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89400000009

第9章 龙之流(3)

由于材质和工艺手段的进步,清代龙之精美,超越了以前的任何一代。

如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剔红九龙天球瓶”,就构思巧妙,雕刻精湛。此瓶从瓶身至瓶颈排出一幅“九龙海水纹”。

其龙腾跃于、隐现于波峰浪谷之间,或瞠目怒视,或奋爪击浪,或张口吞吐,或盘升至瓶颈,扭头回瞻,皆气势磅礴,韵致非凡。

六祥龙期

祥龙期主要指的是当代龙,与中华文明的再兴期相对应。

中国龙进入近当代后,身上的帝王气逐渐消失,表示吉祥嘉瑞的神性更突出了。因此可以说,当代的龙,已走下张牙舞爪、不可侵犯的“神坛”,变得喜悦和善、可亲可近,成为一种“吉祥物”了。

于是,当代龙在明清龙的基础上,内涵上更注重突出其吉祥和悦的品性,外形上也调动一切现代化手段,使其更飘逸,更俊美,更活灵活现。

我们看到,属于现代科技的“声、光、电、动、气”及数字化技术使从远古走来的神龙真的“神”了起来。在一座座人造“龙宫”里,在一届一届的灯会上,人们往往可以欣赏到许多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神”龙。这些龙,头可摇动俯仰,身可旋转翻腾;双目可睁可闭,间或射一道激光;大嘴时开时合,猛不丁喷一股清水;吸气、挥臂、舞爪、摆尾,吼声轰隆如雷,风雨唤之即来。还有化作人形,身穿彩衣,舞姿翩翩的龙女,手执古筝古琴却演奏着现代电子音乐的龙子……

令人欣喜的是已有两种“龙”飞上了天,这便是由陕西发明家夏发明先生发明的“华夏飞龙”和由上海翰翔飞艇公司研制成功的“中国飞龙”。

“华夏飞龙”以氢气或氦气等漂浮气体做动力,使长达几十米的巨龙腾空,并借助皮影戏和木偶的操作原理进行表演。“华夏飞龙”曾升腾于亚运会、城运会、农运会开幕式和港澳回归、黄陵祭祀等重大场合,均引起轰动,并出演周边数国,在国际上赢得了声誉。“中国飞龙”是我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龙形飞艇,无人驾驶,全身呈金黄色,龙头、龙身全部为柔性结构,长51.8米,最佳飞行高度50米至200米,能在五级风以下的天气起降(垂直)、飞行,并表演“巨龙昂首”、“神龙摆尾”、“一飞冲天”、“腾龙斤斗”、“二龙戏珠”等特技动作,蔚为壮观。此龙堪称中国古老的龙文化和最新的科学技术的最佳结合。

撩去东方神秘主义的面纱,抛弃专制主义的历史负赘,当代的中华龙已成为名符其实的吉祥嘉瑞之龙。她将以容合、福生、谐天、奋进的精神底蕴,高扬科学、民主、理性、创新的旗帜,携中华文明千古相传的优秀精华,和世界文明相融会。

21世纪是中华文明再次兴盛的世纪。毫无疑问,伴随着一个伟大的民族走过昨天的中华祥龙,必将伴随这个民族走向明天,走向未来。

七域外龙

域外龙的来源无外乎两种情形:一种是受中华文化的影响,由中国传出去的龙;一种是由华人华侨带到世界各地的龙。至于西方世界的dragon,虽然至今还译为“龙”,但与中国龙无源流关系,属于另一种象征物,不在本章讨论之列。

第一种情形,见于与中国接壤毗邻的亚洲诸国,这些国家的龙与中国龙的关系是流与源的关系。

大约在东汉时期,随着中日文化的交流和拓展,中国龙文化开始向日本传播。盛唐时期,这种传播达到了一个高潮。标志是成书于720年(相当于中国唐朝的开元年间)的《日本书纪》(日本现存最早的历史典籍之一)中有了关于“龙神”的记述,并称是神话传说中的“龙神”用神器创建了现在的日本列岛——“大八洲”,神武天皇(日本第一代天皇)就是“龙神”的后人。《日本书纪》是日本模仿唐朝官修国史的制度,由天武天皇(日本第四十代天皇)授意编写,全部用汉文撰成的。书中将天武天皇说成“龙神”

