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72100000019

第19章 方药运用 (12)

第二章 方药运用 (12)

柴某,男,38岁。1970年9月2日初诊。全身泛发性湿疹,反复不愈已3年。患者年前冬季开始在两小腿起两小片集簇之丘疮疹,发痒,抓破后渗水,久治不愈,范围越见扩大。1969年冬渐播散至两前臂,一般入冬尤甚。今年秋季皮损已渐播散至胸、腹、背部。平时胃脘疼痛,不思饮食,食后腹胀,大便日解1~2次,完谷不化,溏薄。平时不敢食生冷水果。胸、腹及后背、四肢可见成片红斑、丘疹及集簇之丘疱疹,渗水糜烂,抓痕结痂,部分呈暗褐色,瘙痒无度。舌质淡,苔薄白腻,脉缓滑。证属脾阳不振,水湿内生,走窜肌肤,浸淫成疱。

治宜温阳健脾,芳香化湿。处方:苍术9g,陈皮9g,藿香9g,淫羊藿9g,猪苓9g,桂枝9g,茯苓9g,泽泻9g,六一散9g(包),蛇床子9g。10剂,水煎服。外用方:生地榆30g,水煎后,湿敷患处;皮湿膏,外敷。复诊:药后皮损减轻,渗水减少,瘙痒不甚,大便溏,胃纳仍差。加健脾醒胃之药再服10剂。三诊:皮损继续减轻,大便成形,胃纳见馨。处方:苍术9g,炒白术9g,陈皮9g,藿香9g,茯苓,泽泻9g,车前子9g(包),白扁豆衣9g,炒薏苡仁9g,前后共服药40余剂,皮疹消退而愈。1975年随访,自称几年来未再复发。

本病例系泛发性湿疹,缠绵3年。其突出证候为脾阳不振,运化失健,水湿停滞,外串浸淫肌肤而发浸淫疮,且每逢冬季症状加重,为阳气虚弱之故。治疗上抓住主要环节,采用温阳健脾、芳香化湿之剂。病程年,服药40余剂,不仅脾胃症状消失,泛发性皮损亦告痊愈。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易复发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好发于头面、四肢屈侧及会阴等部位,常呈泛发或对称性分布。湿疹是多因性疾病,一般认为与变态反应密切相关;部分与内分泌功能紊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遗传因素亦为本病因素之一。病因复杂给本病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古代中医文献无“湿疹”之病名,根据其临床特征,主要归属于“浸淫疮”、“湿毒”之范畴。又据其发病部位不同而名称各异,如生于小腿的叫“臁疮”,生于肘窝或腘窝部叫“四弯风”,生于阴囊叫“绣球风”等,名称不下十余种。对本病的最早记载,见于《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论及病机十九条中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浸淫疮,黄连粉主之。”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不断加深,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记载:“诸久疮者为风湿所乘,湿热相搏,故头面身体皆生疮。”指出风、湿、热三邪为主要致病因素,初步奠定了本病的病因病机基础。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补充了饮食不当,内生湿热之病因,并提出用蛤粉散外治方法。《医宗金鉴》描述:“此症初生如疥,瘙痒无时,蔓延不止,抓津黄水,湿淫成片,由心火脾湿受风而成。”

胡建华:膏滋妙方愈顽疴中医

膏滋方,渊源悠长,在中医药学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胡氏从青年时代起即从事膏滋方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对膏滋方的种类、适应证、处方用药步骤、服用和保存方法等传统特色,颇有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如何在膏滋方中体现既补其不足又攻其邪而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如何掌握以开路方治标转入膏滋方治本的诀窍,如何在膏滋药方中体现标本兼顾等学术观点,具有独特的见解。1990年其着《中医膏方经验选》出版,成为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务工作者学习、掌握、运用膏滋方药的重要参考书。

