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52800000008

第8章 生活中的智慧禅(5)

有人问奥修禅师:你说,当一个人完全在当下这个片刻,而头脑里面没有任何思想,那么他就是一个佛的头脑,但是即使当我里面没有思想,而就在这个片刻,全神贯注地,没有过去或未来,我并没有感觉到佛的本性,请你解释:在这个没有思想的觉知里,佛的头脑什么时候才会被显示出来?

奥修回答:如果你觉知到在你的头脑里面没有思想,那就是有思想。即使这也是一个思想,说现在在你里面没有思想,这也是一个思想,这个思想是最后一个思想,让它也消失。你为什么在等待佛的本性什么时候会发生在你身上?那也是一个思想,佛性将不会以那种方式发生,永远都不会!

禅析:

“一物不将来时如何?”——严阳尊者的意思是:在人生的道路上,若心中已无任何执著,达到一念不生的境界,会怎样?

“放下着。”——赵州禅师的回答:还要放下我已达到“一念不生的境界”这一念。这一念是你最后的执著,也要放下。

联系到现实生活,当我们对别人有帮助时,我们觉得自己有功于人的心也要放下,不求感恩;当我们做了一些慈善的事情时,我们以好人自居的心也要放下,不求回报;当我们在某项事业上有所成就时,自得自满的心也要放下。

(三十五、鹅出来了)

一日,南泉禅师正在参悟,刺史李翱求见,向禅师请教:有人在瓶里养了只小鹅,待鹅长大,因瓶口狭隘,无法脱身,困在瓶中,又不能打破瓶,也不能伤害鹅,如何救鹅?

南泉禅师一听,便知所指困境,刹那间大叫一声:“李翱!”

李翱自然应声:“在!”

南泉禅师微笑,问:“鹅出来了?”

还有一个类似故事:

两只蛙同住在水塘,夏天池里的水被烈日晒干……

鸟择佳木而栖,蛙逐水草而居,青蛙面对深井需要抉择。

“哇!前面有一口水井!好凉快呀。”

“我们跳进去吧,这里可供我们居住和吃食呢!”

“哼!现在跳进去容易,问题是将来怎能够出来?”

禅析:

政客的伪善、官场的黑暗,江湖水太浑,腐臭而带腥气,作为刺史的李翱如果不想同流合污,一定是产生了厌离心。瓶子象征着政府官员李翱所处的社会背景,鹅就是指李翱自己。鹅是在瓶中长大的,所以对瓶子一定有了依赖心,瓶子给鹅某种“实惠”或“安全感”,鹅不是不能出来,只是瓶子的诱惑始终在。鹅不是不能出来,一定有些东西是鹅不忍割舍的,鹅心里很矛盾:要不要出来?

当人们做了些违心的事情时,总是给自己找借口,说什么“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事实上,这只不过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一定会是有某种需要、一定会是有某种诱惑,让你身不由己。很多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为什么总会有那么多人上当受骗呢?其实,骗子要成功没有你的配合是不可能的,骗子需要你的贪心做配角,贪心让你变得愚蠢,不能怪骗子太狡猾,你早就准备好了,等着受骗。

对于刺史李翱而言,一定有什么诱惑让他不能自拔,如权力、财富以及其他衍生产品。鹅是在瓶中长大的,鹅已经习惯了瓶中的生活了,出来需要勇气的。其实,鹅只有一个问题:要不要出来?去留一念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鹅其实就在瓶外,身是自由的身,李翱正在南泉禅师的身边,但心困在瓶里,人在寺庙,心在江湖。

我听说,李翱回到家中,突然发现鹅已经出来了,奇怪的是瓶里仍有鹅的叫声。其实,江湖,永远是一个人的江湖。心中的江湖,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我听说,商场如战场,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我也听说,政治靠关系,只有永远的权力,没有永远的敌人。江湖是口很深的井……跳进去容易,出来可难,连青蛙都知道。

(三十六、正念精进)

北野是日本京都永平寺的方丈。他年轻时喜好四方云游,十岁那年在行脚途中,遇到一位嗜烟的行人,两人结伴爬过一条山路之后,来到一棵树下休息,那位行人供养北野一袋烟,抽过烟后因为北野称赞烟味甚佳,那人便送他一根烟管和一些烟草。那人走后,北野内省自察:“这种令人舒服的东西,我若沉湎其中,也许会侵扰我的修行,我应立即停止它,以免积恶成习。”于是他随手抛掉了烟草和烟具。

