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48600000019

第19章 脾 系 疾 病 (5)

第二节脾 系 疾 病 (5)

处方:乌梅6克,川椒目3克(炒出汗),胡黄连3克,雷丸9克,淡干姜3克,榧子肉9克,使君子9克,白芍9克,白芜荑9克,党参6克。另生大黄9克,绞汁冲入。2剂。因不能受食,药液由胃管灌入。

服上药头汁后30小时左右下蛔虫16条,38小时左右又下蛔虫百余条。腹痛缓解而诸症悉平,第3天即出院回家。

按语:本例虫积腹痛,故用乌梅丸之变法。因虫得酸则伏,乃以乌梅大酸伏之;虫得苦则安,乃以胡黄连大苦安之;白芍缓急止痛;姜、椒温中散寒;使君子、雷丸、芜荑、榧子并力杀虫;以生大黄绞汁冲入,能通利腑气,下其虫积;由于患儿体弱,恐其攻伐太过,加党参益气健脾。诸药合用,终于收到预期功效。(《幼科刍言》)

病案十三

许某,男,7岁。

1981年5月13日初诊:1年多来脘腹疼痛时作,进食冷饮更剧,不思纳食,便下间隔,其脉沉弱,舌淡无苔。证属中土阳虚有寒。小建中汤主之。

处方:肉桂2克,炙甘草3克,白芍12克,生姜2片,大枣3枚,淡附子6克,饴糖30克(冲)。5剂。

5月20日二诊:腹痛已瘥,大便通下,纳食初动,舌苔薄润。方已应手,毋须更辙。上方去附子,加木香3克。5剂。

6月17日三诊:前次药后诸恙均平。昨因啖冰,腹痛又作,大便稀溏,舌苔薄润。仍宗原法,小建中汤加味。

处方:肉桂2克,白芍12克,炮姜2片,大枣3枚,炙甘草3克,饴糖30克(冲),吴茱萸6克,木香3克,焦白术9克。5剂。服后旋安。

按语:小建中汤为一温中祛寒、调和阴阳之良方。患儿腹痛反复发作,而饮冷尤剧,参之舌脉,确为阳虚中寒之证,故以本方主之。以后腹痛又作,仍予本方加味。以药中窾窍,故投之即效。(《幼科刍言》)

病案十四

邵某,女,5岁。

1960年5月15日初诊:形容瘦弱,身热无汗,不欲食,腹痛膨大,大便溏泻,面白唇红,唇内有点。证属寒凝土虚,运化失职,湿滞生虫。宜温中散寒,健运化滞,佐以杀虫法。

处方:紫苏叶一钱半,大豆黄卷一钱半,焦白术一钱半,广陈皮一钱半,厚朴一钱半,粉甘草六分,炒枳壳一钱半,广木香六分,使君子一钱,生姜二片。

5月17日二诊:身热已退,腹痛膨胀如故。仍照前方增损,兼重用化滞杀虫法。

处方:焦白术一钱半,广陈皮一钱半,广木香八分,川厚朴一钱半,炒枳壳一钱半,海南片一钱,使君子一钱半,神曲一钱半,焦山楂二钱,花椒一钱。

5月19日三诊:腹痛膨胀减轻,便泄白虫如线而短。当再照原方增损。

处方:焦白术一钱半,川厚朴一钱半,海南片一钱半,广木香六分,使君子一钱半,雷丸一钱,焦山楂一钱半,神曲一钱半,炒麦芽二钱,花椒一钱。

5月21日四诊:便泄白虫数十条,腹中胀消痛止。当再扶土化滞法。

处方:焦白术一钱半,广陈皮一钱半,广木香六分,海南片一钱,大腹皮一钱半,焦山楂一钱半,使君子一钱半,谷芽一钱半,麦芽一钱半,粉甘草五分,太子参一钱,白茯苓一钱半,冬瓜皮二钱。