后人,显然是受了中国帝王是“真龙天子”说的影响。

日本的民间龙与中国的民间龙就神性和神职而言,几乎没有不同。在日本农民、渔民的心目中,龙是水神和海神,是吉祥的象征。如在日本新泻县农村,人们相信池塘里住着司水理水的龙王。为了不使龙王发怒带来成灾的暴雨和龙卷风,人们每年在春秋两季都要祭祀一番。同县还有一个传说:古时某年大旱,村人乞雨时龙王显灵,说只要将村中的一个姑娘嫁给它,它就下雨。于是,诚惶诚恐的村民们赶快将村中一位最漂亮的姑娘嫁给了龙神,不久果然下了大雨。以后人们祈雨时,都要在不断地祷愿声中往井中投放供物——日本人认为井是通往龙宫的必由之路。每年旧历的六月二十三日是龙神娶妻的日子,届时,村民们都要挥舞旗帜庆祀一番。《日本书纪》、《太平记》等书中也都记载有类似的传说。

日本学者南方熊楠曾编写过一本《龙是什么》的书,书中对龙形状的描述除加了一句“其声如》铜盘”外,其他均照抄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日本龙的种类也不少,蛟龙、蟠龙、应龙、黄龙、苍龙(青龙)、鸣龙(张口鸣叫的龙)等,一应俱全。如东照宫就画有鸣龙,泉涌寺舍利殿画有蟠龙,高松冢古坟壁画中有《青龙图》。这些龙在造型上都明显地受到了中国龙画的影响。

在日本,龙常以性格柔和、乐于助人的形象出现。在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创作的《千与千寻》中,有一条栖息在河里的小白龙,就曾救助过不慎落水的主人公千寻。日本的一些民间手工艺品,也以龙为题材,进入市场后还比较受欢迎。在一些艺术家的笔下,“日本被描绘成腾空飞行的巨龙,龙头是北海道,龙须是俄罗斯管辖的北方四岛,龙身是本州和四国地区,而龙尾则是冲绳等岛屿”(孙巍《日本也有“龙”的传说》,新华网2006年12月15日)。

越南人崇拜龙,认为龙是“四灵”(龙、麟、龟、凤)之首,是强大、高贵、权威的象征——

这显然是受中国龙文化影响的结果。越南人还称自己是“龙子仙孙”或“龙仙子孙”。相传远古时代,越南有一位帝王叫乐龙君,其母是洞庭湖龙王的女儿,因此有龙的血统。后来,他与仙女欧姬相爱成家,生了一百个男孩。

孩子们长大后,乐龙君对欧姬说:“我是龙,生活在水里,你是仙,生活在岸上,水火相克,不能长久生活在一起”。因此两人分手,五十个孩子随父亲生活在水里;五十个孩子随母亲上了山,在封州(今越南永富)一带安家,立年龄最大的兄长为王,建立了基业(据费洪海《越南人自称“龙子仙孙”》,新华网2006年12月14日)。

越南人也舞龙,也赛龙舟,其意蕴、样式与中国基本相同。

老挝人也崇拜龙。龙在老挝城乡多有所见,如在首都万象国宝级寺院守护着塔銮的独头龙、古城琅勃拉邦曾为国王灵车开路的七头龙、老挝民间手工艺品上的“织龙”等。另外,老挝一些民族中还有纹身刺龙的习俗,到了每年的泼水节,老挝人也赛龙舟。

有学者认为,老挝的龙多来源于印度佛教中的Naga(那伽)。据说,“那伽是老挝主体民族老傣语族普遍信仰的神灵,有95%的人信仰它,认为它具有超自然力”,能够“英勇善战、为民造福”。而且,“那伽”作为佛教动物,还是“品德高尚、不作孽的僧人的代名词”(陈有金《老挝人的“那伽”信仰研究》,《东南亚纵横》2005年第1期、第2期)。

然而,据何星亮先生研究,佛教中的Naga(那伽)是中国龙传至印度,被再创造后又随着佛教,东传至中国及东南亚各国的(详见本书第五章《龙之神·龙与佛教》)。这样看来,那伽崇拜的根源还是中国的龙崇拜。

