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72400000017

第17章 行止杂拾(2)

皇上坐着炕桌出行,自然不甚舒服。另外这玉辂也不甚安全。按照古制,驾玉辂的必须是大象。这家伙不好“歪咕”,发情时更是亢奋得很,一旦拉辂时撒起野来,皇上屁股受罪不说,再被甩到阴沟里,笑话可就大了。于是乾隆想了个高招儿。天子备辂既为亘古礼制,那就照办不误;等到造出之后再下一诏,出行改坐轿子了。如此,自可“革命生产两不误”。御轿也有玉辇、金辇、礼舆、步舆、轻步舆等各种名堂。玉辇的形制与玉辂相差不多,只是没有车轮,由36个人抬着走。有这么多人抬轿子,自然舒服得很。

乾隆此招也非独创。唐朝时,皇上出行已经不喜与炕桌相伴,常常骑马乘辇,让专车跟在后面当摆设。从唐到清,不知有多少皇帝深知自己独享之辂,其实于臀部并不相宜,但始终无人肯革除之,宁可设而不用,大把大把掏银子。个中道理其实也简单,有了专车,皇上的至尊地位才能凸现,不然岂不是混同于一般老百姓了?中国过去划分人的等级,车舆服饰是相当重要的标准。历代史书大都有《舆服志》,从皇上到庶民,什么人坐什么车,规定得清清楚楚,僭越违制,严惩不贷。

坐车有了森严的等级,皇上于是更像皇上,同时还多了一份笼络手下的筹码,这就是赐车。臣子一旦获准享用御用车舆,几代人都有了夸耀的资本。汉元帝刘奭执政时,丞相于定国、御史大夫薛广德和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三个重臣,大概是感觉圣上有意调整领导班子,起用新人,于是一起上疏“乞骸骨”,也就是要求回家养老。皇上省却不少麻烦,当然很高兴,“皆赐安车驷马、黄金六十斤,罢”。回家歇息去吧。

安车原本是后宫淑女用车。古时候,男人出行时,都要站立车内,君王也不例外。为避免女士累着,于是特意设计了一种可以坐卧其中的车辆,是为安车。后来,这种坤车又用来供朝廷征召的社会贤达乘用,并且由皇上赐给少数退休回家的高官享用,其用意大概也是怕他们累着。安车也有不同等级,一般是一匹马拉的,高级点的两匹马,如果能享用驷马安车,已经是最高待遇了。于是,三位大臣满载着浩荡皇恩回家颐养天年。薛广德老家沛郡闻知此事,“太守迎之界上,沛以为荣”,可见皇上赐车确实非同小可。

不过,赐车也有赐车的麻烦。因为一般人家宅第规模都有定制,不可能预留车库,等着猴年马月安置驷马安车。于是薛广德只好“县(悬)其安车传子孙”。这么个大家伙,“县”起来也实在够悬的,应该买份保险才是。于定国的情况好一些。他家的门楼曾经坏过,其父在重修时特意吩咐工匠:“少高大闾门,令容驷马高盖车。我治狱多阴德,未尝有所冤,子孙必有兴者。”这只能算是歪打正着。

皇上赐车,多与活人。原因很简单,有粉得擦在脸蛋上,死人不会再领情。不过有时候死人也可以享享哀荣。西晋时的安平王司马孚、齐王司马攸和大臣贾充,东晋时的王导与谢安,辞世之后便被赐用辒辌车,在入土之前享受了一下皇恩。辒辌车也称温凉车,原来是可供卧息的安车,“如衣车有窗牖,闭之则温,开之则凉,故名之温凉车也。”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外出视察时,乘坐的便是这种车,最后病发死于车中。自打有了这样一番不凡经历,汉代以后辒辌车便成了御用灵车,皇上只有驾崩之后才被迫和它亲近一下。

能被皇上赐用温凉车的人,绝非寻常之辈。王导、谢安自不必说,即以贾充而言,当年要不是他下令,一枪将起兵进攻宰相司马昭的魏国君主曹髦干掉,也就不会有西晋的创立。由此可见,要想与“万岁”同享“温凉”,有时就得敢于“弑君”。当然,所弑的当然是走背字的前君。

?

