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10600000006

第6章 《里仁》篇

【本篇引语】

本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包括了儒家的若干重要范畴、原则和理论,对后世都产生过较大影响。

【原文】

子曰:“里仁为美(1),择不处(2)仁,焉得知(3)?”

【注释】

(1)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2)处:居住。

(3)知:音zhi,同智。

【评析】

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个人自身的事,又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重视居住的环境,重视对朋友的选择,这是儒家一贯注重的问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与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耳濡目染,都会受到仁德者的影响;反之,就不大可能养成仁的情操。

【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2)。”

【注释】

(1)约:穷困、困窘。

(2)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评析】

在这章中,孔子认为,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淫逸。只有仁者安于仁,智者也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原文】

子曰:“唯仁者能好(1)人,能恶(2)人。”

【注释】

(1)好:音hao,喜爱的意思。作动词。

(2)恶:音wu,憎恶、讨厌。作动词。

【评析】

儒家在讲“仁”的时候,不仅是说要“爱人”,而且还有“恨人”。当然,孔子在这里没有说到要爱什么人,恨什么人,但有爱则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会有正确的爱和恨。

【原文】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评析】

这是紧接上一章而言的。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既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评析】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

【原文】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评析】

孔子特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养成仁德的情操。但当时动荡的社会中,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孔子说他没有见到。但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

【原文】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评析】

孔子认为,人之所以犯错误,从根本上讲是他没有仁德。有仁德的人往往会避免错误,没有仁德的人就无法避免错误,所以从这一点上,没有仁德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相似的。这从另一角度讲了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原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评析】

这一段话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孔子所说的道究竟指什么,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我们的认识是,孔子这里所讲的“道”,系指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这主要是从伦理学意义上说的。

【原文】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评析】

本章和前一章讨论的都是道的问题。本章所讲“道”的含义与前章大致相同。这里,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原文】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1)也,无莫(2)也,义(3)之与比(4)。”

【注释】

(1)适:音di,意为亲近、厚待。

(2)莫:疏远、冷淡。

(3)义:适宜、妥当。

(4)比:亲近、相近、靠近。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义之与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本章谈论的仍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

【原文】

子曰:“君子怀(1)德,小人怀土(2);君子怀刑(3),小人怀惠。”

【注释】

(1)怀:思念。

(2)土:乡土。

(3)刑:法制惩罚。

【评析】

本章再次提到君子与小人这两个不同类型的人格形态,认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们胸怀远大,视野开阔,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而小人则只知道思恋乡土、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是个人和家庭的生计。这是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点之一。

【原文】

子曰:“放(1)于利而行,多怨(2)。”

【注释】

(1)放:音fang,同仿,效法,引申为追求。

(2)怨:别人的怨恨。

【评析】

本章也谈义与利的问题。他认为,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他不会总是考虑个人利益的得与失,更不会一心追求个人利益,否则,就会招致来自各方的怨恨和指责。这里仍谈先义后利的观点。

【原文】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1)?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2)?”

【注释】

(1)何有:全意为“何难之有”,即不难的意思。

(2)如礼何:把礼怎么办?

【评析】

孔子把“礼”的原则推而广之,用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这在古代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孔子时代的“国”乃“诸侯国”,均属中国境内的兄弟国家。然而,在近代以来,曾国藩等人仍主张对西方殖民主义国家采取“礼让为国”的原则,那就难免被指责为“卖国主义”了。

【原文】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评析】

这是孔子对自己和自己的学生经常谈论的问题,是他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孔子并非不想成名成家,并非不想身居要职,而是希望他的学生必须首先立足于自身的学问、修养、才能的培养,具备足以胜任官职的各方面素质。这种思路是可取的。

【原文】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评析】

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这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在这章中,孔子只说他的道是有一个基本思想一一贯之的,没有具体解释什么是忠恕的问题,在后面的篇章里,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对此,我们将再做剖析。

【原文】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评析】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被人们传说,这就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这种思想就变成义与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