膏方(膏滋药)的适应对象膏滋药适应对象非常广泛,只要是体质虚弱的人,患的是慢性疾病,无论是老、少、男、女均可服用。或认为,患高血压病,已有头痛、眩晕、烦躁易怒等阳亢症状者,再服膏滋药,岂不是火上加油?其实,这是对膏滋药作用的误解。因为畏寒、肢冷、面白、神疲的阳虚患者,或者怕热、出汗、面红、烦躁的阴虚患者,都可以根据不同病情给予相应的处方。阳虚者可用温阳散寒的方法进行治疗,阴虚者可用滋阴清热的方法进行治疗。

虽然说膏滋药的适应对象比较广泛,但是急性病患者则不适宜服用膏滋药。根据长期临床经验认为,用膏滋药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保健强身,抗病延年”。合理服用膏滋药,对少年儿童来说,可以帮助正常发育,提高智力;对中青年人来说,可以增强体质,青春常驻;对老年人来说,可以推迟衰老,永葆健康;而对身体虚弱多病的人来说,可以达到增强抗病能力,提高免疫功能,从而有利于疾病的好转和痊愈。

膏方(膏滋药)处方用药的步骤膏滋药处方有一基本规律,一般先给予开路药其主要作用是为患者对膏滋药的消化吸收创造条件。例如患者有胸脘憋闷、食欲缺乏,舌苔厚腻等症状,说明是湿困中焦、脾胃运化功能减退,这些症状如果不加以改善,势将影响今后对膏滋药的运化。应先给予陈皮、半夏、川厚朴、枳壳、神曲、山楂等药,煎汤服用,以运脾健胃,理气化湿,改善其运化功能。也可以用开路药先进行试探性的调补,观察其服药后的反应,为开好膏滋药处方作准备。一般开路药处方,可以服1~3周为宜。如果患者并不存在服用膏滋药的障碍,那么不一定服用开路药,可以直接开膏滋药处方及时进补。开膏滋药处方应根据初诊病史,分析病情及服用开路药后的情况给予处方。这种膏滋药针对性强,切合患者的病情和不同体质,所以效果也比较好。在给予处方时,对膏滋药的服法、保藏方法以及饮食宜忌、生活调摄等,均应向患者作详细交待。

膏方(膏滋药)处方的组成膏滋药的处方,要做到既能“补虚”又能“疗疾”。例如一个哮喘患者,既有肺肾亏虚、脾失健运,又肺失宣肃、痰浊留恋。但处方的原则,应该把补肾纳气、益肺健脾的药物如党参、黄芪、五味子、淫羊藿、补骨脂等放在主位,而把宣肃肺气、化痰平喘的药物如麻黄、射干、紫菀、款冬花、杏仁、紫苏子等放在宾位,同时要注意补而不滞,切忌“蛮补”。因此,在运用滋腻药物时,要适当选用砂仁、陈皮、佛手之类相配,以助运化。如果一味蛮补,往往会使某些脾胃消化功能较差的患者,服用膏滋药后,出现胃脘胀满,食欲缺乏,以致中止服膏,半途而废。处方药物的味数,一般控制在20~30味,相当于汤剂的2~3倍,每味药剂量一般可掌握在100~300。如党参、黄芪、当归、白芍等,常用100~150g;如铁落、磁石、牡蛎、石决明等金属介壳类药物,用量要大一些,可用300g左右;而砂仁等用量较小,一般可用50g左右。以此估算,一剂膏滋药常用剂量大约在3000g,相当于汤剂的20~30剂。

旋覆花含有绒毛,蒲黄系粉末样药物,蚕砂稍煎即成糊状,这类药物,仍需要包煎。在汤剂中需要先煎或后下的药物,则在膏滋药中不一定都按一般常规做。因为膏滋药要求煎3汁,煎的时间很长,所以先煎或后下的意义都不大。如果用人参、鹿茸等贵重药物,则不宜与其他药物同煎,以免造成浪费,应该用文火另煎浓汁,于收膏时将汁冲入,或将人参、鹿茸研成细粉于收膏时调入膏中,这样可以充分提高药效。

服法及医嘱每天清晨空腹服1汤匙,或早晚空腹各服1汤匙,均用开水冲饮。如方中用熟地黄等滋腻药,而配料胶类剂量较大,则膏滋较稠黏难以烊化,应嘱其隔水蒸化后服用。并嘱如遇感冒发热、伤食腹泻等应暂停服用。