服数剂,食欲增而愈。

按语:虫由湿生,湿由脾运失职而滞。杀虫之剂,必须理气助运,所谓气行则湿化,湿化则虫灭。(《临床心得选集》)

病案十五

李某,女,6岁。

初诊:平素时现胃痛腹痛,甚则呕吐;大便不规律,或干结或溏泻;食欲亦时好时坏;日渐消瘦,经常流鼻血;面色不华,白黄相间,俗称谓虫花之象;舌上有花点,苔斑剥不匀;六脉滑实,乍大乍小。辨证立法:望诊、切脉俱为虫积之象。饮食营养被消耗,故日渐消瘦,食欲无常;积滞不消,食积生热,症现鼻衄。拟驱虫和胃消积法为治。

处方:炒槟榔5克,炒吴茱萸06克,姜厚朴3克,炒建曲5克,炒黄连24克,姜半夏3克,使君子10克(炒),炒榧子6克,白术3克,砂仁3克,莱菔子5克,炙甘草15克。

二诊:前方服3剂,便下蛔虫数条,胃痛腹痛未作,只鼻衄1次。再拟一方清热和胃肠,与前方交换服用,每周服2剂,无需再诊。

处方:鲜生地黄10克,炒吴茱萸06克,厚朴花3克,鲜白茅根10克,炒黄连25克,玳玳花3克,莱菔子5克,砂仁15克,杭白芍5克,莱菔英5克,豆蔻15克,炒枳壳5克,姜竹茹10克,广皮炭3克,益元散10克(鲜荷叶包),石菖蒲3克,炙甘草梢15克。

按语:小儿患虫积最为常见,凡见腹脐周围时痛,食欲缺乏,消化不良,日渐消瘦者,即应考虑虫积为祟。中药具驱虫之功者甚多,需据不同虫类,选用适当药物。然驱虫时,必加通便及和胃剂,以免虫体不下或出现胃脘不适之症。(《施今墨临床经验集》)

(陈皇珍)

六、泄泻

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以2岁以下的小儿最为多见。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发病率为高,秋、冬季节发生的泄泻容易引起流行。一般及时治疗预后良好,但重者泻下过度,易见气阴两伤,甚至阴竭阳脱;久泻迁延不愈者,则易转为疳证或出现慢惊风。由于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目前被列为我国儿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

小儿泄泻发生,以感受外邪、伤于饮食、脾胃虚弱为多见。《幼幼集成·泄泻证治》说:“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本病主要病位在脾胃。若脾胃受病,则饮食入胃以后,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清浊不分,合污而下,致成泄泻。《幼幼全书·泄泻》提出“凡泄泻皆属于湿”。外邪致泻以湿邪最为重要,其他诸多邪气常与湿邪兼夹,又有饮食瓜果生冷内生湿浊,皆易成泻。清浊不分,水湿水谷混杂而下,发生泄泻。临证往往为诸邪与湿邪夹杂,合为暑湿、寒湿、风寒湿、湿热、食积、蕴生湿热等。

病案一

朱某,女,4岁半。

1979年7月9日初诊:患儿近来腹胀,纳差,伴腹泻,每日2~3次,便泻物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气味特臭,口渴,苔白微腻,脉数。辨证属伤食腹泻,兼有湿滞。治以消食导滞,利湿清热。

处方:炒山楂6克,炒神曲6克,炒麦芽6克,茯苓10克,泽泻9克,大腹皮6克,苍术6克,桔梗9克,陈皮9克,黄芩6克,莱菔子9克,藿香9克,紫苏梗9克,甘草3克。3剂。

1979年7月12日二诊:腹胀见轻,纳仍不佳,大便日1~2次,不消化。继用上方3剂,诸症皆平。

按语:保和丸为治胃肠病的常用方剂。本方减去其中的连翘、半夏,而加以升提肺气的桔梗,甘缓的甘草,化湿的藿香,燥湿的苍术,行气、宽中、利水的紫苏梗、大腹皮、泽泻,即是对腹泻采用以分利、升提为主的治法。(《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王伯岳》)