【原文】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评析】

本章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这是修养方法之一,即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实际上这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旧辙,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态度,在今天仍不失其精辟之见。

【原文】

子曰:“事父母几(1)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2)而不怨。”

【注释】

(1)几:音ji,轻微、婉转的意思。

(2)劳:忧愁、烦劳的意思。

【评析】

这一段还是讲关于孝敬父母的问题。事奉父母,这是应该的,但如果一味要求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百依百顺,甚至父母不听劝说时,子女仍要对他们毕恭毕敬,毫无怨言。这就成了封建专制主义,是维护封建宗法家族制度的重要纲常名教。

【原文】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1),游必有方(2)。”

【注释】

(1)游:指游学、游官、经商等外出活动。

(2)方:一定的地方。

【评析】

“父母在,不远游”是先秦儒家关于“孝”字道德的具体内容之一。历代都用这个孝字原则去约束、要求子女为其父母尽孝。这种孝的原则在今天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

【原文】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

【注释】

(1)本章内容见于《学而篇》,此处略。

【原文】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评析】

春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臣弑君、子弑父的犯上作乱之事时有发生。为了维护宗法家族制度,孔子就特别强调“孝”。所以这一章还是谈“孝”,要求子女从内心深处要孝敬自己的父母,绝对服从父母,这是要给予批评的。

【原文】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评析】

孔子一贯主张谨言慎行,不轻易允诺,不轻易表态,如果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你的威信也就降低了。所以孔子说,古人就不轻易说话,更不说随心所欲的话,因为他们以不能兑现允诺而感到耻辱。这一思想是可取的。

【原文】

子曰:“以约(1)失之者鲜(2)矣。”

【注释】

(1)约:约束。这里指“约之以礼”。

(2)鲜:少的意思。

【原文】

子曰:“君子欲讷(1)于言而敏(2)于行。”

【注释】

(1)讷:迟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

(2)敏:敏捷、快速的意思。

【原文】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原文】

子游曰:“事君数(1),斯(2)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注释】

(1)数:音shuo,屡次、多次,引申为烦琐的意思。

(2)斯:就。

同类推荐
  • 美学思考力——释放灵感的配色法则

    美学思考力——释放灵感的配色法则

    在色彩的世界里,我们常常被一个问题所困扰——什么样的色彩才是最美的?或许,这个问题就连享誉盛名的绘画大师都无法确切地回答。实际上,色彩的搭配没有绝对性,何为美的配色也没有具体的答案,只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搭配出的色彩具有象征意义、能够深入人心,那么就是优秀的色彩作品。为了帮助读者体会大师作品中的色彩运用,本书不仅挑选了众多西方绘画作品,还从图例的鉴赏和分析中,提炼出经典的配色技巧,帮助读者抓住色彩的特性,从而增长对色彩的领悟和运用能力。
  • 庄子讲故事

    庄子讲故事

    本丛书从做人的角度全新解读老庄,书中的故事与哲理双双吸引人。本丛书观点独特,文字脱俗,插图亦是一流,实是同类书的样板!庄子本是讲故事的高手,本书作者又通过庄子讲故事,这故事中的故事,不知是蝴蝶化庄周?还是庄周化蝴蝶?本书是《老子说人生》姊妹篇,通过采撷《庄子》原书故事进行哲理发挥,寓含诸多为人处世的智慧写自我修炼的法门。本书就是用亦真亦幻的庄子笔法写成的,不足为大人先生赏,倒不失为一部佐君清谈的闲书。熟书本书,可以在人前夸耀:我懂庄子了!
  • 大家小书·译馆:君主论

    大家小书·译馆:君主论

    《君主论》是意大利政治家、思想家尼科洛·马基雅维利的代表作,西方文明经典文献之一。在《君主论》中,马基雅维利以科学家的智慧和化学家的严谨为统治者开出政治处方。马基雅维利以“性恶论”为逻辑起点,从研究君主个人行为出发,将政治斗争与谋略技巧在心智上做了诚实并饱含深意的思考。
  • 庄子的享受

