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71300000024

第24章 清热泻下药 (11)

第二章 清热、泻下药 (11)

张锡纯经验 大黄:味苦,气香,性凉。能入血分,破一切瘀血。为其气香故兼入气分,少用之亦能调气,治气郁作疼。其力沉而不浮,以攻决为用,下一切癥瘕积聚。能开心下热痰以愈疯狂,降肠胃热实以通燥结,其香窜透窍之力又兼利小便(大黄之色服后入小便,其利小便可知)。性虽趋下而又善清在上之热,故目疼齿疼,用之皆为要药。又善解疮疡热毒,以治疔毒尤为特效之药(疔毒甚剧,他药不效者,当重用大黄以通其大便自愈)。其性能降胃热,并能引胃气下行,故善止吐衄,仲景治吐血、衄血有泻心汤,大黄与黄连、黄芩并用。《神农本草经》谓其能“推陈致新”,因有黄良之名。仲景治血痹虚劳,有大黄虫丸,有百劳丸,方中皆用大黄,是真能深悟“推陈致新”之旨者也。

《金匮》泻心汤,诚为治吐血、衄血良方,惟脉象有实热者宜之。若脉象微似有热者,愚恒用大黄三钱,煎汤送服赤石脂细末四五钱。若脉象分毫无热,且心中不觉热者,愚恒用大黄细末、肉桂细末各六七分,用开水送服即愈。

凡气味俱浓之药,皆忌久煎,而大黄尤甚,且其质经水泡即软,煎一两沸药力皆出,与他药同煎宜后入,若单用之开水浸服即可,若轧作散服之,一钱之力可抵煎汤者四钱。

大黄之力虽猛,然有病则病当之,恒有多用不妨者。是以治癫狂其脉实者,可用至二两,治疔毒之毒热甚盛者,亦可用至两许。盖用药以胜病为准,不如此则不能胜病,不得不放胆多用也。

【附案】愚在籍时,曾至邻县治病,其地有杨氏少妇,得奇疾,赤身卧帐中,其背肿热,若有一缕着身,即觉热不能忍,百药无效。后有乘船自南来赴北闱乡试者,精通医术,延为诊视。言系阳毒,俾用大黄十斤,煎汤十碗,放量饮之,数日饮尽,竟霍然全愈。为其事至奇,故附记之。(《医学衷中参西录》)

何任经验 历来医家名著,对大黄之应用多有叙述,尤推崇张仲景《伤寒论》之用大黄。因为他将大黄的各方面功能都用得比较全面。就当时来说,确实没有人能做到这样。《本草思辨录》说:“大黄之为物有定,而用大黄之法无定。不得仲圣之法,则大黄不得尽其才而负大黄实多……”这说法代表了很多医家的看法。

1.对张仲景用大黄之看法 综观张仲景用大黄各法,其用大黄总在于攻坚、利下、清解毒积。他除了重视大黄的用量变化外,还对大黄与他药的配伍苦心探究,如大黄配合厚朴、枳实治胸腹满;大黄配黄连治心下痞;合甘遂、阿胶则治水证与血证;合水蛭、虻虫、桃仁治瘀血;配黄柏、栀子、茵陈治发黄;配甘草治迫急之症;配芒硝治实结之证等等。除《伤寒论》用大黄外,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亦有精深之方法,如用大黄甘草汤治便闭呕吐;用大黄甘遂汤治水与血结;用大黄牡丹皮汤治肠痈;用大黄硝石汤治里实、腹满黄疸;用下瘀血汤治干血癥瘕;用大黄虫丸治虚劳干血等等。未见有单独用大黄的。

