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15700000019

第19章 凤之神(1)

1.凤与原始宗教

凤是古人对多种鸟禽和某些游走动物多元容合而产生的神物,本质上也是人对己身之外的自然力量的神化。我们前面分析过了,凤与动物崇拜、太阳崇拜、风崇拜的关系相当密切,这三项崇拜是凤崇拜的基础,没有这三项崇拜也就没有凤崇拜,凤崇拜是这三项崇拜的升华。而这三项崇拜也都属于自然崇拜的范畴。自然崇拜是宗教产生的一个本源。因此,可以说,凤的起源与宗教的起源基本上是同步的。对凤凰的崇拜,从一开始,就渗透、包含、体现着宗教的意味。

新石器时代出土的凤纹,大都与原始先民敬畏自然力、祭祀天神有关。如距今达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双头凤纹”,其图案为双凤头反向、一体同身,图案正中一个大圆套一个小圆,大圆之上似有光焰升腾。这样的图案所反映的无疑是古人对太阳神、鸟神即自然神的崇拜,同时,刻画有此图的骨匕,很可能是古巫做法祭神的工具。而湖南洪江高庙文化凤纹陶器、内蒙古赵宝沟文化凤型陶杯也都属于祭祀神器。

巫术是原始宗教的仪式之一,是人们向自然神、祖先神和图腾神表达宗教感情的桥梁。而凤凰,则以手段和工具的身份成为巫术的组成部分。

距今达3000年的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曾出土位于神殿祭祀中心的青铜神树,树上就塑有多只凤凰;还有一组阵容强大的被称作“凤鸟翔云”的青铜鸟及饰件。其功能同“双头凤纹”骨匕如出一辙:既集中地反映了古蜀族的鸟崇拜,也是三星堆人的祭天祀神的巫术器具。

原始巫术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居住区多有遗存。如属白族一支的碧江四区勒墨人每年的祈年祭“租冬翁”,即由氏族中有威望的巫师“斗西波”

主持,所祭祀的鬼魂“斗维母”,就“身穿锦衣绣服,胸垂珠贝项链,佩戴金环银镯。端坐凤身龙头,宝座铺绒垫锦”。

一凤与宗教

宗教的本质是对人身之外的各种力量的神化,其最初形式是自然崇拜。

作为在原始信仰基础上逐渐丰富与发达起来的、曾在中国广大地区(尤其是北方)广泛流行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萨满教可划入原始宗教的范畴。神鸟在萨满教的观念中占有重要地位,常常被作为灵魂的象征。萨满信徒们认为,神鸟能够自由地来往于天界和人界之间,做传递消息的信使。萨满教的巫师在跳神做法时,要戴上特制的“神帽”,帽顶上有一只铜制或铁制的神鸟,作振翅起飞状。神帽上的飘带表示神鸟之魂在飞翔,头上和腰上的铃铛代表神鸟的叫声。被萨满信徒视为神鸟化身的鸟禽有鹰、天鹅、乌鸦、喜鹊等,而这些鸟禽,无疑都是凤的融合对象。据此,我们似乎可以说,萨满教崇拜的神鸟,和我们讲的凤凰具有同一性。

2.凤与道教

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是在原始宗教的基础上形成的,它融自然崇拜、远古巫术和秦汉神仙方术于一炉,并将其理论化和系统化。

凤凰早于道教而生,道教在形成过程不可能不吸取和借助凤文化。道教的核心是得道成仙。这“成仙”和凤文化有内在的一致性:崇高、尚洁、飞升等,是凤的品性,也是仙的品性;作为天上的神物,凤本身就是仙;人要是具备了凤的诸多品性,也就成了仙。这是从本质上讲的。至于凤在道教中的具体作用,则有三:(1)神仙的坐骑、成仙的工具;(2)仙家、道士衣装名称;(3)仙境、道观的名称。

西王母即“王母娘娘”,原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后来发展为道教的女仙领袖。这位领袖常常以凤为坐骑。如敦煌第249窟南顶主体画中的西王母,就身穿大袖襦,乘坐三凤车和北顶主体画中乘坐四龙车的东王公一同前行。此凤车上有重盖高悬,前有御车仙人,还有乘着鸾车(也是凤车一种)、扬幡持节的仙人作前导。四周还有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及飞廉、长耳羽人等众多神灵护卫。西王母还头戴凤冠。如山西芮城县永乐宫元代壁画中的西王母,就头戴凤冠,脚着凤鞋,正襟危坐,一副既庄严肃穆,又和善慈蔼的尊贵相。