在山国不丹,龙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不丹人相信自己是龙的子民,国王是龙的化身。不丹人把他们的国家称作“竺域”,意为“雷龙之国”或“神龙之国”,并将“白龙”作为国家的象征。不丹国旗上就有一条白色的飞龙,四个爪子各抓一颗白而亮的宝珠,表示权力宏大和圣洁。

龙的形象还在朝鲜、韩国、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建筑物、工艺品上及民俗活动中时有所见。这些龙的造型和中国本土龙大同小异,内涵也和中国本土龙基本一致。在新加坡,戊辰龙年还制成了据称是世界上目前最长的“舞龙”,这条龙身长136.84米,已于当年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第二种情形有见于世界各地。哪里有华人辛勤的足迹,哪里就有中国龙矫健的身影。

笔者1995年在加拿大访问时,见到一帧IG投资公司面对华人世界的宣传卡,大红色的封面中心,印着一条盘旋而起的“升龙”,并配有“龙在中国,象征着昌盛繁荣”的文字。和中国本土龙相比,此龙很有些别致之处:绿体黄鳍,鳞密如网,牛眼豕鼻,蛇身鱼尾,一角,一髯,两足,其一五爪持握一面红边白底圆镜。周围饰以黄色的祥光,衬托得整条龙风采熠熠。1997年5月10日,波兰皮翁基镇和中国驻波兰使馆联合举办了“中国文化日”活动。30名波兰小学生参加了在中心广场举行的“我想象中的中国”绘画比赛。他们的画作中就有中国的龙。获二等奖的是一位不满八岁的小姑娘,她画的“龙”想象力丰富,令在场的华人赞叹不已。每逢节庆,世界各地的华人居住区都多有热烈喜兴的舞龙活动。

同类推荐
  • 古朴遗风:西安碑林与城墙(文化之美)

    古朴遗风:西安碑林与城墙(文化之美)

    中华文化浩浩五千年,哪怕是遗留下来的一砖一瓦都弥足珍贵,因为他们的存在就代表了历史的诉说。西安碑林及城墙由来已久,碑林所展现的建筑风格及碑上的篆刻文字讲述了哪段历史?城墙与护城河、吊桥、箭楼、角楼等又有何关系?碑林与城墙的现状又如何?在本书中读者都可以找到答案。
  • 艰苦朴素(下)

    艰苦朴素(下)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国劳动人民和各阶层的进步代表人物的道德修养故事一代传一代,百世流芳。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发愤忘食”的持生规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立身情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可以说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是世界上最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瑰宝。
  • 跨越太平洋的雨虹:美国作家与中国文化

    跨越太平洋的雨虹:美国作家与中国文化

    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跨文化研究院合作项目“十五”国家重点图书:本书沿着美国文学发展的历史线索,总结了各个时期中国文化对美国文学的影响,汇通两国的文学关系史,对美国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入分析。
  • 西域要冲:阳关

    西域要冲:阳关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王维笔下幽怨凄凉的别绪,千百年来牵动着多少游子的心弦,也使人们对千古盛传的阳关心驰神往……
  • 文化海原

    文化海原

    海原是宁夏南部山区的一个大县,是“西海固”的主要成员,虽然贫穷落后,但文化底蕴却十分深厚。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著名的“菜园遗存”向世人宣告:华夏远古文明的火光曾照耀过海原的山山水水。众所周知,以六盘山为代表的陇山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身处陇中山地的海原得天独厚,深受陇山文化的熏陶与养育。在其后的漫长岁月里,中原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共生共荣,交相辉映。
热门推荐
  • 天穹之混沌古神

    天穹之混沌古神

    何为仙?何为道?若命该如此,我便逆天改命,扭转乾坤!仙道茫茫,纵我生,纵我死,纵我破碎虚空,掌控神道,问鼎天穹!!!
  • 花雨

    花雨

    《花雨:唱给共和国的抒情诗》,一部可以供喜爱朗诵的读者登台朗诵的金本;也是一部可以给默读低吟的读者审美咀英的佳品。这是诗人雷抒雁三十余年来,写给人民共和国的一束情诗。诗人以饱满的激情和优美典雅的诗句,抒发了对人民、对土地、对共和国的深情厚意。许多诗篇,都是常在电台、电视台及各种诗歌选本里与读者见面的。雷抒雁是我国新时期以来具有影响力的诗人,诗风刚正、亲切、大气、典雅。三十年前,一曲《小草在歌唱》成为思想解放潮流里一声振聋发聩的春雷。
  • 鬼王驾到:娘子,来