三年之后,北野开始对《易经》产生兴趣,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一日,北野又起警惕之心:“我如此沉湎于玄学,偏离了自己的正道,一定会耽误我的禅修课程。”于是,他又丢弃了这个并无实在意义的玄虚之术。

到了二十八年,北野爱上了书法和汉诗,每日钻研,乐此不疲,日有进境,并获得人们的赏识推崇。但他又清醒地意识到:“如果我不及时停止,我也许只能成为一名书法家或诗人而非禅师了,而这并非我的本愿。”从此他不再舞文弄墨,并且放弃了一切与禅无关的东西,一心参悟,终于成为一位禅门大师。

禅析:

人最大的无知是对自己的无知。“唯见他过,不见己非。”由于自我的私心,人总是有一种倾向,很容易看到别人身上的缺点和自身的优点。一己之私,让我们的眼睛变得不真实,我们是透过有色眼镜来看世界的。一个人如果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执著于妄念,必然陷入狭隘,在人生的道路上就会不自觉地偏离了方向。

禅是一种自省的功夫,自省即自我反省。通过自省,才能够清醒地看到自己身上的恶,包括恶念和恶习。通过自省,才能做到自察自纠,形成严格的自律,使我们能更理性、更客观地看待人和事物。

(三十七、上善若水)

一次,仪山禅师在洗澡的时候,因为水太热,就叫弟子提桶冷水来参和,有一个弟子奉命提了水来,将热水加凉了,便顺手把剩下的水倒掉。

禅师语重心长地说道:“世间上不管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用处,不要随便就浪费。就是一滴水,如果把它浇到花草树木上,不仅花草树木喜欢,水本身也不失去它的价值,为什么要白白的浪费呢?虽然是一滴水,但是价值无限的大。”

弟子被禅师的教诲所感动,于是将自己的法名改为“滴水”,这就是后来非常受人尊重的“滴水和尚”。

滴水和尚后来弘法传道,有人问他:

“请问世间上什么功德最大?”

“滴水!”滴水和尚回答。

“虚空包容万物,什么可包容虚空?”

“滴水!”

滴水和尚从此把心和滴水融在一起,心包太虚,一滴水中也有无尽的海洋。

另有一则:

富士山的雪总是那么洁白清冷。那里住着一位雕刻佛像的大师,他雕的佛像形神兼备,让人一看就忍不住深深地跪拜。一位慕名而来的青年向他学习雕刻佛像,希望能继承他的绝世之学。每天,老师就是让他劈柴担水,三年后他问师父:“您什么时候可以教我雕刻呢?”师父说:“我每天都在教你啊!”

学生郁闷极了,在担水的路上,木桶里的水像他的心情一样左右晃动,撒了不少,师父很生气地说:“你回家吧,像你这样的人不适合雕佛像!”

徒弟不解,师父说:“你连滋养自己的水都不珍惜,怎么能雕佛像呢?当你有一颗珍惜和感恩之心的时候,佛像就无须雕刻,又有什么不是佛像呢?”

禅析:

有两个中国人去德国,在一个德国朋友家做客,女主人问他们要不要喝水,结果一个人说不喝,而另一个想喝,女主人问他喝多少,他说半杯就可以了。结果这个女主人先拿杯子去盛了半杯水,再倒进水壶去烧,烧开了再倒出来,刚好是半杯。这是德国人的习惯,也是他们精确性的体现。

万物皆有妙用,节约不是吝啬。节约用水,只是对水的热爱和感恩;爱护水资源,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而每日的修行何尝不是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滴水可穿石。

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藏整个身体所有的信息,所以科学家可以用一个体细胞克隆整个生命。一沙一宇宙,一水一海洋。道心惟微,一滴水是平凡的,但滴水虽微,却成全了整个海洋。

(三十八、野狐禅)

百丈怀海禅师是马祖道一的传人。一天,百丈禅师说法圆满,下座后,大众都已离散去,独有一老者还逗留不去,百丈就问老者:“请问阁下是何许人?为何至此?”老者答道:“我不是人,而是只野狐。迦叶尊者在世的时候,我就曾在此山修行,曾有一位学僧问我:‘大修行人还有因果轮回吗?’我当时答道:‘不落因果轮回。’正是由于这一句话答差了,才使得我五百世投身于狐类,不能获得完满的人身。我诚心恳请禅师开示,希望能脱离野狐之身。”

百丈禅师听后,慈悲地说道:“请问吧!”