病案二

周某,男,2个月。

1976年5月7日初诊:出生后经常腹泻,至今2个月余,应用中西药物未效。现日夜仍达7~9次,色淡,稀黏,稍臭,腹鸣矢气频转,腹软,舌苔薄白,脉细。证系久泻脾运失司,为脾虚泻。治以益气健脾,和中,涩肠。

处方:太子参9克,茯苓9克,焦白术9克,扁豆花9克,诃子9克,鸡内金炭45克,罂粟壳3克。3剂。

5月10日二诊:大便日行3次,色似中药,糊状,稍有黏臭,夜寐欠安,盗汗溱溱,舌脉如前,脾虚中运未复,再守原意。原方3剂(茯苓以朱砂同拌)。

经随访,二诊服药后腹泻已愈。

按语:本案病历2个月以上,久泻伤脾,脾运失司而乳食难化,故便色较淡,稀黏稍臭,以四君子汤之法佐鸡内金、扁豆花之和化,诃子、罂粟壳之涩肠,冀能速止其泻。病程既长,经过中西药治疗无效,服本方6剂,病即痊愈。此方看来平淡,但作者屡用以治脾虚泄泻,每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方中罂粟壳为治疗久泻之要药,用之得当,效果极为显著。但因此药含吗啡等有毒成分,用不得法反会产生不良后果,故需要掌握其特性,不可滥用。一般初病急性阶段不宜用之,如见腹痛(泻前腹痛,泻后痛减,幼儿多表现为便前哭吵,便后较安)里急后重,大便异样酸臭,胃呆不纳,舌苔厚腻、垢腻及其他邪实之症,都非本品之适应证。即使久泻者用之,还当按照年龄之大小适量而用,不应过量或长期使用,否则必将有害无益。此亦罂粟壳与诃子、石榴皮等其他涩肠药不同之处。此外,久泻涩肠应用罂粟,当以生者为佳,因炙者多用于止咳,附记数语,仅供参考。(《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徐迪三医案》)

病案三

魏某,男,2个月。

1976年4月3日初诊:泄泻已月余,颜色青绿夹有奶块,气味酸臭,日行5~6次,胃纳尚可。来诊前已服西药抗生素、消化药等旬日,便次不减。患儿混合喂养,母乳不多,饥饱不匀。舌苔薄腻,鼻有流涕。辨证属久泻脾虚,湿浊内蕴,风邪外感。治以益气健脾,疏风化湿。

处方:党参6克,白术9克,白芍9克,紫苏梗9克,藿香9克,蝉蜕45克,白扁豆6克,豆蔻15克(后下),厚朴12克,姜黄连12克,煨木香15克,凤尾草9克,马齿苋12克,黄芩炭45克,辣蓼3克,炒谷芽9克,炒麦芽9克。2剂。

4月10日二诊:便泻见减,每天2~3次,时厚时薄,青中带黄,舌苔薄腻。原方3剂。

药后大便基本每天1次,在4月24日因便次稍多,日行3~4次,再以原方减味,连服3剂而愈。

按语:小儿脏腑娇嫩,脾胃薄弱,感受外邪或饱食失调,很容易引起运化失职而发生泄泻。本例是出生2个多月的婴儿,由于喂养不当,饥饱不匀,食伤脾胃而引起泄泻,气味酸臭,虽用抗生素、消炎药等治疗而久泻不止。脾胃虚弱是泄泻的主要因素,同时气血生化之不足而影响卫气虚弱,易感新邪。脾运失职,湿滞久郁化热而大便青绿酸臭。《病机汇论·原病式》曰:“泻白为寒,青、红、黄、赤、黑皆为热也。”故是虚中夹实,法当补中兼清。健脾药与清热利湿药同用,可防止清热苦寒克伐脾胃太过而进一步损伤脾阳;健脾药得清热利湿药相辅,可补而不滞邪,以免湿浊恋不去。标本兼顾,扶正祛邪,一诊后即有显效,二诊后基本痊愈。虽隔半月又有溏泻,但以原法巩固即止。以后3个多月来,大便成形,其效较为理想。(《上海老中医经验选编·徐蔚霖医案》)