有上述基础,西王母便成了世人眼中的“凤族”和“鸟母”,有“白玉龟台九凤太真西王母”之称,并有“道教肇自昆仑山凤母”之说。

凤还是成仙的工具。汉、北魏、唐各代的人物骑凤壁画、石刻、剪纸等,既可以看作是神仙乘凤巡行天下,也可看作凡人借凤成仙升天。武夷山是道教名山,山上有国内年代最为久远的古代悬棺。在葬俗中,悬棺葬与神仙信仰最为密切,葬所常被称为仙人山、仙蜕岩、升真洞等等。葬处崖刻题材中,也多见凤导引升仙的图案。

凤还被道士们用作冠履的名称,如女道士戴的“飞云凤气之冠”、高功法师步罡踏斗时所穿的“凤头之履”或“立凤履”。

至于道教仙境道观,也有以凤为名者。如“十洲三岛”之一的“凤麟洲”。

据说此洲在西海之中,地方一千五百里。洲四面有弱水环绕,鸿毛不浮,不可超越。而且“洲上多凤麟,数万各自为群。又有山川池泽,神药多种。亦多仙家”。还有位于镇头镇西隅与景德镇市交界处的凤游山,相传有彩凤翱翔于此,故名。台湾高雄三凤宫则是着名的道教宫观。

在道教中,以凤凰(朱雀)参与的“四神”常常以“护卫神”的面目出现,用来壮观威仪。如《抱朴子·杂应》讲述老子的形象:“左有十二青龙,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后有七十二玄武”。有的道典还给“四神”起了名字:“左有青龙名孟章,右有白虎名监兵,前有朱雀名陵光,后有玄武名执明”(《云笈七签》卷二十五《北极七元紫庭秘诀》)。

3.凤与佛教

佛教从东汉末年传入中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达到鼎盛。佛教的思想、义理及艺术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一次外来文化和中华本土文化的大碰撞和大融合。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符号,凤,还有龙、麒麟等,都不可避免地要和佛教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因此,融合佛教文化的有益成分,便成为这个时期凤凰的一个特征。

那么,美丽的中国凤吸取了佛教文化的那些成分呢?

先说莲花纹。

莲又名荷、芙蕖、芙蓉、菡萏等,是集可观赏和食用、药用为一体的水生草本植物。莲叶青翠,圆圆如盖,高出水面;莲花红色、粉红色或白色,朵大,纯洁、美丽,有高雅娴贞的意韵,所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守一茎一花之节”。我国古人很早就种莲、用莲、赏莲、咏莲。《诗经》里有“彼泽之陂,有蒲有荷”的句子,《离骚》言“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汉代乐府诗《江南》称“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相比之下,莲在佛教的产生地——印度,还要更受重视些,从而也更神圣些。梵天是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创造之神,生有四只手,其中一只手上就持着莲花;婆罗门教和印度教的三大主神之一毗湿奴,也生有四只手,其中一只手也持掌莲花,而且其肚脐上还长出一朵莲花。在佛祖释迦牟尼降生之前,相传其父净饭王的宫苑里曾有八种“瑞象”出现,百鸟翔集,鸣声和悦,四季花卉一同盛开。尤为奇异的是,宫内的大池塘中,突然长出一朵白莲花,大如车轮。白莲长出的时间,和释迦诞生的时间刚好重合。于是,这位佛祖,一生下来就能即行七步,“步步生荷”;而且,还有千道金光由舌根下闪出,每道金光又都化作一朵千叶白莲,每朵莲上坐一位盘脚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萨。佛经中还有鹿母生下莲花姑娘的故事,说这位莲花姑娘,“脚蹈地处,皆莲花出”;在“净土变”中,有化生童子从莲花中再生的形象。

于是,很自然,莲花便频频地出现在与佛相关的事象中,有时候,莲花甚至被看成是佛陀的化身,成为佛教的主要的装饰图案,象征着对佛法的皈依以及对佛法真切本性的承认。佛座称“莲台”、“莲座”,佛眼称“莲眼”,所谓“无量清净佛,七宝池中生莲花上”,“十方诸佛,同出于淤泥之浊;三身正觉,俱坐于莲台之上”(唐释道世《诸经要集·三宝敬佛》);佛寺称“莲宇”、“莲舍”;佛龛称“莲龛”;佛典《法华经》称“莲经”;僧人的袈裟称“莲服”,行法手印称“莲花合掌”,甚至连佛国,也要称为“莲界”了。