老者合掌问道:“大修行人还落入因果轮回吗?”

百丈禅师答道:“不昧因果。”

老者言下大悟,向禅师施礼,并说道:“我已脱野狐之身啦!就坐在石岩下的岩洞内,请大师给那个亡僧超度吧!”

百丈禅师便命纠察僧击鼓鸣钟,并告诉大众:吃过饭后给一亡僧超度。饭后,百丈禅师领导寺内大众,来到后山石岩下的岩洞内,用拄杖从草丛中挑起一具野狐的死尸,嘱咐依循亡僧的仪礼进行火葬。

野狐禅,还有另一版本。

相传,唐朝年间,有个颇具神通的“大耳三藏”来到京城,他的法力被传得很神异,当时的国师慧忠禅师便被请去试试这大耳三藏的真伪。

慧忠问大耳三藏:“我的心在哪里?”

大耳三藏说:“好个国师!为什么在天津桥上看猴戏?”

慧忠说:“对!”

然后稍作入定,又问:“现在我的心在哪里?”

大耳三藏说:“现在在长江边看赛舟。”

慧忠说:“是!”然后深入禅定,心住不二之境。

接着又问:“我的心在哪里?”大耳三藏道行不深,回答不上来。

慧忠说:“你这野狐精!”

禅析:

“如是因,如是果”,任何人都逃不出因果,这就好比是没有人可以不受万有引力的作用,也没有人可以超越因果定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因,必有果。

不落因果,即没有因果,这位老者因错误的知见而坠入野狐之身五百世。

有时候,影响我们一生的仅仅是不同的观念和心态,一念之差,让我们的人生天差地别。

希特勒之所以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仅仅源于狭隘的种族观念,他偏执地认为只有日耳曼人种才是最优秀的,其他的民族都是肮脏的、劣等的,必须清洗灭绝。仅此一念就给这个世界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仅仅因为贪婪一念,坠入违法犯罪的深渊。所以禅宗要求人们正知正念,端正态度,知自本心,见自本性。

后世,人们把未入禅门乱讲禅道的人,叫做“野狐狸”。“野狐禅”是指佛教里的不正规的宗派,后来把各种歪门邪道的非主流思想,称之为“野狐见解”。

如是因,如是果;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有因必有果。

(三十九、蜜蜂投窗)

唐朝神赞禅师在福州大中寺剃度出家,后来到百丈禅师座下参学,得遇殊缘,明心见性。但自己的剃度恩师并未悟道,为报师恩,重返大中寺回到师父身边。

师父问:“你出去参学,得到什么东西了?”

神赞说:“我什么也没有得到。”师父不解,神赞只好做事去了。

一天,师父在洗澡,神赞侍奉擦背,一边擦,一边拍着师父的后背说:

“好一座佛殿,可惜有佛不是圣!”师父回头看了他一眼。神赞又说:“虽然不是圣,还是能放光的!”而师父并未领悟。

又有一天,师父在窗下阅读佛经,一只蜜蜂想要飞出室外,却一直不断地撞在窗纸上,飞不出去。神赞禅师看着莽撞的蜜蜂说道:“世界如此广阔而无知觉,房门大开却钻窗纸,怎么能出得去呀!”并作一偈:

空门不肯出,

投窗也太痴。

百年钻故纸,

何日出头时。

其师放下经书问他:“你出去参学,遇到了什么人了?我发现你回来后已完全不同了。”神赞禅师答道:“我蒙百丈和尚指点,领悟禅法妙心,现欲回报恩师的慈德。”师父当即通知大众,准备斋席,请神赞禅师上堂说法。神赞升座,把经本一合,又说一偈:

心性无染,

本自圆成。

但离妄缘,

即如如佛。

禅析:

一块铁被磁化后就具有磁性,在磁铁的周围会有磁场。明心见性的人身上也有一种完全不同的气质。一个人内在的品性总会从他的言谈举止中自然流露出来。所以,那位师父说:我发现你回来后已完全不同了。在师父的眼中,神赞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神赞了。

据说,有弟子问佛祖:悟道的人能得到什么?佛祖回答:什么也没有得到,反而失去所有。佛祖当初为了求道,毅然放弃王位、财富,离开了美貌的妻子以及慈爱的父母,离诸外缘完全进入内在,当他断灭了所有的欲念的那一刻,终于在菩提树下悟道。所以,师父问:“你出去参学,得到什么东西了?”神赞说:“我什么也没有得到。”因为得到的只是“空”,所以说没有得到,但一般的人就领悟不了。