现单味大黄用治重症肝炎、急性胆囊炎、肾功能衰竭、急性胰腺炎、急性脑血管病、门脉高压大出血、消化道出血等等,效果显然。由此而得到仲景用大黄,除用量和配合他药之外,还悟出另一层意见,即大黄作为荡涤蕴热、推陈致新来说是主药,也可以从方的汤名上感觉到。但是,对陷胸涤热的大陷胸汤来说,大黄用量虽为6两,但未必作为主药。这如何理解呢?成无已说:“陷胸汤,甘遂味苦寒,苦性泻。寒胜热,虽曰泻热,而甘遂又若夫间之遂直达之气,陷胸破结,非直达者不能透,是以甘遂为(君);芒硝味碱寒……是以芒硝为(臣);大黄……荡涤邪寇,除去不平,将军之功也。陷胸涤热,是以大黄为(使)。”本方黄、硝二味煎汤,加入1钱匕的甘遂末进服。仿大陷胸汤方义我曾治一单纯性肠梗阻的患者用甘遂1.5g研末,用大黄泡水送服,效果快捷。此说明大陷胸汤中为主的是甘遂,从而说明仲景制方之奇。

2.大黄入血分、气分之议 李时珍说:“大黄乃足太阳、手足阳明、手足厥阴五经血分之药,而病在五经血分者宜之。若在气分用之,是谓诛伐无过矣。”缪希雍说:“味厚则入血分,血者阴也。”张璐说:“大黄气味俱沉降,纯阴,乃脾、胃、大肠、肝与三焦血分之药。”医家多此种看法,独张锡纯氏则说:“大黄味苦气香,性凉,能入血分,破一切瘀血。为其气香,故兼入气分,少用之亦能调气,治气郁作痛。”张氏之说,较为实际。按气血者,实是有形、无形之分。如热在气分,无形之邪;热在血分,有形之邪。有形之邪当用大黄荡涤,如大陷胸丸以泻胸胃血分之邪,用大黄。而结胸在气分,则用小陷胸汤;痞满在气分,则用半夏泻心汤,俱不用大黄。故有形、无形是辨证关键。

若单从气分、血分而言,则易舛误。如温热证化热阶段,以发热不恶寒、苔黄;伏热内发之气分证以中焦阳明为主,既有肺经证象,亦有口渴、便秘或下利等;或中焦湿困苔腻热壅,若有需要亦可用大黄。若热病重深之血分证、动风、动血、耗血等所谓血分,方如用大黄,就错误了。我曾治一晚期肿瘤患者,化疗以后极度虚弱,大便溏,日下,脐腹膨胀,气闭不通,叩之音清空。即用大黄30g研细末,醋调敷病人足心涌泉穴,不久即腹胀缓消,全身舒松。又治一老人,因头晕,口干,胸腹胀满,大便日下,而小便不通,苔薄脉濡者,用清宁丸10g,1次吞服,而小便畅下。我认为大黄入血分兼入气分之说是对的。现时有用大黄治肾功能衰竭症,从早期的肾功能不全到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多用大黄合血分、气分药,有一定疗效,亦可说明。

3.用大黄注意宜忌 使用大黄应注意宜忌。从大黄的忌症而言,有:如表证未罢,血虚气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积滞、瘀结,以及胎前产后,均应不用或慎用。我早年尝采《温疫论》吴又可专尚大黄方法,治疗湿温化热、血分热毒诸证。如热邪深陷血分,高热、神昏、斑疹、吐血、便血、衄血、舌色深绛或紫绛,以及重症麻疹、猩红热、斑疹伤寒、流脑等,以及急性化脓性之感染诸症有实热者,均用生大黄配合清热解毒诸药,效果好。年前治一精神分裂症发狂患者,大便数日不下,用生大黄18g,研为末,嘱家属分2次用冷开水调服,服后大便解,神情亦安。再用他药调治。又治一妇女,以跌仆后脑落地受伤,出现神不清,二便不通。处方以祛瘀实,用生大黄为主服后便通,症状减轻。可见对大黄“不可畏而不用。”

某哺乳妇,由于大便不畅而自购生大黄泡滚水服,得畅便,但其乳婴也由此而腹泻2天,可见大黄之泻下成分还能进入乳汁之中,引起婴儿腹泻。故对大黄亦“不可忽而轻用”。(《何任医学经验集》)