传说当然是人们的“意会”,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愿望进行“艺术想象”的产物。佛教之所以敬莲崇莲,主要还是莲的净洁的品性,和佛教追求“净界”、“净土”、“净国”的理想相吻合。它“出尘离染,清净无瑕”,可比佛家讲的“真如”(真理、佛性),不受“五浊”(劫浊、众生浊、烦恼浊、见浊、命浊)之世的污染。此外,它还有“自性开发”,“妙香广布”、“面相熙怡”等等与佛性、菩萨行相吻合的品性。

莲和佛有如此这般的关系,随着佛教东渐,莲的地位就在中国人本来就爱莲、敬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佛教的莲花纹也和中国传统莲花图案在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美化,从而广泛地应用于佛教艺术装饰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于是,我们在石窟造像、建筑彩绘、陵墓雕刻、陶瓷器物及服装冠履等众多载体上,都比比皆是地看到了式样种种、色彩纷呈的莲花纹。

凤有尚洁的神性,又是“羽族之美”,和莲的洁、美的品性相吻合,再有广泛传播的佛教对莲花的推崇,出现凤、莲、佛相结合的纹图就成为很自然的事情。江苏南京南郊曾出土一件属于三国吴时的“青釉彩绘双系盖壶”,此壶肩部贴塑两佛像,皆趺坐于莲花座上,胫部彩绘一周仰莲纹,而壶盖正中,却以一只贴塑成的凤鸟为钮。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凤莲纹”尤其多了起来,产生的审美效果是强烈的,其规律,是洁洁益洁,美美益美。且看凤凰莲花纹图:画面的下半部在荷叶的护持中,三朵莲花拔茎而开,中间一朵开得最大,其茎枝别致地从一个莲蓬上生起;三朵花皆五瓣,每瓣用黑白两色标出浓淡之别,给人温润娇美之感。画面的上半部突出表现一只立在莲蓬上的凤凰。这只凤凰舒展着齿状花翅,弯翘着有斑斑花点的长尾;一束荷叶衔在嘴尖,头作一个标准的椭圆,上有重冠,下有肉垂,眼睛只是椭圆中扁而短的一条小线——这样的细眼和那种多见的圆睛有别,给人的感觉是七分柔媚三分清高;凤身的左右下三面皆有舒卷自如的荷叶配饰:整个画面是很美丽的。

再说忍冬纹。

忍冬,又名“金银花”、“二花”,是多年生半常绿缠绕灌木。因其具备凌冬不凋的品格,故名忍冬。春夏开花,气甚芬芳。初开时蕊瓣色白,两三日后变黄;新旧相参,黄白相映,故又有金银花之名。中医学上以其花茎入药,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佛教有以花供养佛祖的讲究,忍冬以其不凋、芳香和蔓生的品性,被佛门选中当是情理中事。进而,随着佛教的东进,忍冬纹便同中国本土早就有的云气纹相结合,以流畅的线条、亮丽的颜色、巧妙的结构纷纷出现在石窟、门楣、斗拱、藻井、墙壁、龛阁佛座上。

忍冬纹在东汉墓葬出土的屏风、丝织品上就有发现,但比较稀少。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忍冬纹盛行起来,和莲花纹一样,成为佛教石窟的主要装饰纹样。我们在敦煌早期石窟的壁画上,就能看到不少忍冬纹。忍冬的叶子本来是卵形对生的,花为唇形,上唇裂四枚,下唇裂五枚,苞片叶状,但在古代艺术家的手下,忍冬的叶和花整个地被绘成三瓣或四瓣,且和藤蔓一起,巧妙地组成各种趣味不同的式样,如波浪形、圆弧形、方形、菱形、手形、心形、龟背形等。这些变形忍冬纹,将我国传统装饰图案中的主次分明、造型精当、构思完整、设色明快、朴素大方等特点,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凤和忍冬的结合,遵循的依然是美美益美、好上加好的原则。我们见到的“凤凰忍冬纹”,一般都是凤凰扬首瞠目,翅开尾翘,好像刚刚落下来的样子;忍冬纹或手形,或心形,藤蔓交错,花鸟相衬,宛转自然,活泼生动。