“驴的”杂述

世上之物,本无常值,一旦稀缺,往往贵重。猪肉鸡蛋、绿豆大蒜、官员、经济学家甚至毛驴,皆如此。

毛驴原籍并非中土。清人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秦以上传记无言驴者。意其虽有,而非人家所常畜也。”据专家考证,毛驴最初出自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从边疆引入内地,大约在3000 多年前的商汤时代。其时由于交通不便,驴骡只是作为“贡品”献给帝王赏玩。汉初时,毛驴依然十分稀罕。据《陆贾新语》记载:“驴骡骆驼,犀象玳瑁,琥珀珊瑚,翠羽珠玉,山生水藏,择地而居。”毛驴可与珊瑚珠玉媲美,自然属于宝贝疙瘩。

不过,地位贵重之毛驴,除了嗓门宏大之外,拉车载物的本事较之骡马到底有限,久而久之,难免遭致物议。《史记·日者列传》对此已有评价:“故骐骥不能与罢驴为驷,而凤凰不与燕雀为群,而贤者亦不与不肖者同列。”给毛驴们打分甚低。不过,这只是民间舆论,并不能阻止权贵们把毛驴当作宝贝。

东汉末年,毛驴便在官场上又风光了一回。据《后汉书》记载,汉灵帝曾经“于宫中西园驾四白驴,躬自操辔,驱驰周旋,以为大乐”。老大率先垂范,于是王公大臣也竞相坐起了驴车,使得毛驴再度成为稀缺资源,“贾与马齐”。对此,有人颇不以为然,认为“夫驴乃服重致远,上下山谷,野人之所用耳,何有帝王君子而骖服之乎”!并认为后来董卓陵虐汉室,就是汉灵帝和驴套近乎的报应。此说的杀伤力比起“贤与不肖”之类的议论厉害得多,由是,毛驴在官场之上多年再难出头,只是到了近代,才又一次受到宠幸,成为某位封疆大吏的座驾。此人便是阎锡山。

抗战期间,阎锡山退守至晋西吉县的克难坡,当地道路崎岖,汽车难行,于是他在外出视察时便弄了头黑驴代步,省力又安全。在一些老纪录片中,还可以看到阎长官的驴上英姿。阎锡山骑驴很有特色,手不拽缰,脚不踏镫,十分潇洒,因为一切都有人代为操劳。他外出时,卫士们要用力将其掫到驴背上,然后有的拉缰绳,有的簇拥在毛驴两边,勤加扶持,以防他老人家一不留神坠了驴。毛驴后面,跟着一溜小跑的秘书,好随时记录阎长官发自驴屁股上的指示——毛驴要骑在靠近臀部的地方,骑在腰上会把驴压坏了。由此,当地百姓创造出一句歇后语:阎锡山骑毛驴——不负责任。阎锡山手下的众将官看见领导骑驴,也想仿效,无奈本地毛驴不敷需求,多数人只能步行,于是当地又有了一句顺口溜:“到了克难坡,将官比驴多。”高官和毛驴谁更珍稀,真是难说。

平心而论,毛驴之个头气力虽不及马骡,但是吃苦耐劳,也不讲究伙食标准,特别是在崎岖山路载货驮人,往往非驴莫属。只要不硬性拔高,其性价比并不低。因而三国时毛驴已用于运输,唐代还在陕西一带设立牧场,大规模繁殖驴、骡。至今,关中驴仍是中国五大名驴之一,此外还有德州驴、广灵驴、泌阳驴和新疆驴。

唐代长安的毛驴,常与失意文人相伴,杜甫便在驴背上消磨过许多时光。他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对此有着具体描述:“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长年骑着个瘦驴跟在当权者的马屁股后面,四处混吃混喝,杜甫的心里自然不是滋味。不过,若无这番经历,诗圣恐怕也难修炼成诗圣。八抬大轿之中,只能生产御用诗人,驴屁股上则可能酝酿出杰作。

同样生活在唐代的贾岛,也属于驴背诗人。他曾经骑瘸驴打破伞在长安的通衢大道专心吟诗,一不留神撞上了京兆尹刘栖楚的车队,结果被行政拘留一夜。获释后贾岛旧习不改,为了“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这两句诗中,是该用“推”还是“敲”,在驴背上苦思冥想,来回折腾,一不留神又撞上了后任京兆尹的车队,被警卫当场拿下。幸好,这个京兆尹韩愈也是诗人,问明原委之后,非但没“拘”他,还和他一起“推敲”了半天,最后选定了“敲”字。街头诗歌研讨会结束后,骑在高头大马上的韩愈还让贾岛暨其瘸驴,与自己“并骑而归”,留下一段佳话。贾岛后来考中进士,做了个小官,但不懂为官之道,只是一味吟诗,弄得生活十分困顿,“临死之日,家无一钱,惟病驴、古琴而已”。文人若是一根筋,日子往往不好过。