病案四

杨某,男,1岁2个月。

患儿腹泻3天,伴发热395℃,有汗不畅,烦躁不安,口渴喜饮,舌尖红,苔白腻中微黄,脉细数,曾服抗生素无效,改用中药治疗。辨证属外感暑邪,湿热困脾,升降失调。治以解表清热,利湿止泻。

处方:葛根9克,黄连3克,茯苓9克,六一散6克,木香3克,泽泻6克,猪苓9克,紫苏梗6克。3剂后热退泻止而愈。

按语:诊治湿热泻时,要区别湿和热的偏重。热泻一般都兼有外感,发热无汗加紫苏梗,以发汗解表,理气和中,其既有藿香的解表作用,又有厚朴的理气和中的作用,故临床常用之;热重于湿时,葛根芩连汤酌加金银花、连翘,以加强清热毒之功,使表解里和;湿重于热时,藿香正气散加减,酌加苍术、桂枝、生姜、猪苓、泽泻以加强温化燥湿作用;湿热并重,常用葛根芩连汤和藿香正气散合方加减,酌加蚕沙、木瓜、薏苡仁、大豆黄卷、吴茱萸、苍术以加强温中健脾化湿之力。刘韵远在治疗湿热泻时,主要突出“化”“清”“利”,其基本方为藿香正气散、葛根芩连汤和五苓散化裁而成。藿香正气散为脾湿下利而设,具有芳香化湿,醒脾和胃之功,使脾运、湿化而泻止,突出一个“化”字;葛根芩连汤为肺热移于大肠下痢而设,有苦寒清热止痢之功,突出一个“清”字;五苓散为早期湿热泻而设,突出一个“利”字。由于湿热多兼外感,故刘韵远提出,湿非温不化,不宜过用苦寒燥湿药物;用药量宜轻不宜重,重则有伤脾阳之弊;早期腹泻宜分利,不宜过用温补止泻药。(《刘韵远临证荟萃·婴幼儿腹泻》)

病案五

王某,女,1岁。

初诊:腹泻3个月,先后2次住某医院治疗共2个半月。出院后大便仍每日7~8次,溏薄不化,周身肌肉不丰,面色萎黄不泽,口干少津,小溲短赤,舌淡无苔,指纹淡紫。考虑湿热内郁,脾失健运,久泻不止。治以健脾利湿,清热分泻。

处方:茯苓10克,车前子10克,诃子肉5克,分心木3克,焦麦芽6克,焦槟榔5克,黄芩5克,木通3克,泽泻6克,川黄连1克。

定搐化风锭,2/3丸,每日服3次。

同类推荐
  • 常见疾病诊治:常见产科疾病诊治

    常见疾病诊治:常见产科疾病诊治

    妇产科是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高危妊娠及难产的预防和诊治,女性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及妇女保健等。现代分子生物学、肿瘤学、遗传学、生殖内分泌学及免疫学等医学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医学诊疗检测技术的进步,拓宽和深化了妇产科学的发展,为保障妇女身体和生殖健康及防治各种妇产科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
  • 郭谦亨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郭谦亨中医世家经验辑要

    本书分“家传史略”、“学术研究”、“临床经验”、“医案医话”四个部分对中医名家姚树锦等五位当代世家的学术及临床经验,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和研究。
  • 外科主治医师手册

    外科主治医师手册

    《外科主治医师手册》分五章共62节,着重阐述了重要外科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并同时注重介绍重要的外科诊疗新技术、新疗法。书中的每节内容在体例上分前沿学术综述、临床问题、建议阅读的书目和文献等几个部分。前沿学术综述重点介绍近年来基础理论和临床诊疗方面的重要研究成果;临床问题采用问答的形式阐述临床上常见的问题,以使读者浏览时更易快捷地找到所需的信息;推荐阅读的书目和文献每节仅介绍一到两篇,这些文献都是相关领域中极具影响的学术论著,阅读这些著作一定会对读者有所裨益。另外,每节末还列出重要参考文献若干,大多数为近年的资料,可供读者做深入查阅。
  • 袖珍药物手册