仲虎才经验 大黄是一味常用中药,它的多种用途渐被发现,至于其能利湿退黄、降转氨酶已众所周知。本人以为在治疗病毒性肝炎病人时,若没有腑实或黄疸较深、周身皮肤瘙痒甚等症时,还是慎用为好,应据具体病证而辨证论治。本人以前也曾喜用大黄降酶。经临床治疗观察,用之必须对症,方可收效。因此,专用大黄降酶的说法值得商讨。[仲虎才.病毒性肝炎辨证用药体会.江苏中医,1991(3):17]

程益春经验 大黄在临床一般取其通腑之效,如三承气汤,大黄取其生。而在消渴病中,程老师多用熟大黄,约占99%。原因是消渴病以虚为本,以实为标,即使伴大便干结,亦不耐攻伐,且常出现大便干稀不调,一旦用药过甚,恢复将更困难。此处取熟大黄,且与诸药同煎,可一药三用:通腑、泄热、活血。[刘素荣,冯兰玲.程益春治疗糖尿病肾病用药经验撷要.山东中医杂志,2005,24(10):632]

吕奎杰经验 大黄苦寒沉降,入血分,效能通腑泻热消积,降胃气,化瘀止血。因能推陈致新,如定祸乱以致太平,故号称将军。少量应用或炒炭存性应用,亦为逐瘀健胃之妙药。

1.用于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患者多虚中夹瘀,或湿瘀交阻于中。胃以通降为顺。大黄功擅降胃通腑,炒炭存性其泻下之力已缓,而化瘀和胃之功仍存。我体会,慢性胃病除辨证为脾胃虚寒者外,其他各证型皆可于相应的处方中少加大黄炭以祛瘀。我的用法是:辨证为肝胃不和或湿瘀交阻者,每用大黄炭3~5g,常和丹参饮(丹参,砂仁、檀香)、二陈汤、左金丸等伍用;或和解肝煎(厚朴、半夏、陈皮、茯苓、砂仁、紫苏叶、赤芍、甘草)配伍应用。若辨证为胃阴不足者,大黄炭用量宜小,一般为2~3g,常和生地黄、当归、白芍、石斛、太子参、枳壳、乌梅、甘草等配伍应用,取其化瘀降胃则补药得力。曾治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一辨证为肝胃不和兼湿瘀交阻,一为胃阴不足,均于相应的处方中加大黄炭。经治疗,不仅自觉症状明显改善,且纤维胃镜复查,原胃窦部萎缩炎症消失。

2.用于血证 应用大黄、黄连、黄芩(三黄泻心汤)治吐衄血证,倡自汉代的张仲景。后世医家多宗之。清·唐容川著《血证论》把三黄泻心汤列为血证诸方之首。谓本方“得力在大黄一味,逆折而下,破瘀逐陈,使不为患”。近年来,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明,大黄不仅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同时也是祛瘀止血之良药,现已广泛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及肺病咯血。治疗吐衄、便血,属于热实者,用生大黄,以增强清热祛瘀、降气止血之力;若辨证偏于寒虚者,大黄炭同党参、白术、炮姜、附子、白芍、甘草、伏龙肝等伍用,在益气温阳止血药中少加苦寒通瘀之品,以防辛温药太过伤阴,二则寒温并用,和调气血,俾阳复瘀除有助于病体的早日恢复。治疗肺病咳血(包括支气管扩张咳血及肺结核咳血),常以大黄炭与地黄、白芍、北沙参、麦冬、五味子、茜草根、侧柏叶等伍用,益阴化瘀,清热止血,俾气阴复,瘀热解而咳血可止。

3.用于复发性口疮 本病常反复发作,疼痛较甚,碍于饮食,患者深感痛苦。检查:舌边及唇内有椭圆形小的溃疡,少则1~2个,多则3~4个。舌质多偏红,脉弦细略数。根据祖国医学理论,唇为脾窍,舌为心苗。本病的机制,与脾胃阴虚,湿热中阻,心火炎上有关。取内外兼治之法。内服药常以凉膈散、平胃散加减化裁,药用:大黄炭、枳壳、厚朴、焦栀子、连翘、黄连、薄荷、生山药、薏苡仁、石斛、甘草等,日服1剂。外用加味冰硼散:冰片(2g)、硼砂(9g)、朱砂(4.5g)、青黛(4.5g)、柿霜(4.5g)。(如无柿霜用以上4味亦可)。共研极细末。以苇管吹患处,日2~3次。一般在用药后2~3天症状可很快减轻,口腔溃疡即逐渐愈合,处大黄之功也。