贾岛的毛驴无疑是“私家车”,杜甫所骑之驴是自购还是租用,则无从知晓。不过,清代京城确实有“驴的”可打。生活于道光年间的杨敬亭在《都门杂咏》中,对此便有所记录:“一城三里踏沙尘,十个猴头受雇缗。来往最多天下士,也应驼着作诗人。”当时京城俗语,把一文制钱称作一个猴头,相当于现在的一两角钱。十个猴头打“驴的”可以跑三里地,价钱并不算高。其时,京城和通州之间还有无人驾驶之长途“驴的”,发车地点在朝阳门外。旅客只要交足费用,便可自行骑上毛驴直达目的地。如果某个坏小子想在半路将驴赶入小道,劫持转卖,毛驴便会将其掀翻在地,扬长而去。因为跑这条线路的毛驴都是喂熟了的,只认大道两头站点,名曰对槽驴。

比裸驴高级点儿的,是驴车,好歹有个棚子可以遮阳挡雨。这种“驴的”虽属豪华型,但毕竟还是姓“驴”,官员们对此是不屑一顾的,怕影响不好。再者说,弄个驴车到紫禁城面见圣上,警卫也不能让你进啊。因此官员进宫议事或赴衙办公,都是坐轿骑马。

清代官员的交通工具,朝廷是有规定而无拨款,概由本人自费解决。哪一级干部可以坐什么样的轿子,使用多少仪仗,均有明确条款,超标配置便是“僭越”,要从严治罪,因为破坏了等级秩序。不达标却没所谓,既不属于公款消费,只能由人家量力而行了。

光绪年间曾在吏部长期任职的何德刚,在所写的《春明梦录》中,记录了当时官员交通费用的支出情况:“王公大臣许坐四人肩舆,或蓝呢,或绿呢,无甚区别,非如外官,必三品始坐绿呢轿也。然亦有不坐轿而坐车者,车则必用红套围,非堂官却不许僭也。要其坐轿者,则以贫富论,不以阶级分也。缘坐轿者,则轿夫四人必备两三班替换,尚有大板车跟随于后,且前有引马,后有跟骡,计一年所费,至省非八百金不办。若坐车,则一车之外,前一马,后两三马足矣,计一年所费,至奢不过四百金。相差一倍。”文中所说的堂官,即六部尚书和侍郎,相当于今天的正、副部长。

何德刚还说自己初到京城时,全是雇车出门。“数年后,始以二十四金买一骡,雇一仆需六金。后因公事较忙,添买一跟骡,月亦费十金而已。”不算购置费,一年的交通开销至少要一百二十两银子,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好在何先生在书中晒了晒收入,让人可以从中了解一二。

戊寅年即光绪四年(1878年)秋,何德刚考中进士后被分配到吏部上班,最初级别是六品主事,年薪六十两白银,每年春秋两季下发。但因国家财政困难,薪酬只发六折,七除八扣之后,只剩下三十二两。“后数年,改作全俸,年却有六十金。京官许食恩、正两俸,补缺后,则两份六十金,升五品则有两份八十金。”五品又分正、从两级,从五品为员外郎,正五品为郎中,薪俸却是一样的。何德刚在吏部干了十五年,才升至郎中,相当于正司级,但一年工资,正俸加上恩俸不过一百六十两银子。而交通费就要一百二十两,所占比例不可谓不高。高官的交通负担更重。清代尚书为从一品,年薪不过一百八十两白银,正二品的侍郎一百五十五两,算上恩俸也只是增加一倍,而养个车队总要四百两上下,何况还要买菜买肉,交际应酬。其中的亏空如何解决,就不好说了。

没路子解决亏空的部长,偶尔也会打打“驴的”。据《清代名人轶事》记载,道光年间的刑部尚书戴敦元,一次下大雪时,便在当街拦了一辆豪华“驴的”上衙办公。下车时,戴尚书脱去雨罩露出了官帽上的红顶子,“御者大惊,将弃车而逃。公强留,与之钱而去”。赶驴车的如此惊恐,除了没见过这么大的官儿外,可能还被什么人“拘”过。从此,戴敦元便有了一个外号——驴车尚书。戴部长属于高官异类,喜欢读书,却不会捞钱,故而还有另一个外号——破败书橱,“以公万卷罗胸,而粗服敝车,外观极寒俭也”。也是一根筋。

如今,京城“驴的”已为轿车所取代,为百姓出行提供了不少方便,但是“打的”之“尚书”,还是少,大约也怕影响不好。我们单位原来的“一把手”老范,后来升任人民日报总编辑,正部级。无论在位时还是退休后,他外出倒是经常坐出租。一次他“打的”去大会堂参加人代会,在长安街就被警察拦下,说“两会”期间闲杂车辆不得靠近人大会堂,于是老范便乐呵呵地下车步入会场。还有一次,他“打的”回家,到了部长大院门口,司机难以相信车中老者竟然是“尚书”,琢磨了半天甩出一句话:“您过去是个‘头儿’,现在是个‘老头儿’,对吧?”这话真是绝了。

从“的哥”的言行可以看出,这个社会毕竟还是在进步。因为“御者”得知搭载之客是“尚书”时,非但没有“将弃车而逃”,还能随意调侃两句。“老北京”讲话:“知足吧您呐!”

