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78700000024

第24章 儒家之流传

(西汉)司马迁

【导读】

本文选自《史记》卷一二一《儒林列传》。

从孔子游学者,相传有三千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收录孔子弟子六十七人,皆才华横溢之士。《论语·先进》将孔门弟子分为四类, 其中子贡长于言语,而子夏优于文学,两者似乎暗示着儒家后学将来的影踪。

子贡是卫国人,以敏于事理、善于言辞著称。孔子往来诸国,交接之事多倚靠子贡。子贡还擅长经营,在孔子弟子中家资最为殷实。他周游诸国,可与诸侯分庭抗礼。齐国大夫田常曾有意攻伐鲁国,为救鲁国于危亡,孔子派遣子贡出使诸国。子贡相继前往齐、吴、越、晋诸国, 拜会游说各国的执政者,最后终于挽救了鲁国的危难。子贡后来曾为鲁相,终老于齐国。战国时期往来于各国的客卿、纵横家之行事、地位, 多与子贡相近。

子夏是鲁国人,是孔子弟子之中的博学者,致力于研究古代礼制。子夏后来任魏文侯之师,魏国贵族纷纷从其学,其中著名的弟子有李悝和吴起。但是子夏的后学更多是教授古典学艺的教习,秦汉之间博士多近乎此一流派,如汉初定礼仪的叔孙通之辈。

与子贡、子夏相比,曾子在很长时间里影响微弱,其后学亦鲜为人知。与孔子、子贡、子夏等师长在政治上的积极活动不同,拘谨矜持的曾子更注意内心的自省。曾子的自省意味着古典政治理想向内心自觉的过渡,最后演变成孟子的道德先验论,不断寻求人类心灵的共鸣。

子贡派的变法家、纵横家在战国时期昙花一现。子夏派的博士、经师随着汉代的衰亡而没落。宋代儒学兴起之际,复兴者们最为钟情的却是早年颇受冷落的曾子一派,在古典时代终结后,他们依然以内心的自省为反观现实的参照。

太史公曰:余读功令,至于广厉学官之路[功令:此指国家颁布的发展教育、实施考核、选拔人才的法令。广厉学官:指扩大国学规模,提高教师素质。学官,太学里的教官。],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夫周室衰而《关雎》作[《关雎》:《诗经》篇名。司马迁认为此诗是用来讽刺周代政治的。],幽厉微而礼乐坏,诸侯恣行,政由强国。故孔子闵王路废而邪道兴[闵:通“悯”,可怜,痛惜。王路:即王道。], 于是论次《诗》、《书》,修起礼乐。适齐闻《韶》[《韶》:古乐曲名。相传孔子在齐国学韶乐专心,食肉无味。],三月不知肉味。自卫返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世以混浊莫能用,是以仲尼干七十余君无所遇,曰“苟有用我者, 期月而已矣”。西狩获麟,曰“吾道穷矣”。故因史记作《春秋》,以当王法,其辞微而指博[辞微而指博:语言简单但含义深刻。],后世学者多录焉。

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故子路居卫,子张居陈,澹台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贡终于齐[子路、子张、澹台子羽、子夏、子贡:皆孔子弟子。]。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厘之属[田子方、段干木:都是魏国名士,分别受学于子贡、子夏。吴起:曾受学于曾子。禽滑厘:墨子弟子,司马迁言其受学于儒门,未知据从何出。],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为王者师。是时独魏文侯好学。后陵迟以至于始皇,天下并争于战国,儒术既绌焉,然齐鲁之间,学者独不废也。于威、宣之际,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业而润色之,以学显于当世。

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陈涉之王也,而鲁诸儒持孔氏之礼器往归陈王。于是孔甲为陈涉博士[孔甲:孔子八世孙。],卒与涉俱死。陈涉起匹夫,驱瓦合适戍,旬月以王楚,不满半岁竟灭亡,其事至微浅,然而缙绅先生之徒负孔子礼器往委质为臣者,何也?以秦焚其业,积怨而发愤于陈王也。

