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26200000065

第65章 我在慈禧身边的两年(25)

像往常一样,我们向太后报告各种情况,太后也会问很多问题。在今天的宾客中,有一位女士(我想她应该是英国人),身穿笨重的花呢旅行服装,衣服上有很多口袋,她双手始终插在口袋里,好像非常怕冷的样子,头戴一顶相同布料的帽子。太后问我,有没有注意到这位身穿“米袋”布料衣服的人。太后还问,穿着这样的服装出现在宫里是不是显得有些惊世骇俗。太后想知道这位女子是谁,来自哪里。我告诉太后,这位女子一定不是来自公使馆,因为那里的人我全部都认识。太后说,不管她是什么人,穿成这样出入上流社交场合都是说不过去的。即使是在欧洲宫廷,在这种场合穿成这样也是不允许的。“我一看就知道,”太后接着补充说,“哪些人想向我表达敬意,哪些人对我不够尊重。这些外国人似乎认为我们中国人很无知,觉得她们不必像在欧洲社会那样重视礼节。将来,我想最好让他们明白,在不同的宫廷仪式,该穿什么服装。此外,在发布邀请贴的时候,我们也好斟酌一下,这样,我们就能把教会分子和其他一些不受欢迎的人排除出去。我愿意接见任何来访的高贵外国友人,但我不愿意在我的皇宫见到任何一个平头百姓。”

我说日本的风俗可以效仿,也就是说适当地发布请帖,并在请帖的末尾注明特定场合该穿的服装。太后觉得这个办法可行,决定在中国应用类似规则。

只要天气不坏,太后就会在户外待很长时间,看太监们在花园里干活儿。一般在早春的时候移栽荷花,太后对这项工作颇感兴趣。移栽荷花需要将老根砍掉,再把新生的球茎栽到新的泥土里。尽管荷花生长在浅水处(湖的西边),但有时太监们也需要跳进齐腰深的水里,将水里的老茎清除,植入新根。太后会坐在她最喜欢的玉带桥上,指挥太监们工作,一坐就是几小时。对于如何栽植球茎,太后也会时不时地提点建议。这项工作通常会持续三到四天,当值的女官站在一边,会为太后的垫子编制各种穗子,借此打发时光。事实上,只要不这样闲着,干什么都行。

这个春天,袁世凯再次觐见太后。这次讨论的话题之一就是日俄战争。他告诉太后,如今事态越发严重,他担心长此以往,中国会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太后听闻这个消息后很是心烦意乱,她提到一位御史曾建议送一些大米给日本作为礼物,但是她已经决定暂不采取任何行动。袁世凯对此表示强烈支持。

每天早上,我依旧会把与战争有关的各种新闻报道和镜报消息翻译给太后听。一天早上,我看到一则消息,大概是说康有为(中国维新运动领导者)已经从八达维亚抵达新加坡。我想太后对这则消息一定感兴趣,于是就连同其他消息一起翻译给太后听。没想到太后听后情绪突然激昂,我也吓了一跳,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太后告诉我,就是这个人,给中国惹来各种麻烦。在见到康有为之前,皇上对祖上留下来的传统一直热心追随,但自从见到康有为,便开始热衷对中国进行改革,甚至打算将基督教引进中国。“有一次,”太后说,“他竟怂恿皇上下诏,兵围颐和园,打算将我囚禁,直到新政得以实施。幸亏军机大臣荣禄和直隶总督袁世凯的忠诚护卫,这场阴谋才被挫败。那时皇上正在紫禁城,我即刻前往,在与皇后讨论过这个问题之后,他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请求我继续代他执掌朝政。”

(这件事的结果,当然是皇帝一八九八年颁布诏书,恭请太后训政。)

太后立即下令逮捕康有为及其同党,但他设法逃脱了,从此太后再未听到过有关他的消息,直到我今天把这则消息读给太后听。得知康有为正在国外,太后似乎放松很多,但她似乎很想知道他正在做什么。忽然,太后变得非常气愤,问我,为什么外国政府为中国的政治煽动者和罪犯提供庇护,为什么这群洋人要插手中国事务,为什么他们不多花点时间去管好自己的事情。太后吩咐我多留意这个男人的消息,随时向她报告。但我打定主意不会再提有关这个人的任何事情。渐渐地,这件事情就悄无声息地不了了之了。

