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52800000011

第11章 生活中的智慧禅(8)

临济平静地说:“你出去,你既然能对鞋子发火为什么不能请它们宽恕你呢?你发火的时候一点儿也没有想到对鞋子发火是多么的愚蠢。如果你能把鞋子同愤怒相关联,为什么不能同爱相联系呢?当你满怀怒火地关上门时,那扇门并没有对你做些什么。如果你能够对门发火那么为什么不能去爱呢?你先出去道个歉,否则就不要进来。”

一阵静默之后,有一种理解在那个人的内心里爆发了!那人觉醒了!于是他去了,一生中的第一次,他轻轻抚摸着那扇门,泪水夺眶而出,当他向自己的鞋子鞠躬时,他的内心像被一道闪电照亮。当他转身走到临济的面前,临济立刻张开双臂拥抱了他。

禅析:

如果你都不能跟门、鞋子和解,你怎么能与周边的人和平共处?你怎么跟这个社会和解,又怎么同整个世界和解?我听说,爱情这个东西,当它来时是轻悄悄地推门而入,当它走时却是重重地摔门而去。你的态度最重要,你能用愤怒的方式对待门和鞋子,为什么不能用爱的态度。愤怒是魔鬼的方式,爱和慈悲是佛的方式。

佛、魔一念间,天堂、地狱仅一步之遥。

(五十六、啊,牵牛花!)

加贺千代(1703-1775),是日本最著名的俳句女诗人,后来因人生变故,深感世间无常,52岁那年出家为尼。

在六月的一个清晨,千代来到屋外的井台打水,她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了:晨曦的梦雾中,带露的牵牛花在井台边惊艳般绽放,放在井边的吊桶也被藤蔓缠绕了,这大自然的神来之笔美得惊世骇俗。有一种战栗般的感动,女诗人心醉神迷,再也找不出什么更美妙的词语来表达自己内心的那份感动了,只是忘情地、梦呓般地自语:

啊,牵牛花!

把小桶缠住了,

(我)要水去。

禅析:

这是一首很美的俳句(俳句是一种最短的诗),且极富禅意,真性情就是禅意。日本禅学大师铃木大拙博士,对这首小诗赞赏有加,铃木大拙说:“她是那么深刻、彻底地被不属于这个世界的花的美丽所折服。人境合一,在那个瞬间,千代整个身心被这种美彻底地淹没,被它融化,只是本能地发出了最朴素的赞美。”

生命不是经济的,也不是政治的,它是诗歌。诗人不是政治家,政治是功利的;诗人也不是经济学家,经济总是物质的。诗人是灵性的,千代毕竟是照料家务的乡下妇女,提水是她每日生活的一部分,当她像喝醉似的从恍恍惚惚中苏醒过来,她本来可以在不伤害牵牛花的前提下,很容易地把牵牛花的藤蔓从水桶上解下来,但她根本就没想着要这样做,她不忍惊动这如霓如幻般的绝美,那生活用水呢?就到别处提水去吧!

“人境合一”,我们和周围的事物是一体的,同呼吸、共命运。我们甚至一刻都离不开周围的空气。我们和周围的事物有着某种非常微妙的联系,林黛玉看到落花的凄美,借葬花来感叹自己飘零的命运。而对千代而言,在那个瞬间,情境交融,“我”就是牵牛花,“牵牛花”就是我,千代善待牵牛花,实际上是善待自己。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一性质的力。这个物理定律也同样适用于心理世界,所以临济禅师让学僧请求门和鞋子宽恕。不同的态度,都会给你的生活带上不同的品质。一旦你有觉知地生活,每个行动都开始带上不同的品质。

任何人其实都是通过爱别人的方式来爱自己。

也是通过伤害别人的方式来伤害自己。

对别人宽容,就是对自己宽容,对别人苛刻,就是对自己苛刻!

