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83100000006

第6章 清代嫁妆的整体描述(4)

如果说嫁妆中含有舅姑丧服不符合人情、伦理,那么嫁妆中有寿板、棺材则体现出母家对女儿全方位的关怀。广东大埔的嫁妆中,有“新人夫妇百年后所需寿板”②(《民国新修大埔县志》卷一三,《人群志·礼俗》,民国三十二年铅印本)。台湾也有此俗,妆奁中“有供其死后所用之寿板,或用金子制一小棺木模型,其值实符棺柩之价格”③(台北市志》卷四,《社会志·风俗篇》,1957年至1980年铅印本)。在嫁妆中陪送棺木,并不表示女家对婚姻的不满,而恰恰体现出娘家对于女儿的关怀备至。《民国新修大埔县志》原文是这样记载的:“铺排妆奁等物,多者或至新人夫妇百年后所需寿板均备,排列余里”;而《台北市志》为:“嫁妆多寡,视贫富而定。其谓‘全厅面’,即指厅堂需用之椅桌、垫案、神灯、花瓶等具,一式全套齐备。又如妆奁一块田地,以表示分配一份田租。亦 有供其死后所用之寿板,或用金子制一小棺木模型,其值实符棺柩之价格。”①(《民国新修大埔县志》卷一三,《人群志·礼俗》,民国三十二年铅印本;《台北市志》卷四,《社会志·风俗篇》,1957年至1980年铅印本。此外台湾《南投县志稿》(卷六,《风俗志》,1954年至1979年铅印本)中也有陪送“金制棺材”的记载) 我们之所以将原文罗列,是想通过上下文让大家得知陪送寿板或棺材的背景。两种方志所描述的寿板和棺材,都是富裕人家的陪嫁,大埔为“多者或至新人夫妇百年后所需寿板均备”,而台北则只有“全面厅”这样豪华的嫁妆中才包含寿板、棺材。为简便或美观,女家可将此奁物改为金子制成的棺材模型,以示将来可用此金换取真的棺材。富裕之家将生前死后的一切应用物品全部筹备整齐赠送给女儿,唯恐遗漏,以致女儿在婆家受苦。一些妇女单凭借娘家的陪送即可一生衣食无忧,这其中当然包括去世后要使用的物品。此外,寿板、棺材做嫁妆,还与广东、福建一带重陪送的风气有关,当地有谚语云:“有钱嫁女,无钱教子”②(《平潭县志》卷二一,《礼俗志》,民国十二年铅印本),女儿的妆奁陪送必多、种类必全,以致丧葬用品也都包括进来。

2反映儒家文化的嫁妆

清代奢靡之风盛行,严重影响到人们的婚嫁习俗,许多地方陪嫁,富家以“丰奢为荣”,中等以下家庭“相率效尤”,婚礼中弥漫着浓重的铜臭味。针对这样的社会风气,不少士人不以为然,不随波逐流,坚持用俭朴淡雅的方式陪送女儿嫁妆。

故宫博物院现藏有郑板桥的一幅兰花作品,是他当年赠送给女儿的嫁妆。画上题有诗一首,并有落款:

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

最惭吴隐奁钱薄,赠尔春风几笔兰。

乾隆戊寅,板桥老人为二女适袁氏者作

可见,这是乾隆二十三年(1758),郑燮于次女出嫁时所作,用此画和画中的春风兰花作为女儿的嫁妆。诗中的“吴隐”系《晋书·良吏传》中所载的吴隐之。吴隐之为官清贫,女儿出嫁时,“婢牵犬卖之,此外萧然无办”①(《晋书》卷九十,《良吏》,2343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郑板桥一方面认为,自己与吴隐之一样的两袖清风,不能给女儿丰厚的嫁妆;另一方面又认为,自己以春风、幽兰嫁女比起吴隐之的“卖犬嫁女”又要雅致得多。