    袖珍药物手册

    随着临床医学、药学的飞速发展,新药不断涌现,加之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全面实施,这对临床医药工作者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迅速、准确地开出规范的处方,成为摆在医务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面对越来越繁重的工作压力,广大临床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迫切希望能有一本方便实用的药物手册,临床工作中或遇到用药中的问题时可随时查阅。据此,我们在参考了大量相关专业书籍的基础上,编写了这本《袖珍药物手册》。
  • 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基础(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基础(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深入阐述了如何按照ISO 15189认可要求,科学运用DEMING PDCA循环和6 SIGMA管理的概念、原理和工具,在医学实验室有效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QMS),真正实现分析质量的持续改进,并分享了大量实例和实践经验,可供广大医学实验室从业者(尤其是准备或正在进行ISO 15189认可的医学实验室)学习、参考和借鉴。
热门推荐
  • 殇宫劫之替身宠妃

    殇宫劫之替身宠妃

    为了报恩,她代主入宫;一朝选秀,她遮蔽自己倾城之姿;原以为可以平淡度日,待到出宫之日,便是恢复自由之时!却不料,一入宫门深似海,终究事事身不由己,该遇到的人,该遇到的事,无论如何躲避,终究逃脱不开……权势之争,身世之谜,何处才是她的归宿?
  • 三国之铁骑无双

    三国之铁骑无双

    铁血三国,战骑无双,颖川陈玉,生于世家,从傻X成为绝顶聪明之人,收猛将,得谋士,娶美人,一揽众美在三国,建至强骑兵,铁骑所向,扬威无敌!
  • 裴你一年四季

    裴你一年四季

    管你异能有多厉害,我的“茵偿”照样斩,斩根不斩命,你就偷着乐吧。敢调戏我老婆?就算是我兄弟我一样斩。
  • 冷血公主,华丽复仇记

    冷血公主,华丽复仇记

    她,她,她,因为家族的抛弃,姐妹的背叛,联手的阴谋,而成为流浪汉……几年过后,她们华丽归来,并开启了华丽丽的复仇计划,坏人们,接招吧……
  • 无名帝皇

    无名帝皇

    一指可破苍穹大地;一步可跨时光长河;一念可知过去未来.......。跨越时光,破去苍穹。不死不灭,再攀高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沈轻的得意人生

    沈轻的得意人生

    沈轻穿越至异世,赚钱上学宫,修仙看美男,养宠打怪谈恋爱,下山历练俘妖斩魔,顺便勘破自己身世,认祖归宗,履行自己的婚约,然后给自家孩子抢媳妇…总之就是快快乐乐笑嘻嘻哈哈哈哈哈哈哈
  • 比蜜糖还甜

    比蜜糖还甜

    “吼吼吼----”李歌懒洋洋的靠在座椅上,头偏向窗边,看着窗外越来越近的站台和正在等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狼性帝少小娇妻萌萌哒

    狼性帝少小娇妻萌萌哒

    三年前,萧家小公主被神秘人带走了无音讯之三年后华丽回归,被家人安排在贵族学校上高二,帝夜宸:我的好媳妇儿,快到我怀里来萧兮颜:谁是你媳妇儿,要不要脸帝夜宸:当然你是我喽!有你在,我要脸干嘛?萧兮颜瞪着大眼睛看着这个中二病,全校师生生无可恋的看着帝夜宸说好的高冷男生呢?突然帝夜宸对着学校师生道“看什么看,眼睛不想要了,没看见老子宠女人,滚”这回全校人都知道不是男神温柔了只是他遇到了喜欢的人。