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76400000019

第19章 以力服人——韩非子管理智慧(3)

第四,不以门第取人。选拔人才应做到,不虑出身,不依门第,不论富贵贫贱,一切以是否符合人才标准为转移。聪明君主取人“或在山林薮泽岩穴之间,或在囹圄系绁缠索之中,或在割烹刍牧贩牛之事”。从不以他们出身卑贱为耻,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韩非认为,识奸除奸,发现忠贤之臣的关键,是以人们依法治政的实际绩效作为唯一根据。他说:

“观容服,听辞言,仲尼不能以必士;试之官职,课其功伐,则庸人不疑于愚智。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看外表,听言辞,就是孔子也不能断定一个人是否可用;将人放到一定职位上使用,然后,具体考察他的绩效,那么,凡夫俗子也知道其是智是愚。明主手下的官吏,宰相一定是从州官提拔上来的,猛将必然是从行伍中升迁的,因为他们被选拔完全是以治政的绩效作依据的。以治政绩效作为识人唯一依据,可以杜绝多种不实言论的干扰,使忠贤之臣与奸臣明显区别开来。韩子说:

“故明主使法择人,不自举也,使法量功,不自度也。能者不可弊,败者不可饰,誉者不能进,非者弗能退,则君臣之间明辩而易治。”就是说,以功绩作为选拔识人的唯一途径,忠贤之臣自然显露出来,不需要自我表白,循名责实,如果名实相符,成绩突出,不需要自己去计算,被提拔重用的事实也摆在那里。忠贤之人不被埋没,政绩不显的人不能伪装,靠收买名声升迁的人不会得逞,靠诽谤别人得到好处的人露出了真面目。是非忠奸清楚明白,一目了然,管理自然比较容易了。十分明显,在人才的选拔问题上。韩非是主张排除外表言辞、个人好恶、出身贵贱、众人毁誉等条件因素的干扰,一切以依法治政的实际绩效为转移的。尽管这种观点有绝对化的弊病,如对众人毁誉的价值一概否定,但从总体上看是正确的。这种观点反映了处于上升时期的地主阶级思想家的胸怀和胆识。

韩非还就人的使用安置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韩非主张必须贯彻能职原则,使才能和所从事的职务相当。

在韩非以前,商鞅的法有这样的条文:“斩了一个敌人的头,赏爵一级,如果愿意,可以做一个领五十石米的官。”韩非以为这是绝对错误的。他说,假如有这样的法令:“斩敌人头者可令他做医生和工匠”,那结果便是:

“屋不成而病不治。夫匠者,手巧也,而医者齐药也,而以斩首之功为之,则不当其能。”“今治官者,智能也,今斩首者,勇力之所加也。以勇力之所加而治智能之官,是以斩首之功为医匠也。”让有斩首之功的人做官如同让他们做医生和工匠一样荒谬,都违背了能职原则。韩非认为,要贯彻能职原则,就必须详细考察人的才能,“夫物者有所宜,材者有所施”,一切人才都有其独到的用途。关键是怎样使他们各得其所,“各处其宜”,如果能够“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使他们的能力都得到发挥,那么,“上乃无事”,一切事情都好办了。由此可以看出,韩非对能职原则的实质内容及其在管理活动中的深远意义,已经形成了清醒明确的以识。

韩非还主张管理职能分工要明确清楚,要防止职位分类不清,相互交叉的“兼官”现象。他说:

“明君使事不相干,故莫讼;使士不兼官,故技长,使人不同功,故莫争。”

意思是说,各项管理任务不相交叉,就没有争论;每一位官吏都知道自己的事权和责任,不会越权去做别人的事,他们的能力和绩效就突出;每个人的成绩都是分明的,不会发生夺利争功现象。

当然,这是秩序井然的管理景象。为此,韩非特别强调臣属一定要懂得做自己该做的事,不要越权。《二柄》记载道:

“昔者韩昭侯,醉而寝,典冠者见君主寒也,故加衣于君之上。

觉寝而说,问左右日:‘谁加衣者?’左右对日:‘典冠。’君因兼罪典衣与典冠。其罪典衣,以为失其事也;其罪典冠,以为越其职也。

非不恶寒也,以为侵官之害甚于寒。故明主之畜臣,臣不得越官而有功,不得陈言而不当。越官则死,不当则罪。”

韩非对韩昭侯的做法是持赞赏态度的。罪及典冠者,韩非当然是想以此驯服臣属,强化服从意识,但也说明韩非关注管理的分工和各安其位、各负其责的思想。“做你该做的事!”这一现代管理名言,早已被韩非发现了。