及高皇帝诛项籍,举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岂非圣人之遗化,好礼乐之国哉?故孔子在陈,曰“归与归与! 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归与归与”至此:语见《论语·公冶长》]”。夫齐鲁之闲于文学[闲:通“娴”,熟悉。],自古以来,其天性也。故汉兴,然后诸儒始得修其经艺,讲习大射乡饮之礼。叔孙通作汉礼仪,因为太常,诸生弟子共定者,咸为选首[选首:首先被任命为官。],于是喟然叹兴于学。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暇遑庠序之事也[庠序:学校。见下文。]。孝惠、吕后时,公卿皆武力有功之臣。孝文时颇征用,然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

及今上即位,赵绾、王臧之属明儒学,而上亦乡之[乡:通“向”,趋向,赞同。],于是招方正贤良文学之士。自是之后,言《诗》于鲁则申培公, 于齐则辕固生,于燕则韩太傅。言《尚书》自济南伏生。言《礼》自鲁高堂生。言《易》自菑川田生。言《春秋》于齐鲁自胡毋生,于赵自董仲舒。及窦太后崩,武安侯田蚡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公孙弘:因熟悉《公羊春秋》而获得汉武帝宠信,以布衣身份平步青云。],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公孙弘为学官,悼道之郁滞,乃请曰:“丞相御史言[丞相御史言:汉代群臣上书,开头的固定格式。下文“制曰” 是引用汉武帝诏书中的话。]: 制曰‘盖闻导民以礼,风之以乐。婚姻者,居室之大伦也。今礼废乐崩,朕甚愍焉。故详延天下方正博闻之士,咸登诸朝。其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兴礼,以为天下先。太常议,与博士弟子[与博士弟子:给博士配备弟子。与,给予。],崇乡里之化,以广贤材焉’。谨与太常臧、博士平等议曰[太常臧:指孔臧,太常是官名。博士平:博士名平的,姓不详。]:闻三代之道,乡里有教,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其劝善也,显之朝廷;其惩恶也,加之刑罚。故教化之行也, 建首善自京师始,由内及外。今陛下昭至德,开大明,配天地,本人伦,劝学修礼,崇化厉贤,以风四方,太平之原也。古者政教未洽,不备其礼,请因旧官而兴焉。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太常择民年十八已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郡国县道邑有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者,令相长丞上属所二千石[令相长丞:指县一级的行政长官。二千石:指高于县的郡一级。],二千石谨察可者, 当与计偕,诣太常[与计偕,诣太常:跟随各郡国上计的官吏进京,到太常那里报到。计,代表郡国到朝廷汇报郡国情况的官吏。],得受业如弟子。一岁皆辄试,能通一艺以上,补文学掌故缺[通一艺:精通五艺中的一种。文学掌故:太常下属的小官。];其高弟可以为郎中者,太常籍[高弟:成绩优异。郎中:皇帝身边的低级侍卫官。籍奏:造册上报。]。即有秀才异等,辄以名闻[秀才异等:成绩特别突出的。辄以名闻:将其姓名上报朝廷。]。其不事学若下材及不能通一艺,辄罢之,而请诸不称者罚[请诸不称者罚:意谓有不称职的,荐举的要受罚。]。臣谨案诏书律令下者, 明天人分际,通古今之义,文章尔雅,训辞深厚,恩施甚美。小吏浅闻,不能究宣,无以明布谕下。治礼次治掌故,以文学礼义为官,迁留滞[此句晦涩。颜师古曰:“言治礼、掌故之官,本以有文学、习礼仪而用之,又所以迁擢留滞之人。”刘敞曰:“言治礼、掌故,其迁常留滞,故请特选用以劝之。” ]。请选择其秩比二百石以上,及吏百石通一艺以上,补左右内史、大行卒史[补左右内史、大行卒史:让他们给左右内史与大行令充当卒史,担任卒史者必须具备一定职阶。左右内史,指当时首都长安及其郊区的行政长官。];比百石已下,补郡太守卒史:皆各二人,边郡一人。先用诵多者[诵多者:指诵习儒书多的人。],若不足, 乃择掌故补中二千石属,文学掌故补郡属,备员[备员:指按照沿边各郡一人,内地郡国两人的规定把人数配齐。]。请著功令。佗如律令[“请著功令”至此:意谓请求把这一项作为法律确定下来,其他按旧有的规章办。]。”制曰:“可。”自此以来,则公卿大夫士吏斌斌多文学之士矣。