据说诗人袁枚也有类似的行为,其小女儿出嫁时,袁枚除陪送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外,又赠《嫁女词》一首: 姑恩不在富,夫怜不在容。但听关雎声,常在春风中。②(参见《名人嫁女趣话》,载《江淮文史》,2001(1)) 勉励女儿不要在意财富和美貌,要有宽阔的胸怀和高雅的情趣,这也是袁枚送给女儿的精神财富了。除了诗画作品外,还有以书籍做嫁妆的,一些书香门第女儿出嫁,备办其他嫁妆的同时也会准备一些书籍,供女儿婚后阅读。由于清代许多士人家庭也送女孩读书识字,她们在出嫁之前就有阅读书籍的习惯,父母陪送一些书籍,一方面鼓励她们继续学习、知书达理,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家庭的文化特色。据说思想家王夫之和文学家蒲松龄都曾以自己的著作《读通鉴论》、《尚书行义》和《聊斋志异》作为女儿的奁赠。③(参见《名人嫁女趣话》,载《江淮文史》,2001(1))

嘉庆元年(1796),山东学政阮文达迎娶曲阜孔氏为妻。孔氏乃孔子七十三代长孙女,为“昭字辈衍圣公孙女、宪字辈衍圣公女”,名璐华,自号“唐宋旧经楼”。在儒家文化备受推崇的清代,孔府嫁女无疑是一件盛事。阮孔婚礼于杭州举行亲迎仪式,“以钱塘门外为公馆”,“礼仪舆服,隆于一时”,“杭城内外士民妇女观者以数万计”。有人赋诗云:“压奁只用十三经”③(参见徐珂: 《清稗类钞·婚姻类》,2054页;瞿兑之: 《杶庐所闻录》,36页。由于阮孔婚礼“当时以为盛事”,许多书籍都对此有记载,据《杶庐所闻录》载,《雷堂庵弟子记》和《履园丛话》等书也有详细记录)。孔府是儒家文化的标志,同时也是贵族大地主的典型,而阮文达于乾隆末年任山东学政,嘉庆元年“以阁学督浙学”,也算得上达官显贵,在这样盛大的婚礼中,孔氏的嫁妆之丰厚可以想见,当然不会只有一部《十三经》。然而相对于嫁妆中的其他财物,这部《十三经》却为时人所瞩目,它映衬出阮孔婚姻的文化品味,体现出孔氏嫁妆的与众不同之处。

清末,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嫁妆更加丰富多彩,一些陪嫁物品是前人所没有、也不可想象的。譬如河南某观察员丧偶,续娶一女学生。女方送嫁妆时,只有“一亭”,亭中“置其毕业文凭”,舁而过市。“人有视之者,则一初等女小学堂之文凭也。”①(汪康年:《穰卿随笔》,137页) 以初等小学的毕业文凭作为嫁妆,一方面体现出女方对于文凭的重视和骄傲,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晚清女子教育的发展状况,可谓具有时代文化色彩的嫁妆了。

在前文讨论嫁妆的种类时,我们没有提及诗画作品或者书籍、文凭等,因为这些的确不是清代嫁妆的主流,只有少数的书礼之家如此陪嫁。但是,这些陪嫁物品为清代的嫁妆增添了不少色彩,我们在研究嫁妆时不应将其忽视。

3反映生育文化的嫁妆

在“男女之大防”的传统时代,女子在婚前所接受的都是三从四德、“无才便是德”等教育,要她们学会恭谨、服从,而对于“性”往往一无所知,这就需要母亲在结婚前夕对女儿进行性教育。但是,这种母女之间的交流也往往难以启齿,许多地方利用嫁妆中的一些物品暗示女儿夫妇之义。比如民间木版印制的“嫁妆画”在清代很普遍和流行,它是一卷教授初婚男女性知识的图画,父母将这卷图画放在女儿的嫁妆中,女儿看了图画自然明白,省却了婚前的“难以启齿”。除“嫁妆画”外,还有其他的许多类似物品,比如一种瓷器称为“压箱底”,“外形多作水果状,有盖,内藏一对呈交合状的男女。平时,人们把它放在箱底以辟邪,到了女儿出嫁前,母亲把‘压箱底’取出来,揭开盖以示女,让她体会‘夫妻之道’”①(刘达临:《浮世与春梦》,291页,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5)。