老范名范敬宜,几年前已然仙逝。如今京城的出租车中,不知还有没有“头儿”或是“老头儿”了。?

天地扫帚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晨之计呢,在于粪。此粪之义,并非蹲在茅房练内功,而是扫除。《荀子强国》曰“堂上不粪,则郊草不芸”,也是这个意思,不可理解为随地大小便。

一晨之计在于粪,绝非杜撰。明代《朱子治家格言》的开篇便是:“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诗经·大雅》倡导的为君之道,也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维民之彰”的条文。意思是,早起晚睡,勤于其事,堂前庭院,洒扫整理,为民表率,严于律己。洒洒水扫扫地,居然能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挂上钩,中国真有高人。

既然居室保洁如此重要,洒扫之主要工具的发明权自然不能落入阿猫阿狗的头上,必须找个圣人担当。《说文解字》说得明白:“古者少康初作帚、箕,秫酒。少康者,杜康也。葬长垣。”少康是夏代的中兴君主,由他承揽扫帚的发明专利,好歹还够资格。据说少康在用秫米酿酒时,觉得秫秸弃之可惜,于是将其捆扎起来扫地。由此,中国扫帚隆重问世。

有专家认为,古之秫就是现在的黏谷,其用途甚广,籽粒可做黄米糕,能制酒。不过,脱过粒的黏谷仅余光杆一根,喂牲口不错,制笤帚则差劲。倒是另一种谷物糜子的秸秆,为扎绑笤帚的上佳材料。由此推断,即便笤帚的原创者确为夏代中兴君主,“少康牌”笤帚也未必中用。

好在中国百姓对圣人并不迷信盲从,因地制宜对扫帚不断加以改进,终使其大行于天下。仅扎帚原料,就增加到高粱穗、竹梢、棕毛、糜子秸等许多种,台湾还有用木康榔叶扎制扫帚的。木康榔为棕榈科植物,外观类似铁树,叶片尖端坚硬锐利,晒干后制帚,轻便且耐用。更简便的方法,则是直接用扫帚苗扫地。扫帚苗属藜科,因其嫩时可食用,又名扫帚菜。长成后的扫帚苗像个大鸡蛋,两头细中间粗,高者可达一米。秋天将其从根部割下,晒干后略加整理,即成为一把现成扫帚。我在山西插队时,老乡宅院中大都栽着几棵扫帚苗,自产自用。由此又可推断,最早的扫帚应该是纯天然产品,因而圣人创制说大可存疑。

同类推荐
  • 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

    那些温暖的乡野物事

    以乡村生活为背景,以系列随笔的形式对乡村的全景书写!并揉入大量乡村民风民俗,且主题相对集中,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文字质朴静谧,唤醒人们对乡村那种“无防”境地的心灵回归。
  • 桬罗树下

    桬罗树下

    我的诗歌写作有很大一部分关于乡土,行走一生大都将自己的双脚和文字的根深植于故乡的热土。现代化的进程之中,背井离乡者有之,面目皆非者甚是;至少,我是幸运的,故乡依然保留了我童稚的记忆,敞开怀抱接纳我垂老的身体。我依然记得“村口的古桥”“我的体内锁着它的生平”。这些年我写了不少关于故乡的诗歌,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开辟出一片属于心灵的麦地,用文字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和美学阵地——优美的吟唱宛转悠扬,孤独的思考熠熠闪光。
  • 美丽的谎言也是谎言:宁夏杂文作品精选

    美丽的谎言也是谎言:宁夏杂文作品精选

    杂文应该怎样写,或者怎样写才能写好杂文,于我而言,当不属“业内之功”。但我挚爱杂文、喜读杂文、推崇杂文,也写过一些杂文类的东西。如今,我们要尽力做到的,是为广大杂文作者在行进的路上捡去磕磕绊绊的石块、杂物,趟平路上的凹凹凸凸,尽其所能地为广大杂文作者搭建平台,护佑前行。譬如我们正在进行的第五届宁夏杂文大赛,以及还将举办的第六届大赛,都是旨在壮大宁夏杂文作者队伍,推动和繁荣宁夏杂文创作。还有,我们已在“银川新闻网”中开设了宁夏杂文学会网页,虽然刚刚起步,但我们有信心把它做好做出影响。以后我们还将组织广大杂文。
  • 华池歌谣