(五十七、无水也无月)

千代野(1223-1298),是日本禅宗历史上著名的女禅师。生于名门望族的千代野长得美艳绝伦,而且是位极富才情的诗人。当时,她的仰暮者不计其数,其中甚至包括当时的嵯峨天皇和大权独揽的武将北条实时。但千代野一一拒绝了所有的追求者,因为在她眼里,俗世的男人都不完美。在她少女的梦中,只有天神是完美的,她迷恋着心中的神,她想成为神的爱人。就这样到了二十多岁依然没有嫁人,这期间,日本国内经历了一场战乱,刀光剑影,生灵涂炭,有感于人生无常,于是她便真正开始了自己的求道之路。她去了许多寺院,希望成为一名僧尼,但都被寺院里的住持拒绝了,因为她绝世的容貌。住持说:“你在这里,那寺里的徒弟们怎么办,他们还未开悟,尘缘未尽。他们会忘记宁静、忘记佛的经典以及所有的一切!你的美貌会惹是生非,而他们会发疯的。”

为了坚定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千代野强忍着剧痛,用钳子夹着烧红的木炭灼伤了整个的脸,毁掉了自己皎洁的容颜。常乐寺的住持,来自中国的大觉禅师被她这种坚持到底的决心所感动,终于答应为她剃度出家,取法名无著,成为一个真正的修行者。出家后的千代野,每日都在挑水、扫地、种菜及听经参禅中度过,这样的工作她重复了三十多年。千代野早已不再是曾经风华绝代的美人了,少女时期曾经迷恋的天神,也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行渐远。但她依然没有悟道。

直到1282年的一个静静的月夜,千代野像往常一样提着盛满水的旧木桶,在通往寺里的小路上,默默地走着,她正看着映照在水桶里的满月……突然间,那破旧的竹编的水桶箍断了,水桶散了架,水全跑了出来,水中之月消失了——而千代野开悟了。于是,她写下了这段诗:

这样的方法和那样的方法,

我尽力将水桶保持完好,

期望脆弱的竹子永远不会断裂。

突然,桶底塌陷,

再没有水,再没有水中的月亮,

在我手中是空……

今天,那口她打过水的井也因此而闻名了,这口井就名曰:底脱井。直到现在也是日本海藏寺最著名的游览景观。井边还留有千代野的那首《无水也无月》的诗。

禅析:

古往今来,脑袋被树上掉下的苹果砸到的人很多,苹果只有砸到牛顿头上,才会顿悟出万有引力定律。并不是因为牛顿是个幸运儿,在此之前,牛顿一定做好了一切准备,相关性知识的积累。我不知道那个明月的夜里,在水桶散了架的瞬间,在千代野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因为开悟是绝对内在的、私人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三十多年来,千代野为此做了很多的积累和准备,从而悟出了一切是空。

千代野经历了从等待完美天神的懵懂少女到日本禅宗史上著名尼师的蜕变。这其间,经历了毁掉绝世容颜的苦痛、佛堂前参悟禅机的寂静。这样的方法和那样的方法,她尝试了一切的方法,或许心中并没有完全摆脱过去;或许求道的内心仍存执著;或许虽然挑水、扫地、种菜,但心性高傲却让她无法安于平凡。总之,开悟并没有发生。竹编的水桶不可能永远坚韧,木桶里摇晃的月亮也只是虚幻!就在木桶崩塌的刹那,看着空空的双手,刹那间心如冰雪般澄明。千代野完全放开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一种溶解、一种苏醒,一种空前的愉快感在宁静中暴发,千代野开悟了。

爱因斯坦说:“我们不能了解的东西,实际上是存在的,它以最高的智慧与内在的美丽表现出来,而我们愚笨的感官只能感受它们最初浅的形式。”

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健康所下的正式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者体质虚弱,而是指身体、心理的完满状态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所谓开悟,即是明心见性,是认识到了自己本来的真我,得到一种正确的对待生命的态度,能够圆融处理世间的事物。开悟是一种内在体验,是心理上的完满状态。

宇宙万物是至上完美的,每一个生命都是宇宙智慧的开花,生命是一个圆。开悟意味着智慧之门的开启,开悟的内涵是体证生命至上完美的本质,宇宙万物的圆性。开悟是人与宇宙融为一体,是宇宙智慧与人类心灵的共振共鸣。不要把开悟神奇化,以为开悟就可以呼风唤雨、上天入地……

当我们用愤怒的方式对待事物时,我们实际上也用愤怒来惩罚自己;当我们用爱的方式对待事物时,我们实际上也是爱的受益者。

(五十八、一切现成)

浙江的法眼文益禅师,往闽南参访时,行脚途中遇雪,就暂在地藏院中借住,因为风雪多日,与院主桂琛禅师相谈甚契,雪停后,文益辞别桂琛禅师,拟继续行脚。桂琛想送法眼一程,两人走到山门外时,桂琛禅师指着路边一块大石头问道:

“大德常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不知道这一块石头在你心里还是心外?”

法眼文益毫不考虑地回答道:

“依唯识学讲,心外无法,当然是在心内。”

桂琛禅师抓住了话柄,就问道:

“你不是在行脚云游吗?为什么要放一块石头在心内?”