人们更多地通过一些更加委婉的方式来表达性和生育的含义。比如,许多地方婚礼中都有此类行为:新娘到达男家后,奉上面条、水饺、饽饽等食品(以各地习俗而不同),食物故意没有做熟,然后问新娘:“生不生?”新娘回答:“生。”即皆大欢喜。再如山东博山、临淄一带,妆奁内必多藏枣、栗等果品,以取“早立子”或“早利子”的谐音,表达了人们对于婚后早育、多育的期盼②(参见《博山县志》卷四,《风俗》,乾隆十八年刻本;《临淄县志》卷一五,《礼俗》,民国九年石印本);直隶武安在抬送嫁妆时,“并有抬花子数升者,盖取多子之义”,也是这个含义③(参见《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462页)。

福建、浙江等地的嫁妆中,子孙桶为必不可少之物。“子孙桶” 即马桶,并非雅物,但是由于其名称吉利,有“多子多孙”的含义,遂成为嫁妆中的必需品。台湾基隆,抬送嫁妆时一定要用子孙桶殿后,体现出其在嫁妆中的特殊位置。④(参见《基隆县志》第十一篇,《风俗篇》,1954年至1959年铅印本)此外,杭州婚姻习俗中有“包房”一说,即“女家不发妆奁,由男家代备箱笼桌椅等物”,筹备好之后,“先一日送往女家以便装置衣服”。这是针对女家无力办妆的一种应对措施,但是,“包房”中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嫁妆男家都可以筹备,“惟子孙桶男家不备,必须由女家送来也”,取新妇给男家带来多子多孙的含义,也体现出人们对于生育的重视。

湖南嘉禾习俗,陪送嫁妆以被褥为重,“凡奁尚被褥,谓之‘铺陈’,有多至九者,分为头扛至若千(干)扛”。之所以称“扛”,是由于“铺必以枞荐卷之,二人以木舁之”,扛送至男家。富家扛数众多,但以头杠最为重要。头扛的抬行者“必父母俱存之童子”,因为所扛内容为“鸳鸯被”。挑选父母俱存的男童来扛送鸳鸯被,其含义无需多言,还是盼望早日生育男儿。①(参见《嘉禾县图志》卷九,《礼俗》,民国二十七年刻本)

中国传统社会,婚姻的重要意义在于“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生育后代承接宗族香火,是婚姻的主要目的之一。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婚姻的这一目的也充分体现在嫁妆之中。

(第二节 嫁妆的提供者与陪送方式)

清代,嫁妆一般由父母为女儿筹办,并通过一定的仪式送到婆家。除父母外,嫁妆的提供者也可能是家庭的其他长辈、亲友,甚至是当地的官员、豪侠等,而陪送嫁妆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一、嫁妆的提供者

从清代的史料来看,大部分女性的嫁妆是由父母提供的,因为为子女完婚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父母的责任,他们有权决定子女的婚姻大事,而儿子成婚需要的聘礼,女儿需要的嫁妆也都由父母置备。女儿出嫁时,但凡稍有能力的家庭都会为其置办一份体面的嫁妆,即所谓的“奁妆丰盈,父母常情”②(《巩县志》卷七,《民政·民俗》,民国二十六年刻本),此处无需赘述。除父母外,亲友、拟制的亲属、夫家等都可能成为嫁妆的提供者。