术论

韩非的帝王之学,是只有中等智商的帝王成就帝王大业的理论。在韩非看来,像尧舜那样的人物,“千世而一出”,大多数的君主,是“上不及尧舜,而下亦不为桀纣”,是“中主”。“中主”成就帝王大业就要具备成熟的政治智慧。这就是韩非的法、术、势的理论。

韩非继承了老师荀子的治要不治详的思想,认为君主面对千百万的民众,不可能亲自治民,只能治吏,民是“目”,吏是“纲”,纲举目张。治吏要有术,没有治吏之术,就不可能治吏。他举例说,治吏就象驾车,假如车子停住了,你站在车子后面用力推、拉,既使使尽全部力气也无济于事,一个熟练的驭手,站在驭手的位置上,驱动拉车的马,车子马上就前进了。韩非说:

“故国者,君之车也,势者,君之马也。无术而御之,身虽劳犹不免于乱,有术以御之,身处佚乐之地,又致帝王之功也。”

韩非术的理论,无疑继承了申不害的思想,但更多传承于道家老子。司马迁说韩非本归于黄老,主要表现在韩非术的理论内容之中。

韩非认为,审言是君主第一大事,是君主的关键事务,关系到国家存亡。言是臣属之间联系的主要通道。君治臣,臣对君,都是通过“言”。如上所述,八种成奸之途,都要通过各种言论征服君主,而君主识别忠奸,了解政情,也必须通过各种言论。君主“明于臣之所言”,既使整日驰骋田猎,“撞钟舞女,国犹且存也”,“不明于臣之所言也,虽节俭勤劳,布衣恶食,国犹自亡也”。聪明的君主一定万分小心地“审言”。

在如何审言的问题上,韩非找到了老子的理论。老子的《道德经》提出“无为而治”、“静以观动”的命题,同韩非的审言初衷不谋而合。韩非著有《解老》、《喻老》篇,对老子的无为虚静之道,赞赏倍至。韩非认为,君主应该效法老子的虚静无为之道。他说:“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故虚静以待令,……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

道是万物的本源,电是治理社会的根据。道的特点是无为,虚静,那么,君主治理社会也应该遵守无为虚静的原则。

所谓无为虚静,就是不主动表露主观意图,耐心地观察臣属的表白。臣属向君主进言,都要观察君主的好恶意向,顺应君主之意,去歪曲事实,掩盖真相。“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按君主意愿行事是一条规律。如果君主的意向外露出来,那么,臣属就会按君主之意乱说一气,将真实情况掩盖起来,君主就失去了区分臣属忠奸的根据。韩非说:

“人主欲见,则群臣之情态得其资也。”

“群臣之情不效,则人主无以异其臣也。”

在听取臣属言论时,必须行“无为”之术,即不显示任何意向。

他说:

“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虚静无事,以暗见疵,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

“函掩其迹,匿其端,下不能原。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

“听言之道,溶若甚醉,唇乎齿乎,吾不为始乎,齿乎唇乎,愈昏昏乎。”

装做无事的样子,不表现任何主观好恶,甚至装做昏昏欲睡之态,使臣属无从揣君主的思路,在不知道君主意图的情况下,臣属只得说出真实的情况,“去好去恶,臣乃见素”。韩非的无为术,是不表露君主的意图,并不是绝对地不讲话。

他的听言之道,有两个内容,一是静听:

“参观众端,一听责下。”

也就是一一地了解听取下属的所有言论,尽可能全面详细,不遗漏。

二是主动诱导。办法是:

“疑诏诡使”

“倒言反事”

“挟知而问”

意思是说,根据已经了解的情况,主动询问。询问时,或倒其言,或反其事,言近而示之远,言远而示之近,使臣属摸不清君主的真实意图。通过一静一动的周旋,使臣属不得不以实情相告。达到“无为而无不为”,静以制动的目的。

要想获得真实信息,不仅要讲求听言之道,还要把言论同实际对照起来,看看两者是否符合,这就是参验。韩非说:

“偶参伍之验,以责陈言之实。”

“言会众端,必揆之以地,谋之以天,验之以物,参之以人。”

所谓参伍,是排队比较的意思,一个言论出来,要把它同天、地、物、人各个方面的实际相比较,看其是否符合,符合就是真的。

否则就是假的。往往一个言论,若仅仅停留在议论的本身,很难判断真伪。若拿到实际中去一比较,是非真伪一目了然,韩非说:“夫视锻锡而察青黄,区冶不能以必剑;水击鹄雁,陆断驹马,则藏获不疑钝利。发齿吻形容,伯乐不能以必马;授车就驾而观其未涂,则藏获不疑驽良;观容服,听辞言,仲尼不能以必士;试其官职,课其功伐,则庸人不疑于愚智。”