美和美的结合是无止境的。凤与莲花能结合,凤与忍冬能结合,莲花与忍冬能结合,凤、莲花、忍冬三者也能结合。从魏晋南北朝到唐代宋代,由这三者结合在一起的装饰图案实在不少。这些图案构思精致,着色鲜艳,看上去都相当漂亮。

如本页上图这样一幅“凤、莲花、忍冬纹”:一只娇美的黑凤立在莲花瓣之上,口中衔着一枝忍冬,胁下夹着一枝忍冬,四周点缀着变形的莲花和忍冬的叶瓣儿,真是落英缤纷,天香竞坠。

接下来,说说有“玉鸟”、“瑞鸟”之称的“迦陵频伽”。

迦陵频伽是梵语Kalavinka的音译。

义译为“好音声鸟”、“妙音鸟”、“美音鸟”,“迦陵”是好、妙之意,“频伽”是声音。据说此鸟常住西方极乐净土。《正法念经》云:“山谷旷野,其中多有迦陵频伽,出妙音声,如美音,若天若人,紧那罗等无所及者,唯如来音声”。《长阿含经》

言菩萨降生的时候,“其声清澈,如迦陵频伽”。也略称迦陵。《楞严经》言:“迦陵仙音,遍十方界。”其注解说迦陵是仙禽,“在卵壳中,鸣音已压众鸟,佛法音似之”。看来,迦陵频伽有运用其美妙的声音,“宣流”佛教“法音”的职能。

河北定县出土的北魏石函,其银椁后档两侧各刻有双首迦陵频伽,这大概是目前所知道的最早的迦陵频伽纹饰。江苏南京南朝墓葬曾出土一块“迦陵频伽画像砖”,此砖正面右边模印鸟身人首(亦可称佛首、菩萨首)图像,即迦陵频伽。此鸟,头方大端挺,双目前瞻,表情庄重祥和;双翼呈刀片状,展开着,尾羽为草叶形,向上翘过头顶;单足独立于莲座之上,另一足弯折翘起。图左双环,环中一鸟,除头非人头或佛头,且向身后回顾外,其他部分及站立的姿势都如右鸟,当属常态的迦陵频伽。两鸟之间及画像两边,均饰以线条流利,富于韵律感的莲花纹、忍冬纹、宝相花纹,使人产生迦陵频伽美妙的歌喉,足以使花草为之动容的联想。

进入盛唐以后,迦陵频伽图案多了起来,我们在敦煌壁画中,就看到了人首、鸟身、花冠、双翅展开、卷叶形尾扬起的迦陵频伽。2001年,有迦陵频伽建筑构件在西夏陵区发现,其形象和唐代敦煌壁画上迦陵频伽一脉相承:人首、鸟身、花冠、双翅展开、长尾高翘,双腿连爪跪骑于贴塑双线卷云纹的长方形基座之上。

如何看待迦陵频伽呢?

迦陵频伽能鸣叫出很好听的声音,是妙音之鸟;又居住在西方极乐净土,与众佛菩萨朝夕相处,想必也是净洁之鸟、美羽之鸟。这妙音、净洁和美羽的品性,与中国凤的好鸣、尚洁、示美的神性是一致的。以好鸣为例,凤的好鸣绝不在迦陵频伽之下,古人说它“音中钟律”,“小音金,大音鼓”,“其翼若竽,其声若箫”,所谓“南山有鸣凤,其音和且清”。

由此可见,人类的思维,尤其是审美思维和造神思维,不管是哪个民族,处于什么样的国度,在许多方面都是相通的、有共同规律的。比较而言,中国凤的神性要更大一些,从而影响更深入更广泛一些。迦陵频伽突出的特点是妙音,相应具备净洁和美羽,而凤除妙音、净洁、羽美之外,还有向阳、达天、自新、秉德、兆瑞、崇高、喻情等神性。

同类推荐
  • 浙江有意思

    浙江有意思

    《浙江有意思》是作者王寒多年来生活所感杂记,主要包括作者对浙江省十一地市风土人情独到的见解,文风戏谑,多以当地名胜古迹、美食趣事为题材,以片段的形式对每一城市进行描述,令读者得以快速阅读中体味到浙江各地的城市形象。
  • 中国人人格地图