1 “添箱”礼

清代许多地方都有“添箱”的习俗。“添箱”,也称“填箱”、“添妆奁”、“助奁”、“添房”等,即在婚前由女家亲友赠送部分生活用品,作为嫁妆。

添箱礼可以为衣料、刺绣、食品等,也可以是金钱,礼物的丰俭“以谊之亲疏而定”①(《武安县志》民国二十九年铅印本,转引自《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462页),越是近亲礼物越贵重,像外祖父母这样的重要亲属“有自添一担箱者”(兴宁)②(《兴宁县志》卷五,《风土志》,光绪元年刻本),或“衣饰则仅见外母家”(嘉禾)③(《嘉禾县图志》卷九,《礼俗》,民国二十七年刻本);而亲戚越疏远礼物则相对越轻微。对于亲友送来的添箱礼,女家要“书于柬,曰‘奁仪’”④(《江津县志》卷十一,《风土志》,民国十三年刻本),即将何亲友送何礼物清楚地登记在册,以备将来对方家庭嫁女时予以相应的还礼。也有的地方要对添箱礼即刻回复,如嘉禾于亲友添箱(当地称为“妆嫁”)时当即“答礼”:“凡女家于妆嫁必答礼”,答礼用“红绳、盥巾、女花帕”等物,“红绳市购,巾帕自织”,“有耗至千数百端者”⑤(《嘉禾县图志》卷九,《礼俗》,民国二十七年刻本)。以千百计的红绳巾帕答礼,无疑给女家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但也从中反映出添箱的亲友之多,礼物之盛。

“添箱”所赠的金银可用来置办新妇婚后所需的生活用品,其他物品则作为嫁妆的一部分,由女儿从娘家带到婆家,多用于婚礼之后分送婆家亲友。在敬宗收族的中国传统社会,一个家庭遇有婚嫁大事,族内众多家庭、亲友皆来相贺,这就需要大量的礼物分送馈赠,方为不失礼。如湖北黄安,成婚“次日行堂见礼,拜天地、祖先、尊长,出奁物分送家人”①(《黄安县志》卷一,《地理志》,光绪八年刻本);广东东莞、新宁、茂名等地将分赠给亲友的奁物称为“荷惠”,新妇“次日见舅姑、亲属,献币帛、帨履,曰‘荷惠’”②(《东莞县志》卷九,《舆地略·风俗》,民国十六年铅印本;《新宁县志》道光十九年刻本,转引自《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821页;《茂名县志》卷一,《舆地志·风俗》,光绪十四年刻本);浙江《路桥志略》记载,当地新娘拜见舅姑之后,“复以被褥、鞋帽等物馈送舅姑及亲属,曰‘分妆’”,并说:“吾乡婚嫁仪节虽太觉繁重,然告朔饩羊之礼犹有存者,惟分妆、送礼二事最为糜费。分妆,须由新妇母家预备被褥、衣料、鞋帽、杂件分赠亲戚与婢仆,且及婢仆之相熟者。以分妆之丰啬为体面之荣辱,而女家之贫乏者或因此而影响及于婚姻问题焉。”③(《路桥志略》民国二十五年杨绍翰排印《崇雅堂丛书》本,转引自《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858页) 上至公婆,下至婢仆都要分赠礼物,使得“分妆”成为婚礼中最为繁琐、靡费的事情,当然,也是婚礼中重要的仪式之一。如果此事处理不当,很可能引起婆媳、妯娌、亲友之间的口角,以至影响到婚姻问题。而“分妆”所需要的贵贱不一、数量庞大的礼物,仅凭娘家很难备办齐全,一般而言,除婚后送给舅姑等重要亲属的礼物由娘家甚至新妇本人认真准备外,其他分送较疏远亲友的礼物大部分来自“添箱”。譬如湖南辰州“嫁女用嫁履盈筐,庙见后以送其夫族”④(《中国风土志丛刊》第9册,《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六,1144页)。亲友“添箱”的礼物虽然算不上贵重,如上表中,嘉禾县“添箱”,“率以片糖、烟叶,片糖以备婿家吃糖茶,烟叶以备新娘馈客烟也”⑤(《嘉禾县图志》卷九,《礼俗》,民国二十七年刻本),以及其他诸如鞋子、巾帕等物,许多都是女家准备不及的细小物品,“添箱”礼尽管不是嫁妆的主体,却是对父母所筹备嫁妆的重要补充,在婚礼中的作用不可低估。