服膏滋药期间,应忌莱菔及饮浓茶。如属阳虚有寒,忌生冷饮食;如阴虚火旺,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哮喘患者,忌虾蟹腥味等。

膏方(膏滋药)服用的最佳季节中医进补,四季皆宜,但服用膏滋药则以冬季为宜。一般以冬至日起50天左右,即头九到六九(冬至后9天为头九,18天为二九……)为最佳时间,也可以适当提前。选择严冬服用膏滋药,除了易于保藏等原因外,主要是按四季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冬季是封藏的季节,天气寒冷,食欲旺盛,腠理致密,无论进食的数量和质量需求方面,也较热天为多。《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冬三月,此谓闭藏。”因此,冬令正是及时进补的大好时机。中国民间有句俗语“冬令进补,春天打虎”,说明冬令是进补的最佳时间。采用补法,除分辨五脏不同虚证外,并要区别患者是偏于虚寒还是偏于虚热。用温热药进补,即温补法,主要适用于虚寒患者。然而温补阳气的药物很多,还要区分刚燥剂和温柔剂两大类。刚燥剂如附子、肉桂、干姜等,辛热干燥,温阳散寒作用较强,适用于阳虚寒盛之证;温柔剂如鹿角、淫羊藿、仙茅、巴戟天、补骨脂、肉苁蓉等,温而柔润,既能温阳,又不伤阴,适用于阳虚而阴也偏亏之证。两者各有其不同的适应证,如果能够正确掌握使用,便可提高治疗效果。

病例1:患者下肢凹陷性水肿,面色苍白,唇紫,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尿少,舌质胖,苔白,脉沉细,西医诊断为右心衰竭。中医认为脾肾阳虚,水湿停留所致。故用附子15g(先煎),肉桂4.5g,干姜6g,加黄芪、泽泻、茯苓、丹参、红花等,温阳利水,活血化瘀。这样可使阳气振奋,心衰缓解,尿量增多,水肿逐步消退。此时如果单纯用温柔剂来治疗这位患者,就难以奏效了。

病例2:一位糖尿病(中医称作“消渴”)患者,病已1年余,初起的多尿、多饮、多食“三多”症状已不明显,但见精神困倦,形体消瘦,腰酸,阳痿,头晕,口微干,舌质淡,尖红,苔薄腻,脉细弱略数。这位患者原先是属于阴虚内热,早期应该用滋阴清热的药物治疗。但现在是阴虚及阳,阴阳两虚,应该阴阳并补。故用生地黄、熟地黄各12g,天花粉30g,山茱萸、制黄精、枸杞子、制何首乌、补骨脂、肉苁蓉各12g,再加一些补气的药物治疗。这样综合滋阴、温阳、益气于一方,比较适合病情,可以取得好的效果。此时如果用刚燥剂来治疗这位患者,恐有伤阴之虞。

上面所举,说明了温补阳气的药物应该有刚柔之分,不能刚柔颠倒。当然在某些病例中,亦有需要两者组合使用的,又当别论。此外,在用温阳药时,还常根据中医“阴阳互根”的理论,将补阳药与补阴药相配伍,运用于临床的疑难杂症。正如明代张介宾着《景岳全书》指出:“此又阴阳相济之妙用也。故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冬令是人们进补的大好季节。此时用温补药物的机会较多,对体质虚寒的患者,尤为适宜。

刘渡舟:抓主证而用经方

在近六十年的临床实践中,刘氏总结出一条非常宝贵的治疗经验,即临床辨证一定要抓主证,尤其是运用经方时,抓住主证更是取得最佳疗效的关键。他指出,《伤寒论》是一部辨证论治的临床巨着,它总结了六经病证的基本规律,将理、法、方、药融为一体,对于每一经病证以及每一个方证都厘定出了主证、兼证、变证及夹杂证的层次,为正确地运用辨证论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在这一辨证层次中,应该说抓主证是最重要的。主证是纲,纲举则目张,随之而兼证、变证、夹杂证等也就可以迎刃而解。