4.用于慢性菌痢 本病多因急性期治疗不彻底,或因素体正虚,加之其他因素的影响,而致成为慢性痢疾。临床上常见有3种证型,即慢性隐伏型、慢性迁延型、慢性型急性发作。慢性型急性发作者,相当于中医学的体息痢。症见腹部隐痛腹胀,大便重坠不爽,脉细弦,舌苔薄腻者,常用温通导滞法。以大黄同附子、干姜、白芍、当归、黄连、木香、厚朴、薏苡仁、甘草等伍用。取大黄清热化瘀导滞之力。

陈某,男,32岁。因病泻痢2月余,多方治疗不效。主症为腹隐痛腹胀,腹泻日3~4次,甚则5~6次,常欲登厕,****重坠明显(有时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粪检有脓细胞及少量红细胞。脉弦细,苔薄腻,舌暗而润。治以温通导滞法。处方:大黄6g,附子4g,干姜5g,白芍20g,当归15g,黄连5g,木香10g,厚朴12g,茯苓15g,薏苡仁30g,甘草5g。服药3剂后,症状明显减轻,续服药6剂,病愈。(《诊余随笔》)

王灵台经验 擅用通降制大黄 慢性乙型肝炎热盛阳明腑结或湿热两盛胃肠积滞之实证,遣用大黄以治,为医者周知。然该病证候概属虚实互见,鲜有纯实者。经验之见,本病无论虚实,如临床出现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总胆红素三项中一项、两项或全部升高,都是湿热之邪较盛的表现,皆于适应病机方药内加入大黄通降,使湿热又开一出路,从大便而去。由于生大黄性较峻猛,用量稍多则便数频频,不易掌握,且该病素多正虚,加之湿热邪气非指日可除,而需较长时间服用,故多用性缓之制大黄,以更合病情。制大黄用量一般在15~30g,总以大便泄泻如泥如糊,每日2次为佳。即使脾虚便溏,若仅每日1次,也宜加用制大黄,使排便达到每日2次,以促肃清湿热。当谷丙转氨酶等指标降至正常后,为防止病情反复,宜续服含制大黄之药数周。(《授业传薪集:曙光名医临证经验荟萃》)

邵慧中经验 生大黄为泻药中之峻烈者,气味俱厚,重浊下行,药性迅猛,走而不守,有将军之称,一般多用于内热聚结,郁热化火化燥之证。在儿科临床,则常用于肠胃积滞,湿热内聚,痰热壅盛,胃热上逆,或温热病之中期,为临床清热推降药之首选。

同类推荐
  • 中医藏象学说的奥秘

    中医藏象学说的奥秘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中西医结合防治乙型肝炎

    中西医结合防治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但部分有效的方法很多。在现阶段仍以综合治疗为主,如抗病毒、免疫调节、改善肝功能、减少肝细胞死亡、促进肝细胞再生、抗肝纤维化、中医中药、整体治疗和各种对症治疗。要分清疾病发展的阶段和各阶段的主要矛盾,结合病情、因人而异地给予合理治疗。
  • 古今名医针灸医案赏析

    古今名医针灸医案赏析

    本书介绍了医案的概念、类型、作用,针灸医案发展史及学习研究医案的方法,精选了古今近200位著名医家共300多个针灸医案,按急症和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男科、五官科、骨伤科病证分类编排,涉及常见病证120余种,重点指出医案的精要之处。
  • 组织学与胚胎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

    本书共分十七章,内容包括:绪论、细胞、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并附有相关的实验要点。
  • 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