判断刀剑是否锋利,不能只凭刀剑所用金属材料的颜色,而要用刀剑去宰杀动物;挑选好马,不能只看马的形状、年龄,而要将马驾上车跑一次;挑选干部也同样不能只看外表和只听他说话,而要让他到实际工作中去考验。所以韩非认为,判断一个人的言行,不是根据他的自我表白,也不是只凭争论来解决,一定要把言论同实际的效果加以对照。

用参验的办法审查言论,就是将同实际相符合的、有的放失的言论,同夸夸其谈、华而不实的言论区别开来。君主要鼓励有的放失、注重功用的言论,坚决打击那些妄发议论、无的放失的“妄发之说”。他说:

“夫言行者,以功用为之的彀也。夫砥砺杀失而以妄发,其端未尝不中秋毫也;然而不可谓善射也,无常仪的也。设五寸之的,引十步之远,非羿、逢蒙不能必中者,有常也。……今听言观行,不以功用为之的彀,言虽至察,行虽至坚,则妄发之说也。”

用天、地、物、人等实际情况审察言论,这是横向的参验办法。

韩非还主张采用纵向的参验办法。所谓纵向的参验办法,是将臣属的言论记录在案,然后,考核其事后的行动绩效,言行相符者,给以奖赏,不符的,给以严罚。韩非说:

“是以言陈之日必有笑籍,结智者事发而验,结能者功见而谋,成败有征,赏罚随之。”

“有道之主,听言督其用,课其功,功课而赏罚生焉。”

君主常犯的错误是停留在臣属的语言表达上,“听言也,美其辩”,“观行也,贤其远”。欣赏华丽的辞句,玄远的道理,被臣属所。俘虏支配。一旦跳出言论的圈子,把言和行联系、对照起来,君主便处在主动的位置上,忠奸曲直昭然若揭。他说:

“论之于任,试之于事,课之于功,故群臣公正而无私,不隐贤,不进不肖。然则人臣奚劳于选贤?”

经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对照,臣属的言论究竟如何便会得出肯定的结论。因为言论当否同赏罚相伴随,同臣属的生死贫贱休戚相关,臣属会不得不如实发言。在圣明之君驾驭之下的臣属,不敢妄言,也不敢不言。他说:

“主道者,使人臣必有言之责,又有不言之责。言无端末,辨无所验者,此言之责也;以不言避责,持重位者,此不言之责也。人主使人臣言者必知其端以责其实,不言者必问其取舍以为之责。则人臣莫敢妄言矣,又不敢默然也,言默则皆有责也。”

就是说,说话者必须讲真情,妄发议论,道听途说,必受惩罚;如果臣属不说话,不语不言,那也不允许,不言也是言,不语也是语,起码是逃避责任,也得受惩罚。韩非就是企图用高压手段,迫使臣属服服贴贴地为君主效力,建立高度专制统一的政权。

韩非的术,是君主处理驾驭言行名实关系的艺术。他自己概括自己的术的理论,就是“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有了这套术,臣属就不敢矫情枉上,胡作非为,而只能在强大的压力之下努力治政,死心踏地为君主效力。

法论

循名责实、因言观行的参验之术的威摄力量,来源于赏罚。无赏无罚,参验之术便成了无本之木。韩非术的理论蕴涵着赏和罚的思想。他说:“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生杀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

生和杀,赏和罚,用现代语言表述就是激励。韩非认为,对臣属的参验考核必须伴随以激励。参验考核和激励是紧密相联的。

参验考核是激励的基础,激励可以巩固参验考核的成果。因此,参验考核和激励是循序渐进不可缺一的。韩非对激励的认识集中在强化理论上,即正强化和反强化,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赏和罚。

韩非的强化激励思想与其“自为”人性论有着内在联系。他说:

“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

人性好利而恶害,为此君主便可以根据臣属的所作所为给予不同的对待,或赏或罚,使臣属为了名和利不得不做出有利于君主的行为。《二柄》说:“明主之所导致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日: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

就是说,君主领导臣属的手段是强化激励,即刑德赏罚。强化激励是符合“自为”人性的,依靠它可以获得君主的理想行为。

要想使强化激励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解决赏罚的原则和程度问题。韩非认为,赏罚的原则是赏同罚异。《八经》说:

“故赏贤罚暴,举善之至者也;赏暴罚贤,举恶之至者也,是谓赏同罚异。”

这里的贤和善,是指与君主同道的行为,暴和恶,是指与君主不同道的行为。奖赏与君主同道行为,诛罚不同道行为。一软一硬,一反一正,最终可以长久获得与君主同道行为。相反,赏异道者,罚同道者,其结果是鼓励与君主为敌的邪恶势力,这是原则上的错误。韩非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正反强化激励的结果可以获得一种行为,这种行为既可以有利于管理,也可以不利于管理,其区别在赏谁罚谁。因此,聪明的君主应该赏同道者罚异道者,从而获得对自己有利的行为。十分明显,韩非的赏同罚异论,就对强化激励本质的认识来说,是很深刻的。

在赏同罚异的原则基础上,便有一个赏罚的程度问题。韩非已经认识到赏罚应该适度。《饰邪》篇说:

“用赏过者失民,用刑过者民不畏。”

“有赏不足以劝,有刑不足以禁,则国虽大必危。”

那么,究竟到什么程度的赏罚是最合理的呢?韩非认为,应该到“其赏足以劝善,其威足以胜暴”的程度。为了达到“足以”程度,韩非倡导重赏严罚。

“赏莫如厚,使民利之;誉莫如美,使民荣之:

诛莫如重,使民畏之;毁莫如恶,使民耻之。”

重赏严罚可以达到强化激励的“火候”、“节骨眼儿”,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但是,他过分夸大了重赏严罚,这样,就可能适得其反,超过“足以”的程度,导致失度的错误。

韩非还认为,实行强化激励必须言而有信,说到做到。《主道》说:“明君无偷赏,无赦罚。”

他还借人之口说:

“吾能治矣,使吾法之无赦,犹入涧之必死也,则人莫之敢犯也,何为不治?”

为了维护赏罚的威严,韩非主张君主要从小事做起,在每一件小事上恪守信誉,如此持之以恒,不断积累,久而久之,树立起守信的形象。

“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

坚守赏罚的信誉,关键是在赏罚面前人人平等。要本着平等公正的原则,不论亲疏远近,权贵平民,全部一视同仁。韩非认为,圣主明君应该像天地那样公正无私,“若天若地,孰疏孰亲?能象天地,是谓圣人”。行赏作罚应该做到:

同类推荐
  • 定位:企业利润的GPS导航

    定位:企业利润的GPS导航

    本书围绕定位的价值、如何定位以及定位的误区陷阱等问题对"定位"展开全面、详细地论述,并结合我国企业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指出目前我国企业的问题及出路,强调当人们的选择越来越多时,企业必须找到自己独特的价值,区隔其他产品,并将自己的品牌"钉"入消费者心中,抢占消费者的心智资源,使自己的产品成为消费者的首选。定位,是将自己的品牌定在消费者首选的位置,是在消费者心中的定位,其关键是找到自己产品的独特价值。
  • 销售是个好职业

    销售是个好职业

    顶尖销售人员不凡的魅力让人景仰膜拜,而低微的销售人员又让人无时无刻不鄙视。它让不少走近它的人很快尝到甜头,更让许多接近它的人吃尽无数苦果。销售是生死艺术,有人因此进入天堂,有人因此下了地狱。你想走哪一条道?我已经听到了,是天堂!本书结合作者自己多年的销售心得,给销售新手指出了一条从开始就正确的道,让新手:做正确的事,再正确地做事。同时为新手们提供了许多销售的理念、实用技巧、方法、策略。让新手一人行就能很清醒地避开弯路、避开无知、避开伤害,找到方向、找到方法、找到力量、找到智慧,在销售这条玄妙的大道上顺利打造自己的美好“钱”途。
  •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大全集(超值金版)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大全集(超值金版)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推销员,创造出不菲的业绩,就要具备良好的心态、修养、品质、习惯、方法、技巧等,而这所有的一切都可以从榜样的身上汲取。通过学习,我们可以积累销售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还可以培养推销员所需要的素质和修养。在学习成功人士的经验的时候,积极思考,把学习到的知识和理论运用到实际的推销过程中去,将创造出卓越的业绩。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即使我们了解了销售成功的秘决,如果不行动就永远不会成功,希望通过凡禹、吴慧编著的《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大全集(超值金版)》,每个推销员都切实行动起来,在推销实践中真正体会成功的乐趣,为创造一个辉煌的未来而努力。
  • 领导不可不知的管理学常识