    庄子的享受

    大师王蒙快意解读,中国历史上的不二奇才——庄子。跨越时空,老王俨然庄子的隔代知音,老王如庄子笔下的鲲鹏在神游在翱翔在激情燃烧,老王在解读庄子,老王在享受庄子,读者在享受老王。
  • 孝经(中华国学经典)

    孝经(中华国学经典)

    《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该书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书中指出,孝是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禄。
热门推荐
  • 守护男闺蜜

    守护男闺蜜

    怎么就有这样的人,明明是女方比较吃亏,到了他的嘴里,就变成他吃亏了!遇到柳熙烈的欧阳茗妍,总觉得自己是欺负了小红帽的大野狼…!扮作男闺蜜守护了十多年的心爱的女孩儿,被人陷害失忆,双亲惨死,家产被夺……柳熙烈誓要守护爱人,帮她夺回家产,帮她报复仇人!
  • 帕斯捷尔纳克诗全集(上)(帕斯捷尔纳克作品系列)

    帕斯捷尔纳克诗全集(上)(帕斯捷尔纳克作品系列)

    《帕斯捷尔纳克诗全集(上)》:帕斯捷尔纳克是二十世纪俄罗斯诗歌巨匠,他历经白银时代、十月革命和苏联“解冻”,早年即勇于更新蜚声诗坛,终以“在现代抒情诗和伟大的俄国小说的传统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本书汇集帕斯捷尔纳克各个时期诗歌佳作400余首,是迄今为止国内出版的最为完整的帕斯捷尔纳克诗歌作品,是俄罗斯文学翻译的重要成果。
  • 嘿,我的爱情

    嘿,我的爱情

    本书介绍了主人公与女友之间甜蜜的爱情故事,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让我们对爱有了近一步的了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不良魔王

    不良魔王

    莫德从自己的异时空同位体手中得到了一个位面交易系统,从此以后,他踏上了人生赢家的道路!充满科幻感的未来世界、征战不休的平行古代位面、充满辐射的核能世界、只存在天空与浮空岛的天空位面、古老而神秘的上古修真世界、一拳碎山河、一脚踢爆小行星的高武世界......除此之外,mix联盟的诸位大绅士频频出现,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想知道的话就请打开它吧。
  • 无奈情根深种

    无奈情根深种

    作为一个外科圣手,竟然因意外穿到一个古代不知名的小丫头身上,看看自己这瘦小的身体。她只想做一件事养好身体,让自己变得前凸后翘。可是为什么有一个汉子一直要喂养我呢?我表示很懵逼.........
  • 开局十连抽然后无敌

    开局十连抽然后无敌

    楚狂人带着游戏外挂穿越到修行世界,开局就是幸运十连抽。恭喜宿主抽到传说属性谪仙气质,传说体质九窍玲珑剑心,神级神通洞悉之眼,神级体质不死之身,传说人物羽人战士一名……自此,楚狂人踏上横推星辰日月,镇压万灵诸界的无敌之路!
  • 甄正地爱你

    甄正地爱你

    穿越到10年前,你爱上了甄哥,随后,她有随你穿越回来,你们会相爱吗
  • 祸国银妇:暴君滚远点

    祸国银妇:暴君滚远点

    不惜背负着强抢妹妹丈夫的罪名,银紫郁也要想办法报仇,可她过尽千帆,却是得到一个行为不正勾引成性的臭名。当现代国家军情局的超级特工穿越时空,成为北周皇宫这个凄凄惨惨永远不受宠的皇后。一把世人无法认知的黑色短枪抵上那些觊觎天下却又不把她放在眼里的男人的胸膛。“别动粗,咱们,谁死?还不一定呢!”高手与高手的较量,冷情与无情的悬殊,到最后谁丢了心,谁动了情?谁拯救了谁?谁又灭了谁?
  • 真相的探索者

    真相的探索者

    ???当所有证据摆在面前,真相自然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