    疾痛的故事:苦难、治愈与人的境况

    鼻塞、腹痛、关节疼痛,这些对身体异常和不适反应的切身感受,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生命体验。疾痛的主要问题,在于它给日常生活造成了大量的困难。腰酸背痛使我们分神,影响工作效率;头痛会让我们无法集中注意力,成绩下降;而有些疾病引发的性无能,甚至会导致婚姻破裂。对一位单身母亲而言,高血压不仅意味着要少吃盐,还跟女儿的失学和早孕有关;而作为一位弱势群体的成员,社会的歧视、不公以及孤立,或许才是其身体持续疼痛的根源。长期紧张的父子关系,导致病患的双腿突然麻痹瘫痪;而换一个压力不那么大的工作环境,也会使一度恶化的哮喘慢慢痊愈。然而,在大多数医生眼中,疾病才是问题所在。现代医疗系统,将我们鲜活的疾痛经验,解释为一种生物结构或是生理功能的变异,仅仅与身体有关。对此,哈佛精神病医师与人类学家克莱曼博士,从其20年来的临床治疗和数百个真实病案中发现,疾痛不仅属于身体,而且连接着自我与社会。讲述这些疾痛故事,不但对于病患、家属和医护人员有着极大的使用价值,而且,对于认识医患关系和人性化的医疗体系改革,意义深远。
热门推荐
  • 吕氏春秋(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吕氏春秋(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背对背再面对你

    背对背再面对你

    本以为无意,可谁知早已情根深种。上一世误了她,这一世定要宠她到日暮黄昏。
  • 海贼王之恶魔神树

    海贼王之恶魔神树

    九百年前定下的计划,只为了诛杀人间称神者。扬帆起航的少年,在神秘莫测的男人注视下,走向最终的命运。
  • 中二之神脑洞集

    中二之神脑洞集

    各类脑洞女巫X恶龙调味品星人等随缘开不出意外第一篇是女巫
  • 宿主是个大魔王

    宿主是个大魔王

    (快穿小甜饼,1v1)青玄上神的神魄散了。还好巧不巧地被万象镜吸了进去。只有这么一个亲弟弟的天帝老儿调动万象镜中的所有旅游服务系统,让他们随机绑定一位仙子穿梭各界搜集神魄碎片。白烨……刚好是其中一位。闲来无事乔装上天庭闲游被随机抽取绑定带走的魔王白烨内心复杂。行吧,搜集就搜集。不就是让他感到幸福嘛,简单。#乖张校霸离家出走落得个露宿街头的下场。白烨:“我给你一个家吧。”校草:“?你暗恋我?”#坏名声的落魄王爷二十好几无人愿嫁。白烨:“你娶我吧。”王爷:“??你心悦我?”#娱乐圈不接受潜规则的新人要被冷藏。白烨:“我养你吧。”新人:“????”只想提高幸福感的魔王×一心恋爱的上神
  • 斗罗之裁决审判

    斗罗之裁决审判

    大纲为完结,所以可能会出现多种结局更新时间暂时不稳定,还会经历大幅度改文总而言之,作者还在写大纲填坑前篇毒点太多,作者自己都看不下去了,愿意看到可以直接刷过,从入学开始。这就是个穿越到斗罗大陆之后发现自己武魂极其坑人的文。穷的只剩下钱和人了
  • 老公太神秘:娇妻又撩又甜

    老公太神秘:娇妻又撩又甜

    江围棋被威胁嫁给顶级豪门傅家的继承人,无路可退,她嫁。听说她要嫁的是不会说话的傻子,没关系,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认。嫁了之后,她好像发现这个‘傻子’比正常人还正常,还神神秘秘的。再之后,这天天爬床的人,让她瑟瑟发抖。
  • 春暖花开终有时

    春暖花开终有时

    袁向春不止一次的问过自己,如果没有遇到韩时,她的人生是不是会不一样?她是不是也可以像别人一样,拥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幸福的生活着?是不是也可以过着朝九晚五平淡而满足的日子?可是,她爱上的终究不是别人,而是韩时!《亲亲王爷霸王妃》已完结!新文《快穿之主神大人带回家》已开坑,欢迎大家来围观!
  • 侠义英雄传

    侠义英雄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