【延伸阅读】

今古文之争议

春秋、战国时代流传的书籍大致有三种:诸侯国的史记,鲁国收藏的周代官书以及诸子百家的著述。其中前两种著述多是周代王官之书, 以古代文字写成,而诸子之书多以晚近文字流传。

秦代施行书同文的政策,以严密的正字法统一帝国境内的文字。此后又发布挟书令,禁止私人收藏古代政治书籍。历经秦末汉初的战乱, 至汉代重兴学艺时,古典著述大多流散,可以辨识古代文字的学者也为数寥寥。汉朝廷唯有向民间搜求书籍、学者,以弥补此一缺憾。

汉初复原古代典籍的工作主要依靠世代传习经文的学者的口述,这些抄本是以汉代流行的隶书记下学者的口传回忆。在这种情形下,抄本之中自然也录下了学者自己的理解,发挥甚至谬误在所难免。另外少量的经典是根据尚存于世的古代典籍残本,将其重新写成隶书而得的。

这种在汉初以隶书写就的典籍复原本被称为今文经。通习今文经的各家学者被立为博士,负责传授典籍,赞襄政务。博士并非高官显宦, 但是常常参与政治要务的讨论,或者被委以独当一面的重大使命,故而是汉代极受推崇的官位。在学术上,今文经学者极其重视恪守世代相传的经义解释,往往视自由的研究为离经叛道之举,这种保守的倾向与朝廷的认可不无关联。

与今文经学不同,古文经学源自出土的古代典籍原本。这些原本收藏于皇家图书馆,但是汉初今文经学者大多不识古代文字,难以考证其真伪。况且恪守本门经义的今文经学者,对古代典籍有意冷落。但是后来的学者研究之后,逐渐对这些早期的抄本发生兴趣。他们要求将古文经学与今文经学并立为官学,两种经学之间的争议由此展开。

今文经学者与朝廷联系密切,他们受到朝廷的鼓励,以经文为朝廷粉饰政治。各家学者严格坚持本门的解释,以维持自己的学官地位,并搜罗弟子以自固。在各家内部,学者与其弟子的关系形同官员与下属, 于学术难以交相启发。而后起的弟子为了追求学官地位,也往往发扬新说,以附会、粉饰当时的朝政。故而今文经学派渐渐沦落为不惜巧言令辞,穿凿附会以追求荣禄,在学术上空洞、虚妄,而又四分五裂的官方学派,越来越难以吸引追求知识的学者。

相比较而言,古文经学长期在民间流传,与朝廷疏远,保存着较为朴实的学风。而且治古文经以辨识古代文字为先,故而古文经学者往往是训练有素的文字、音韵、考据学者,有着严格的学术传统。古文经学本着民间的立场,更着意于知识的追求,因此可以兼采诸家之所长,甚至对于其向来轻视的今文经派学者,也不因人废言。今文经学盛行几百年后,越来越借朝廷的支持以自固。因此在朝廷厌弃这个一无所长的学派后,立刻烟消云散,唯有部分被古文经学派吸纳的见解,依然受到后人的追忆。

同类推荐
  • 国学大师谈国学

    国学大师谈国学

    《国学大师谈国学》由概览篇、明德篇、资政篇、修身篇、齐家篇、史鉴篇、艺文篇、问学篇、宗教篇、交流篇10篇构成,主要包括:邓实:古学复兴论;陈独秀:寸铁·国学;马瀛:国学名称之由来;李大钊:今与古;成仿吾:国学运动之我见;闻一多:论振兴国学;曹聚仁:春雷初动中之国故学(节选);蔡尚思:国学二字之解释;张岱年:说“国学”;袁行霈:国学究竟有什么用等。
  • 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

    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

    本书介绍了北京城市发展史、京杭大运河开通及漕运史、北京著名风景区什刹海与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关联、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什刹海地区保护、建设、管理的成效。
  • 新世纪石嘴山