我们总是有所执著,沉湎于自己,如同蜜蜂固执地往窗纸上撞。有时,我们沉湎于过去,曾经有过的是非恩怨总是念念不忘,无法释怀;有时,我们沉湎于权利、财富、名誉而不能自拔,变得自私、狭隘。我们能看到身边的小河流,看不到浩翰的太平洋。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如同蜜蜂看到窗纸,看不到敞开的门。

而学佛的人,若执迷于文字,读经不悟心,食古不化,成为书本知识的奴隶,如同蜜蜂投窗。用手指着月亮,月亮不在手指上,文字指出真理,真理也不在文句上。经书只是指月手,目光执著于手指(经书),就看不见月亮(佛性)。

因为无明,芸芸众生就像一只撞向玻璃窗上的苍蝇,前途似乎一片光明,一番碰撞之后,却找不到出路。

蝇爱寻光纸上钻,

不能透过几多难;

忽然撞着来时路,

始觉平生被眼瞒。

(四十、无难传法)

很多日本近代禅师,都是从一位著名的无难禅师那里一脉相承而来。无难禅师在未入禅门之前,是一个赌博酗酒不负责任的浪子,直到某天因缘际会受了愚堂禅师的感化才痛改前非,潜心习禅,终有所成。因此无难非常感念恩师的教化,他衷心希望这样美好的传承能代代延续,尤其是从他自己手中交出时,他希望能看见当年恩师愚堂所看见的:肃穆的心,热切的眼。

无难只有一位继承人,正受禅师。正受完成学业之后,无难召他入见:

“根据我的了解,你是唯一能传承我的禅法的人。这里有一本书,代代相传,师师相授,至今已有七代了。我也依照我的领悟补充了不少的见解。现在我将此书交付给你,以示传承之意。”

“既然这本书如此重要,您最好还是自己保存着吧!”正受婉言谢绝,并且解释说:

“因为我继承的是您不立文字的禅法,我喜欢这样的本来面目。”

“这点我知道,”无难有点讶异地说,“即使如此,它已传了七代之久,你不妨留着,作为承受此法的一种象征。”说毕,即把书递给正受说道:“拿去!”

正受只好接过书本,时值冬日,雪花纷飞,寒冷异常,室内烧着火炉,正受接过书后,随即将它投入火炉中,他无意占有它。从习禅之后即不再发脾气的无难禅师,突觉有一股怒意混合着失望从内心升起,不禁吼道:“你在干啥?”

“你在说啥?”正受回吼道。

无难吃惊地望着正受年轻的脸庞,有一种清新的理解油然而生,他并因此而心意平和了。他知道,书本虽已在人间消失,然而“法”仍会继续传承下去,以它自己日新月异的方式传下去。

而顷刻间,那本传法经书已烧成灰烬。

禅析:

对于《无难传法》这则禅宗故事,我决定不再发表任何评论以及相关的赏析文字。因为我所要说的,其实都写在那本经书里面,既然正受禅师都已将它烧毁,我也就没有解释的必要了。只是那本经书在人间失传之后,江湖上就只有《九阴真经》和《葵花宝典》了。

但我还是要告诉你这样一则禅宗小故事:

同类推荐
  • 破译成功人生的个性密码

    破译成功人生的个性密码

    《破译成功人生的个性密码》着重叙述获得成功的个性因素。个性是缔造成功及维持不败的基础。该书从科学的立场揭示个性的奥秘,研究成功的个性表现,剖析个性成因并指出培养个性的途径和创造优良个性的法则。书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智慧和思想,能给人巨大的启迪和帮助。
  • 有一种智慧叫感恩

    有一种智慧叫感恩

    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来自对生活的爱与希望。它是一种最美的心态,是人生快乐的源泉。所谓幸福,是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称心的工作、一位深爱你的爱人和一帮值得信赖的朋友。
  • 年轻人领导世界

    年轻人领导世界

    本书包括:年轻富翁领导世界、经济动荡的新时代、造就富翁的摇篮、创新的神话、现代传媒的魔力、学会现代经营方法等内容。
  • 说话办事厚灰学

    说话办事厚灰学

    为人处世,应多思量几分;也应能屈能伸,不计一时得失;人生错综复杂,瞬息万变,何不用“厚灰学”的心境笑看人生的沉浮呢?《说话办事厚灰学》正是基于“厚灰做人”的禅机,阐述了关于厚与灰的人生潜规则,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掌握厚灰为人的方法与技巧,并积极运用于实践。如果能把书中所言融会贯通,为我所用,就一定能开拓思路、启迪智慧、增长才干,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在波谲云诡的“人性江湖”中乘风破浪。
  • 坐下,和自己谈一次灵魂