2亲属提供嫁妆

除父母外,兄长、叔伯等近亲也是女性嫁妆的主要提供者,特别是在那些父母已经过世,或者父母虽在却老迈病弱没有经济能力为女儿提供嫁妆的家庭,嫁妆多靠近亲提供。如清代名臣骆秉章之妻金氏,嫁妆十分丰厚,骆秉章正是凭借妻子的财力和金家的经济支持而功成名就。金氏的婚姻大事由其兄长决定,嫁妆也是由兄长提供的①(参见徐珂:《清稗类钞·婚姻类》,2077页);再如曾国藩之女曾纪芬共有三千两银子的嫁妆,其中一千两为叔父曾国葆的遗产,则是叔父提供了纪芬的部分嫁资②(参见曾纪芬:《崇德老人自订年谱》,19页);清人龚炜之妻自幼失母,其父托孀姑王夫人“训育之”,“夫人爱之甚,临没亦授产五十亩”,龚妻的奁田由姑母提供③(参见龚炜:《巢林笔谈》,23页)。

除具血缘关系的亲属外,还有一些拟制的亲属,如义父母,也是嫁妆的提供者。如郑成功的母亲翁氏被日本国王认为义女,其“妆奁甚盛”,由日本国王提供。④(参见《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六辑,《台湾外记》,73页,台北,大通书局,1987) 光绪年间,某道监察御史阎锡龄,为子娶木商女,“女曾认某福晋为义母”,迎娶时,“妆奁多至百余起,璀璨耀目,半为福晋所赠,远近争羡艳之”⑤(徐珂:《清稗类钞·婚姻类》,2108页)。江夏陈芝楣,原聘商人之女,后父亲去世,家境贫困,“乃奉母命至江宁,贷于外舅外姑,供秋试赀”,不料“商拒之,且迫使退婚”。名妓李小红“悯之”,“慨赠五百金,劝回鄂乡试,且与订婚约”。明年,陈芝楣“成进士,中探花”,“商女忿,郁郁死,而商亦大悔”。为表示补救,商人将妓女李小红赎出,“为义女”,并“浼人为媒,奁赠十万金”⑥(同上书,2076页)。

3男方家庭提供嫁妆

同类推荐
  • 三国之赵云新传

    三国之赵云新传

    黑道大佬黑狼在快要一统C市之际,遭手下背叛而死,没想到醒来却投胎来到了三国,而他的名字叫做--赵云!面对众多名垂千古的人物,他在这乱世中将何去何从?是追随历史的脚步,还是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请拭目以待...联盟书系列表(按加盟日期排序)┎────┰───────────┰───────┰────┰─────┰────┒┃作品类别┃作――品―――名--称┃作-者-名-称┃完成字数┃更新-速度┃加盟日期┃┠────╂───────────╂───────╂────╂─────╂────┨┃魔法奇幻┃――制霸天下之傀儡战记┃永远的猪大哥-┃十八万字┃3K-10K/天-┃05/11/01┃┃东方玄幻┃―――――――血涅磐―┃――-刀大师-┃-五万字┃2K-5K/天-┃05/11/01┃┃铁血军事┃――――――翔龙传说―┃―-黑天魔神-┃十四万字┃5K-6K/天-┃05/11/02┃┃三国军事┃―――三国之赵云新传―┃―痴情的色狼-┃十一万字┃4K-6K/天-┃05/11/07┃┃魔法奇幻┃―――堕落的封印骑士―┃理性的修正者-┃十七万字┃3K-5K/天-┃05/11/07┃┃都市商海┃――――――打工皇帝―┃谁偷走了秋风-┃-五万字┃3K-5K/天-┃05/11/07┃┃都市玄幻┃――――――疯话血月―┃第二眼的迷醉-┃-七万字┃3K-5K/天-┃05/11/08┃┃网游玄幻┃――――――――异世―┃――尤娜の命-┃-二万字┃5K-10K/天┃05/11/08┃┃异世大陆┃――――――――匠魂―┃――12宿417--┃-三万字┃3K-5K/天-┃05/11/08┃┃东方玄幻┃――――――仁义三国―┃――――-CPA―┃十四万字┃2K-5K/天-┃05/11/08┃┃现代修真┃―――――――天心道―┃――――天闪―┃十六万字┃4K-5K/天-┃05/11/09┃┃西方奇幻┃――――――勇者传奇―┃――――明仁―┃十一万字┃20K/月――┃05/11/09┃┃异世大陆┃――――――铁血魔帝―┃――――血墨―┃十三万字┃2K-6K/天-┃05/11/10┃┃传统武侠┃—侠义这东西值几个钱—┃————寻逸—┃十二万字┃2K—3k/天-┃05/11/10┃┃异世大陆┃————————百川—┃———鹏之羽—┃—九万字┃4K—6k/天-┃05/11/11┃┃东方玄幻┃——————神兵天下
  • 三国之张氏王朝