法眼文益瞠目结舌,不知回答,因此就决定留下来解开这个谜团。法眼在地藏院中的岁月,每天都向桂琛禅师呈上自己的见解,但桂琛禅师总认为法眼的见解不够透彻,桂琛禅师总是对他说道:

“佛法不是这样子的!”

法眼不得已,再从另一个角度报告自己的心得,桂琛禅师仍然否定说:

“佛法不是这样子的!”

法眼经过多次呈报,均不蒙桂琛认可,只得叹道:

“我已经词穷意尽了。”

桂琛禅师听后,补充一句道:

“若论佛法一切现成!”

在这句言下,法眼文益禅师大悟,后开法眼宗,门徒千余,得法者八十三人。

禅析:

我们心上放着的岂止一块石头,名利、是非、得失、荣辱、苦乐,这些顽石已经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宇宙万物安详自在,自在自清静。如果明白一切现成,何用劳烦于心识?

(五十九、一切都在)

有好多天了,小一休独坐参禅,但似乎有些心神不宁。从他紧锁的眉峰,师父看出其中玄机,微笑着领他走出寺门。寺外,春意盎然,初绿的新芽,斜飞的小鸟,潺潺的流水……天地间弥漫着清新的空气。

师父在大树下结跏而坐。一休只好陪坐身旁,但有些坐立不安,而师父始终静默,一言不发。

眼看一天就要过去了,总算熬到师父起身,示意他一同回寺。

刚到寺门,师父突然跨前一步,轻掩寺门,把一休关在寺门外。

很快天色就暗了下来,雾气笼罩了四周的山冈,树林、小溪、连流水声也不再明晰。

这时,师父在寺内朗声问:“外面怎么样?”

“全黑了。”

“还有什么吗?”

“什么也没有了。”

“不”,师父说:“外面,清风、绿野,花草,小溪……一切都在。”

禅析: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多么美的诗句!但这两句诗若被翻译成英语,外国人就觉得不好懂,难以体会诗中的意境。这好比是,你带着小孩去江南的乡村游玩,一路上,你问小孩都看到什么,小孩告诉你说:看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在外国人看来,这几个名词组合起来,没有情感的抒发,很难被当成一首诗。但在中国文人看来,此诗即景即情,意境深远,令人叫绝。

清风、绿野,花草,小溪……一切都在,它们并没消失,如果你有慧眼,即便天黑了,你的心里还装着它们。其中的禅悟境界有谁能参透呢。

“万法本闲,唯人自闹”,师父从小一休紧锁的眉峰,看出独坐参禅的他有些心神不宁、忐忑不安。一切现成,狂心顿歇即菩提,师父希望他从无谓的杂念妄想中走出。

(六十、从这里进入)

一个和尚急于学禅,问:“我才开始参学。请师父慈悲指示禅道。”

禅师说:“此时此刻,你有没有听到河流的声音?”

和尚说:“听到了。”

禅师说:“从这里进入吧。”

禅析:

“一切皆流,无物常住”,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河水是时刻流动的,而生命也是一个流。当你再次踏入时,不论是那个人还是那条河都已经不同了,人和河流也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了。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河流也是。河流不用为过去而烦忧,也不为未来设计方案,河流只有一个时刻——此时此刻。

人类总是活在过去的阴影中和对未来的梦呓里,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还没有发生,所以根本不存在。我们的生命也和河流一样,只有一个时刻——此时此刻。

活在当下,在河流般纯净的声音里,和河流一起流淌。只有此时此刻才是唯一真实的,此时此刻,心随境化,全身心地融入存在,从这里进入,这就是道之门。

(六十一、木犀花香)

儒者黄庭坚是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书法家,自称山谷道人。一日,黄庭坚来拜访晦堂禅师,他相信禅宗一定有什么是秘而不宣的,他问道:“禅宗究竟有什么奥义?”

晦堂禅师答道:“论语上说:‘吾无隐乎尔’那么,禅对你也没有什么可隐藏的。”

黄庭坚说:“我不懂。”禅师默然。

后来,他们一同在山路上漫步,时下正值木犀花盛放的季节。

禅师问道:“你闻到木犀花的香味吗?”

黄庭坚回答:“有。”

禅师说:“那么,我没有隐瞒你什么吧?”

