诺璃邀你一起进入本书。你,就是主角。在这里,你可以看见世间的爱恨情仇。领略人间的真爱,和友情的背叛。总之,欢迎你的加入。宇宙无敌萌哒浅夏诺璃至上
  • 祖国祖国

    祖国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我爱你,我的祖国母亲,让我为你唱一首歌,赞美你的伟大和辽阔。
  • 放养式修仙

    放养式修仙

    别人穿越,天生的主角,被命运各种宠爱。而我穿越,铁打的废物,被系统百般折磨。别人是家养的宠物,受尽恩宠。而我是放养的弃儿,受尽磨难。学啥啥不会,干啥啥不成。被上帝放养的怎么了?什么御兽厨神,什么修仙练武,老子全都要!
  • 秋声集

    秋声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万界大游历

    万界大游历

    屌丝男士获得穿越系统,后开始的无限装逼之旅目前目标定为:龙之谷——狐妖——斗破——斗罗其他后续再定~
  • 诸法无行经

    诸法无行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