什么是主证?主证是指决定全局而占主导地位的证候。如以六经病证而言,太阳病的主证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所以在外感疾病中,凡见上述病证时皆属太阳病范畴,治疗皆宜以发汗法为主;如以方证而言,桂枝汤证的主证是“汗出而恶风”。临床上凡见以汗出恶风为主者,无论外感或内伤,皆可用桂枝汤治疗。古人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所以,抓主证是辨证中最为紧要之举,切不可掉以轻心。在临床上,患者的主诉应该说与主证有关,但在某些时候,患者的主诉却不一定与辨证所需的主证有直接关系。如果盲目的信从患者的主诉而不进行分析,就有可能将我们的辨证思路引入歧途,而不能抓住主证。临床辨证,必须经过细致而认真的调查研究,才能抓住主证,才能进一步认清兼证和变证的层次。一旦抓住主证,一定要紧抓不放,才会显示出其实际应用的价值。

同类推荐
  • 气色中的生死经

    气色中的生死经

    气色中的生死经是一部全面解读汪宏《望诊遵经》的图书。本书根据原文进行译解,通俗易懂,并根据文中内容增加了相关图解,增强了可读性。
  • 汤汤水水最养人

    汤汤水水最养人

    《汤汤水水最养人》主要讲述了:人类从镜子中看到自己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人体亦如世间万物一样,需要滋补和保养。饮食文化同人类一起诞生,发展至今,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汤品、茶饮作为饮食中的一个分支,装点着人们的精致生活,它从本质上提升了饮食的文化内涵。当食物对于人们来说不只是意味着充饥果腹的时候,它才真正焕发出了自身的魅力。
  • 食疗本草

    食疗本草

    《食疗本草》为唐代孟诜所著,后经张鼎补充而成,是具影响的食物疗法专著之一。享年93岁的孟诜曾师从药王孙思邈学习,精通医药、养生之术,其长寿与精通食疗等养生方法不无关系。为了使这部食疗经典更好地服务于大众,使其精华内容能够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得以应用,我们选取了其中目前常用的药食同源中药条文和食物条文进行注释、翻译,配合精美的实物图片,并结合现代的医学和营养学知识对其进行评述。
  • 钟南山健康忠告

    钟南山健康忠告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举国震动!“钟南山”院士再次火爆网络刷屏!从2003年抗击“非典”先进人物到现在,如今84岁高龄依然能做十个引体向上!每天高强度的工作依然坚持身体锻炼,钟院士有什么样的养生秘诀?钟南山书中自曝曾患心肌梗死,后来是怎样获得了康复?请看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的养生之道!《钟南山健康忠告》以“健康”为主题,书中详细的解读了什么是健康、健康的构成、常见呼吸道疾病的防治和居家老年人应该注意到的问题。每个部分都有钟南山院士的精心讲解,帮助每位读者快乐而健康地生活。
  • 巧治便秘

    巧治便秘

    本书介绍了便秘的定义、成因、自测等常识及错误观念;详尽介绍防治便秘的顺时调理、排毒养生、调理脾胃肠道、疏通经络、食疗、水润肠道及运动保健等方法,针对便秘高发人群阐释如何防治便秘,并搜集、整理若干便秘防治民间验方。本书所列举的方法,都是从现代人的实际情况出发,简单易学,适合广大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参考使用。
热门推荐
  • 中国人的吃

    中国人的吃

    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饮食文化,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可见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古代即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中国是出美食家的国度,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全世界惊叹。孔子堪称第一位美食家,他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本书作者从个性化的角度,对中国人的饮食进行了剖析,力图透过饮食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作了生动的描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休闲读物。
  • 追琼记