黄庭坚言下开悟。

另一则:

一个和尚请问佛教的最终意义,禅师答道:“溪水流自山间,没有东西可以阻止它的去路。”又说:

“山花开放如金锦,这是文殊师利直接呈现在你的眼前;林深处,鸟雀各随自己的方式唱歌,这是观世音充满你的耳朵。和尚啊!是什么使你反观思虑呢?”

禅析:

“吾无隐乎尔”出自《论语》。原文是: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这句话的大意是:孔子的学识高深莫测,以致学生们怀疑他有所保留。于是,孔老师说:“同学们呵!你们以为我还有什么隐瞒起来不传授给大家吗?其实,我对你们没有什么可隐瞒的呀!我平日的所作所为没有你们看不到的,这就是真实的孔丘啊。”

春天从不隐藏绿意,花儿从不隐藏芳香,整个自然界都是透明的,它从来没有隐藏过自己。道不远人,宇宙把它那完美和谐的、没有形质的神性,通过一滴露珠、一片落叶、一缕阳光;通过一阵花香、一声虫鸣……显露无遗。牛顿因苹果从树上掉落而发现万有引力;禅师因飞花落叶而能悟道,一切现成。人是活在无处不在的真理中,大自然没有什么可隐藏的。佛性在万物中,在任何时空里。

在每一寸的时光中都有欢喜,在每个地方都有禅意。

道法自然,禅对你也没有什么可隐藏的。

英国诗人威廉·布雷克有一句著名的诗:“一粒沙子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看出一个天堂。”就像是一个生命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有整个生命体所有的遗传信息;在自然界,一草一木、一沙一石都涵盖了整个宇宙的真理——佛性。

问题是你有没有带着敏感的心。在你家的花园里;在你回家的那条山路上……在此时此刻,你闻到木犀花的香味吗?或许,你家阳台上的那盆幽兰正散发着阵阵暗香,为你解读着佛法妙谛。

大自然无时无刻地向我们昭示着永恒不变的真理。一默如雷,从默默绽放的花朵里领悟到自然的真谛,这种沉默的暗示,却犹如雷鸣般地震耳。

(六十二、一曲心笛)

觉阿是第一位到中国学习佛法的日本禅师。留学中国期间,他并没有四处游山玩水,只是选择一深山幽谷打坐参禅。觉阿得传正法后,如果有人找他讲学开示,他就略说数语,然后往更深的山林行去,只有白云深处才能寻得他的踪迹。

觉阿在中国的深山丛林修禅多年后,终于回到了日本,天皇听说觉阿归来,特地请他来宫中为自己及臣子们教禅开示。觉阿默默地站在天皇面前,不发一语,然后他从衣袖里取出一支笛子,吹了一曲短调,接着他轻轻地鞠了一躬,非常礼貌地转身离去,就此从江湖中消失。

禅析:

同类推荐
  • 别让情绪掌控你

    别让情绪掌控你

    情商是一种基本生存能力,决定你一生的走向与成就!情商是人一生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的品质因素。一个人在社会上要想获得成功,起主要作用的不是智力因素,而是情绪智能,前者占20%,后者占80%。实际生活中,高智商并不意味着高成就,收入高也并不意味着生活品质高。一个人的情商所具有的巨大潜力是他获得成功和幸福的最大秘密。
  • 读《庄子全书》学生活

    读《庄子全书》学生活

    庄子通过对人生的思考和探索建构了“道止于一”的理想人生境界,通过顺物自然、无我丧我安顺天意,通过指引人们对“道”的追求,达到精神的自由与超越。《内篇》是一以追求神仙境界为最高价值的道家知识体系,“逍遥”是这个知识体系的最高价值,所以《内篇》中的庄子是一位出世的哲学家。题解《逍遥游》为《庄子》的首篇,描述了一种精神自由的逍遥境界:世上万物纷纭,虽有“小大之辩”,但“犹有所待者”,都要依赖客观条件。但是,真正的逍遥者,追求一种超越时空限制的绝对自由,是“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地。
  • 转念的力量

    转念的力量

    《华严经》的《十地品》里,佛陀开示了菩萨依次修行的十种境界。而在这本书里,作者尝试用通俗易懂的说法,把这十种境界描述为十种心态,十种念头,并将其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看看十个念头的每一个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转变。讨论的是普通人如何透过念头的转化,化困厄为幸福,获得平静安宁的生活;针对的是普通人如何处理日常的烦恼,而非成佛。
  • 不敢,就是一种失败

    不敢,就是一种失败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让你的人生激荡起来;让你的人生温润起来;让你的人生阳光起来;让你的人生灿烂起来;让你的人生甜美起来等。
  • 幸福人生的座右铭