    新世纪石嘴山

    本书通过多方面多角度介绍了宁夏石嘴山多年来记录的大事件概况。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澳大利亚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澳大利亚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吉祥对联2000副

    吉祥对联2000副

    本书收集吉祥对联2000副,包括福字联、吉字联、祥字联、红字联、喜字联;还包括一字联、二字联、三字联、四字联、五字联、六字联、七字联、八字联、九字联、十字联,一直到二十字联,还有横批,内容丰富,好记好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热门推荐
  • 宇宙第一婿

    宇宙第一婿

    在家族不受待见,被家族当做联姻的筹码,入赘后被大家叫做废物,受尽欺凌刁难,当有一天他得到推背老人的推背书后,他从此不在是大家眼中的废物,精通岐黄之术、修炼玄功,还拥有一双捡漏眼。
  • 风起时又见江湖

    风起时又见江湖

    江湖飘摇,仗剑在手便能快意恩仇。庙堂动荡,权利更迭恰如过眼云烟。江湖是人,人是江湖。一切尽在风起时。。。
  • 刁蛮女生闹校园

    刁蛮女生闹校园

    初见被砸,次见被笑,三见华丽被劈焦!!她,活泼任性,敢打敢闹爱闯祸,结果,被父母狠心“抛弃”在异乡,但生活仍美好,怎么开心怎么闹,不料,误闯地狱一不小心就被套!!!四大魔王之一的他,冰冷又霸道,认定了她,再也不放掉!!初到牛人学校,一进校门,果然,牛!上课不好好呆在教室,全站到走廊上,操场上也是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着。干嘛,耍牛脾气不成?哇塞!怎么连树上都蹲的有人,在看啥?……(自己看)。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这里的教学楼有点歪斜,摇摇欲坠的话,不要惊讶,也不要冤枉建筑师,因为这是她的杰作,一句疯狂的告白!(呃,这个不是女主!)亲给点支持吧!!求收藏,求推荐票!!!!
  • 原谅我,依然爱你

    原谅我,依然爱你

    我用了十年的时候,一直试图忘了你。再遇,我只看了你十秒,我又如那些年般,看到绚烂的夏花,澄澈的溪水,看到单纯美好的日子,这世间只要你在,那便只有你,也只会是你。所以,原谅我,依然爱你。
  • 天瞳邪说

    天瞳邪说

    汝瞳即吾瞳,吾瞳即汝瞳,借汝双瞳,傲视天下!
  • 证人

    证人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小女隐于宅

    小女隐于宅

    她认贼作父,为他铺就帝王之路。一纸诏书,沦为阶下囚,断手砍脚。他说:“一个弑兄杀父的恶毒女人,怎么配做我的皇后?”两行血泪化作今世梦魇,雪夜重生,稚女归来,却逃不过深宅府邸。庭院深深,看似太平,实则暗潮汹涌。家主利欲熏心,视她为棋,几度试探。主母口蜜腹剑,只为博一个贤惠的好名声。嫡姐心机歹毒,屡次置她于险境,不仁不义。更有姐姐妹妹明争暗斗,欲将她推向万劫不复。可直到苏家家破人亡,才发现这个女子原来不是那么简单…这一世,她非鱼肉,又岂能任人宰割?
  • 重生之快乐2003

    重生之快乐2003

    玩游戏使我快乐,听音乐使我快乐,看电影使我快乐,撩小姐姐使我快乐,创业赚钱使我快乐……这是一个中年大叔重生回到2003年的沙雕故事,不要考虑那么多,快乐就完事了。
  • 为濒毁的世界献上希望

    为濒毁的世界献上希望

    为了生存而承接下永恒的契约,自此行走于只存在于幻想的世界中,为那频临破灭的世界献上微弱的希望。(没有太监,只是换了一个平台战斗而已。)这是一个人不断变换着形态在世界间旅行的故事(那个...本书之前叫《都市之制卡者》,书友建立QQ书友群了,卡牌审判协会253025294。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玩。)
  • 锋芒无双

    锋芒无双

    日月不易,永照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