有一次,我们在游览西苑时,太后指着一大块荒地说,那里就是西苑大殿的遗址。拳贼叛乱那年被烧毁了。太后解释说,这纯属意外,洋兵并不是故意烧毁它的。她说自己一直都不太喜欢那座烧毁的大殿,因为它太难看了。现在她已经决定在旧址上重建一座大殿,因为目前的大殿太小了,每到新年庆典,就有些不够用。因此,她让工部按照她的想法预备新建筑的模型,然后提交给她审核。宫里的建筑全部是中国传统式样,但这座新殿或多或少都参照国外设计,每个方面都做到最新。

模型很快就按照太后的要求做好并提交审核。虽然这只是一个小型的木质模型,但每个细节都很完整,就连窗户、天花板及镶嵌板上的雕刻都清晰可见。然而,我知道,任何东西都不能完全符合太后的要求,这次也不例外。这件模型方方面面都被太后批评了一番,然后吩咐,这个房间要大一点,那个房间要小一些,这扇窗户移到那个位置等等等等。于是,模型返回去重做。模型再被拿来审核的时候,大家都认为比第一次的模型有很大进步,就连太后也表示非常满意。接下来就是为大殿选名字,深思熟虑后,决定取名“海云堂”。

建筑很快就动工了,太后对工程进度非常关切。殿内的陈设,除宝座仍旧要保留满洲的特色外,其余全部采用西式,这是早就定好的。太后根据我们从法国带回来的图录,对家具款式一一作比,最后她决定采用路易十五式,但是家具颜色一律采用皇家的明黄色,配之以相同颜色的窗帘、地毯之类。一切按照太后的心意选定之后,我母亲请求太后恩准,由她来支付家具的费用,作为送给太后的礼物。太后恩准。于是,订单便被寄到一家有名的法国公司,我们从前也在那里定制过家具。大殿完工后,正好家具也做好了,很快,一切安顿就绪。太后过来检查工作,并且一如既往地挑出很多毛病。对于这次新的尝试,太后似乎并不满意。她说,毕竟是中式建筑,还是保留它原来的样子,更庄重一些才好。但是,事已至此,再怎么挑剔,也于事无补。

夏天的几个月里,我有很多空闲时间,每天拿出一个小时来帮助皇上学习英文。他非常聪明,记忆超群,学得也很快。但是,他的发音不太准确。很快,他就能读一些普通英文学校的短篇故事读本了,听写也相当不错,他的英文写得更是卓绝,尤其是在描摹古体英语和花饰英语方面,他简直就是专家。看到皇上如此专心学习,太后似乎非常满意。太后还说自己也想学,她相信如果她学的话,一定很快就能学会。但是只上了两节课,她就失去了耐心,并且再没提过这事。

当然,这些课程也让我有了更多机会和皇上讲话。有一次,皇上冒险和我谈起维新的事,他说我似乎并没有在推行新政方面规劝太后。我告诉他,自打我进宫后,也完成了很多事情,并且以新大殿的事作为例子。他对此显然不屑一顾,并且告诉我不用再为此费心了。他说,总有一天会用到我的,但前提是得有这一天,但连他自己都怀疑这一天是不是真的会到来。他还询问了我父亲的情况,我告诉他,如果我父亲的病情近期没有好转,我们恐怕会暂时离开皇宫一段时间。他说尽管他对这事深感遗憾,但他还是觉得这样最好。他还说,他认为我在国外生活了很多年,肯定不会安于宫里的这种生活。但是,如果我想离开皇宫的话,他绝不会阻拦的。

太后已经准许我每月出宫两次去探望我的父亲,一切倒也顺心如意。直到有一天,太后的一个宫女告诉我,太后正在为我安排另一桩婚事。起先,我不以为意,但很快,太后就通知我,她已经为我选好一位亲王,婚事已经安排妥当。我知道太后在等我的回复。于是,我告诉太后,我非常担心父亲的病情,希望太后能暂时将婚事推迟。太后听后,非常生气,她说我对她为我做的一切毫不领情。我没有说话,太后也不再说什么。我努力想把这事忘掉。