    中国人人格地图

    本书以中国人的6种主要人格特征为主线,基本上介绍了全国各省人的人格特征。在对各省人人格特征的介绍中,不但深刻揭示了历史地理环境与人格特征的内在联系,还客观地评述了其人格中的优劣,并在此基础上给予一定的建议。
  • 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

    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

    本套书收录秭归县8位作家创作的小说、诗歌、散文作品,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其中大部分作品已公开发表过。
  • 探究隐秘世界的努力:中国当代文艺心理学研究反思

    探究隐秘世界的努力:中国当代文艺心理学研究反思

    本书以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研究为反思对象,梳理了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成绩,,总结了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规律,就新时期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展开背景、核心问题、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以及研究主体的心路历程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反思,对文艺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热门推荐
  • 夜绕晨曦

    夜绕晨曦

    她,被杀手界誉为死神,被医毒界誉为阎神,是唯一一个拥有双神之名的王牌特工。却不想,组织背叛,坠崖身亡。当她再一次睁眼时,银眸之中,锋芒乍现!欺我?我让你跪在地上喊阎爷;算计我?我让你穷到衣服都穿不起!各类大神齐上线,她一个打十个!逆天血脉,绝世医毒,她一步一步的在这片异世大陆,闯荡天下。可……这个极品美男是哪里来的?还动不动勾引她?不知道她对于美色,最没有抵抗力吗?快要把持不住啦!(本文多甜少虐,大部分绝对的高甜文!不喜勿喷,作者名为曾用名,不必多想哦!)
  • 世界名人成功密码

    世界名人成功密码

    本书讲述了感动千万人的世界名人成长故事,包括荷马、亚历山大大帝、但丁、哥伦布、达·芬奇、哥白尼、米开朗琪罗、麦哲伦、塞万提斯、培根等。
  • 修仙长漫路

    修仙长漫路

    莫小瞳想要修仙,可仙途漫漫难免有奇奇怪怪的事情发生,于是她暗下决心,不行!自己不能挂了!
  • 师尊我要和你打个商量

    师尊我要和你打个商量

    世人都说“老风家的小女娃啊,是天上的神仙转世,刚生下来就会说话啦!”老风家:谁说的,我们怎么不知道啊!老风家小女娃:没错,你们没说错,那个人就是我。众人:您还真是一点都不谦虚哈!某仙尊:歌儿,你想要什么,除了天上的星星和月亮,别的,我都能给你得来!众人:喂,宠妻也该有个限度啊,别给我们这些人撒狗粮,我们承受不住啊!众弟子:呜呜呜!我们以前的那个高冷无情的师尊回不来了!风家众人:滚,你谁啊,想娶我家囡囡,我们同意了吗?离歌:……额,我们那个……我们已经结为仙侣了。风家众人:完了,乖囡囡被抢走了,留不住了,咦咦咦!好桑心!好难过!众人:喂,过了啊
  • 我余光中都是你

    我余光中都是你

    现代言情 主角:韩懿林歌谣习惯一个人的前提是喜欢一个人
  • 风雨相逢

    风雨相逢

    你我在风雨中相逢,从此完美的你留在我的心间。我们的故事就此展开,是缘分让我们相遇吗。你和我注定要牵连一生。然而我们的爱情总是磕磕绊绊,一路走来风雨兼程。。。。。。。
  • 玉箓生神资度转经仪

    玉箓生神资度转经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陈神殿

    陈神殿

    10年归来,陈玄漂泊在外一手创立神殿。座下8大神王,12名神殿护殿者。所有国家都要礼让3分的组织,神殿更有众多强者。10年后,陈玄回到华夏,将那年救过他的女人宠上天...
  • 引魂归冥

    引魂归冥

    人死后的灵魂应当自入幽冥,入轮回。若生前执念太重,则会游荡世间。它们的执念或许是爱情,或许是亲情,也可能是仇恨和欲望。而我的存在则是化解它们的执念,送它们回幽冥地府。
  • 我的天赋是棵树

    我的天赋是棵树

    从觉醒了一棵神树开始当树上结出了各种奇妙的果实时当吃下果实的人都觉醒了奇妙能力时当刑运带着自己的忠实拥趸建立起抗击妖魔的联盟时这个世界——人类为王嗯,这是一个觉醒者带领一群觉醒者,造出一个和谐社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