    三国之张氏王朝

    泱泱华夏,五千年历史,却没有张姓王朝,令人叹息。这是一个托名张良后人,集结张良一脉,与三国群雄争霸天下,并建立起一个张氏王朝的故事。作者很喜欢三国,因为热爱所以动笔,故事遵循历史又架空历史,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圆一场三国梦。
  • 孔子

    孔子

    本书取材于《史记?孔子世家》、《论语》以及战国秦汉时代所流传的孔子传说事迹,大的事件基本上有出处,事件年代根据《孔子年谱》。作者将史料融会贯通,完成了这部接近百万字的巨著,殊为不易。儒家的理想就是要让世界变得和谐。和谐是万物存在的根本,天和则清,地和则宁,人和则安,心和则美。儒家和谐世界的心愿因此成为人类共同的希望之光。拍摄孔子,就是要重燃人类和谐精神的火种,把珍藏在华夏儿女胸中的和谐美德重新唤醒。
  • 马谡别传

    马谡别传

    这是一个另类穿越的故事,虽然意外穿越到了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而且是“名传千古”的马谡,理应有所建树!但他凭着那并不十分肯定的超前知识,还有那偏差颇大的历史印象,并没有成就一番事业,真是一言难尽……
  • 你知道或不知道的日本史

    你知道或不知道的日本史

    日本是一个让人或爱或恨而又可畏的国家,一个文雅与野性共存、政权频频更替的国度。它的民族善于模仿、勇于创造。日本,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19世纪之前的日本,是个普通的亚洲国家;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变成一个在20世纪横行于亚洲的国家。“二战”以后,战败的日本迅速成为世界上富有的国家——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匮乏,除了美国的扶持,究竟是什么因素使日本迅速成为令世界瞩目的强大国家?沿着日本的历史长河,看日本的风云变幻,了解日本的经济、文化、艺术。综览当下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你知道或不知道的日本史》,让你深入、全方位地了解日本。
热门推荐
  • 魔法默示录、焚冢

    魔法默示录、焚冢

    两个人、从小一起长大、一个熟悉了他身上淡淡的薄荷香、一个熟悉了他那冷酷的脸庞、他们约定彼此并肩战斗、用魔法捍卫世界和平、可誓言却总像是一个悲伤的隐喻、前世的轮回、注定了两人最终成为宿敌、逃不开、命运的开端相遇、走上分叉的路口、最后又交集、因为我们无法逃离、、、
  • 倾覆天下:只为牵个相公回家

    倾覆天下:只为牵个相公回家

    她是相府的庶出,自幼受尽磨难。相国府真正的千金却为了躲避当今圣上的指婚出逃,她代姐出嫁,一朝入深宫。他是大名鼎鼎的十二皇子,弑君夺位成为一国之君,灸国人人惧怕的恶魔,霸道而残忍。当看见自己未来的皇后竟然被轻易推落荷花池时,他的眼中尽是鄙夷。一个半点胆识都没有的女人,如何做他的王后?只是没想到士隔三日当刮目相看,她竟然只费费唇舌便轻而易举的招降了自己一直头疼不已的叛臣贼子……迎头又招来太子殿下的示爱……这样祸国殃民的女人,对于江山
  • 九星弥祸录