    鬼王驾到:娘子,来

    新婚之夜,相公拿着白绫,邪魅的笑着说:“娘子,你怕死吗?”“只要和你在一起我就不怕!”“哦,是吗?”将白绫绑在我的脖子上,“那你就去死吧!”说完,手一紧,我死在了他的手上。今生今世,来生,就算是做鬼,我也要报仇雪恨!!为了报仇,我找上了他——鬼王“求求你,帮帮我,帮我杀了他,不论什么条件,我都答应你!”“哦?好啊!”说着邪魅一笑。
  • 仙族世家

    仙族世家

    张扬和张寻是家族的两个弃子,本该过着平凡的生活,哪曾想老爷子不知道哪根经不对,有天居然要自家创建一个家族,于是两个人的家族就成立了。为了让自己这个小家族人丁兴旺,张寻和一个老怪做了交易,以异界道痕为代价,换取天功圣经,为家族招兵买马,一个仙族世家慢慢崛起,令天地震动。“兄弟,我看你骨骼惊奇,万中无一,非常适合修炼,我这里有一本经法传授给你,要不要?”“什么?多少钱?不要钱,免费白送。”“别走啊,兄弟,我真不是骗子!!”“哎呀,有话好好说,别动手啊,你是一个好苗子,我不想伤了你。”…………
  • 恶魔轻轻吻:丫头,别动

    恶魔轻轻吻:丫头,别动

    一个意外,花朵朵吻了个恶魔,从此她就被各种偷袭性的强吻,墙角处壁咚:丫头,别动,吻了才能走,车上揽她入怀车咚:丫头,别动,吻了才有有力气开车,床上压身床咚:丫头,别动,吻了才能睡觉,“喂,尹向阳,你好变态,”他眯眼坏笑说“是吗?还有更变态的呢,”从此,他就夜夜爬上她的床,(PS:男主女主彼此爱慕,绝对甜宠)
  • 现世阴差

    现世阴差

    阴差,捉拿那些逃脱引渡的灵魂,遍布世间,虽叫法不同,能力不同,但职责是一样的。生前为善者引渡阴界,为恶者打入地狱。一位天生阴阳眼的少年,稀里糊涂的成为了阴差,从此身边发生了一些古怪离奇的事,且看他如何应对,去探寻事实的真相。
  • 旗人老舍的文化解析

    旗人老舍的文化解析

    这是一本有关满族作家老舍的学术研究著作。其主要内容包括:清末满洲旗人出身对老舍的生命造就,满族社会重大变迁与老舍民族心理的形成,满族伦理观念赋予老舍的精神烙印,老舍的京旗及北京情结,老舍赖以托足的满族文化艺术沃壤,满人的语言天分与老舍的烹炼琢磨,老舍文学艺术之中的满族调式,老舍对满族历史文化的反思与回馈等。
  • 好口才好前程(大全集)

    好口才好前程(大全集)

    说话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事。会说话,可以让你结交更多的知心好友;会说话,可以让你在职场中游刃有余;会说话,可以让你在商战中轻松取胜;会说话,更会让你独具个人魅力。让感情之泉从心海中自然地流出,急,流之末;缓,流之本也。说话的艺术,便在其中。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有趣事例和精炼的要点通俗易懂地向你介绍各种语言表达技巧及注意事项,理论与故事相结合,让你在轻松快乐的阅读中就能掌握说话的技巧。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是广大读者掌握及提高说话水平和能力的重要工具。
  • 30岁重启人生路

    30岁重启人生路

    一个三十岁以前都是失败者的自白。也许以前太过一根筋。失败的太彻底。
  • 综合性世界3

    综合性世界3

    我是记载者!!!我的任务是记载世间万物。无论是什么世界都将存在于这本书中。。。作者:衪没有任何存在感(^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