在我回家看望父亲的时候,我把这事告诉他。像以前一样,父亲坚决反对这桩婚事。他告诉我,回宫之后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告诉大太监李莲英,向他讲明我目前的处境。因为只有他能让太后改变主意。因此,我一回到宫里就去拜访他。起先,他对插手这件事有些犹豫,还说我应该服从太后安排。但我一再陈明我不想结婚,但想继续留在宫中的意愿,他才答应尽力帮我想想办法。后来,我再没听太后或者李莲英提过此事,于是我推测或许李总管已经将此事平息。

这个夏天没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就这样过去了。

八月,竹子被砍下来。我们这些女官又被叫去帮忙。我们的工作就是在竹子上刻文字和图案,太后也来帮忙。这些雕刻后的竹子会被制成桌子、椅子等各种家具,摆放在太后的茶室里。漫长的秋夜,太后会教我们一些诗词和中国历史知识,每十天考试一次,检查我们学会了多少,成绩好的会给予奖励。年轻的太监们也会过来上课,他们回答太后的问题时,常常会闹出笑话。如果恰逢太后心情不错,她就会与我们大家一起大笑;但赶上太后心情不好的时候,他们便会因为愚笨、无知受到责罚。但是,他们对于惩罚已经习以为常,很快就会将这种事忘得一干二净。

太后七十大寿将至,皇上提议举办一次盛大庆典。但太后说国家不太平,举办庆典恐遭百姓怨言,因此没有同意皇上的提议。因此这次寿典与往年唯一的不同就是除收送礼物外,太后还要给大家晋级、加饷、封衔。在太后授予的头衔中,我和妹妹被授予郡主衔。这种头衔只有皇室成员才能得到,是太后的特殊恩典。外臣的进官加爵都是由皇上封赏的。大典原打算在紫禁城举行,因为那里更适宜举办重要的庆典活动。但太后不喜欢那样,谕令要等到大典举办前的三天再搬到那里去。这样一来,颐和园及紫禁城两个地方都要装扮,平添许多额外工作,到处都忙忙碌碌的。添乱的是,在初十的前几天竟然下了一场大雪。太后心情大好。她最喜欢雪天外出,并且希望这次能在山上拍几张照片。于是,我哥哥奉旨带着相机前来,给太后照了几张很好的照片。

初七那天,宫中所有人员都搬到紫禁城,庆典活动开始了。紫禁城装饰得非常漂亮,院子上为挡雪装上了玻璃顶,戏院里也是日日笙歌。初十的庆典与之前的庆典活动各方面都没有什么不同。一切都顺利地过去了,我们又搬回西苑。

在西苑,我们得到父亲病情危急的消息,父亲再次向太后递交辞呈。太后派她的一位太监前往打探虚实,当她得知我的父亲果真病重的时候,恩准了父亲的请辞。这次,太后同意我父亲前往上海去找外国医生看看。她说,她认为我母亲陪我的父亲去上海还是有必要的,但我们两姐妹就没有必要了,她认为我父亲的病还没严重到那种地步。我努力向太后解释,服侍父亲是我们的责任,因为如果父亲病情转危,我们不在父亲身边很可能见不到父亲最后一面。我极力请求太后恩准我与父亲同行。太后起先提出各种拒绝的理由,但最后,她见我去意已决,说:“好吧,那是你的父亲,我想你也一定非常希望陪在他身边。但你们一定要记住,尽快回宫。”直到十一月中旬,我们才得以离开,因为太后坚持又为我们做了些衣服,为我们此行打点好一切。当然,我们只能等到太后高兴放行的时候。

一切就绪后,太后拿出黄历,为我们离开选了一个吉日,离开的日子就定在了十三日。因此,我们十二号离开皇宫回到我们自己的家。临行前,我们叩头与太后道别,感谢她这段时间对我们的大恩大德。大家都留下眼泪,太后自己也哭了。然后我们与皇上和皇后告别。皇上只是和我们握了握手,并用英语祝福我们好运。看我们离开,大家似乎都很伤心。呆立良久,太后说,多等也没什么益处,还是及早动身吧。在门口,李总管也过来送别。我们坐上马车径直回到家中,我们的太监也一直把我们送到家门口。到家的时候,我发现行李已经准备好,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坐火车到达天津,在那里坐上了这个季节最后一趟开往上海的轮船。但结果,水位太浅,我们的轮船在大沽口就搁浅了。