    九星弥祸录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驾崩于洛阳,新帝司马衷懦弱无能,一时间朝野上下暗流涌动,刚刚一统天下的晋朝江山岌岌可危。与此同时,“司马师遗训”的秘密被人揭开,江湖盛传,谁能得到遗训的内容,谁就可以拥有掌控天下的力量,对于一众野心家而言,传闻的真假俨然已不再重要,权臣、外戚、皇室、异族……各方势力轮番登场,更有神秘的前朝余孽在暗中推波助澜,江山社稷分崩离析已成定局,天下大势,谁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 萤火虫的晨光

    萤火虫的晨光

    洛萤:“不就是点个外卖吗?怎么还送了一个人啊!!!咦,这个人受伤了?”南骁宸:“不记得我了?傻丫头。”许多年前的一天下午,南骁宸抱着洛萤,安静的睡在沙发一旁,阳光轻轻落在两人身上,十分美好。
  • 极品云海

    极品云海

    一个平凡的男孩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在这里他会有什么故事呢?想知道的话就支持,《极品云海》吧!
  • 三生花途

    三生花途

    魔星现,仙墓开。此间少年奉师命寻找八王神器:一罩离火哀不争,一钟厚土怒邪残,一钵迟泽忧舞兵,一翼自在喜天高,一幡兴水思情难,一印镇山悲守敬,一鼓惊雷惊天下,一珠定风恐无息。一次次惊险寻宝探墓,一曲曲别情哀转缠绵,一步步天机人谋难料。身世成谜,仙魔乱战,天地棋局,少年该何去何从?
  • 穿成仙二代的生活

    穿成仙二代的生活

    【1v1,原创爆笑修仙文】步纯没有想到自己装比也就算了,没想到身边的个个都是装比,喜欢的人是天神历劫下凡,那个有钱的女人是魔后转世,那个经常帮忙的则是魔帝降世,而最爱哭的那个竟然是美人鱼的后代,还有那个男人他竟然是重生者,你们一个个装的堪比影后影帝啊,骗我这么久。他们:你TM才是真拿了奖的影后吧!空灵根也就算了,还是穿越者,这也就算了,穿越的身份竟然是神帝的小女儿,还有一个天神哥哥陪你下凡。步纯:这,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的啊。步言:妹妹,不要理这些凡夫俗子。如果这也算凡夫俗子,我这身份算啥?#马甲掉了怎么办,在线等,急#
  • 智慧做人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智慧做人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拿破仑有一句名言:“善做人者,就可以赢得世人最丰厚的回报。”一个人不管有多聪明、多能干,如果不懂得怎样去做人,最终还是会失败的。那些在社会上功德圆满、路路皆通的人,之所以能拥有完美的人生,就因为他们一生都在恪守一种既能善始亦能善终,又能韬晦亦能精进的做人智慧!
  • 秋云楼

    秋云楼

    沁云城人称第一美人竟是个戏子,有传言说这戏子是江湖中人。长期驻守边疆的熠王被召回沁云城,竟被拉去听戏,这下好了,一段孽缘开始了。。。。。。
  • 网游:女孩,放开那只禽兽

    网游:女孩,放开那只禽兽

    (正文完)【蓬莱岛社团出品】榜上有名怎么了,不还是把帐号拱手让人了?玩个小号就自在了?不还是被系统给耍的团团转?15级的新人背负着罪恶值,整天顶着红名跑她容易吗?好不容易走狗屎运拿到了门派掌门信物,结果只要死亡等级就清零,这不是坑爹呢?!“身为我的徒弟,你自然是只能被我杀。”多么狗血而少女的对白,只是,师父,为嘛你刚说完这句话就真把我给杀了呢?!并且爆走了身上唯二的装备,难道您是要您的徒弟以后穿着肚兜满地图的跑吗?在游戏里,总有那么几个奇葩,那么几个极品。最让她憎恨的却不是名单上打算封杀的仇人,而是设计组的那群J人。“女孩,放开那只禽兽!让我先来!”“……”“……你为什么杀我。”据说,那天的夕阳特别的红。据说那天,榜上的某高手,被人杀白轮回去了……【温馨提示】女主网游,全文走轻松路线。存稿丰富,更新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