    华池歌谣

    本书共收集革命老区华池县在各个时期的较优秀的歌谣四百篇,包括传统歌谣,革命歌谣、当代歌谣三部分。全面反映华池歌谣的发展过程,目的在于弘扬传统文化,激励人们的爱国热情,增强人们热爱华池,建设老区的时代责任感。
  • 黄河诗金岸:首届中国宁夏黄河金岸诗歌节诗选

    黄河诗金岸:首届中国宁夏黄河金岸诗歌节诗选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这是诗里流淌的黄河,也是黄河流淌的文化。
热门推荐
  • 苏安的城

    苏安的城

    从懵懂的职场小白到精明能干的女强人,再被宠回小女人,苏安对爱情的要求从未变过,而最终还是要经历现实的自私、猜忌和背叛。。。
  • 青烟白鹿台

    青烟白鹿台

    弑杀,本性,冷漠,无情,这是你,曾亦陌,你夺走了我的一切,到现在你还折磨着我,我该拿你怎么办才好?“江行啊,我从未爱过你,利用你,拿到我想要的,完成我的任务,知道吗?”“曾亦陌,你就是块冰,永远也捂不热!”“谢谢,有你爱我,我已知足,我,不配拥有你的爱!”钟离笙,终究离了你一生,“这玉佩碎了,咱两个也该结束了,我并不爱你!”这一辈子,交集在何方,终不过是两条平行线罢了……
  • 欲迷城

    欲迷城

    上一个世界里,陈宁是最耀眼的天才棋手。那时他的世界里只有围棋,认为人生如棋,落子无悔,只要在黑白间做出选择就好。但重生之后,仿佛是中了命运的诅咒,他被迫踏入了修行道,随后庙堂波谲,江湖仇杀,儿女情长更是纷至沓来,令人身不由己。于是乎他只能一手抱着棋篓,一手提着剑,于这浮生乱世一步步往前走去。一路上他经过了那些漂浮在云端之地,认识了那些传说中的人物,洞悉了那些时光风沙里最深的隐秘,终于接近了所谓世界的本源。那是一座欲望筑起的城。
  • 优盘名单

    优盘名单

    爱情、职场、友情一起对付生活【小故事】【大美人】【面朝大海谈谈爱情】【爱情三十六计】【云与天空爱情对对碰】【碧连天会面风云录】【情魔】【心魔】
  • 异界害虫

    异界害虫

    玩着绝地求生,却被贼老天莫名扔到了异界!作为一名身具五毒的优秀阴人少年,他决定做个好人!没有老爷爷?没事,功法当然是别人的最好!没有系统?没事,丹药神马的,别人口袋里都有!没有武器?没事,喏,你看他手里的那把剑就不错哟!凭借着优秀的人品以及无敌的美貌,姜旭成了异世界一名大大的好(害)人(虫)!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那种哟!
  • 沁扉朝朝向暮侱

    沁扉朝朝向暮侱

    助理:”先生!夫人出车祸了!“”哦,还活着吗“助理:”夫人。。。夫人没啦呜呜呜“”哦“助理:”???“
  • 今天又是甜甜的

    今天又是甜甜的

    初出茅庐的系统168,绑定了姿容绝世的大佬容殊,从此再开挂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宿主,你好,我是168,现已绑定,检测宿主信息。】咦?姓名:未知年龄:未知性别:女爱好特长:未知身世:未知实力:未知气运:0小统子一眼看下来,几乎全是未知,直到看到气运为0,瞬间心疼起了大佬容殊。认为大佬是没人爱,没人疼的可怜虫,于是乎——【甜甜,你放心吧!有我小统子在,甜甜的以后会很好的!】某大佬挑挑眉:“甜甜?”某统子:【甜甜既然没有名字,就叫甜甜好了,没天都是甜甜的。】于是,大佬容殊和某二缺统子开启了“甜甜”的世界之旅。只是,怎么还有一个人非黏着它家宿主不放?……等等!二缺统子发现不对劲的地方。怎么回事?宿主没有感情波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最没用的替身在木叶

    最没用的替身在木叶

    穿越到火影世界的的乔林,没有系统,没有老爷爷,只有JOJO里的波纹和最没用的替身'隐者之紫'。他得想办法在这个残酷的世界活下去。学个八门遁甲逃跑如何,这样应该没人能追的上他了吧?
  • 总有一些话是我想说的

    总有一些话是我想说的

    每个人每一天都会发生很多不同的故事,不同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