一到上海,我父亲就立刻去见他的医生,检查病情,抓药。这次行程对父亲的病似乎很有益处,但我很快开始怀念宫里的生活。尽管我在上海有不少朋友,经常参加宴会、舞会,但这似乎并不能让我高兴起来。我已经适应了京城的生活,这里的一切似乎都与我格格不入。我一心想着能尽快回到太后身边。我们到达上海两周后,太后就派了一位特使来上海看望我们。他为我们带来很多精美的礼物,也为我的父亲带来大量药物。我们见到他很高兴,他告诉我们,大家都很想念我们,希望我们能够尽快回宫。见我的父亲病情已经好转,他说我们已经没有必要再留在上海,我最好能够即刻动身回北京复职。

因此,新年的一大早我就动身了。河流已经封冻,我只能乘船到达秦皇岛,然后乘火车到达北京。这趟行程非常艰辛,因此到达北京的时候我非常高兴。太后已经派我的太监来接我,一下车我们就直奔皇宫。见到太后的时候,我们都高兴得哭起来。我告诉太后,我父亲的病情已经好转,我希望能永远陪侍在太后身边。

我又恢复了以前的职位,但是这次,既没有妹妹的陪伴,又没有母亲聊天,一切似乎都发生了变化。尽管太后还像原来一样对我很好,但我还是不快乐,并且很快就热切地想回上海。

在宫里,我做着和原来一样的工作,日复一日地过了很多天。直到我来北京的第二个月(一九○五年三月),我收到一封电报,叫我速回上海,父亲病危,处在弥留之际,很想见我。我把电报拿给太后,等待她的决定。太后说:“你父亲年事已高,不比年轻时候,能很快恢复。”太后恩准我即刻动身回到上海。我再次向宫里人道别,他们希望我能再次很快回来,但这次不可能了。父亲生命垂危,一九○五年十二月八日与世长辞。我们因为要为父亲守孝百日,不能再回到宫中。

在上海,我结识了很多新朋友,并且我渐渐意识到,对宫中生活的向往不能根除我在欧洲受到的影响。我自小接受国外教育,从内心讲,我是洋人。并且我遇到了我的丈夫,这些注定使我成为一位美国公民。然而,我常常想起我在宫中与太后一起度过的两年,我少女时代最重要,也是最快乐的两年幸福时光。

尽管在改革维新方面,我没有给太后太多积极影响,但我仍然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中国的觉醒,看到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占有一席之地。

同类推荐
  • 一生家国:李光耀传奇

    一生家国:李光耀传奇

    李光耀是中国人所熟知的名人,不仅仅因为他是华人,还因为他是世界瞩目的政治领袖。但中国人对李光耀的了解但仅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他领导的新加坡为什么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他在其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理念形成有什么样的背景,是什么影响了他的人生?他的治国理念对我们中国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深层次的意义?书中将用客观生动的笔触一一揭示。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焦裕禄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焦裕禄的故事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史诗:民族英雄赞歌

    史诗:民族英雄赞歌

    本书主要介绍了四大英雄史诗与其内涵。包括《格萨尔王传》《江格尔》《玛纳斯》《华抱山》,其中有饱含浪漫主义色彩的史诗、融入史诗的藏族英雄形象、为理想天堂宝木巴而战斗、融入战斗精神的英雄史诗、饱含英雄情怀的传奇故事、为了正义七次远征出战、玛纳斯后代的英雄事迹等内容。
  • 从草根到皇帝:刘备的奋斗