    领导不可不知的管理学常识

    本书精选的一百多条管理定律涉及制度管理、目标管理、决策管理、员工激励、高效沟通、团队合作、危机与变革、思维与创新等多个方面。
  • 你我不是同林鸟:培养最优秀的员工

    你我不是同林鸟:培养最优秀的员工

    管理成功学是把管理学与成功学结合起来,把人的成功看成是企业成功的本质,把管理看成领导力的培养、企业家精神的形成、员工与老板一起成功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系统工程来运筹与管理的新学科,从而使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路线图得以深化、具体化、可操作化。它既是管理学与成功学的综合学科,也是管理学与成功学的边缘学科。人类所从事的管理活动,是为了满足自己某方面的需要,实现自己某方面的目的。目的实现了,就是成功;目的没有实现,就是失败。失败和成功可以相互转化,但人类的管理活动是为了成功。人类认识管理规律,形成管理体系,是为了更快更好地取得更大的成功。
热门推荐
  • 异变系统

    异变系统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之间流行着这么一个传说,死亡的人会被未知的力量传送到异世界……(无视封面)
  • 潇潇暮雨等君归

    潇潇暮雨等君归

    世人皆知烨国国师十年前救了一位少年,并收养了他,却无人见过那位少年
  • 溺宠:妃不乖

    溺宠:妃不乖

    她,是风家的废物,被人陷害,摔下悬崖,她,是重生的她,刚醒来不久,初见惊天的他说:“第一次见到妖孽,真厉害,都快让我喷血了”。他腹黑,孤独,高傲,自大,觉得女人很假,喜欢什么还装么做样,却对她情有独钟。他说“是么?那你看了我这么美的身体,是不是该对我负责呢?”他我万花丛中过,却只对她一人上心。他虽然是皇子,却只求重来一次,不在伤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零敌仙

    零敌仙

    天下第一最强者娇萌雪,为寻找一人,下到凡间,路遇暮倾临,以及种种事情
  • 离湘

    离湘

    一场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让花鼓戏演员肖曼流离失所、悲痛欲绝,未婚夫严宏伟突破家庭阻碍与她迅速成婚。但新婚生活并不似肖曼期待的那般美满,她意外地卷入搭档李明山的家庭纠葛之中。在舆论的冲击下,肖曼不得不离开湘北,应聘到北京一家广告公司做平面模特。在北漂的日子里,肖曼历经坎坷,最终收获了美满的家庭,成功的事业。
  • 截教之再起西游

    截教之再起西游

    学生党穿越到洪荒世界,前有封神已定,后有西游未启。他将如何在这个世界中生存下来,如何利用西游之机获取最大的利益,看截教弟子如何证道洪荒......
  • exo之最美遇到你

    exo之最美遇到你

    女主三人在宴会上偶遇十二只,后来三位女主连连堕入情网,但她们却对她们的身份百般担忧。后来,为了爱情放弃了师傅给的任务,两年后归来,他们的爱情是否如初?“吴亦凡,我爱你,但是我不能爱你,对不起。”“若思,我爱你,我不管你是什么人。”“鹿晗,对不起,我不爱你,所以请你放弃。”“陈荣鑫,我告诉你,你是我鹿晗的女人。”“橙子,做我女朋友吧!我吴世勋发誓我会永远爱你,永远保护你的。”“无聊。”
  • 玖月花雨

    玖月花雨

    【2018王者荣耀文学大赛·征文参赛作品】九月,人生有几个。留在身边的,会是谁。小时候,不懂九月,长大了却害怕九月。害怕孤独,耐不住寂寞,很迷茫,迷茫中的人生太过无常。经历过痛苦,脸上已然没有了眼泪,再也不会哭泣。世界在变化,我却不知怎样去面对。玖月是个女孩儿,不是白富美,却是个胆小的女孩子,喜欢做梦,梦境固然可怕,回到现实之中,却发现原来梦境中的人和那虚幻世界可以反复多次的重复,不好可以闭上眼,好却也抓不住,喊着不要醒来却发现又是梦中之梦。后来呀!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变成了猴三棒,三国志中的英雄也变成了游戏人,游戏可以重来,人生却只能有一次。普天之下,没有善良与邪恶。人之初,本性为善。物极必反,你知,我知,天地或许却不知。
  • 龙蛇

    龙蛇

    天地变色,只因一个孩子的诞生。从小饱受歧视的他,习得毒龙经。傲世大陆,只因这个世界,我是毒龙王!圣骑士?不过是蝼蚁!因为我就是神!异世大陆的精彩之旅,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