    追琼记

    王东,一个懦弱的九零后,偷偷地喜欢了陈琼三年,却从不敢让对方知道,因为他害怕连朋友也做不了。陈琼,小小的,傻傻的,总是那么惹人心生怜意。三年一晃而过,现在,毕业晚会已是他最后的机会。一杯又一杯的酒水下肚,王东终于把自己灌醉,使出了吃奶的胆儿,摇摇晃晃着身体,终于来到了陈琼的旁边,喷发出了这三年来,内心所有的沉淀,但得到的却是婉拒。在酒醒刃人散后,无尽的孤独袭来,王东终于明白,自己还不够优秀。现在,且让我们看看王东,怎样一步一步地走向强大?又看陈琼,如何芳心被摘?没有后台,那又怎样?天下照样闯!没有刀剑,那又如何?照样和爱人笑傲江湖!爱恨情仇,兄弟义气尽在《追琼记》!书群号:373581708。
  • 聪明女人恋爱经

    聪明女人恋爱经

    本书共分三部分,包括男左女右:好肩膀,坏肩膀;零点伊人:伊人只是一个传说;男人江湖:每个浪子都需要一个娘子。
  • 农门温香

    农门温香

    李紫荆,农女一枚,还没出嫁,就背上了克夫的骂名,没人敢娶,受尽嘲笑和欺负。一朝身死,再次睁眼,身体里是现代的灵魂,从此,谁都别想欺负她!后,有个汉子不怕死的娶了她,还只知道宠她宠她宠她!可没人看好这门婚事,大家都说他会被她克死,却不料,他不仅没被克死,她还旺夫旺到他祖坟冒青烟。只是,她相公‘命中九子’是怎么回事……(爽文,男强女强,1v1甜宠文)(推荐树树老文《农门长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一拳冲霄

    一拳冲霄

    身怀形意拳绝技的秘密组织成员苏定方,因为组织内部火并,阴差阳错穿越到一个奇异世界。这个世界没有魔法也没有武术,但是万物皆有灵。人可以觉醒自己的御灵,加以利用,而其中强大的灵御者力量堪比真神。世界分为两部分,御灵界与万灵界,一个是文明高度发达的旧世界,一个是资源丰沛的新世界。无数的强者与种族穿梭其间,战斗与掠夺,无数种族与势力遍布其间,统治与剥削,形成微妙的平衡。且看苏定方能不能将形意拳绝技与御灵修炼巧妙融合,闯出一片新天地。千般阻碍,我自“一”拳破之!万般坎坷,我自“意”拳破之!
  • 倾世圣医妃

    倾世圣医妃

    令狐吟,世界杀手榜排名第一,但在执行任务时被队友陷害掉下了悬崖,人们都认为她死了。但令狐吟再次睁开眼依然出现在了另一个大陆..........此时的令狐吟一脸黑线的看着眼前这个正在装无辜的男人,谁能告诉她到底要怎么摆脱他?为什么当初自己掉那不好?偏被他给找着了,现在好了,怎么甩都甩不掉!
  • 溪山琴况

    溪山琴况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医凰后:最强炮灰女配

    神医凰后:最强炮灰女配

    前男友劈腿,十年后,苏般若有车有房有存款,忍不住的在前男友面前得瑟嚣张。结果,却被雷劈死了!再次睁眼,成了宰相府最无用的大小姐。 苏般若:“……” 没关系,本仙女自带仙气,专治各种不服,专业打脸二十年! 只是,当她发现她其实是某本书里注定被女主煎炸蒸炒焖的小炮灰后。 苏般若:“......”mmp! 天道,我跟你讲,你这样是会失去我的!!! 某王爷面无表情:“和本王交欢,本王保你千秋万代寿与天齐!”苏般若:“……”滚!
  • 错过时光遇到你

    错过时光遇到你

    一场有关玫瑰花的乌龙事件,让生性内敛的司徒苗和天之骄子的卢颜相识。单亲女孩与高富帅的现实版恋情,从欢喜冤家到甜蜜恋人,他是她生命里不可或缺的阳光,照亮她自卑而敏感的内心。然而年少,感情太真,不惜轻易地付出全部,换来的却只有一次次互相伤害和无法挽回的误解,家境的差距,不可知的未来,成为他们之间难以跨越的鸿沟。关于爱与青春,用泪水去诠释的成长,注定伤痕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