    从草根到皇帝:刘备的奋斗

    用最理性的思维解读人物,用最幽默的语言讲述故事,用最睿智的目光扫描历史。越是个人的,越是历史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他一路走来,道破成功的法则。他跌跌撞撞,成为乱世的赢家。他从默默无闻,最终成为一代霸主。治军之道,亦是为官之道,战场谋略,恰如职场攻略。读懂他的人生,也就读懂了三国。读懂了三国,也就读懂了中国。且看"织席贩履小儿"如何咸鱼翻身,一路坐到蜀汉皇帝!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热门推荐
  • 祈祷吧圣徒大人

    祈祷吧圣徒大人

    灵潮来袭,超凡显圣的水星土地上,来自异世的白离降临了。昏暗冥域,死气缠绕,磨刀霍霍的阴兵,听命于古代王侯的尊旨,向丰饶多彩的现世列阵前进。万丈龙渊,妖气滔天,跃跃欲试的妖魔,等待着殿上神皇的苏醒,幻想着昔日妖魔神庭的辉煌。寻常街巷,神秘复苏,不知来源的鬼怪,遵循着匪夷所思的机制,以恐惧将繁华的都市所渲染。论外空间,血腥仪式,不可名状的邪神,注目思维被扭曲的信徒,疯狂混乱是它给世界的礼物。世外桃源,迷雾弥漫,遗失年代的修士,打开了尘封多年的宗门,誓要重回那仙门至上的年代。文明的冲突与挑战,迷茫的心灵急切地寻找归属。“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轨迹不可逆,违者注定如尘土般消散。”飞翔于天的白离,浩瀚光翼于背后展开,无上神光映照世间。背负着文明的期盼,与此世超凡一同前行,镇守四方,溃灭魑魅魍魉。(无金手指,主角与官方合作,一直是顶级强者)
  • 谁动了朕的娘亲

    谁动了朕的娘亲

    一个神秘的护身符让她穿越。意识清醒的那一刻便发现正被人狠狠夺去清白。被折磨得快昏厥之际她却只来得及看清楚他屁屁上那朵妖冶的桃花胎记。两年之后,她领着一岁的儿子重新回到这里。未婚生子很难过,所以,她一定要找到是谁下的种。“你说你是我爹,有什么证据?”粉嫩的小奶娃眨巴着无辜水灵的大眼睛,望着眼前高大俊逸的年轻男子。“你长得这么像我,我当然是你爹。”年轻男子笑得极其温和。那你把裤裤扒了,我要检查一下!”小奶娃神气十足,年轻男子一头黑线。
  • 愚者

    愚者

    愚者,蠢也。愚者,智也。愚者,命也。纵有经天纬地之才,我也只能陪你到这了。
  • 财妻当家:抢红包拼相公

    财妻当家:抢红包拼相公

    穿越种田粉丝福利红包群开通了!链接穿越种田福利某宝店铺,尝鲜种田,预购从速!别人穿越种田都有一个金手指,而季湘不仅有,还可以用金手指买金手指。摊上病鬼相公怎么办?她随手一抢红包包,就可以为相公拼气运。相公的命,她来救!相公的钱,她来赚!相公的仇,她来报!富贵田园喜来乐,福利红包强强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用孤注青春摆脱孤独

    用孤注青春摆脱孤独

    这个作品我只希望它在你们看来是完结的O(∩_∩)O,给青春
  • 锥心虐恋:花谢花飞花满天

    锥心虐恋:花谢花飞花满天

    一场误会,结束一段爱情因为爱她,所以恨她,再回首,她已不是他的妃因为爱她,所以放她,再回首,却已不可挽回她如梨花般纯洁,又如梨花般期短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阿唎多罗陀罗尼阿噜力经

    阿唎多罗陀罗尼阿噜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简随云

    简随云

    简随云,人如云,浮云淡淡,淡淡然。谁又知她深不可测,智慧绝伦。江湖中,无论正邪两道,还是资深的武林泰斗,都得给她薄面。她的一句话,便可让天下第一宫放下百年恩怨,也可让北方第一堡一夜间风云变色。她,足可影响天下,却是置身世外,人间走一场,最终欲归重山中。天下,谁能让她留下脚步?能与她风云相合,共游天边的人,又会是谁?(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九零年

    九零年

    爬上屋顶才能对周围的环境指指点点。从小一直陪伴的朋友逐渐疏远,课堂上的梦想被现实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