    幸福人生的座右铭

    本书以小随笔与座右铭结合的形式阐述人生哲学,文章包括:品尝生活的橄榄,放下就是幸福,跳下悬崖找幸福,我的选择走自己的路。
热门推荐
  • 我怎么就黑化了

    我怎么就黑化了

    我,一个普通的女大学生,永生花的出现,让我永远停留在了20岁。他,臣属于我手指上,阴荻指环里的白衣少年将领,清冷孤傲,邪魅霸气,但宠我护我,不离不弃。他,娱乐圈一线顶流艺人,颜值统一饭圈审美,万千少女的梦,但偏偏对我撒娇卖萌,忠犬无双。一朝变故,强势归来,身份多重。虐渣,打脸,碾压,登顶。三界震动,四方惊恐。可是他呢……他还会回到我身边吗?
  • 执剑守护

    执剑守护

    大千世界里,总能找到一个默默守护的人放在心里,或者一些事情。无论是爱情,友情,亦或是亲情。守护,是一个庄重的承诺,不管前方是地狱还是无间地狱,都会义不容辞的跳下去!
  • 魔女幻梦之黛玉魅天下

    魔女幻梦之黛玉魅天下

    不一样的黛玉,不一样的传奇,原本是21世纪的魔女却一朝穿越成弱不禁风的林黛玉,家毁人亡,寄人篱下,遭人横刀夺爱,凄惨离世?要她在重复林黛玉的故事吗?怎么可能,她,要活出精彩人生,改写精彩传奇。
  • 高武枪魂

    高武枪魂

    李景在这个危险的世界已经奋战了三年,虽然是肉身穿越,甚至当时还有不少人目睹了他的突然出现,但是没有人有在意他这个普通人是怎么出现的。这是一个高武的世界,但世界的真实远不止如此。异兽侵袭着人类的土地,压榨着人类的生存空间。而他所能做的,只有跟随无数先辈继续战斗下去。本书目标是写一个轻松又不失剧情的故事,欢迎大家前来品鉴。
  • 你是我眸中的星辰大海

    你是我眸中的星辰大海

    三年前她改名换姓和他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却被他亲手推下悬崖,他说爱她,却一次次害她,就当她快要绝望的时候孟思远出现了,是那个和她一起长大的孟思远
  • 王爷在上:溺宠小医妃

    王爷在上:溺宠小医妃

    为出一口怨气,他想出千百种方法折磨她。她倒好,以不变应万变,天塌下来都有本事吃饱了再赴黄泉路。
  • 星愿蜡烛

    星愿蜡烛

    主要人物:林汐,叶星帆如果你有三次许愿的机会,你会选择做什么事。捡到蜡烛,还是能许愿的蜡烛是什么样的感觉!回了趟老家捡了个“男人”(蜡烛)从此命运改变,自己也在这过程中慢慢喜欢上了这个傲娇烛灵。经过多次波折,多个难关,就这样烛灵和人类在一起了。但这也是这世上唯一的妖蓝色蜡烛的断灭。“我是烛灵叶灵帆,我可以帮你实现三个愿望。”这是最后一次了汐儿。
  • 涅槃元仙

    涅槃元仙

    上古天庭崩碎,黑暗源头又现,洪荒万族岌岌可危。元修大道谁超脱,四皇五帝也成空。......纵是战仙又如何,只身难渡万族劫!涅槃重活的小人物韩涛,这一世又会是怎样的精彩。
  • 十后三世

    十后三世

    你没有退路的,这个世界本来就如此。此生,便是过去了。
  • 无尚风流

    无尚风流

    王子安,一个落魄的西京医药学院大学毕业生,因为性格耿直仗义助人,险些性命不保。因缘际会之下无意间获得了道宗医道内经和太清玄法的传承!先后邂逅了众多美女,开启了一段别样的风流韵事,演绎出不一样的精彩生活!由此被卷入了几大家族的恩怨情仇中。从此!他命运逆转、美女环绕;从此!他平衡恩怨、快意恩仇;看似一番风顺,但命运命运多舛、造化弄人,也许得到的多失去的也就更多,当他登顶人生的至高点之时,却因为至爱、至真、至情的性格,放弃了自己的所有...他虽无愧风流。但却要经历更多!得失之间才是真情;取舍之时才有真爱;选择之际才是生活!让我们期待王子安如何创一段不朽男神佳话、成就不一样的无尚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