    坐下,和自己谈一次灵魂

    你该怎么安抚一颗漂浮而躁动不安的心灵?如何才能看清生命的真相?命运的手要将你导向何处?哪里才能找到精神的家园?这些年,你一直在路上。现在,坐下来和自己谈谈,好好梳理一下过去,想清楚,你到底想要什么?接下来,你该何去何从?
热门推荐
  • 火影之查克拉战记

    火影之查克拉战记

    这是一个既不会苟,也不无敌,也没有万能的系统的普通的忍者的战斗的故事。ps:新人新书
  • 带太子殿下一起重生

    带太子殿下一起重生

    李青云懦弱了半辈子,幸的太子殿下青睐,太子相公帮着抢回亲娘嫁妆,高高兴兴的做了太子妃。李青云本就懦弱无能让太子一宠就更啥也不知道了。一朝重生,还是回到13岁,台子相公还不认识,没人护着,咋办?凉拌!智斗后妈·渣姐,当一切搞定,准备追回太子相公,诶?太子也重生了,混蛋!敢不告诉老娘!
  • 金色德蓝岛之度亡经传说.1

    金色德蓝岛之度亡经传说.1

    金色德兰岛之度亡经传说1》是一朵冒险与阴谋并蒂而生的奇葩。在神秘的金色德蓝岛上,埋藏着一件拥有魅惑人心、强大魔力的宝藏——度亡经。马赛人世代守护着它,玫礼雅公国秘密探寻它,浮华的面具下,是一颗绝望的心……我叫硕果果,今年十六岁,在与考古学家父母失散后,误闯进这个不属于我的复杂世界。
  • 扣

    社会关系层层叠叠,无法摆脱的牵扯,一环扣一环,每个人都在影响着你身边的人,任何一个诱因都可能导致你走向深渊……
  • 情绪化的妆

    情绪化的妆

    绵晴是一位大学生,一次意外,惹上了夏铭深。夏铭深是谁?有名的深少…爱恨情仇,开始展开…
  • 小丰历险记

    小丰历险记

    讲述一个凡人的平凡事,为爱崛起,接受失去,孤独
  • 重生之庶女当道

    重生之庶女当道

    三天三夜的狠虐折磨后,她被休下堂,身无分文,凭着仅存的力气爬回家族,却看见满身是伤死不瞑目的娘亲,三姑六婆鄙夷的眼神,嘲讽的口吻,大笑的表情,顷刻间,仇恨成骨。“我若不死,必定卷土归来!”抱着娘亲冰冷的尸体,仰天长誓狂风肆虐暴雨淋漓中,她踉跄的倒下,疾驰而来的马车将她席卷一捞。
  • 史上最强女王

    史上最强女王

    也许你听过很多鬼故事,看过许多恐怖片,甚至去过无数次鬼屋。但是你一定没有接触过,来自农村民间鬼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初恋狠暖你很甜

    初恋狠暖你很甜

    【甜有100种方式,独一无二的甜叫做陆离和慕晚晚!】再遇见,陆离发现他还是该死的喜欢慕晚晚。始于年少的怦然心动,却不知,那一句“我见不得你被人欺负”将陆离和慕晚晚绑在一起,直到天荒地老。陆总裁独家专访首秀记者,“陆总,听说慕小姐是您的初恋,你们之前分手了,为什么现在又重新在一起了呢?”陆离薄唇勾起一抹好看的弧度,垂眸凝视着身旁的人,“情窦初开恋上她,余生也只能是她。”这波土味情话666!全场哗然,不带这么虐狗的。记者们话锋一转,手中的麦克风对准他身旁的慕晚晚,“慕小姐,请问对于来说,陆总是你的什么?”“我的大太阳。”慕晚晚笑得眉眼弯起。话落,某人看向她的眼神更加炽热。“那陆总,慕小姐是你的什么呢?”其中,一记者大着胆子调侃地问道。全场八卦的小眼神唰唰地投向那俊美清朗的男人。下一秒,男人低沉磁性的声音响起,彻底酥爆全场的耳朵,“我的小心肝!”【阿夏新文,继续高甜模式,请各位多多支持哈,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